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融资工作会议

融资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23-09-24 06:30:24

『壹』 北京召开重点项目融资工作会

北京召开重点项目融资工作会,发布了116个有融资需求的重点项目。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116个项目中,有49个市重点工程项目。其中包括中关村东升科技总部园、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高性能固态锂电池量产基地等26个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轨道交通12号线、环球影城北综合交通枢纽、霍营综合交通枢纽及一体化工程等16个基础设施项目。

另外67个项目为区级项目,包嫌庆码括北苑家园中心等7个前期项目、再生医学产业园等39个新开项目、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核心区南区)等21个续建项目。与会各金融机构表示,将深度融入北京“五子”和新发展格局,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提升信贷资源储备,扩大信贷资金投放,全力以赴完成各项目标。

完善融资对接机制

一是完善机制,提升质效。开展全链条、全方位、全流程的融资对接,建立重点项目发现机制、培育机制、协调机制和落实机制。与“服务包”工作联动,联合金融机构为重点项目融资融智。芹哪加强要素保障和协调服务,进一步提升对接质效。

二是聚焦重点,精准对接。以项目为抓手,聚焦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城市副中心、城南、京西等重点差裂区域。围绕“3个100”重点工程项目、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助企纾困等,多渠道、多领域征集有融资需求的项目,滚动发布项目清单,方便金融机构精准对接。

三是创新形式,提升服务。通过政策解读、交流座谈、实地调研、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线上线下互动。走进园区、走近企业,积极谋划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两业融合、专精特新、城市更新等不同主题专场融资对接活动。加强重点项目资金支持,推进首都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北京市

『贰』 在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金融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在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在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1
这次全市金融工作会议时间短、任务重、效率高,会议开得很成功。张涛同志通报了 20xx年全市金融工作和 20xx年重点任务,汉滨区政府、长安银行安康分行、信合安康办事处和安康发展投资集团分别作了 经验 介绍和表态发言,会议还表彰了 20xx年度金融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最后鲍市长的重要讲话,站在全市改革发展全局高度,对“十二五”金融工作成绩进行了充分肯定,对今年金融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主要 措施 进行了强调,站位高、接地气,有很强的操作性,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鲍市长讲话精神,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清醒把握我市经济金融运行的态势、挑战和机遇做经济工作的同志,必须要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的态势,充分调动经济要素的积极性。金融业是安康目前所有生产要素中对经济发展起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如果我们研究经济运行而不研究金融工作,经济决策就有可能失误,有可能无的放矢,因此大家一定要对我市经济运行的态势、挑战和机遇进行准确把握。

安康目前经济运行的态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一是安康的经济运行是良性的可持续的,这与中省对安康的循环发展定位和安康的区位优势相关联,决定了安康经济未来的发展不会大起大落,这是最基本的态势。二是从全国经济下行的大趋势看,安康经济运行的速度和质量比我们预期的要好,从“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尤其是去年全市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增速和非公经济占比等五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就可以得到验证。三是尽管经济能够良性可持续发展并比预期的好,但安康仍然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地区,经济运行和管理比较粗放,人均 GDP 水平比较低,核心竞争力还没有形成,这个基本市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安康目前面临的挑战也有三个。第一个挑战,就是宏观经济下行持续时间长,什么时候见底,目前没有准确的结论。持续下行会给就业、城乡居民收入、社保政策的有效供给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带来影响。第二个挑战,是陕西和安康的经济运行内生动力差,并不是像 GDP 那样乐观,比如税收问题,去年全国税收增速 6.6%,省上增速-3.4%,市上增速 2.2%,其中市本级增速 12%,县区增速-1%。市本级保持较快增长一是靠安康发展投资集团,组建时间虽然不长,但去年纳税达 7000 多万元,下属的融资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进入全市纳税前 10 名;二是上年滞压的 7000万元契税一次性缴纳了。对此,我们必须要清醒认识。第三个挑战,就是目前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仍然很乏力,起不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以前的增长,靠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现在是外资不入、内资外出,宏观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我市自身经济运行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家心里要有底。

与全国全省比,安康目前面临的机遇较多。第一个机遇,就是安康的区位优势、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如南水北调、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循环经济发展等机遇。目前,国家宏观经济最严峻的问题是经济下行的同时还要去库存,而我们的压力比中省要小的多,一些矿产、高耗能行业已经超前做了关停,而房地产行业就安康而言,由于面临棚户区改造、陕南移民搬迁和脱贫攻坚等政策实施,预计最近两三年还会加大投资。第二个机遇,就是安康的脱贫攻坚机遇比其他地方多,过去是用扶贫总览农村工作全局,现在中央提出是用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所以现在脱贫攻坚不是单一的,而是全局的,会对全局工作带来巨大的变化。同时,我市 10 个县区全部在秦巴特困连片区范围内,中省的扶贫政策都能覆盖到,加之安康不仅是中央办公厅的脱贫攻坚联系点,还是中央财办经济运行联系点,无疑还会得到各方面的倾斜支持。第三个机遇,就是一些重大的试验示范项目落户安康,尤其是金融工作结合脱贫攻坚比较多,如全国人大批准国务院实施的平利“两权”担保抵押贷款工作,全国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和省级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建设工作,这些工作含金量都很高,做好了都能有力的推动安康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有比 其它 地方更多的机遇,一定要抢抓机遇,迎难而上。

二、充分运用金融杠杆,推进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我市“十二五”的持续发展和 20xx年五项指标全省第一,除了我们没有陕北煤、油、气等断崖式下跌,没有其他地方去库存的巨大压力之外,我市的金融业发挥了根本性的助推作用。2011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是 567 亿元和 259亿元,20xx年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到 1033 亿元和 547 亿元,存贷比从 45%增长到 53%,增长了 8 个百分点,也就是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从 259 亿元增长到 547 亿元,净增加近 300 亿元,按照常规 1:5 的金融杠杆,就可以撬动社会资本 1500 亿元。所以说,真正支撑安康经济“十二五”发展的根本因素是金融。“十二五”期间,我市存款余额增速一直在 15%以上,贷款余额增速一直在18%以上,贷款增速始终处在全省第一、第二方阵,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组建了安康发展投资集团,设立了注册资本 10 亿元的全省最大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担保能力达到100 亿元,同时设立了注册资本金 10 亿元的全省最大的小额贷款公司,用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公司来助推信贷投放。另一方面靠全市金融行业的共同努力,“十二五”期间,市级银行从 6 家发展到 8 家,县级银行从 38 家发展到 47 家, 保险 公司从 14 家发展到26 家,证券营业部从 1 家发展到 4 家,多项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特别是去年全省信合联社表彰的 10 个标兵单位 9 个在安康。我市地方性融资机构这几年也茁壮快速成长,如小额贷款公司从 2011 年 7 家发展到 20xx年 22 家,注册资本从 2011年 4.4 亿元发展到 20xx年 25 亿元,发放贷款从 2011 年 6.8 亿元增加到 20xx年 50.68 亿元,分别增长了 3 倍、5.68 倍和 7.45 倍。

“十二五”的金融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杠杆作用,“十三五”期间,全市经济发展要取得好的发展业绩,金融仍然是最有力的手段。我们必须要靠金融手段进一步助推我市经济发展。刚才,鲍市长已经对全市 20xx年的金融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落实好鲍市长讲话精神,核心是做好八项重点工作:

一是努力完成今年存贷款目标任务。 市金融办、人行安康中心支行、安康银监分局负责,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长 16%、新增 170 亿元、余额达到 1200 亿元,各项贷款增长 18%、新增 100 亿元、余额达到 660 亿元,存贷比达到55%的目标任务。市发展投资集团负责,撬动社会资本达到 100 亿元,其中市财信融资担保公司担保额达到 40 亿元、财信小贷公司发放贷款达到 40 亿元,典当公司典当额达到 10 亿元,市发展投资集团直接融资达到 10 亿元,税收、利润分别达到 6000 万元。

二是全面启动高新金融聚集区建设。 建设高新金融服务聚集区,是大力提升现代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金融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实现“追赶超越、富民兴安和发展升级、绿色崛起”战略目标的有力举措,也是深化我市金融改革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业态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促进中心城市重心北移、加快国家级高新区发展、推进金融产业提档升级和打造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迫切需要。所以说,建设金融聚集区,不是简单地盖几座房子、设几个营业网点的问题,而是要形成规模、聚集发展、辐射带动,因此,今年务必要全面启动建设。市金融办、人行安康中心支行、安康银监分局负责,4月底以前制定完善《安康高新金融服务聚集区五年建设方案》。发展投资集团负责、高新区配合,6 月底以前启动建设安康发投大厦。信合安康办事处负责、高新区配合,6 月底以前完成安康金融大厦规划工作,12 月底以前开工建设。建设银行安康分行今年完成北迁规划工作,2017 年上半年启动建设。人行安康中心支行、安康银监分局和西安银行安康分行,现在开始做好北迁规划,2017年下半年或 2018 年上半年带头启动北迁。其它金融机构,不能整体北迁或者机构小一点的,以及小贷、融资担保、典当公司和保险公司,要逐步聚集到发投大厦和金融大厦。

三是不断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 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 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目标是党中央向全世界的庄严承诺。开展脱贫攻坚,金融要一马当先,因此,各金融机构要精心谋划、提前介入,大力实施金融扶贫工程。市扶贫局、市金融办、人行安康中心支行负责,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中省市金融扶贫相关政策,核心是把金融扶贫“5321”小额贷款政策落到实处(5万元以下、3 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扶贫贴息)。市扶贫局、人行安康中心支行、农发行安康分行负责,加快推进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和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创建,同时还要加大力度,使 2 个示范区有实实在在的扶贫举措与行动。市扶贫局、市发展投资集团和建行安康分行负责,6 月底以前落实好 10 亿元的扶贫专项基金设立工作。

四是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工作。 人行安康中心支行、信合安康办、市金融办负责,在认真 总结 完善平利扩大有效担保物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试点经验向全市推广。安康银监分局、信合安康办负责,完成宁陕、镇坪两县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工作,以汉滨区信用联社为依托,组建安康市农村商业银行,实现我市农信社改革全覆盖。

五是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要始终将健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进金融业加快发展的有力抓手。安康银监分局、市金融办负责,4 月底以前完成西安银行安康分行挂牌营业工作。安康银监分局、市金融办和发展投资集团负责,以市财信小额贷款公司为依托,启动申报安康商业银行组建工作。市金融办和市发展投资集团负责,完成市财信融资担保公司西安分公司和安康高新分公司设立工作,推进我市地方性融资机构做大做强。市金融办、安康银监分局负责,督促协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安康分行推进机构下沉工作,在县域扩充网点并拿出计划。

六是创新发展保险工作。 市金融办和有关保险公司负责,加强对我市魔芋、茶叶、水资源、旅游等核心主导产业的保险工作,探索研究小额贷款、担保贷款保险等金融业保险工作。市财政局负责,与相关保险业务挂钩(比如车辆交强险等),引导保险公司开展融资担保行业的保险工作。市金融办、相关部门和保险公司负责,积极开展综合责任保险、巨灾保险、 文化 产业保险、物流保险、脱贫攻坚保险等新兴保险业务。

七是强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市金融办、安康银监分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等部门负责,深入开展防范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立足于抓早抓小、打早打小,严厉打击高利贷、非法集资、地下钱庄、非法证券等“地下”金融违法犯罪活动,规范发展小贷、融资担保、典当等“地上”金融机构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这个底线,切实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市中级人民法院负责,进一步健全完善在全市法院系统曝光“老赖”制度,坚持常态化开展工作,发改、人社、扶贫、民政、规划、住建、工信等部门要在相关扶持优惠政策方面对“老赖”予以限制,比如限制高消费、限制出行、限制买豪车、杜绝参与政府项目招投标等等。市发改委、市金融办、市发展研究中心、人行安康中心支行、市发展投资集团负责,把建设“信用安康”作为实现金融安全、推动金融发展的重要抓手,整合金融信用数据,建立地方性融资机构信息平台和征信平台,健全完善金融征信体系,强力防范金融风险。市金融办牵头,人行安康中心支行、安康银监分局配合,在全市金融机构和地方性融资机构中开展“金融服务提升年活动”。

八是加快推进社会融资工作。 市发改、财政、工信、金融办、人行安康中心支行等部门负责,发挥好市场主体在社会融资中的作用,不断拓展社会融资工作。年内完成 100 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的调研、征集、筛选和培育工作,指导 2 家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权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5 家企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三、强化工作保障,确保金融业在助推经济发展中不断壮大

一要高度重视。 各县区党委、政府及市级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要要深度研究金融工作,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协作,支持金融监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能,支持金融机构正常开展业务,积极为金融机构解决疑难问题。市金融办、财政局、发改委、工信局、人行安康中心支行、安康银监分局等部门要发挥好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工作,深入开展银企对接,搭建零距离沟通、高效率洽谈、低成本融资合作平台。特别要制定一批灵活管用的政策措施,不断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二要提升服务。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服务力度,对涉及金融机构项目用地、规划审批、房产权证办理等事项,要积极配合、简化手续,限时办结;对涉及金融机构的信访案件要积极协调、及时化解、消除隐患;对来我市安家入户的金融人才,要在住房、医疗保障、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给予关心和落实。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好国家有关金融政策,简化信贷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加快金融产品创新,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三要加大考核。 市考核办、市金融办、人行安康中心支行、安康银监分局要依据《安康市金融机构及地方性融资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暂行办法》(安政办发〔2015〕85 号)要求,把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效作为监督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力度,确保金融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叁』 央行营业管理部: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 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

中房网讯(杨洋/文)据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消息,2022年1月19日,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以视频形式召开2022年北京地区货币信贷工作会议,传达2022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全国货币信贷工作会议要求,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提出2022年货币信贷重点工作思路,北京市32家中资银行分管信贷业务负责人参加会议,5家银行作交流发言。
会议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准确把握形势变化,积极应对多重挑战,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的总要求,为首都经济发展预期目标顺利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把保持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作为当前信贷工作的首要任务。想方设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力度。充分考虑“稳”的要求,既要适当靠前发力,全力以赴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也要保持全年信贷均衡投放。
二是精准发力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用好货币政策工具、财政资金,切实加大对科创、文化、普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
三是着力推动绿色低碳金融发展。抓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项工具落地。做好金融支持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之间的平衡,不搞“一刀切”式退出。
四是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更好满足购房人合理住房需求,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五是坚守合规经营稳健发展底线,切实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和防范。

『肆』 在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业的兴旺发达又必须依赖于经济的繁荣。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在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在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篇1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20xx年金融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党的精神统揽全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总基调,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全力维护辖区金融稳定,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为阜康市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贡献。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20xx年的金融工作:

一是准确把握稳健货币政策内涵,促进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紧密结合阜康市经济金融发展实际,正确处理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防风险的关系,进一步充实完善“能源金融、城市金融、农村金融、 文化 金融、民生金融”五个金融服务板块内容与发展策略。20xx年阜康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7.7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35055万元,占全州贷款余额的10.8%,各项存款余额83.98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160181万元,占全州存款余额的10.9%。存贷比为68.7%。存贷比居全州第二。20xx年存款余额增长较大,贷款余额增长缓慢,主要原因为个人储蓄存款余额增加较快,中长期单位固定资产贷款、短期单位经营贷款余额下降明显。根据阜康市20xx年的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的融资需求,加强金融与产业的融合,搞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使20xx年信贷支持不低于8 %的增速。

二是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导向作用,不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三农”工作,20xx年春耕资金缺口较大,人民银行向阜康信用社投放涉农贷款1.5828亿元,预计20xx年耕地面积92万亩,资金缺口较小,仅6000万,目前人民银行已发放20xx年春耕资金5000万。20xx年阜康全辖涉农贷款余额达 50.11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87%。其中农户贷款余额12.77亿元,占涉农贷款余额的25.4%。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2.19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8%。今年我们将以支持阜康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为主题,制定相应的金融服务规划和方案,认真落实有关举措,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强化金融服务水平。

三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助力中小微企业稳步茁壮成长。20xx年末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22.19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33亿元。今年我们将认真贯彻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构建了“中小企业融资信息平台”,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加快信贷产品创新,不断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 渠道 ;引导各金融机构推出林权抵押、存货抵押、应收账款质押等业务,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抵押担保难问题。

四是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发展,切实维护辖区金融稳定。推进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和加强内部管理,促使其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持续不懈地做好银行业、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日常风险监测工作,持续关注证券业、 保险 业发展状况,对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机构开展风险监测,进一步完善了辖内金融业风险监测制度。

五是切实加强货币发行管理。20xx年投放货币244237万元,回笼101749 万元,今年我们将科学调拨发行基金,统筹做好现金供应和残损币回收销毁工作。根据阜康市实际情况合理的调配大小面额的资金投放,推进发行信息化建设,加大人民币流通管理力度,以“零容忍”为切入点,推进反假货币社会综合治理,构建流通人民币“净化工程”长效机制。

六是不断完善现代化支付体系。鼓励和引导各家金融机构加大支付业务的创新力度,逐步实现银行卡助农取款“村村通”,20xx年在辖区开设助农取款网点4家,今年预计增加2至3家助农取款网点并推动农村手机支付试点,进一步改善农村支付环境。进一步加强非金融支付服务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更是阜康市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金融系统将持续进取的精神、持续创新的思路、持续有力的举措、持续务实的作风,扎实工作,奋进有位,为阜康市经济金融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是我的发言,谢谢大家。
在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篇2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抢抓当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重大机遇,研究如何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培育良好的市场氛围、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本投入会宁的发展,形成银政企良好合作、诚信合作、共谋发展、共赢互利的金融工作新局面。刚才,企业代表、金融机构和有关部门作了很好的发言,太洲同志就《会宁县建立立体模式融资平台的指导意见》作了说明,进军同志介绍了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对金融工作讲了很重要的意见,我完全赞同。后面,孝礼同志还要做重要讲话,大家要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谈六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充分肯定金融机构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近年来,在各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会宁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xx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3.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4%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5 亿元,比年初增加6.8 亿元、增长18% ;贷款余额23.2 亿元,增加3.4 亿元、增长17.1%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金融部门的支持密不可分,凝聚了金融部门各位同志的辛勤汗水,是大家顾大局、识大体,积极运作、精心经营的结果。

一是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从刚才各金融机构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各金融机构创新体制机制、创新金融产品,每年信贷资金都以较大幅度增长,促进了“四大产业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极大支持了会宁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对工业企业的技改扩能、新产品研发、发展壮大的投入,促进了优势产业的培育、优势企业的壮大和优势产品的形成;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时为农民扩大生产提供小额信贷;全力支持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为会宁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金融单位既是企业,又在支持企业的发展;既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是纳税大户,又在支持和培育纳税大户,具有多重身份,这些身份作用都发挥得很好。

二是金融机构在服务县域经济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 金融与经济密切相关,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相应的反映到金融业的发展上。没有金融的支持,企业完全靠自我发展,肯定是长不大、做不强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农业发展、全民创业也都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银行的钱怎样增值,怎样生出更多的钱,也必须靠投入,就是要通过帮助这些有发展潜力的载体来“衍生”。近年来,会宁的金融机构在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通过投入获取了更多的利润。金融已经渗透到普通群众的生产生活当中,尤其是近几年各种支农贷款、创业贷款、小额贷款不断推出,为群众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实现小康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我们的金融机构实力在增强,利润在增加,形成了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是金融机构地位在银政企关系融洽中得到提升。 金融是县域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金融作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金融的核心工程,积极开展诚信创建,努力搭建银企互动平台,不断优化金融运行环境。各金融机构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己任,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实现了政府、银行、企业“和谐共赢”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全县已经落实和正在逐步落实的重大项目融资,总规模将达到7.8 亿元。其中:已基本落实的3.8 亿元是,村镇银行向哈尔滨银行争取,为祖厉河防洪及河道治理一期工程、城区供水工程和三、四、五中校舍建设提供的2.3 亿元信贷支持;农发行为新城区中心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的8000 万元信贷支持;农村信用社为郭城工业集中区土地征收提供的3000 万元信贷支持;工商银行为县医院提供的2000 万元信贷支持;建设银行为县第二人民医院提供的2000 万元信贷支持。有望落实的2.8 亿元是,农发行为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郭城工业集中区建设等重大项目争取的2.8 亿元信贷支持。正委托做前期工作的1.2 亿元是,工商银行的滨河西路5000 万元的融资项目和嘉禾公司商务一号楼的2000 万元融资项目,农业银行的城市污水管网建设5000万元的融资项目。同时,邮储银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8600 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县各金融机构主动作为,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了。

第二,深刻认识金融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金融是依靠资金和信用分配社会资源,配置生产要素,融资量决定了社会资源占有量,所以谁拥有了金融资源,谁就有了一只生蛋的母鸡。就会宁来讲,自有财力十分有限,保吃饭杯水车薪,保运转捉襟见肘,促发展囊中羞涩,是典型的“吃饭”财政,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经济发展主要靠国家拨款、金融投资和社会投入。因此,做好金融工作,保障金融安全,是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基础。

一要认识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邓小平同志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这句话非常朴实,也非常符合我们的发展实际。我们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税收基础很差。如果要搞建设,只能去经营。经营什么?经营金融。解决发展资金问题必须依靠金融,这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问题。要进一步强化现代金融知识的学习,深刻认识现代经济的鲜明特征,那就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都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要努力提高新形势下做好金融工作的素质和能力,自觉地按照经济规律、金融规律和市场规律办事,积极创新金融工作方式,切实履行好金融管理职能,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二要认识到金融是区域腾飞的引擎。 国际国内发达的城市,都是金融中心。纽约、伦敦能够占据世界经济的制高点,靠的是金融。香港、上海、深圳为什么能飞速发展,靠的是金融,是我国的金融中心,也正在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深圳为什么发展很快,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靠金融,深交所在深圳,带来的动力是无穷无尽的。为什么说深圳是创业型城市,真正创业环境最好的是深圳,它好在什么地方,好在有一个深圳证券交易所,能够吸引很多企业,证券市场是非常活跃的,能够聚集形成资本市场,能够引进很多风险投资基金,所以深圳的创业是全国最活跃的。会宁的经济要活起来,就要用政府资金“一瓢水”,引来银行资金“一井水”,带动民间资金“一江水”。

三要认识到金融是企业发展的命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企业是现代经济的主体。没有金融的支持,就没有企业的发展,更不会有经济的跨越发展。没有哪个企业的发展,不是靠金融支持而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发展难,难就难在融资。只有破解这个难题,企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希望金融系统在货款回收、补充流动资金、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节能减排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信贷支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同时,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门槛,扩大中小企业信贷规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

四要认识到金融是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 我们为什么要反复强调金融,为什么要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关键是金融对整个城市、对县域经济发展实在是太重要了。县委、县政府强化工业主导的地位始终不会动摇,培育工业发展载体、培育核心工业企业、培育地方特色品牌、培育科技型上市企业、培育多元化融资平台、培育规模化民营企业的决心始终不会动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配套产业、轻纺服装产业、电器制造产业、能源新能源产业、矿产资源勘察开发等支柱产业的力度始终不会减弱。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会宁县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统筹全县的金融工作;成立了政府融资平台性质的嘉禾公司,统筹政府融资工作。希望金融系统认真研究,积极创新信贷方式、拓宽信贷渠道、开发信贷产品,坚定不移的支持县域产业发展。

第三,坚决破除县域内影响金融行业发展的思想障碍。 在国家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和各地竞相加快发展的压力下,面对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责任,面对千帆竞发的周边形势,面对加快发展的重大任务,面对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对金融工作的认识要有更深层次的升华,就必须破除“四论”:

一要破除与地方发展的“平行论”。 金融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不是单向的、平行的,而是双向的、交叉的。金融服务经济,经济决定金融。地方经济就是金融发展的“土壤”、“阳光”和“气候”,如果金融游离于地方经济发展之外,那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以说,金融与经济发展是命运相连、互相依存的“鱼水关系”、“唇齿关系”。全县金融系统必须牢固树立地方发展、我壮大的理念,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就是壮大自我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经营宗旨,通过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大做强金融产业。

二要破除效益唯一的“市场论”。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是生产要素,哪里有效益,就流向哪里;哪里效益更好,资金就更多地向哪里集聚。支持会宁这样的贫困地区发展,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也是金融系统应尽的职责。全县金融系统一定要顾全大局,增强战略意识、统筹意识,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地兼顾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确保会宁的资金全部用于会宁,更要将会宁以外的资金吸引过来、争取过来。

三要破除怕担责任的“风险论”。 银行系统实行的是“贷款风险终身责任制”,主要目的是强化贷款责任。但是,这也造成了部分同志怕担责任,怕担风险,甚至“因噎废食”,患上“贷款恐惧症”。金融行业的风险与收益是对等的,关键是如何对风险进行处理和应对,尽可能地减小风险,而不是一味地逃避风险,更不是追求零风险。我们应该看到,会宁的经济体系逐渐成熟,信用环境逐步改善,企业都十分注重和银行业之间建立互信关系。金融系统要通过加强调查研究,主动跟踪服务,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需求情况,在认真筛选和论证的基础上,大胆放贷,快速放贷,全力支持企业发展。

四要破除条块分割的“垂管论”。 会宁是会宁人的会宁,会宁的改革、发展和稳定靠要每一个会宁人的共同努力。进了会宁门,就是会宁人。所有在会宁工作的同志都曾得益于会宁的发展,也可能终身在会宁工作和生活,即使少数同志有机会调离会宁,也还有难以割舍的亲情友情相维系。因此,凡是设在会宁的部门单位,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会宁发展服务、为会宁人民服务。希望金融系统的全体同志都要以建设会宁、发展会宁、振兴会宁的大业为重,始终在思想上、言论上、行动上与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说会宁话、做会宁人、办会宁事。

第四,主动适应和对接县域经济转型跨越的新形势。 省委书记王三运在白银调研工作时要求我们:主动担当“跨越发展的特殊责任、创新驱动的示范责任、全面小康的历史责任”。市委书记张智全要求我们:在动态中审视市情县情,不断深化认识,完善发展思路,始终把发展作为“先于一切、重于一切、高于一切”的第一要务。县委书记甘孝礼在县委十四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会宁”。这些要求,同样是对各级金融机构的要求,归结起来就是主动适应发展的大趋势,紧跟时代大潮流,金融行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要同频共振。

一是要相信,会宁是金融事业发展的红色热土。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液”,没有现代金融体系,就难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会宁正处于机遇叠加的关键期、 经济发展的上升期、产业结构的优化期、新型工业的起步期、项目建设的高峰期,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等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加快经济发展的首要之举就是突破资金瓶颈制约。这些条件,为金融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会宁这块当年成就了中国革命的红色热土,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金融事业加快发展的红色热土。

二是要相信,会宁是政府融资项目的一片高地。 抢占发展的制高点,这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一句话,在网络等任何一家网站搜索,词条数量都在几万条以上。对县域经济而言,这个制高点就是政府融资项目;对金融机构而言,更是必须抢占的制高点。就我县而言,目前政府储备土地达到了3000 亩以上,其中:工业发展、商住开发、公共设施,三分天下。在我们这个以河岸地聚居为主的土地稀缺的城市,实现了土地的有效供给,工业发展有土地,商住开发有土地,公共设施有土地,政府质押有土地。同时,我们又处在百业待举的后发时期。因此,政府融资项目是金融机构最好的项目,任何一个有眼光的金融人,都应该看到这一点,都应该捷足先登地去抢占这一制高点。

三是要相信,会宁是金融服务企业的最佳平台。 “十二五”期间,会宁的工业发展将迎来一个爆发期,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以西城产业开发区、郭城工业集中区、中国 ? 会宁现代草产业科技园区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轻纺服装加工产业园、电器制造产业园、玉米加工循环经济产业园为重点,我们将加快基础条件改善,着力提高承载能力,培育核心企业,推动产业集聚,打造工业经济发展平台。目前,已编制完成四个专业园区总体规划,并启动实施了电器制造产业园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我们创新工作机制, 按照“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运营项目抓效益”的原则,“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具体化、具体项目责任化”的要求,一个项目、一套领导班子、一个牵头领导、一个工作方案、一个会议纪要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一切项目建设。“硬环境不硬,软环境不软”的问题,将会逐步改变。由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金融服务企业,不再是金融找不到企业,也不再是企业找不到金融,金融与企业的迷失,将在政府创造的对接机制中,实现无缝对接。

四是要相信,会宁是产业引领金融的发展动力。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三大基地”、“五大战略”、“六个跨越”,全力抓好“10 项重点工作、60 个重点项目、10 件惠民实事”,认真落实“四项根本任务”,加快培育“四大产业体系”。在全膜 种植 增收上,重点实施单产增量技术推广,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水平,努力实现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草田轮作制度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建设旱作区高产高效田和工业玉米原料生产基地。在草畜产业富民上,重点实施草畜产业标准年建设,要全面完成“21166115 ”标准工程,加快建设西部肉羊河畔交易市场,规范运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项目,完成10 个商品草整流域基地建设,实施会宁草畜产业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工程,启动肉羊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工程,争取秸秆养畜示范县建设项目。在工业经济强县上,重点培育西北大磨坊等9 户核心企业;加快汇成服装、飞扬电器工程建设进度,力争6 月举行汇成服装投产仪式,6 月底第一批电器产品下线;加快华家岭50万千瓦风电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完成西北大磨坊荞麦米等7 项新技术、7 个新产品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在文化旅游兴业上,加快申报争取广电大厦、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一厦三馆”文化项目和白银市戏剧艺术学校,完成秦剧团综合楼建设,建设侯川齐靳、太平店大山川农家乐示范点。同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红色旅游名城、西北 教育 名县建设都在有序推进;“一山一河一库一区”为重点的城市建设在加快推进;北城综合市场等“五大市场”为重点的市场体系建设在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已成为我们“全面达小康、建设新会宁”的新动力,也必将成为会宁金融业发展的新动力。

五是要相信,会宁是实现金融价值的广阔天地。 金融价值是金融领域中的产品价值、机构价值、人力价值和社会信心的结合体,也是社会信用体系的要素之一。实现金融价值,需要一个合适的土壤,会宁就是适于金融价值生长的土壤。20xx年,我县的财政支出高达20 亿元以上,根据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县域内现金流至少放大10 倍。这说明,会宁县域内资金的流动性至少在200 亿元以上,各种金融产品,各个金融机构,每个金融白领,都通过这200 亿元的流动性实现自身价值,由此汇聚成一种社会信心,并不断强化自己的社会信用。20xx年,在会宁的广阔天地里,我们伴随县域经济前行的步伐,一路见证金融业的快速成长。充满期待的20xx 年,我们已再次出发,将与会宁的金融精英们一起,共同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共同推动金融机构健康成长,共同推动金融产品理财圣地,共同在黄土地上书写会宁金融最具价值的现代神话。

第五,积极发挥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动作用。 当前,国家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把稳增长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2 月24 日和5 月18 日,中央银行连续两次累计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 个百分点,这两次降准将释放约8000 亿元流动资金。5 月23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发出了明确信号,下阶段财政、货币、产业等三大政策将陆续有新一轮具体政策出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认为,下一阶段,货币和金融方面的政策将引导资金流向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公共事业等发展潜力大的领域,国家将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这对于降低融资成本,扩大资金投放,稳定经济增长,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在全国8000 亿元信贷资金这口“大锅”里分“一杯羹”,甚至是“一碗饭”,争取得到更大的信贷支持。各金融机构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从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高度,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度,从实现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通过积极高效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投入,为会宁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

『伍』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精神主要包括四大原则、六大要点。
四大原则:
第一,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第二,优化结构,完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要坚持质量优先,引导金融业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促进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障风险可控。
第三,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要以强化金融监管为重点,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
第四,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完善市场约束机制,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健全市场规则,强化纪律性。
六大要点:
1、为实体经济服务;
2、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3、深化金融改革;

4、加强金融监管协调;
5、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6、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

『陆』 央行营业管理部: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 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

1月24日消息,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以视频形式召开2022年北京地区货币信贷工作会议,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提出2022年货币信贷重点工作思路。
会议回顾总结了2021年北京货币信贷工作情况。2021年,北京地区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人民币贷款余额两年平均增速8.2%。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12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76%,为统计以来新低。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面临三重压力,困难挑战明显增多,做好2022年货币信贷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会议强调,在经济下行压力根本缓解之前,“稳”本身就是最大的进,要确保托住经济,发挥好金融的关键支撑作用,保持总量稳定。要“先立后破”,稳步优化信贷结构,支持新旧动能转换平稳接续。要早谋划、早部署、早推进,确保年初“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准确把握形势变化,积极应对多重挑战,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的总要求,为首都经济发展预期目标顺利实现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把保持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作为当前信贷工作的首要任务。二是精准发力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三是着力推动绿色低碳金融发展。
四是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更好满足购房人合理住房需求,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五是坚守合规经营稳健发展底线,切实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和防范。

『柒』 四川银监局网站

黄小祥副省长
在2007年四川省中小企业
融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省级各部门积极主动,开拓创新,通力合作,我省中小企业融资工作取得明显成绩。2007年以来,四川银监局、省中小企业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等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指示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完善政策,优化环境,通力合作,共同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工作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绩。
(一)四川银监局积极引导和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进行创新,着力推进“六项机制”建设。四川银监局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主动、大胆创新地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引导和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信贷体制、流程、产品、担保方式上进行大胆创新,努力探索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担机制,扎实推进中小企业“六项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大胆进行监管创新,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工作的开展。
一是不断完善银行业开展中小企业融资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切实解决银行机构推进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四川银监局先后制定和印发了《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措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小企业贷款工作的通知》、《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关于建立小企业贷款首谈责任制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消除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进中小企业工作的顾虑,增强了信心,明确了方向,为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策支持。
二是积极引导和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中小企业信贷流程和产品,强化“六项机制”的建设。四川银监局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和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中小企业“短、频、急”的融资需求特点,不断优化中小企业信贷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大力开发适应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新业务和新产品,并着力引导和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原则和商业化运作模式,努力建立和完善风险定价、独立核算、贷款审批、激励约束、人员培训以及违约信息通报等六项机制。
三是深入基层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传导监管导向,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四川银监局深入基层,到一线了解中小企业贷款工作的开展情况和面临的困难,主动与地方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进行沟通,争取各方面对银行业监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1100户四川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和金融服务满意度、认知度问卷调查和500户中小企业信贷客户经理问卷调查两项快速调查,深入了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症结。目前已有资阳、遂宁等10多个市(州)开展了融资推介和项目对接工作,为银企构建了沟通桥梁。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归纳总结出存在的“十难”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破解该难题的“十大招术”。
四是积极建立监管正向激励机制,积极进行监管创新。四川银监局积极进行监管创新,加大正向激励机制建设,鼓励银行机构设立中小企业授信专营机构,将市场准入与中小企业融资工作开展情况挂钩,对中小企业授信服务成效显著的机构在网点布局和业务准入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极大地推动了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工作的开展。
五是切实加强经验交流,促进信息共享。四川银监局整理和编写了浙江台州等6家城市商业银行介绍的从事中小企业贷款的基本经验,提供给银行业金融机构学习和借鉴。积极组织汇编《四川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宣传手册》,免费赠送给中小企业,增进银企之间的沟通。
六是主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发挥监管合力。四川银监局密切配合省经委、省发展改革委、省中小企业局等部门,共同推进中小企业贷款工作。主动配合省中小企业局推动会员制担保公司试点工作;联合省中小企业局、四川省银行业协会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与银行机构业务合作情况调研,切实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与省中小企业局及遂宁市、宜宾市政府联合开展“融资担保下基层”活动;与资阳市政府联合召开金融安全示范区总结会议,研究中小企业贷款“五方联动”新机制等。
(二)省中小企业局积极搭建融资担保服务平台,努力完善全省融资担保服务体系。省中小企业局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按照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服务中小企业的工作方针,积极推进全省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融资工作。
一是积极搭建融资担保服务平台。2005年省中小企业局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协会,组建了担保联盟;2006年又整合担保、投资中介机构资源,成立了四川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中心。通过这些担保平台的建设,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担保贷款近5亿元。同时还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辅导咨询,发挥了融资桥梁作用。
二是大力推广发展会员制担保机构。为完善“一体两翼多层”的信用担保服务体系,省中小企业局借鉴其他省发展会员制担保机构的成功经验,制定出台了《发展我省互助式会员制担保机构的指导意见》,在全省范围内积极推广发展会员制担保机构。2007年,省中小企业局和省银监局共同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全省会员制担保机构的通知》,全省会员制担保机构陆续成立,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是积极实施国家“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大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省中小企业局从抓企业的融资、生产经营、信息、培训等多方面扶持和培育优质中小企业成长。组织召开了“四川省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暨融资担保项目对接会”,组织中小企业与金融、担保机构进行现场交流合作,使一批成长型企业获得了信贷支持。2005—2006年共培育出275家成长型中小企业,2007年又将评选培育出百余家成长型企业。
四是打造中小企业诚信环境,全面推进信用制度建设。省中小企业局成立了四川省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中心,搭建了信用服务平台,实施全省中小企业信用建设。目前在成都等地开展了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是切实开展融资担保服务到基层活动。为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省中小企业局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与四川银监局共同开展“融资担保下基层”活动。先后组织多家省级担保机构和省级银行机构到乐山市、遂宁市和宜宾市,与当地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共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这项活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目前,担保机构已对40多家企业近7亿元的项目进行了尽职调查。在刚刚结束的宜宾融资担保下基层活动中,企业、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三方共达成了64亿元的贷款意向,有力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六是大力促进银担合作,共同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推动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建立了风险分担机制,担保机构风险放大倍数也有所提高,银行信贷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三)省发展改革委、省财办、四川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等有关部门紧密结合自身职能,积极主动地推进全省中小企业融资工作。
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省财政厅、省财办、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等部门积极结合本部门工作职能,大力采取措施,积极主动地开展大量工作,合力营造中小企业融资的良好环境,有力地推进了全省中小企业融资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四川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工作的主体,积极开展机制、产品和服务创新,大力争取总行的支持,为推动全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2007年6月末,四川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授信户数178518户,较年初增加了9565户;中小企业表内外授信总额3123.12亿元,较年初增加了337.30亿元,增长12.11%。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347.6亿元,较年初增加272.09亿元,增长13.11%;中小企业贷款额占贷款总额比重26.74%,较年初增加0.55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全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二、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全省中小企业融资工作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机制与政府推动的双重作用下,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渠道、繁荣城乡经济、推动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保持银行稳健、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切实做好中小企业融资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是做好中小企业融资工作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截至2006年末,我省中小企业已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全省GDP的40%、入库税金的50%、出口总额的51%、城乡就业的75%都来自中小企业。2007年上半年,全省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达到1258.7亿元,同比增长24.3%;实现利税总额272.9亿元,增长24.7%;出口交货值51.1亿元,增长30.1%。中小企业凭借灵活的运营机制和对市场灵敏的嗅觉,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主体。
二是做好中小企业融资工作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2007年上半年,全省中小企业新增就业15万人,同比增长9%,为城镇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际支付工资总额197.6亿元,同比增长13.4%,已成为解决农民就业、稳定农民增收和繁荣城乡经济的重要渠道。
三是做好中小企业融资工作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我国65%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信息咨询及现代物流等领域,中小企业创新都十分活跃,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生力军。部分地区中小企业的集聚发展大力推动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四是做好中小企业融资工作有利于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中小企业诚信是社会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过程中,银行业机构必将搜集企业信用、经营管理状况等信息,同时也将催生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和违约惩戒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必将有力地促进中小企业诚信意识的提高,从而大力推进社会整体信用体系的完善。
五是做好中小企业融资工作有利于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入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客户直接融资比例将逐渐提高,“脱媒”融资现象将加速出现,从而中小企业将成为银行未来主要的客户资源和盈利增长点。因此,积极拓展优质中小企业,做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工作是改善银行资产结构、赢利模式,提升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必由之路。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与资金支持功能。政府各级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采取措施,共同扫除当前制约中小企业融资工作开展的体制和政策性障碍。
(三)切实加大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各银行业机构要紧密结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积极创新经营管理理念、信贷管理模式、贷款审批流程和信贷产品。要根据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优化和简化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审批程序,实行差别管理方式,提高审批效率,以适应中小企业贷款“短、频、急”的特点;大力加快产品创新,根据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和贷款需求特点,积极开办可循环贷款、动产质押、贸易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创业贷款服务等新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新品种;完善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约束机制,推行中小企业授信工作问责及尽职免责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与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合作,积极推广房产和商铺抵押贷款、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财产质押贷款、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等,共同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
(四)努力提高中小企业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要积极增强“三个意识”,主动增进银企之间的互信和了解,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要增强诚信意识,牢固树立“诚信是企业生命”的观念,为担保和银行机构提供真实的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要主动接受出资银行、担保机构以及社会方面的监督,积极主动按时归还贷款本息。要增强金融意识,主动学习金融法律法规和金融业务知识,加强与银行机构的沟通和协调,与银行建立互惠互利的长期伙伴关系。
要增强竞争创新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内在发展动力,争取更好地达到银行信贷准入门槛,不断推出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优、市场前景好的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积极推行监管创新。各金融监管部门要积极进行监管创新,为中小企业融资工作营造良好氛围。采取正向激励机制,运用监管手段大力引导、鼓励、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工作,将市场准入工作与中小企业融资工作开展情况紧密挂钩,对中小企业融资工作开展好的机构实行鼓励和优惠政策。切实转变对金融创新的监管理念,要由规制性监管逐步转向以原则为基础的监管方式转变,给金融机构金融创新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建立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良好的互信关系。进一步改进监管方式和监管服务,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力度,提供有力的监管支持。切实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定期联系和沟通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发挥整体效能,合力营造良好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六)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实践证明,融资渠道的多层次化有利于缓解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要采取措施加强对部分优质中小企业的培育和辅导,积极推进部分优质和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创新多种融资工具,推广债券和票据融资等方式;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创业资金,完善创业投资机制,从政策、中介服务、人才和科技等方面给予支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和方式,有力缓解目前中小企业融资过度依赖于银行体系的状况。

『捌』 央行定调下半年工作:保持房地产信贷融资渠道稳定

每年这个时候,央行都会对下半年工作重点作出部署,其中对于货币信贷政策、房地产市场最新定调总是备受关注。
8月1日,央行召开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在部署下半年工作计划时,央行指出,要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融资渠道稳定,加快探索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等。
央行在部署2021年下半年工作重点时,对于货币政策及房地产相关表述则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变化背后是当前经济运行依然面临消费修复较缓、房地产下行等问题,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还需要货币信贷政策提供更大支持。这与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房地产定调是一致的。
中指院数据显示,7月份,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下跌12.9%,同比下跌5.9%;二线代表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下跌45.8%,同比下降44.7%;三线代表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下跌27.9%,同比下降62.2%。房地产市场仍在进一步下滑。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制造业PMI较6月大幅回落1.2个百分点至49%,远低于市场预期,创3个月新低。
“指望大规模放水纾困楼市不太可能。目前货币政策重心在于对实体需求端的激活,同时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对于房地产市场,既要支持刚性需求和合理改善,也要支持保交楼,还要防范风险,杜绝资金过度投向地产等,目前房贷规模管控仍在生效中。同时,要将资金转向新模式。”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
住房信贷环境未见明显好转
此次会议上,央行在总结2022年上半年工作中表示,一些突出金融风险得到稳妥处置,重点集团、大型企业风险处置稳妥推进;支持多省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处置化解个别企业、个别机构风险事件;牵头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维护房地产市场融资平稳有序,引导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下行,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大型平台企业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得到有效遏制,整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上半年,央行两次调降LPR利率,并调整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房贷利率步入下行通道。但从数据上看,上半年住房金融实际情况仍不容乐观。
一方面,个人按揭贷款增速跌入历史低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下降25.7%。其中,4月因重点城市疫情导致出现了同比下跌40%以上极低水平。
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贷款实际投放亦大幅放缓。1~6月,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中,来自国内贷款同比下降27.2%,跌幅为历史低点。
房企其他融资渠道亦未见好转。
中指院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融资总额为4825.5亿元,同比下降56.5%,与2021年下半年相比下降26.4%。其中,信用债发行规模为2518亿元,同比下降24.2%,占总融资规模的52.2%;海外债发行规模仅为169.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91.1%。
从单月融资情况来看,1~6月,房企单月融资量均出现不同程度同比下降,其中1月、2月及6月下降幅度较高,下降幅度均超50%。
房地产信托存量仍在压缩中。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房地产信托余额为1.57万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1911亿元,余额同比下降27.7%,房地产信托存量连续11个季度收缩。股权融资功能几近消失。
与此同时,房地产风险仍在出清中,房地产信托亦成为“违约大户”,这令信托公司普遍对房地产领域投融资需求持谨慎态度。“下一步房地产信托业务发展方向依旧是在控制新增或尽量减少新增情况下,尽全力化解存量风险项目,这也是未来发展一大趋势。”某信托公司人士表示。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与2020年初第一轮疫情冲击相比,此轮房地产市场受挫情况更为严重。部分房企处于降杠杆阶段,住房销售增速持续放缓,叠加疫情在重点城市形成了二次冲击,导致2022年上半年国内房地产市场运行压力明显加大。房地产市场从土地、住房销售到投资全方位出现负增长,为历史上罕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48.3%,土地成交价款同比下降46.3%,降幅较2021年末进一步扩大;全国住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22.2%,房企定金及预收款同比下降37.9%,全口径出现大幅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下跌5.4%。
房地产政策将进一步走向宽松
当前房地产市场稳定压倒一切。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此次央行在部署2022年下半年工作重心时,对于房地产方面的表述是放在“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工作中提的,具体为:防范化解中小银行风险;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融资渠道稳定,加快探索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李宇嘉解读道,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重点,是房地产领域风险的稳妥化解,这是2022年下半年货币政策关注的重点,包括纾困基金、收并购、资产处置和重组等都会相继介入,在保交楼基础上,加快风险化解,实现风险软着陆。
在连平看来,2022年下半年,无论是为了服务于宏观经济稳增长需要,还是支持房地产市场本身健康运行,房地产政策自上而下将延续上半年以来宽松基调,从供需两端给予购房者和房企足够资金支持。
他预计,需求端,2022年下半年住房金融总量上将加快回暖速度,购房限制性措施将进一步减少;全国房贷利率可能延续下行态势,预计下半年居民房贷利率有望从上半年5.3%附近降至5%附近;有条件的城市将会取消限制性购房政策。供给端,银行将加大对房企贷款支持力度,并逐步恢复直接金融支持,优质房企或加大债券发行力度。同时,地方政府将有效增加土地供应,降低房企拿地门槛。
“就目前情况来看,很难指望今年房地产对经济有正向拉动作用,但至少要减少负向拉动的程度。”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认为,当前房地产问题主要出在预期上,要改善居民对于房地产预期,可能需要更多综合性制度政策。他建议,多部门配合协调制定出台综合性权威性房地产政策文件,明确房地产新体制、新模式的方向,明确税收、信贷、土地、限售等政策,给房企和居民一个可靠预期。
今年以来,监管层多次强调,支持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随着因城施策力度加大,房地产恢复迹象将进一步显现。
“2022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表现将好于上半年。预计三季度房地产销售将完成筑底,全年房价可能出现先抑后扬的态势,土地购置面积将高于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出现反弹。”连平表示。

阅读全文

与融资工作会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明天系信托公司被接管 浏览:269
安信信托消息 浏览:411
600983惠而浦股票 浏览:948
信托盈利模式 浏览:124
信托贷款平台 浏览:969
金银岛信托 浏览:826
小额理财信息 浏览:587
理财通哪个产品收益高 浏览:102
悦达投资参股新三板 浏览:730
人民币境内外价格倒挂 浏览:128
如何寻找融资人 浏览:792
所有外汇商品 浏览:348
账户贵金属就是纸黄金和纸白银吗 浏览:149
房企融资难 浏览:236
基金交易账户叫什么意思 浏览:876
外汇实惠资产 浏览:839
2019年4月1日厦门92号汽油价格 浏览:36
春节投资理财产品 浏览:252
手机理财排行榜前十名 浏览:943
钱近宝理财 浏览: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