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计算项目净现值时使用的贴现率已经隐含了融资成本对吗请问这个题它考的是什么
不是隐含了是企业必须考虑这个问题,贴现率必须大于融资成本企业才能借鸡下蛋,要不就是白忙活还要达钱给融资者投入资金的利息。不就成抓鸡不成,饴把米。应该考的是项目净现值计算时采用贴现率考虑因素。
『贰』 什么是贴现率
遍央行大哥的武器库,终于又找出一个杀手锏,它就是贴现率。什么是贴现率呢?好专业化的名词。其实,贴现率就是央行大哥向他的各位小弟发放贷款的利率。
让我们来看看贴现率究竟有多大的杀伤力。假如,小瓜银行由于近期贷款的人太多,偏偏取钱的人也很多,小瓜的金库有些应付不过来了,没法子,小瓜只好向央行大哥打"SOS",大哥当然不会坐视不理,于是向小瓜发放了一些贷款应急。
问题是,贷款不可能白白借给小瓜,小瓜要给大哥利息。如果小瓜觉得利息太高了,难以承受,小瓜不会再向大哥求救,只能勒紧裤腰带,这样能用于贷款的钱就少了,一元钱所能创造出的货币相应减少,小瓜银行所能为社会供给的货币也就少了。
反之,如果大哥提供的贷款利率比较低,小瓜觉得可以承受,小瓜会用这笔贷款来充实他的小金库,这样,小瓜的准备金就大于没有贷款的时候,同时,这些增加的准备金使小瓜银行创造出更多的货币,社会上的货币也就丰富起来了。
1987年,美国股票市场崩溃,格林斯潘就是靠降低贷款贴现率挽救了美国经济。
参考文献:雅虎知识堂
『叁』 什么是贴现率
贴现率是指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这种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即各成员银行将已贴现过的票据作担保,作为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利息。
贴现率有两种含意,第一种指的是一金融机构向该国央行作短期融资时,该国央行向金融机构收取的利率。贴现率的高低会影响各金融机构对客户收取的利率水准并间接影响其它金融市场,为一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但是各国央行对这种借款方式通常有所限制,所以当一金融机构需要短期资金时,一般会先寻求其他管道。各国央行制定的利率除了贴现率外,另外还有隔夜拆借利率(overnight lending rate),其中美国的隔夜拆借利率被称为联邦基金利率(Fed funds rate)。
贴现率的第二种定义指的是将未来资产折算成现值(present value)的利率,一般是用当时零风险的利率来当作贴现率,但并不是绝对。 举个例子:贴现率为10%,明年的100块在今年就相当于100/(1+10%)=90.909090...块钱,到了去年就是100/(1+10%)*(1+10%),也就是说,今年用90.909090...块可以买到的东西相当于明年100块可以买到的东西。
贴现率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极重要的基本概念,它解决了未来经济活动在今天如何评价的问题。贴现率为正值,说明未来一块钱不论是损失还是收益,没有现在的一块钱重要;而且时间隔得越长,未来的价值越低。举例说,今天投资100万元的项目,将来如能收回200万,也不能证明此项投资一定有效。因为如果这回收的200万要等50年之后,今天衡量的价值就远低于100万。这是由于如果利率是3%,100万元存银行,50年内得到的利息也将达338万元(利率为2%的话,50年的利息为169万元)。所以50年后回收200万的投资与存银行得利息相比不值得去做。 投资的机会成本就是将这笔钱存银行所得的收益,正因为如此,才将对未来评价的扣折称做贴现率。贴现率原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应付的利率。利率为正,或借钱要付息,从来没有人怀疑过,所以正贴现率的概念逐渐被牢固地确立。在改革以前,投资评价不用贴现率,这相当于将贴现率假定为零,把将来的收益当做和今天的收益一样,因而造成资金的严重浪费。现在这种习惯已经逐渐被纠正,只有经济界以外的人士偶而还沿用老概念。 后来,社会学家将经济贴现率移植到社会学,提出了社会贴现率的概念。社会贴现率越高,说明不仅未来的钱在今天看来价值很小,而且将来社会上或个人发生的一切事件今天看来都没有多大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只有现在才是重要的。“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这种心态的写照。社会贴现率高,是人们对未来失去信心,对将来不愿负责任,不守信用,道德水平恶化的一个标志。有不少社会科学家试图分析哪些因素决定了社会贴现率,可能的因素有政治和治安的安定、意外死亡率、平均剩余寿命,当然还有经济贴现率。甚至有的学者试图估计出社会贴现率的值。 由于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受到关切,如何处理一代人以后可能发生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涉及到贴现率的确定。一座寿命为30年的核电站,报废之后堆址清理及核废料处理涉及到巨额开销。但因为这是30年后的事,贴现到现值数额就很有限。所以贴现的概念使核电站的净现值为正,投资认为可行。再如长江上的三峡大坝寿命可能是100年,现在几乎没有人去想一想三峡大坝报废之后的清理费用有多大,其原因也是贴现概念是遥远的事今天不必认真考虑。更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气温上升,其后果十分严重,但因为这是一百年以后的事,今天大家都不着急。于是许多学者提出是否应当修改贴现率的概念。可是反对降低贴现率的理由同样是坚实的。从理论上看,贴现率为正是微观经济学必然的结论,要推翻它将使整个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发生动摇;从实践上看,降低贴现率将使资金供应紧张,降低资金运用效率,而且在市场上是根本行不通的。于是经济学家们陷入了严重的逻辑矛盾。英国著名的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Pearce)在《绿色经济的蓝图》一书中专列了一章讨论环境问题中的贴现率;世界银行出版的《研究观察》(1991年7月号)开篇文章就是讲贴现率与环境及发展关系。可是这些讨论从根本上并未能解决上述的逻辑矛盾,只是提出了一些政策上的补救办法。贴现率为正的理论看起来完全正确,但在处理环境问题时碰了壁。 有人反对说,即使人永远不死,明天的消费仍不如眼前的消费更吸引人。因此从需求一方来看,贴现率应大于零。刨根究底来看,这一判断的前提仍是人的寿命有限。由于人都要死,这个事实是铁定不移的,它无形地左右着人的一切判断。由于人的寿命有限,而且哪一天会死完全不能预测,因此一件事发生的早晚便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如果人竟然可以永恒不死,不论是年老、疾病、交通事故、地震、火山爆发都不能致人于死,那么时间的参考便失去了实际意义,一件事不论发生在哪一个时间座标的点上都无关紧要,于是贴现率便化为了零。 从贴现率应否为正的讨论,使人们回忆起现代经济理论的基本立足点。它假定无数生产者和消费者参与市场活动,前者的目标是利润极大化,后者的目标是个人(或家庭的)效用函数极大化,于是均衡的价格可以导致资源的最佳配置。这样的结论逻辑上是一贯,是无暇可击的。然而当考虑整个人类的利益而不是个别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时,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便完全不适用了。在一个市场环境中想叫贴现率等于零是根本行不通的。整个人类的利益与个人或家庭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因此这就要有政府出来发挥作用。政府必须在科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参与下,排除市场干扰,在认准了事实依据和科学推论的条件下,制订对人类前途负责的政策,坚决地贯彻执行。因此,政府除了提供公共产品之外,又多了一项任务。环境科学发展崐今天,已经严肃地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新任务,人们将不能回避它们。
『肆』 贴现率与利率是什么关系
贴现率是以利率为基础的。利率是经济学、借贷和租赁等融资实务和回企业财经管理中的答一个重要杠杆调节工具和专业名字。
因此,利率有长短期存款利率和长短期贷款利率等等;即利率水平或高低会因主体不同和期限不同而不同。利率往往由主体机关为他方确定或借贷双方商定。
例如,国家根据国民经济状况确定利率政策水平或基准利率浮动幅度,银行根据该幅度确定借贷和存款的具体水平(数字),企业和或个人之间借贷由借出方或双方商定利率高低多少等等。
拓展资料:
贴现率是具有两种不同的含意,其中分别是:
1、贴现率的第一种定义指的是将未来资产折算成现值(presentvalue)的利率,一般是用当时零风险的利率来当作贴现率,但并不是绝对。
2、第二种含义是指金融机构向该国央行作短期融资时,该国央行向金融机构收取的利率。贴现率的高低会影响各金融机构对客户收取的利率水准并间接影响其它金融市场,为一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但是各国央行对这种借款方式通常有所限制,所以当一金融机构需要短期资金时,一般会先寻求其他管道。
『伍』 贴现率和再贴现率分别是什么意思
贴现率又称门槛比率(Europe称为the refinancing rate,the UK称为repo rate,the US称为discount rate),是指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时,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利息,这种利率即为贴现率,它是票据贴现者获得资金的价格。常用于票据贴现。
企业所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需要资金周转时,可用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或借款。银行同意时,按一定的利率从票据面值中扣除贴现或借款日到票据到期日止的利息,而付给余额。贴现率的高低,主要根据金融市场利率来决定。
再贴现即一般银行资金不够时,除同业间相互调借外,便向中央银行融通借款。借款方式,便是用手上现有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重贴现,以获得资金。
(5)投融资贴现率扩展阅读:
贴现率是以利率为基础的。
利率是经济学、借贷和租赁等融资实务和企业财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杠杆调节工具和专业名字。因此,利率有长短期存款利率和长短期贷款利率等等;即利率水平或高低会因主体不同和期限不同而不同。利率往往由主体机关为他方确定或借贷双方商定。
例如,国家根据国民经济状况确定利率政策水平或基准利率浮动幅度,银行根据该幅度确定借贷和存款的具体水平(数字),企业和或个人之间借贷由借出方或双方商定利率高低多少等等。
作为中央银行抑制货币供应量的三大传统政策手段之一,较法定准备率、公开市场业务易于操作。再贴现率引起的波动程度又远比法定准备率为小,因而各国中央银行一般都经常调整再贴现率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陆』 贴现率到底是什么意思
贴现率又称门槛比率,是指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时,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利息,这种利率即为贴现率,它是票据贴现者获得资金的价格。
常用于票据贴现。企业所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需要资金周转时,可用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或借款。银行同意时,按一定的利率从票据面值中扣除贴现或借款日到票据到期日止的利息,而付给余额。贴现率的高低,主要根据金融市场利率来决定。
(6)投融资贴现率扩展阅读
贴现率的两种含义
第一种
指金融机构向该国央行作短期融资时,该国央行向金融机构收取的利率。贴现率的高低会影响各金融机构对客户收取的利率水准并间接影响其它金融市场,为一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但是各国央行对这种借款方式通常有所限制,所以当一金融机构需要短期资金时,一般会先寻求其他管道。各国央行制定的利率除了贴现率外,另外还有隔夜拆借利率(overnight lending rate),其中美国的隔夜拆借利率被称为联邦基金利率(Fed funds rate)。
第二种
指将未来资产折算成现值(present value)的利率,一般是用当时零风险的利率来当作贴现率,但并不是绝对。
举个例子:贴现率为10%,明年的100块在今年就相当于100/(1+10%)=90.909090...块钱,到了明年就是100/(1+10%)*(1+10%),也就是说,今年用90.909090...块可以买到的东西相当于明年100块可以买到的东西。
『柒』 什么是贴现率贴现率的提高或降低意味着什么
贴现率,是指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
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扩张或收缩。当需要控制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就会减少,而商业银行的利息将得到提高,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
当经济萧条时,银行就会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从而准备金提高,利息率下降,扩大了货币供给量,由此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如果银行已经拥有可供贷款的充足的储备金,则降低再贴现率对刺激放款和投资也许不太有效。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确定了商业银行贷款利息的下限。
(7)投融资贴现率扩展阅读
利率作为经济学和借贷与租赁等融资实务和企业财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杠杆调节工具和专业名字。因此,利率有长短期存款利率与长短期贷款利率等等;即利率水平或高低因主体不同和期限不同而不同。
利率往往是由主体机关为他方确定或借贷双方商定。例如,国家是根据国民经济状况确定利率政策水平或基准利率浮动幅度,银行根据该幅度确定借贷及存款的具体水平(数字),企业以及或个人之间借贷由借出方或双方商定利率高低多少等等。
我国中央银行利率有五种,分别是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和央行票据的利率。
下调对市场影响甚微:适时动态调整,也就是不再实行固定利率,而根据市场情况不断调整,根据以上分析,现在的再贴现利率应该下调。
如果下调,则释放出放松货币供给的信号。举例来说,1年期央行票据收益率在1.9%左右,如果再贴现利率下调到1.9%以下,商业银行就可以通过再贴现融入资金来购买央票进行套利。这等于进一步增强了银行间资金的流动性,与央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相悖。
因此,我们认为下调再贴现利率首先必将是小幅的,不会对市场资金面造成多大影响。但长期来看,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迈进了一大步。再贴现利率的调整有利于建立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完善中央银行利率体系和提高中央银行对市场利率的引导能力。
『捌』 什么叫贴现率
贴现率
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这种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即各成员银行将已贴现过的票据作担保,作为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利息。贴现率政策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扩张或收缩。当需要控制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就会减少,而商业银行的利息将得到提高,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当经济萧条时,银行就会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从而准备金提高,利息率下降,扩大了货币供给量,由此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如果银行已经拥有可供贷款的充足的储备金,则降低贴现率对刺激放款和投资也许不太有效。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确定了商业银行贷款利息的下限。
举个例子:
贴现率为10%,今年的100块到了明年就相当于100*(1+10%)块钱,到了后年就是100*(1+10%)*(1+10%),也就是说,今年用100块可以买到的东西相当于明年110块可以买到的东西。
discount rate 贴现率
(l)联邦储备银行(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时所收取的利率。(2)计算某些资产的现值时所使用的利率。
贴现率(Discount Rate)
贴现率:又称“折现率”。指今后收到或支付的款项折算为现值的利率。常用于票据贴现。企业所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需要资金周转时,可用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或借款。银行同意时,按一定的利率从票据面值中扣除贴现或借款日到票据到期日止的利息,而付给余额。贴现率的高低,主要根据金融市场利率来决定。
贴现率套算公式
因为存在着退税,所以才会出现外贸贴现率这个名词,才会有预计收入,不然的话外贸的贴现率就等于国家的汇率。
其套算公式为:贴现率=一般贷款利率/(1+贴现期)×一般贷款利率
假定汇率=8.07,退税率=13%
如果没有退税
1美金=8.07元
存在了退税
退税收入=8.07*0.13/1.17=0.897元(8.07按全额增值税来假设)
因此,买该产品的成本就只等于8.07-0.897=7.173。转换成美金就=7.173/8.07=USD0.889.
也就是说到了远期相当于用USD0.889买了现在1USD的产品。
贴现率与利率的关系
贴现率是以利率为基础的。
利率是经济学、借贷和租赁等融资实务和企业财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杠杆调节工具和专业名字。因此,利率有长短期存款利率和长短期贷款利率等等;即利率水平或高低会因主体不同和期限不同而不同。利率往往由主体机关为他方确定或借贷双方商定。例如,国家根据国民经济状况确定利率政策水平或基准利率浮动幅度,银行根据该幅度确定借贷和存款的具体水平(数字),企业和或个人之间借贷由借出方或双方商定利率高低多少等等。
贴现率通常用于财经预测,企业财经管理和特定融资实务中的测算用字。例如,用适当的贴现率来预测经济发展、企业财务成长测算、投资预测与回报测算、资产评估与企业价值评估等等。贴现率的确定均以相关年金期限和贴现率用途目的等情况以利率为基准调节相关因素(系数)而得,一般由行为单方自行估计确定。
因此,贴现率不一定大于利率。即贴现率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利率。 一般贴现率小于市场利率,目的是为了防止银行利用两者之差进行牟利
『玖』 折现率与贴现率的区别
1、两者的释义不同
贴现率(Discount Rate),用于将未来付款改为现值的利率,或持有人要求银行兑现未到期票据时,用于先扣除利率的利率。这个贴现率也指的是再贴现率,会员银行在向中央银行借款时,将贴现票据作为支付的利息进行担保。
折现率(discount rate),预期未来有限期收益与现值之比。资本化率和资本化率或恢复利率通常是指将未来预期收益转换为现值的比率。
2、折现率不是利率,也不是贴现率,而是收益率。折现率、贴现率的确定通常和当时的利率水平是有紧密联系的。
3、折现率是外加率,是到期后支付利息的比率;而贴现率是内扣率,是预先扣除贴现息后的比率。
4、贴现率主要用于票据承兑贴现之中;而折现率则广泛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
(9)投融资贴现率扩展阅读:
贴现率的作用:央行通过调整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从而促进经济的扩张或收缩。当通货膨胀需要控制时,中央银行会提高贴现率,使商业银行减少对中央银行的贷款,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商业银行的利息,从而导致货币政策的减少。新能源供应。
经济不景气时,银行会增加向央行的借款,从而增加准备金,降低利率,扩大货币供应量,从而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拾』 贴现率如何计算
公式为:贴现率=一般贷款利率/(1+贴现期)×一般贷款利率
假定汇率=8.07,退税率=13%
如果没有退税
1美金=8.07元
存在了退税
退税收入=8.07*0.13/1.17=0.897元(8.07按全额增值税来假设)
因此,买该产品的成本就只等于8.07-0.897=7.173。转换成美金就=7.173/8.07=USD0.889.
也就是说到了远期相当于用USD0.889买了现在1USD的产品。
贴现率与利率的关系
贴现率是以利率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