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用销售百分比法正确计算外部融资额
一、预测原理
假设:某些资产和负债与销售额存在稳定的百分比(或者同比例变动)。
概念:随销售额同比例变化的资产——敏感资产,随销售额同比例变化的负债——敏感负债。
思路:需要增加的资金量=增加的资产-增加的负债.
其中:
(1)增加的资产=增量收入×基期敏感资产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
增加的负债=增量收入×基期敏感负债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
(2)外部融资需求量=增加的资产-增加的负债-增加的留存收益。
增加的留存收益=预计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
外部融资需求量=增加的资产-增加的负债-增加的留存收益。
二、基本计算过程
1、确定随销售额而变动的资产和负债项目(敏感资产和敏感负债)
随着销售额的变化,经营性资产项目将占用更多的资金。同时,随着经营性资产的增加,相应的经营性短期债务也会增加,如存货增加会导致应付账款增加,此类债务称之为“自动性债务”,可以为企业提供暂时性资金。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负债的差额通常与销售额保持稳定的比例关系。
这里经营性资产项目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项目;而经营负债项目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项目,不包括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券、长期负债等筹资性负债。
2、确定有关项目与销售额的稳定比例关系
如果企业资金周转的营运效率保持不变,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负债项目将会随销售额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保持稳定的百分比关系。企业应当根据历史资料和同业情况,剔除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寻找与销售额的稳定百分比关系。
3、根据增加的销售额、预计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和收益留存率,确定需要增加的筹资数量。
(1)负债融资量扩展阅读
利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资金需要量时的不减去留存收益的增加额的情况如下:
根据利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外部融资需求量的计算过程可知,留存收益增加额是企业从内部筹集的资金,因此如果将其减去,那么计算的就是需要从外部筹集的资金额了。因此如果计算的是资金需要量,追加的资金量,那么是不需要减去留存收益增加额的。但如果计算的是“外部”追加资金量,那么就需要减去了。
Ⅱ 融资融券 买卷还卷后余券怎么处理,负债数量是负数,余券怎么卖掉
普通买入直接“卖出”;融资买入用“卖券还款”试一下,99股做为零回股可以直接卖出,如果不行可答能是您开户的公司软件有问题,直接联系服务电话,请他们把股票标志改为“可用”。
这是买券还券的结果,如果不是融资买的应该没有利息。
如果在做融券卖出的时候出现成交的数量后面有零头,偿还的时候记得补足整手就行。例如融券卖出某支股票,成交了9850股,买券还券的时候就需要委托9900股了,凑个整百就行,那还完以后多出来的50股怎么办呢?比较麻烦,T+2日才可以到账卖出。
Ⅲ 管理会计学问题,销售百分比中,外部融资需求量为何是资产增加额-负债增加额(后边省略)
这应该是对未来进行测算时用的,资产增加额不是过去式,而是预期未来资产增加额。毕竟管理会计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未来的预期测算
Ⅳ 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是什么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它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基础。
一、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的业务就是存款业务,也是商业银行营运资金的主要来源。包括储蓄存款、企业存款和其他存款等。
二、资本金是银行经营业务的基础,是商业银行成立时依法必须筹集的资本。
三、同业拆借,银行与银行之间的资金拆入拆出。
四、向中央银行借款,包括再贴现、直接贷款。
(4)负债融资量扩展阅读:
负债业务是银行借以形成其资财的业务。银行信用业务的一种。在西方国家,负债由自有资本和外来资金两部分组成。银行自有资本按其组织形式,可以是个人资本、合伙资本或股份资本;外来资金主要是存款。存款一般分为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两类。此外,外来资金还包括向其他银行或中央银行的借入资金,同业往来占用资金及开展中间业务时的临时资金占用等。
银行业务介绍
1.自有资金
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是指其拥有所有权的资本金。主要包括股本金、储备资金以及未分配利润。其中,股本金是银行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储备资本即公积金,主要是以税后利润提成而形成的,用于弥补经营亏损的准备金;利润是指经营利润尚未按财务制度规定进行提取公积金或者分利处置的部分。
在商业银行的全部信贷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所占小,一般为全部负债业务总额的10%左右,但是自有资金银行经营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商业银行开业并从事银行业务的前提;其次,它是银行资产风险损失的物质基础,为银行债权人提供保障;再次成了提高银行竞争力的物质保证。
2.存款负债
存款是银行负债业务中最重要的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费的主要来源。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占到负债总额的70%以上。"对银行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存款",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清楚地揭示了存款业务在经济地位。
商业银行的存款种类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划分:按存款类别可划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通知存款等期限长短可划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存款;按存款的经济来可划分为工商业、农业、财政性、同业存款等。
3.借款负债
借款负债是商业银行通过票据的再抵押、再贴现等方式向中央银行融入资金和通过同业拆借市场向其他银行借入资金进行短期活动。
(1)向中央银行借款,是商业银行为了解决临时性获得资金需要进行的一种融资业务。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方式再贴现、再抵押和再贷款等三种。
(2)同业借款,是商业银行向往来银行或通过同业拆入向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短期资金的活动。同业借款的用途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为了填补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不足,这一类借款大都属于日拆借行为;
二是为了满足银行季节性资金的需求,一般需要通过同业拆借市场来进行。同业借款在方式上比向中央银行借款灵活,手续也比较简便。
4.其他负债
其他负债是指商业银行利用除存款负债和借款负债以外的其他方式形成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代理行的同业存款负债、金融债券负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负债、买卖有价证券、占用客户资金、境外负债等。
1、在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中,自有资金是基础,标志着商业银行的资金实力;
2、存款负债是其主要业务,标志着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
3、借款负债和其他负债是商业银行资金的重要调剂和补充,体现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力。
Ⅳ 真的不理解为什么是资产增量减去负债增量,外部融资就是我们要像外部
资产从哪里来?不就是负债加所有者投入吗?
如果资产增好多负债又增加不了那么多,缺口就是需要新增的外表融资。
Ⅵ 资产负债表中,属于流动负债项目的有哪几个具体的项目
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流动负债项目通常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回、应付职工答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等
确认流动负债的目的,主要是将其与流动资产进行比较,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是短期债权人非常关心的财务指标,在资产负债表上必须将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分别列示。
所以选择短期借款,应付利息和应付票据。
(6)负债融资量扩展阅读:
资产负债表中负债项目内的长期负债和应计项目分别指以下这些情况:
长期负债是根据“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等长期负债账户有关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而流动负债是指将于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需要动用流动资产偿还的债务。
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项目主要有"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付股利"、"预提费用"等项目。
Ⅶ 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A借贷关系B会计等式C记帐规则D试算平衡
B会计等式,会计等式又称会计平衡式,是运用数学恒等式的形式反映会计六要素之间内在数量关系的表达式。
Ⅷ 负债累累,大量借贷是诈骗吗
大量借贷一般属于民事纠纷,不是诈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回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答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Ⅸ 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是什么意思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按照时间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
短期负债也叫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它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2、非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9)负债融资量扩展阅读
资产负债表的意义和作用
1、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意义
资产负债表,又称财务状况表,它是提供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等信息的静态报表。
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根据“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所包含的经济内容及其数量关系编制而成。它表明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2、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通过资产负债表所列报的信息,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分析、评价、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是以资产偿付债务的能力,一般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企业可以及时变现的流动资产的多少。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
资产负债表是按会计等式设计的,可以用以分析、计算企业的资本构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是按流动性排列的,可以清晰地看到流动资产的构成的排列顺序,从而可用以分析企业的长、短期偿债能力。
此外,通过资产负债表传送的信息,还有助于分析、评价、预测企业的变现能力和财务弹性,预测企业的经营业绩。
Ⅹ 简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
1、定义不同
直接融资是以股票、债券为主要金融工具的一种融资机制,这种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直接融通资金的场所,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盈余单位与资金短缺单位之间不发生直接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发生一笔独立的交易,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2、风险承担不同
在直接融资中,融资的风险由债权人独自承担。
在间接融资中,由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是多样化的,融资风险便可由多样化的资产和负债结构分散承担,从而安全性较高。
3、媒介不同
直接融资是不经金融机构的媒介,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直接以最后借款人的身份向最后贷款人进行的融资活动,其融通的资金直接用于生产、投资和消费,最典型的直接融资就是公司上市。
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媒介,由最后借款人向最后贷款人进行的融资活动,如企业向银行、信托公司进行融资等等。
4、流通性不同
直接融资使用的金融工具其流通性较间接融资的要弱,兑现能力较低。
5、工具不同
直接融资的工具:商业票据和直接借贷凭证;股票和债券。
间接融资的工具:金融机构发行的各种融资工具,如存单、贷款合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