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可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后卖出的会计分录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余额=323000-80750=24225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余额=17000-4250-210000+45000=-15225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余额=17000-4250-12750+45000=45000
借:银行存款 150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5225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42250
投资收益 60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5000
贷:投资收益 45000
⑵ 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
你问的是注册会计师《会计》上的例2-5吧。
因为书上关于贷款这个没写很详细,也不是注版会的考试重点权,因此我也没有去深究。我看的时候是这样理解的,题上它是先发生了减值1千万,并计提了减值损失1千万。发生减值的贷款,往往是收回本金都难,更别说利息了。因此之后收到的利息,先冲本金。本金冲完还能收到的钱,才算收到的是利息。
希望能帮到你,满意的话请给个满意答案。
⑶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计入什么科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贷方记其他综合收益。
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也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对于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威本。
(3)金融资产减值会计分录扩展阅读
资产减值标准:
一、永久性
即对在可预见的未来不能恢复的资产减值给予确认。这个标准虽然避免了确认暂时价值波动形成的损失,但需要会计人员对暂时减值与永久减值进行判断。
二、经济性
即在资产负债表日若资产账面价值低于可回收金额则确认其减值。它能如实反映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价值,避开了采用职业判断区分资产减值类型的难题,便于操作。
三、可能性
即要求对可能的资产减值予以确认。其目的主要在于与历史成本保持一致,避免对不必要减值损失的确认。
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未明确各项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导致在会计实务中可操作性差。由于不同资产的性质及价值的变化有着不同的规律,因此应对不同种类资产采用不同的确认标准。
例如:短期投资与委托贷款流动性和变现能力较强,企业一般不会长期持有,采用永久性或可能性标准确认其减值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可以用某一时点的价值为标准来衡量,即采用经济性标准。而对存货、固定资产宜采用永久性标准。
因为会计人员对此类资产一般相对容易区分暂时性或永久性减值,此类资产一般数量大、品种多,由于采用永久性标准不需要确认大多数资产的暂时性减值,因而大大减少了需要确认减值的资产数量和种类,减少了工作量,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而长期投资在一段时间内其价值变动较大,信息使用者对其关注的已不是历史成本或现时价值,而是其未来的获利能力,只有发生价值变动性大的投资才会影响收益,由于不易判断其属于永久性还是暂时性减值,宜采用可能性标准。
但考虑到我国会计人员职业素质较低,各种资产相关信息不充分,在确定减值标准时可侧重于经济性标准,待时机成熟后,再进一步确定各项资产减值标准。
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发生时的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矢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还是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都可以,看你用的什么教材,cpa用公允价值变动,有人说中级用减值准备,我没有中级书,不太确定。
根据财政部下发的准则指南,这两个科目都可以。
⑸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有不明白之处
你好,
很高兴给你回答问题:
解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就其减值后的公允价值与其原始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减值损失额,记入到当期损益中(即借记“资产减值损失”),并将以前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而记入到“资本公积”中的金额结转(借记或货记),将确定减值时点上的公允价值与上一期的公允价值之差,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减值时点公允价值与原始入账价值的差额)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也可能在借方,以前期间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形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减值时点的公允价值与上一期公允价值之差额)
下面我们拿你的那个例子来结合上面的表述具体的演示一下吧:
比如原入账价值为100
跌到95时。会形成“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借方发生额为5,累计发生额5
(1)你表述中的第一种情况:
跌到60时,被认定为减值了,公允价值变动为95-60=35,则此时需要进行减值处理了。
减值总额=100-60=40
即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40(减值时点公允价值与原始入账价值的差额)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以前期间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形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5(减值时点的公允价值与上一期公允价值之差额)
(2)你表述中的第二种情况:
从95又上升到97时,又会在货方形成“资本公积-其他……”发生额2,累计会在借方有5-2=3.
又从97跌到35时,公允价值变动为97-35=62,被认定为减值了,则必须进行减值处理:
减值额=100-35=65
即,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65(减值时点公允价值与原始入账价值的差额)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以前期间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形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2(减值时点的公允价值与上一期公允价值之差额)
这就是以上两种不同例子中的分别处理,
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问!!!
⑹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和为债券时减值的会计分录分别是什么
可以分为计提和转回两种情况:
(一)计提
借:资产减值损失
其他综合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其他综合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二)转回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其他综合收益
⑺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的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版损失权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款减值准备
坏账准备
对于上述已确认的减值损失,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的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时发生的事项相关的,应在原确认的减值损失范围内按已恢复金额,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等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等科目。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账务处理
1.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或借方)(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减值准备
2.债务工具转回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3.权益工具转回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减值准备
贷:其他综合收益
【提示】公允价值变动上升的金额超过原确认的减值损失: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⑻ 一道关于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该怎么编写
(3)借:银行存款 9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0.42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8.07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0.425
投资收益 0.925
(4)借:资产减值损失 19.72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7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19.72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275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1.5
贷:资产减值损失 1.5
⑼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值后计入什么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存在减值的问题。而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回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答产和长期股权投资这几类金融资产会涉及减值。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企业持有的目的是短赚差价。该资产具有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活跃市场获取。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不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是指资产的账面余额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判断资产是否减值,应依据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损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金融资产种类不同,相应的减值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