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新河融资案

新河融资案

发布时间:2024-08-04 03:08:10

Ⅰ 东平有运河吗

东平不仅有运河,还有相关的运河文化。下面是东平介绍,希望能帮到您。

东平之通京杭大运河,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元代朝廷为了解决山东境内大运河漕运梗阻,实现南粮北调以济京师,至元十八年十月,元世祖派兵部尚书李奥鲁赤带领都水监官员及水利专家到济州作实地测量与度划,并于次年开工,经过两年施工,开凿了南起任城(今济宁),北至须城县(今东平)安民山的济州河。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世祖又下令开通了引汶济运由安民山至临清接御河的会通河。至此,破解了山东运河漕船水陆不畅的难题,而运河也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东平运河南从新湖乡小河涯村入境,北到戴庙乡十里堡村出境,总长约30公里。其通航时间前后约七百年。
会通河开凿于元代,而繁盛于明清。这条古代黄金水道的兴衰史,也是东平社会发展的兴衰史。在漫漫七百年间,它为东平留下了一笔巨大的历史文化遗产,使我们至今受用不尽。近年来,中共东平县委、东平县人民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运河文化遗产不仅高度重视,而且进行了系统保护,围绕建设“生态东平,江北渔乡”这一总目标,对大运河水系的开发利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规划,全面布局,突出重点,分期开发”的总体方针。并依据这一方针,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开发东平段运河的重大举措,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东平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

东平境内有着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主要有著名的引汶济运工程戴村坝、运河之畔的明珠城市州城、运河风景名胜区东平湖以及重要码头大安山、戴家庙等。
中国运河史上的伟大工程戴村坝。元朝统一中国后,为了通过隋代运河实现南粮北调,解决山东境内水陆转运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元朝派都水监郭守敬实地堪察拿出解决方案。郭守敬采取在鲁西低洼平原上开凿运河的方法,通过引泗水、汶水汇于济宁城南而入淮,然后在汇合处开一新河分水北上超过“南旺水脊”,又凿通了济州河通往临清的河道会通河,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航运不畅的问题。但这一局面保持了不足百年,由于黄河频繁决口,运河淤塞严重,逐渐形成河通水不足的困难局面,严重影响南粮北运保障京都,疏浚河道遂成急务。元朝工部尚书宋礼采纳农民水利专家白英“引汶济运”的建议,在东平境内大汶河上筑坝,截汶水入于新开挖的小汶河,至汶上南旺脊顶,通过建闸控制南北分水,使引汶之水七分流北,三分流南,即所谓“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抬高运河水位;同时,把南旺、安山、马场、昭阳等湖改造成蓄放自如的“水柜”,并引兖州、青州、济州三州泉水,补充运河水源,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运河“瓶颈”南旺因地势高南水北上不畅和水源不足的问题,实现了运河的长期畅通。这一治运的关键工程,就是戴村坝。戴村坝初建于永乐九年(1411年),后经多次维修加固。整条坝为南北向,形状略呈孤形,其弓背对着迎水面。戴村坝坝体结构分为三段,南为滚水坝,中为乱石坝,北为玲珑坝。三段坝体中,北段玲珑坝比南段滚水坝高10厘米,中间乱石坝比滚水坝高20厘米,形成两边不对称低凹而中间凸出状。如此设计,可形成三坝分级漫水,达到排洪防溢,调蓄汶水以济运的目的。清道光二年(1822年),维修大坝时,在坝东北增筑比坝平面高2米,长260米的三合土坝一座,当石坝漫水位超过2米,此坝即自行漫水,从而巧妙地起到泄洪保坝作用。在石坝与三合土坝之间,有一道呈东北西南向长约千米的堤防,名太皇堤。堤的迎水面为石砌。此堤作用在于当丰水期水量过大过猛时,水头至此而碰壁南流,从而缓解水的流速,以确保主坝安全泄洪。戴村坝南北总长约3000米,坝顶宽约10米,在大汶河与大清河相接处,如长龙卧波,似猛虎锁关,极其雄伟壮观。戴村坝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戴村坝,就不会有山东运河的畅通,不会有明清两代的漕运繁荣。戴村坝引汶入运的奇妙构想,与四川李冰父子的都江堰工程一样,堪称世界水利建设史上第一流的伟大构思,它的设计之精巧,制造之精工,运用之精妙,分水之精确,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得到国际水利界专家的高度评价,很久以来,就享有“中国第二都江堰”的美誉。其实在我看来,戴村坝远比都江堰伟大的多,都江堰仅起地域导流的水利作用,而戴村坝的实际效用,不仅在经济上保障了南粮北运,以济京师,而且因为这一交通大动脉的畅通,政治上有利于封建王朝的统治和国家的统一,文化上促进了南北大交流和各民族文化心理的认同,形成了明清以来社会的长期稳定。避免了历史上三国鼎立、南北分治、五胡乱华等分裂混乱局面的出现,对于国家来说,这比任何经济利好都更加重要。
运河之畔的明珠——州城。大运河的开通,给东平留下的另一个巨大文化遗产是州城。州城原为东平故城,自宋咸平三年(1000年)立城,一直是东平府、路、州、县的治所驻地,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州城的兴衰与运河的兴衰紧密相联。州城繁荣于金元之际,此时也正是大运河贯通之时。金元时期,元朝设东平路,严实任东平路总管。据《东平州志》记载,此时的东平路领54州县,是东平建制史上管辖范围最大的时期,也是州城经济文化达到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州城,商贾云集,百业兴隆;店铺鳞次栉比,作坊星罗棋布;运河上帆樯林立,轴舻相连,拉纤号子声声,灯火日夜不息;岸边车马喧嚣,货物堆积如山。当地产的花生、棉花、布匹、蒲编等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往四面八方;南方的茶叶、丝绸、竹器、食糖;北方的皮货、煤炭、木材、杂品等,经运河而汇集于此,又由此再经运河而分散到全国各地。江、浙、皖、晋、秦客商潮水般涌入州城,各类商会的楼堂馆所傍河而立,金店、银号、书坊、笔庄,以及酒楼、戏台、药铺、茶肆等等遍布城区。以致意大利著名旅游家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赞叹“这是一座雄伟美丽的大都市,商品与手工艺制品特别丰富。河中船舶往来如织,仅看这些运载着价值连城的商品的船舶吨位与数量,就会令人惊讶不已。”诗人高适更写下了“高城回首一长嗟,市声浩浩如欲沸”的赞美诗句。州城不仅经济发达,文化尤为繁荣。东平路在严实父子管辖下的半个世纪,社会稳定,府学兴盛,南北才俊,咸集州城。出现了以大戏曲家高文秀为代表的东平作家群,勾栏瓦舍,遍布城中,笙歌舞乐,日夜不息,使东平成为中国北方除大都之外的著名戏曲之乡、杂剧重镇。特别是府学的兴盛,培养了大批人才,以至有“朝中官员,半出东平”之说。更令东平人骄傲的是,元代还产生了大科学家王桢,他所著的《农书》,成为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在元末明初,又产生了《三国演义》《水浒传》作者罗贯中,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四部古典小说半出东平的罕见奇观。这座繁华的城市里,古建筑比比皆是。著名的有文庙、关帝庙、火神庙、城隍庙、镇武庙;报恩寺,清真寺;状元府;山陕会馆以及各类牌坊,如宋代的梁颢梁固父子状元牌坊、武进士武之大的龙门连跃牌坊等功名和节孝牌坊,号称“七十二架”之多。还有不少烙印着运河文化的古遗址等等。古代州城生态环境极好。据清道光《东平州志》记载,会通河一带名泉甚多,著名的即有半亩泉、游龙泉、双鸣泉、永旺泉、静深泉等三十余处。泉多林必茂。入夏以后,运河岸边,泉水之畔,白杨绿柳,浓荫蔽天;奇花异草,争妍斗艳。游人踏青赏景,漫游林下,听百鸟之欢鸣,观河上之帆影,如同在画图中。故民国《东平县志》美其“夏秋之交,不亚江南”。
与大运河灵肉一体的省级风景名胜区东平湖。历史上,大运河进入东平境内后,在今戴庙乡注入黄河的地方,与大清河流向基本平行,相邻而不相交,现在的东平湖,实际上是大清河入黄前的一片低洼水泽,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东平湖水库时,才把大运河和大清河入黄口融汇一起,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平原水库——东平湖。由是,也可以说,东平湖文化,也就是大运河文化。现在沿湖大安山至戴家庙一带三十多里,都曾是京杭运河商贸经济和民间艺术的繁华带。清道光《东平州志》记载,大安山和戴家庙分别建有河闸,有专司此职的闸夫。两处都是商贾往来,百工聚汇,货物集散,生意兴隆的水陆大码头。2007年夏,我在做大运河调查时,听大安山曾做过运河船工的村民说,该村傍运河而建,曾有七十二条胡同,条条通向运河。戴家庙曾有十条大街,每一条街道都通向运河。市列珠玑,户盈管弦,经济文化皆极一时之盛。那时,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叫“大安山到戴庙,一黑夜不睡觉。”意思是两个大码头之间,河面上桅杆林立,灯火交织,市声如沸,形同白昼。据一位曾在运河上闯荡大半生的八十多岁老船工说,那时,运河上最多时一天曾过48帮船队(每帮船队100艘船)。可以想像,五千艘运粮船蓬帆高挂,衔尾而行,如神龙遨游,不见首尾,该是一种多么壮观的景象!故此“会河帆影”成为东平古八景之一,至今仍留在运河两岸人们的记忆里。河湖融为一体后,东平湖总面积627平方公里,蓄水量40亿立方米。目前,常年水面200多平方公里。成为青山环绕,绿柳垂岸,碧波苇荡,银鸥翔天,天然一幅优美画卷的风景名胜区。东平湖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湖中有鱼类、贝类等水生动物60余种,水生植物40多种,年产量在3000吨以上。东平湖周围多山,以腊山国家森林公园最为著名,这是一座道教名山,山上有三清宫、藏经阁、古戏台、玉皇殿等众多古迹。与腊山相邻的六工山建福寺,是中国四大民间武术之一子午功的发源地。至今保存着子午功创始人水浒英雄武松、鲁智深的练功房等遗迹。湖中有岛,名无影山,传说曾是水浒英雄劫持生辰后藏身的地方,今改名聚义岛。岛上文物众多,有藏梅寺、晁盖墓、钟鼓楼等。聚义岛是理想的避暑胜地。这里夏日清风习习,夜凉如秋;岛岸绵长,沙白如雪,是优良的天然浴场。环东平湖一带,还有国保级文物白佛山隋代大佛、稻屯洼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名胜洪顶山北朝摩崖刻经、司里山摩崖石刻造像群、旧县乡楚霸王墓等许多珍贵文物古迹。
总之,东平的运河文化,积淀深厚,丰富多彩。是历史留给我们当代人的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财富。

建设东平运河人文自然风景带的意义、原则及措施

中共东平县委、东平县人民政府认为,运河文化是一项蕴藏巨大的人文资源,做好这篇大文章,既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也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对促进和发展县域经济,具有无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建设运河人文自然风景带,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直接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选择越来越宽,需求也越来越高。时尚娱乐、休闲娱乐、文化娱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纵贯中国南北,绵绵数千里之长的京杭大运河,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内涵的运河文化,覆盖面积大,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对人们的文化意识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穿透力。发掘和弘扬运河文化,就是弘扬传统优秀民族文化。在当今国际经济一体化,外来文化日益侵蚀本土文化,文化出现多元化交融的社会转型时期,唤醒人们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崇敬意识、保护意识、传承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因素。
建设运河人文自然风景带,是发展当地旅游产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运河文化是一种跨地域,跨时空的开放性文化,它吸纳了佛、道、儒各家文化,融汇了吴越、楚湘、齐鲁、燕赵等区域文化,以在历史邃道中流动的方式,加强了运河两岸各族人民的心理认同,对促进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产生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旅游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文化正是旅游的灵魂和打造旅游品牌不可或缺的要素。缺乏文化内含的旅游资源,注定不会成为游人趋之若骛的热点。运河遗址遗存文物古迹,以它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持久的生命活力,必将表现出强大的磁性,每建成一处景点,都会成为人们的争相观览之地。运河作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典范实践和杰出创造,已被公认为是“活着的文化遗产”,建设运河人文自然风景带,必将成为拉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资源。特别是东平,境内有古梁山泊遗存水域东平湖这一孕育了举世闻名的水浒故事的宝贵资源,运河人文自然风景带的建设,将会造成水浒文化旅游线上的火爆热点。
建设运河人文自然风景带,可以有效保护运河两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百年来,在东平运河沿岸形成的以民俗文化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构成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流行于运河两岸的民间风俗敬河神、赛龙舟、踩高跷、舞狮子以及民间武术、灯会等等,过去因为运河的衰落,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也趋向冷寂,甚至面临失传。通过建设运河人文自然风景带,可以有效的保护这些民俗文化在强势的现代时尚文化冲击下不被丢弃,并使这些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成为旅游景点上最富有生命活力、最吸引游人眼球的独特文化形态。例如,曾经是运河码头的戴家庙村,民间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尚武风习,每年旅游旺季,武术爱好者们都要在东平湖景区“亮相”进行武术表演,深受游客欢迎。建设运河人文自然风景带,可以使伴运河而生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得到全面保护,又可在旅游产业中,发挥其他形式难以替代的作用。
建设运河人文自然风景带,有利于抢救和保护运河文化遗址。东平段运河由于长期断流,两岸有不少村庄的老百姓,由渔民成为了农民,过去曾经是重要的货物集散地或繁华水运码头的集镇、村庄,因为丧失了经济文化发展的特定条件,逐渐变得无人问津而走向寂寞、荒凉、衰败。表面上看,这是历史的变迁,其实是无数文化遗产的消失。不要说一座城市,就是一座集镇码头,也无不包含了许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其他种种人类生活的信息,随着无情的废弃,所有这一切信息,都将消失。比如东平大安山、戴家庙,都曾是运河岸边十分繁华的大码头,在明清两朝数百年的运河线上,可以说“天下无人不识君”。随着运河的断流,这些曾经是明星般的码头早已暗然失色,成为普通村庄,有的甚至已经看不到运河对其产生的影子。建设运河人文自然风景带,通过保护、开发等措施,可以使这些重要的运河文化遗址得到抢救而重新浮现出来,为现实服务。
建设运河人文自然风景带,有利于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运河东平段断流后,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变迁,特别是经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大寨运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运河故道已面目全非,有的地方河道填平,河堤被毁,在东平与汶上、梁山三县相邻处的河段上,多见以运河堤为土源建起的砖厂,使运河肢体变得破碎。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本来是好事,但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有的地方运河故道被当作天然垃圾场、排污坑,使运河遭受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建设运河人文自然风景带,有利于把被破坏的环境恢复起来,重现运河两岸绿树成林,飞鸟成群,河中鱼虾成汛的美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东平建设运河人文自然风景带的几项基本原则。一是近期开发与长远建设相结合的原则。运河东平段全长30公里,仅凭县财政之力,在短时间甚至十数年内都是难以全面治理的。怎么办呢?只能有重点的开发,对暂不开发的河段,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维持现状,停止一切目的的损坏。待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全面实施时,再行整体规划利用。二是循序渐进,防止盲目开发的原则。运河东平段可资利用处颇多,分布在沿线6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运河文化遗址。为了防止盲目开发,县里统一规定开发顺序。三是严格遵循文物保护法,修旧如旧,不因开发造成新的破坏。对运河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东平县委、县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认为运河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必须保护好、宣传好、利用好。凡属文物的运河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有相关专家指导,尊重专家意见。四是有利于整合资源,重点投资,短期见效的原则等。

形成人文与生态与旅游和谐相处优化发展的良好格局

运河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开发者既要有热心,也要有耐心;既需要财力,也需要智慧;只有在科学的轨道上,综合多种有利条件,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才能建成人文与生态与旅游和谐相处优化发展的良好格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共东平县委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发展全县旅游产业,制定了“科学规划,全面布局,突出重点,分期开发”的大运河开发利用总体方针。仅有总体方针还不行,还必须有充分的资金作保证,否则,再好的设想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历史上,东平是农业县,财政家底一直瘠薄,如何拓展融资渠道,以保证开发建设的顺利进行?县委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充分利用政策,向国家争取一点;二是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确保项目实施;三是制定谁投资谁受益和吸引外资及社会闲散资金的具体政策;四是集中资金建设重点项目,利用回收资金继续投放于新项目的开发建设。采取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县委明确了大旅游开发的战略思想,按照“水浒故里,江北渔乡”的主题定位和“远推水浒文化,近推休闲渡假”的市场定位,以争创全国旅游强县、打造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加快景区景点建设。借鉴历史上农民水利专家白英“引汶济运”的治水方略,引汶水以入东平新城,把县城打造成“水上城市”。运河史上著名的戴村坝座落在县城东部五公里处,其上游河道便是发源于泰莱山区,流域面积达一万平方公里的大汶河。大汶河水质优良,水源丰沛,经下游河段大清河而注入东平湖,为东平利用这一天然水资源,提供了独特的条件。今年以来,县里投入上亿元,在戴村坝上游,建造了引水工程,目前,工程完成过半,预计国庆节前竣工。同时,县委对戴村坝至东平湖、大运河直至黄河全长约150公里的水道,计划总投资20亿元,进行全面疏浚改造。目前戴村坝至东平湖40公里河段,已经完成河道清淤排沙的疏通,沿岸15个码头节点,40余处景点,一部分已经完成,一部分尚在建设中。县城南出口新建的“清河公园”和旅游码头,游人可乘船直达东平湖,沿着这一水上游风景带,可饱览大清河两岸绿草茵茵,牛羊成群,鸡鸣树巅,霜结板桥的田园景致,也可观览东平湖景色迷人的湿地风光。同时,戴村坝休闲游乐园、罗贯中纪念馆、罗贯中故里牌坊、稻屯洼城市湿地公园、水上森林游乐园、运河渔村、渔家风情园等景区景点,都在建设中。
其次,投以重金,对运河明珠城市州城进行抢救保护。如前所述,州城曾是一座千年古城,在开发和建设运河人文与自然风景带中,中共东平县委、东平县人民政府把恢复州城历史原貌,不仅作为建设运河文化风景带的重头戏,而且作为整合全县旅游资源的重中之重。年初,县政府成立专家小组,根据清朝《东平州志》记载,对州城进行了全面规划,明确了复建的三十余处景点,即四座城门楼、8华里长宋代一条街、文庙、火神庙、性觉寺、历史上原有的10架牌坊等,对所有景点,决定通过民间筹资、招商引资、城内土地资产置换盘活等方式,在三年内,总投资12.5亿元,分三期工程实施。一期工程投资3亿元,建设南连京杭大运河北接东平湖总长4300米的宋代一条街,分为休闲、游览、服务三个功能区。同时,修复完善运河遗迹永济桥、清真寺;重建北城门楼、状元府、龙门连跃坊、升平人瑞坊、进士及第坊等文物古迹;街面全部铺设青石板,按宋代风格整体开发沿街建筑,重现宋代街市的繁华景象。二期工程投资4.5亿元,重建历史上的东平府衙、文庙、报恩寺、关帝庙、老城门城墙以及修复护城河,建设旅游码头等。第三期工程投资5亿元,全面改造城区,重现关帝庙街、文庙街、孟家街、白衣堂街等老街老巷历史风貌,建设文化广场,仿宋风格高档住宅小区、高档宾馆酒店,打造“水绕城,城环水”的千年宋城和谐美景。三年后,州城将基本恢复运河明珠城市的历史景观。目前,工程进展顺利,3架历史上的著名牌坊“升平人瑞”坊、“龙门连跃”坊、“进士及第”坊已安装完成。北城门楼外的东平湖旅游码头已经建成。有五百多年历史的运河清真寺,县财政投资60余万元,修葺了主殿,添置了配房,使这座精美的古代建筑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州城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万里同志的家乡,万里同志的旧居,不仅是东平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占地约三千平方米的万里旧居,也在规划实施中。州城四面环水,蒲苇丛生,绿柳垂阴,是典型的水城,过去曾有“东方威尼斯”的美称。州城恢复历史原貌后,原来的护城河,水塘等,将以发展观光农业为主,种植蒲苇莲荷,重现民国《东平县志》记载的“夏秋之交,荷花半城,渔舟唱晚,风景清幽,不亚于江南”的美景。我们深信,三期工程完成后,随着运河文化游和水浒文化游的兴起,州城必将成为运河旅游线上独具特色的观光景点。
第三,努力打造东平湖旅游品牌。蕴藏着丰富运河文化和水浒文化内涵的东平湖,是东平最大的旅游资源,也是运河文化游的龙头项目。东平县委、县政府一直把东平湖作为旅游产业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在县财政财力不足的情况下,采取“招商开发,互利双赢”的办法,与合资方协商,对东平湖景区和国家森林公园腊山进行整体设计和开发,先后恢复了聚义岛藏梅寺、钟鼓楼等古建筑群和根据古典小说《水浒传》建造的山寨、水寨。今年通过专家论证评审,又把运河湿地即东平湖湿地作为旅游开发的核心区域,整合闲散资源,在东平湖畔的王台,规划建设了既是影视基地,又是大型旅游码头和休闲娱乐场所的“水浒古镇”,目前基本竣工。配合东平湖景区建设,大清河沿岸的旅游码头、县城至东平湖高等级观光路、环湖观光路等多个项目,都在建设中。在曾是运河重要码头的大安山潘孟于,正在规划建设运河文化游乐园,发展以垂钓、采菱、木船游、水上体育和运河风味小吃等为主要内容的娱乐游项目。
这些项目全部实施后,东平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根本性改观,旅游产业将出现全新的景观,旅游经济效益将得到极大提高。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正在加速形成。东平为运河人文自然风景带的开发建设,在三四年内,总计将投入50多亿元,今年实际已投入12亿元,使旅游业从景点数量到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这种大手笔规划,大境界布局,大气魄引领所带来的经济回报也是巨大的。去年以来,游客数量持续出现爆增势头,旅游收入也日益剧增。
东平的运河人文自然风景带建设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我们坚信,随着运河文化的深入挖掘、不断完善,一个以东平湖景区为核心,充分体现运河文化特色的精品级旅游带,必定出现在鲁西南大地上,成为游客的首选目标。□

Ⅱ “十大工程”将怎样绘就美丽“滨城”

年终岁末,作为天津“双城”发展格局重要组成部分的“滨城”重磅消息不断:继刚刚闭幕的第四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建设美丽“滨城”,加快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之后,12月9日上午,美丽“滨城”建设“十大工程”正式启动,标志着新区落实“双城”发展战略、加快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迈出新步伐。当日上午举行的“‘十大工程’助推美丽‘滨城’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提出,“十大工程”共安排重点项目221个,总投资5731亿元,其中“十四五”预计完成投资2487亿元,项目数占比超过七成。美丽“滨城”美好前景令人充满期待。

“干货”多多 亮点纷呈
当天发布的“十大工程”可谓“干货”多多、亮点多多。
其中,轨道交通系统工程发力“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提速建设滨城现代轨道交通体系,重点建设京滨城际、津潍高铁、滨海西站配套、B1线、Z4线、Z2线、东疆轨道接驳线等1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329亿元,其中“十四五”完成投资663亿元;
双港集疏运工程剑指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地位,重点建设天津港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津石高速、塘承高速新区段、新杨北公路、汉港公路、滨海国际机场三期工程等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819亿元,“十四五”完成投资222亿元;
城市交通承载力工程重点建设杭州道西延、车站北路桥、西中环南延、津歧公路拓宽、工农大道改建、塘汉公路联络线等23个重点项目,“十四五”完成投资61亿元,着重提升城市交通承载力,支撑滨城集聚发展;
城市更新改造工程重点建设洋货市场等10个单元城市更新工程、345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5个棚户区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总投资1219亿元,“十四五”完成投资464亿元,让滨城更具高品质现代都市范儿;
新型城镇化工程重点建设胡家园、新城镇、太平镇、中塘镇、小王庄镇等6个示范镇重点项目,总投资822亿元,“十四五”完成投资178亿元,力促城乡一体化发展;
社会事业提质工程重点建设天津第五中心医院改扩建、新区中医医院二期、耀华中学滨海分校、泰达足球场提升改造、渤龙湖体育健身中心等4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22亿元,“十四五”完成投资130亿元,进一步补足公共服务短板;
市政配套完善工程重点建设大港水厂、南港海水淡化厂、雨污分流改造、国家管网LNG接收站二期、中石化LNG接收站二期、北京燃气LNG接收站等6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650亿元,“十四五”完成投资481亿元,进一步保障城市基础优质供给;
生态环境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临海新城水域综合治理、临港中 港池岸线修复工程、黄港湿地生态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修复工程等1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1亿元,“十四五”完成投资38亿元,进一步提速“双碳”示范城市建设;
文旅商业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生态城万达广场、海河外滩提升改造工程等1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47亿元,预计“十四五”完成投资24亿元,加快打造京津冀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重要目的地;
新型基础设施工程重点建设腾讯天津高新云数据中心、奇虎360天津创业平台、国家超算天津中心新机房、中科曙光天津产业基地二期等1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445亿元,“十四五”完成投资226亿元。其中,高新区承担10个项目,将有力支撑“中国信创谷”建设。
围绕五个方面发力
据悉,“十大工程”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发力:一是全面落实“交通强区”,增强城市载体功能;二是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推进城市协调发展;三是完善新区城市功能,补足城市发展短板;四是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建设宜居宜业美丽“滨城”;五是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领“三新”经济发展。
“十大工程”谋划过程中,新区始终秉持“四大理念”,项目化、具体化推进“双城”发展战略落地实施,特别是做到了坚持人民城市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系统解决职住不平衡、两翼不平衡、开发区和街镇不平衡等问题,努力提高均衡化、优质化、普惠化水平。
“十大工程”完工后,新区综合承载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基础配套能力将显著增强,生态环境、创业环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城”基本建成。
提速滨城“新基建”
此次启动的“十大工程”中,新基建项目备受关注,这些项目的建设将如何影响滨城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滨海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青林表示,此次“十大工程”中,高新区确定纳入“十四五”预安排项目共计6类35个项目。其中中科曙光天津产业基地二期项目等新基建项目10个,包括腾讯新基建绿色低碳数据中心项目、奇虎360天津创业平台、中科曙光天津产业基地二期工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数字经济产业孵化平台基础设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动能引育创新平台、高新区网络安全产业基础设施等。这些项目的共同点是服务于高新区信创产业、领军企业和重点项目,有力支撑“中国信创谷”建设。
总投资85亿元的中科曙光天津产业基地二期项目主要建设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包括研发中心、实验室以及智能化测试生产线等。未来,项目将成为天津建设信创产业高地的重要载体,为信息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和网络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总投资9.3亿元的高新区网络安全产业基础设施项目是高新区为信创龙头企业打造的全新载体和平台,为飞腾、麒麟等企业提速升级、动能转化提供全新动能,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和技术应用推广。未来,信创海河实验室也将在这里正式运营,为企业搭建产业生态、转化创新成果、汇聚创新资源提供有力支撑。
总投资100亿元的腾讯新基建绿色低碳数据中心项目是腾讯公司全国性云计算中心和云服务平台的重要支点,全面支撑腾讯华北地区所有业务,同时辐射全国互联网用户,并为第三方企业提供云平台综合服务。目前项目进入基建施工阶段,正在进行装饰装修和室外工程施工作业,计划明年3月竣工验收。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高新区加快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
让城市更新快马加鞭
新区此次启动的“十大工程”中,城市更新项目占有一定比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滨海新区分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平表示,“十四五”期间,“十大工程”中的城市更新项目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约883亿元,占“十大工程”总投资额的37%,预计新增就业人口近3.4万人,对美丽“滨城”建设意义重大。
目前,新区城市更新项目建设速度较快,经开区永正制衣、泰达时尚广场、保税区海港片区三个项目已完成主体招标工作,杭州道街道建材路、大港街道迎宾街以东片区2个项目已开展招标工作,预计可实现固投近200亿元,新增就业人口约1.7万人。计划明年启动塘沽南站、大沽化、华北陶瓷、新河街道新北路以西片区等5个城市更新项目招标工作。
建立四大机制推进任务实施
“十大工程”投资建设体量大、建设标准要求高,如何保障和推进实施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对此,区住建委党委书记、主任陈波表示,为高质高效完成“十大工程”建设任务,新区建立四个方面的推进机制。
一是领导机制。区委、区政府专门出台“十大工程”建设总体方案,将“十大工程”纳入美丽“滨城”建设攻坚行动计划,集中全区之力,集中指挥调度,强化督办考核,抓好落地实施。
二是逐年度、分梯度建设推进机制。“十大工程”共安排项目221个,超过70%的项目要在“十四五”期间完工,剩余项目2028年前全部完工。为提高建设效率,坚持“项目为王”,统筹优化“十大工程”建设时序和项目布局,合理确定项目梯次,形成滚动接续机制。每年年初制定年度“十大工程”实施计划和项目清单,并全面提高建设、审批效率,确保压茬推进,直至建成投用。
三是多渠道、市场化投资保障机制。“十大工程”总投资超过5700亿元,“十四五”计划完成投资近2500亿元,确保投资落地是重中之重。为保障项目实施,新区坚持经营城市理念和市场化思路,制定全方位建设投资支持政策,统筹盘活各类资源,拓宽建设投融资渠道。在保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还将以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四是项目推介机制。将进一步加大“十大工程”主题发布、策划宣传、招商推介等工作力度。
来源:滨海发布

Ⅲ “两型社会”建设与土地管理改革创新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颜学毛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我国国情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建设“两型社会”实践中,如何推进土地管理改革创新,建立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土地管理新机制,是国土资源部门面前的新课题。我结合湖南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土地管理综合配套改革的情况谈一谈。

一、“两型社会”建设对土地利用提出了新要求

从土地利用的角度讲,建设“两型社会”,就是严格保护耕地,统筹和优化各业用地与布局,提升集约节约用地水平,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其基本要求体现在:

(一)耕地保护目标要落实

解决我国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必须保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湖南是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耕地保护任务十分艰巨。湖南省现有耕地面积378.89万公顷,排全国第19位;人均耕地只有0.85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1.5%,排全国第25位,有9个市(州)、56个县(市、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食组织确定的最低警戒线。随着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一批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兴建,耕地保护压力日增。能否贯彻落实好中央精神,在严守耕地底线的基础上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衡量国土资源部门管理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为此,必须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大胆改革创新,进一步创新耕地保护机制,在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制度的同时,完善耕地保护指标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政府与农民共同责任体系与机制,确保耕地保护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合理用地需求要保障

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解决经济社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靠发展。保护、管理土地资源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管理而管理,最终还是为了更合理利用,保障科学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是土地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国土资源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湖南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中期,其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值。同时,湖南又是中央确定的中部崛起战略核心,她的发展对土地需求十分强劲。在推进和提升湖南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保障与保护的矛盾更加显得突出和要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必须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努力找准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结合点,通过土地管理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大胆创新,破解统筹各业用地、统筹城乡难题,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促保护。

(三)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要提高

过去我们的用地观念主要着眼于新占地,对增量控制不严,对存量挖潜不够,导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较为低下。据统计,我国城市土地40%以上低效利用,5%处于闲置状态。而湖南的土地利用效率情况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我们开展了一项调查,统计分析全省城市容积率平均不到0.3,40%的土地处于低效利用状态,77个开发园区地均投资和地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如何围绕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着力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建立健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长效机制,已成为当前土地管理改革创新的重中之重。

(四)农民合法土地权益要维护

土地是民生之本,土地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设“两型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科学发展,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最终是为了人民群众。在“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任何土地制度方面的改革创新,都不能损害、侵害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要以维护农民的生存权、发展权为前提。无论是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还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统一城乡土地市场,都必须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突出的位置,坚持改革进程共同参与,改革成果一齐分享。

二、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土地管理改革创新设想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获得国家批准,是湖南实现科学跨越、富民强省,促进中部崛起的重大历史机遇,也为推进土地管理改革创新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在国土资源部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们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借鉴其他试点区域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立足湖南和长株潭城市群实际,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土地管理新机制。

(一)长株潭城市群基本情况

长株潭城市群地处湖南中北部、湘江下游、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沿线,是一个以长株潭为中心,1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的区域范围,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和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等8个城市。该城市群的核心区是长株潭3市,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到40km,处于我国贯穿东西、连接南北的“大十字”区域。3市土地总面积280.96万公顷,其中农用地236.4万公顷(耕地62.3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84.16%;建设用地29.5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0.53%;未利用地14.9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5.31%。该城市群汇集了4个国家级开发区为代表的18个开发区,工业、交通发达,经济总量达到了全省的38%,城市化率达到51%,年用地量为全省的40%左右,是湖南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要素集聚能力最强、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

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土地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加强土地执法监察,长株潭地区土地管理秩序总体比较规范,已连续8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利用效率大幅提高,长沙市新河三角洲节约用地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但土地管理和利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十五”期间以来,长株潭3市建设用地年均增加30km2。随着综合改革试验的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用地需求将保持强劲增长。二是土地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土地产出水平最好的长沙高新区、株洲高新区的土地产出也仅有5亿~8.5亿元/km2,低于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地均产出水平。三是土地生态环境退化。四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率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土地后备资源匮乏,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日渐增大。破解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用地难题,必须推进土地管理改革,努力构建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体制机制,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二)“两型社会”建设土地管理试验改革的初步构想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土地管理配套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为主题,正确处理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转变土地利用观念,创新土地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保障科学发展的土地管理与利用新体制、新机制,基本形成区域一体的土地市场体系和比较完善的土地利用监管体系,走出一条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发展用地得到有效保障、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实现土地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1.创新规划计划管理模式,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

一是开展编制实施国土规划试点。在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按照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编制长株潭城市群国土规划,明确未来一段时期该地区的空间发展战略,统筹安排产业发展、功能分区、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二是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打破行政区划,组织编制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纳入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全省范围内统筹考虑该地区的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总规模等控制指标,统筹协调长株潭城市群不同行政区和功能区的用地安排,统筹安排土地利用的规模、结构和时序。三是实施土地利用分区管制制度。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地资源禀赋、自然生态、环境容量、人口状况、开发利用状况和区域发展分工等因素,科学确定城乡建设用地、耕地和基本农田、生态用地的空间范围,明确界定各区域地块的主体功能,实施差异化的土地利用政策,落实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四是完善规划实施机制。试行土地规划许可制度和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制度,建立与“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相适应的规划修改工作机制。五是改革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方式。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计划由国家单独下达,省人民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确保区域规划的实施。

2.创新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底线

一是完善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健全省、市、县、乡四级耕地保护目标体系和责任体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把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二是实行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有偿调剂制度。坚持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原则,建立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有偿调剂制度,对部分地区确实无法实现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目标时,可以在全省范围内实施补充或补划,对补充、补划地区给予经济补偿。三是建立耕地保护激励机制。从耕地占用税、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农业土地开发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建立耕地保护基金,主要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及对承包农户的直接补贴,调动耕地承包人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四是完善耕地开发整理复垦制度。编制实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以土地开发整理为平台,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整合涉农资金,统筹实施耕地整理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推进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耕地保护数量、质量相统一。完善土地开发整理投入机制,通过对补充耕地的社会组织、个人采取补助、奖励等办法,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土地开发整理,探索建立财政投入与社会投入有机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

3.改革征地用地制度,切实增强土地调控能力

一是改革用地审批方式。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在国家下达的计划内,由省人民政府分批次审批,报国土资源部备案。二是健全土地储备制度。长株潭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确定为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可以按照“先征收后转用”的原则,先行予以征收,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再按照建设时序和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适时实施农用地转用。从土地出让总价款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国有土地收益基金,专项用于土地储备。通过采取土地使用权抵押、土地收益质押贷款等方式,扩大土地储备融资渠道。三是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探索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实施机制和管理制度。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分区基础上,对部分利用不合理、不充分和废弃闲置的农村建设用地和城镇规划“圈外”工矿废弃地进行整理,在质量相当的前提下,将整理新增的农用地、耕地面积等量核定为建设占用的农用地、耕地指标,直接置换用于农村居民点和城镇建设。四是创新征地补偿安置制度。长株潭城市群的征地补偿实行统一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探索建立征地协议制度,完善征地程序。按照土地补偿费用于被征地农民的原则,制定和完善征地补偿费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分配管理使用办法。坚持“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采取公寓式安置、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调整土地收益分配,从土地收益中建立被征地农民保障基金,用于补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支出,建立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4.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促进集体建设用地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

一是严格控制流转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外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可以依法流转。除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用地以及农村村民依法批准的宅基地以外,集体建设用地实行有偿使用。兴办各类工商企业,包括国有、集体、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等,可以采取出让、出租、入股、联营等方式有偿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但应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并不得用于商品住宅开发和城镇居民建住宅。以有偿方式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采取转让、出租、抵押等形式进行处置。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已依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需要转移的,必须在依法征收后,按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相关规定办理。二是规范流转程序。实行集体建设用地交易许可制度。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应当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会议或者村民小组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经县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审查批准。在同等条件下,集体建设用地应当优先确定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工业、商业、旅游、娱乐等经营性项目的,应当参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交易的程序和办法,在土地交易场所通过公开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确定土地使用者,签订书面的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合同。三是规范收益分配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纳入农村集体财产统一管理,专项用于集体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村民社会保障支出和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生产。土地收益的收取和使用情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开,接受监督。

5.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一是加大市场配置资源力度。在完善长株潭3市土地有形市场的基础上,建立长株潭地区统一的土地市场信息发布体系。在不改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主体、不改变出让方案审批权限、不改变出让金收取渠道的前提下,统一发布土地市场信息,统一市场交易规则,统一市场监管。逐步将城镇国有土地出让和转让、城镇划拨土地入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纳入城乡一体的土地有形市场,强化对城乡土地市场的统一监管,规范土地市场秩序。严格执行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制度,试行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逐步缩小划拨供地范围。二是建立统一的地价体系。结合长株潭三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土地开发利用状况,统一确定各地的基准地价、工业用地最低价、协议出让最低价,形成有梯度的地价体系,做到三市地价相互衔接。根据土地利用效率实施差别化的土地税费政策,利用地价杠杆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三是探索节约集约用地发展模式。完善项目用地定额指标体系,严格项目用地准入条件。在园区开发、新区建设、旧城改造、拆迁安置等方面开展节约集约用地模式试点,试点区域实行统一规划,并在用地计划指标、税费征缴方面予以支持。四是完善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制度。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和开发园区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制度,制定考核办法,完善考核指标,严格组织考核,考核评价结果与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挂钩,作为干部政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6.完善土地利用监管机制,提高土地管理水平

一是健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充分运用现代遥感、信息等技术,及时全面准确掌握每块土地的类别、权属、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完善各类土地利用数据库,实现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快速更新,对各地土地供应、开发、利用、闲置等情况进行适时监测,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并作为下一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安排的依据。二是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建立宗地供地备案审查制度、土地利用合同管理制度、建设项目用地跟踪检查和竣工用地复核制度,加强对批供管用各环节的管理,促进依法管地依法用地。三要完善执法监察机制。按照“防范在前、发现及时、制止有效、查处到位”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审批与监管并重、预防与查处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动态巡查和卫片执法检查,健全部门协作和联合办案机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7.理顺土地管理体制,统筹协调推进改革工作

一是建立长株潭土地管理专门工作机构。在省国土资源厅设立副厅级的长株潭试验区土地管理局,作为省国土资源厅的派出机构,负责起草长株潭地区土地管理政策,组织编制实施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统筹协调长株潭三市土地利用工作。二是强化国土整治管理体制。按照“耕地保护优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土地开发整理与农田水利建设、村庄整治的关系,调整充实各地国土整治机构,理顺与农业、水利等部门的关系,建立国土整治统一管理体制和集中投入机制。建立健全省级国土整治机构,强化管理职能,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全省国土整治规划,承担耕地、基本农田跨区域统筹和异地补充补划等工作。三是完善土地储备机构。进一步健全土地储备机构,落实工作职能,科学编制和实施土地储备计划,增强土地储备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

Ⅳ 京津冀一体化的合作协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京津双城联动发展,京津两市于2014年8月6日在京签署《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实施重点工作协议》。根据协议制定的9个方面、30个重点领域内容,两市将进一步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协同建立规划编制合作机制
积极参与顶层设计。共同做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财办等部门起草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制定实施交通、生态和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工作方案。
深化两市规划对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下,两地相关部门加强规划对接,共同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移对接、公共服务一体化等区域性重大问题,修改完善两市相关规划。进一步完善两市规划空间基础数据平台,共同研究京津走廊地区的城镇空间布局、生态廊道划定和区域重要基础设施,达成规划共识,积极探索建立两市交接地区城乡规划共同审查机制。
协同构建互联互通现代交通网络体系
共建交通运输体系。共同科学规划、有序建设区域轨道网、公路网和客货运枢纽,提升京津运输服务水平,增强区域运输安全保障,形成海港、空港、无水港、城市轨道、城际铁路、公路协同运行的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北京支持天津建设区域货运交通枢纽。
研究制定交通一体化实施方案。统筹两地交通发展规划,完善京津冀综合交通合作会商机制,建立“同图同步”沟通衔接机制。共同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编制《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利用客运专线和既有铁路开行城际、市郊列车实施方案》和《提高进京车辆通行便利性实施方案》。
共同争取推进京津高铁二线建设。综合考虑区域城镇群空间布局、产业功能布局和区域重大生态廊道布局等因素,研究从北京到滨海新区的具体线位和站点设置,共同争取国家有关部门规划建设京津高铁二线。结合北京新机场综合交通规划,共同深入研究与新机场衔接通道。
提升海空港服务能力。北京支持天津强化天津港集装箱干线港功能,建设天津南部港区30万吨级航道,深化京津无水港合作,强化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不断提升为首都服务能力;共同争取民航局增加天津机场航班、航线,缓解首都机场客货运压力。
推进京津公路顺畅连接。北京加快建设京台高速公路,实现北京与天津南部港区的连通。加快建设京秦高速公路,尽早实现京津秦连通。实施天津高王路与北京德觅路连接等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改造。双方与河北省共同研究推进首都地区环线东北部高速公路绕出北京的方案。
协同改善生态环境
建立生态保护规划协调机制。共同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京津冀整体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建立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研究由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共同出资建立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基金。建立京津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共同推进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及应急联动。共同向国家申请相关科研项目,为京津冀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提供技术支持。
联防联控治理大气污染。共同实施区域内燃煤电厂、水泥厂及大型燃煤锅炉脱硝治理工程,推进重点石化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率先统一实施机动车燃油国五标准,加快新能源车推广应用。发挥中关村技术和产品优势,支持中关村企业参与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开展区域联动执法,共同治理重点污染源。共同落实2014年APEC会议环境保障措施。
推进水环境改善。共同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协同治理流域污染,强化各类污染源的治理与监管,尽早实现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建立跨界河流水质监测制度和区域流域水环境管理会商及水污染事故应急联动机制,加强水污染防治技术合作交流。共同争取国家对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支持北京纳入南水北调东线供水范畴,双方会同河北省共同争取将永定河(含永定新河)生态宜居廊道建设纳入国家重大战略,增加永定河生态补水量。
推进清洁能源利用。共同实施压减燃煤措施,进一步加大洁净煤技术、太阳能、风能利用力度,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北京支持天津在内蒙古能源化工综合基地项目以及通道建设,加强双方天然气保障供应合作。共同争取国家加大对两市的天然气、外送电等清洁能源保障。
深化再生资源回收处理合作。共同加强固废物流监管,强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实现京津再生资源在天津子牙循环经济园区集中规范处置。
共建京津生态走廊。利用好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的契机,共同改善沿线生态环境,加快北京通州到天津境内京杭大运河恢复通航的工作进程。共同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植树造林重点突破工程,做好环首都国家公园的选址和规划工作,加强京津两地工程建设布局、技术支撑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协同打造合作示范区
高水平建设合作示范区。结合天津未来科技城总体规划,在位于天津宁河县的北京清河农场西区,京津两市共同建设合作示范区,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联动发展新亮点。重点发展环境技术、健康医疗、文化教育、旅游休闲度假、高技术研发及高端商务商贸等产业。
建立合作示范区统筹协调机制。两市共同支持示范区项目建设发展,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推动京津两市优质医疗、教育、科研等资源入区发展。
协同推动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
联合打造创新发展战略高地。发挥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天津现代制造中心的优势,整合创新资源,推动产业升级,完善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以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等园区为重点,沿京津协同发展主轴,共同推动双方创新链深度融合,构建分工合理的创新发展格局。
共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在天津滨海新区规划、选取适当区域,推进共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整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等政策优势,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成为符合京津资源禀赋、高端创新要素聚集、产业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一流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示范园区。
促进科技资源交流共享。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作用,鼓励双方开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中试基地、科技孵化机构等,共建统一的成果转移转化、科学仪器开放和技术交易平台,打造协同创新载体,实现创新成果、科技人才、信息资源等共享,开展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交流合作,为两地科技型企业提供多方面服务。
共建创新社区。做好建设规划,加快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完善配套政策,共同探索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打造良好的京津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一批创新社区。
协同深化口岸合作
深化口岸物流合作。天津优化提升口岸服务水平,打造便捷的通关环境,服务北京开放型经济发展,天津支持平谷国际陆港拓展业务范围,加快推动东疆保税港区政策向平谷国际陆港延伸;北京进一步优化空港交通物流体系,打造服务京津冀地区的国际平台,支持区域性物流中心向天津转移。共同支持天津港集团多种形式参与北京朝阳口岸平移至通州马驹桥的物流基地建设与合作,加快建设创新型口岸经济示范区。推动交通和物流信息化平台共建共享。开展电子口岸合作,逐步实现口岸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完善通关一体化政策。共同积极争取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等中央部门的政策支持,研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退税、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撑系统,加快落实便捷通关通检政策。共同推动海运进出口集装箱转关实现“商封直转”。
推进检验检疫业务一体化。按照“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原则,实施“三通”、“四放”、“五统一”和货物清单管理的检验检疫一体化监管新模式,为两地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便利。
协同促进区域投资贸易便利化
推进政策共享。北京支持天津积极争取批准建立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市建立政策创新组织协调推进工作小组,探索推进区域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创新试验,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和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政策叠加,并向两市有条件的区域延伸。
深化对接合作。利用天津飞机租赁试点的优惠政策和北京丰富的飞机购买租赁需求,深化航空产业合作。北京鼓励外贸货物代理、物流和跨境电商企业,在天津海关特殊监管区设立物流仓库和大宗商品集散中心。搭建政策和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协同推进资源要素对接对流
深化金融合作。支持开展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重点的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加强科技金融合作,共同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鼓励双方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为两地重点合作项目和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广泛金融支持。共同推动在区域要素市场、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统一征信体系建设、金融信息共享、区域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开展旅游合作。建立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做好两地规划衔接和合作项目对接。推进旅游市场互动,相互支持旅游展会活动,深化提升京东旅游合作示范区建设。推动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两市旅游质监执法协作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建立京津两地的旅游资源交易平台,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加强会展合作。双方充分发挥自身会展资源优势,积极组团参加对方的品牌展会,形成各具特色、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格局。双方深入推进会展规划、会展政策研究、会展品牌建设及会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支持北京知名会展企业到天津发展,共同提升会展业发展水平。
推进人才合作。共同举办高水平招才引智活动,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促进人才合理配置。共享“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资源,搭建博士后信息交流平台,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人员,促进高端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市场合作,支持双方人力资源资格互认和自由流动。
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京津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试点。探索社会保障跨区域转移对接。研究建立医疗资源共享机制,探索建立医疗联合体,开展执业医师一体化注册管理。强化区域间卫生应急合作,建立长期、稳定、高效的区域卫生应急合作机制。支持有条件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联合科研和人才培养,建立优质资源互通共享、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育发展规划互通协商的机制,深化教育战略合作。推动建立两市移动、固话通信的联网、同网改造机制,力争尽早实现“固话无长途、移动无漫游”。
协同完善合作工作机制
建立两市协商机制。成立领导小组,研究合作中的重大战略问题。
交通市场一体互联
梳理京津、京冀、津冀双边协议可以发现,无一例外都有推进市场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和推进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
“市场一体化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交通的一体化则是整个协同发展的基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胡序威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就是要通过交通、市场等重要方面的一体化打破地区行政边界,实现共赢。
根据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京津冀将共同推进京唐客专、京津高铁二线项目规划建设,联合成立轨道交通一体化投融资平台,推进京秦高速、唐廊高速、津石高速建设,加快一批干线公路“断头路”“瓶颈路”建设,促进机场合作发展。
同时,京津还将逐步实现两地港站信息、车货信息等互联互通及货物运输的无缝衔接,推进京津毗邻地区道路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津冀将建立集装箱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推进航运公司在两地港口直靠直装,推进轻轨、城际铁路和市郊铁路等多种形式解决天津与河北周边地区的快速连通问题。
市场要素对接对流也是三地双边合作的重点。津冀提出,推进区域金融一体化、科技创新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旅游市场一体化、口岸一体化、市场环境一体化建设等,实现金融信息共享、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专业技术职称互通互认、高端人才资源共享、旅游市场互动、一体化通关通检,清理和废除不适应市场资源配置要求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产业发展错位互补
长期以来,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和产业同构现象突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与承接备受关注。
在三地的双边协议中,有若干协议专门针对某些合作项目或者合作示范园区,如京津之间的《共同推进天津未来科技城合作示范区建设框架协议》《共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合作框架协议》;京冀之间的《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共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协议》《共同推进中关村与河北科技园区合作协议》;津冀之间的《共同打造(涉县·天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框架协议》。
透过这些协议可以发现,京津作为两大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直辖市,其合作更多地集中在科技创新转化领域,津冀的产业合作着眼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而京冀的产业合作较为广泛。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刘刚表示,三地产业合作体现根据自身发展阶段的不同分工:北京研发、天津转化、河北配套,错位发展十分重要。
同时,津冀之间长期存在的港口竞争大于合作的问题也被提上解决日程。根据津冀签订的协议,天津港发展定位于强化综合性枢纽和集装箱干线港地位,而河北港口建设着眼于成为国际能源大港,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运输为重点。
生态环境联防互惠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发生在三地雾霾严重的初春,能够借一体化打造优质的生态环境是三地百姓的共同期待。在三地双边协议中,生态环境联防联控也成为合作重点。
翻看三地合作协议,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水污染综合防治都将在以往的基础上加强,而在线监测、脱硫脱硝、循环经济等科技合作将进一步强化。三地双边将在清洁能源项目上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例如,京津将统一机动车油品标准、加快淘汰黄标车,推广新能源汽车;津冀将协同研究部署冀北清洁电力,与天津电网深化合作,统筹安排天津与周边地区的煤改气供应等。
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包景岭表示,京津冀的生态环境问题已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而环境的共享和流动性将倒逼三地政府加强合作。
三地还将在生态保护上建立长效机制,京津、津冀将成立环保合作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市长、副省长担任,建立与河北的对口帮扶机制,共同完成生态保护的重任。

Ⅳ 常宁的常宁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紧紧围绕争当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坚持打基础、抓改革、创环境、促发展、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4.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8%,增幅在七县市中位列第二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53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06.08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95.27亿元,增长14.5%。一、二、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7.8%、38.2%、54%,分别拉动GDP增长0.8、3.8、5.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665元,增长8.4%。全社会用电量达为11.93亿千瓦时,增长1.5%;工业用电达9.3亿千瓦时,增长8.5%。
全市三次产业比为17.8:43.3:38.9。与上年相比,一、二产业占比分别下降0.4、1.6个百分点,三产业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1.4%,较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7.7%,拉动GDP增长3.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6%,较上年提升1.6个百分点。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完成城镇新增就业9271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5040人、援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503人;购买公益性岗位1063个,“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率和纯农户家庭就业高校毕业生动态就业援助率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100人。
二、农 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71.9亿元,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24.2亿元,林业产值9.5亿元,牧业产值31.8亿元,渔业产值4.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亿元。坚持以粮食生产为重点。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1.97万亩,增长1.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00.88万亩,增长1.9%,粮食总产40.67万吨,增长3.5%,连续两年跻身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行列;出栏肉猪121.66万头,增长2%;出栏牛2.91万头,增长1.7%;出栏羊9.6万头,下降16.2%;出笼家禽1707.95万羽,增长3%;水产品产量3.18万吨,增长4%;蔬菜种植面积11.63千公顷,增长0.9%。“两油两叶”加快发展。新造油茶林4.6万亩,全市油茶林面积达81.4万亩。“常宁茶油”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央视《走遍中国》栏目进行专题报道。油菜种植40万亩,打造了宜潭、洋泉等万亩示范片。落实烤烟种植面积5.09万亩,收购烟叶8.6万担,连续三年评为全省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优秀单位。新建高山有机茶基地3000亩,塔山山岚茶先后荣获省茶博会金奖和湘茶大赛金奖。扎实开展“三年绿化攻坚”行动,全年完成造林7.3万亩,造林工作连续三年评为省先进。
完成23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广济水库正在抓紧坝基工程和上坝公路施工。扎实推进“一流转五服务”,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率先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被评为全省农村土地仲裁和流转先进单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达484个,分别新增63个、83家;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星级休闲农庄8家,其中五星级1家;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1个。与湖南农大开展校地合作,加强农业科技对接。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01.3亿元,增长8.4%,比去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6%,增幅在七县市居第二位。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8.5%,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含集中区)增长9.5%。从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8.3%,重工业增长8.9%。从经济类型来看,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为15.6%。规模工业的重点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增长8.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7%。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9家。
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07.72亿元,同比下降24.5%,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3%,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具体情况如下表:
金铜项目是全市的“一号工程”,2013年以来市本级财政累计投入4.6亿元,完成1298.5亩建设用地的报批及土地平整,完成厂区和安置小区房屋拆迁534户,确保金铜项目核心工程按期开工,2015年内一期工程建成试产。依托金铜项目发展铜压延加工,成功跻身全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连续三年可获省财政每年6000万元的专项扶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强力引进和推进有色化工企业入园,志辉冶化已投产,金翼粗铅、华兴冶化、宏兴化工、大宇锌业、一品新能源5个入园企业完成拆迁126户,平整土地521亩,全面启动厂房建设。水口山有色循环产业园被评为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现有有色冶炼、深加工和化工企业58家。宜阳工业园加快升级。天衡公司在“新三板”成功上市,实现全市上市公司零的突破。浙江北高峰碳酸钙、广州喜宝鞋业、温州富罗迷鞋业等企业先后入驻。
全市建筑业总产值11.9亿元,增长1.25 %;全市建筑业增加值4.78亿元,增长2.5%。新增质资建筑业企业3家,全市共有质资建筑业企业14家,其中,二级质资建筑业企业2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34.37亿元,增速虽有回落,但仍保持24%的高速增长,比衡阳市平均水平快1.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快4.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快8.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亿元,同比增长25.6%。国有投资81.5亿元,增长85.3%。全市制造业投资39亿元,增长10.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12.4亿元,增长97.8%。
全市房地产投资完成5.4亿元,下降5.4%。我市商品房销售依然处于下降态势。1-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9.44万平方米,下降44.7%。
年内新开工项目个数140个,增长16.7 %。开工建设重点项目80个(衡阳市重点项目39个),已累计完成投资185.56 亿元。茶常高速常宁段完成前期工作。省道214松柏至车田段改建完成路基工程,进行路面油化。三白、荫烟、富大、常板、田盐5条骨干县道完成大修。青市车站开工建设。土谷塘航电枢纽移民工程、松柏千吨级码头建设进展顺利。南门湖、宜水新城加快建设,歌剧院主体工程竣工。塔岭水厂扩建工程正式通水。衡阳至水口山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加快建设。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松柏工业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启用。
五、国内贸易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39亿元,增长12.4%。从行业看,零售市场仍主导消费品市场。批发业5.18亿元,增长12.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零售业51.59亿元,增长1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7%;住宿业0.47亿元,增长7.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7%;餐饮业9.15亿元,增长17.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分地区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6.56亿元,增长12.7%,其中城区为48.79亿元,增长13.6%;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83亿元,增长10.9%。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3.36亿元,增长11.5%。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响类下降6.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7.9%,汽车类增长31.1%,日用品类增长28.3%,服装鞋帽针纺丝品类增长15.5%,化妆品类增长18.2%,书报杂志类下降0.4%,中西药品类增长4.2%。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市进出总额1100万美元,增长138.7%,提前超额完成年计划849万美元,其中:加工贸易185万美元,增长2118.3%;对外劳务及工程项目经济合作完成665万美元;境外投资500万美元;对外劳务输出504人。全市有业绩的外贸进出口企业10家,其中新增破零进出口企业3家;倍增进出口企业2家。引进项目65个,引进资金37.97亿元,其中:引进外资项目12个,引进外资7600万美元,增长16.9%;引进内资项目53个,引进资金33.41亿元,增长10.7%。
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3.9亿元,增长12%,接待游客156万人次,增长13%;年末全市共有等级旅游区(点)7个。水口山工人运动陈列馆评为国家2A级景区。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72亿元,增长5.8%。全市民用车辆保有量达到7.95万辆。完成货物周转量28.6亿吨公里,增长14.6%;完成客运周转量25.02亿人公里,增长12.9%。
全市邮电业务总量(按不变价计算)3.73亿元,增长6.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29亿元,增长4.1%;邮政业务总量0.44亿元,增长20.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47万户,下降2.1%。移动电话用户49.43万户,增长15.2%。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11.84万户,增长13.7%。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4.11亿元,增长3.5%。增幅较上年下降12.7个百分点,低于衡阳市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79亿元,增长12.7%。上划中央收入完成2.52亿元,下降21.7%;上划省级收入完成0.8亿元,增长1.3%。税收收入下降明显。全年累计完成税收收入9.02亿元,下降8.3%,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63%,较上年下降9.1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支出38.64亿元,增长14.5%;其中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和住房保障支出六大类支出大幅增长,分别增长3.3%、97.1%、-14.7%、8.8%、102.3%和40.6%。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5.8%,比上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5.1亿元,增长14.2%。存款增量在衡阳市各县市中排名第四、增速排名第三。其中:单位存款27.07亿元,增长4%;个人存款144.5亿元,增长15.6%。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5.27亿元,同比增长23.8%,贷款增量、增幅在衡阳市各县市中均位列第二。票据融资和中长期贷款增势强劲。全市短期贷款余额25.43亿元,同比下降3.9%;票据融资余额4.48亿元,同比增长570.22%;中长期贷款余额35.35亿元,同比增长38.1%。
全市保险保费收入2.93亿元,增长22.9%。其中,财产险保险保费收入0.83亿元,增长25.5%;人身险收入2.1亿元,增长23.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165所。全市学校(包括公办、民办)共有在职教职工6972人,在校学生120989万人。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毕业生升学率为90%,其中小升初100%、初升高85%。高中阶段在校生15684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77.6%。全年中职招生人数达到1464人。2014年财政对教育投入达7亿元。全年再补充教师370名,其中本市招聘教师150名,到位特岗教师185名,安排免费师范生35名,缓解了教师队伍人员紧缺状况;教师管理更加规范,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师德师风明显好转。全市共完成118所合格学校(园)建设任务,完成7所乡镇公办幼儿园、23所中心幼儿园建设任务。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建立了校园综合管理群防群控体系,联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2014年,全市高考实现了“考纪考风和教育质量”双丰收,高考上线人数取得新突破。本二以上上线人数达1318人同,较去年净增69人,其中600分以上人数净增34人。初三学业水平考试总平均分为571.36分(按实际参考人数计算),比去年高出6.15分;全市的直升率、合格率较去年均有所提升,合格率在衡阳市排名第三。
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57亿元,下降13.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3%。申报国家、省、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项,其中沿江锌业有限公司获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申请专利120件,增长10%,授权专利3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7件。新建省级“12396”星火科技服务站点8个,为全市各农业专业户服务30余次;科技宣传活动3次;开展科技培训3期,培训3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600余份,科技人员进村入户73人次;开展多形式的地震科普宣传3次,继续完善地震应急预案。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拥有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登记在册的可移动文物7660 件。水口山铅锌矿冶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填补全省工业遗址“国保”单位空白。争取国家资金1500万元对庙前中田古民居进行维修。第三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4年,《五月乡情》、《山歌好比春江水》、《春江水暖》、《梦开始的地方》、《微笑不再》等作品在国家、省、市获奖。小歌剧《瑶寨情》再获湖南省中青年演员折子戏和新创小戏比赛一等奖。在首次全国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中,宜潭、新河两个文化站被评为一级站。全市共有22个乡镇都组建了广场文艺活动队伍,队伍达到158支,人数达到3122多人。全年市图书馆新办借书证485个(含少儿),读者流通人次65216人次,外借册次49683册次。2014年订报刊241种,新购图书11000余册,收集地方文献18种65册,读者满意率达95%。2014年,组织放映队26个,投入放映设备28台,在全市所有的乡镇行政村、社区、广场开展公益电影放映。共放映了免费公益电影8571场次,其中:长片8471场、科教短片3583场。
全市有电视台1个,广播电台1个,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8%;有线电视用户8.63万户,增长10.6%。
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864所,其中市直二级医疗机构3所,包括二级综合医院2所、中医院1所、妇幼保健院1所、乡镇卫生院2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村级卫生室708个、民办门诊部43所、其他各类各种机构80所(包括分院、厂矿医务室等)。卫生技术人员369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07人,注册护士1104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总床位3246张。全市“五苗”全程接种率99.83%,流动人口“五苗”全程接种率91.36%;全市新增居民健康档案45812人,累计建档人数69.62万人,其中电子建档61万余人,老年人健康管理88982人,规范化管理68324人。2014年全市活产数8190人,住院分娩率99.98%,孕产妇系统管理率74.40%。全市7岁以下和3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89.98%、84.97%。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产前筛查率分别为90.04%、80.93%、20.37%。全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71.315万元。全年共培训药剂、信息、护理等专业人员370人,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业务培训256人,举办3期乡村医生培训班,对全市778名乡村医生进行业务培训。市中医院骨伤科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省中医药管理局将“南詹正骨”作为中医特色绝技收集整理,向全省推广。
群众体育渐成格局,全年举办具有规范性、示范性的大型群众体育活动10余次。全市基本形成 “以全民健身中心为基点,公共体育设施为网点,农村为重点”的发展格局。财政出资200万元对体育馆进行翻修改造,改造完成后,场馆面积将增加100余平方米;在泉峰公园、西岭镇平安村等场所修建了全民健身路径;在76个行政村实施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部配备了乒乓球台,修建了篮球场。竞技体育成绩斐然,衡阳市青少年跳水锦标赛获团体总分第二名;衡阳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三名;省十二届运动会上,运动员詹妮获女子跆拳道冠军,雷静获女子摔跤铜牌;衡阳市气排球比赛获二等奖。加强体育人才培养,全年培训重点运动员有100人,目前在训人员有350人。体育产业再上新台阶。新增3个体彩专营店,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为909.43万元,增长117.4%。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速。全年共实施城建项目50多个,其中,年内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有13个,年内竣工项目30多个,共完成投资约3.49亿元,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投资额,都创造了近年来的新高。主支干道破损路面维修年内实施了三期,补修面积达12000平方米;完成新街横巷、市委大院及财政局道路油化、消防队侧边人行道改造等;泉峰东路改建完成雨污分流及道路工程并通车;常荫路降坡改造工程完成土石方工程。推进拓城建设开发。东一环路一期工程完成主干道及部分支路路基;衡桂高速连接线工程完成南三环绿化一期工程、将军西路及其安置地的道路路基建设;西一环南段完成清淤1万m3,土方回填7000 m3,石方回填3000 m3,西一环大桥完成8根桩基及附属围堰工程;北一环东段年内完成石方开挖10万m3、土方开挖20多万m3;北一环路西段完成雨污分流、路基建设及路面精加工;北一环宜水大桥完成桥面铺装。南门湖建设工程完成湖区挡土墙和二、三号桥建设以及文虎路、李虎路沥青铺装;宜水新城风光带防洪堤建设完成80%工程量。新建供气管网50多公里,燃气新立户6000多户,累计立户10000多户,燃气使用户7000余户,日均用气量达1万m3。城区供水管网年内新建及改造28.4公里;塔岭水厂提质扩建工程完成土建主体90%工程量及设备招标采购,农历年前可通水;松柏垃圾填埋场工程完成电力设施搬迁、场内清表及拆迁50%工作量;松柏污水处理厂、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两个污水治理项目已在12月先后通水试运行;市污水处理厂全年处理污水总量507.88万吨,减排任务落实到位;雨污分流改造完成泉峰东路、车站路等两条主干道。
全面完成省定减排任务,重金属污染明显减轻,湘江松柏断面水质不断好转,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7.6%,地表水质达标率为100%,城镇污水处理率76%,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96.9%。投入1.58亿元兴建了水口山危险固废无害化处置工程,一期工程去年8月已建成投入运行,可消化38万吨危险固废物,目前已处置危险废渣26860吨。实施松渔镉污染治理工程,对8万吨废渣进行了科学处置;加大重金属重度污染场地治理,对水口山重金属污染最重的500多亩土壤进行了深度处理。对曾家溪和康家溪底泥污染进行整治,加大了河道清淤力度。通过对水、气、渣等立体治理,全面提高了污染物去除率,消除了重金属流入湘江的隐患,降低了对水体的二次污染风险。在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已建成运行的基础上,投入4000万元实施了二期工程。在水口山,投入9500万元兴建了工业污水处理厂,投入4200万元兴建了松柏生活污水处理厂。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也投入6000万元,兴建了重金属废水综合治理循环利用工程,这几个污水处理厂已如期建成运行,日处理污水5万吨,圆满通过了“国考”、“省考”。在城郊投入7500万元建设的仙岭垃圾填埋场已投入使用。在水口山投入8100万元新建垃圾填埋场和建筑垃圾临时填埋场,同时,近三年我市累计投入达5500万元,在各乡镇新建了简易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等设施,添置了垃圾清运车、洒水车等设备,有力夯实了污染防治的硬件基础。在所有水源地设置了保护标牌,基本实现小(二)型以上水库无化肥养鱼,关闭、搬迁湘江干流500米范围内规模养殖场93家,用一年时间圆满完成了省定两年完成的养殖场搬迁任务。
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0起。死亡10人,比去年增长11.1%;重伤10人,比去年下降84.4%。直接经济损失313.3万元,比去年下降6.6%。各项指标均在控制范围以内。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41;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329;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1.132。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82.86万人,常住户数21.45万户。城镇化率47.4%。据市计生委统计,全市出生婴儿11923人,人口出生率为12.7‰,其中政策内出生8599人,符合政策生育率72.1%,总性别比为111.6:100。死亡人口6261人,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长率6.04‰。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38元,增长9.8%;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740元,增长12.3%。增幅分别居七县市第一、第二位,分别高于衡阳市平均水平0.5、0.8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支出1532元,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为13.2%,较上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2.5平方米。
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215个,在职参保人员2460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35%,征缴养老保险基金16691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51%,共为6715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0232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9802人,共征缴基金3.39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235%;完成了养老金“十年调”,人均月增发养老金177元,共为23433名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3.779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万余人,享受待遇人数10.5万人,发放待遇6606.03万元。征缴2014年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2855.34万元。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参加养老保险2649人,其中483人参加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数60023人,征缴基金1492.12万元。工伤保险参保单位546个,参保人数54307人(其中农民工人数20626人),征缴基金1182万元,为890名工伤职工支付工伤保险待遇115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058人,征缴基金7215万元,享受待遇人数24013人,统筹基金支出10750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9675人,征缴基金3563万元,享受待遇15905人次,待遇支出2695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1002人,征缴基金323万元,享受待遇人数193人,发放待遇295万元。新农合参合人数744509人,参合率99.86%。参合农民全年累计报销封顶线为12万元,全市实际住院补偿率(受益度)为62.63%,其中县乡两级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受益度)为75.09%。继续推行参合五保户不设起付线。
全市共清退低保对象3342人,新增低保对象1611人。年末共有农村低保18930户、29611人、发放低保金7451.2万元,城市低保8425户、9054人、发放低保金2885.7万元,月人均补差水平分别达120元/月/人、253元/月/人。继续提高了五保供养标准。分散供养提高到2640元/年/人,集中供养提高到6480元/年/人,全年累计为6683名五保老人发放五保供养金1534万元。全年累计发放医疗救助金1100万元。全年为860名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发放高龄补贴87.6万元;启动了基本养老服务补贴,为3000余名符合补贴条件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资金72万元,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53.4%。为569名孤儿发放生活补贴438万元,并跟每一个孤儿的监护人签好合同,确保发放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孤儿的教养上。

阅读全文

与新河融资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名品世家股票 浏览:795
通达信缠论MACD指标公式 浏览:727
资金盘能提现吗 浏览:900
国有银行公积金贷款资格 浏览:140
什么是外汇清算 浏览:171
期货aa公司 浏览:214
2500韩元等于多少人民币元 浏览:603
600383资金流入 浏览:333
58租房贷款 浏览:478
鲁银投资借壳最新 浏览:109
犇犇理财师 浏览:175
高逸投资 浏览:478
捷安特股票 浏览:594
中美三层次小交易 浏览:89
股票月线天量 浏览:728
最新创业投资管理办法 浏览:914
7月取外汇 浏览:620
股票买单数字什么意思 浏览:675
000390基金现在多少钱 浏览:115
退休人员19年长工资金额 浏览: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