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全国多少中小企业 股权融资需求规模
非常多非常多,所以现在为中小企业做融资的概念很多,股权众筹的平台很多。股权众筹是指,公司出让一定比例的股份,面向普通投资者,投资者通过出资入股公司,获得未来收益。这种基于互联网渠道而进行融资的模式被称作股权众筹。另一种解释就是“股权众筹是私募股权互联网化”。
❷ 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其规模问题还是所有制问题为什么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层次因素分析(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因 、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经营风险高。随着企业的发展。创业初期使用的传统经营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部分中小企业仍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管理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中小企业负债水平整体偏高,从而使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过高。一般而言,中小企业没有中长期目标,经营行为短期化(一般只有 年- 年),有较高的倒闭或者破产的可能。根据工信部 年 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按照 分为满分打分,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健康指数为 , 分,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其内部管理水平也处在中下游水平。我国浙江省的调查结果表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左右的小企业在开业后的 - 年便倒闭破产。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短暂和经营的不确定性,一定程度抑制了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 、中小企业的规模和信用水平低下,制约其融资能力。一般而言,企业融资要具备“ C”,即品德、能力、资本、担保和经营环境,而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多采用业主制和合伙制,规模偏小。同时,许多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有的甚至没有建立会计账目,资金管理较为混乱,大大降低了自身的信用度,严重削弱了其融资能力。 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部分中小企业集中地区的调查表明, %以上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以上的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在 B或 B以下。另外,由于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信用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滞后,信用信息传输渠道不通畅,导致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极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贷满足率。 、缺少可供担保抵押的财产,融资成本高。由于银行对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抵押的偏好,一般不愿接受中小企业的流动资产抵押。而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比例小,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占有比较高的比例,缺乏可以作为抵押的不动产,风险大,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中小企业在寻求担保机构担保时,由于多数担保贷款的期限在半年以内,最长不超过一年;信用担保机构基本上只对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而不对设备投资等长期性的贷款提供担保,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另外,由于担保公司在自负盈亏的经营情况下往往提高担保条件,无形中限制了中小企业资金的融通,或者通过繁杂的担保手续,高昂的担保费用,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影响了融资效率。(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因 、金融机构体系的缺陷。在我国的融资格局中,银行贷款在企业融资来源中占有绝对比重,并且由于近年来信贷余额快速增长,而直接融资发展相对缓慢,贷款和直接融资余额的差距越来越大。截至 年 月份,我国银行贷款、直接融资(包含企业债、股票首发、增发和配股)的比重分别为 %和 %。而我国四大国有和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在存款、贷款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在银行贷款的市场份额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占有 %以上。四大国有银行的高度垄断减少了中小金融机构能够获得的金融资源,限制了它们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能力,而大银行追求贷款规模效益和风险平衡又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据统计,目前阶段我国占企业总量 . %的大型企业拥有 %以上的贷款份额,而占 . %的小型企业的贷款份额不足 %。 、资本市场的缺陷。从直接融资渠道上来看。主要有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两种方式。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晚、发育不完善且迟缓,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直接融资所占比重较小。从发行债券融资的情况看,国家对企业发行债券筹资的要求十分严格,目前只有少数经营状况好、经济效益佳、信誉良好的国有大型企业能通过债券市场融资;股票市场上,虽然创建了中小企业板市场及创业板市场,但截至 年 月中小板上市公司共有 家,对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上市融资门槛仍然很高。据统计。中小企业股票融资仅占国内融资总量的 %左右,中小企业主要的筹资方式还是银行借款。 、信用担保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目前,全国虽有各类中小企业担保机构 多家,担保总额接近 亿元,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 . 万亿元贷款,但仍不能有效满足中小企业的担保需求,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信用担保体系的欠缺和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尽管我国一些地方在尝试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但都处于初级阶段。在我国企业信用低下、中小企业融资的要素不完全时,靠中小企业自身所具有的信用担保条件,难以顺利完成融资任务。 、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不够。迄今为止我国还未出台一部完整的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导致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中小企业在法律和权利上的不平等。许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中小企业特殊融资机制。如韩国的中小企业银行、日本的中小企业融资库等,这些机构一般由政府设立,并在不同程度上依靠政府资金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在我国,目前还是大企业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政策方面倾斜,中小企业得不到资金上的便利和优惠。希望采纳~
❸ 如何确定股票上市融资规模
发行股票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融资,所以发行股票的时候会根据融资规模和发行股票的数量来确定每股价格,还会根据上市公司的财务和运营状况。上市公司的发行计划和股票价格及股票数量会报证监会核准后发行。
发行价格的确定:
1、面值发行
面值发行是指按股票的票面金额为发行价格。采用股东分摊的发行方式时一般按平价发行,不受股票市场行情的左右。由于市价往往高于面额,因此以面额为发行价格能够使认购者得到因价格差异而带来的收益,使股东乐于认购,又保证了股票公司顺利地实现筹措股金的目的。
2、时价发行
时价发行是指不是以面额,而是以流通市场上的股票价格( 即时价)为基础确定发行价格。 这种价格一般都是时价高于票面额,二者的差价称溢价,溢价带来的收益归该股份公司所有。时价发行能使发行者以相对少的股份筹集到相对多的资本,从而减轻负担,同时还可以稳定流通市场的股票时价,促进资金的合理配置。按时价发行,对投资者来说也未必吃亏,因为股票市场上行情变幻莫测,如果该公司将溢价收益用于改善经营,提高了公司和股东的收益,将使股票价格上涨;投资者若能掌握时机,适时按时价卖出股票,收回的现款会远高于购买金额,以股票流通市场上当时的价格为基准,但也不必完全一致。在具体决定价格时,还要考虑股票销售难易程度、对原有股票价格是否冲击、认购期间价格变动的可能性等因素,因此,一般将发行价格定在低于时价约5-10%的水平上是比较合理的。
3、折价发行
折价发行是指发行价格不到票面额,是打了折扣的。折价发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优惠性的,通过折价使认购者分享权益。例如公司为了充分体现对现有股东优惠而采取搭配增资方式时,新股票的发行价格就为票面价格的某一折扣,折价不足票面额的部分由公司的公积金抵补。现有股东所享受的优先购买和价格优惠的权利就叫作优先购股权。若股东自己不享用此权,他可以将优先购股权转让出售。这种情况有时又称作优惠售价。另一种情况是该股票行情不佳,发行有一定困难,发行者与推销者共同议定一个折扣率,以吸引那些预测行情要上浮的投资者认购。由于各国一规定发行价格不得低于票面额,因此,这种折扣发行需经过许可方能实行。
4、中间价发行
中间价发行是指股票的发行价格取票面额和市场价格的中间值。这种价格通常在时价高于面额,公司需要增资但又需要照顾原有股东的情况下采用。中间价格发行对象一般为原股东,在时价和面额之间采取一个折中的价格发行,实际上是将差价收益一部分归原股东所有,一部分归公司所有用于扩大经营。因此,在进行股东分摊时要按比例配股,不改变原来的股东构成。
上市公司如何确定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依法应遵循以下几点:
1、公开发行:发起人认购股本数额不少于拟发行股本总额的35%,认购数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向社会公众发行部分不少于拟发行股本总额的25%;公司职工认购的股本数额不超过向社会公众发行股本数额的10%。 其中并未规定 公司公开发行的总数量 这应该由公司根据公司规模和融资规模自行确定 报中国证监会审核批准
2、配股发行:(原有股东按比例认购配售股份) 一次配股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前一次发行并募足股份后普通股总数的30%。
❹ 中国人民银行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具体构成有哪些
从指标构成看,省(市、自治区)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其他。2012年央行建立了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季度统计制度,目前汇总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全国数据间的误差率一直稳定在0.2%左右,明显低于汇总的地区GDP数据与全国GDP的误差水平。
❺ 规模大一些的投融资查询平台都有什么
CVSource投中数据算是比较实用的一个平台了,分为网页版和APP端,基本上查询数据都很全面,方便快捷
❻ 需要找关于 中国风险投资的年度融资和投资规模的数据图表 ,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请问从哪里可以找到
06年风投总量近600亿 种子期融资仍显不足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日前发布《年中国风险投资业调研报告》,对2006年度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现状,以及我国风险投资业的新动向进行阐述。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风险资本总量超过583.85亿元人民币,金额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但仍存在种子期项目融资水平依旧不足的问题。同时,2006年传统行业实现了对以互联网、软件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强势冲击,一举成为风险资本的宠儿。但研究人员分析认为,这种“风向”转变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中国风险资本与投资总量齐创新高,增速创下历史纪录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风险资本总量超过583.85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底的441.29亿元高出32.31%;2006年高达240.85亿元的新筹资风险资本规模,比2005年对应的195.71亿元增加了23.06%。2006年度中国风险投资总量再创历史新高,143.64亿元的投资总额,比2005年增加22.17%。2006年风险资本与投资总量的增长率均超过20%。
海外风险资本与投资占据半壁江山,本土边缘化趋势未改
从调研结果看,虽然制约“红筹上市”路径的政策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但其并未动摇海外风险资本坚定的中国战略。在2006年新筹集的风险资本中,超过一半的风险资本来源于海外,所占比例高达65.1%,正是由于近年来大量海外风险资本的涌入,风险资本管理规模中,海外资本所占比例从2003年的5%,激增至2005年的33.9%,2006年更是接近50%,达到43.7%,海外资本占据中国风险资本半壁江山的局面日益显现。
对调研投资总量的分析可以看出,由外资机构主导的投资额超过109.29亿元,占总投资额的76.1%,本土机构主导的投资总量仅为34.34亿元,占23.9%。
传统行业强势分解IT行业,已成为风险投资的宠儿
与往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6年,传统行业实现了对以互联网、软件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强势冲击,一举成为风险资本的宠儿。调查显示,2006年度有16.2%的风险投资项目属于传统行业,该行业吸收了20.57亿元的风险资本,所占比例上升至14.3%,仅次于IT行业。而本年度22个实现IPO的风险投资企业中,就有6个属于传统行业,也仅次于IT行业的IPO案例数。传统行业不仅在风险资本融资额还是在IPO方面都与IT行业形成抗衡,对其进行强势分解。
北京和上海引领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趋势持续巩固
从调研的投资总量看,2006年投资于北京的风险金额最多,所占比例达到34.8%,并且逐年增加;上海的投资金额比例也比2005年有所增加,其比例达到24.8%,紧随北京,列全国第二。
北京地区风险资本总量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占全国风险资本总量的比例逐年增加,从2003年的15%上升到2004年的23%、2005年的33%以及2006年的45.5%。上海地区2006年的风险资本量仅次于北京,占全国资本总量的15.6%。
京沪两地不仅在资本额合计比例还是投资额合计比例,均占全国的60%。
种子期项目融资水平依旧不足
从调研结果看,有69%的投资项目数属于扩张期和成长期,且成长期的项目数比例延续2005年的增长趋势,比例值升至49%。种子期项目数比例与2005年保持一致,仍然没有扭转前三年调研结果中出现的逐年比例下降的态势。虽然《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的正式实施已经掀起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扶持种子期项目的浪潮,但是从目前的调研结果看,效果还没显现出来,种子期项目融资水平依旧不足。
资本市场在风险投资中的重要性日益展现
调研结果显示,有62%的项目退出方式为股权/股份转让,低于2005年的七成,通过资本市场实现退出已升至32%。资本市场在风险投资中的重要性日益展现。随着2006年6月份深圳中小企业板实现全流通后的上市“开闸”,以深圳同洲电子登陆中小企业板并融资3.5亿元为标志,拉开风险投资国内资本市场退出的序幕。
截至2006年底,已经有5家风险投资企业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实现IPO,占本年度22个风险投资企业IPO案例数的27.73%。调研中,有50%风险投资经理认为中小企业板的“开闸”将极大推动风险投资通过国内上市退出。而已经生效的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也将助推风险投资企业选择国内资本市场作为风险投资退出市场。
研究员称:风投“转向”存在风险
调研结果显示,在2006年度的风险投资项目中,投向IT行业的项目数有121个,投资额为63亿元,分别占总项目数和总投资额的32.7%和43.88%;总投资项目数的16.22%属于传统行业,其吸收高达20.57亿元的风险资本,占年度总投资额的14.32%,仅次于IT行业吸收的风险资本规模,成为继IT行业外的最大赢家。在上市退出方面,对2006年度22家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完成IPO的风险投资企业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有6家(占27.27%)属于传统行业,超过IT行业的IPO家数(5家,占22.73%)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研究员林良镱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传统行业逐渐成为风险投资的宠儿,其中也存在相当大的市场风险。风险投资可以说就是随高科技创新发展应运而生,与高科技创新行业是天然交织在一起的。如果过多的风投采取跟风的形式,片面夸大或只注重利益方面而盲目跟进传统行业,这不仅不利于传统行业的发展,而且本身对中国风投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此外,如果风投过分地“宠爱”传统行业,很有可能将风险投资引向产业投资,而后者也就是一般的私有权益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通常简称VC)不等同于PE。从发达国家实践经验可以看出风险投资的重要作用,中国需要发展更多的风险投资来服务于经济增长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看看这里 http://www.cvcri.com/index.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