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伞形信托为什么被叫停
伞形信托是一种杠杆投资方式,叫停就是限制了杠杆的放大效应,对股市利空
『贰』 华宸未来三不管理财产品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一款三家金融机构都宣称自己是通道的罕见产品,将当前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利用约定可避险的侥幸心理来冲大业务规模的行业现状展现得淋漓尽致。
“华宸未来-湖南信托志高集团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募集总规模为3亿元,华宸未来资产、国元信托、湖南信托收取的管理费分别为1%、0.2%和1.6%。每一方都乐于赚取一笔“通道费”、通过相互之间的合同来规避对项目主动管理的责任。若项目不发生问题,三家本可相安无事;而一旦项目发生问题,就出现推诿责任、相互指责的怪状。真正遭殃的无疑是那些购买这一产品的投资人,在他们签订这款产品投资合同时,根本无法辨清产品背后发生了什么。
机关算尽
8月15日,当事一方国元信托针对《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和湖南信托此前的声明终于发声。如果国元信托的声明属实,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将是一个这样的故事。
湖南信托和华宸未来在2013年同时去调研安徽淮南志高项目,但两家机构对对方的理解都是错误的。在湖南信托的概念里,华宸未来将会用它的资金池来对接信托通道(由于资金池为投向不明确的一揽子资金,如此操作华宸未来无疑将承担更大的风险);但在华宸未来理解的合作模式中,基金子公司和信托的合作多是由信托公司负责项目前期尽调和投后管理,华宸未来只负责把产品包装和销售出去就可以了。
两家公司对各自角色的理解存在明显的偏差,带着这样的偏差湖南信托和华宸未来资产签订了单一资金信托合同,湖南信托也和融资方签订了信托贷款合同。但在产品进入销售环节时,湖南信托才发现不对劲:华宸未来没有按照资金池的方式在募资,而是以湖南信托志高项目的名义在募集,这样一来湖南信托要承担项目不能兑付的风险。
于是湖南信托紧急叫停,要求终止与华宸未来的合作。但得益于资管产品的火爆行情,华宸未来当时已经接近把产品卖完,而产品销售合同也是基于华宸未来对双方合作模式的理解。如果这时停止合作,华宸未来就等于要把投资人的投资款退回去,华宸未来当然不愿意这么做。于是华宸未来想出了一个看似两全的方案:既然湖南信托不想直接合作,那么华宸未来再找一家信托公司做通道,帮着国元信托实现与终端投资人的隔离。
于是,一款三个通道的奇葩产品就这样诞生了:华宸未来通过志高集团资产管理计划募集的3亿资金投资于国元信托所设立的单一资金信托,国元信托的这一单一资金信托再投资于湖南信托设立的项目贷款单一信托,后者再向融资方淮南志高发放信托贷款。
所谓单一资金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单个委托人的资金委托,依据委托人确定的管理方式投资管理。与集合资金信托所不同的是,信托公司无须为这类理财进行刚性兑付。因此,两家信托公司此时似乎都能找到脱身之辞。而华宸未来则试图用产品合同里中一条约定可避险的条款撇清责任:本计划资产管理人(即华宸未来)对信托计划受托人(即投资人)的投资运营无决策权、管理权等主动性权力,标的信托计划的全部运作均由湖南信托负责。
谁来兜底
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投资华宸未来这一理财产品的投资人约有100名。上周五,华宸未来就此事向投资人召开说明会。会议从下午四点召开,一直持续到六点半左右。一名通过电话会议参会的投资人在会上质问:“你们这几家金融机构胆子太大了。我的产品投资合同里说的是直接投资湖南信托,在不经我允许的情况下变更为国元信托,这就是明目张胆的诈骗。”
华宸未来也并未回避自己的责任。在说明会上,该公司首席律师提到将代表投资人追究资金监管行浦发银行(13.690, 0.14, 1.03%)淮南支行在此事上的责任。该律师称,资金虽然是投向了淮南志高,但投的项目不对。按照银行监管的正常流程,银行需要审核资金每笔投向的用途与其用款申请书上申请的用途是否一致。该律师称,华宸未来拿到了银行资金转账的记录,确定了不一致性,因此要从这个方面追究银行的责任。
除了华宸未来的维权前景,3亿资金兑付的前景也取决于项目本身的进展情况。湖南信托介绍称,目前完成90%工程量的志高动漫园暂停建设,因淮南志高陷入多宗诉讼之中,志高动漫园850亩土地使用权已被长安国际信托申请查封。2014年6月,北京九派投资公司作为重组方介入淮南志高项目,并与相关债权、债务人进行谈判。目前,重组正在进行政府审批重组
业内人士认为:“谁的投资人,屁股由谁先擦。”如果上述两个前景方面都很糟糕,那么最终承担更大责任的一方无疑将是华宸未来。不过,成立于去年3月的华宸未来注册资本仅2000万元,显然没有兜底这一产品的能力。而随着上周万家共赢8亿理财产品风险的暴露,基金子公司的此类问题将会越来越多。
风险事件该如何解决?市场需要答案。
『叁』 票据信托为什么被叫停
票据信托属于表外融资,这样的产品规避了国家的信贷调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肆』 证监会严禁伞形信托能全面叫停吗
还是比较好控制的
银监会要是这么说,最多只能控制信托发行不了伞形信托,可以采取场外的配内资模式,所容以只能治标不治本。
证监会这么说,只要卡住证券公司的数据不得外接,那场外配资、伞形信托都只能停了,就看具体证券公司能不能执行了,这是治标治本的办法
话说最近这个问题问的朋友咋这么多?
『伍』 信托为什么会提前结束
大多数原因是两种情况:
1、信托公司要求融资方提前还钱,信托计划提前结束,这是信托公司版为了保证投资人的利益做权出的对的事情。
2、融资方要求信托公司提前结束,融资方觉得信托计划资金成本太高,不想到期再还,这会增加资金的成本。所以提前还了。
『陆』 信托产品提前终止是怎么回事
信托产品提前终止,一般是在合同中都提前写清楚的,因此不存在违约风险。对于近期版,信托产品权提前终止的问题,据国内知名财富管理机构嘉丰瑞德的理财师William分析,虽说在2015年,信托公司为了争夺客户,也会给出很多优惠的利率,吸引了不少投资者。但是,如今又出现信托产品提前终止的问题,觉得“未必是坏事”。信托产品提前终止是坏事吗?首先,信托产品的提前终止,也意味着投资者安全拿到了本金和相应的收益,总比出现兑付危机连本金拿不到要好;其次,虽说信托产品提前终止,公司收入减少,但也能安全兑付投资者的本金和部分利息,理财信誉还是一直保持着,未来有好的信托产品,投资者还会来做投资;另外,像那些找不到好的投资标的的资金池类信托产品,通过提前终止一定程度上是降低了公司及投资者的风险,所以整体来说就未必是坏事了
『柒』 基建类信托为什么被叫停了现在买什么信托产品好呢
监管层以来“窗口指导”的方式叫源停此类信托,主要原因有:
第一,目前基建类信托存量已经很大,为总量控制,必须控制增量;
第二,从融资成本讲,同一平台或基建项目,发行城投债、企业债成本更低,优于信托融资,监管应引导这些融资人降低成本、提高资金效率;
第三,已经发行的平台、基建信托或将有“兑付压力”,不希望新的“麻烦”出来;
第四,已经发行的可能有些项目把关不严,部分夹杂马甲信托,一些并非平台、基建的房地产或工商企业也穿上“政府平台”、“基建”项目的马甲来发信托,这令人忧虑。
推荐的信托产品有:
中原信托 中瑞集团
中铁信托 众益41期
爱建信托 南太湖建投应收账款(1年)
方正东亚信托 方兴11号
『捌』 哪些情形 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终止
有以下情形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即可终止:
1、信托合同期限届满。
2、受益人大会决定终止。
3、受托人职责终止,未能按照有关规定产生新受托人。
4、信托计划文件约定的其他情形。
(8)信托紧急叫停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信托计划终止,信托公司应当于终止后十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信托事务的清算报告,经审计后向受益人披露。信托文件约定清算报告不需要审计的,信托公司可以提交未经审计的清算报告。
2、清算后的剩余信托财产,应当依照信托合同约定按受益人所持信托单位比例进行分配。分配方式可采取现金方式、维持信托终止时财产原状方式或者两者的混合方式。
3、采取现金方式的,信托公司应当于信托计划文件约定的分配日前或者信托期满日前变现信托财产,并将现金存入受益人账户。
4、采取维持信托终止时财产原状方式的,信托公司应于信托期满后的约定时间内,完成与受益人的财产转移手续。信托财产转移前,由信托公司负责保管。保管期间,信托公司不得运用该财产。保管期间的收益归属于信托财产,发生的保管费用由被保管的信托财产承担。因受益人原因导致信托财产无法转移的,信托公司可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5、信托公司应当用管理信托计划所产生的实际信托收益进行分配,严禁信托公司将信托收益归入其固有财产,或者挪用其他信托财产垫付信托计划的损失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