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政信信托和PPP信托的区别
买信托理财师回答:政信信托和ppp信托主要区别是,
PPP项目与传统政信项目实质是“同胞”关系,两者设立的目的相同,即替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服务。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PPP模式中信托可以充当项目的股东分担项目风险和收益,而政信类项目中信托一般只充当普通债权人,不承担项目经营中的风险。
对于政府而言,PPP模式可以分摊项目风险,有利于缓解政府债务负担;对于社会资本而言,其在PPP模式中参与程度更高,可以以股东的身份分享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贰』 ppp可以做成信托计划吗
可以,只要信托公司和资金方都能如实按照国家的要求执行即可。
信托、资管、银行、有限合伙、私募基金都可以作为PPP的管理人,理论上,这些管理人可以给任何项目做资金管理,跟资产的各个属性没有关系!
『叁』 政信信托和PPP信托的区别 ppp信托好在哪里
PPP的全称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这种“公私合营”的投资模式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英国,随后在全世界被推广开来。一般来说,PPP主要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以某个项目为基础形成合作。通常模式为: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多数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而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的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PPP模式存在广义和狭义两大类。
广义的PPP模式可分为以下三种:(1)外包:政府投资,私人部门仅承担整个项目中的一项或几项职能,并通过政府付费实现收益。(2)特许经营:私人参与部分或全部投资,并通过一定的合作机制与公共部门分担项目风险、共享项目收益。参与项目的公共部门需要协调私人部门的收益性和项目整体的公益性之间的关系,项目资产在特许经营期限之后需要移交公共部门。这一类PPP模式在实践中衍生出更多的细分合作类型,如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BOT(Build-Operate-Transfer)和以PFI(Private-Finance-Initiate)为代表的其他形式。(3)私有化:私人部门负责项目的全部投资,承担全部风险,通过向用户收费收回投资实现利润,而且项目的所有权永久归私人所有。不过,这种模式在项目定价和服务质量等方面需要接受政府的监管,以保证公共福利不会由于私人部门权利过大而受到损害。
狭义的PPP模式主要指特许经营,这也是我国目前大力推广的PPP模式。具体的说,政府和社会资本通过股权合作的方式共同设立特殊目的公司(SPV),政府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与SPV签订特许合同,由SPV负责筹资、建设及经营。政府和社会资本根据SPV的经营成果按持股比例分享收益,承担费用和相应风险;一定经营期满后,再将建设项目无偿或低价移交给政府。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和企业合作更加紧密深入,信息相对较为对称。
所以ppp信托的合作方式就比政信类信托的合作方式更加的灵活和多样。
相比来说。政信类信托主要还是信托公司通过发信托项目。把资金拿给地方政府来使用。虽然都是投入到民生工程或者基础设施建设。但是ppp类型的信托逐利性更强。
政信类信托有地方政府的城投公司融资和担保。
两类各有各的好。
『肆』 信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PPP项目
一般是直接做为管理人参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