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A+轮融资什么意思和A轮融资有什么区别
A+轮融资是比A轮多了一轮,意义上严格来说不算是B轮。属于追加融资部分。与A轮融资没有区别。
一般情况顺序为天使投资→A轮(1轮)融资、→B轮(2轮)融资、→C轮(3轮)融资等。
总的来说按企业成长的周期分:
天使投资:种子期,可能只有一个概念什么都没开始,或者刚开始运营,还没有出来产品,或者出来了产品却没有大规模开卖。于是就有了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的名字,A轮之后就是B轮。
如果你愿意还可以有C、D、E、F、G轮。当然,A、B、C、D、E的名字只是一个俗称。或者叫做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
(1)a轮半融资扩展阅读:
融资的途径有以下几种方式:
1、银行
需要融资的时候您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银行,银行贷款被誉为创业融资的“蓄水池”,由于银行财力雄 厚,而且大多具有政府背景,因此很有“群众基础”。
2、融资平台
由于从银行融资存在一定难度,第三方的融资平台是融资者的不错选择,比如国内最大的第三方融资平台 投融界 提供了比较专业的投融资信息服务。
3、信用卡
信用卡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创新,结算方式日趋电子化,信用卡这种电子货币不但时尚,而且对于从事经营的人来讲,在急需周转的时候,通过信用卡取得一定的资金也是可行的。
『贰』 A轮,C轮,天使轮什么的什么意思
答:
万众创业的年代,尤其是互联网领域,每天都有各样的创业公司诞生,每天都有公司融资多少万,下面就详细介绍下企业的融资历程:
一、天使轮:公司由一个连续创业者创办,创办之初获得了天使投资。天使轮时,项目可能有了雏形,APP类项目只是个Demo阶段。
二、A轮:1年后公司获得A轮,此时公司MAU(月活)达到50万人,ARPU(单用户贡献)为0元,收入为0。此时公司产品打磨的相对完善了,正常运作一段时间并有完整详细的商业及盈利模式,在行业内拥有一定地位和口碑,但可能依旧处于亏损状态。
三、A+轮:A轮后公司用户数发展迅猛,半年后公司获得A+轮,此时公司MAU达到500万人,ARPU为1元。公司开始有一定的收入(500万元),是因为开始通过广告手段获得少量的流量变现。
四、B轮:1年后公司再次获得B轮,此时公司MAU已经达到1500万人,ARPU为5元,公司收入已经达到7500万元。ARPU不断提高,是因为公司已经在广告、游戏等方式找到了有效的变现方法。此时,公司相对成熟,有比较清晰的商业模式,但要是盈利能力还是比较弱。
五、C轮:1年后公司获得C轮融资,此时公司MAU为3000万人,ARPU为10元,公司在广告、游戏、电商、会员等各种变现方式多点开花。公司此时收入达到3亿元,另外公司已经开始盈利,假设有20%的净利率,为6000万。
IPO上市:以后公司每年保持收入和利润30-50%的稳定增长,并在C轮1年后上市。
这是一个典型的优秀互联网企业的融资历程,由连续创业者创办,每一轮都获得著名VC投资,成立五年左右上市。
(2)a轮半融资扩展阅读:
从狭义上讲,融资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说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公司筹集资金的动机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一定的渠道和一定的方式去进行。我们通常讲,企业筹集资金无非有三大目的:企业要扩张、企业要还债以及混合动机(扩张与还债混合在一起的动机)。
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从现代经济发展的状况看,作为企业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金融知识、了解金融机构、了解金融市场,因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企业必须与之打交道。1991年邓小平同志视察上海时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招棋活,全盘皆活。”由此可看出政府高层对金融逐渐重视。
『叁』 完成A轮融资是什么意思
企业融资,是指由现有企业筹集资金并建成的项目的投资建设。项目竣工前或竣工后,将出现新的独立法人。A轮融资也称为第一轮融资。实际上,公司的产品定稿后,开始一段时间内的正常运营,拥有完整详细的业务和盈利模式,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声誉。但该公司可能仍处于亏损状态。资金来源通常是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
项目融资的三大优势:可以为超出项目投资者自身融资能力的大型项目融资。受预算限制的电力建设项目是通过特许权和市场安全等优惠条件提供资金的。对高风险国家的海外项目进行科技投资,并通过项目融资将项目风险与其他业务分离到一定程度。目前企业在不同融资阶段的数量在目前的状态也是不同的,从最初的概念,到后期不断成熟完善,公司的制度、人才、规则、模式等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所以在工作中,或者在知识型企业看投资阶段可以了解公司的现状,看看行业的趋势和发展,这样更能把握对企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