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国内家族信托案例

国内家族信托案例

发布时间:2025-02-18 11:55:14

『壹』 案例解析 | “祖母信托”——跨境家族财富传承的解决之道

Q先生是一位58岁的公司高层,持有多种资产,包括股票基金、房产和艺术品。他有一名30岁的儿子和一名23岁的女儿,儿子在加拿大生活和工作,女儿在美国接受教育。Q先生想支持儿子的事业并考虑资产传承,如何合理分配资产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设立“祖母信托”是解决之道。通过在中国设立家族信托,将资产转移给儿子作为受益人,可以避免直接赠予或通过遗嘱的税务负担。信托内资产增值部分无需在加拿大缴税,有助于家族财富积累。相比免税存款账户,祖母信托没有年度投资限额,规模越大,税务筹划效果越明显。信托管理资产的同时,还能避免直接转让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设立“祖母信托”需要考虑委托人身份、受托人选择和受益人设定。委托人应是非加拿大税务居民,并在交付资产后五年内保持非居民身份。受托人负责确保信托不被视为加拿大事实居民信托。受益人可以是加拿大税务居民,信托效力不会受到影响。信托财产分配时,应避免直接分配收益,通过合理管理实现税务筹划。

设立“祖母信托”时需注意慈善基金会的设立门槛,信托管理地、控制权、委托人身份,以及信托的全权性质。信托收益分为收益和资本项目,分配收益需申报并缴税,而资本项目分配只需申报。信托运营需仔细设计和管控,以避免不利影响。加拿大税务机关对境外信托收入监管加强,设立“祖母信托”需谨慎,建议专业税务筹划。

『贰』 结合案例谈个人信托业务的功能有哪些

1、家庭与企业的防火墙

夏先生白手起家创立了自己的企业,他的妻子夏太太在他创业的过程中也给了他很大的帮助。然而虽已有所成,夏先生却十分忧虑。因为他的家庭财产与公司财产联系密切,商场风云莫测,一旦企业出了问题,他的家庭财产很可能要承担连带责任。

由于中国的创业现实,家企不分在企业家中十分常见。然而,家企不分的后果是,一旦企业家被判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多年心血便可能一朝破灭,甚至影响到自己的家庭。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客户可以选择设立保险金信托。

在保险金信托下,案例中的夏先生可以将资金给到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来进行投保。由于信托财产是独立的,只要夏先生不是唯一的信托受益人,客户的债权人便无法就保单利益进行受偿。而当保险赔付以后,保险赔付款直接进入信托账户,债权人同样不能要求强制执行。

2、防止婚变风险

熊先生年过70膝下仅有一女,十分疼爱。熊小姐在出国留学时与外国同学凯文一见钟情,二人在短短2个月的恋爱后决定结婚。熊先生对于这段迅速的异国恋十分担忧,既担心女儿遇人不淑,又担心女儿日后一旦离婚财产被外人瓜分。熊先生向女儿建议订立婚前财产协议,被女儿以影响夫妻感情为由拒绝了。

当今社会离婚率奇高,据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我国的离婚率已接近30%,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离婚率更是在35%以上甚至接近40%。而婚姻的破裂往往伴随着财产的分割,身家千万离上两次婚就变成了身家百万,财富流失的速度令人触目惊心。

但这种风险并非不可控,上述案例中的熊先生就可以使用保险金信托为孩子的婚姻风险提供事先有条件的隔离与分配。将婚前存款设立信托无需与子女的配偶订立婚前财产协议,无需配偶知情,信托设立后该存款既不属于子女的夫妻共同财产,也不属于子女的婚前或婚后的个人财产,且具有相当程度的保密性,避免伤害夫妻感情。

在婚姻和谐时,信托分配的收益可以保证子女及其配偶日常的需要,万一发生婚变,信托财产是独立财产,并不会被当作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3、专业财富管理规划

涂先生在商场打拼多年,现在不仅财务自由,子女也均已成家立业。如今,涂先生觉得自己应该好好享受生活,于是希望辞掉工作,找个专业机构为他打理财富、照顾家人,而自己则可以省心省事的安度晚年。

设立保险金信托除了能达到资产灵活传承的目的,还可以凭借信托公司的专业能力实现财富的安全保值和增值。案例中的涂先生用一份保险金信托来设计退休计划是再合适不过了。

一方面,涂先生把现金资产放进信托账户,能够实现保值增值;

另一方面保险的理赔资金也能够得到信托公司专业化的资产管理服务。

信托公司每月会将约定数目的生活费发放给涂先生的家人,为他们提供一个高品质的生活。涂先生同时可以设立一个监督者,对信托财产的运用和分配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

4、利用保险杠杆,实现财富传承

作为银行高管,惠先生有着较高的财富管理和传承意识。他一直非常看好家族信托,但家族信托动辄三千万的设立门槛却让他望而却步。

保险金信托将保单和信托的优势相结合,利用保险的杠杆功能,为自己的家族实现财富传承规划。家族信托的设立门槛通常在三千万以上,而保险金信托可以利用保险的杠杆作用或期缴的缴费方式有效降低信托门槛,在达到资产传承目的的同时减轻资金压力。

经过信托专家的推荐,惠先生订立了一份具备家族信托功能的保险金信托。惠先生年缴30万,缴费10年,就可以保有800万保额的身故保险,一旦风险发生,800万的赔付金即刻进入家族信托,按照他预先的约定进行管理。通过保险较高的杠杆,惠先生使用较少的保费实现了较高的保额,妥善保障了亲人的后续生活。

『叁』 【家族跨代继承专题】典型案例分析之默多克:信托规避离婚风险

全球最大的跨国传媒集团主要股东鲁珀特·默多克,以其丰富的婚姻历程和庞大的财产引人关注。默多克的财富管理策略,尤其是通过信托规避离婚风险的手段,成为了家族财富传承的典型案例。以下便是默多克如何巧妙运用信托进行财富保护的分析。


默多克的婚姻历程中,经历了多次婚姻,涉及复杂财产分配问题,但他通过设立信托成功规避了离婚风险。在第一次婚姻失败后,默多克设立了三个家族信托:默多克家族信托(Murdoch Family Trust)、K.R. Murdoch 2004 Revocable Trust(可撤销信托)和GCM Trust,以保护其庞大的媒体帝国和家族财富。


默多克家族信托持有21世纪福克斯(21st Century Fox)的B类股票,这些股票虽无投票权,但其受益权分给了默多克的六个子女,确保了家族对公司的控制权。K.R. Murdoch 2004 Revocable Trust则持有约1%投票权的新闻集团B类股票,为可撤销信托,允许默多克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保护了对新闻集团的直接控制。GCM Trust持有部分A类股票,无投票权,受益人则是默多克与第三任妻子邓文迪所生的两个女儿。


通过这样的信托安排,默多克不仅确保了媒体帝国的控制权,还成功规避了在离婚时财产分配的问题。即便在与不同妻子离婚时,默多克的财富分配方式有所不同,但信托的使用使得他的家族财富保持了稳定,减少了财产风险。


信托的设立为默多克提供了多种优势,包括股权安全、资产隔离、财富传承规划、未成年子女保障以及私密性保护。信托工具的多样化应用,使得默多克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标,有效地管理财产和财富。


从默多克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以下经验:


『肆』 vie的结构案例

案例一: 你是中国公民,在国内创立了一家企业A,业务很好,想去上市(为了融资、为了退出)。但是无法达到上交所和深交所的要求,即使达到要求,对漫长的审批也无望。于是想到海外(香港、美国等)更容易上市、方便融资和退出的市场去IPO。

但你这家私人企业,要去海外上市,也需要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审批的,以“防止国内资产外流”。你又一次倒在审批的高墙下。

这时,有一位聪明绝顶的会计,想出个办法:在海外成立一家壳公司B,B(或者通过其在国内设立的全资子公司C)与内资的公司A签订一份几十年的协议,将A所有债务和权益都转给B,B以此在海外成功上市。史称新浪模式,也就是VIE模式(可变利益实体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目前在海外上市的绝大多数中国企业,都采用该模式,包括新浪、网络、腾讯、阿里巴巴(1688)等。

案例二:

你作为中国公民,在中国创立一家公司A,申领了各种许可证。一些行业对外资进入有限制甚至被禁止,比如新闻网站、网络游戏、在线视频、在线支付等,但对你这内资公司来说,都不是问题。

后来,想找点融资。发现极少有人民币基金(因为外汇管制的问题),而且很难和他们谈。但美元基金又不能直接投你的内资公司。于是,你在海外注册了一家公司B,基金将美元投给B(你和基金都拥有B的股权),B再到国内注册成立一家外资全资子公司C。然后,A和C之间,签订一份几十年的协议,A的所有债务、权益全部由C承担和享有。也就是典型的VIE结构。以上两个案例,并非独立,有交叉,可能从创立企业、融资、领取各种牌照、到海外上市,各环节均涉及VIE。
---
欢迎MM交流

『伍』 家族信托受托人可以在哪几个机构担任

在国外,家族信托的受托人既可以是金融机构或者其下属部门,也可以是自然版人、律所、其他组权织等。
在我国,按照我国信托法的规定,但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和法人都可以担任信托的受托人,但如果是要采用信托机构的名义成为受托人,则需要由国务院相关机构批准。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营业性质的信托,其受托人只能是持有信托牌照的信托公司,而对于不收取报酬的民事信托,自然人也是可以成为受托人的,这一点在国内也有过案例。但是律所、其他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不能成为受托人的,因为需要国务院相关机构批准。而律师,由于其展业只能依托于律师事务所,所以也不能以律师的名义成为受托人。

『陆』 许世勋、沈殿霞、梅艳芳家族信托案例详解

许世勋通过设立家族信托,确保了巨额财产安全传承给唯一儿子许晋亨,同时避免了家庭内部可能出现的遗产争夺。此举体现了对儿子深沉的爱与远见。

沈殿霞设立家族信托,精心安排女儿郑欣宜的未来生活保障。在沈殿霞去世前,她将亿级资产放入信托,为女儿制定了每月固定费用领取制度,并通过信托保护人机制,确保了女儿的资产安全与正确运用。

梅艳芳通过设立家族信托,巧妙平衡了对母亲的供养与个人财产安全。她将巨额资产装入信托,为侄子、侄女预留教育金,每月向母亲支付生活费,直至其去世。信托设立后,梅母与受托人汇丰信托产生长达十年的诉讼,最终法院多次支持了梅母增加生活费的诉求,显示了法律对合理经济给养的重视。

『柒』 家族控股的股票好吗

家族控股的股票好吗关键要看公司怎么样。继2019年建信信托首创国内股票家族信托,创新性地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部分存量股票置入“全权委托型”家族信托之后,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建信信托先后完成数单股票家族信托,取得市场良好反响,为股东的财富保值与传承提供有效工具与服务。家族信托, 正成为越来越多家族实控人的股权集中管理工具。
在股票家族信托的服务方案中,股东子孙后代可通过信托受益权,合理继承(流转)相应股票的权益,将受益权、控制权、经营权合理安排,避免因家族后代离世、婚姻变化、血亲关系向下分化等原因导致财产外流,保证家族财产顺利传承。
不过,国内市场尚未有将上市公司控股权或超过10%的大比例股权置入控股股东家族信托的案例。建信信托基于对境外成熟市场的长期研究发现,家族信托持有上市公司控股权对企业价值与公司治理均有不同程度上的积极作用,是上市公司家族财富管理的“标配”工具。因此,境内股票家族信托也应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拓展资料
我国资本市场将出现民营上市公司控股权的交接潮。如何合理传承?
(一)以法定继承、捐赠或法院判决等传统方式传承股权给家族成员,往往导致不同程度股权分割的结果,造成家族企业控股权无法集中,企业治理面临决策分散风险。遗嘱继承手续繁杂,存在继承过程中的潜在诉讼、法院判决难以执行、拉锯时间长等风险。
家族信托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可避免企业持股比例分散、家族接班人对企业的控制权被稀释,甚至失去对企业控制权的情形。
(二)由家族信托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可实现家族成员资产的成功隔离。股权所有权将不因企业家或其后代个人的生老病死、婚姻变化、债务、甚至移民状况而发生转移。

阅读全文

与国内家族信托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科达自控股票 浏览:762
国内家族信托案例 浏览:377
梅艳芳信托基金 浏览:737
奥飞动漫股票分析 浏览:103
华夏领华夏领先基金 浏览:773
现在农行理财 浏览:58
银行七夕贵金属文案 浏览:235
南宁木薯2015年价格 浏览:900
网络融资服务平台 浏览:390
玖富钱包和玖富理财怎么样 浏览:959
交行最新理财 浏览:272
股票美的股份 浏览:950
2018银行业理财资金规模 浏览:884
互联网理财比较 浏览:193
dkx指标期货 浏览:748
p2p理财一般怎么收费的 浏览:161
期货的最新发展前景 浏览:518
期货公司资产管理合同指引 浏览:354
一五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如何 浏览:206
中国投资融资网查询 浏览: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