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香港保险有哪些种类
香港保险具备有费率低、收益高和覆盖广这三个特点。香港保险的优势,不仅表现在其保障型保险产品的性价比更高,而且表现在其投资型保险产品的回报率更加诱人。内地的寿险预定利率被定为2.5%,演示利率普遍分为高中低三档,最高档收益不过7%;而香港的投资型寿险演示利率往往只有两档,收益水平为8%-12%,这种收益水平是国内保险公司无法企及的。现在最受欢迎的香港保险种类主要是:
第一是重大疾病保险。重大疾病保险是内地人去香港购买保险时,非常流行的险种。相比之下,国内本土保险公司保险疾病范围小,而且年费高。据媒体报道,每年缴纳一样的保费,在同样的缴费年限下,保额相差可以达到5倍之多。保险的价格是按照当地人口的平均寿命、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数据精算出的结果。香港人均寿命85岁,比内地平均高10岁,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低得多,所以保险自然比内地便宜。
第二是储蓄类保险,其收益相对内地同险种高。以某内地保险公司的一个计划为例,如果选择10年缴费,每年1万元的话,可以保障到80岁。60岁可以领取17000元祝寿金等,合计收益至80岁共计446300元。如果按照这么计算的话,这个保险计划的年化收益率仅为3%。香港的保险产品设计则没那么复杂,以某英国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产品为例,每年交10万元人民币,连续缴纳10年,到20岁时可一次性提取200万元,或者30岁可以一次性提取415万元。这么算下来,年化收益率将近5%。
『贰』 2010年保费各国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去香港买奢饰品越来越少,去香港买保险却原来越时髦。2010年大陆赴港投保新单保费仅44亿港币,2015年这数据已经变成316亿港币,短短5年增长7倍。
现在为大家科普一下,我们所热衷的香港保险究竟有哪些险种。
万用寿险
香港的万用寿险对应国内的产品叫万能寿险。万用寿险相当定期寿险和投资保险的组合。万用寿险的特点体现在三个灵活:缴费灵活,可以一次性付款也可以不定期付款;保障灵活,保额可以在保险公司核定区间调整;领取灵活,保单价值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领取。
香港万用寿险的优势在于可以搭配保费融资,客户可以出一部分钱或者不出钱就可以投保一份保额上千万美金甚至更高的万用寿险。香港的融资成本低,私人银行保费融资年息仅2%左右,而保险公司的万用寿险保证收益一般在2%—2.5%,总收益一般在年息4%左右。对于高净值客户,如果已经是香港私人银行的客户,就可以用在私人银行的资产抵押,如果资产足够就可以不出一分钱买到高额万用寿险,如果资产不足就要自己付一部分保费。保险公司的保证收益基本可以跟银行贷款利息持平,投保人享有高额保障同时还可以净赚2个点的利差。
当然,这是有门槛的,私人银行的起步价100万美金。
国内的万能寿险无法操作保费融资,主要是国内贷款利率太高,一般要年息6%以上,保险产品的收益一般在4%左右,利差是负的2%。
投资连结保险
香港的投资连结保险保障功能很弱,一般只是保单价值的101%或105%,所以香港投连险也简称101、105。但投资连结保险的投资能力很强,一般提供给客户几种或几十种全球投资基金。每个经济体都有自己的发展周期,比如大陆的股市,7年一个牛市,从最近的市场来看,2007年和2015年是两个大牛市,其他年度基本是熊市或者慢牛。香港投资连结保险可以投资全球基金,理论上可以分享各国经济增长红利。收益如何,看个人的投资水平。总体来讲,比国内的投连险选择更多。
储蓄分红险
储蓄分红产品以教育金、养老金为主,一般资金存续期都在10年上。香港产品年复利收益在7%左右,保证收益2%左右;国内保险年复利收益4%左右,保证收益2%左右。保证部分基本一致,差异主要体现在浮动部分,通常所说的分红。国内保险计划书会有高中低三挡分红假设,每年邮寄分红报告,告知投保人当年分红以及累计分红。香港也会邮寄分红报告,但香港会将实际分红跟保单上的预期分红做检视,让客户非常清楚分红的达成情况。香港各家公司都非常重视分红达成,一般年度都是100%或者略高,只有大的经济危机年份有可能低于预期值。
年收益4%和7%有多大差异,假设初始资金都是1万元,50年后分别是7.1万和29.5万,后者比前者高出4倍多。
人寿保障
同样的保额,香港的定期寿险的保费比国内保费便宜20-50%;终身寿险香港比国内保费便宜20-30%,长期年复利收益比国内产品一般高出2、3个百分点。有前面储蓄分红险的例子,大家就很容易判断这2、3个百分点的分量了。
重疾保险
香港重疾险保障轻重症合计100种左右,国内重疾险保障轻重症合计50种左右,从保障范围来看,香港重疾责任更广泛。同样保额香港重疾一般比国内保险保费低20-30%。
近几年国内保险公司向国际先进学习的步伐非常快,已经有部分比较激进的公司,比如华夏,重疾险在保障疾病种类以及保费上媲美香港保险。但分红部分依然后无法突破的。
意外保险
香港的附加意外是没有优势的,跟国内意外险相比,保险责任、保费没有什么差异。香港单独的意外险像友邦的缴费12年,保障终身的,性价比比国内的意外险还是要好很多,但这款产品不单独卖,一定是买了该公司的主险才有机会投保。
医疗保险
普通医疗建议在国内买就好了,高端医疗香港保险优势明显。尤其是准备出国生活或者经常出国的人士更需要投保。香港高端医疗优势在于保费、保障范围相当情况下保障额度更高,香港一般年度保额2000万港币、终身5000万港币,还有些产品是没有终身限额的。国内保险年度保额100万人民币、终身保额300万人民币。
美元资产,平衡汇率风险,通胀可控,美元报单收益长期稳定,越到后期,收益越是可观,避债避险,防止因债务,财产,离婚问题,所进行的分割
重疾险较国内分红高,保障广,保费低,大病,癌症等预付理赔,购买保险需要到香港购买,但理赔不用再飞到香港进行理赔
我也有到保险对比图,可以定制计划书
『叁』 山西太原的谁做香港保险了
1、美元产品 转
汇率优势,随着美国步入加息周期,美元必将持续升值,人民币贬值压力很大,因此配置美元资产,刻不容缓,请从香港保险开始,而且在香港资金可以合法地自由进出香港。
2、保费及保额 转自香港保险圈
高保额,寿险保障额比内地高30%以上。
低保费,香港保费率比内地低两三成。
3、回报 转自香港保险圈
内地分红型人寿保险的预订利率不得高于2.5%,普通型人寿保险费率中,预订利率市场化才刚刚开始,内地保险公司目前的投资渠道还很狭窄,只能靠提高保费来保障收益,转自香港保险圈。
香港保险公司全球性运营,投资项目、地区、资金总额,皆比内地保险公司大,香港保险公司在世界各地投资回报潜力具大的项目,从而为客户赚取较高的回报。
4、保障范围 转自香港保险圈
香港人寿保险,涵盖若干内地不保项目,比如艾滋病,更全面地保障投保人的利益,投资储蓄方面,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投资产品开发得尤其充分,保险类投资产品投资基金选择更多,可以实现保障与投资兼备。
5、危疾保障
内地普遍只包括约40种左右疾病,而且原位癌等特殊重疾需要接受治疗才能赔付。香港的危疾保障包括了100多种疾病,而且保费却比内地低,转自香港保险圈。
6、医疗保障 转自香港保险圈
香港保险公司根据住院发票和医生报告进行理赔,同时提供终身的全球保障,无论投保者是旅游还是留学到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疾病或者意外而住院,都可以理赔。香港医疗保险,亦不会规定客户不能使用进口药品。
7、理赔 转自香港保险圈
香港保险公司实行“严核保,宽理赔”的经营理念。保单条款更注重保护客户的权益,理赔程序更是简单、快捷、可靠。
8、不可争议条款
内地:新《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的规定过于笼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偏离“不可抗辩条款”的立法宗旨,并影响其实际运用。
香港:由保单生效日起记,当受保人在生期间保单已持续生效超过2年后,除非保单是欺诈性所得,否则香港保险公司将不会争议受保人人寿保障的有效性。
9、税收 抄袭香港保险圈
香港没有资产增值税及遗产税。购买香港保险可以避税,购买香港人寿保险,如投保人身故,受益人所得的赔偿是免征遗产税的。
10、免体检投保额高
内地:40岁以下,重疾保额超过30万或寿险超过50万均需体检。
香港:不需要进行体检的投保额要远远超过内地。
如40岁人士,人寿或重疾投保额400万港币一般不需要体检。
投保时,需要如实申报自己的身体状况,将加快核保效率。
11、保险公司更具实力
香港的保险业拥有超过170年历史,在香港这个自由竞争的经济体系中,保险公司更具国际竞争力。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可为客户做出妥善的财富管理及投资选择。香港保险圈
12、服务更专业
香港保险公司林立,竞争激烈,通过更专业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而非返佣等恶性竞争。香港保险持牌人必须经过严格的资格认证考试,并且需要持续的学习,每年必须完成12个学分,而且香港保险的持牌人流动性低,诚信不误导。
13、监管更严格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其保险监管体制以高效率、高透明和严格闻名于世,而健全的法制,也最大程度的保护客户的利益。
14、隐私保护 抄袭香港保险圈
香港的《个人资料隐私条例》要求所有保险公司对客户的资料绝对保密,所以购买香港人寿保险,隐私问题完全不必担心。香港保险是离岸资产保障的最佳途径。
15、离岸资产管理工具
在香港,保险本身就是有效的财富管理工具。保险产品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功能已经变得相当完善,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身故赔偿。凭借保险,可以帮助客户实现不同的人生目标。香港保险圈。
香港保险业是区内第二发达的保险市场,仅次于日本,其发达程度及完善的监管体系,令客户可以安心享受优质的服务。
香港保险,具备综合性财富管理,多元化财富增值方式,可以通过香港保单贷款,保费融资,灵活融资管理。
16、香港保监局于2016年成立
保监局接管保险业监理处的工作,肩负保险中介人的重任。保监局是财政独立的法定机构,可以更灵活变通及具有更大的权利规管保险业,并致力促进业界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保险索偿投诉局(投诉局)于2013年5月1日起,将处理索偿服务范围扩大至内地居民,为保障内地居民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途径和保障。从2016年1月1日起提高可裁决的赔偿限额,由原来80万港元上调至100万港元。
『肆』 香港保险有哪些优点和不足的地方
香港保险的优势
1、保费便宜
首先,香港保险人均寿命全球第一,女性平均寿命为87岁,男性平均寿命为81岁,而我国内地的平均寿命只有76岁。香港的医疗水平发达,在人均寿命和发病率低的情况下,香港保障类保险的保费会比国内的保险便宜很多。
其次,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制度优势,相比内地的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只能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债券、股票等运用形式,香港保险拥有更多的投资渠道和可投资的全球市场。
最后,香港保险的费率会区分吸烟和不吸烟的人群, 费率差在30%左右,如果你不吸烟,那么费率会便宜很多,内地的保险通常没有对吸烟者做区分,因而保费会略高一些。
2、重疾保额上浮
香港的重疾险保单是有分红功能的,人们可以通过投保分红的重疾险达到抵制通货膨胀的作用。而国内的重疾险产品从购买之日起,保额确定了就不会再发生变化,比如投保保额是50万,那么一直都是50万保额,香港保险则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可能投保是50万保额,30年后可能变成100万了。
3、满足境外美金资产配置需求
香港的保险通常是以港币和美金来结算的,对于有境外资产配置需求的,或者有留学、海外工作和移民需求的人来说,可以将人民币换成美金,这样既能保证安全性,也能兼顾到收益性,可谓一举两得。
4、部分病种理赔宽泛
在内地,保监会规定的25种必保疾病以及理赔条款,作为行业的统一标准,各家保险公司都是一样的。而香港保险的疾病定义和赔付条件是可以由保险公司自己制定的,比如脑中风后遗症,内地要求超过180天才能达到重疾理赔的条件,但是香港保险可以要求超过24小时就理赔。整体来看,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对于高发的重疾定义差异并不大,一部分疾病大陆定义的更加明确,而香港保险则更加宽泛。某种程度上,香港保险更加方便消费者理赔,但是由于保险概念过于宽泛和不明确,也很容易造成理赔纠纷。
香港保险的劣势
1、采用无限告知
在内地,健康告知通常是“有限告知”,问什么答什么?不问不答。而香港保险采用的则是无限告知,对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太确定的内容,香港保险会要求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尽可能地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等到拿到结果之后,再进行如实告知,如果没有告知,一旦出现理赔纠纷,则需要投保人承担结果。
2、理赔时效长
国内的保险都是受银保监会严格监管的,根据监管条款的规定,保险公司必须在投保人申请理赔后30天内给出理赔结果,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样的条款约定无疑更加的人性化和规范化。
再看香港保险,由于受到市场化运作的影响,所以理赔时效通常无法保证,很多买了香港保险的客户需要用3—6个月才能拿到理赔结论,可见香港保险的时效性远不及国内的保险。
3、保险理赔不受法律保护
很多人都知道,如果理赔遇到纠纷,上诉到法院,很大程度都是消费者赢。而相比国内保险,香港保险法是十分中立的,当消费者和保险公司产生理赔纠纷时,消费者并不占优势,也不会因为一些模棱两可的原因而获得理赔。而且,如果买了香港保险,投诉的时候需要向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进行理赔投诉,而且这个投诉局能够裁决的赔偿上限只有100万港元,超过这个数目就不能通过它来判决了。而且,在香港打官司诉讼费是非常高的,消费者很可能面临较高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
4、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就像是内地人买香港保险的定时炸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2016年10月份开始,我国国内发行的银联卡只能在香港购买旅游香港的项目保险,对于具有资本项目投资性质的人寿保险,银联卡是不能购买的。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香港保险最吸引人的就是带有分红性质和身故责任的重疾险,然而根据相关的外汇政策,消费者是不能直接刷银联卡消费的。
引自:https://www.dby.cn/detail-116399.html
『伍』 买香港保险有哪些好处
第一类:重大疾病类(保障类)
重疾类险种无论在配置顺序还是受欢迎程度都是稳居榜首的,为什么重大疾病产品最受欢迎?因为重大疾病险是最体现保险转移风险这个功能的。重疾险与医疗险最大的差别是一笔过赔偿,而非实报实销。意味着这笔钱的作用不仅仅能覆盖部分报销不了的医药费,还在于弥补疾病及康复期内收入和积蓄的损失。换句话说,就是在疾病来临前,将疾病所带来的财产风险转移出去。
香港的重疾险主要优势在于:
1)保障范围广、定义较宽松
保障的范围和定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理赔的门槛,但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讲,对医学的专有名词无法作出敏感的判断,很多时候只能由代理人牵着走,容易被误导销售。香港重疾通常都覆盖近100种疾病,50余种重症,30余种轻症,覆盖面相对来说非常广。
2)保额大,但费率低
同等费率下香港的保障额度高,同等保额下香港的费率低。主要原因有两个:香港人均寿命长、患病率低,而保费是依据这些数据精算出来的;香港是自由贸易港、亚洲金融中心,投资渠道广、收益高,为保费的厘定做出贡献。
3)兼并储蓄功能、分红作用大
返还型重疾险说白了就是存一笔钱,免费送一个保障。这笔钱如果不出险,将来是可以连本带利退保收回的,分红就是这个利。当然了,对于一份保障型保险,分红的作用不在于得利,而在于抗通胀。举个例子,如果重疾险的保额不变,比如50万保额的重疾险在二三十年后出险时还是50万,但二三十年后的50万可能只有5万的购买力。
4)严核保宽理赔
香港的保险公司和大多数代理人,都会在投保前让客户提交体检报告或是仔细询问身体状况及病史并如实申报,体检不合格或者资金来源不明会直接拒保,一旦受保,理赔就轻松加愉快。这才是最大程度的尊重大多数诚信客户的做法。
第二类:储蓄分红类(重收益)
这类产品很简单,就是长期、稳健、现金流。长期的特征决定了这笔钱的作用,服务于两大刚需—教育和养老。稳健的特征是为了平衡家庭理财的风险和收益。现金流的特征是指灵活存取,存期可选,取的方式也灵活,可以散取也可以一笔过取。
香港储蓄分红险的优势在于:
1)美金储蓄,实现资产多元化
储蓄险统一使用美金计价。人民币从去年开始狂跳水,前一两周回暖之后本周又开始贬值。汇率市场水太深,不懂的老百姓没办法作出预料和掌控。但实际上美金储蓄的意义不在于利用汇率差赚钱,而在于将资金分散开来,对冲单一货币的风险,让我们辛苦得来的财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被莫名其妙地蒸发掉。而对于资产达到一定基础,有意进一步开展海外投资的人而言,香港保险可以作为一个分散风险的缓冲垫,做好风险管理之后再做财富增值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2)复利分红,回报高
这点是买储蓄最重要的一点,香港的储蓄类产品在兼顾安全系数高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5.5%-7%的收益率,后期的回报呈指数型上涨,这是非常难得的。原因在于其得天独厚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资金池为分红做出了贡献。
3)避税避债
香港保险不用交税,以投资型保险的形式在海外做一笔资产配置,避免了被“割肉”;另外做生意的朋友有亏有赚是常态,但如果孤注一掷放在生意上,牵扯到债务,这个危险系数是相当大的。事先拿出一部分资产与生意做好隔离,即使亏了也能给自己和家人留条后路,为以后的生活做个保障,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三类:高端医疗类 (高净值人士)
这个险种主要推给年收入过百万级的朋友,其余中产阶层居民医保+大保额的重疾足够了。高端医疗类产品相当于一张私家医院VIP卡,主要设计给追求生活品质的、时间比金钱还贵的高净值人士,免去了在公立医院排队、住院及医疗条件有限的状况。简单来说就是吃饱和吃好的问题。居民医保就是沙县小吃、兰州拉面,已经足够填饱肚子了,但如果追求高档的环境、稀有的食材和不浪费时间排队,那么可以选择每年花一笔钱吃米其林三星。
第四类:财富传承类 (富豪阶层)
这个险种有三种玩法:大额保单(基础版)、保费融资(进阶版)、家族信托(高阶版):
基础版大额保单是走保守路线,基本没有流动性,最大的目的是避开遗产税将财富传给后代。至于具体能留多少给后代,保单越大、投保人寿命越长,赔得越多。
进阶版保费融资简单说就是利用保单抵押的形式向银行贷款进行再投资,只要再投资的收益超过贷款的利息(香港银行贷款利率较内地低很多),稳赚不赔的情况下还免费拿到一张大额保单。
高阶版家族信托就是将资产的所有权分离,该资产的所有权不再归资产所有人,但依然根据他的意愿收取和分配。如果将来遭遇离婚分家产、意外死亡或被人追债,这笔钱都将独立存在,不受影响。一旦投保人不幸身故,这笔大额保单的现金价值和收益将根据投保人生前的意愿,选择受益人的分配比例(全数/部分)和支付方式(一笔过/定期定额)。
温馨提示:
除以上四种外,意外险也是受关注的一个险种,大家都有接触过,在这里不做详细解释。意外险因为其费率低、保额大,通常不作为主险购买,作为重疾、医疗、储蓄险的附加契约是常见的形式。
来源:香港保险服务站
『陆』 为什么买香港和国外的保险 – 保险海
去香港买奢饰品越来越少,去香港买保险却原来越时髦。2010年大陆赴港投保新单保费仅44亿港币,2015年这数据已经变成316亿港币,短短5年增长7倍。
现在为大家科普一下,我们所热衷的香港保险究竟有哪些险种。
万用寿险
香港的万用寿险对应国内的产品叫万能寿险。万用寿险相当定期寿险和投资保险的组合。万用寿险的特点体现在三个灵活:缴费灵活,可以一次性付款也可以不定期付款;保障灵活,保额可以在保险公司核定区间调整;领取灵活,保单价值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领取。
香港万用寿险的优势在于可以搭配保费融资,客户可以出一部分钱或者不出钱就可以投保一份保额上千万美金甚至更高的万用寿险。香港的融资成本低,私人银行保费融资年息仅2%左右,而保险公司的万用寿险保证收益一般在2%—2.5%,总收益一般在年息4%左右。对于高净值客户,如果已经是香港私人银行的客户,就可以用在私人银行的资产抵押,如果资产足够就可以不出一分钱买到高额万用寿险,如果资产不足就要自己付一部分保费。保险公司的保证收益基本可以跟银行贷款利息持平,投保人享有高额保障同时还可以净赚2个点的利差。
当然,这是有门槛的,私人银行的起步价100万美金。
国内的万能寿险无法操作保费融资,主要是国内贷款利率太高,一般要年息6%以上,保险产品的收益一般在4%左右,利差是负的2%。
投资连结保险
香港的投资连结保险保障功能很弱,一般只是保单价值的101%或105%,所以香港投连险也简称101、105。但投资连结保险的投资能力很强,一般提供给客户几种或几十种全球投资基金。每个经济体都有自己的发展周期,比如大陆的股市,7年一个牛市,从最近的市场来看,2007年和2015年是两个大牛市,其他年度基本是熊市或者慢牛。香港投资连结保险可以投资全球基金,理论上可以分享各国经济增长红利。收益如何,看个人的投资水平。总体来讲,比国内的投连险选择更多。
储蓄分红险
储蓄分红产品以教育金、养老金为主,一般资金存续期都在10年上。香港产品年复利收益在7%左右,保证收益2%左右;国内保险年复利收益4%左右,保证收益2%左右。保证部分基本一致,差异主要体现在浮动部分,通常所说的分红。国内保险计划书会有高中低三挡分红假设,每年邮寄分红报告,告知投保人当年分红以及累计分红。香港也会邮寄分红报告,但香港会将实际分红跟保单上的预期分红做检视,让客户非常清楚分红的达成情况。香港各家公司都非常重视分红达成,一般年度都是100%或者略高,只有大的经济危机年份有可能低于预期值。
年收益4%和7%有多大差异,假设初始资金都是1万元,50年后分别是7.1万和29.5万,后者比前者高出4倍多。
人寿保障
同样的保额,香港的定期寿险的保费比国内保费便宜20-50%;终身寿险香港比国内保费便宜20-30%,长期年复利收益比国内产品一般高出2、3个百分点。有前面储蓄分红险的例子,大家就很容易判断这2、3个百分点的分量了。
重疾保险
香港重疾险保障轻重症合计100种左右,国内重疾险保障轻重症合计50种左右,从保障范围来看,香港重疾责任更广泛。同样保额香港重疾一般比国内保险保费低20-30%。
近几年国内保险公司向国际先进学习的步伐非常快,已经有部分比较激进的公司,比如华夏,重疾险在保障疾病种类以及保费上媲美香港保险。但分红部分依然后无法突破的。
意外保险
香港的附加意外是没有优势的,跟国内意外险相比,保险责任、保费没有什么差异。香港单独的意外险像友邦的缴费12年,保障终身的,性价比比国内的意外险还是要好很多,但这款产品不单独卖,一定是买了该公司的主险才有机会投保。
医疗保险
普通医疗建议在国内买就好了,高端医疗香港保险优势明显。尤其是准备出国生活或者经常出国的人士更需要投保。香港高端医疗优势在于保费、保障范围相当情况下保障额度更高,香港一般年度保额2000万港币、终身5000万港币,还有些产品是没有终身限额的。国内保险年度保额100万人民币、终身保额300万人民币。
美元资产,平衡汇率风险,通胀可控,美元报单收益长期稳定,越到后期,收益越是可观,避债避险,防止因债务,财产,离婚问题,所进行的分割
重疾险较国内分红高,保障广,保费低,大病,癌症等预付理赔,购买保险需要到香港购买,但理赔不用再飞到香港进行理赔
我也有到保险对比图,可以定制计划书
『柒』 2016年还可以去香港买保险进行投资吗
当然可以啦
1. 美元坚挺
汇率优势,随着美国步入加息周期,美元必将持续升值,人民币贬值压力很大,因此配置美元资产,刻不容缓,请从香港保险开始,而且在香港资金可以合法地自由进出香港。
2. 低保费,高保额
高保额,寿险保障额比内地高30%以上。
低保费,香港保费率比内地低两三成。
3. 高回报
内地分红型人寿保险的预订利率不得高于2.5%,普通型人寿保险费率中,预订利率市场化才刚刚开始,内地保险公司目前的投资渠道还很狭窄,只能靠提高保费来保障收益,转自香港保险圈。
香港保险公司全球性运营,投资项目、地区、资金总额,皆比内地保险公司大,香港保险公司在世界各地投资回报潜力具大的项目,从而为客户赚取较高的回报。
4保障范围广
香港人寿保险,涵盖若干内地不保项目,比如艾滋病,更全面地保障投保人的利益,投资储蓄方面,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投资产品开发得尤其充分,保险类投资产品投资基金选择更多,可以实现保障与投资兼备。
5危疾保障全面
内地普遍只包括约40种左右疾病,而且原位癌等特殊重疾需要接受治疗才能赔付。香港的危疾保障包括了100多种疾病,而且保费却比内地低,转自香港保险圈。
6全球保障
香港保险公司根据住院发票和医生报告进行理赔,同时提供终身的全球保障,无论投保者是旅游还是留学到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疾病或者意外而住院,都可以理赔。香港医疗保险,亦不会规定客户不能使用进口药品。
7严核保,宽理赔。
保单条款更注重保护客户的权益,理赔程序更是简单、快捷、可靠。
8不可争议条款
内地:新《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的规定过于笼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偏离“不可抗辩条款”的立法宗旨,并影响其实际运用。
香港:由保单生效日起记,当受保人在生期间保单已持续生效超过2年后,除非保单是欺诈性所得,否则香港保险公司将不会争议受保人人寿保障的有效性。
9. 香港没有资产增值税及遗产税。
购买香港保险可以避税,购买香港人寿保险,如投保人身故,受益人所得的赔偿是免征遗产税的。
10.免体检投保额高
内地:40岁以下,重疾保额超过30万或寿险超过50万均需体检。
香港:不需要进行体检的投保额要远远超过内地。
如40岁人士,人寿或重疾投保额400万港币一般不需要体检。
投保时,需要如实申报自己的身体状况,将加快核保效率。
11保险公司更具实力
香港的保险业拥有超过170年历史,在香港这个自由竞争的经济体系中,保险公司更具国际竞争力。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可为客户做出妥善的财富管理及投资选择。
12服务更专业
香港保险公司林立,竞争激烈,通过更专业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而非返佣等恶性竞争。香港保险持牌人必须经过严格的资格认证考试,并且需要持续的学习,每年必须完成12个学分,而且香港保险的持牌人流动性低,诚信不误导。
13监管更严格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其保险监管体制以高效率、高透明和严格闻名于世,而健全的法制,也最大程度的保护客户的利益。
14隐私保护
香港的《个人资料隐私条例》要求所有保险公司对客户的资料绝对保密,所以购买香港人寿保险,隐私问题完全不必担心。香港保险是离岸资产保障的最佳途径。
15离岸资产管理工具
在香港,保险本身就是有效的财富管理工具。保险产品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功能已经变得相当完善,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身故赔偿。凭借保险,可以帮助客户实现不同的人生目标。
香港保险业是区内第二发达的保险市场,仅次于日本,其发达程度及完善的监管体系,令客户可以安心享受优质的服务。
香港保险,具备综合性财富管理,多元化财富增值方式,可以通过香港保单贷款,保费融资,灵活融资管理。
16香港保监局于2016年成立
保监局接管保险业监理处的工作,肩负保险中介人的重任。保监局是财政独立的法定机构,可以更灵活变通及具有更大的权利规管保险业,并致力促进业界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保险索偿投诉局(投诉局)于2013年5月1日起,将处理索偿服务范围扩大至内地居民,为保障内地居民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途径和保障。从2016年1月1日起提高可裁决的赔偿限额,由原来80万港元上调至100万港元。
一经在香港合法投保,客户将来的售后和理赔服务均无需亲自到香港保险公司办理。香港保险业实行代理制度,每个客户终身都有一个保险代理或经纪专人服务。
如有需要,客户可以选择两种理赔方式:1、客户直接寄索偿单据或别的服务申请给代理人或经纪人,带回公司,理赔完毕,由公司直接寄有客户姓名的现金支票予客户,并去信确认。2、客户直接跟保险公司服务部联系,将索偿资料寄往公司,公司理赔完毕,将现金支票寄予客户。
另外,每个客户,都会拥有一个网上服务账户,可以透过公司网址,了解自己账户数据。并每年均可收到红利派发信息的信件,以及与服务有关的信件通知。
实际上,香港保险的索偿流程很简单,只需要填妥申请表格,提供所需的医疗文件和收据,邮寄给香港的理财顾问(保险代理人),剩下的就是等理财顾问把理赔的支票邮寄回去!
『捌』 亚星亚保险香港保险
1、美元资产
汇率优势,随着美国步入加息周期,美元必将持续升值,人民币贬值压力很大,因此配置美元资产,刻不容缓,请从香港保险开始,而且在香港资金可以合法地自由进出香港。
2、保费及保额
高保额,寿险保障额比内地高30%以上。
低保费,香港保费率比内地低两三成。
3、回报
内地分红型人寿保险的预订利率不得高于2.5%,普通型人寿保险费率中,预订利率市场化才刚刚开始,内地保险公司目前的投资渠道还很狭窄,只能靠提高保费来保障收益。
香港保险公司全球性运营,投资项目、地区、资金总额,皆比内地保险公司大,香港保险公司在世界各地投资回报潜力具大的项目,从而为客户赚取较高的回报。
4、保障范围
香港人寿保险,涵盖若干内地不保项目,比如艾滋病,更全面地保障投保人的利益,投资储蓄方面,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投资产品开发得尤其充分,保险类投资产品投资基金选择更多,可以实现保障与投资兼备。
5、危疾保障
内地普遍只包括约40种左右疾病,而且原位癌等特殊重疾需要接受治疗才能赔付。香港的危疾保障包括了100多种疾病,而且保费却比内地低,转自香港保险圈。
6、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公司根据住院发票和医生报告进行理赔,同时提供终身的全球保障,无论投保者是旅游还是留学到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疾病或者意外而住院,都可以理赔。香港医疗保险,亦不会规定客户不能使用进口药品。
7、理赔
香港保险公司实行“严核保,宽理赔”的经营理念。保单条款更注重保护客户的权益,理赔程序更是简单、快捷、可靠。
8、不可争议条款
内地:新《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的规定过于笼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偏离“不可抗辩条款”的立法宗旨,并影响其实际运用。
香港:由保单生效日起记,当受保人在生期间保单已持续生效超过2年后,除非保单是欺诈性所得,否则香港保险公司将不会争议受保人人寿保障的有效性。
9、税收
香港没有资产增值税及遗产税。购买香港保险可以避税,购买香港人寿保险,如投保人身故,受益人所得的赔偿是免征遗产税的。
10、免体检投保额高
内地:40岁以下,重疾保额超过30万或寿险超过50万均需体检。
香港:不需要进行体检的投保额要远远超过内地。
如40岁人士,人寿或重疾投保额400万港币一般不需要体检。
投保时,需要如实申报自己的身体状况,将加快核保效率。
11、保险公司更具实力
香港的保险业拥有超过170年历史,在香港这个自由竞争的经济体系中,保险公司更具国际竞争力。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可为客户做出妥善的财富管理及投资选择。
12、服务更专业
香港保险公司林立,竞争激烈,通过更专业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而非返佣等恶性竞争。香港保险持牌人必须经过严格的资格认证考试,并且需要持续的学习,每年必须完成12个学分,而且香港保险的持牌人流动性低,诚信不误导。
13、监管更严格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其保险监管体制以高效率、高透明和严格闻名于世,而健全的法制,也最大程度的保护客户的利益。
14、隐私保护
香港的《个人资料隐私条例》要求所有保险公司对客户的资料绝对保密,所以购买香港人寿保险,隐私问题完全不必担心。香港保险是离岸资产保障的最佳途径。
15、离岸资产管理工具
在香港,保险本身就是有效的财富管理工具。保险产品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功能已经变得相当完善,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身故赔偿。凭借保险,可以帮助客户实现不同的人生目标。
香港保险业是区内第二发达的保险市场,仅次于日本,其发达程度及完善的监管体系,令客户可以安心享受优质的服务。
香港保险,具备综合性财富管理,多元化财富增值方式,可以通过香港保单贷款,保费融资,灵活融资管理。
16、香港保监局于2016年成立
保监局接管保险业监理处的工作,肩负保险中介人的重任。保监局是财政独立的法定机构,可以更灵活变通及具有更大的权利规管保险业,并致力促进业界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保险索偿投诉局(投诉局)于2013年5月1日起,将处理索偿服务范围扩大至内地居民,为保障内地居民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途径和保障。从2016年1月1日起提高可裁决的赔偿限额,由原来80万港元上调至100万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