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豆瓣的融资

豆瓣的融资

发布时间:2021-08-01 17:10:32

㈠ 豆瓣音乐前任总经理创立美丽音乐,获巨额融资,人们为何这么信任“叛徒”

提到豆瓣音乐大家可能对它的经营模式和管理人员不是特别的了解,但对豆瓣音乐本身的成绩相信很多人看在眼里,发展还是很不错的。可它以前的前任经理离开豆瓣转而创立了美丽音乐,让人比较诧异,而且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前景还很乐观,前不久更是获得巨资融资,看来非常有机会能够成为全新的音乐制作、推广平台,以后在音乐领域更加无限可期。但为什么大家这么信任“叛徒”呢?

以前的成绩当然不能成为绑架的理由,因为谁都想要寻求更大的发展,谁都希望以自己的思想为根本,来把控自己的行为。其实不只是豆瓣前任的经理,现在好多创业成功的商业大佬在以前都是为他人服务的。我们不能说自己创业就是叛徒的行为。老话说的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都想有更广阔的天地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只要凭借自己本事吃饭的就是值得欣赏和信任的。

㈡ 豆瓣网的商业模式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64644/ 看

㈢ 豆瓣的老板是谁 豆瓣靠什么赚钱

如果你是豆瓣用户,你不知道豆瓣老板是谁……

好吧,我得说豆瓣老板也是豆瓣用户:阿北
本名杨勃。

豆瓣员工基本上都是豆瓣用户。豆瓣的盈利模式,目前还不清楚。2011年9月完成第三轮融资5000万美元。目前还在烧钱阶段。

眼下豆瓣也搞过一些例如广告(多数小清新)、品牌小站、收费阅读等等,但看起来并不那么“赚钱”。

不过这不能妨碍豆瓣成长为一个用户素质、忠诚度都十分优良的新社区网站。

㈣ 知乎,豆瓣这些网站是怎么盈利的

和微信是一样的,虽然不是挣的广大群众的钱。但是人多的地方就会有商家介入啊!这点你应该清楚了吧!就像电视收视率不可能向看电视的人收费啊!

㈤ 豆瓣究竟是靠什么盈利的

你可以翻看一下那些剖析豆瓣盈利模式的文章,但那种隔靴搔痒的结果并不值得你推敲研究。我们从豆瓣的产品开始,了解豆瓣的盈利都有哪些。 豆瓣传统的盈利来源于豆瓣读书。它为当当、卓越亚马逊等电商导入一定的流量,从而带来一定的分成。最近作为电子商务渠道的盈利模式中又加入了豆瓣电影这个产品,通过提供在线选座购票的功能,用户可在豆瓣电影买到北京十几家影院的电影票。随着更多影院的加入,豆瓣在这方面获得的分成收入有望增长。此外,在今年早些时候推出的豆瓣阅读,可以让用户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书籍,付费阅读,豆瓣与作者按一定的比例分成。这是豆瓣第一个直接向用户收费的产品。 差不多在两年前,豆瓣推出了自己的广告产品,主要包括展示类广告、品牌小站和豆瓣FM中的音频广告。展示类广告直接体现在豆瓣的页面中,用户通过观看或点击广告了解品牌及产品信息。品牌小站是指品牌以商业的官方小站形式入驻豆瓣,自由经营,发布内容,并通过一系列的互动活动来吸引用户参与的方式。而豆瓣FM中的音频广告则利用了在线音乐产品的空间和潜力。当在线电台逐渐成为主流的收听方式,音频广告未来也会像如今的视频广告一样,成为广告主的另一个网络媒介投放的选择。 到目前豆瓣已经与将近200个品牌合作,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广告方案。这些品牌横跨汽车、时尚、IT、家电、旅游、奢侈品、化妆品、快消品等多个领域。在豆瓣看来,合作的客户是否是世界500强并不重要,最核心的原则是品牌的定位要与豆瓣的用户高度贴合。 因为长期坚持自身的原则,豆瓣的收入与当下的其它SNS相比自然是逊色很多。但这也正好反映出豆瓣不着急盈利的心思。创始人阿北曾经对外表示:只要不再投入开发产品,当月即可盈利。豆瓣的营收去年已经达到千万量级,我们有理由相信它是真的在专注开发更多的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㈥ 豆瓣网的盈利融资

品牌广告:在2010年,豆瓣推出了自己的广告产品,主要包括展示类广告、品牌小站和豆瓣FM中的音频广告。到2012年11月,豆瓣已经与将近200个品牌合作,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广告方案。这些品牌横跨汽车、时尚、IT、家电、旅游、奢侈品、化妆品、快消品等多个领域。在豆瓣看来,合作的客户是否是世界500强并不重要,最核心的原则是品牌的定位要与豆瓣的用户高度贴合。
互动营销:在豆瓣同为社交网络,豆瓣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小站、线上活动、同城活动等产品助力品牌商开展互动营销。
图书电商渠道分成:豆瓣传统的盈利来源于豆瓣读书。它为当当、卓越亚马逊等电商导入一定的流量,从而带来一定的分成。
豆瓣阅读电子书售卖:豆瓣阅读是豆瓣旗下的电子书阅读和售卖平台,豆瓣阅读付费书店于2012年5月7日正式上线,到2012年底已经覆盖PC和移动端多平台。豆瓣阅读平台上的电子书包括电子版实体图书和个人作品投稿即自出版作品两种,这些电子书由免费电子书和售价0.99元至几十元的付费电子书构成。
豆瓣电影在线选座购票:2012年5月17日,继开通购书服务之后,豆瓣再次开始拓展新的收入来源——豆瓣电影在线选座购票服务正式上线。到2013年2月 1日,豆瓣电影已覆盖全国400个城市2500家影院,实时查询全国放映时间表,部分影院已支持直接选座购票。该功能已在iOS & Android 双平台同时开放。
豆瓣FM付费版-豆瓣FM PRO:2013年1月7日,豆瓣发布了旗下电台产品的升级版——豆瓣 FM Pro,采用付费订阅模式,每月10元,半年价50元。
豆瓣同城票务:豆瓣同城有大量的话剧、演唱会等商业演出信息,活动页面提供票务链接,通过将用户引导至相关的票务网站实现销售收入分成;2012年上线同城活动官方售票。 豆瓣网,互联网WEB2.0时代的又一个奇迹。从开办伊始仅仅9个月的时间,就在商业网站视为生命线的Alexa一路蹿升进入排名前4000,拥有五千多万注册用户。网站创办者杨勃表示,在豆瓣网的每十次点击便会促成一次购买行为。令人惊讶的是,这一切并不是烧钱百万之后的成就,网站的前期投资仅仅是来自几个朋友的20万人民币
20万创造Alexa4000排名,这是真的么?来看一下:
杨勃在创站之初有人曾经提议,把网站作成一个面对手机用户,杨勃则说:手机一年只出几十款产品,受众虽多,但是更适合专业的工程师们来评价,而书籍每年会出几万种,此前的书评主要由专家所出,而出版社的书评大多出于营销的目的。把书评变为实际的商业模式,从而对购买者起到导向作用是豆瓣网成功的关键。豆瓣网通过和当当网、卓越网进行合作,产生的购买双方进行分成,此外还有一定的广告收益。杨勃表示,广告的分成已经能够满足网站的日常开销。
相当多的网站有着唯链接情结,也就是在页面上充斥着无数文字、图片链接,漂浮的FLASH。诚然,撒下大网捕鱼是一种招揽用户的方法。不过目前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网站类股市价最高的“勾勾”网站也不是一般的简洁,豆瓣网的风格也是参考了雅虎刚刚收购的图片网站flickr。
看来成功创业的契机并不仅仅是资金的多少,社会除了典型的你买我卖还有太多可以想象的空间。投资仅仅5万元,加上贴近用户的创意,便能把网站变成一个“金子一袋子,袋子一屋子”宝库,不必让用户去信息垃圾堆里寻找那一点星光。

㈦ 急!在线等!豆瓣网的融资历程

豆瓣面对的其实并不是一个小众市场。”杨勃的理由在于书籍、电影、音乐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需求,其背后的人群也是非常庞大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找到一条合理的路径以吸引更多的用户。”

其实,豆瓣本身也不是杨勃创建的第一家企业。

连续创业者

早在2000年,杨勃就辞掉了IBM顾问科学家的工作回到了北京。在北京国贸的星巴克,杨勃在清华时的老同学说服了他。“其实我参加进去的时候,他们已经快要拿到投资了。”杨勃当时在这家名为“快步易捷”的企业职位是首席技术官。

杨勃坦诚对于那次创业并不是很喜欢,“更多的是受到了当时创业热潮的感染,并没有想好自己能做什么。跟当年很多怀有远大理想的企业一样,‘快步’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物流E化方案供应商。但是经历了中小企业融资、烧钱等过程之后,‘快步’却没能朝着目标再前进一步。”

2004年7月中旬,决定不再坚持的杨勃跑到美国去转了两周后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想像回到大公司去上班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回国后不久,一个名叫“驴宗”的网站就在杨勃的电脑里成型了。“驴宗”的想法跟杨勃的爱好密切相关。当杨勃还在美国的时候,他就曾经靠着打工挣来的钱在美国、欧洲等地跑了一大圈。

不过在某种程度上,“驴宗”只是后来的“豆瓣”的试验品。“相对旅游而言,看书、听音乐、看电影是一种更加普遍的需求,也是我的爱好。”

2004年9月间,离开曾经居住的北京豆瓣胡同,杨勃决定在网上给自己也给大家建一个“豆瓣”网站。


另类天使

“我觉得用20万元人民币(大约合2.5万美元)差不多就可以做出一个雏形来。”不过二次创业的杨勃当时手里就是连这20万也拿不出来。“我自己的钱都砸在了快步易捷里头了。”开始写豆瓣网站程序后不久,杨勃就想到了天使投资。

在美国呆了将近10年的杨勃找起这点钱来也没有费多大劲。“梁文超给我投了1.5万美元,他的一个同事也跟着投了1万美元。”梁文超是杨勃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书时同寝室的同学。当时梁文超正在硅谷的Maxim公司工作。

“我们当时就说好了,1年后他们可以选择是让我还钱还是转换成公司的股票,而且他们可以把这笔钱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转换成股票。”杨勃解释说,如果一年内有投资人进来,而且投资人给出的估值高于企业的价值,那么梁文超和他的同事就可以按照企业的价值来获得相应的公司股份;反之亦然。

这种做法相当于把风险都留在了杨勃这边。“当时我们也没有签什么协议,只是口头上的君子协定。”梁文超只是出于信任才把钱“借”给了杨勃。“在硅谷的时候,我和他是我们班仅有的两个还没有结婚的,相互之间交流比较多。”杨勃嘴边流露出些许自嘲的口气。

1年后,即2005年年底,梁文超和他同事的“借款”如约转换成了豆瓣的股票。按照一年前的约定,对豆瓣的估值大约是67万美元。

没过多久,杨勃又开始了寻找第二轮天使投资的工作。“原定的目标是十多万美元。”杨勃很快就觉得一时花不了那么多钱,最后只要了6.5万美元。2006年春节前后,这笔钱陆续打到了杨勃个人账户上。豆瓣的估值也随之涨到了百万美元以上。

“我的确跟陈一舟有过接触,当时是希望他个人能够做豆瓣的天使投资人。”由于双方在预期上存在差距,因此也就没有什么结果。“陈一舟更希望以千橡集团作为投资主体。我并不希望那么早就有公司资本进来。”


从用户到投资人

杨勃原本并不打算过早地给豆瓣寻找机构投资。但是2005年以来中国创业投资市场上竞争的加剧却使得杨勃很快就跟VC接上了头。

最先找到杨勃的是IDGVC的投资经理高强。早在2000年,IDGVC就投资了杨勃参与创建的“快步易捷”。2005年6月,拥有广泛触角的IDGVC再次注意到了刚刚起步的豆瓣。

从IDGVC开始算起到最终拿到投资,杨勃或被动或半推半就地总共见了15家左右的创投机构。

“我们感觉刚刚进来的国际VC跟在本土打拼过一段时间已经完成了本土化的VC之间最大的差距其实不是在信息的获取上,而是表现在对市场的深层理解上。”虽然杨勃跟纯粹国外背景的VC在语言沟通上并不存在什么障碍,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由本土背景的冯波和Chris联手创建的策源基金

冯波早年在亚信、新浪等企业私募中小企业融资过程当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此前,他还曾经出任过ChinaVest中国首席代表,并且参与创办了成为创投。

不过,冯波第一眼并没有看上豆瓣。尽管冯波很早就已经是豆瓣的注册用户。但是对于上线不到半年,也没有多少用户的豆瓣,冯波还是很难找到足够的理由来说服自己。

2006年4月,断断续续地接触了半年之后,逐渐被豆瓣粘住的冯波和策源的投资经理原野才开始认真讨论起杨勃和他的豆瓣。

经过两个月的讨论,2006年6月1日,杨勃和冯波正式签署了“TermSheet”。6月下旬,策源基金的200万美元投资就到了豆瓣的账上。

“策源出价其实并不是最高的。”杨勃选中策源基金的一个原因在于它是一只很新的基金。“这就从时间框架上允许它看得比较远。”

“策源基金募集成立于2005年上半年,规模为1.2亿美元。”原野接着说,“作为一只专注于IT类早期投资的基金,在过去的1年当中,策源已经投资了二十几家创业企业,涉及金额达数千万美元。”


路径依赖

“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接触,我们逐步感觉到杨勃是一个实实在在做事情的人。”原野如此解释策源基金态度的转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基本上都只是杨勃一个人在做豆瓣,而且做得越来越有声色。”

“一开始,豆瓣只需要关注书评、书籍推荐等网友看中的核心价值就可以了。”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博士毕业的杨勃觉得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先把网站做起来。“没有必要一开始就把架子搭得那么大。”杨勃说,“当时我也请不起那么多人”。

豆瓣功能的添加和完善都是杨勃在跟网友的互动过程当中逐步实现的。在书评的基础上,豆瓣逐渐增添了“以书会友、价格比较、二手交换”等功能,同时还增加了电影和音乐等方面的内容。

有了这些功能作基础,通过跟当当、卓越等网上书店的链接而产生的购买行为,豆瓣开始有了一些分成收入以应付日常的开支。

与此同时,豆瓣最初的一些用户也开始完成了身份的转换。

2006年3月,豆瓣正式上线一周年之际,豆瓣迎来了自己的第2位正式员工—Brant。Brant是豆瓣的第212个用户。截至2006年6月30日,连同杨勃在内,豆瓣一共拥有5名正式员工。这个数字正好和快步易捷创始人的数量相同。不仅如此,这5个人还都是豆瓣的前2500名注册用户。

“从用户当中发展员工有一个明显的好处,那就是他们自己对豆瓣比较熟悉,有感情。”杨勃觉得这样大家的理念会比较接近。

获得中小企业融资后的豆瓣还将开通旅游板块。杨勃本来担心这将会分散豆瓣的核心价值,而现在“驴友俱乐部”是豆瓣最活跃的小组之一,“原来豆瓣的用户大多数也都是驴友一族”。

来源:中国风投网

㈧ 日活2亿的豆瓣,为什么还是赚不到钱

豆瓣:创业得以盈利为先 情怀有时是绊脚石 豆瓣社区创立于2005年,至今已有14年。在快节奏的互联网世界,14年已经算高龄。豆瓣在巅峰时做到超过2亿的日均PV,但它的商业化变现跑得太慢,以致于移动互联网跑不过竞争对手,明明尽占先机却落得失败。背后也是创始人阿北文艺人的特点。2005年,创业圈还在主张用户既是内容消费者,也是内容生产者。程序员阿北在豆瓣胡同的星巴克里,花三个月时间写完了豆瓣的代码。彼时豆瓣上有书影音、广播、小组三个点评功能,通过用户来生产内容。

最近几年豆瓣找到自己的新方向——知识付费产品豆瓣时间。豆瓣有着多年的粉丝积累,做知识付费的基础更好。豆瓣时间的第一档节目《醒来——北岛和朋友的诗歌课》,符合豆瓣的文艺气息。凭借着粉丝优势,这门单价过百元的课5天流水就超过百万,在行业里这是相当不错的战绩。然而知识付费这一步也比别的平台晚,得到、喜马拉雅、千聊等都在2016年左右开始,而豆瓣在2017年。如果说豆瓣的目标就是打造一个文艺人的社区,那它做的到。但在这以规模和盈利衡量一家公司成功与否的时代,豆瓣败了。

阅读全文

与豆瓣的融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理财保险的意义与功用 浏览:533
黄金藤价格价格 浏览:503
85港币折合人民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05
江苏八方贵金属软件下载 浏览:344
证监会首批批准证券投资机构 浏览:928
趋势投资利润回吐 浏览:593
益民集团产业投资 浏览:398
平安综合理财 浏览:461
不良贷款不良资产 浏览:307
如何用100万来投资理财 浏览:793
县域理财 浏览:425
理财王冠 浏览:623
理财客户细分 浏览:16
st兴业股票 浏览:136
怎么购买印度基金 浏览:876
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费用 浏览:84
企业如何通过基金融资 浏览:570
项目融资的结构 浏览:379
融资33 浏览:370
拆借信托 浏览: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