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资管新规落地三周年,信托行业变了天
时至今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正式出台已有三周年的时间。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新近发布的一篇报告指出,资管新规实施三年来,一方面让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前期若干行业乱象得到根本治理,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令资管行业发展先破后立,逐步迈向新阶段,呈现出新模式、新产品、新格局特征。
具体而言,资管新规又给信托产品带来了哪些变化?
功能与投向变化大
事务管理类信托中不合规部分是重点压降对象,比如以监管套利、隐匿风险为特征的金融同业通道业务。
2020年末,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为9.19万亿元,较2017年末的历史高点15.65万亿元减少了41%。2018~2020年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连续三年保持压降,分别为2.4万亿元、2.6万亿元、1.46万亿元。
除此之外,融资类产品规模近期压降较多,而逐步压降融资类信托将成为行业长期目标。
资管新规实施后,2018年融资类信托余额稳中有降,但是2019年开始融资类信托资产规模迅速反弹至2020年6月末的6.4万亿元。2020年6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信托公司风险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信托公司压降违法违规严重、投向不合规的融资类信托业务,2020年下半年融资类信托规模大幅回落,三季度和四季度共压降1.59万亿元。
三大类别信托产品中唯一保持规模和占比同时增长的是投资类信托产品。2020年末,投资类信托产品规模为6.44万亿元,较2018年3月的6.05万亿元增加了6.6%,占比从24%提升至32%。目前投资类信托在三大功能产品中已占据近三分之一份额,预计未来这一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从资产投向这个维度来看,投资标准化金融产品的资金信托逆势增加,资产投向发生两大变化:其一,房地产信托规模增长态势逆转。2018年一季度末房地产资金信托规模为2.37万亿元,2020年末房地产资金信托余额降至2.28万亿元;其二,标准化金融产品趋势开始显现。“资管新规”出台之后的2018年到2019年,标准化资产投资规模也经历了一个快速下降的过程,但是随着股票市场的回暖以及监管部门的政策引导,2020年标准化金融产品投资趋势开始显现。
两大典型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新近发布的一篇报告还指出,资管新规有效地化解了资管行业的诸多风险点,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当前我国资管行业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较为典型的问题有两个。
其一,投资业务融资化问题仍然存在。投资业务融资化是指,资产管理机构表面上为投资者提供服务,实际上却是在为融资方提供服务,并从融资方处获取收入。在直接融资业务中,投资者和融资方是交易对手,如果资产管理机构同时为双方服务,将面临巨大的道德风险,存在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有关专家表示,目前“资管新规”以及相关配套规则尚缺乏严格区分资产管理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相关要求。下阶段,相关监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投资业务融资化的危害性并加以重视。
其二,投资者教育问题任重道远。一是刚兑文化短时间内尚未完全破除,多数投资者对产品净值化、资产配置、长期投资等理念接受程度仍然较低,对资管产品合同条款、风险分类、净值变动、投研能力的重视程度和辨识能力较为不足;二是宏观层面有关投资者教育的战略规划和长效机制有待完善,投资者教育工作机制呈现碎片化,缺乏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和立法安排;三是资管机构参与投资者教育的积极性仍有待提升;四是投资者教育方式的有效性有待加强。
⑵ 房地产信托规模收缩 严监管背后的深意
窗口指导、余额管控、罚单频现……房地产信托成为2019年信托业的关键词。伴随部分项目逾期,市场对地产信托产品的谨慎态度也愈发明显。不少投资者对兑付情况、抵押物是否足值及处置时间等方面表达了担忧。
面对逾期信托项目越来越多的情况,对信托公司风控的质疑声也不断涌现。这些是否意味着作为信托的主要业务之一的房地产信托从此会“一蹶不振”?严监管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房地产信托近期频发的兑付危机更多是与市场大环境、政策基本面有关。而房地产行业已经经历多轮政策调控,大部分信托公司在风控条件方面基本上是可以把握的。作为一种补充融资手段,经历严监管的房地产信托更多是配合稳房价和稳预期,适当地控制增长的节奏。此外,随着信托步入转型关键期,存量地产业务也有望成为重要立足点之一。
地产信托困境
房地产信托作为信托公司的主要业务,明确的担保和抵押成为其被青睐的关键优势。
在房屋销售市场持续降温的情况下,抵押物是否持续足值及其处置的时间是否过久,也成为多数经历房地产信托项目逾期的投资者的“心病”。有投资者明确地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担忧。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房企普遍面临融资收紧的情况,部分房企现金流紧张,无法偿还之前的信托贷款,有些甚至濒临破产。此外,今年信托到期量绝对规模仍处于历史最高位,到期量的分布呈现前低后高的规律,房地产领域的风险暴露有可能加快。
某三方代销机构工作人员王华(化名)告诉记者,房地产商融资一般会以名下项目作为抵押物,但在违约的情况下,抵押物的处置、变现往往需要一段时间,还可能面临折价。
“信托处于处置期、延期的项目越来越多。”王华对记者感慨道,现在很多情况是一家企业违约连带着十几家机构踩雷,其中不乏信托公司。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信托项目大部分风险都与房屋销售市场有关系。如果销售市场行情好,问题一般都很容易化解;反之,若市场在持续降温,往往会引起较多问题。
“尤其是和商业、办公挂钩的项目,比如出现烂尾、租金回报率不高等情况,而融资方又无法获得一些补给的资金,则会对项目兑付产生影响,需要警惕相关风险。”严跃进补充道。
那么,地产信托相关风险项目,又该如何化解?
某信托公司从业人士李华(化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信托公司角度来看,逾期地产信托项目处置抵押物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存在是否有人接盘的问题,关键在于价格。在整个调控依然比较严格的阶段,市场普遍缺乏流动性,资产较难出手且大概率面临打折的困境。
“对于信托公司来说,一旦折扣力度较大,则面临无法收拾的难题。”李华补充称。
然而,李华亦告诉记者,从普通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来看,信托基本可以理解为能够兑付或者有潜在兑付预期的产品。“即使一些延期较长的项目,也不会说最终不去处置,并让投资者蒙受损失,可能后面几年问题也就慢慢得到解决了”。
“整体来看,行业风险敞口不是很大。”李华进一步表示,无论项目的情况如何,信托是一直履行管理人职责的。
风控手段多样
从与投资者交流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面对逾期信托项目越来越多的情况,对信托公司风控的质疑声也不断涌现。
事实上,多位信托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近期频发的兑付危机,更多是与市场大环境、政策基本面有关。
金乐函数信托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托项目方风险的暴露,与整个经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从本质上来看,信托或者整个金融行业属于风险管理行业。
“金融与各行各业都要打交道,因此,风险也会在金融行业集中体现。”廖鹤凯对记者进一步表示,在这样的情形下,对于风险的管理、控制和化解显得尤为重要。
“就算是相同的业务,不同的金融机构也会有自己的风控标准参照。”廖鹤凯对记者进一步表示,从整个资管行业来看,信托基本可视为相关手续的完善度与成熟度最高的领域。
“交易对手的复杂化,要求信托具备丰富多样的风控手段。整体来看,在交易结构方面,有些制度设计是比较创新的。”廖鹤凯补充道。
李华告诉记者,从房地产信托业务来看,目前的风控措施主要包括名单制、质押物、资金监管和投后管理等。“抵押物是倾向的主要因素,但并非决定因素。并不是所有抵押物的资质都很好,还是要结合各家风控逻辑的层次来看,一般风险抓手决定抵押物所占的权重”。
“总体来看,房地产业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房企从跑马圈地进入到加速分化阶段。而对行业的理解与合作主体的选择,成为信托公司房地产业务风控的核心环节之一。”李华告诉记者。
此外,相较前几轮调控,本轮政策调控具有一些不同之处。
廖鹤凯告诉记者,从前面几轮调控来看,房地产业整体还是显著向上的,所以相关质押物的变现可能不会很久,价格也相对可观。但目前在严格调控和房地产税有征收预期的大背景下,整个行业向上趋势并没有特别明显。此外,结合棚改政策逐渐退出等多重政策影响,三四线城市也会受到明显影响。“而信托早期已经投入进去的项目,后续如何去处置,其实是比较关键的”。
“房地产行业已经历多轮政策调控,大部分信托公司在风控条件方面基本上是可以把握的,做业务的逻辑也往往经过了多轮论证。”廖鹤凯强调。
规模显著收缩
下半年来,地产信托规模经历“缩水”。用益信托网数据显示,11月集合信托成立规模为1067.5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808.33亿元大幅下降约41%。其中,有213.83亿元投向房地产,较去年同期的660.49亿元更是大幅下降近68%。
实际上,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发行规模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具体来看,用益信托数据显示,2019年1月-6月份发行的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中,有5个月的单月规模在800亿元以上,6月的规模甚至超过1000亿元;而7月-11月,单月规模均是在800亿元以下。
同时,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余额为2.78万亿元,较二季度减少1480.67亿元,环比下降5.05%。这是自2015年四季度以来,首次出现新增规模的环比增速负增长。
李华告诉记者,房地产信托今年上半年热度较高,而下半年则面临严监管,这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
5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
根据《通知》的要求,不得向“四证”不全、开发商或其控股股东资质不达标、资本金未足额到位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直接提供融资,或通过“股权投资+股东借款”、“股权投资+债权认购劣后”、应收账款、特定资产收益权等方式变相提供融资;直接或变相为房地产企业缴交土地出让价款提供融资,直接或变相为房地产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随后,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房地产信托经历了监管“接力式”的调控。
7月,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为加强房地产信托领域风险防控,针对近期部分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速过快、增量过大的信托公司,银保监会开展了约谈警示,要求这些信托公司控制业务增速,提高风险管控水平。紧接着,对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进行余额管控的消息传出。
同时,据媒体报道,监管部门已统一房地产信托业务放行标准,地产信托业务二级资质将无法穿透两层,这意味着二级资质的孙公司将无法开展信托业务贷款。
调控还在持续升级。8月份,银保监会向各银保监局信托监管处室下发了《中国银保监会信托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半年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信托函〔2019〕64号)(下称“64号文”),对下半年信托业的监管重点进行传达。
根据“64号文”的要求,按月监测房地产信托业务变化情况,及时釆取监管约谈、现场检査,暂停部分或全部业务、撤销高管任职资格等多种措施,坚决遏制房地产信托过快增长、风险过度积累的势头。
严监管深意
多位信托从业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房地产信托的监管处于一个比较大的逻辑与思路框架下。那么,严监管的深意究竟何在?
资深信托研究员袁吉伟对记者分析称,房地产信托经历了严监管,但并不是完全被禁止,更多是在前期增长过快的情况下,配合稳房价和稳预期,适当地控制增长的节奏。“毕竟房地产行业无论对于国民经济增长还是居民财富都有较大影响”。
“避免资金过度投入到一个领域,集中度太高也有比较大的风险,这也是原因之一。”袁吉伟进一步表示。
廖鹤凯对记者分析称,2019年,监管对地产信托的调控力度大于往年。事实上,这类政策并不仅是针对信托领域。在整个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里,信托只能说是一种补充融资手段。“之所以在信托方面也做单独强调,是有一定原因的。从以往情况来看,在银行对房地产行业融资收紧的情况下,如果信托再放开口子,一定程度上会减弱政策的效力”。
某中型信托从业人士王诚(化名)告诉记者,严监管形势可以说是“前所未有”,这也与当前宏观经济及金融市场所面临的环境息息相关。在风险易发高发阶段,进行严监管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利于行业长远稳健发展。
“虽然短期、单体来看,调控对信托公司的经营业绩会带来一定压力,但从长远、整体来看,严监管对信托行业、地产行业乃至国家宏观经济都十分有必要。”李琦补充道。
廖鹤凯亦告诉记者,监管趋严,无论是对房地产业自身发展还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来看,如果过多资源投放到地产领域,一定会挤压到对其他部门的投入,这样反而会阻碍房地产业的长期发展。结合行业特点来看,房地产大概率是在其他行业发展好的基础上才能得到长远发展,反之则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进而对金融体系造成影响。
也有分析认为,从长期来看,房地产业依然是有发展空间的领域,只不过已经过了高速发展期,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后续的存量市场会衍生出新的业务机会,最终整体地产行业的回报率会趋于平缓,但按照行业特点,依然会比传统行业的回报率略高。
事实上,多位信托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存量业务的规模来看,房地产信托或会成为信托转型的立足点。
以转型方向之一的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为例,虽然信托目前还处在“霸屏”房地产一级市场,REITs业务量还很小,可一旦进入到房地产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信托或将会积极介入。
针对目前REITs业务面临的租金回报率不高问题,廖鹤凯认为,未来这一点或许会发生改变,去杠杆的精髓在于回归资产本身的价值。
另一方面,从信托自身来看,最大的优势在于跨市场操作,回归本源意味着不仅仅限于资金类信托管理。而房地产作为我国家庭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存量市场的角度看,信托依然有很多机会。
⑶ 7月份,房地产类信托产品成立规模环比降28%,存量业务如何处置
我认为存量业务需要尽可能控制好自己的业务规模,同时也需要进行精准化和精细化的业务操作。
对于整个房地产类型的信托产品来说,因为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前景并不好,很多房地产企业的运营情况也非常艰难,这会进一步降低房地产类信托产品的规模,同时也会加大相关产品的运营难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很难指望通过房地产行业获得高额收益了,这也意味着很多用户不仅会主动兑现自己的业务,同时也意味着今后的相关类型的信托产品并不好做。
除此之外,我个人也不建议普通投资者去参与所谓的房地产类型的信托产品的投资行为,不管各个城市推出什么样的房地产措施,也不管我们的基础利率如何下调,整个房地产行情已经走向了下行周期。
⑷ 中信信托2020年规模缩水3495亿,为何出现大规模缩水
大部分的企业今年都出现过严重的考试,A股也是如此,所以的罪魁祸首都是因为新冠疫情,如果要怪就去怪新冠疫情吧,显然新冠疫情今年是不可能好终的,我个人只希望能够尽快解决新冠疫情的问题。中信信托的负责人说过,截至2020年末,公司信托资产余额为12.247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信托项目1,198个,支付信托资金2,608亿元,向受益人分配信托收入682亿元,主动管理的信托资产占信托资产的54%,涵盖基础设施,金融市场,文化技术和其他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信信托2019年年报中,截至2019年底,公司信托资产余额15742亿元,营业总收入71.83亿元,净利润35.93亿元,相比之下,作为主要信托,在信托资产总余额中,中信信托截至2020年底比2019年减少3495亿元,同比下降22.2%,只能说企业其实也会变老的,企业的老化并不一定意味着其员工的平均年龄过大。
以上的回答是我个人的想法,如果各位还有其他想法,可以在下方进行讨论。
⑸ 中国信托现状
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过程中,信托作为影子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行业的立业之基。信托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补充,同时相较于银行,信托公司兼具灵活、反应迅速、风险偏好相对较高的特点,可快速响应实体经济中长尾客户的融资需求,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在补充传统金融薄弱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⑹ 行业受托资产规模连降 房地产信托将刹车
在“强监管、去杠杆”政策基调的影响下,我国信托行业受托资产规模持续下滑。9月18日,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为22.53万亿元,较2019年一季度末下降0.02%,连续六个季度下降。与此同时,信托行业风险项目还在持续上升。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房地产信托资金余额的快速上涨也引发了监管机构的关注。分析人士预计,随着监管部门对房地产信托业务的规范发展,加强了窗口指导,下半年房地产信托业务的规模将由升转降。
较一季度略有减少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我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为22.53万亿元,较一季度末的22.54亿元略有减少。虽然环比降幅明显收窄,但这已是2018年以来信托行业受托资产规模连续六个季度出现下滑。
在金融业去杠杆、严监管的背景下,2018年一季度,我国信托行业受托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彼时,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为25.61万亿元,较2017年四季度末下降2.41%,2018年二季度这一数据下滑至24.27万亿元。
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资管新规”)提出了严控风险的底线思维,就是要减少存量风险,严防增量风险,受强监管影响,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在随后两个季度的时间里继续下滑, 2018年三季度下滑至23.14万亿元,2018年四季度下滑至22.7万亿元。
具体来看,2018年全年各季度信托资产规模分别减少6322.35亿元、13446.17亿元、11292.33亿元、4379.47亿元。从季度环比增速看,2018年一季度环比增速为-2.41%,二季度和三季度环比增速分别是-5.25%和-4.65%,四季度则是-1.89%。
今年以来,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依旧延续下滑态势,今年一季度较2018年四季度末环比下降0.7%,同比增速较2018年一季度末的16.6%放缓至-12%。
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下降,无疑会给信托公司的经营带来影响。从业绩经营数据来看,2019年二季度信托行业经营业绩喜忧参半,实现经营收入292.37亿元,同比增长8.3%;利润总额为189.99亿元,同比下降1.24%,增速较上季度明显回落。2019年二季度,信托业务收入189.16亿元,较2018年二季度增长4.91%,占比64.7%,但是较2019年一季度下降8.35个百分点。
普益标准研究员吴红丽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经营层面上,信托规模下降导致手续费收入降低,会影响公司盈利水平;同时,信托公司对所选择的项目要求更高、风控更严,展业难度增加。
风险项目增加超300个
一边是受托规模的不断下滑,另一边则是风险项目数量的攀升。从风险资产规模和风险项目数量的变动来看,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1100个,规模为3474.39亿元,信托资产风险率为1.54%,较2019年一季度末上升0.28个百分点。
而截至2018年二季度末的数据显示,信托行业风险资产规模为1913.03亿元;风险项目个数为773个。也就是说,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信托行业风险项目增加了327个,风险资产规模增加逾八成。
信托业风险项目和风险资产规模的增加与宏观环境息息相关,对于信托行业风险项目上升现象,北京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李表示,这主要源于去年金融去杠杆、强监管政策下,银行表外资金加速回表,同时平台公司举债受到限制,企业现金流相对紧张,部分信托公司展业比较激进,信用下沉较大,导致逾期甚至违约事件增多。金李预计,自资管新规出台之后,信托公司普遍加强主动管理能力与风控能力建设,未来信托行业总体风险可控。
吴红丽也认为,资管新规出台后,信托公司普遍加强主动管理能力与风控能力建设,未来信托行业总体风险可控,风险项目数量可能趋降。
监管关注房地产信托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地产行业信贷调整的压力下,房企纷纷转向信托融资渠道,这也导致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信托资金余额继续攀升。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余额为2.93万亿元,较一季度末的2.81万亿元增长约4.27%;房地产信托占比15.38%,较2019年一季度末上升0.63个百分点。
据测算,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信托资金余额增长0.24万亿元至2.93万亿元,较2018年末增长8.92%。
“由于房地产信托产品有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和相对优质的抵押品,使这一领域保持了吸引资金的市场优势。”金李认为。
随着房地产信托规模的不断攀升,监管机构的关注度明显提高。“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重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监管部门也及时对房地产信托业务的规范发展加强了窗口指导,预计下半年房地产信托业务的规模将由升转降。”金李表示。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也持同样的看法,他指出,今年下半年房地产信托政策明显收紧,预计后续房地产投向的规模会保持平稳,甚至数据上会有小幅下降。
“为应对房地产信托过快增长,遵从‘房住不炒’的国家宏观调控定位,今年以来监管机构已发布多项文件并加强窗口指导。信托公司在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时将更加强调业务合规性,审慎选择交易对手和评估项目质量,同时,不少信托公司都对房地产信托业务有了额度限制,预计下半年房地产信托逆势迅猛增长的态势将出现降温。”吴红丽说道。
⑺ 中国目前信托状况,哪些信托产品发展较快,有何特点,为什么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五矿资本(600390);江苏信托(002608);中航信托(600705)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不同资金来源信托资产规模占比;单一资金信托资产规模等
我国信托财产来源呈现“一降两升”趋势
从我国传统信托财产来源来看,主要分为单一及集合资金信托。单一资金信托的委托人通常是机构,风险较大,贷款运用型所占比例更高;集合资金信托的委托人则大多自然人,信托公司起主导作用。具体区别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信托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⑻ 信托业二季度成绩单:资产规模降中趋稳 业务结构逐渐优化
9月18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2019年二季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报告。
中国信托业协会指出,总的来看,与一季度相比,二季度信托资产规模降中趋稳,资产质量有所优化,资产配置能力则是稳中变强。同时,信托业日益提高防控金融风险意识,在主动收缩业务规模的前提下,人均利润和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同比的提升反映了行业“增效”的努力。
经营效率明显提升
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为22.53万亿元,较2019年一季度末下降0.02%,降幅进一步缩窄,同比增速较2018年二季度末的4.88%放缓至-7.15%。
其中,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为12.42万亿元,较2019年第一季度末减少3089亿元,占比55.12%,较2019年一季度末回落1.36个百分点。
北京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李指出,在当前去通道、去嵌套的严监管氛围下,传统银信合作通道业务规模仍在收缩,更加考验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的集合资金信托占比不断提高,与单一资金信托占比平分秋色甚至略有超出。
“近年来,信托公司普遍加强财富渠道建设,注重主动管理能力培养,集合资金信托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金李补充道。
业绩方面,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信托业实现经营收入292.37亿元,同比增加8.3%;利润总额为189.99亿元,同比下降1.24%,增速较前季度明显回落。
2019年第二季度,信托业务收入189.16亿元,较2018年第二季度增加4.91%,占比64.7%,较2019年第一季度下降8.35个百分点。
金李指出,总体来说,信托业务收入占比没有大幅变化,短期的波动可能来自于近期资本市场波动带来的投资收益较大波动。
值得一提的是,信托公司经营效率同比有明显提升,这体现在人均创利和信托报酬率两方面。
从人均创利来看,2019年第二季度人均利润137.2万元,较2018年第二季度增长5.13%;信托报酬率方面,2019年第二季度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0.54%,较去年明显提高。
在金李看来,一方面,近年来信托公司纷纷加强公司治理,提升信息化水平,精简中后台人员,优化内部管理流程,不断向精细化与智能化靠拢,行业人均创利有望逐渐提高;另一方面,去年“资管新规”落地后,通道与多层嵌套业务键绝答不断清理与压缩,信托公司主动管理业务增加,业务结构不断调整,带动信托报酬率回升。
房地产信托拐点已至?
信托业务结构正在逐渐优化。这具体表现在工商企业的信托资金占比稳居榜首,流向金融机构的信托资金占比逐步下降,房地产信托下半年或由升转降以及未来流向政策鼓励相关方向基础产业的信托资金或进一步增加等方面。
金李分析认为,近年来,信托公稿慧司积极响应国家要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号召,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战略新兴领域,预期未来工商企业这一领域的优质项目将会获得更多信托资金的支持。
“这主要是因为资管新规推出以来,监管部门加大对金融同业业务的整治力度,限制或禁止通道与多层嵌套的监管套利行为。”金李指出。
证券投资方面,金李指出,随着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的经济促进政策陆续出台,会使非周期性行业的部分上市公司受益,加上“科创板”落地的利好消息,证券市场向好的迹象是期望之中的。“然而,要使受挫的市场信心有所激活的时间或许会更长一些”。
另一方面,相较于2019年一季度末,投向基础产业与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金占比继续上升。
金李也表示,监管部门及时对房地产信托业务的规范发展加强了窗口指导,预计下半年房地产信托业务的规模将由升转降。“在2019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关于基础产业信托,金李表示,年初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明显提速。在2019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宏手,要求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未来流向相关方向基础产业的信托资金或进一步增加。
未来风险总体可控
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1100个,规模为3474.39亿元,信托资产风险率为1.54%,较2019年一季度末上升0.28个百分点。
“这主要源于去年金融‘去杠杆、强监管’政策下,银行表外资金加速回表,同时平台公司举债受到限制,企业现金流相对紧张。”金李分析道。
“部分信托公司展业比较激进,信用下沉较大,导致逾期甚至违约事件增多。”金李进一步指出。
不过,金李分析认为,自“资管新规”出台之后,信托公司普遍加强主动管理能力与风控能力建设,未来信托行业总体风险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