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
解析:
在金融资产中,只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特例,其交易费用不需要计入到初始投资成本中,其他的金融资产取得时交易费用则都是要进入初始投资成本的。这是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性质直接相关的,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是不确定的,并且是随时可以处置与出售的,所以这一规定就以人们的交易习惯而将此交易费用不计入成本,而是计入到了当期损益(投资收益)中。以上交易费用的处理的规定与背景,记住了就好了。
其次,就是关于你所说到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核算问题了。
下面我就先说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投资收益二者的本质区别及异同: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都是损益类科目,并且都是当期损益,都是反映企业的当期应计入到损益表中的损益。这就是二者的相同点。
但是二者却有本质的区别:
公允价值变动是一种潜在的损益,是没有得到最后实现的损益,只是在其相关资产或负债在持有期间内以市场公开的牌价,而得到的潜在的收益或损失,如你10元买来的股票,今天涨到了13元,你很高兴,哇塞,能赚3元,这个就是公允价值变动,是一种潜在的收益,并没有最终实现,没有最终的落袋为安,第二天,股票跌了,价格为8元钱了,这时,你还会高兴吗?但是你也不必须悲伤,只要你不出售,那么这个损失,也是不会成为现实的,它总有一天还会涨回来的。我经常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这一特征比作是“镜中之花”,看得心理很美,但你实际上得不到,只可远观却得不到。
而投资收益就不同了,这是实实在在的收益或损失,是已真实的实现了的收益和真实发生了的损失。如果上例,你高兴涨了3元,然后立即出售了,这时你就会真真正正的得到可以摸得到的3元。这就是叫做“落袋为安”。也就是说,潜在的损益转化为真实的收益时,就得记入到投资收益科目中了。
再说说交易性金融资产吧:
投资之初的交易费用,是要记入到投资收益的借方的,这是真实发生的看作为一种损失了。在持有期间,不论其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如何变动,其都是一种潜在的,虚的收益与损失,不是真实实现的,所以都要记入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中来反映,这一科目就是反映潜在收益与损失的。而当你最后出售时,所有的这些公允价值变动的代数计算的和,就要在你出售这一时点上得以实现了,或收益或损失,都是在这时点上实现了,这一时点都变得真实了。所以在出售金融资产时,我们的会计处理上会有“同时”的一笔: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或是相反的处理,这就是将潜在的、虚的收益或损失转化为真实的收益,这一笔处理是不会影响会计损益的,是损益科目内部的转化,但却其实质意义就不同了。
在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练习题时,出题经常会给你一些文字游戏来考核你对此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出售时企业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是多少?这实质就是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余额结转到投资收益,另加上上一期末账面价值与出售价之间的差额(这是按会计处理步骤的表述)。也可以是出售价与原始投资时记入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科目的金额之间的差额,实际,就是老婆儿算账,我的成本是多少,我卖了多少,很算的。(这适用于选择题的回答与计算)。
还有一种问法: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累计确认投资收益?这就是要求计算与该交易性资产相关的全部投资收益,这里你还得考虑取得时所支付的交易费用(投资收益借方)的事项,合并计算后,就是全部最终的答案了。
例如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有其他的问法:如某月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额是?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对企业的损益的影响额是多少等等的一些,说白了,就是文字游戏。只要你对其核算原理掌握了,再就关注其所说到的时间点与表述的意思,一切的一切,都是浮云。
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问!!!
Ⅱ 金融资产的分类 与 投资收益的确认
公司投资地方银行一般是不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因为基本上公司投资银行都不是短期持有的。大部分计入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分红就可以确认投资收益了。
Ⅲ 确认投资收益会计处理
2008年5月10日,借: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 230 000 【(12-0.5)*20000】
应收股利 10 000 【0.5*20000】
投资收益 5 000 【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 245 000
2008年5月22日,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贷:应收股利 10 000
2008年12月31日,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市价-成本=20.5-23=2.5万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5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5 000
2009年2月5日,出售投资收益=卖价-账面成本=26-(23-2.5)=5.5
借:银行存款 260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5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 230 000
投资收益 55 000
Ⅳ 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投资收益的问题。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856
投资收益 4
应收股利 100
贷:银行存款 960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股利 100
借:银行存款 105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856
投资收益 194
194-4=190,问的是2009年利润表的投资收益,购入时的交易费用-4也要考虑在内,不能只考虑处置时的。
Ⅳ 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怎么算
取得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或相关科目
持有期间享有股利和利息: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期末计量:
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余额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否则相返
处置
投资收益=出售的公允价值-初始入账金额
1.按售价与账面余额之差确认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2.按初始成本与账面余额之差确认投资收益、损失
借(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借):投资收益
Ⅵ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取得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成本 856
投资收益 4
贷:银行存款 860
2012.12.31
借:交易--公允价值变动 44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4
2013.3.10
借:应收股利 1
贷:投资收益 1
借:银行存款 1
贷:应收股利 1
2013.3.20
借:银行存款 950
贷:交易--成本 856
--公允价值变动 44
投资收益 5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4
贷:投资收益 44
累计=-4+1+50+44=91
Ⅶ 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的投资收益计算
题目问的是:甲公司2014年12月2日因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400)万元。
又不是问:甲公司2014年因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320)万元。
还有就是这步分录是多余的,不应该做的。
借:应收股利 320
贷:投资收益 320
Ⅷ 处置交易型金融资产,确定的投资收益怎么算
购买时:含有尚未领取的利息应单独出来,作为应收利息。不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支付的相关费用进到投资收益,也不构成成本。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成本 1000
应收利息 40
投资收益 0.5
贷:银行存款 1040.5
收到利息: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公允价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6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0
持有期间收到利息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40
贷:投资收益 40
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 108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成本 1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60
投资收益 20
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0
贷:投资收益 60
所以,出售时影响的投资收益是80(20+60)
Ⅸ 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的投资收益是多少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题中:
出售债券时确认的投资收益 = 出售价款405 – 购入价款410 = –5万元
另外,购买债券支付的相关税费1.5万元,应在支付时直接计入投资收益;收到的利息,也应在收到时直接计入投资收益。由此,题中买卖该债券共计实现的投资收益 = –5 – 1.5 + 8 = 1.5万元。但出售时确认的投资收益仅为–5万元。
Ⅹ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求解释!
2008.4.1 购入时 :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200w
应收股利 6w
投资收益 0.5W
贷:银行存款 206.5W
2008.4.30 收到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6W
贷:应收股利 6W
2008.12.31 公允价值上升 :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80W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W
2009.2.20 出售股票时: 借:银行存款 300W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280W
投资收益 20W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W
贷:投资收益 80W
投资收益金额=80+20-0.5=99.5W,我算的是出售时的累计收益,扣除了开始的手续费。
为了保证“投资收益”数字正确,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要将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该项结转影响处置时计入“投资收益”科目,但由于属于损益内部之间的结转,所以不影响利润总额即不影响处置损益。
如果只是确认2009年出售时确认的投资收益,可以这样 206-6=200 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实际收到的货款300-成本200=100万元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