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专家解答哪些人可以作为信托受益人
第三节 受益人
第四十三条 受益人是在信托中享有信托受益权的人受益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委托人可以是受益人也可以是同一信托的唯一受益人 受托人可以是受益人但不得是同一信托的唯一受益人
第四十四条 受益人自信托生效之日起享有信托受益权信托文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五条 共同受益人按照信托文件的规定享受信托利益信托文件对信托利益的分配比例或者分配方法未作规定的各受益人按照均等的比例享受信托利益 第四十六条 受益人可以放弃信托受益权 全体受益人放弃信托受益权的信托终止
部分受益人放弃信托受益权的被放弃的信托受益权按下列顺序确定归属 一信托文件规定的人 二其他受益人
三委托人或者其继承人
第四十七条 受益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其信托受益权可以用于清偿债务但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信托文件有限制性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八条 受益人的信托受益权可以依法转让和继承但信托文件有限制性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九条 受益人可以行使本法第二十条至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委托人享有的权利受益人行使上述权利与委托人意见不一致时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受托人有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所列行为共同受益人之一申请人民法院撤销该处分行为的人民法院所作出的撤销裁定对全体共同受益人有效
❷ 信托的受益人也是 委托人吗 委托人的从哪里受益呢
信托结构包括:收益人、委托人、受托人
举个栗子:一款遗产信托由爷爷将财产交由XX信托公司运营,其受益人是孙子
那爷爷就是委托人,信托公司是受托人,孙子是受益人
这个例子中,受益人就是委托人,但是一般购买市面信托产品,都是受益人就是委托人;委托可以将受益给别人也可以是自己。
❸ 信托计划中的劣后受益人是什么意思
你所指的应该是信托计划中的劣后受益人的概念。
劣后受益人一般与优先受益人相较,指的是信托公司发行的结构化信托产品,在同一款产品中,优先受益人分享较低的收益率,承担较小的风险,而劣后受益人则承担高风险获得高收益。 在证券投资信托业务中,名义上均由信托公司作为发起人发行信托计划,但事实上,有一部分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是由投资者中的某人(或若干人)发起的。某些投资者有较好的投资能力,但资金有限,因此借信托公司的名义发行信托计划,以募集资金、增加盈利。在这一类信托计划中,信托公司虽在名义上仍另行聘请投资顾问,但实际上只有该投资者才能真正决定证券买卖的方向、时间、数量、价格等。为约束该投资者的行为,在这一类信托计划中通常会保障其他普通投资者的最低收益水平,并设置强制平仓线,约定投资亏损时该投资者应立即弥补的亏损等特殊条款,此时该投资者被形象地称为“劣后受益人”,其他普通投资者则被称为“优先受益人”。
信托公司为“劣后受益人”发行信托计划,实际上是为“劣后受益人”买卖证券提供融资服务。根据《证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证券公司为客户买卖证券提供融资融券服务,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并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当然,证券公司在这一类业务中没有直接与“劣后受益人”发生法律关系,没有违规,但毕竟有打法律擦边球的嫌疑。在有证据证明证券公司积极为“劣后受益人”与信托公司牵线搭桥,促成信托计划发行时,证券公司仍然存在较大的违法风险。所幸的是,大多数的证券投资信托计划并没有“劣后受益人”的参与,较常见的是对所有受益人一视同仁且不保证最低收益的信托产品,证券公司可以合理合法的参与其中。
❹ 信托受益人放弃信托受益权的,被放弃的信托受益权按什么顺序排列
很“奇怪”的问来题。
1、信托这种自法律关系,其首要特征为,在信托期间,财产或财产权益的所有权、处分权和受益权分别为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保有,并根据信托合同的约定各自行为。其中受益人由委托人指定,其对其持有的信托受益权的“行权”,必须在信托终止时。
2、如果是“自益信托”,也即委托人通过信托合同的约定指定自己为受益人的,受益人放弃信托受益权,实际上就是委托人自己放弃了自己的权利,自己不要自己的财产了?很怪异。目前国内的信托绝大多数,无论是单一信托还是集合信托,都是自益信托。
3、如果是“他益信托”,也即委托人通过信托合同的约定指定“善意第三方”为受益人的,比如遗嘱信托,则如果受益人放弃信托受益权,且信托合同无专项约定的,受托人应在信托结束时,将信托财产交付与委托人或其法定权利继承人。
4、“他益信托”状态下,基于“信托财产依法独立之原则”,除非委托人书面指令或信托合同有专项约定的,受益人的自然状况或权利状况的变化,并不应影响受托人对信托财产的管理运用和处分,并直至信托终止。
❺ 信托受益人的内容
其非本身自行发行,而是向信托机构申请办“附担保企业债信托”企业则应将某项专财属产抵押于信托机构作为担保品,由信托机构代理发行债券而筹资。则信托机构当然是受托人,认购债券的持券人由于找到了资金的出路,又可获得债息,是受益人之一。某企业由发行债券而得到所缺流动资金,也是受益入之一,他们是共同受益人。当然某企业既为受益人,同时也是委托人。信托关系中的受益人,都是由设定信托时的委托人指定的,受益人可以参与签订信托文据,也可以不参与.受益人可在文据中明确指定,但不是特定。如公益信托,事先无法特定某一具体的人为受益人。
❻ 家族信托的受益人可以是一个称谓,这种说法对吗
不对。家族信托的设立要求很严格,对于受益人的资料肯定是越详细越好,甚至名字简写都不行,更不能用称谓了。要是受益人写成(儿子、女儿)。那万一到时候跳出来一堆私生儿女那该如何分配。所以肯定不行的。
❼ 为什么《信托法》规定受托人不得是同一信托的唯一受益人
《委托法》第四十三条规定: 受益人是在信托中享有信托受益权的人。受益人可以是自然人专、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属他组织。 委托人可以是受益人,也可以是同一信托的唯一受益人。受托人可以是受益人,但不得是同一信托的唯一受益人。
对于后者,如果法律规定可以是同一人,则信托财产的管理、运用和处分权与信托收益权归属了同一受托人,理论上受托人可以任意处置委托人的权益而不受监督,留下潜在隐患,不利于保护委托人的权益。
❽ 信托制度中的“委托人”与“受益人”有什么区别
用规来范的法律术语源来表示,确实是:
受益人是在信托中享有收益权的人。
委托人可以是受益人,也可以是同一委托的唯一受益人。
受托人可以是受益人,但不得是同一委托的唯一受益人。
用大白话来说:
如果你爸爸有1亿,怕直接给你你乱花,所以就把钱委托给信托公司,这样你爸就是委托人。然后你爸要求信托公司做到每年6%以上的收益,收益按月打到你的银行账户上,那么你就是受益人。不过目前在国内,暂时还 不能容易滴做到委托人和受益人分离。现在流行的信托产品基本都是委托人就是受益人,因为监管要求资金谁账户的钱还要回到谁的账户里去,不见得是同一个账号,但要求是同一个人。信托计划可以转让,但需要签署转账协议,缴纳少量手续费。
❾ 信托受益人的变更
《信托法》第51条规来定:“自设立信托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人可以变更受益人或者处分受益人的信托受益权:(1)受产佃人对委托人有重大侵权行为;(2)受益人对其他共同受益人有重大侵权行为;(3)经受益人同意;(4)信托文件规定的其他情形。有前款第(1)项、第(3)项、第(4)项所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人可以解除信托。”
受益人非信托行为的当事人,在私益信托中,受益人享有对信托财产原本及收益的权利,成为信托的重要要素。信托关系一旦有效成立,受益权归属受益人后,作为归属受益人的财产权的一种,适用关于财产权的取、丧失、变更的一般原则,原则上受益权具有继承性、可转让性,因此即使是惟一的受益人死亡,也不会影响信托的效力。发生继承、转让等原因,其结果便是导致受益人的变更。
❿ 家族信托受益人的收益可以避债吗
信托法第十六条
信托财产与属于受托人所有的财产(以下简称固有财产)相区别版,不得归入受托人的权固有财产或者成为固有财产的一部分。 受托人死亡或者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被宣告破产而终止,信托财产不属于其遗产或者清算财产。
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所谓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是指信托财产有一种独立于其他财产的性质,主要表现在:
1、信托财产与受托人的固有财产相互独立。若受托机构(信托公司)解散、被撤销或破产,信托财产不属于其清算或破产的财产。
2、委托人的信托财产与委托人的其他财产相互独立。这是一种特殊的破产隔离制度,它能保障受益人不因委托人破产或发生债务而失去享有其对该信托财产的权利。
3、不同委托人的信托财产或同一委托人的不同类别的信托财产相互独立。这是为了保障每一个委托人的利益,保障同一委托人的不同类别的信托财产的利益,不因一种信托财产受损失而危及其他项信托财产。
所以说信托财产在法律上是具有独立性的。
但是你说的信托收益是信托公司已经付给客户的收益,这个收益已经到受益人账户那就和信托公司没啥关系了。
就像你在银行买保本理财。银行会为你的本金保本,但是期间发你的利息他们不会管你这个利息怎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