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三条红线
个别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者,发布虚假的高利借款标募集资金,并采用在前期借新贷还旧贷的庞氏骗局模式或短期内募集大量资金后卷款潜逃。
㈡ 三道红线标准是什么
房地产三条红线的具体内容为:
(1)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超过百分之七十;
(2)净负债率不超过百分之百;
(3)现金短债比不小于一。
三条红线房地产指的是这是监管层收紧房企融资较为清晰的三条标准,要求控制房地产行业的有息债务增长,并设置了三条红线。红线一是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红线二是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红线三是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
三条红线主要是为了剔除资本金因素,基建投资中包含预算内资金,地产投资中包括公司自有资金和预收款。
(2)三条融资红线扩展阅读:
房地产三条红线的意义:
1、融资管理规则是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这个制度的目的,在于增强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的市场化、规则化和透明度,促进房地产企业形成稳定的金融政策预期,合理安排自身的经营活动和融资行为。
2、矫正一些企业盲目扩张的经营行为,增强房地产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㈢ 国家规定的P2P的三条红线是什么
2014年提出的四条底线: 一要明确平台中介性质; 二要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专担保; 三要明确平台属不得搞资金池操作; 四要明确平台不得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目前已经过时,建议参考2016年8月24日的P2P监管细则。P2P是目前最适合普通大众的理财方式,比如众易贷,专注于车贷业务,预期年化收益率16.8%,操作便捷、安全稳健
㈣ “三道红线”利剑高悬 房企资金链迎大考
数据显示,历年1月均为房企债券融资高峰期,今年也不例外,但总体发债规模低于市场预期。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1月房企境内外债券融资累计约1630亿元,同比下降5.3%。专家表示,“三道红线”威力开始显现,房地产债券今年到期规模增多,对资金链带来考验。
发力美元债市场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1月房地产企业发行的债券中,境外债券占54%。贝壳研究院称,2021年房企融资新规与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均处于实施前过渡期。监管更趋严格,房企对金融环境预期偏紧。境内融资承压,房企开年继续发力美元债市场。
1月房地产企业境内发债平均票面利率为4.75%,环比下降0.28个百分点;境外发债平均票面利率为7.11%,较上月下降0.68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称,2020年末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将加剧房企金融集中度,预计2021年房企融资能力和融资成本将加速分化。
“2021年房企面临大规模的债券到期,借新还旧压力较大,故年初不少房企抓住融资成本较低的窗口期加紧发债。”中国指数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副总监刘水说。
境内融资方面,刘水认为,2021年房地产融资仍然处于收紧状态,在“三道红线”试点范围可能扩大的背景下,房企境内债券融资规模将呈现小幅增长,融资成本将大致保持稳定。
境外融资方面,目前房企海外发债只能用来借新还旧,预计2021年该政策仍将延续,因此全年海外债券发行规模将受限于到期规模。受疫情影响,欧美等国家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海外流动性较为充裕,2021年房企境外融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监管部门此前明确的房企融资“三道红线”为: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上限为70%、净负债与股本之比上限为100%、现金与短期债务比上限为1。
偿债压力上升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1月境内外房地产企业债券到期规模约1447亿元,较上月增加43.4%,同比增加118.9%。2021年房企偿债规模将继续增加,全年偿债压力上升。
中指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房企到期债务规模将创出近年来新高,而全年到期规模将同比增加16.94%至8888.83亿元。由于借新偿旧仍为债务偿还的主要方式,因此房企纷纷加快债券融资步伐以应对偿债高峰的到来。
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目前已有9家境内发债房企发生债券实质违约,虽然大型房企违约案例不多,但重大负面信用事件正频繁发生。
“未来房地产金融政策将维持偏紧态势,同时‘三道红线’有可能扩围,房企应重视现金流管理,积极调整杠杆水平,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刘水建议。
㈤ 三道红线再添补丁监管部门更关注这三个指标
近日,据券商人士透漏,2021以来,监管部门对于试点房企“三道红线”监管之外,还重点关注另外三个维度-----房企商票数据;当年累计权益拿地金额/累计权益销售金额<40%;以及过去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不能连续为负。
01 监管扩容
“三道红线”后,又添“三道补丁”
2020年8月20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会议上明确指出,为控制房地产企业有息债务的增长,设置“三道红线”,并对重点房企按照“红-橙-黄-绿”四挡管理,要求试点房企须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降负债目标。
2020年8月23日, 央行和住建部官网发布通稿,披露了“2点禁令”:
1)拿地销售比不超过40%;
2)近三年经营现金流是否连续为负。
若是拿地金额占比>40%, 将会被逐层穿透说明购地资金来源、相关银行账户信息、支付凭证等。
对于近三年经营现金流为负的企业, 则需要提供近半年购地资金来源情况说明和后续购地缴款资金安排,进一步削减其信用债发行规模,或在其核心指标阶段性控制目标未实现之前暂缓发行债券,并对其信托融资、资管产品、海外融资等给予限制。
数据来源:风财讯智库整理
补丁三: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不能连续为负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体现了这家公司“真实”的盈利能力。部分公司虽然营收和净利润都不错,但经营性现金流为负,说明这一年实际上没有赚到钱,由于赊销等原因,只是账面上赚钱,并非真正的现金流入。因此监管部门将“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作为重要观察指标。
若近三年房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均为负,这表示企业采取的是扩张战略,房企在市场份额增长的过程中,资金周转压力较大,在融资监管持续收紧的当下,企业资金链风险更甚。
2020年,房企经营现金流情况明显改善,2020年,TOP50房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491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5%。在TOP50企业中,华夏幸福、绿城中国和正荣地产这三家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已经连续三年为负。
研究员:蔡艳平
㈥ “三道红线”威力显现 上半年中型房企融资规模“腰斩”
原标题:“三道红线”威力显现 上半年中型房企融资规模“腰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戚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