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那为什么处置时只反冲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不反冲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这个科目呢?
处置是要反冲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的,你那个分录不是标准的做法,应该是
借:银行存款(净售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净增值额)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有可能在借方)
投资收益(倒挤认定,损失记借方,收益记贷方。)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净贬值额
还有,你对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的理解是有问题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包括“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这个余额指的是交易性金融资产这个总账科目的余额,而不是二级科目“成本”的余额。
B.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原则是什么
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要求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但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续计量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对可供出售外币股权投资因资产负债表日汇率变动形成的汇兑损益计入所有者权益。
C.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时的会计分录问题
第二个正确,因为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收到金额借记银行存款,按账面金额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将该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已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累计变动额转出,其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D.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怎样进行账务处理
一、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股票投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2.债券投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等
二、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可供出售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1.公允价值上升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公允价值下降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四、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
五、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公允价值)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六、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借:银行存款等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同时: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也可能在借方)
贷:投资收益「提示」为了保证“投资收益”的数字正确,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要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形成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E.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会计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35
贷:银行存款 1035
借:应收利息 40
贷:投资收益 4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5
F.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包括哪些会计科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他综合收益”、“投资收益”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也可以单独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借方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回的减值损失等。
2、“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企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盈利或损失等。
借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等;贷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等。
(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扩展阅读:
会计处理原则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加上交易费用构成其入账成本,并以公允价值口径进行后续计量。
2、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3、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
4、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
G.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5.6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020000
应收股利 140000
贷:银行存款 10160000
5.10 借:银行存款 140000
贷:应收股利 140000
6.3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8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80000
12.31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0000
5.9 借:应收股利 40000000
贷:投资收益 40000000
5.13 借:银行存款 40000000
贷:应收股利 40000000
5.20 借:银行存款 9800000
投资收益 220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02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00
H.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
2006/6/30:
股票市价:5.2*200=1040万元
股票账面成本:1001万元
升值:1040-1001=39万元
经: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内值变动 39
贷:容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9
调整后,
股票账面成本为:1001+39=1040万元
2006/12/31:
股票市价:5*200=1000万元
股票账面成本:1040万元
价值降低:1040-1000=40万元
经: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
调整后,股票账面成本为:
1040-40=1000万元
为当时的市价。
I.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
2008年10月12日购入股票时,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金额: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2万元
贷:银行存款 102万元
2008年12月31日,确认股票价格变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78万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8万元
该股票在2008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是180万元
J.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属于什么会计科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他综合收益”、“投资收益”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也可以单独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借方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回的减值损失等。
2、“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企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盈利或损失等。
借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等;贷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等。
(1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扩展阅读:
企业在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会计处理时,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1、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则其形成的汇兑差额也应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可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
3、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损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
1、因追加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换为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原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权的基础上追加投资,从而形成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公允价值计量转为权益法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为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新增投资成本之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都计入改按权益法核算当期的投资收益。
2、因追加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换为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权转换为具有控制权的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计量转为成本法核算。
转换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初始投资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都计入改按成本法核算当期的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