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融资铜的融资铜整顿
高盛2013年5月发布的报告指出,融资铜的整顿堪称中国的“雷曼兄弟事件”。高盛的统计认为,年初以来中国短期外汇贷款中约10%可能与铜融资相关。更广泛地说,近2013年的这几年来,中国保税区库存与短期外汇贷款一直存在正相关关系。不过,高盛认为这种好光景即将结束。
随着中国外管局《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即将实施,铜贸企业压力正在与日俱增,这些企业的调整甚至会带动全球铜市的震荡。
鉴于本轮外汇局要整顿的重点目标就是信用证的发放和贸易公司的活动,为满足政策规定,高盛认为铜融资的各方都需要调整原有做法,而调整的结果有可能是铜结清,铜融资的全面结清可能为铜价带来下行压力,因为用于利差套利的铜从正回报/利差资产转为负利差资产。
对于虚拟铜贸而言,整个交易环节,至少需要一家境内具有进出口资质的发起企业甲、境外的出口企业乙(以香港为主)、甲境外分支机构丙以及境内银行丁。为了避免被外汇局列为B类公司,参与交易的母公司及其境外分支机构可能会通过以下方法削减美元信用证负债:甲卖出流动资产来为美元信用证提供资金,而丙在境外借入美元为境外美元债务办理信用证展期。
这时的整体影响在于减少可用信用证的规模,进而可能影响融资铜交易。截至2013年5月,我们还不清楚一旦这些公司被划归B类将会有什么具体变化。不过,如果B类公司被禁止进行信用证展期,那么可能会加快融资铜结清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贸易公司可能被迫出售包括铜在内的流动资产,以偿还此前融资铜交易中积累的信用证债务。
对于银行丁而言,高盛认为为了满足外汇局规定,其可能会通过削减信用证发放及增加外汇(主要是美元)净多头的方式来调整资金头寸,这两种方式都可能会直接削减铜融资交易的总规模,并提高信用证融资成本。
而对于离岸企业乙而言,在没有较大收益的情况下,其可能没有理由支持让保税铜停留于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之上。高盛认为,如果上述调整发生会导致大量保税港或到港铜流向境外市场,导致2014年境外铜供过于求。
高盛的报告指出,未来1-3个月中国市场向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市场涌入的额外现货铜可能至少将达20万-25万吨,占全球季度供应量的4%-5%,从而引发期货升水扩大并可能对现货铜价带来下行压力,而且现货市场也会倒逼期货市场。高盛进一步调整其原有估价,认为8,000美元/吨的6个月铜价面临下行风险。未来12个月来看,铜价短期内的进一步上涨将是良好的卖出时机。
❷ 什么叫 融资铜
信物宝了解到:
进口来的铜,借助一张银行远期信用证,摇身成为部分国内企业获取低息资金的重要手段。而这些铜也有了一个专属名字“融资铜”。一参与进口铜融资的进出口企业人士,向记者具体解析了融资过程。
首先,当伦敦以及上海两地铜比价合适时,先在伦敦金属市场上做一个买入交易,业内人通常将其称为“点价”。所谓两地比价合适,对于不同的企业尺度不同。通常情况下,上海铜价格与伦敦铜价格的比值在8.3以上,就是合理比价,有利于进口。不过由于存在无风险套汇和套利,一些企业融资后去投资的项目收益率很高,这一比价可以向下调整,进口的比价可以根据企业的目标收益做出一定的调整。
在伦敦点价的同时,企业需要在沪期铜市场上做一个相应的空头头寸,也可以称做“保值头寸”。这样就可以锁定进口、卖货整个融资过程中的价格波动风险和收益。比如,一批在去年12月点价买入的1000吨货,运输需要1个多月,在今年1月底被卖出。整个过程中,国内期铜价格从12月的54000元/吨涨至1月时的60000元/吨附近,在期货市场的空头头寸大约亏了600万;不过在现货市场上,进口铜的成本大约为54000元/吨,1个多月后在现货市场上约以61500元/吨的价格抛出,在这当中,企业赚了约750万元,风险和收益基本都被两地的期货市场锁定。
其次,企业在同外方签订了进口合同之后,就可以向银行开立信用证。所谓信用证,企业可以先不交付给外方货款,由银行先垫付,直到信用证承兑日到期后,企业才将货款支付给银行。根据不同企业的要求,信用证承兑日可以分两种:90天和180天。银行根据企业不同的信用,会在开立信用证时,让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信用证保证金。一般信誉好的企业,保证金比例大约在15%至30%之间。
再次,企业将这些进口铜在国内市场上按照市场价抛出,将资金套现。这部分资金由于可以在90天或者180天后才偿还,在此期间,企业的这部分货款就相当于一个短期的贷款。如果企业投资的项目收益很高的话,可以将以上的流程在接近90天或180天时,再操作一次,这样新获得信用证的资金可以偿还之前的信用证资金,前后衔接,就相当于一个更长时间的融资贷款。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除了进口融资以外,由于人民币升值和内外货币利差的存在,有不少企业还可以从中进行套利交易。开立进口信用证后,银行是以外币(大部分情况都为美元)交付给国外卖方,而买方可以在承兑期后以外币支付给银行,同样也可以通过购汇以人民币支付。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之下,90天后或者180天后的汇率肯定是有利于购汇方的,因此企业都选择后者,即以购汇方式还款。过去一年中,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7%,按照这样预期,90天后,这些融资者从汇率兑换套利中也能获得1.75%的收益,180天这种收益则为3.5%。
信用证承兑日之前买方需承担的利息为:Libor+100点,1月份美元的Libor利率大约在4%左右,那么这笔资金半年使用的成本大约在年利率5%左右,而我国目前人民币贷款年利率在6.57%,这之间又存在着1.57%的利差收益。随着美元的继续降息,这一利差套利空间将会更大。
❸ 融资融券套利和大宗交易的关系
1、套利也叫价差交易,套利指的是在买入或卖出某种电子交易合约的同时,卖出或买入相关的另一种合约。套利交易是指利用相关市场或相关电子合同之间的价差变化,在相关市场或相关电子合同上进行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以期望价差发生变化而获利的交易行为。
套利,亦称套戥,通常指在某种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在同一市场或不同市场)拥有两个价格的情况下,以较低的价格买进,较高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无风险收益。套利指从纠正市场价格或收益率的异常状况中获利的行动。异常状况通常是指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的价格出现显著差异,套利即低买高卖,导致价格回归均衡水平的行为。套利通常涉及在某一市场或金融工具上建立头寸,然后在另一市场或金融工具上建立与先前头寸相抵消的头寸。在价格回归均衡水平后,所有头寸即可结清以了结获利。套利者(arbitrageur)指从事套利的个人或机构。
2、大宗交易(block trading),又称为大宗买卖,是指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的证券单笔买卖申报,买卖双方经过协议达成一致并经交易所确定成交的证券交易。具体来说,各个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对大宗交易有明确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
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13年10月18日,在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时对大宗交易规则进行了重新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在2013年修订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中修改了大宗交易的相关规定。
❹ 请各位大虾 推荐一下 关于铜还有期货套利 这方面比较好的书
你要跨期套利还是跨市场套利?这方面具体的资料不多。
❺ 能通俗举例讲解下对冲基金和套利的赚钱方法
方法种类很多,我随便各说两种。
对冲基金,就是风险对冲过的基金,简单的说就是在获利最专大化的基础上把风险对属冲到最小。例如,某个对冲基金经理看好未来黄金走势,因此做多黄金,同时另一方面,因为黄金与美元有高度的关联性,在做多黄金的同时也做多美元,用以对冲黄金可能走低的风险。再例如,某金融巨头看好人民币未来的走势,但是因为中国资本项目流通不够便捷,且中国与澳洲高度的经济联系,因此大幅度加持澳币资产,但是另一方面为对冲中国经济走弱的风险,在离岸市场购买人民币的远期看跌期权对冲风险。
至于套利就更简单了,例如某股票市场ETF基金的当前市场价格是1000元,由两种股票构成,A和B且各占一半。假设当天A和B股的市值是500和450。500+450=950<1000,那么就有50块的套利空间,你可以买入AB股,卖空该ETF基金。再例如,外盘伦敦铜每吨6000美金,中国沪铜每吨7000美金,从英国运到中国每吨铜的税费为600美金,那么这中间就有400美金的套利空间。你可以做多伦铜的同时做空沪铜。或者直接从伦敦现货市场买入铜然后运到上海现货市场卖出。
❻ 求铜期货套利方案。近期合约的~~有相关模版参考也行,谢谢!!!
塑料为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polymer)},又可称为高分子或巨分子(macromolecules),也是一般所俗称的塑料(plastics)或树脂(resin),可以自由改变形体样式。
❼ 手里有点铜,请问在期货上可以怎么套利
期货套利主要是交易价差,多强的空弱的,理解上是有点绕。建议可以内找个专业团队跟着做。推容荐你关注下钱多多团队,我在和讯跟了他们很久,后来跟着他们做了,是国内较早成立的期货团队,他们的技术和服务都做得不错,提供很多指导意见,我现在是忠实客户了。。你的采纳 是我回答的动力。
❽ 融资铜的融资过程
首先,当伦敦以及上海两地铜比价合适时,先在伦敦金属市场上做一个买入交易,业内人通常将其称为“点价”。所谓两地比价合适,对于不同的企业尺度不同。通常情况下,上海铜价格与伦敦铜价格的比值在8.3以上,就是合理比价,有利于进口。不过由于存在无风险套汇和套利,一些企业融资后去投资的项目收益率很高,这一比价可以向下调整,进口的比价可以根据企业的目标收益做出一定的调整。
在伦敦点价的同时,企业需要在沪期铜市场上做一个相应的空头头寸,也可以称做“保值头寸”。这样就可以锁定进口、卖货整个融资过程中的价格波动风险和收益。比如,一批在某年12月点价买入的1,000吨货,运输需要1个多月,在次年1月底被卖出。整个过程中,国内期铜价格从12月的54,000元/吨涨至1月时的60,000元/吨附近,在期货市场的空头头寸大约亏了600万;不过在现货市场上,进口铜的成本大约为54,000元/吨,1个多月后在现货市场上约以61,500元/吨的价格抛出,在这当中,企业赚了约750万元,风险和收益基本都被两地的期货市场锁定。
其次,企业在同外方签订了进口合同之后,就可以向银行开立信用证。所谓信用证,企业可以先不交付给外方货款,由银行先垫付,直到信用证承兑日到期后,企业才将货款支付给银行。根据不同企业的要求,信用证承兑日可以分两种:90天和180天。银行根据企业不同的信用,会在开立信用证时,让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信用证保证金。一般信誉好的企业,保证金比例大约在15%至30%之间。
再次,企业将这些进口铜在国内市场上按照市场价抛出,将资金套现。这部分资金由于可以在90天或者180天后才偿还,在此期间,企业的这部分货款就相当于一个短期的贷款。如果企业投资的项目收益很高的话,可以将以上的流程在接近90天或180天时,再操作一次,这样新获得信用证的资金可以偿还之前的信用证资金,前后衔接,就相当于一个更长时间的融资贷款。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进口融资以外,由于人民币升值和内外货币利差的存在,有不少企业还可以从中进行套利交易。开立进口信用证后,银行是以外币(大部分情况都为美元)交付给国外卖方,而买方可以在承兑期后以外币支付给银行,同样也可以通过购汇以人民币支付。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之下,90天后或者180天后的汇率肯定是有利于购汇方的,因此企业都选择后者,即以购汇方式还款。过去一年中,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7%,按照这样预期,90天后,这些融资者从汇率兑换套利中也能获得1.75%的收益,180天这种收益则为3.5%。
❾ 期货中很多人在讲做套利,请问做套利是什么意思怎么做
套利交易:即买入一种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另一种不同的期货合约,这里的期货合约既可以是同一期货品种的不同交割月份。也可以是相互关联的两种不同商品。还可以是不同期货市场的同种商品。套利交易者同时在一种期货合约上做多在另一种期货合约上做空,通过两个合约间价差变动来获利,与绝对价格水平关系不大。
套利交易与通常的投机交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较低的风险。不同期货合约的价差变化远不如绝对价格水平变化剧烈,相应降低了风险,尤其是回避了突发事件对盘面冲击的风险。
2、方便大资金进出。套利交易能够吸引大资金,由于双边持仓,主力机构很难逼迫套利交易者斩仓出局。
3、长期稳定的获利率。套利交易的收益不象单边投机那样大起大落,同时由于套利交易是利用市场上不合理的价差关系进行操作。而多数情况下不合理的价差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因此套利交易有较高的成功率。
主要的套利模式有跨期套利、跨商品套利和跨市套利三种。
1、跨期套利:是买卖同一市场同种商品不同到期月份的期货合约,利用不同到期月份合约的价差变动来获利的套利模式。这次我们提供给大家的是大豆及天然橡胶品种的套利。
2、跨品种套利:是利用两种不同的但相互关联的商品之间的价格变动进行套期图利。即买入某种商品某一月份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另一相互关联商品相近交割月份期货合约。主要有(一):相关商品间套利(这次我们提供给大家的是铜、铝之间的套利)。(二):原料与成品之间套利(如大豆与豆粕之间的套利)
3、跨市场套利:即是在某一期货市场买入(卖出)某一月份商品期货合约的同时在另一市场卖出(买入)同种合约以期在有利时机对冲获利了结的方式。这次我们提供的有最成熟的上海铜与伦敦铜的套利及大连大豆与CBOT大豆之间的套利。
套利交易按是否交接实物又分为实盘套利和虚盘套利。套利一般情况下尽量不接实盘,通过不同合约的价差变动来获利。随着实践交易经验的丰富和大资金的介入,许多企业开始将期货与现货相合将套期保值理论进一步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将保值的目标上升到增值。这样实盘套利也越
有什么不懂的 可加我好友!
❿ 由于现在铜市处于逆向市场,利用期货和现货之间套利对价格会产生什么影响
近日,铜市场上典型的交易特征是沪铜的近弱远强格局,这种情况的出现加速了沪铜合约间逆价差(近期合约高于远期合约)演化的速度。沪铜现货月和次现货月合约的价差从最高的2000元/吨以上,滑落到了仅100元/吨的水平,逆向市场格局即将改变的信号愈发强烈。尽管市场交投呈现明显的萎缩状态,但格局的变化依旧令人兴奋,因为这很可能意味着期待已久的“震动”将要很快来临。
沪铜市场格局演变的原因
事实上,沪铜合约间价差情况5月份以后就出现了趋势性的收缩,进入7月,事态的演变有了进一步的变化:价差缩小至2004年7月以前的水平,数字上掉入了强牛市场格局以来的最小值区间,趋势上呈现头部形态特征。客观地说,价差的运行亦有其自身的周期,是市场格局演变的“看不见的手”。
除去“看不见的手”的指引,国内现货价格的低迷是引导沪铜市场格局演变的“看得见的手”。国内现货铜价格进入5月以后表现出明显的滞涨局面,尽管期间国际铜价屡屡出现新高。国内现货铜价的低迷,真实反映了铜供需状态的变化——供给明显增加,需求则相对稳定。受其影响,上海期铜近期合约明显承压,合约间逆价差收缩加剧,并可能引发沪铜市场逆向市场格局的完全改变。
另外,在沪铜市场格局演变过程中,受其影响的套利资金的运作也反作用了这种格局的演变。2004年一季度以后由于宏观调控造成的国内外市场的价格扭曲,吸引了大量的反套资金运作于上海、伦敦市场间。套利资金的活跃和巨大的利润空间,成就了金属铜市场上跨市场反向套利运作的时代,无风险的、长期的利润为这样的时代创造了一个操作的神话。但情况却在今年一季度以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尽管比值依然偏低,但国内的迁仓价差升水却无法弥补伦敦的迁仓贴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有限浮动后,交易境况进一步恶化,汇率的不确定性因素将放大伦敦市场的损失。铜市场反向套利操作明显萎缩,反套的萎缩反过来更促使了逆价差形势的恶化。
国际市场格局变化并不明显
不过,尽管沪铜市场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国际铜期货市场的变化却并不明显,尤其是LME市场。目前LME市场上金属铜现货对三月期升水依然保持在200美元以上,现货升水维持在绝对高位区间内波动,现货升水运行趋势也没有明显的逆转信号出现。
COMEX市场上,情况倒是有一些变化,近远期合约间价差明显从高位回落,只是目前的情况尚不足以说明性质的变化。
国际市场上逆向市场格局依旧维持良好,改变的迹象不明确,这给沪铜逆向市场格局的演化判断带来了一定的变数。但必须指出的是,沪铜市场格局对于2004年一季度以后国际范围内金属铜价格持续维持高位强势运行的意义重大。正是由于沪铜强烈的逆价差吸引了反套资金的入市,而这部分资金大多担当了价格剧烈振荡过程中的低位买盘角色。而此时沪铜格局的变化很可能会造成世界范围内铜市场交易格局的变化,从而打破价格运行的均衡,出现走势的剧烈波动。
“不成熟”的总结
对于当前沪铜市场表现出的逆向市场结构变化的情况,由于还没有得到主要市场的配合(尤其是LME),并且也的确没有彻底逆转,那么市场就存在反复的可能。但这样的信号必须引起投资者的关注,因为此次市场的变动较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踏出了更实质性的一步,同时套利资金生存空间的萎缩也将改变铜价格高位运行的均衡,均衡的打破使得价格更容易出现趋势的变化。
在接下来的市场运行中,投资者的入市着眼点可以放在:
1.沪铜逆向市场格局进一步的演变,及在此过程中LME市场的现货升水状况。
2.如果沪铜的逆向市场格局被完全破坏,交易所的库存情况(包括LME市场)将是关键,因为保值盘的流入速度将加快,数量也将显著增加。
3.市场格局已经变化,库存数量又在逐渐增加,波段性逢高抛售的策略完全可以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