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银行理财产品加息周期时间多长最划算
一般是半年左右,最长不超过1年,所以买理财产品的时间最后在半年左右到一年为宜,一般年底资金紧张年收益率会较高,年中较为宽裕年收益率稍微低一些。
『贰』 美元加息周期 该如何理财
还是选择RMB吧,国内利息5%(在西方国家基本不可能),除非你有平价换美元的渠道然后直接买美股。否则直接去银行买美元非常不合算。
『叁』 加息后如何理财
如果是定期存款在没到期的情况下,是不随银行利率的调整而调整的。
如果是活期回存款可随银行利率的答调整而及时调整。
定期存款在没到期的情况下,如遇上调利率,是否需要转存,有人做过这样计算,你不妨参考一下:
http://..com/question/11441213.html?si=4
『肆』 平时所说的降息周期和加息周期,这里的息是什么利息
基本面出了问题才进入减息周期,降息以刺激经济。翻下美联储的近100年来的大周期。联储新一轮加息周期从2015年开始,这个周期应该要持续8年,因为前面减息周期特别长,利息降到零,以前的周期都没有出现过,所以基本上这一轮的加息周期也会比较长。那么为什么要进入加息周期呢,因为美国基本面从14年就根本性好转了,目前的失业率已经非常低,为来抑制后面的经济过热,自然就开始进入加息周期了。加息周期才是真正的牛市周期,这个道理很简单啊。前面经历那么长的一次降息周期,利息降到神经病一样的零,那是因为经历了号称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么。
很多人从图表上看,普除了08年崩盘一次。在降息和加息周期都保持牛市,感觉美国股票无敌了,永远涨,岂不是违背常识。你回头去看下我写的(上证及全球指数分析),里面讲得很清楚。还有一点,美国股票为什么强过欧洲日本和中国,因为他的体制,美国可以在08年金融危机中让整个市场整个国家一次性出清。但是欧洲日本不会一次性出清,中国就更加不会一次性出清,中国讲究顺序渐进。所以就有了2011年的欧债危机,然后日本中国股市11-12-13年缓慢筑底。
中国是否已经出清了呢,只能说中国已经部分出清了,在中国永远不可能有效出清,性格文化问题。但市场并不是一定要完全出清才行。部分出清就可以了,欧洲日本都这样。
很多低效企业在过去几年被市场出清掉,过去高速发展,每个行业都被一窝蜂冲进去,参与者过多,效率低下。市场成熟的标志是行业集中化,这有利于效率提升,淘汰多余的参与者,这在大部分人眼里是中国企业破产潮或者是中国实体在坍塌。但事实上是在做行业整合,整个社会效率提升了,整体成本降低了。挤出多余的参与者,让他们去做服务业。加上过去十年高铁网络的建设,和电商快递网络的建设,也极大的提高了中国整体社会效率,这两块是其他国家无法与中国竞争的东西。所以未来中国的房价继续大涨,中国的股市爆发性牛市,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再有一点,很早之前讲过,美国人的主要财富在股市里,通过广泛的共同基金投入到股市里面,美联储的各种政策都是为了保持股市,美股强就很正常了,美国人的次要财富是在房子里,基本上这么多年美国房子没怎么涨。中国人的主要财富在房子上,央行的 各种政策都是为来保持房价不出问题,所以中国的房子这么牛也是很正常的,中国的房子比美股牛多了。股票是中国人的次要财富、和美国的次要财富房子一样,这么多年也基本没怎么涨。
『伍』 什么是加息周期
央行负责人表示,加息是我们为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作出的重要决策。具体来看,一是继续巩固前期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自2003年6月非典疫情结束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上升,少数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已经危及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减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央行先后动用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工具,取得了一定成效。随后,央行下达行政性指令,强制干预金融机构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的信贷支持,进一步控制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势。宏观经济调控取得初步成效。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政指令的效力正在逐步减弱,因此需要利用货币调控工具————加息来进一步巩固前期宏观调控取得的成绩。
二是预防通货膨胀,平抑市场物价。年初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处于较高水平,一直在警戒线5%左右徘徊。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来看,1月至9月,CPI比去年同期上升4.1%,其中9月份同比增长5.2%,较上月有所回落。粮食、食品价格上升,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国秋粮丰收,由粮价主导的CPI上升趋势,有望在秋收后缓解,但新一轮国际油价上涨,电力、煤炭等能源供应紧张,已通过多重传导机制传导于居民消费品价格,CPI可能仍将保持高位,需要通过加息来预防通货膨胀。
三是增强居民储蓄信心,缓解银行业流动性风险。从2003年12月份以来,我国的储蓄存款利率已连续9个月为负值,特别是近三个月来,由于CPI一直处于5%以上的高位,存款负利率水平更是处于较高水平。受此影响,自上半年以来,居民储蓄存款增幅逐步减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局面。居民手中的钱开始大量流向房地产等市场。同时,储蓄存款的分流,致使银行业可用信贷资金减少,“短存长贷”的矛盾进一步突出,流动性风险增大。央行希望通过此次加息的导向作用,引导居民增加长期储蓄存款,进一步增强储蓄存款的稳定性,缓解银行业流动性风险压力。
对我国金融业影响深刻
一是对银行业的影响。这次利率调整的一大特点是在全面放开贷款利率上浮空间后,首次允许存款利率实行浮动,对银行业来说是一个重要时刻和全新起点。①存款利率浮动,将影响银行业存款业务品种的开发、设定和调整。存款业务是银行的核心业务,对银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绝大部分是存款,包括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在许可存款利率下浮后,银行将根据资金组织的成本、客户资金的额度、资金贡献率等指标,进一步细分客户群体,实施有差别的存款利率。存款金额较高、稳定性较强的客户将有可能获得较高的存款利率回报。②在贷款利率上浮空间完全放开后,有利于银行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管理、运用资金,实行贷款利率水平与风险挂钩,在承担高风险的同时,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回报,实现风险与收益平衡。有利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增加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心,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加快发展。③将考验银行资金管理和营运的能力。今后的银行业竞争将是“高存款利率与低贷款利率”的竞争,存贷款利差空间将进一步缩小。资金实力较弱、资金运作能力较差和服务水平低的银行将会被淘汰出局。④就居民储蓄来说,转存要细算,因为我们很可能面临一个新的加息周期,现在就把所有的积蓄换成中长期存款,并不明智。
二是对股市和国债的影响。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将分流进入股市的资金,影响股市指数。此次加息,短期内对股市指数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影响股市的长期走势。一方面是广大投资者对央行加息已有较强的心理预期,在短期内消化加息带来的负面影响后,股市将恢复正常。另一方面,为贯彻落实今年2月份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资金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已先后推出一系列政策,如许可商业银行开办基金业务,投资开办基金公司;允许保险资金、社保资金入市;允许券商发行短期融资债券,以及最近推出的股票、债券质押管理办法等,将保障股市的长期发展趋势。但是,央行加息将导致股市板块的分化。房地产、钢铁等对银行资金依赖性较强的股票板块将受到较大冲击,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业绩,降低投资者的信心。银行业板块则存在一定的利好因素,随着银行业绩的提升,会增强投资者的信心。电力、能源等股票板块是宏观调控的受益者,银行信贷资金的倾斜,将加速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企业业绩,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加息后国债利率将会调高,继续保持对储蓄利率的优势,因此投资国债是较好选择。对未到期国债大可不必提前支提。因为要交1‰的手续费。
三是对保险业的影响。保险产品回报率的设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参照银行存款利率的,利率的高低对保险产品的影响非常大,最受冲击的是固定收益类的保险产品,尤其是预定利率在2.5%以下的分红保单和非分红保单。
『陆』 "加息周期"开启,投资者应该怎么做
首先,最大冲击是债券市场。但是接下来要重启正回购,资金价格的上行,让理财型基金产品成为重要的基础资产配置品种。
其次,加息周期开启会影响信贷消费,房地产市场受到的压力将逐步增大。虽然是央行收紧市场流动性,但是资产荒将向深度演化。此时,从抗通胀角度,对于高净值客户来说,建议配置一些优质的私募股权基金。
另外,加息周期开启会抑制无效投资,这将有利促进工业去产能和产业结构调整。体育、生物医药、泛娱乐等消费升级密切相关的产业将得到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