『壹』 华为,老干妈,娃哈哈为什么不上市
6月16日,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首次面对国内媒体接受采访。期间,任正非一再强调,华为不片面追求企业规模,华为的发展不缺资金,因此不会进入资本市场,绝对不上市。“如果大量资本进入华为,就会多元化,就会摧毁华为20多年来还没有全理顺的管理。”
任正非还说,华为上市会造富一大批公司员工,“这可能会让我们越来越怠惰,失去奋斗者的本质色彩”。
2、宗庆后:上市企业造假多的去了
作为曾经的中国首富,宗庆后所领导的娃哈哈集团是一家没有上市的企业。宗庆后曾表示娃哈哈不差钱,没有通过上市融资的需要。“我们有100亿的现金”,“上市企业造假多的去了”,宗庆后觉得目前娃哈哈虽然没有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远高于一些上市企业。
陶华碧: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
老干妈的创始人陶华碧曾说,“我坚决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有钱你就拿,把钱圈了,喊他来入股,到时候把钱吸走了,我来还债,我才不干呢。所以一有政府人员跟我谈上市,我跟他说:谈都不要谈!免谈!你问我要钱,我没得,要命一条。”
『贰』 娃哈哈老总是如何在91年创业得到8000万的投资
不要纠结于过去,就算是现在也很容易,首先你有创意 有作品 有团队,然后可以去融资 有很多的天使基金 风投公司 愿意为你买单
『叁』 融资策划的融投资关系
相对而言,一般大众观念上对“投资”的概念认知比较简单,概括起来有两大特征:一是投资即“为达到一定目的而投入资金”,二是“投资”有风险,相对于“融资”有更大的风险。
在本书所定义的“融投资”概念里,投资不仅仅是投入资金货币,而是投入资源。作为投资(融资)主体的人,其体力、智慧、关系、知识、经验等等,作为人类差异化的技能,作为进行现代经营活动所必须的社会资源,都可以是“投资”的形式和内容,也当然可以成为“融资”的形式和内容。
根据商务策划的基本原理,商务是指一切以利益为目标、以交换为过程、以货币为表现的个人或组织行为;商务策划是以获得社会交换中的更多优势和利益为目标,通过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整合,形成完整执行方案的过程。基于这一基本原理,商务策划中的“融投资策划”所阐述的广义“融投资”理念,在人类古今中外的人生经营、商务活动中,成功的例证比比皆是:
三国时的刘备文武两不行,人力、物力、财力都极度匮乏,为了经营恢复汉室的宏大事业,三顾茅庐邀请身无分文也无家世背景的诸葛孔明,融取的就是诸葛亮的智慧和能力,使他成为刘蜀与曹魏和孙吴三家竞争谋利的最重要资本,而刘备用来交换诸葛亮这一“稀缺资源”的代价,也并非“货币金钱”,而是“梦想、尊重、情感、信任”等非物质因素,换句话说,是刘备特有的社会资源、人际资源;至于诸葛亮愿意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全部自我资源来交换,又是受到了双方共同的社会环境背景资源、彼此认同的文化传承资源的影响。
当代的海南航空公司1995年去华尔街融资,虽然只融入了量子基金旗下“美国航空投资公司”的2500万美元的投资,这对于一家新建航空公司而言明显偏少,甚至可以称为“杯水车薪”,但此“资源”的真正价值却在于其美资背景和当时威振世界金融市场的大鳄索罗斯后台,这个“融资”策划带来了超强的对其他的新资本的吸引力和市场信服力。其后,1997年6月发行7100万股B股,募集到3337万美元;1999年发行20500万股A股,募集资金9.43亿人民币,使海航成为国内第四大航空集团,之后一系列的融资策划直到发展成为“大新华航空集团”。
而了解这个著名的融资策划过程和细节,我们可以发现,海航当年的总裁陈峰个人独特的“社会资源”,也是获取这一“稀缺资源”的重要交换因素。
在本书所定义的“融投资”概念里,和传统大众观念上的第二点不同,就是不但是“投资”有风险,“融资”一样有很大的风险,对于某一个具体的经济组织或经营项目而言,“融投资”两方面的风险值是一样的。
运用商务策划的辨证思维,对融资的主体而言,为了获取所需要的资源,也必须在现在或将来付出相应的代价(资产或权益),这个代价本质上是融资方的“投资”,从这个角度看,融投资是商务活动的双方为了利益而共同投资一个项目的行为过程,只是双方投入的形式不同而已,因而其风险也一定等值。
在人类的各种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和经营活动中,常常会“引狼入室”,可这类错误的初衷,就是“融资”。古今中外,“融资风险”理念的例证更是比比皆是:
兔子温柔可爱是美味也是皮源,所以在19世纪中叶,澳大利亚引进了几只家兔——融入了当地没有的一种生物资源,于是当地的人民也可以和其他有家兔的国家人民一样享受快乐和美味。但是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这块广袤土地上,偏偏没有以家兔为食的猛兽天敌,于是貌似柔弱的小家兔就肆无忌惮地繁殖起来。在短短的20多年间,这些家兔已快速繁殖成为占据澳大利亚三分之二土地的野兔。大片的农田受到它的践踏,自然的植被受到它的破坏,形成了空前的生态危机,更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以至于澳大利亚政府不得不动员全国人民漫山遍野围剿兔子,这是决策者融资当初没有预料到的风险和代价。
究其原因我们发现,片面地、孤立地强调某种资源的价值,一味追求融资引资,很可能会破坏原有资源系统的平衡,而平衡和谐是一切的最高境界。同时,对认知资源的知识完整,和引导资源的系统周密,是融资策划成功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十分推崇引进外资,1996年,为了壮大企业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娃哈哈与法国达能公司、香港百富勤公司共同出资建立5家公司,生产以“娃哈哈”为商标的包括纯净水、八宝粥等在内的产品。娃哈哈持股49%,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百富勤将股权卖给达能,达能跃升到51%的控股地位,此次融资娃哈哈合计引进外资4500万美元,使其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和食品公司。当时,达能提出将“娃哈哈”商标权转让给与其合资公司未果后,双方改签一份商标使用合同。正是这一条款,引发了达能强行收购娃哈哈的风波。宗庆后强烈表示不满,双方矛盾不断升级,以至于10年后双方翻脸,2007年开始的官司轰动中外,关于这一事件的各类传媒报道文字超过千万字。公司产品、业务、品牌、员工、经销商、零售商、乃至双方的高层管理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并购与反并购官司期间,宗庆后称很多事情是融资当初根本没有预料到的,他说:“10年来的合作证明,达能公司来中国投资,扮演的是一个财富瓜分者的角色,而非一个善意的合作者和财富的共同创造者”。
显然,这一“融资”的结果就是:宗庆后和同事们创造的品牌自己却无权使用,而达能在获分红3.8亿美元后,却要君临天下强行低价实现对娃哈哈整体“绝对控制”。当娃哈哈的创始人和经销商们一起艰难地为赢官司奋斗的时候,他们也许已经意识到,这一切,都是商务“融资”活动所可能产生的风险和代价。
从上述这些事例我们可以看到,融资投资是一个以获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的主客体两方的不同定义,彼此是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在一项完整的经营活动中,两者互为前提互为结果,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融投资策划”始终关联着互为主客体的两方,没有绝对的只得利的赢家,也没有绝对的只失利的输家;长远的利益和双赢,才是真正高明和成功的商务策划。
『肆』 娃哈哈这么多年了,为什么坚持不上市呢
对于华为坚持不上市,任正非说,"华为真正需要的,不是技术,也不是资本,唯有客户才是华为持续走向成功的根本"。华为之外,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方太创始人茅忠群也认为自己的公司没必要上市。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认为有多大能耐就做多大事业,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有钱你就拿,把钱圈了,喊他来入股,到时候把钱吸走了,我来还债,我才不干呢。我打下的江山,我就把它做好,做专做精,我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少事情。凭自己真本事做些事情,这样活得才有意义。自己打下一片天,我觉得才是真本事,才有意义。"。娃哈哈宗庆后认为,用资本的钱,他心理没底。"人家说我们比较傻,不会用银行的钱。
我想还是稳定点好,娃哈哈是小步快跑,我们坚决不做心里没底的事。"。方太创始人茅忠群一直加持"三不原则":不上市、不打价格战、不欺骗。茅忠群说:"有些上市企业走进了单纯追求利润的不良怪圈,上市反倒会被股东施加压力,首要任务变成了一味追求利润规模,这与方太做高端品牌的梦想会有冲突。一个真正的高端品牌应该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而不是用规模利润来决定的。"。不过话说回来了,顺丰创始人王卫也曾经信誓旦旦的说,"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
『伍』 为什么娃哈哈不上市
1、首先是企业自身现金流充裕,净利润每年达100亿元,平均每3天赚1亿元。由此看来,娃哈哈上市融资的需求并不迫切。
2、其次是企业内部的股份结构。宗庆后在参加两会时对媒体表示,娃哈哈至今没有上市是因为股东数量的问题。目前娃哈哈股东数量有15000个,而根据国家法律规 定,企业上市之前股东数量不允许超过200。而娃哈哈在2013年已实现全体员工持股,如果上市,员工将与股民共同分享企业利润,员工的回报将变少。
『陆』 为什么娃哈哈和老干妈没有负债了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因为他们自由资金比较充裕,不需要融资,就是这么简单;
希望回答对您有帮助!
『柒』 承诺不上市,曾市值千亿的娃哈哈,如今怎么样了
近几年出现的品牌越来越多,做的好的也不少,同行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哇哈哈的营收已大不如前……曾经民营企业中排名100左右的哇哈哈,一口气掉了将近50的排行,可见其产生的影响会有多大。
现在虽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如果太过“瘦了”,没了竞争能力,在市场站不稳脚跟,后面的企业就会毫不犹豫地一脚踩过去,然后爬到越高的高度。
『捌』 娃哈哈上市了么股票代码是什么
娃哈来哈集团还没有上市自,所以目前暂时没有股票代码。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五大食品饮料制造商。连续11年在中国饮料行业销售收入、利润、税收等指标排名第一,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最盈利、最具潜力的餐饮企业。 2010年,全国500强民营企业排名第八。
2015年3月,娃哈哈集团参与米兰股份转让。据悉,宗后卿将首先在米兰购买少量股份,持股比例将在三年内达到75%。 2016年8月,杭州娃哈哈集团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271位。
(8)哇哈哈融资扩展阅读:
娃哈哈“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1、娃哈哈宗旨:娃哈哈健康你我他欢乐千万家
2、娃哈哈精神: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
3、娃哈哈经营哲学: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
4、娃哈哈座佑铭:先将诚信施于人才能取信于人
5、娃哈哈工作要求:认真严格主动高效
6、娃哈哈行为准则:忠诚创新负责亲情
7、娃哈哈工作作风:拉得出打得响过得硬
8、娃哈哈人才观:唯德唯才有用即才人皆为才
9、娃哈哈团队意识:道相同心相通力相聚情相融
10、娃哈哈核心价值观:敬业爱岗能上能下崇尚科学精益求精
『玖』 娃啥啥公司上市没
没有上市
娃哈哈:2014年营收728亿元
创立于1987年,从一个校办企业经销部发展成为今天多元化的娃哈哈集团,凭借儿童营养液、非常可乐、营养快线等几代销售额惊人的产品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饮料企业,今天的娃哈哈拥有总资产300亿元,员工近30000人,股东超过15000人。
娃哈哈不上市的理由
首先是企业自身现金流充裕,净利润每年达100亿元,平均每3天赚1亿元。由此看来,娃哈哈上市融资的需求并不迫切。
其 次是企业内部的股份结构。宗庆后在参加两会时对媒体表示,娃哈哈至今没有上市是因为股东数量的问题。目前娃哈哈股东数量有15000个,而根据国家法律规 定,企业上市之前股东数量不允许超过200。而娃哈哈在2013年已实现全体员工持股,如果上市,员工将与股民共同分享企业利润,员工的回报将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