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信托的发展历史
信托是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同时又是一种金融制度,与银行、保险、证内券一起构成了现代容金融体系。
信托制度起源于英国,是在英国“尤斯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几个世纪了。
但是,现代信托制度却是19世纪初传入美国后,在传入美国后信托得到快速的发展壮大起来的。美国是目前信托制度最为健全,信托产品最为丰富、发展总量最大的国家。
我国的信托制度最早诞生于20世纪初,但在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情况下,信托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极其薄弱,信托业难以有所作为。
我国信托业的真正发展开始于改革开放,是改革开放的产物。1978年,改革初期,百废待新,许多地区和部门对建设资金产生了极大的需求,为适应全社会对融资方式和资金需求多样化的需要,1979年10月我国第一家信托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诞生了。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现代信托制度进入了新的纪元,也极大促进了我国信托行业的发展。
② 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的大事记
· 2012年6月20日,公司荣获第六届“诚信托”评选“2011年度“诚信托——卓越公司奖”。
· 2012年3月30日,公司荣获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授予的“审计项目统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海油审字〔2012〕21号)。
· 2012年3月22日,吴孟飞董事长主持召开中海信托第二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在杭州召开。公司董事出席了会议,公司监事、高管及监管部门代表列席会议。
· 2012年2月2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政府组织开展的2011年度经济发展突出贡献100强企业评选中,中海信托荣膺“2011年度上海市黄浦区经济发展突出贡献100强企业第18位”荣誉称号,排名位居金融企业前三甲。此次评选是原黄浦区、卢湾区两区建制撤销后组织的首次评选。
· 2012年2月,公司纪委调研论文《关于 “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如何有效执行的思考》在上海市金融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组织的“2011年上海市金融系统反腐倡廉优秀调研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调研成果奖”三等奖。
· 2011年12月26日,中国银监会核准吴孟飞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职资格的批复(银监复[2011]604号)。
· 2011年12月12日,公司获得上海市工商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公司注册资本由12亿人民币增加到25亿人民币。
· 2011年8月26日,证券时报社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优秀信托公司颁奖典礼”上,中海信托荣获“中国优秀信托公司”综合奖,睿智1号矿业投资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荣获“最佳资源类投资信托计划”单项奖。
· 2011年7月26日,公司获得上海市工商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储晓明变更为陈浩鸣。
· 2011年7月16日,经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聘任陈浩鸣先生为公司总裁,储晓明先生不再担任公司总裁。陈浩鸣先生的总裁任职资格已于7月8日由中国银监会核准(银监复[2011]237号文)。
·2011年第四季度,公司将于近期推出龙源电力信托贷款集合信托计划,据相关项目负责人介绍,该计划具有高收益、期限短和银行强力担保三个特点。
·2010年6月,在《上海证券报》主办的“第四届诚信托”评奖活动中,中海信托荣膺 “2009年卓越公司奖”。
·2010年1月,经上海市档案局最终评审认定,中海信托荣获“2009年度上海市机关档案工作市二级先进”称号。
·2009年12月,与工行、工银国际、鄱阳湖产业投资管理公司合作,推出首期4亿元鄱阳湖稳健基金信托项目,业内首创信托计划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设立有限合伙产业投资基金项目。
·2009年11月,与太平洋产业基金合作发起设立中海太平洋股权投资基金取得突破,成为银监会唯一批准的信托公司参与中外合资股权投资基金项目。
·2009年8月,公司管理信托资产规模首破千亿大观,再创历史新高
·2009年6月,中海信托参与重庆钢铁银团贷款项目,作为银团参加行中唯一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成为国内首家参与外资行牵头的银团贷款的信托公司。 创历史
·2009年6月,中海信托在《上海证券报》举办“诚信托——2008年最佳信托公司评选”中,荣获“最佳投资回报奖”。
·2009年4月,中海信托进军广西市场首单信托项目签约仪式在南宁举行,成功为广西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提供了10亿元信托融资。
·2008年12月,中海信托在《金融时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共同举办的“2008中国最佳金融机构排行榜”评选中,荣获“2008年度最佳信托公司”。
·2008年11月18日,经上海证券交易所评定,中海信托获得“大宗交易系统合格投资者”资格证书。
·2008年8月13日,中海信托成功获批受托境外理财业务资格(QDII),成为第三家获得QDII业务资格的信托公司。
·2008年8月,中海信托携手渣打银行推出国内首单信托公司与外资银行合作的固定收益增强型理财产品(“渣打银行[聚通天下]信托投资理财——CPPI固定收益增强型” ),在业内率先打开了外资银行渠道。
·2008年7月,中海信托联合工商银行共同推出国内首款期酒概念信托产品“君顶酒庄红酒收益权信托计划”,在探索实物消费与投资理财创新结合上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受到市场广泛的关注和高度认可。
·2008年6月,中海信托在《上海证券报》举办“诚信托——2007年最佳信托公司评选”中,荣获“最佳成长奖”。
·2007年12月26日,中海信托正式改制成立“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12亿元,股东结构不变。
·2007年12月,中海信托以分立方式将实业资产剥离,成立“中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东结构不变,注册资本为2.5亿元,该公司成立日期为2007年12月20日。
·2007年6月,中海信托在《上海证券报》举办“诚信托——2006年最佳信托公司评选”中,荣获“最佳风险控制奖”。
·2007年5月,中海信托作为牵头行,与意大利圣保罗银行担任联合财务顾问,成功实施了国内最大中外合资项目——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的结构化融资。
·2007年,中海信托成为最先按照信托业“新两规”换牌的六家信托公司之一。
·2006年,中海信托管理信托资产规模达388亿,位居行业第一。
·2006年12月,中海信托作为信托公司唯一代表,在人民网主办的全国品牌调查评比活动中,荣膺“人民信赖品牌奖”。
·2006年8月,中海信托在《证券时报》举办的在“首届全国优秀信托公司评选”中,荣获“最知名信托品牌”、“最经典单一信托计划”两项大奖。
·2006年7月,中海信托被信托业协会评为最具创新发展潜力的信托公司。
·2006年6月,中海信托成功整合原国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更名为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中海信托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携手,成为首家运用全国社保基金投资实业领域的信托公司。
·2004年7月,中海信托注册资本增加至8亿元,中国海油与中国中信分别持有95%和5%的股权。
·2002年2月,中海信托成为国内首批获准重新登记的信托投资公司之一。
·1998年11月,中海信托注册资本金增至人民币5亿元。
·1997年10月,中海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由中信上海信托投资公司改制成立,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2.5亿元,中国海油与中国中信分别持有60%和40%的股权。
③ 陆家嘴信托有限公司的大事记
2012年2月11月26日
经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由人民币31500万元变更为106834.62万元。
2012年11月5日
中国银监会青岛监管局下发《关于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青银监复[2012]344号),批准公司将注册资本由人民币31500万元变更为106834.62万元,股权结构不变。
2012年2月27日
中国银监会正式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青岛海协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变更公司名称和业务范围等有关事项的批复》(银监复[2012]88号),同意公司名称变更为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同意公司根据《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开展全部本外币业务。至此,海协信托重组工作终于划上圆满句号,为公司稳健成长揭开崭新的一页。
2011年9月20日
中国银监会批复关于青岛海协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股权变更有关事项,同意山东海川集团控股公司和青岛联宇时装有限公司将各自持有的股权转让给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2011年9月19日
更名为“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的申请获国家工商总局核准。
2011年5月5日
股东、股权的工商变更登记完成,陆家嘴金融成为海协信托在册股东,持有海协信托71.606%的股权。
2011年1月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青岛海协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股权变更有关事项的批复》(银监复[2011]27号,1月27日),批准陆家嘴金融受让原四家股东共71.606%的股权。
2010年6月5日
公司迁址(同城)到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29号818室。
2010年3月1-2日
公司向青岛银监局正式上报了上海陆家嘴重组海协信托的《重组方案》,同时上报中国银监会。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宏与公司领导魏东、陈文向青岛银监局领导作了汇报说明。
2009年10月12日
青岛海协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与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签署重组框架协议。
2009年9月
陆家嘴对青岛海协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开展尽职调查。
2007年12月20日
股东会决议成立海协信托重组工作领导小组。
④ 中国信托商业银行的大事年表
1966年成来立,名称为中华证券投源资公司。
1971年改组,改名为中国信托投资公司。
1992年改制,改名为中国信托商业银行。
2003年12月,与万通银行合并。
2004年7月,购并凤山信用合作社。
2012年4月12日,在上海浦东设立上海分行,标志着中国信托金融控股公司正式进入大陆市场。
2015年5月26日,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将认购台湾中国信托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3.8%股权;同时该行下属境外子公司将向中信金控之子公司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出售中信银行国际(中国)有限公司100%股权。
2015年8月6日,广州分行正式挂牌成立,是该行在中国大陆的第二家分行。
2016年3月21日,悉尼办事处开幕,是该行在大洋洲第一个分支据点。
⑤ 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的大事记
1、2007年6月8日,湖北国投重组协议签字仪式在武汉举行。湖北省省长罗清泉、常务副省长周坚卫、副省长阮成发、交通银行行长李军、副行长彭纯、湖北省政府秘书长段轮一、中国银监会监管一部主任杨家才、非银部副主任陈琼出席了签字仪式。罗清泉省长和李军行长分别代表湖北省政府和交通银行致辞,共同表达了对于合作的信心和美好祝愿。交通银行、湖北省国资委和湖北国投正式签署了重组协议。重组后,“湖北省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更名为“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2、2007年9月29日,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第一次股东会、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第一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在武汉召开,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名称、增资扩股、修订公司章程等重大事项的决议,推举产生了董事长、监事长,聘任了高层经理。
3、2007年10月16日,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取得了中国银监会颁发的“金融业务许可证”。
4、2007年10月19日,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取得了湖北省工商管理局颁发的“法人营业执照”。
5、2007年10月28日,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开业庆典酒会在武汉香格里拉大饭店隆重举行。湖北省委省政府、交通银行总行、中国银银监会的有关领导出席开业典礼,出席开业典礼的还有湖北省国资委、湖北省财政厅、湖北银监局等单位的有关领导,以及新闻媒体、信托网、利得财富和社会各界人士。
⑥ 江西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的大事记
1、1981年5月13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西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江西南昌成立。
2、1984年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公司开办金融业务。
3、1984年9月1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公司经营外汇业务。
4、2003年4月3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公司重新登记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其中外汇1500万美元,成为江西省唯一一家经营信托业务的地方金融机构。
5、2003年8月7日,公司发起设立“南昌市土地储备中心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金额人民币1亿元,成为我省首个资金信托计划。
6、2003年10月22日,公司发起设立我省首个股权投资信托计划——“江西速达股权投资信托计划”
7、2004年4月28日,中共江西省委决定裘强同志任公司党委书记。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推荐,中国银监会核准,6月2日,公司董事会选举裘强同志为公司董事长。
8、2004年8月公司实现年内首个月度盈利。
9、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国资委的指导下,公司董事长带领员工以打包剥离的方式,于2004年9月29日成功剥离公司历年不良资产9.28亿元。
10、在董事长的带领下,公司2005年度实现年度扭亏为盈,开始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11、2006年11月10日,公司发起设立金麒麟1号信托理财产品,规模5250万元,并于2007年11月按约如期交付。截至2008年10月底,公司金麒麟已形成系列理财产品,发行7期,累计金额6.2亿元。
12、2007年11月,公司受托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累计突破100亿元。
13、2007年12月,公司受托管理的信托资产存量规模突破100亿元。
14、2007年7月公司金融理财中心实现单个部门信托收入过千万,11月份实现信托收入突破2000万。
15、2008年3月,公司受托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累计突破500亿元。
16、2008年10月,公司信托三部门实现单个部门信托收入突破4000万元。
17、截至2008年11月底,公司累计为省内各地市发行信托发行32个,累计为当地经济建设募集资金30亿元。
18、2004年10月27日公司设立深圳联络处,并于2008年11月3日正式设立深圳金融研发中心。
19、2004年12月8日,公司设立北京金融研发中心,迈开了公司省外信托业务拓展的步伐。截至2008年10月底累计为公司创收3700万元。
20、2004年12月8日,公司设立上海金融研发中心,截至2008年10月底累计为公司创收290万元。
21、2008年9月8日,公司设立西部金融研发中心。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即实现创收过百万。
22、2008年11月3日,公司设立南部金融研发中心。
⑦ 中国信托业发展历史有哪些
中国的信托业始于20世纪初的上海。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专业信托投资机构——中国通商信托公司,1935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央信托总局。新中国建立至1979年以前,金融信托因为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信托没有能得到发展。
1979年10月,国内第一家信托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宣告成立,此后,从中央银行到各专业银行及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纷纷办起各种形式的信托投资公司,到1988年达到最高峰时共有1000多家,总资产达到6000多亿,占到当时金融总资产的10%。
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几起几落有其客观原因:
诞生时缺乏基础,一是缺乏一定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基础。“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是信托的基本功能,因此信托生存的首要条件是有“财”可理。建国以来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采取的是高积累、高投资、低工资、低收入的政策,民间基本上无可理之财。二是缺乏健全的社会信用基础。
信托“以信任为基础”,信任关系的确立和稳定是信托赖以生存的土壤。我国社会信用关系尚缺乏刚性,信用链条十分脆弱,契约意识较差;总体而言,信用基础仍十分薄弱,制度建设滞后,不完备。
直到2001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正式施行,我国的信托制度才初步确立。在此之前没有一部专门的信托法,也无其他明确信托关系的法律规范。这使信托机构的活动长期缺乏权威的基本准则,令信托业的发展陷入歧途。这些年来,信托公司主要从事银行存贷业务、证券业务和实业投资业务,没有集中到“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主业上来。
⑧ 中泰信托的大事记
1997年,改制为厦门来联合信托投资有源限责任公司;
2001年,增资扩股,迁址上海,更名为中泰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完成重新登记,是首批获准重新登记的信托公司之一;
2004年,当选中国信托业协会第一届理事单位;
2009年4月,经银监复[2009]102号文件批准,公司获准变更公司名称和业务范围,注册名称变更为“中泰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并领取了新的金融许可证。
⑨ 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的大事记
2007年10月26日,抄中粮集团与袭宁夏自治区政府伊信风险处置办公室及伊信共同签署了《伊斯兰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重组框架协议书》,开启了中粮重组伊信的历程。
2009年2月25日,中国银监会批准中粮集团对伊信进行破产重整后筹建信托公司。
2009年6月22日,中粮信托顺利通过银监会开业前现场检查。
2009年7月1日,中国银监会批准中粮信托开业并颁发金融许可证。
2009年7月2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中粮信托设立并发放企业法人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