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销售理财产品实行“双录”有什么好处
据报道,8月23日银监会发抄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专区录音录像管理暂行规定》10月20日起银行销售理的财产品必须实行专区双录,专家表示“双录”利于厘清银行与消费者的责任。
而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双录”工作可以让消费者更清楚地了解产品的发行主体、收益水平、风险属性等内容,准确识别所购买的是银行自行发行的还是代销产品,是保本型还是非保本型,是有固定收益的还是没有固定收益的,从而真正做到信息对称、自主选择、风险自负
希望双录能够实现理财及代销的销售环节监管无真空,有效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㈡ 银行理财双录最全攻略(录什么,在哪录,怎么录
录制风险提示视屏,在银行录制
㈢ 银监会规定的双录保留时间是理财产品到期后多长时间
银监会规定的双录保留时间是理财产品到期后
录音录像资料至少应保留到产品到期兑付后6个月,发生纠纷的要保留到纠纷最终解决后
㈣ 为什么理财需要双录
为何要对银行销售每笔理财产品的过程录音录像?财大师针对针对这个问题曾经出过一篇专门的文章,通读了文章后,你会发现这其实要从两个长期“痛点”说起:一是私售“飞单”,二是误导销售。
1、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商业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可分为两类,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自有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后者以代销公募基金、保险产品为主。
2、所谓“飞单”,是指银行员工利用银行的营业场所,私自销售第三方理财产品。也就是说,该产品既不是银行的自有理财产品,也不是和银行签订了代销协议的理财产品,一旦发生兑付风险往往难以解决。
3、银行内部员工之所以铤而走险违规销售“飞单”,图的是不菲的回扣;一些投资者之所以被“飞单”击中,一方面是贪图超高收益率,另一方面是信任银行招牌,觉得“在银行里买的肯定没问题”。
4、除了“飞单”,银行代销理财产品也隐藏着“误导销售”的风险。例如,不标注理财产品的“代销”属性,将代销产品与存款或银行自有理财产品混淆销售;又如,为了完成经营业绩,误导投资者购买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理财产品。
5、为了防止代销风险、规范代销行为,银监会此前已多次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审慎开展代销业务,并针对上述隐匿风险分别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但当纠纷真正发生,却常常因为缺乏音频、视频证据而陷入维权“扯皮”状态,银行、投资者双方的权利义务无法厘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6、为了有效解决长期存在的这两大“痛点”,更好地维护银行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整治金融乱象,“双录”管理办法出台。
㈤ 理财双录
你说的应该是银监会要求的银行对销售理财产品时进行录音录视频,双录。
㈥ 客户不理解理财双录该如何解释
客户不理解是因为客户不了解,第一次接触新鲜事情都要很长时间才能理解。可以在网络上查一下理财双录的相关知识,截图发给客户。慢慢就会理解了。
㈦ 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双录,是不是可以放心买了
银行也只是中介,而且出售理财产品里面银行是没有占股份的,所以银行不管理睬的产品是否好都会极力向你推荐促成你购买,只为了赚取其中的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