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问问英国本地的狼有哪些品种
狼和棕熊是分布范围很广的动物,曾经在世界各地生存。随着人类进入它们的领地,狼和棕熊的数量已经下降,甚至被消灭。曾经在不列颠群岛存在的英国狼和棕熊现在已经灭绝了。不仅如此,自公元1821年以来,英国已经有421种动物灭绝。
大约在10000到12000年前,冰河时代末期,狼和棕熊就来到不列颠群岛。成群的狼跟着迁徙的鹿群、野猪群和其他动物向北移动。棕熊则适应性很强,有浆果和动物的地方就有它们。骨骼残骸证实狼生活在不列颠群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
早在1000年前的历史记载就提到猎狼和棕熊是向英国国王和贵族致敬的一种方式。英国国王的仆人可以被授予土地,条件是他们要赶走狼和棕熊。国王和贵族经常组织猎狼和棕熊。甚至苏格兰女王玛丽也组织并参与了猎狼活动。英国狼和棕熊就是因为打猎才灭绝的,其他动物有些是气候原因灭绝的。 狐狸和丛林猫等动物体型较小,对人类和家畜威胁很小,甚至还能帮人类控制鼠害,所以没有灭绝,甚至在失去了狼和棕熊的制约,它们的数量更多了。
到16世纪初,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狼灭绝了。然而,在英国其他地区,它们坚持的时间更长。在苏格兰,狼存活了近200年,尽管贵族组织了定期的猎狼活动,苏格兰国王颁布了法令来消灭狼。狼在爱尔兰一直生存到18世纪中叶。到1760年,不列颠群岛的英国狼被彻底灭绝。由于棕熊数量较少,约公元1000年就灭绝了。
在过去的50年里,英国的生态学家就狼的重新引入进行了辩论。英国狼是灰狼的一个亚种,灰狼是最常见的狼种。重新引入项目可能会带来欧洲大陆的狼,那里的灰狼已经卷土重来。 英国和挪威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将狼重新引入苏格兰高地有助于控制鹿群,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免受鹿群过多的破坏。英格兰诺森伯兰国家公园和苏格兰凯恩戈姆斯国家公园也在考虑重新引入狼。
B. 狼的保护级别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北京市一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濒危等级:附录II,生效年代:1997。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等级:易危 生效年代:1996。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C. 英国有哪些信托公司 急需人帮忙解答
英国信托业集中在国民威斯敏斯特银行信托部,巴克莱银行,米特兰银行和劳埃德银回行四大答商业所设立的信托公司,这四家就占了英国全部法人信托资产的90%,且大多采用兼营方式,专营的比例很小。 还有英国国家信托公司,碳信托公司 希望可以帮到你
D. 为什么英国男友要我帮他做信托基金延期
信托基金也叫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 指通过契约专或公司的形式,属借助发行基金券(如收益凭证、基金单位和基金股份等)的方式,将社会上不确定的多数投资者不等额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的投资机构按资产组合原理进行分散投资,获得的收益由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并承担相应风险的一种集合投资信托制度。 信托基金的特点是: 1.集合投资2.专家管理、专家操作3.组合投资、分散风险4.资产经营与资产保管相分离5.利益共享、风险共担6.以纯粹的投资为目的7.流动性强.
E. 在英国狼是代表坏运气吗
我认为没有代表坏运气。。
不过你是指bad wolf吗?在电视剧doctor who 里面第10任doctor围绕着的主题就是bad wolf。他各种的探险都会出现bad wolf的字样。。他很迷茫,不知道啥意思。。。最后知道了是他的伙伴rose穿越回去给他的信号。。
F. 英国的保护动物有哪些
北极狼
北极狼不仅是英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濒危动物之一.
北极狼与中国的大熊猫、蒙古野驴、金丝猴、藏羚羊、白暨豚、北山羊,非洲黑犀牛、非洲象和指猴同属时间极濒危物种.
北极狼仅仅会长到3英尺高,长的很象一只有绅士风度的狗.这种狼的颜色有红色、灰色、白色和黑色.
北极狼吃驼鹿、鱼类、其它种类的狼、北极熊、旅鼠、海象和兔子.它也进攻人类和其他的动物.
其它种类的狼和人类是北极狼的敌人,北极狼喝冷水.它们用林子里的灰色、绿色和褐色作为掩护,北极狼有着一层厚厚的毛,它们的牙齿非常尖利,这有助于它们捕杀猎物.每年一头母北极狼平均会产14头小狼.它们一般诞生在洞穴里,有着纯净的 白色的毛.
北极狼一般生活在北极地区的森林里.生活在从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地区到英国的哥伦比亚地区,它们不迁徙,也不冬眠.但是由于由于人类的采伐树木、污染和垃圾,它们失去了它们居住的地方.每年至少有196只北极狼死去.
G. 狼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狼群之间的领域范围不重叠,会以嚎声向其他群宣告范围。幼狼成长后,会留在群内照顾弟妹,也可能继承群内优势地位,有的则会迁移出去(大多为雄狼)。
狼群由家族成员为主,成员数在2-37只之间,由於拥有着极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和领域范围,因此狼群不可能与别的狼群合作,也不会出现小说中由数个狼群组成、百来头的狼群。
狼群的分布情况:
中国曾是狼种群数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但是对狼的种群数量从未进行过系统调查,所以很难提出一个准确的数字,分布于北纬30。以北地区,基本上呈块状分布。即使在北方的林区和草原,狼群也只偶尔见到。
狼在世界上分布广泛,它们曾经的居住地遍布整个北半球,北美洲的加拿大、美国(夏威夷除外)和墨西哥,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几乎整个俄罗斯,东亚、中东的部分地区,印度还有尼泊尔。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狼
H. 要不要保护狼
世界上很多国家对狼都逐渐开始表现出友好的态度,人们一改往日赶尽杀绝的态度,为狼让出生存的空间,把狼重新引入它们祖先曾经的领地。
狼已经太少了。在曾经遍布狼群的北美地区,人类或是出于满足狩猎的遗传惯性,或是出于对家庭财产的保护,或是偏爱保护某种更稀少的动物(比如鹿和野牛),狼被大量猎杀,据说仅在美国大开发时期,就有两亿只狼被消灭。
在欧洲,自工业革命以来,狼一直生活在被现代人类文明挤压的状态中。英伦三岛的狼首当其冲,1743年,狼的世界分布图再也不包括那里。之后,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瑞士等国的狼相继消失,德国、意大利的狼群也只能在狭小的区域内苟延残喘。
中国,连续几十年鼓励打狼的政策,让大部分中国人久已不闻狼声。原来除了一些海岛外均有狼迹的广大国土,如今只在西部边陲才有一些狼分布。
1962年,美国科普作家莱切尔·卡逊在经过对杀虫剂破坏生态的大量调查后,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书中描述了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世界。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
1973年9月,瑞典斯德哥尔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在此成立了“狼专家组”,起草并公布了《狼保护宣言》:“狼是地球众多生命中很有分量的一种生物,它有权利生存在这个地球上。”
狼专家组是一个国际性组织,已有20多个国家参加。狼专家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国际会议,交流和研究有关狼的各项问题,以推进护狼运动。
人们以狼为恶的观念根深蒂固,想要说服人们保护狼,科学家们必须首先了解狼,然后再把他们知道的告诉公众。
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宁静的伊力小镇上,坐落着一个特别的研究机构——世界狼研究中心。每年都有众多研究者汇集这里,他们中间有带着课题来的专家,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学者。同时,还有几十名学生在此攻读学位。
中心研究狼的工具非常先进,运输工具有直升机、飞艇、雪上摩托,以及一个人就能推动的轻型飞机;观察设备有各种高倍及低倍的摄、照相机,还有装有卫星定位系统的无线电跟踪车。这样先进的设备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狼的分布、数量、迁移、捕食,以及它们的家庭状况、精神状态等等。充分的研究让科学家更多地了解狼,他们把这些东西告诉给民众,打消人们头脑中原有的顾虑。
研究中心内设有博物馆、展览室,均对公众开放,目的是向人们宣传应正确对待狼。同时,每年还要多次举行狼的讨论会。这种讨论会是面向社区的,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参加。这里有牧场主、理发匠、面包师,有黄口小儿,也有耄耋老者。人们在这里可以向专家提出各种各样的有关狼的问题。听众少则几十人,多则六七百人,甚至还有年轻的妈妈抱着自己的孩子在听,过道就有麦克风,人们可以随时提问。问题也是五花八门,没有人认为你提的问题是外行话。
“狼对人到底是有害还是有益?”
“ 要是我在野外遇到狼了怎么办?”
“狼到底吃不吃人?”
专家对所有问题都会做出解答。而与此链接的讨论会的专刊《狼》则通报狼的信息,呈现各国狼的分布,阐述狼所面临的问题。这本杂志上还有世界各国爱好者的投稿,以及他们的画稿,有的展现狼的威武,有的表现小狼的可爱,各种各样。据统计,每年有一千多篇文章通过它发表出来,与全世界的爱好者共享。另外,研究中心还设有专门的网站,以方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尽晓狼的信息。
让人们对狼有好印象并不容易,比如,很多人就讨厌狼的叫声。世界狼研究中心的专家想尽办法让人们了解狼的叫声所起的作用和人类的声音没什么不同。他们精通“狼语”,狼专家戴维·米切就是其中一位。如果你是来到伊力镇的访问学者或者是游客,就有机会听到他与狼的通话。他双手圈在嘴上,稍稍扬起下巴,悠长的“嗷嗷”两声,过了一会,对面山上就会有狼叫回应。
戴维·米切能够模仿狼的十几种叫声,有的是狼在传递信息,招呼同伴捕猎;有的是狼在表达自己的感情,恐惧或者饥饿等等。很多访问学者或者游人都非常热衷于模仿狼叫,特别是能听到狼的回应兴趣就更浓了。不过大多数人的狼语都说得太不标准了,狼根本听不懂,于是很多人把戴维·米切的狼语录下来带回家,向人们讲述自己的奇遇。不知不觉中,阴森的狼嚎就变得动听了。
模仿狼叫的初衷其实还是为了研究狼。著名环保人士唐锡阳先生在他的文章里曾经写到,狼隐藏在密林深处,没有固定的巢穴,神出鬼没,来去无踪,活动的范围又广,要在野外观察它们是太困难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模仿狼叫,以刺激野狼回应,就成为追踪狼群的一个有效的办法。首先倡导这个办法的是加拿大已故的生物学家道格拉斯博士。他们开始是把狼的叫声录制下来,在深夜里拿到森林里去播放。1958年8月5日,狼叫的录音果然得到了真正狼的回应。以后为了减少携带录音设备的不便,他们又用模仿狼叫来代替录音,也取得了同样的效果。
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因为狼的各种嚎叫,有时候是家族之间的相互呼应,有时候是群体会见时的集体合唱,有时候又是捍卫自己领地的警告,都是狼群之间相互联系和交换信息的重要手段,在黑夜密林中几乎是唯一的手段。人们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找到狼群和狼群的“集合地”,而且可以了解狼群的数量、分布、种群结构以及狼叫本身的生物学意义。
科学家们研究狼就是为了恢复狼的本来面目,当人们去除了对狼的恐惧后,下一步就是把狼重新引入它们曾经的栖息地。美国怀俄明州的黄石公园是“引狼入室”取得成功的典范。1872年以前的黄石公园是人们的猎场和屠宰场,包括狼在内的大批野生动物被猎杀,人们在这里展开狩猎比赛,当时的报纸也经常做出报道。
后来人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保护黄石公园的野生动物,鹿成了幸运儿,狼却继续着悲惨的命运。到了1995年,黄石公园的狼几乎丧失殆尽。由于没有了天敌,鹿群大量繁衍,对森林和草地产生了极大的压力,比如黄石公园漂亮的白杨树让鹿啃食得很多都已经枯黄;海獭等食草动物由于缺少食物也逐渐减少;同时,鹿群本身也陷入了饥饿和疾病的困境,肥胖症、脂肪肝、高血压、胆结石等病困扰着鹿群,导致鹿的数量和质量大幅下降。
1995年1月,黄石公园迎来了他们耗资百万美元引回的第一批客人——14匹加拿大灰狼,一年以后,又有17匹灰狼来到这里。
狼群的引入带来了预期的效果,鹿从两万头下降到了一万头,鹿不会再悠闲的呆在山谷里,它们选择在开阔地活动,这样可以随时看到敌人。白杨树重新长出了嫩芽而不必担心立即被啃掉;海獭又游了回来,在水面上拦起小小的水坝。
黄石公园的成功引起了美国其他各州的注意,现在美国大约有十几个州正在考虑狼的引入和恢复计划。
很多国家的政府将过去鼓励打狼的钱,用来建立基金会,鼓励研究狼和保护狼。狼的生存机会越来越大。(Monty Sloan / wolfphotography.com)
很多国家的政府将过去鼓励打狼的钱,用来建立基金会,鼓励研究狼和保护狼。狼的生存机会越来越大。(Monty Sloan / wolfphotography.com)
谈到狼的引入,法国的一则故事特别有意思。法国本来已经没有狼了,但是1992年11月的一天,几只狼从邻国意大利越过边境来到了法国的莫康拓国家公园,在接到这一消息后,法国政府立即派了一个专家组赶到边境,把这几只狼严密监控了起来,以防它们重新返回意大利。就这样,法国又重新成为拥有狼的国度,这几只狼也在法国繁衍开来。
当时意大利有狼逃出国境是有原因的。在20世纪70年代,狼在意大利生存的前景非常黯淡,阿布鲁齐山几乎成了狼在这个国家最后的栖息地,没有人知道狼还剩下多少,但是偷猎一直在继续。不过意大利人没有继续逼迫那里的狼翻越阿尔卑斯山,相反,他们采取了非常有效的保护措施,现在,狼的数量也增加到了几百只。
不仅是法国和意大利,在相当一部分欧洲国家,狼已经完全得到了保护。西班牙在这方面成绩显著,先后在加利西亚和阿斯图里亚等地设立狼保护区,目前狼群数量已超过2000只,是十年前的三倍。西班牙政府还明文规定,对因狼袭击家畜而造成损失的农民将给予补偿。这样做的还有瑞典政府。
近些年来,一些欧洲国家狼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始终处于增长趋势。而不同以往的是,现在的欧洲人开始有意识地让它们扩展。狼群的生存有赖于相邻种群之间基因的交流,欧洲高度破碎的生境要求人们对种群的破碎化加以认真的分析和管理。
波兰在这方面作出了表率。在波兰,科学家们认为,高速公路的建设破坏割断了狼群自然迁移的通道,这是狼群数量下降非常重要的原因。他们已经开始着手详细调查和搜集波兰各地狼群的数量、分布及其迁移路线。为狼的迁移规划生态走廊做准备。
德国已经从波兰引入狼群,据说英国也有此打算。欧洲各国狼保护的成绩来自于他们十几年的努力。1992年,“欧洲狼网络”制定出《欧洲保护狼的战略》,针对欧洲的具体情况制定原则、纲领和行动计划。生物和经济条件可行的地方,使狼得到恢复,同时加强各国相互间的交流,对保证狼人共存和可持续的折衷方案进行试验,以保证整个欧洲大陆的狼得到保护。
在世界上的其他地区,都在不同程度的开展狼保护运动。俄罗斯是世界上狼最多的国家之一。全国有近6万头狼,政府规定定期捕杀,但同时要求制定详细计划,不准许乱捕乱杀。并且,成立了专门研究狼的机构,定期定点监测狼的种群变化、分布规律和给当地群众造成的影响,这样科学合理地控制了狼的繁殖。加拿大和俄罗斯的情况比较类似。
在20世纪之初,日本的最后一只狼灭绝了。但是日本人对狼的感情很深厚,他们没有停下对狼探究的脚步。以完山支树教授为首的日本“狼研究协会”就致力于狼问题的研究。该协会有300多名成员,定期出版刊物,举办座谈会。同时,还组织协会成员到中国、蒙古等多狼地区考察。同时,日本北海道的“狼园”对公众开放,进行教育,介绍狼的休养生息,普及狼的知识,目的是告诉人们狼是一种可以与人和谐共处的智慧生物。
我国在畜牧发达的省份狼群比较多,像新疆、青海、内蒙等地区,从原来的“坚决消灭狼,并给予捕杀者物质奖励”到现在的“适度控制狼的数量,不能乱捕乱猎”,政策上做了极大的调整。很多省份,比如黑龙江、吉林,狼变成了保护动物,这是我国从上级到下级,从政府到民众,对狼的态度上的很大转变。
很多国家的政府将过去鼓励打狼的钱,用来建立基金会,鼓励研究狼和保护狼。与政府相比,一些非政府组织参与狼保护的时间更早。现在,国际性的护狼团体就有“国际狼避难所”等。此外,各国还设有相应的护狼机构,如“北美狼协”、美国“护狼中心”、“狼教育与狼研究中心”及“狼生态工程所”;日本的“狼协会”;英国的“狼群开发基金会”等。很多保护组织还有自己的出版物,如《国际狼》、《狼言》、《狼年鉴》等。
全世界对狼保护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越来越多的人将有机会亲身参与到这项事业中去,狼在地球上的生存也就越来越有保证。-
I. 狼有什么价值为什么属于国家保护动物
狼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对生态系统平衡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国野狼的总量只有几千只,列为国家保护动物迫在眉睫。
狼群主要捕食中大型哺乳动物,研究表示,狼是控制当地生态平衡的关键角色,天敌主要为人类。
狼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由于人们对狼根深蒂固的偏见,狼的日子一直很不好过,东躲西藏,仍然免不了遭到追捕和猎杀。在我国,1940年前任何一个省都有野狼出没,到了21世纪除了东北、西北和华北少数几个省、自治区外,其他地区已看不到狼的踪影。
专家估计,目前我国野狼的总量只有几千只,再这样下去,我们就只能在动物园才能见到狼了。
(9)英国狼保护信托基金扩展阅读:
狼的灭绝亚种:
1、纽芬兰白狼(1911年灭绝,加拿大)
2、德克萨斯红狼(1970年灭绝,美国)
3、南极狼(1857年灭绝,阿根廷)
4、基奈山狼(1915年灭绝,美国)
5、佛罗里达黑狼(1917年灭绝,美国)
6、日本狼(1905年灭绝,日本)
狼的保护措施:
1、开展科学研究,应对全国狼的种群数量、亚种分化进行全面调查,查清狼的分布和种群数量现状,对其益害进行科学评估,从而制定一系列保护和控制措施.
2、加强法制管理,应考虑禁止任意捕杀狼。在确有狼群危害严重的地区,采取必要措施对狼的种群数量加以控制,也必须在专家评估的基础上,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
3、加强国际合作,特别加强与中国毗邻的独联体、蒙古、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的协作。
4、控制商业贸易,除个人少量携带之外,所有标本,任何出口必须取得出口许可证
J. 英国的保护动物是什么
北极狼
北极狼不仅是英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濒危动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