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像滴滴、美团这种大公司,明明很有钱,却还要不断融资
为什么像滴滴、美团这种大公司,明明很有钱,却还是要不断融资?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矛盾,但是也很好理解,因为这两家公司其实很缺钱,因为公司没有盈利,连续亏损,常年的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和商业运营需要投入巨量的资金,否则这两家公司早就破产了。
但是这三种资金来源最稳妥的方式就是股东的股权融资,其他两种都不稳定 ,也具有极大的法律风险,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各种跑路其本质就是第三种融资的方式,比如网贷,比如长租公寓,比如OFO。
⑵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是不是一样的
共享单车分人力车和电动助力两种两款都属非机动车。共享汽车为机动车,只有持有驾照的人才有资格租用共享汽车。为此,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不是一回事
⑶ 滴滴6年融资超200亿美元,下线顺风车背后藏着资本和垄断
从2012年创办至今6年,2018年初,滴滴已完成了16轮融资,累计资本超240亿美元,拥有100多家投资者。仅在2017年一年内,就融资95亿美元。滴滴一家成为全世界范围内融资额最大的未上市公司,并拥有强大的现金流。 仅仅6年,估值超过600亿美元的滴滴就成长为“独角兽巨头”。滴滴的速度之快,被程维形容为,每天都像坐在飞速行驶的车上,轮子都要飞出去了,还要不停踩油门。
回顾滴滴的竞争史不难发现,每一次对抗对手,除了补贴之外,滴滴也会推出一款相对更便宜的产品,费用低廉的顺风车,就是滴滴用来打败竞争对手的产品之一。随着与快的和优步中国的“合并”,烧钱大战也随之结束,滴滴也从一家“消灭出租车垄断”的公司变成了一家“网约车垄断”的公司。一家独大之后,安全正成为滴滴头上悬着的一把刀,每一个安全问题都在拷问滴滴的管理。然而,110天之内发生两起年轻女孩顺风车遇害案,不仅让滴滴全国范围内暂停顺风车业务,26日被交通部、公安部门等多部门约谈,滴滴或面临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不可否认,急速的资本扩张,让滴滴公司(小桔科技)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出行服务公司。然而,在市场垄断地位之下,滴滴却呈现出了对公众安全保护不力甚至冷漠嗜血的公司形象。据查,滴滴成立以来已进行过20次融资。今年5月下旬,有消息称,滴滴已初步决定在港股市场IPO,两次恶性事件之后,滴滴的上市路是否会遭遇阻碍?被资本催热的滴滴现在“冷静”了吗?
滴滴顺风车再次导致女孩致命事件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资本和垄断的问题。滴滴作为一家新兴科技巨头公司,自成立以来就有很多资本的力量,创始人程维的股份因各种投资而不断被稀释。特别是,滴滴发展历史上的多次非常重要的并购事件,滴滴并购快的,滴滴并购优步中国,资本的力量推动者滴滴在网约车市场上逐渐形成了垄断的地位。滴滴并购优步中国后,还进行了2轮巨额融资,分别融到了55亿美元和40亿美元,公司的估值也已经提升到了500亿美元以上。加上此前的融资,资本在这个网约车巨头身上投入的资金少说也有200亿美元左右。资本的力量看中的业务的发展,2018年对滴滴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上市!
按照以往的长期历史经验,上市前的科技巨头都会大力拓展业务,创造一个良好的增量,让股民看到业务的成长性,以期望在资本市场上卖个好价钱。
这次滴滴顺风车事件多多少少有相关业务为了快速发展,而忽视了安全因素的问题,特别是在全面整改中,还会出现比上一次还严重的问题。和资本的力量相伴而生的还有垄断问题。
两次恶性事件之后,滴滴的上市路是否会遭遇阻碍?多位法律人士表示,目前A股和境外市场的上市规则中并无针对滴滴安全事件的限制条款。尤其在境外资本市场,要求的是公司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然后由市场来决定公司是否能够发行成功,以及公司估值是多少。不过,滴滴下线顺风车业务,预计将对企业估值造成影响。
曾经的滴滴是出行领域挑战旧体制的英雄,它颠覆了出租车行业积累的顽疾,传达出“让出行更美好”的初心;但是,随着滴滴一步步吞食竞争对手,成为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垄断者和领先者的时候,滴滴变了。
水涨船高的价格、糟糕的乘坐体验,以及层出不穷的负面新闻……让越来越多人对滴滴心生不满。
这一切,或许更多来自于垄断形成的弊端,因为垄断而傲慢,因为垄断而松懈,因为垄断而忘记初心成为了金钱的奴隶,甚至为了金钱而作恶。
假设现在ofo倒闭了,摩拜肯定会肆意涨价,管理懈怠、问题百出。
只有打破垄断,只有合作共赢才是商业竞争的最好形态,不断学习对手的优势,只为了给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拿出最好的产品、最好的体验,而不是单纯为了抢占市场。企业需要竞争对手的“鞭策”和自身的反省,才能走的更远,就像赛跑,有对手才会有更强的动力和畏惧。
如果说一家独大有什么不好,大概就是世界将会失去很多可能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