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银行融资案例分析

银行融资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1 22:14:05

㈠ 关于金融的案例分析

我的中文专业名词用的不好,请见谅!

我觉得首先是对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这种金融衍生品要慎用,甚至不用。这种证劵/投资产品简单来说就是把还没有被银行拿到的按揭款经过复杂的拆分和重组,变成可以被投资的金融产品。而投资者并不知道他们投资的具体是什么(其实是很多房奴的按揭款),到底是谁会在未来付款,这种金融产品只有一个风险等级。但是这种产品把银行的按揭风险(也就是说买房人不能按时付款的风险)转移给了投资者。在中国,如果有这种金融衍生品,很可能造成银行疯狂实行住房放贷,而不考虑借贷人的偿还能力。同时,由于中国人对一辈子有个房子看得很重,势必造成疯狂的借贷买房。这就会造成房价产生巨大的泡沫。当泡沫破灭时(也就是房价暴跌时),这种金融衍生品(MBS)会暴跌,银行将无法从这些证劵中获得流动性(也就是现金),那么银行就会收紧放贷,或者提高房贷利率,而这会使很多房奴突然还不起按揭款,而又由于房价下跌而不能把房子脱手,很多换不起贷款的人就会被强令迁出,甚至有无家可归的可能。所以,这种衍生品在中国如果监管不严,很可能有比美国次贷危机更严重的后果。因为中国人现在的钱不是在炒房就是在炒股,MBS的危险性就是他把这两个投资市场的风险联系在了一起。不过我觉得国家现在对房市的控制还是很特意的,所以这种产品应该会被禁止。

对美国金融危机付主要责任的第二种金融衍生品叫做credit default swap(信贷违约掉期)。 他的主要目的或者说是初始目的是为了避免风险,说白了他就是一种保险。比如说你买了莱曼的股票,你可以从保险公司(像AIG)买CDS这种保险,如果莱曼的股价跌倒¥10一下,那么CDS会给你赔偿。这种保险的目的是好的,但是错就错在这种保险是可以被交易的,就比如说你觉得莱曼的股价马上就会跌倒¥10一下,你就可以从市场上买别人的CDS,然后等真的跌倒¥10一下去领取赔偿金。换句话说,这种金融衍生品可以被用来投机。这在熊市的时候只能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我认为在中国,金融保险这种东西可以实施,但是不应该被交易。 在中国这种不完善的股市,绝大部分人在投机,在升的时候买,降的时候卖(这种尤其危险),CDS只会进一步制造恐慌,从而拖垮市场。

我认为从发展的角度来讲,应该切实的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去采用可以降低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可以投机的金融产品只会使少数人获利。

这只是我个人的分析,有什么不对的请指正。很抱歉,我对一些金融名词翻译的可能不太正确!

㈡ 银行营销案例

可选择面较广泛,证券公司客户经理具备专业投资能力,能够提供良好分析建议,回通过证券公司网上答交易、电话委托可以实现基金的各种交易手续;资金存取通过银证转账进行,可以将证券、基金等多种产品结合在一个账户管理;缺点是证券公司网点较银行网点少,首次办理业务需要到证券公司网点。公司的客户资源和渠道相较于银行明显不足,营业部目前所能销售的理财产品有限,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与银行的合作,达到共赢的目的。其次,公司在中期票据承销上还受到限制,短期融资券承销方面也落后于银行。
银行网点代销:优点是银行网点众多,投资者存取款方便;缺点是
每个银行网点代销的基金公司产品有限,一般以新基金为主;投资者办理手续需要往返网点。
基金公司直销中心:优点是可以通过网上交易实现开户、认(申)
购、赎回等手续办理,享受交易手续费优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缺点是客户需要购买多家基金公司产品的时候需要在多家基金公司办理相关手续,投资管理比较复杂。另外,需要投资者有相应设备和上网条件,具备较强网络知识和运用能力。

㈢ 急急急········商业银行案例分析, 求大神分析····

案例来1.
1.该笔贷款的借款单位不自符合贷款资格。
2.该笔贷款的保证人不符合担保法的规定。
3.该案的启示是:借款单位必须具备借款资格,同理,担保单位也必须具备担保资格,否则就会出现本案例的情况——贷出的款项无法追回。

案例2
1.对Z公司故意造成重复抵押的骗贷行为,银行可以以诈骗罪向法院起诉。
2.该案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是:银行应该对借贷方做认真的了解,同时对抵押物做认真的调查,以及要拿到抵押物的全部权益后方可放款,否则就会出现本案例的情况——被贷款方以一物多权益做多押的形式蒙骗。

㈣ 求一篇银行合规案例及分析及学习心得

一、学习合规,提高认识
首先,我部召开了全体员的专项会议,联社对部分员工通过省联社的视频会议学习专家的评论和案例分析,以及合规经营的有关知识有了一次全面而又认真学习机会,尤其是对"合规手册"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为此我还认真地做了学习记录,使得我和同事们对合规经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其次,通过学习,纠正了我以往"重经营,轻管理"的错误认识。与同事们达成一种共识,即:微小的违规行为会积累成严重的合规风险,严重的合规风险会使我社经营遭受重创。而加强合规管理可以减少违规风险或因违规而补处罚的损失,还可以保护员工少犯错误,激励员工奉献价值。
二、及时整改,更新服务
"合规人人有责"、"合规从我做起"、"合规创造价值"和"合规促进发展"的理念。我作为一名会计主管,应当自觉遵守合规经营,规范操作,并对我部进行了自查、自纠,尤其是今年依据银行结算帐户管理有关规定和芜湖市人民银行结算帐户年检工作方案,结合我部实际情况对所有帐户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整改。目前这项工作量大而又烦琐,因我部开立企、事业单位的帐户,现有一百三十多户。首先,将不合规的帐户进行了全面清理,部分帐户进行了销户处理。对通知不到的帐户,进行久悬处理。由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规建设起步较晚,目前仍然是被动合规,而不是主动合规,所以我们更要坚持合规办理每一笔业务,边学习,边整改。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要更新服务意识。没有优质的服务就没有银行业务的发展。加强市场营销是目前提高我部核心竞争能力的当务之急。我们的经营服务意识与以前相比已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但缺乏更深层次的挖掘。在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以全面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合规经营,初见成效
通过正确认识和整改后,这段时间我们单位的合规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首先,合规经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员工在业务操作中易犯的工作错误,保护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自从合规要求以来,柜面业务差错率下降了。由于工作疏忽而易犯的毛病,在员工互相监督下,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尽管在执行合规管理的时候遇到个别客户不理解,但通过解释最终都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作为一名员工,特别是作为一名会计主管,更要有风险服务意识和风险管理技能,及时消除基础管理工作存在的隐患,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提升了在客户中的信誉和社会地位。
以上三点是我对合规学习的一点点浅薄认识,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银行合规心得体会
“合规”是指使商业银行的所有活动与所适用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相一致。合规经营是银行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防范金融案件的基本前提,是每一个员工必须履行的职责,同时也是保障自己切身利益的有力武器。合规涉及银行各条线、各部门,覆盖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银行每一个员工。合规作为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越来越受到银行业的重视。
为此,总行为增强我行员工的案件防控责任意识和合规守法意识,在全行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七个一”合规与风险意识的宣传教育活动,这项活动在支行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围绕“重操守,将合规,促案防”这个主题,在行长的牵头领导下,我们支行也展开了积极地学习和讨论,从中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和收获:

㈤ 商业银行贷款案例分析

1 :固定资产没有。负债过高,资不抵债 ,担保人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不会给他贷款

2:王某虽没有房子,但收入较为稳定,虽然负债颇高,但是担保人有足够的能力偿还 ,可以贷款

㈥ 两个金融方面的案例分析,如下题~~

成功的理由千奇百怪,失败的教训却往往差不多。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期货市场。期货盈利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让投资者发生亏损的原因却往往逃不过逆势与止损不及时这两样。容易造成逆势与止损不及时的心理原因,个人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种:

一、过于计较持仓成本

如果单纯地问,持仓成本重要还是趋势重要?相信大部分的投资者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趋势重要。然而,知易行难。趋势是我们的朋友,但当趋势这个朋友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我们做错了方向,但与此同时持仓成本却会在旁边拼命地提醒:当前市价与持仓成本相比,已经相差了多少多少,如果现在砍仓离场,将发生多么大的亏损。于是,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计算,现在砍仓会赔掉多少。于是,持仓成本,而不是趋势,成为我们操作时考虑的重点。

交易的重点仅在于获利或亏损,这与交易工具的价格并无关系。评估自己的持仓时,持有的每一个多头头寸,在当下都应该是一个买入的机会,而持有的每一个空头头寸,在当下都应该是一个卖出的机会。若不能如此,则说明持仓并不适合当下的市场走势。

二、理由还是借口

与持仓成本类似的,另一重阻碍我们认错的因素是,我们总能找到支持原有持仓的理由。比如,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仍然有ZF的救市政策存在。这可能成为我们在跌势中做多、持多的理由。然而,这是理由还是借口?

必须明确,在任何市场中的任何时刻,都同时存在着多空两方面的因素。如果我们执着于某一特定的想法后,再去寻找做盘的依据,那么这个依据一定是存在的。但是,它并不是事实的全部。因而,也不是真正的做盘依据,它只是我们给自己的一个合理借口,以?卫自我谬误的尊严。

三、这一次例外

这自然是一种明显的侥幸心理。许多次的经验或许已经告诉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亏损的概率已经很大。然而,也许价格还会有一些反弹,或者也许价格还会有一些回落的想法下,我们会去等待一个也许会例外的更好的价格再平仓。当然,这个更好的价格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出现的。

期货交易是有风险的,在面对风险时,出现一定程度的恐惧和其他情绪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期货又是概率的市场,因此我们应该接受单次亏损的可能性。并且坚持以客观而一致的原则来交易。只有这样,才能克服由愿望主导交易的局面。

四、长线短线的互换

我们熟悉的一句话是,截住亏损,让利润奔跑。但现实操作中,却常常出现盈利时急于落袋为安,亏损时迟迟不愿平仓的事情。这使得原本一个长线的计划变成了一个短线交易,或者是原本的短线交易变成了长线投资。

长短线的互换往往在于没有明确交易的时间结构。在拟订交易计划之初,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时间结构。决定了是要专注于短期趋势还是长期趋势,才能根据相关的趋势设定止损。

五、愿望被视为是权力

将愿望视为权力,是谬误的自尊以及自我实现陷阱的孪生兄弟。当我们产生类似这样的想法,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或者市场怎么可能这样走?时,这意味着我们在要求其他人必须自动了解我们的想法,并提供我们需要的一切;意味着我们在要求市场必须服从我们,并按照我们的意志行事。

类似这样的问话,便显示了我们将愿望视为了权力,在要求现实应该遵从小我的需要,而忽视了小我应该回应现实的事实。

将愿望视为权力的人,在行情出现不利走势时,会有强烈的不公平感受。不愿意承担失败的责任,不愿意处理现实的问题,仅根据自身愿望判定真理与谬误,对与错,敌与友。

㈦ 巴林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账户上的交易,因为自己兼任清查职权而可以隐瞒,但追加的保证金却是无法隐藏的。

1995年1月18日,日本神户大地震,其后数日,东京日经指数大幅度下跌,里森一方面遭受了更大的损失,另一方面购买更庞大数量的日经指数期货合约,希望日经指数会上涨到理想的价格范围。1月30日,里森以每天1000万英镑的速度从伦敦获得资金,已买进了3万份日经指数期货,并卖空日本政府债券。

1995年2月23日,在巴林期货的最后一日,里森对影响市场走向的努力彻底失败。日经股价收盘降到17885点,而里森的日经期货多头风险部位已达6万余份合约;其日本政府债券在价格一路上扬之际,其空头风险部位亦已达26000份合约。里森为巴林所带来的损失,在巴林的高级主管仍做着次日分红的美梦时,终于达到了86000万英镑的高点,造成了世界上最老牌的巴林银行终结的命运。

(7)银行融资案例分析扩展阅读:

巴林银行倒闭的相关情况:

1、巴林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是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货经理尼克·里森错误地判断了日本股市的走向。1995年1月份,日本经济呈现复苏势头,里森看好日本股市,分别在东京和大阪等地买进大量期货合同,希望在日经指数上升时赚取大额利润。

2、1995年1月17日突发的日本阪神地震打击了日本股市的回升势头,股价持续下跌。巴林银行因此损失金额高达14亿美元,这几乎是巴林银行当时的所有资产,这座曾经辉煌的金融大厦就此倒塌。

3、巴林银行集团破产的消息震动了国际金融市场,各地股市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英镑汇率急剧下跌,对马克的汇率跌至历史最低水平。巴林银行事件对于欧美金融业的隐性影响不可估量。

㈧ 银行贷款案例分析题

某银行信贷员考试案例分析题
甲公司、某银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借版款权数额为500万元,借款期限为2年。丙、丁为该借款合同进行保证担保,担保条款约定,如甲不能如期还款,丙、丁承担保证责任。戊为甲与银行的借款合同进行了抵押担保,担保物为一批布匹(估价300万元),未约定担保范围。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如甲与某银行决定放弃戊的抵押担保,且签订了协议,但未取得丙、丁的同意。丙、丁应否承担保证责任。( D ) A、丙、丁可不承担保证责任 B、丙、丁对全部债务承担保证责任
C、如甲与银行通知了丙、丁,则丙、丁应承担全部债务的保证责任 D、丙、丁仍应对布匹抵押价值以外的债务负保证责任

㈨ 银行信贷案例分析

1,风险系数均被1减,得1,0,0.5,0.7,0.5与金额对应相乘加总。
2,351*8%
3,自有资本补充:=2-1
另外两道把原数据发给我,这样看太累

阅读全文

与银行融资案例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160629基金还有可能再涨 浏览:775
中国三大贵金属交易所 浏览:167
京能集团境内项目投资管理办法 浏览:227
国内贵金属整顿 浏览:212
欢乐颂2外汇 浏览:800
政府申请国家贷款 浏览:598
黄金投资收益率 浏览:866
12月6号美元兑人民币 浏览:101
理财r0 浏览:70
600611大众交通股票 浏览:257
欧式看涨期权价格计算 浏览:918
适合90后怎么投资理财 浏览:218
混合型基金涨跌看什么 浏览:628
专利对股票 浏览:125
东方财富手机版怎么看南下资金 浏览:907
小米贷款取现收费吗 浏览:423
南宁信托大厦 浏览:642
明股实债信托 浏览:789
遗产信托基金 浏览:67
安徽和生投资 浏览: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