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共享电单车有哪些品牌
1、哈啰助力车——哈啰出行
哈啰单车2017年获得蚂蚁金服20亿元的融资,在与OFO、摩拜的竞争下,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共享单车企业。
2018年,哈罗品牌升级为“哈啰出行”,从共享单车服务商转向专业移动出行平台的全新发展。从哈啰出行的官网可以看到,除了哈啰单车,还新增了哈啰助力车、哈啰电动车、哈啰顺风车、哈啰景区车等多个产品线。
其中哈罗助力车业务发展势头相当猛烈,据了解现已经入驻100多个城市,车辆投放已超过35万。杨磊,Hellobike创始人&CEO,爱代驾CEO,连续创业者。
历经3次创业,他主导的第一家公司,以亿计美金出售;第二家,他是联合创始人,该公司而今在业界依然红火;他所执掌的第3家公司是爱代驾。哈啰出行最新一轮融资,是由蚂蚁金服领投,4亿美元的战略融资。
2、小蜜电动单车——宝驾出行
小蜜单车是电动单车分时共享出行服务提供商,宝驾(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2018年已投放超过20个城市,投放车辆6万余台。李如彬,学大教育创始人兼董事长、宝驾租车创始人兼CEO。 2001年李如彬受互联网创业大潮影响,年仅24岁时创办了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2007年获鼎晖创投风险投资, 2010年成功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NYSE:XUE)。 2014年3月,在移动互联网不断颠覆传统商业模式的时代背景下,李如彬看中基于分享经济理论的汽车共享市场前景,开始创办宝驾租车,再次步入履行社会责任与成就事业梦想的创业之路。
3、7号电单车——北京天和亿科技
7号电单车2017年开始投入共享电单车市场,2018年已入驻4个大型城市,投放车辆达超3万,目前已完成了C轮融资
4、小遛电单车——小遛共享
小遛共享2017年在宁波孵化落地,上线投放一年期间,在宁波已服务300万余次,宁波投放车辆约有2万辆。朱波,小遛共享创始人&董事长。开心老爸(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波快乐白日梦儿童游乐有限公司董事长;“茶风”“主食故事”轻餐饮连锁品牌创始人。
5、雷风共享电单车——杭州雷风新能源科技
专注电动车行业14年的雷风所研发的“雷风共享电单车”符合新国标标准,从消费者的实际情况出发,紧贴出行场景,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由雷风团队自主研发的雷风行共享电单车是服务于3—5公里的短途出行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电池+电单车+换电站”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闭环,电子围栏技术实现有序停车,杜绝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现象,维护城市形象。
⑵ 永安行,共享出行市场欠你一个王冠
在共享出行市场里,永安行一直被遗忘在角落里。
2010年,永安行从成立初,就开展与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研发、销售、建设和运营的业务,这距离“共享单车”概念出现还有4年时间。
在共享单车早期的两大巨头ofo和摩拜带领一众小弟混战时,永安行已经成功登录A股。经过几轮增资扩股后,永安行总股本为1.88亿股,以9月25日收盘永安行21.3元的股价计算,市值39.95亿。
当滴滴、哈罗、美团还在为三足鼎立市场格局感到不安时,永安行早已实现盈利。
对了,顺便提一句,根据2019年年报显示,永安行实际持有哈啰出行7.7363%的股份,估值约18亿元,是除了蚂蚁金服以外的第二大股东。
尴尬的是,无论是在共享单车初步发展时期,还是现在已经形成的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中,有着“共享单车第一股”的永安行总是被排除在外。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2019年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在2700亿元左右,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仍在,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每天共享单车的使用量仍然在 1000 万人次以上,说明目前共享单车的需求量仍保持旺盛。
2010年,42岁的孙继胜看到了公共自行车市场的机会,创办了永安行,做政府投资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研发、销售、建设和运营。
这一年,戴威还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大二学生,距离他创建国内首家“共享单车”ofo还有4年时间。
2015年,ofo共享单车才创建一年时间,永安行已经是承接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石河子、准格尔、北京昌平区、日照、章丘、湘潭、佳木斯、邯郸等165个公共自行车系统项目,营收达到约6.2亿元。
2015年6月18日,永安行首次向证监会报送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恰逢“股灾”来临,国内IPO暂停,永安行上市未果。
这距离胡炜炜创办摩拜还有将近一年时间。直到2016年4月22日,摩拜才在上海召开发布会,正式宣布摩拜单车上线。
在共享经济概念的刺激下,共享单车成为当时最为热门的投资项目,而ofo和摩拜也在那时受到资本的格外青睐,在此后的两年时间,ofo先后完成10轮融资,共计14.5亿美元,摩拜也经历了12次融资,总金额超过20亿美元。
参与此项目的明星机构多不胜数,滴滴是单一投资最大的股东,总投资额在3.7亿美元。而阿里系的阿里巴巴也砸下3.4亿美元,蚂蚁金服砸下1.4亿美元,是ofo最为重量级的投资方。
摩拜的背后投资机构也不容小觑,红杉资本中国、腾讯等知名机构均在其中。
从2016年底开始,资本对共享单车模式不断看好,大量的资金涌入这个行业。共享单车行业形成以OFO、摩拜两大巨头和一帮刚刚跑步入场的小弟并存的市场格局,其中就包括在后来成功实现“弯道超车”的哈罗单车。
为了抢占市场,背靠明星机构、手握巨量资本的ofo和摩拜两大共享单车巨头带着一帮小弟们,开始了疯狂的扩张过程。
在共享单车混战正激烈时,2017年3月23日,站在共享单车风口的永安行再次向证监会报送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4月14日,证监会通过了永安行的首发申请。相比较ofo和摩拜近百万辆的投放量,永安行此时在全国投放的共享单车不过5万辆。
在永安行第二次IPO的前几个月,即2016年9月,哈罗单车才刚刚成立。入场晚、资金实力弱的哈罗单车,根本无法像头部玩家那样烧钱扩张,更无法在一线城市与头部平台竞争。 因此,其管理层非常注重精细化运营,并制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战略,将目光投向了竞争并不激烈的二三线城市。
也正是这一差异化经营思维战略,让哈罗单车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共享单车市场得以生存,并且成功实现弯道超车,成为目前共享单车市场的三大巨头之一。
疯狂的烧钱的模式,即便是已经有了巨量资本注入的ofo和摩拜也难以维持。到了2017年底,共享单车市场格局出现新的变化,ofo和摩拜都处在严重失血中,账面现金根本不够支撑公司未来几个月的发展。
正是这场混战,让ofo、摩拜元气大伤,并逐渐失去行业霸主的地位。此外,还有一大批共享单车新生力量在这场较量中走向消亡。
在共享单车混战基本告于段落之际,刚刚从网约车市场争夺战中抽出身的滴滴,却一头扎进了这个基本已经饱和的市场中,并于2018年1月17正式宣布上线共享单车。
与ofo和摩拜不同的是,此时杀入共享单车市场中的滴滴,在商业模式和发展战略上有了新的变化,经历激烈厮杀的资本们,也慢慢清醒,烧钱的模式行不通。
2018年4月,美团以27亿美元、外加10亿美元债务,买下摩拜。而ofo也在这一年经历了一系列危机并最终走向没落,至今仍有约15亿的押金未退还给用户。
美团收购摩拜单车9个月之后,2019年1月,“摩拜单车”宣布正式更改名称为“美团单车”,产品也将全面接入美团,这时属于“摩拜单车”的时代已然落幕,新的共享单车时代悄然到来。
经历四年的沉淀,哈罗单车用户已突破4亿,并实现单车、助力车、景区车市场份额行业第一。
随着众多共享单车公司的倒闭,市场格局和行业的竞争态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共享出行正从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的粗放模式向更加注重效率的精细化运营模式加速转型。
目前市场一致认为共享单车三足鼎立格局已经形成,即哈罗、滴滴和美团。经历一段时间的休 养生 息后,共享单车三大巨头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
随着消费场景的不断丰富,共享单车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出行消费需求,巨头们也顺应潮流推出了不同场景的共享出行方式,如共享电单车、共享电动车、网约车等。
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动,已经走向平静的共享出行市场,又将掀起腥风血雨。
为了吸引用户,滴滴和哈罗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活动。如滴滴推出的单车7天畅骑卡,抵扣优惠后仅需要1元;单车30天畅骑卡,抵扣优惠后仅5元。
而哈罗单车也推出了app专享卡优惠活动,自2020年7月16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其中连续包月不限次仅需9.5元,90天不限次的价格为36.95元。
此外,在电单车投放上,滴滴、美团和哈罗都有不小的动作。
2020年3月份,有信息称阿里巴巴主打产品的哈啰与某电瓶车公司谈妥五十万辆共享电单车的大订单信息。进入4月,哈啰出行宣布哈啰第五代共享单车“云行”正式进驻深圳,首批共计投放7.5万辆。哈啰单车结合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在深圳全面推出“定点还车”模式。骑行用户需要通过“哈啰出行APP”在线上找到附近的停车点(地图上标有“P”字样),把车骑到停车点位后,点击“我要还车”按钮,同时手动关锁,实现定点规范停车。
在精细化运营方面,哈啰开发了智慧系统“哈啰大脑”,通过算法和大数据来做共享单车和电单车的智能规划、智能调度、智能派单,并推出蓝牙道钉、电子围栏、智慧公共助力车等创新模式。截止目前,采用哈啰大脑智能调度的全国近200个城市。
据哈罗单车工作人员透露,2019年,哈啰获得一些毛利,随着业务规模持续发展及效率持续提升,在2020年实现整体盈亏平衡是可预期的。
滴滴主打产品共享单车服务平台青桔单车在今年4月份,得到 由君联资本领投的超10亿美金股权融资,而据有关人员表露,共享电单车将是今年青桔的关键发展战略。
美团也在5月爆出将在今年购置超二百万共享电单车的信息。
正如前文所说,共享单车市场总是将永安行拒之门外。
在共享单车概念尚未兴起时,永安行已经与各地政府就公共自行车业务达成合作,这或许是共享单车早期的存在形式。
总之,永安行在开展相关业务时,戴威还是大二学生,ofo和摩拜还是几年后的事情,更别提现在哈罗和青桔。
2017年8月7日,永安行正式申购,发行价格26.85元,发行市盈率22.99,发行后总股本9600万股。经过几轮增资扩股后,永安行总股本为1.88亿股,以9月25日收盘永安行21.3元的股价计算,市值39.95亿。
在业务方面上,永安行甚至会比上述三家表现的更优秀。根据永安行披露的2020年半年报显示,永安行在共享出行领域先后发展了自行车、助力自行车、共享 汽车 等多种业务。 2020年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7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67亿元。
目前,永安行公共自行车系统覆盖近300个县市,其中有120多个市、县由公司独立运营公共自行车业务。
同时,永安行公共自行车业务都是获得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市场准入,在常州、苏州、南通、徐州、聊城、昆山、泰州、菏泽、枣庄、张家港等30多个城市成功落地,2020年计划将扩展到50个以上城市。
此外,永安行已取得常州、阜阳、宿州、潍坊、安阳、盐城、枣庄、淮安、淮南、南通、泰州网约车运营许可证,其他各城市的运营许可证正在相继申领中,并开始试点运营。
顺便提一句,根据2019年年报显示,永安行实际持有哈啰出行7.7363%的股份,估值约18亿元,是除了蚂蚁金服以外的第二大股东。
⑶ 北大研究生创业失败:从融资40亿到拖欠5亿,1600万人排队退钱
曾几何时,每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曾有一道亮丽的“黄色风景线”。
而仅仅5年时间,ofo小黄车从风靡一时到无人问津,甚至因为押金的问题,以至于部分用户现在谈起也会为之愤愤不平。
ofo小黄车是一个无桩共享单车出行平台,其成立之初的宗旨在于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
自2015年6月项目启动以来,ofo小黄车已投入1000万辆共享单车,市场面向海内外,并向全球20个国家、超2亿用户提供了超过40亿次的出行服务。其业务发展之迅速,也证明了“共享单车经济”是大势所趋。
虽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ofo小黄车的生命周期只延续了5年。2019年小黄车破产,创始人出走,至今还有1600万人未退还199元押金。更让人气愤的是,有用户表示ofo共享单车App上,未退押金的用户已无法查看自己退押金的进度,这是否意味着未退还押金的用户永远也拿不到这199元?
一、ofo创始人戴威的创业故事
戴威,北大经济学硕士,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本科。除此之外,其父亲也是央企的重要干部,顶着高知、高干的光环创立了ofo这个品牌。
起初ofo的定位并不是共享单车平台,而是骑行 旅游 。是因为当年戴威本科毕业去青海执教一年,期间的每个周末都会骑行往返县城与小镇。骑行带他看遍了青海的壮丽山河,也因此爱上骑行。
支教结束后,戴威回到北京和朋友共同创立了一个骑行 旅游 的品牌ofo。创业一段时间后,当ofo的账面上只剩400块时,戴威不得不承认,骑行 旅游 太烧钱。
紧接着2015年6月,ofo开始改变方向做共享单车,并宣告了自己的愿景:只连接车,不生产车。4个月之后,ofo在北大的单日订单量突破3000单,这也让戴威看到了共享单车在校园里的需求之大。
次年的1月,ofo拿到了金沙江创投的首轮投资:1000万元,这也是ofo创立以来的第一笔投资。据戴威描述,“拿到投资后,当时他和ofo联合创始人张巳丁趴在国贸三期商城的围栏上感叹,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
半年后,ofo和竞争对手摩拜单车成为2016年下半年最热门的创业项目。与此同时,在接下来四个月的时间里,ofo相继完成4轮融资,直到2018年,ofo累计融资金额超40亿美金。
但潮起潮落,曾经有多辉煌现在就会有多落魄。2018年年底,ofo资金链断裂,拖欠供应商5个亿,1600万人排队退押金,而此时戴威也早已逃之夭夭。
二、ofo小黄车负债累累
从融资40亿美金到拖欠供应商5个亿,1600万人排队退押金。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ofo今天的结局。
1、资本垄断所致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为什么ofo能够迅速占领市场,成为共享单车行业的领头羊,因为有资本的推动。商业市场中看似是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背后资本的博弈,而ofo之所以会败走华容道,实际上就是背后没有资本的支撑了。
当时滴滴投资了青桔单车,蚂蚁金服投资了哈罗单车,美团投资了摩拜单车,只有ofo坚持独立运营。
面对资本的撤场以及前期不断扩张的市场,ofo仅凭自身业务几乎难以存活下去。
2、单车损坏率高,后期维护成本高
共享单车的概念固然美好,可现实是街边随处可见的小黄车被损坏,废弃小黄车堆积如山。
这些都是由于小黄车的损坏率极高,从而导致废弃率和后期维修成本高。
一辆小黄车的成本是200块钱,而每骑一次是5毛钱,假设每人每天骑2-3次,那一天就是一块五,大概需要3个多月才能回本。但是一辆小黄车可能还没到3个月就要维修,甚至被废弃。
3、前期扩张太快,导致后期接不住
按照正常商业逻辑来看,扩张是建立在项目盈利且有充足的基础之上,稳扎稳打。而ofo前期就是纯烧钱来打开市场,这对资金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旦资金链断裂就要出问题。
这或许是当下互联网商业市场的玩法,品牌不是靠慢慢积累出来的,而是靠钱堆出来的。而消费者在商业市场中也失去了主动选择的权利,只能被动接受,因为能被我们看见的都是经过资本挑选好的。
三、结束语
商业市场变幻莫测,虽说ofo被拉下神坛也是众多因素的结果,但作为一家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对用户负责难道不是首当其冲的吗?可事态却发展为消费者需要主动维权。
拖欠供应商5个亿,1600万人排队退押金,创始人却逃之夭夭,这样的结果真的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持续分享有价值的文章
⑷ 滴滴青桔单车获10亿美元融资,美团坐不住了,放出“免费骑”大招
回想共享经济诞生之初,随处可见的小黄车,火爆至极,但后来因退押金风波一蹶不振,时至今日,似乎很久没有听到共享单车的消息了。不过,近日又有一些消息引起了市场的热议。
近日,有消息报道称, 滴滴旗下独立品牌青桔单车获得了超过 10 亿美元融资 ,由君联资本领投、另一家国外大基金跟投,滴滴方面对此消息不予回应。据了解,这是青桔单车的首轮融资,还是共享单车领域这么长时间以来金额最大的一轮融资之一,摩拜单车2018 年 2 月的F 轮融资也同样获得 10 亿美元融资,而 ofo 即便是在最火爆的时期,融资也只达到了 2018 年 E2-1 轮的 8.66 亿美元。
滴滴这一波操作意味着,滴滴并没有放弃共享单车业务,反而有继续做大的趋势,另外,美团近日也在共享单车领域将有大动作,不难看出,近期单车领域正在回血。
或许是美团单车感受到了滴滴带来的压力,便在近日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4月20日,有媒体爆料称, 美团单车将于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启动“骑迹焕活城市”行动 ,活动当天,全国用户使用美团扫码解锁美团单车和美团旗下摩拜单车,均可免费骑行;另外,还推出了骑行优惠套餐,购买可享最低5折优惠,同时用户在22日美团还可领取餐饮券、健身券等。
在疫情期间,不少城市出租车、公交车等等公共交通一度暂停,共享单车便成为了公共交通出行的重要担当, 疫情期间暴增的骑行数据,或许也让共享单车行业迎来第二春 。美团单车大数据显示,3月第一周工作日的全国骑行量较两周前增长约86%,较春节日均增长约94%,而截至4月8日,美团单车全国日均骑行量较2月疫情爆发期间增长了410%。
随着共享单车行业的向好,不少玩家又重新提起了兴趣。事实上,除了青桔单车,今年3月哈啰出行CEO杨磊发布内部信表示已经完成了一轮新的融资,不过没有披露规模,另在不久前,哈啰出行旗下与蚂蚁金服、宁德时代的“哈啰换电”项目还获得了中恒电气的2亿元投资。
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早在2019年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美团单车的重点是加大投车,“不论多少个城市,全部加大投入”。对此,不少网友表示“久违的厮杀似乎又要开始了”!
众所周知,共享单车行业在经历惨烈厮杀之后,摩拜与ofo都没能笑到最后,摩拜在“卖身”后化为美团单车,而债务缠身的ofo转变成返利网,摇摇欲坠。如今,市场上已形成哈啰单车、青桔单车、美团单车各自为营的局面。当然,接下来的比拼与此前并不相同,可能会进入到“运营效率和盈利”较量。
极不平凡的2020年,共享单车行业处于“三国杀”时代,哈啰出行、美团单车和青桔单车三足鼎立。青桔、哈啰的新一轮融资,美团单车的加大投入,能使该行业重新焕发生机,还是重蹈烧钱大战的“覆辙”,我们还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