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父母如何让孩子学会理财呢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给孩子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几元到现在的几十、上百元。到了初中以后,家长怕孩子在学校吃不饱、吃不好,零花钱更是有增无减。 他们在家长的“默认”和“纵容”下养成了不良的消费习惯:花钱大手大脚,没有节制,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只知道有钱就花,花完了再向父母要,久而久之让孩子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个人的金钱观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金钱是把双刃剑,关键就在于用它去做有益的事情还是有害的事情。这提醒我们,指望用金钱堆砌出一个好孩子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实际上,给孩子金钱容易,但培养一个好孩子却很难。用金钱毁掉一个孩于容易,在金钱充斥的世界里塑造孩子不为金钱所动的性格则要难上加难。而这,更需要家长有正确的金钱观和科学教育孩子的技巧与方法。
因此,从现在起,作为初中生的家长,对孩子金钱观的教育不容忽视,一定要引起重视。那么,父母该怎么做呢?
一、告知孩子什么是正确的金钱观
虽然初中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但很多外在行为仍会受父母的影响。所以当要求孩子应该怎么做或不能做什么事,要先想想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影响到孩子的价值判断。 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才有说服力。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才可能正确引导孩子的价值观。
家长们的钱袋渐鼓,本不是什么坏事,问题是金钱多了,物质丰富了,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却没有跟上。家庭的经济付出与孩子的学业成绩、心理素质、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并未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并非在子女身上投入的经济成本越高,对子女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越有利。
作为家长,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给孩子金钱时,别忘了同时给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贰』 如何引导孩子树立理财观念
许多父母已认识到教孩子理财的必要性,但如何系统地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呢?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财商。 策略一:树立正确理财观。正确的理财教育,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理财习惯,学会用经济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来管理人生。理财师建议,父母可从日常生活教育着手,进行孩子的理财教育及观念培养。 策略二:“小钱成大钱”。每个父母都会给孩子零花钱,将这些零散资金学会系统运用,是教会孩子理财的重要一步。理财师建议,父母可利用一些银行产品让孩子学会“强制储蓄”,小钱变大钱。 策略三,学会“钱生钱”。少儿理财是银行正在开挖的一个新业务领域,教会孩子从小利用金融理财产品,从小培养孩子的赚钱意识和能力。此外,父母还可采用定期发放零用钱的方式,鼓励孩子记小账本等措施训练孩子用钱能力。 ? 培养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金钱观念并掌握科学的理财方式是十分必要的。那么,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习理财呢? 第一,要让孩子懂得钱财来之不易。家长不妨让孩子了解家里收入支出情况,让孩子适度参与投资决策,增加责任感,同时也让孩子了解父母工作辛苦,做好自己的未来规划。 第二,要让孩子学会花钱。在生活中最好给孩子一些实际花钱的机会,同时鼓励孩子记账,培养数字观念。记账对于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很有帮助,记账也能了解孩子的消费情况。 第三,帮助孩子学会积累和储蓄。当孩子有了一定数量可自行支配的零花钱时,不妨准备一个储蓄罐,鼓励孩子将一部分零花钱放进储蓄罐,引导孩子用储蓄的钱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第四,带孩子走进银行,投资启蒙。告诉孩子将钱放在银行里可以做什么,让孩子对银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还可以讲讲各种教育储蓄或保险的作用,培养通过投资,使钱生钱的意识。
『叁』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
什么是儿童理财教育
儿童理财教育是指针对4岁以上的儿童的一种知识传递和技能培养,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儿童的金融意识和理财技能是未来中国经济健康平稳增长的基础。
儿童理财教育是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接受教育,这样能够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到孩子的知识储备,以便在实际生活中进行配合。
如何进行儿童财商教育
儿童理财教育的意义是让孩子建立理财意识,为以后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进行儿童财商教育呢?
一、让孩子尽早认识钱币
家长应该在培养孩子智商情商以及爱好的时候,应该尽早让孩子学会钱财,比如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展示钱币,告诉他这些钱币的面值,并且引导他通过大小颜色数字来判断面值。
二、让孩子理解钱的含义
让孩子理解钱的含义就是让孩子懂得钱的用途,不再将钱币只考虑为一枚金属板或者一张纸片,而是告诉孩子钱的发展,从以前的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介质的商品流通,告诉孩子钱币可以购买他喜欢吃的棒棒糖,他喜欢的玩具。尽可能的在商场购物时,在孩子面前用现金交易,让孩子自己拿着钱去付钱,让孩子自己计算找零。
三、让孩子理解什么是理财
认识钱币不等于理财,理财是要孩子懂得如何合理使用钱财。根据孩子的年龄与理解能力,讲解银行,存取款,利率,网购等有关理财的基本概念,对于更深层次的理财概念,例如投资,金融理财产品,基金,股票甚至报表,K线图这些专业术语根据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方向自行选择。
四、让孩子参与理财意识的培养
家长可以为孩子买一些简单易懂的儿童理财书籍,玩具等来激发孩子对理财的认知与爱好,也可以在月初给孩子一笔零花钱,让孩子自己负责花销,但教育他将每一笔开销都清楚地记在自己的理财本本上,让他自己切身感受理财的重要性。
五、让孩子接受儿童理财专业教育
国内专业的儿童理财教育并不多,但是在国外这项教育已经成为家长对孩子的一种常规训练。据如果有机会不妨让孩子参与这样的专业教育,对孩子是一种锻炼,一种进步。
儿童理财产品有哪些
近年来工商、交通、光大等银行跟风般推出了儿童理财卡,平安、新华上线了专为儿童设计的医疗、教育储备金等保险,还有不少银行推出了儿童节题材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和基金定投产品。
还有针对儿童开发,购买期限多在1年半以上,属中长期理财产品,同时免收个人所得税。不仅如此,部分银行还在原产品基础上结合了储蓄、保险、基金、信托功能,使产品内容更加丰富。
儿童理财主要是为培养孩子的财商,教会孩子们理财观念,锻炼初步的理财能力,如果一味是噱头的理财产品,家长基本可以忽略,不要舍本逐末。
儿童理财的意义
1、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少儿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少儿的团队合作、创造财富的意识;让孩子拥有更多的自信生存生活的技能;
2、 帮助少儿理解金钱的意义,树立科学的金钱消费观和投资理财观;
3、帮助少儿逐步形成储蓄意识、健康的投资理念;
4、让少儿学会珍惜节约财富、有效合理分配使用财富;
5、让少儿了解理财理念,懂得个人财务规划以及未来家庭/教育/医疗/养老/投资等规划;
6、从小培养“勤俭、创新、自立、责任”的品质习惯,以成为高财商的未来青年。
『肆』 家长怎样小培养男孩的理财能力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与其单单靠父母的辛苦劳作、省吃俭用,不如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一些投资理财知识,因为许多观念及行为的建立是从小养成的。理财能力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生活品质和生活状态。在美国,父母非常重视男孩的理财教育,从小就灌输理财观念,让男孩早早独立。理财教育被称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父母不是一味将男孩关在童话世界里,而是教他们认识钞票的面值,传授“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观念。下面是培养男孩理财能力的几大方法
(1)给男孩发点儿零花钱。要想男孩成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能够量入为出,不会债务缠身,不经过多年的实践是不行的。作为父母,应当为男孩提供与金钱打交道的机会,让男孩早日学会理财。当父母定期给男孩发些零花钱时,他就能及早学会生活的一个基本准则:没有收入,就无法支出。(2)教男孩学会储蓄。男孩小的时候,没有一个储蓄罐实在是一种缺憾。男孩长到3岁的时候,父母就可鼓励他把自己的零花钱储存起来。鼓励男孩把一部分自己积攒的钱拿到银行存起来。到6岁的时候,男孩就应当能够懂得,银行并不是“要拿走”他的钱,而是把他的钱安全地保管起来,并且还会给他支付利息。在银行以男孩的名义开一个账户。让男孩自己拿着存折,如何使用由他自己决定。这种做法可以帮助男孩养成终生储蓄的好习惯。(3)不要用金钱来贿赂或惩罚男孩。这是很多父母容易掉进的陷阱。如果你也有类似的习惯,那么就应该重新审视一下你在教男孩时应让他知道什么。父母偶尔想多给男孩一些零花钱无可厚非;然而,如果父母用金钱去“收买”男孩的爱,或者与自己的配偶相互竞争的话,家庭就会失去往日的幸福与和睦。(4)家中的经济状况不要对男孩保密。当男孩渐渐长大,可以让他参加家庭财务会议,学着掌管财富和金钱。在会议上,父母可以告诉男孩,家庭中的收入和支出也可以算作家庭机密,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责任保护好它,如果擅自泄露家庭财务机密,那么将取消参加家庭财政会议的资格。全家的钱都花在哪些地方以及未来的消费安排等,都做简要说明。这样做,不仅可以使男孩能够体谅父母的辛劳,明白赚钱不易,从而打消让父母给自己买这买那的念头。当家庭经济陷入困境时,男孩还可以为父母分忧解难。(5)父母把有关自己的工作情况告诉男孩。如果男孩不知道父母是如何靠辛勤工作给家里挣钱的话,未曾体会到赚钱养家的辛苦,那么他就不会懂得珍惜钱财和父母的劳动成果,也会淡漠工作的意义。所以,当男孩长大变得懂事起来,父母就可以把自己如何靠努力工作来谋生的道理讲给男孩听。父母如果热爱自己的工作,那么可以和男孩分享工作中获得的乐趣。如果父母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失望,那么可以告诉男孩,仍会有差强人意的方面—工资不算低,工作比较稳定,或者这只是你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太顺利的阶段。偶尔可以带着男孩去上班。当工作量不是太大时,父母可以带男孩去工作单位看看,能让他们有不小的收获。如果工作单位在正常办公时间,不欢迎男孩来访,那么父母可以在周末抽空带他去。总之,理财教育不仅是一种生存教育,更是一种素质教育。教会男孩正确对待金钱、合理运用金钱,会让男孩受益一生。理财要趁早,让男孩从小事开始,一点一滴培养男孩的理财意识。
『伍』 妈妈钱包给年轻父母的几点理财建议
妈妈钱包给年轻父母的几点理财建议
80、90后的小夫妻消费的随意性比较强,很难做到定期储蓄,更遑论做到合理的搭配理财,但是对于年轻的父母必须保证强制储蓄和拿出适当的收入作为理财本金进行投资,为自己的孩子在未来能够健康成长打下财务基础。
妈妈钱包针对家庭情况的差别给您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而言,在10岁以下还不急需缴纳大额学费时,可以轻松便捷的利用手机理财,现在互联网金融已经发展绝对成熟,各方面的保障趋于完善,监管部门对于相关企业的把控也提到了新高度,长期持有并灵活配比有获取较大收益的机会。对于孩子年轻再大一些,已经上了中学或者大学的家长来说,投资理财更是当务之急,如果只是把钱存在银行不进行投资又没有收益的话,长久会大幅缩水的。
1、强制储蓄
作为为人父母来讲我们现在不能再任性地花费“剁手”了,而是现在就开始养成强制储蓄的习惯。什么叫强制?就是这件事是我必须要做的,可以涉及到金额小、比例小,但是我们从现在,就在每个月、每一年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有强制储蓄这样一个安排。
另外习惯的养成是必须要有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可以,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从简单的互联网金融投资或者购买基金定投等开始,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从现在就开始操作。从一个小额的、小比例的开始养成我们强制储蓄理财的习惯,我们会受益终生。
2、理财从娃娃抓起
许多年轻家长从孩子出生开始就为孩子做好了理财规划,但是再好的规划都不如培养孩子的理财思维能够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路上领先一步。犹太人善经商,天下人尽知。犹太人在商业上的精明不都来自天分,他们认为拥有商学思维、商业头脑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技能,所以在对小朋友的教育上很有一套。
当孩子满1岁的时候,很多犹太父母都会把股票当作礼物送给孩子,这是犹太家庭的惯例,也是犹太父母对孩子们独特的理财教育。送孩子股票,就是为了让孩子从小接触钱、认识钱、了解钱。
3、轮流当管家
父母可以把理财当作游戏与孩子一起分享。比如和孩子一起建立一个记账本,让孩子记录一天内的开销情况。这样,孩子就有了初步的花费概念。慢慢地,他们就会发现零用钱是有限的,就会重新设计自己的购买计划,逐渐养成对资金使用的预算能力。
4、带孩子去银行存款
爸爸妈妈可以带孩子上银行存取钱,并为他们开设一个账户。比如孩子手上有400元,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留多少自用、存多少、存多久。一开始可以把存期缩短,让孩子可以短期内看到存款的数目在增加,他们也一定会对与这笔钱相关的理财信息十分感兴趣。
5、让宝宝一起埋单
带着宝宝一起去超市购物,让孩子参与“花钱”,不但可以让他们理解到买与卖的关系,还可以让他们体验购物的乐趣,从而也知道物有所值的道理。买了东西让孩子来给钱,父母可以从旁给予指导。这样不但可以建立孩子的金钱观,还会让他们知道钱怎样使用才得当。
妈妈钱包建议年轻父母,最好尽早加入投资一族,可以关注“妈妈金融私塾”微信公众号学习更多的理财知识充实自己。而一些基本的理财资讯,完全可以通过对网络理财资源的有效利用,来提高自身对投资的把握能力。而且,现代人对于新知识的吸纳往往具备一定的消化能力,相信只要具备理财的意识和决心,您也可以很快地成为一个专才,从而增加“存款族爸妈”财富累积的效率。
『陆』 中国家长如何给孩子进行理财教育 一定要这么做
中国家长怎样给孩子进行理财教育 一定要这么做
嫑忘
中国大部分家长一般会很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习成绩,却忘记培养他们独立的性格、良好的生活习惯。妙资金融理财师认为,后者才是决定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此外,还有理财方面的能力。
现在大多数城市家庭孩子从小没有体会过拮据的滋味,缺什么父母就给什么,而且父母会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买了一大堆衣服、玩具等。有的孩子看到别人有新奇的玩具,自己也一定要。在他们的概念里,钱似乎是凭空生成的一样。妙资金融理财师认为,父母应该从小就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更需要进行理财方面的教育。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孩子理财教育这个话题。
一、英国父母的理财教育有哪些特色
最近,妙资金融理财师在某门户网站阅读了一位在英国定居的华裔爸爸写的文章,这位中国爸爸李先生在英国的生活经历和感触,他们一家从2009年移民到英国,今年孩子已经快8岁了。和英国人接触以后,才发现英国不仅政治制度、社会环境和中国不一样,教育观念尤其是理财教育更是另一番景象。
在大多数中国父母的观念中,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至于赚钱那都是大人的事情,也很少主动和孩子谈钱,更不要说进行金钱教育了。
来英国后,李先生发现英国家庭很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理财意识,他们会根据孩子成长特点,每个阶段要求他们掌握的内容也不一样。英国消费比较理性,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灌输这样的理念,孩子们要学会用纸币买面包牛奶,并学会找零钱。
上小学后,父母和老师会教育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学会“省着花”。比如是去超市买瓶装水还是自带水壶。
大部分英国家长都会鼓励孩子做家务、打工赚钱,小到洗碗扫地、大到帮助邻居除草、做临时保姆、送报纸,只要能赚钱的活都会鼓励孩子去做。虽然我们很多人会对英国父母让孩子做家务赚钱的教育方法感到反感,但是通过劳动去实现愿望的体验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也更早地认识社会现实。同时,他们从赚钱的不易中更珍惜劳动所获得的回报。通常来说,孩子会把钱花到有用的地方,也不会大手大脚不知节制。
随着孩子的长大,很多父母会帮助孩子开设属于他本人的银行账户,将孩子从亲朋好友所得的馈赠、孩子劳动所得、每个月零花钱存到银行,甚至为孩子购买股票以便积累未来上大学的学费。很多10几岁的学生在学校会学习如何使用金融工具,包括怎样进行预算和储蓄。不少中学开设理财课程,教育孩子学习社会生存技能、商业管理、贸易的本质、理财等知识。
二、中国家长应该如何进行理财教育
中国家长一般都会主动给孩子零花钱,但是如果我们可以把零花钱和理财教育结合起来岂不是更好。家长们应该鼓励孩子做家务,通过劳动培养他们的金钱意识。比如说,每项家务明码标价,做多少活,给多少钱。让孩子主动发现“赚钱的机会”并学会和家长谈判“我可以做什么,你要给我多少钱”,让他们从小就认识到:努力劳动才有零花钱,只有依靠自己不断努力,才能不断赚取零花钱。
如果想要孩子学会理财,那么应该先让孩子注意身边与钱相关的细节。比如很多孩子都喜欢玩游戏,可以通过游戏方式帮忙他们建立基本的理财意识。玩“大富翁”类游戏可以让孩子建立起投资的初步印象,对投资知识有初步了解。家长平时有意识地和孩子玩一些买卖物品的小游戏,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计算能力,还能建立起金钱概念、对东西的价格高低有初步认识。
妙资金融理财师认为,虽然国情不一样,但是国外优秀的理财教育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家长们可以从小让孩子自己支配自己的钱,帮忙他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培养为自己负责的态度,这样等他们长大以后更好地应对生活和财富挑战。
『柒』 很多家长用做家务赚钱的方式培养孩子理财,这种方法对吗
孩子都不喜欢做家务,觉得做家务很辛苦,就觉得做家务是父母的事情。很多家长就用做家务赚钱的方式来让孩子做家务。一来家长觉得这样子可以培养孩子理财二来,也可以二来家务也有人做。 其实我觉得这种方法是不对的。那么为什么说家长用做家务赚钱的方式培养孩子理财的做法不对呢?
一、会让孩子觉得做家务是有偿的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他有义务做家务。很多家长用做家务赚钱的方式来培养理财是不对的。家长这样子做会让孩子觉得做家务是有偿的。对于家庭一份子来说,做家务是无偿的、是义务的。家长不应该给孩子金钱,因为家长一旦给了孩子钱,孩子就会觉得做家务是有偿的。一旦没有给钱孩子,孩子就不会去做家务了。
总的来说,很多家长用做家务赚钱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理财是不对的。因为孩子是家庭的一分子,孩子做家务是应该的,是义务的。家长应该让孩子有正确的金钱意识,而不是通过做家务来给孩子金钱。这样子做会导致孩子对金钱过度重视,什么事情都需要讲钱 。所以说,家长要培养孩子理财,一定要选对方法。
『捌』 为家长理财计划作文四百字以上
一让孩子知道钱的来源,我儿子在五岁时,我跟他聊天,问他钱从哪里来?他不加思索地说:“银行里来的,没钱去银行取不就行了。”我告诉他,钱是爸爸工作,得到的劳动报酬,如果你爸不上班,没有报酬,你到银行,是取不到钱的。他是懂非懂的点点头,因为他多次跟他爸去银行自动取款机取钱,它形成了钱在银行,用了就取的想法。所以有必要告诉孩子钱的来源。我告诉儿子,钱是劳动报酬,付出劳动得到的。现在他早已知道钱的来源。
二培养孩子储存钱的习惯,孩子小,可以给他弄个存钱罐,让他自己管理压岁钱。我儿子从今年开始,就自己把压岁钱存到他的存钱罐。做了一个有‘钱’人。他用自己的钱在学校订了学生奶,订了学习图书和杂志。通过让他管理压岁钱,他养成了不乱花钱,把钱花在有用的的地方。订杂志也是多方比较,订了他最喜欢的杂志,不像以前,订杂志看要送的玩具,那样选的杂志内容不是很好。
三教孩子合理使用金钱,让孩子养成节约的习惯。我儿子,自从有了自己支配的钱,他知道钱放在手里会越花越少,有时我从网上购书,说好让他付钱,他就不愿意付,说他的钱快要花完了。我告诉他,钱是用来为你服务的,如果放在那,它也不会增多,花完再给你。他才开心的付钱。他通过自己管钱,明白了钱越花越少,无形中养成了节约的习惯,上街逛,他很少要玩具。
教孩子理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对孩子一生都很重要,理财从我开始。
『玖』 孩子多大的时候,家长可以对他灌输理财观念
我觉得在孩子五六岁开始,对于金钱的使用认知和选择是需要很好的培养的。在这个时间段里,家长需要和儿女讲解“在有限的金钱情况下,在使用后,这个额度就会降低或用完,应该如何聪明的有效使用金钱。这个时间段继续使用花销、给予、储蓄的存钱筒;同时间教育他们正确的金钱使用观念。
父母在对孩子的计划和消费账目提建议的时候,还应特别注意让孩子懂得不仅仅要满足当下的需要,还要意识到更大的梦想会需要长时间的金钱储蓄才能完成。父母也可以引导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做些公益,如捐助灾区小朋友、捐助濒危动物、领养一棵小树,这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爱心、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
『拾』 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父母应该怎么做
盘点:外国家庭的理财教育
1、美国:卖玩具换收入
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历史很短,所以美国人传统、保守的思想较少,在生活习惯上也不墨守成规。同样,在子女理财教育方面,习惯花未来钱的美国人也与其他国家颇有不同。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
对于儿童理财教育的要求是: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6岁具有“自己的钱”的意识。他们有一句口头禅:“要花钱打工去!”美国小孩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这能使孩子认识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应该有工作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
2、英国:能省的钱不省很愚蠢
提起英国人,给人们的印象是过于保守,这种作风体现在理财教育方面则表现为,英国人更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所以,英国人善于在各种规定里寻找最合适的生活方式。
在英国,从幼儿起就开始理财教育,并针对不同阶段提出不同要求:5岁至7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至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
3、德国:童话打开金钱之门
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面对孩子却有生动的一面。向孩子讲述理财童话故事的《小狗钱钱》风靡一时。让我们看看这本书讲些什么:“如果你只是带着试试看的心态,那么你最后只会以失败告终,你会一事无成。尝试是一种借口,你还没有做,就已经给自己想好了退路。”
“不能试验,你只有两种选择,做或者不做。”“你能否挣到钱,最关键的因素并不在于你是不是有个好点子。你有多聪明也不是主要原因,决定因素是你的自信程度。”这些生动有趣的话语,相信孩子们在树立金钱观念外,还会学到更多的人生道理.
4、日本:管理自己的零用钱
日本人讲究家庭教育,他们主张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主张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钱。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家长都鼓励孩子长大一点,就利用课余时间在外打工挣钱。在日本,很多家庭在给孩子买玩具时,都会告诉孩子,玩具只能买一个,如果想要另一个的话就要等到下个月。
学习:培养孩子理财能力的4要点
1、培养理财意识
很多十六七岁的孩子不太会“一分钱,一分打算”,心理专家指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没有生存压力,不容易理解经济环境的影响。为了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未来规划,在具体的事务中给他有直观的感受。比如为上大学、度假、房屋贷款而必须的储蓄,要学会提前做打算,节约并不等于小气。另外,还有不少家长用做家务换取零用钱,让孩子明白钱财来之不易,对此心理专家建议,日常的家务活不要事事都给孩子钱,让他觉得任何家务事都是“付费服务”,可以有选择地交错安排。
2、有规划地花钱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乱花钱,给孩子的零用钱比较少,这样做的弊端是,孩子养成要花钱就伸手要,一有钱就花光的习惯。心理专家建议,以一周或半个月为周期,让孩子自己安排零花钱的开销。一开始孩子可能管理不善,很快把钱花光,但长久下来,他会意识到用钱必须有度,就能养成规划财务的习惯。另外,在逛商店时,孩子若喜欢什么就非要什么,可以给他一个固定的额度,让他在额度内自由选择,这样孩子也不会随便乱花钱。等孩子养成了良好的规划习惯后,还可以给他申请银行账号,让他自由支配存取。
3、不能随便透支
需要时使用信用卡已经是当今理财概念中的一部分,但不能让孩子有“有信用卡,缺钱可以先透支”的印象。家长应该告诉孩子,申请信用卡没问题,但透支必须按时偿还,如果超出自己的偿还能力去透支,会遇到麻烦。让孩子明白,在财务上必须遵守信用。
4、合理的奖赏制度
培养孩子的理财习惯和培养其他习惯一样,需要鼓励和奖赏,心理专家建议,在孩子刚开始学着理财时,家长可以给与他适当的奖励。比如这个月如果能存下钱,就能得到相应数额的奖励。一般来说,在三个月后,孩子就能自己维持良好的习惯。
提示:教育孩子理财父母先学理财
做好孩子的理财教育,父母必备两个条件:第一,对孩子的理财教育要持有持续的关心和支援。第二,要掌握教孩子理财教育所需要的最基本的金融知识。归根结底,唯有父母先学习理财知识,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理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