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融资费用分摊

融资费用分摊

发布时间:2020-12-29 18:12:04

⑴ 长期应付款的分录,每一期的应分摊融资费用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大哥,你都考注会复了,厉害厉害~
这个制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400万,分了5期,每一期80万,此次交易具有融资性质,400万的现值根据年金系数推算,也就是说这400万,其实只值3369891元,那剩余的差额部分呢?只能当做融资费用来核算。
其次,每一期的80万包含一部分货款,一部分融资费用。融资费用根据现值×折现率计算,3369891×6%=202193.46。也就是这80万里面包含202193.46元的容易费用和597806.54元的本金。
最后,你已经支付第一期了,第二期本金相应减少。3369891-597806.54=2772084.46,再以这个数来算第二期的融资费用。方法同上。
同为注会狗,共勉。

⑵ 融资费用分摊的分摊额如何分配

按照年限分摊。

⑶ 融资租赁会计,承租人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可以选择的分摊率有哪些

承租人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可以选择的分摊率有
1、租赁内含利率内

2、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3、租赁容合同中规定的利率

4、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相等的折现率

扩展阅读: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件的特定要求和对供货人的选择,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租赁物件,并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赁期内租赁物件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所有,承租人拥有租赁物件的使用权。租期届满,租金支付完毕并且承租人根据融资租赁合同的规定履行完全部义务后,对租赁物的归属没有约定的或者约定不明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仍然不能确定的,租赁物件所有权归出租人所有。

⑷ 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率的概念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租赁》应用指南(2001)的解释:

在实际利率法下,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率是指,在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等于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的折现率”。

⑸ 会计分录及未融资费用分摊表问题

(1)购买价款的现值为:468×(P/A,6%,5)=468×4.212=1971.216(万元)。

2008年1月1日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1971.216

未确认融资费用 368.784

贷:长期应付款 2340

(2)确定信用期间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额,如表所示:

*为尾数调整。

(3)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为设备的安装期间,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额符合资本化条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2008年12月31日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118.2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18.27

借:长期应付款 468

贷:银行存款 468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2089.486

贷:在建工程 2089.486

固定资产成本=1971.216+118.27=2089.486(万元)。

(4)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该设备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额不再符合资本化条件,应计入当期损益。

相应的账务处理如下(后边的几年的合体分录):

借:财务费用 250.514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50.514

借:长期应付款 1872

贷:银行存款 1872

⑹ 企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其融资费用的分摊额,应当计入( )。

A
答案解析:
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按当期应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金额,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⑺ 承租人对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应采用的方法是

承租人对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应采用的方法是实际利率法。

承租人对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应采用实际利率法。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
① 分摊方法——承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当期的融资费用。
每期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应付本金的期初余额×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② 分摊率的确定——可归纳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如果租赁资产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作为入账价值的——分摊率为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的折现率。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租赁资产以其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应重新计算融资费用分摊率。
即:分摊率=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等于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时的折现率
③ 支付租金和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的账务处理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贷:银行存款
借:财务费用等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⑻ 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表如何理解

首先要确定“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来源。

以债券发行为例:
如果债券以大于面值回的价格答发行,即债券面值100元/张,以101元/张发行,票面利率为6%(假设两年期)。这个时候,购买债券的债权人多花了1元钱,表明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低于6%,购买者需要提前把未来要得到的利息收益返还给债券发行者。
这里的6%是债券发行人的名义的融资费用率,上述情况中实际的融资费用率低于6%,假定为5.8%。对于债券发行企业来说,未来要支付100*6%*2=12元的利息,也即融资费用。但是在发行当日实际收到101元,100元是票面价值,1元则相当于未确认融资费用,按照实际利率法(5.8%)应在两年内摊销完毕。

其实,对于企业来说,未来支付的利息就是票面价值*票面利率,发行当日如果未按面值发行,不论是大于面值发行还是小于面值发行,差额就是未确认融资费用。
只不过,大于面值发行说明票面利率定的过高,高于实际市场利率;小于面值发行说明票面利率定的过低,低于实际市场利率。

阅读全文

与融资费用分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理财保险的意义与功用 浏览:533
黄金藤价格价格 浏览:503
85港币折合人民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05
江苏八方贵金属软件下载 浏览:344
证监会首批批准证券投资机构 浏览:928
趋势投资利润回吐 浏览:593
益民集团产业投资 浏览:398
平安综合理财 浏览:461
不良贷款不良资产 浏览:307
如何用100万来投资理财 浏览:793
县域理财 浏览:425
理财王冠 浏览:623
理财客户细分 浏览:16
st兴业股票 浏览:136
怎么购买印度基金 浏览:876
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费用 浏览:84
企业如何通过基金融资 浏览:570
项目融资的结构 浏览:379
融资33 浏览:370
拆借信托 浏览: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