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查查App显示,11月9日,全球互联网通信云厂商“融云”完成数亿人民币D轮融资,投资方为eWTP中东北非区域基金和深创投集团。
企查查工商信息显示,融云主体公司北京云中融信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约9891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韩迎,经营范围包含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互联网公众发布信息服务除外)、数据处理等。
据官网显示,融云构建了一张覆盖全球所有国家及地区(共 233 个)的通信云网络,在全球各地设立多个数据中心及数千个加速节点。基于客户业务需求,融云可提供多种部署模式——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为全球企业提供稳定的互联网通信云服务。本轮融资后,融云的战略方向会继续在国内的互联网、政企、智能硬件这三个市场以及海外市场发力。
② 揭秘900亿“专网通信”大骗局,这个骗局背后到底是何人在操作
揭秘900亿“专网通信”大骗局,这个骗局背后到底是何人在操作?近日在A股市场发生了一件非常大的骗局,一位名叫隋田力的神秘人在几年的时间里通过作假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名叫融资性贸易网络的骗局,被骗人数众多,其中不乏有我们熟知的一些企业,而据相关报道在这次的骗局中涉及到的金额高达900亿,在这个专网通信的大骗局背后实则是一个预谋已久的骗局,布局时间之久超乎了我们的想象,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这个骇人听闻的事件引发了极大的震动,而这个事件让其他公司作为了借鉴和反面教材,目前涉案嫌疑人情况不明,相信后续事件会有持续的追踪报道。
③ 潜望丨900亿“专网通信”大骗局:神秘人隋田力操刀,13家上市公司卷入
摘要: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以“专网通信业务”为幌子的隐蔽融资性贸易网络浮出水面,规模超过900亿元,已知有多达13家上市公司卷入其中。
在这个庞大的融资性贸易网络中,上市公司资金以预付货款的方式流向供应商,若干时间之后,供应商或其隐性关联方,将资金通过一层或多层下游客户,以销售回款的方式回流上市公司。短期来看,上市公司提升了业绩,但当操盘者资金闭环断裂,上市公司的风险便彻底暴露。
这个庞大融资网络的操控者,均指向神秘人隋田力。而卷入其中的上市公司,又是否涉嫌虚增收入、业绩造假?
本文约 12000 字,阅读约需 30分钟
“专网通信”成A股惊天炸雷,而且仍在持续。
7月29日,凯乐 科技 (600260.SH)毫无悬念地“收获”了第四个跌停板。
此前一天晚上,公司公告称,“经公司自查,目前新增供货商逾期供货合同23.05亿元,相关款项存在损失风险”。而在6天前的7月23日,凯乐 科技 已经公告14.23亿元的损失风险。
从5月30日上海电气“首雷”开始,到7月28日的不足2个月内,爆雷大军已扩大至8家:上海电气、宏达新材、瑞斯康达、国瑞 科技 、中天 科技 、汇鸿集团、凯乐 科技 、中利集团——该等公司的“专网通信业务”皆出现重大风险。汇总统计,8家上市公司合计的可能损失金额高达240亿元。而这一系列风险事件,都关联着一个叫“隋田力”的神秘人。
此时,整个A股市场上下都在问:隋田力是谁?来自何方?何以引发如此密集的上市公司爆雷?专网通信业务究竟是什么?
在这个庞大的融资性贸易网络中,上市公司资金以预付货款的方式流向供应商,若干时间之后,供应商或其隐性关联方,将资金通过一层或多层下游客户,以销售回款的方式回流上市公司,短期内,上市公司业绩得到了提升。但当操盘者资金闭环断裂,上市公司的风险便彻底暴露。
这个庞大融资网络的操控者,最终指向了隋田力。
01 神秘的“专网通信业务”,至少13家上市公司入局
除了上海电气、汇鸿集团之外,其余11家都在年报中披露了该业务的历年收入明细(表1)。
最早大规模涉足的是新海宜。2014年,新海宜新增专网通信业务的首年即录得2.25亿元收入,占总营收近20%;此后该业务一路增长,并成为公司营收增量的核心贡献者,到2016年最高峰时达到11.7亿元,占总收入超过60%。
2015年,华讯方舟也新增了此项业务,当年即录得3.12亿元收入,占总营收的35.5%;在最高峰的2017年,其17.6亿元的营业收入中有16.4亿元系该业务贡献,占比93%。
2016年,凯乐 科技 和中利集团成为新加入者。凯乐 科技 甫一开辟专网通信业务,当年即录得51.5亿元的收入,占年度总营收高达61%;在最高峰的2018年,凯乐 科技 169.6亿元的总营收中,有147.3亿元由专网通信业务贡献,占比高达86.9%。中利集团起步于该年度的特种通讯设备业务录得收入10.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9.2%;2019年该项业务收入达到19.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进一步提升至16.5%。
此后的2017年,亨通光电、宁通信B涉足该业务;2018年,飞利信涉足该业务;2019年,瑞斯康达、宏达新材、中天 科技 也新增该项业务,但业务收入占比相对较小;2020年,国瑞 科技 新增该项业务。
不过,2018年之后,相关公司的专网通信业务步入下降通道,部分公司甚至退出专网通信业务。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伴随专网通信业务收入增加,该等公司预付款项也同步大幅增加。
以新海宜为例,在其新增专网通信业务之前的2013年,其预付款项不足2000万元,但在其新增专网通信业务首年的2014年,预付款陡然提升至6.51亿元;在接下来的2015-2018年,其预付款分别为10.86亿元、5.51亿元、3.87亿元、6.99亿元;随着其2019年退出专网通信业务,其预付款也迅猛下降至400万元水平,基本恢复至该业务出现之前的状态。诸如华讯方舟、凯乐 科技 、中利集团等公司也类似。
将11家上市公司的数据汇总会发现:其一,这11家上市公司合计的专网通信业务收入经历了迅猛增加又快速下降的过程,且是影响11家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的重要因素;其二,这11家上市公司历年合计的预付款项变化趋势,与合计的专网通信业务规模变化基本趋同。在业务最高峰的2018年,11家上市公司的专网通信业务收入合计达到230亿元,预付款项也达到196亿元的峰值(图1及前述表1)。
根据该等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 其专网通信业务有着大体相同的上、下游结算模式:向上游采购原材料时需预付80%以上货款(大部分100%预付),而产成品对下游销售时只能预收10%货款。 因而,随着业务规模的增加,必然导致采购预付款的大幅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统计数据明细尚未包含同样拥有专网通信业务的上海电气及汇鸿集团,因其未有详细披露。
上海电气作为一家综合性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1373亿元,专网通信业务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通过持股40%的子公司上海电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上电通讯”)展开。上电通讯成立于2015年,应是从当年开始展开专网通信业务。
由于占比太小,上海电气此前从未单列披露过其专网通信业务收入及相关经营情况。直到今年5月30日,上电通讯巨额应收账款爆雷,上海电气才披露相关信息及下游客户,也首次披露了上电通讯2020年营业收入29.84亿元,仅占其总收入的2.2%。
汇鸿集团也是一家多元化综合企业,自2015年起,在主营业务延伸的基础上,通过子公司江苏汇鸿国际集团中锦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锦公司”)展开专网通信设备的采购与销售业务。汇鸿集团2020年营业收入379亿元,由于专网通信业务收入占比较小,也未单列披露。
02
多有重叠的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客户
如前所述,这些上市公司的专网通信业务有着大体相同的上、下游结算模式:向上游采购原材料时大部分需要预付100%货款,而产成品对下游销售时只能预收10%货款。这种模式意味着上市公司会发生大规模垫款。
就上游供应商而言
,主要包括上海星地通通信 科技 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星地通”)、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新一代专网”)、重庆博琨瀚威 科技 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博琨”)、宁波鸿孜通信 科技 有限公司(下称“宁波鸿孜”)、浙江鑫网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下称“浙江鑫网”)等公司。
其中,上海星地通出现在了4家上市公司(新海宜、华讯方舟、凯乐 科技 、宁通信B)的供应商名单中,新一代专网则现身于3家(新海宜、凯乐 科技 、中利集团),重庆博琨也现身于3家(凯乐 科技 、飞利信、瑞斯康达),宁波鸿孜现身于2家(新海宜、中利集团),浙江鑫网也现身于2家(中天 科技 、宁通信B)。
就下游客户而言,
主要包括富申实业公司(下称“富申实业”)、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普天信息”)、环球景行实业有限公司(下称“环球景行”)、航天神禾 科技 (北京)有限公司(下称“航天神禾”)、南京长江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南京长江电子”)等公司。
其中,富申实业出现在了7家上市公司(新海宜、华讯方舟、凯乐 科技 、瑞斯康达、中利集团、上海电气、国瑞 科技 )的客户名单中,航天神禾出现在了5家(汇鸿集团、凯乐 科技 、飞利信、中天 科技 、中利集团),普天信息出现在了4家(新海宜、华讯方舟、凯乐 科技 、宁通信B),环球景行则是3家(凯乐 科技 、瑞斯康达、上海电气),南京长江电子也是4家上市公司(上海电气、国瑞 科技 、宏达新材、中利集团)。
而这个庞大的交易网络并不是全部。
03
隋田力——上游供应商关键人物
比如,在上市公司供应商中名单中出现过的上海星地通,直接由隋田力持股90%;新一代专网,隋田力100%持股的上海星地通讯工程研究所(下称“星地研究所”)曾是其持股30%的股东,隋田力也曾出任其总经理;曾是瑞斯康达供应商的重庆天宇星辰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天宇星辰”),由隋田力间接持股40%;重庆博琨其现任经理滕然曾出任过重庆天宇星辰的监事。
此外,上海电气子公司上电通讯和宏达新材,在股权关系、人员关系上,与隋田力发生诸多关联。
上电通讯的第二大股东正是隋田力控制的上海星地通(持股28.5%),第六大股东上海奈攀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下称“上海奈攀”,持股6%)的实控人也是隋田力。在证券时报此前的报道中已查明,上电通讯60%的民营股东实际都与隋田力有关联。
宏达新材的控股股东为上海鸿孜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鸿孜”),而上海鸿孜的全资子公司宁波鸿孜(2家上市公司的供应商)与上海星地通的子公司宁波星地通的注册地址为同一栋楼,办公地址则在同一街道的两对面,且二者工商登记的手机号及邮箱相同。而这个号码同样是上海鸿孜的股东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骥勤投资有限公司的联系手机号。
并且,隋田力实际控制的上海奈攀(即上电通讯的第六大股东),其占比20%的出资人王吉财,既是上海鸿孜参股公司桂林坤弘的董事,也是上电通讯的董事。
另一个背景信息是,上海鸿孜于2019年取得宏达新材的实际控制权,后因无力支付受让股权的尾款,今年又在谋划将宏达新材的控制权转让。这说明上海鸿孜的资金实力较弱。此外,上海鸿孜明面的实控人杨鑫公开信息不多,宏达新材披露他曾担任上海翔贝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而上海翔贝又曾出现在新海宜专网通信业务的供应商名单中。
针对宏达新材的诸多蹊跷,7月29日一早深交所向公司发出问询函,要求其回答公司实控人杨鑫与隋田力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综上,上游供应商这种千丝万缕的关联,基本都围绕隋田力或隋田力阵营展开。
简历显示,隋田力1961年8月出生,大专学历,身份证号码前六位归属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1979年1月至1994年5月,隋田力在部队服役,其后在江苏省人民政府干了4年公务员。
从体制内离开1个月后的1998年11月,星地研究所成立,这是隋田力名下第一家工商主体,其100%持股并担任所长,由此开启了下海经商之路。
星地研究所早年也直接对外供货,浙大网新2009年半年报、江苏舜天2010年半年报中均出现了它的身影,前者当期对其预付3084万元的货款,后者在期末与其存在7181万元的其它应付款。可见在当时,星地研究所对下游客户的话语权并没有绝对的强势,还无法做到对所有客户全部预收货款。
2007年6月至2019年10月,隋田力任南京三宝通信技术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南京三宝”)的董事长。这家公司在其任职期间,多次成为包括华讯方舟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的供应商。隋田力离职后,南京三宝逐渐从上市公司公告中消失。
2009年11月至2017年9月,隋田力任新一代专网董事、总经理。2011年7月,隋田力、邹荀一出资设立上海星地通,分别持股90%、10%,隋田力担任执行董事至今。
2015年12月-2016年3月,隋田力通过上海星地通及北京赛普,以总计511万元的对价购入海高通信36%股权;一致行动人刘青以198.8万元受让海高通信14%股权。至此,隋田力成为海高通信实际控制人。2016年9月,海高通信在新三板挂牌,这也是隋田力实际控制的唯一一家公众公司。但海高通信的营收并不好看,最高的2016年也仅为3.2亿元,2020年已跌至7719万元。海高通信也在前述上市公司的供应商名单中出现,不过交易金额仅数百万元。
同在2015年,隋田力通过上海星地通及上海奈攀,与上海电气合资成立上电通讯,成为持股34.5%的第二大股东。
由此可看出,上海星地通是隋田力最重要的工商主体,并通过其控制了至少22家公司,范围遍及江苏、宁波、哈尔滨、北京、重庆、上海、深圳等地。
04
数百亿预付款流向隋田力关联方
统计结果显示,除上海电气、汇鸿集团之外的11家上市公司,自2014年先后展开专网通信业务以来历年累计的预付款总额达到了735亿元,其中预付给这5家供应商的金额累计就达到了439亿元,占比接近60%(表2)。而且,这还是不完全统计,因为并不是每家上市公司、各个年份的前五大预付对象名称都完整披露了,如全面披露,5家供应商的预收金额及占比或许会更高。
从表2可以看出,这5家供应商大多是上市公司第一、第二大预付对象,且占据了极高的预付款比例,极端情况下,第一大预付对象就占了相应上市公司年度预付款的99.67%。
这些预付款,在供应商完成交货之后,最终都要转化成供应商的营业收入。5家供应商获得超过439亿元的预付款,意味着它们同样有着庞大的营业规模。
05
下游客户迷雾重重,隋田力再次隐现
数据显示,除上海电气、汇鸿集团之外的11家上市公司,自2014以来的专网通信业务收入累计总额为808.4亿元。上海电气未有披露其各年度专网通信业务收入数据,仅仅披露了从事该业务的子公司上电通讯2020年营业收入为29.84亿元。此外,上电通讯截至今年5月30日的应收账款余额为90.42亿元。汇鸿集团也未披露其历年专网通信业务收入规模,仅披露其1.96亿元应收账款逾期。
假设上电通讯的 历史 销售都没有回款,全部变成了应收账款,那上电通讯累计的销售收入也至少有90.42亿元;也同样假设汇鸿集团专网通信业务收入就是这1.96亿元应收账款。那么,加上其余11家上市公司专网通信业务的累计销售额(808.4亿元),13家上市公司专网通信业务累计销售额至少为901亿元。
统计显示,这901亿元的销售收入中,至少有436亿元由富申实业、环球景行、普天信息、航天神禾贡献,占比超过48%(表3)。当然,这也是不完全统计,因为并不是每家上市公司、各个年份的前五大客户名称都完整披露了,如全面披露,来自这4家客户的金额及占比或许会更高。
从表3数据也可以看出,这四大下游客户中,对普天信息的销售金额相对较少(43.6亿元),富申实业和环球景行占主要部分。而且,根据披露,宁通信B的下游客户普天信息,实际是宁通信B为其代工,代工产品实际销往富申实业。
作为7家乃至8家上市公司下游客户的富申实业成为了重中之重,且在该等公司的第一大客户名单中频频出现,但该公司却显得极为神秘。
华讯方舟、瑞斯康达等曾在公告中称,富申实业属于“上海市政府第五办公室”下属全资单位,性质特殊。
富申实业当前的性质显示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成立时间是1992年12月。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富申实业暂无股东信息,主管部门(出资人)信息一栏为空白,自成立以来也未有过工商变更。
另一个下游重点大客户是环球景行,从现有数据来看,上市公司对其的专网通信销售规模略低于富申实业,但也应在百亿级别。
类似股东身份背景蹊跷的情况,在其他下游客户身上也一再出现。
比如,曾是新海宜下游客户的北京中电慧声 科技 有限公司、北京中电慧视 科技 有限公司,其股东已经注销,成为了没有股东的企业;比如,华讯方舟的下游客户中国天利航空 科技 实业公司(下称“天利航空”),也是一家没有上层股东的“无主企业”。
再比如,宏达新材的下游客户中宏正益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宏正益”)、中宏瑞达 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宏瑞达”),挂在了某大型国有银行的第六层及第七层孙公司,二者皆疑似假国企。
06
风险集中爆发,已披露总额240亿元
这种蹊跷而又迷雾重重的上下游关系,最终迎来了风险总爆发。
从5月30日到7月28日不到2个月时间内,上海电气、宏达新材、瑞斯康达、国瑞 科技 、中天 科技 、汇鸿集团、凯乐 科技 、中利集团等8家上市公司接连发布“爆雷”公告——专网通信业务出现重大风险。汇总统计,8家上市公司合计的可能损失金额高达240亿元(表4)。
具体而言,上海电气(下属的上电通讯)风险金额112.72亿元,其中应收账款逾期90.42亿元,存货减值风险22.3亿元,下游客户包括环球景行、富申实业、南京长江电子、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贸易分公司(下称“首创贸易”)、哈尔滨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哈工投资”)五家。
中天 科技 风险金额37.54亿元,其中应收账款逾期5.12亿元,存货减值风险11.07亿元,预付款项风险21.35亿元。上游供应商为浙江鑫网,下游客户为航天神禾。
凯乐 科技 风险金额37.28亿元,其中应收账款逾期0.61亿元,存货减值风险2.11亿元,预付款项风险34.56亿元。上游供应商为新一代专网、上海星地通、重庆博琨,下游客户为富申实业、环球景行、航天神禾。
中利集团(含参股公司中利电子)风险金额29.39亿元,其中应收账款逾期13.85亿元,存货减值风险7.83亿元,预付款项风险7.71亿元。上游供应商为海高通信、宁波鸿孜,下游客户为富申实业、南京长江电子、航天神禾、上电通讯。
瑞斯康达风险金额11.95亿元,其中应收账款逾期10.16亿元,预付款项风险1.79亿元。上游供应商主要为重庆博琨,下游客户主要为富申实业、环球景行。
汇鸿集团风险金额5.51亿元,其中应收账款逾期1.96亿元,存货减值风险3.55亿元,下游客户为航天神禾。
宏达新材风险金额3.72亿元,其中应收账款逾期1.21亿元,存货减值风险2.51亿元。涉及下游客户包括江苏弘萃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弘萃”)、保利民爆 科技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保利民爆”),以及前文提及的分别挂在某大型国有银行第六、第七层孙公司的中宏正益、中宏瑞达。
国瑞 科技 风险金额2.65亿元,其中应收账款逾期1.67亿元,存货减值风险0.98亿元,下游客户为富申实业、南京长江电子。
风险出现后,尽管相关上市公司皆表示,已经起诉或将起诉相关违约方,以讨回款项。但从该等上市公司公告的措辞表达来看,这些风险可能产生全额损失,讨回款项前景不容乐观。
07
隐蔽的融资性贸易网络
围绕这个庞大的上下游交易网络,如果业务是真实的,则有太多有违商业逻辑、常理无法解释的地方(比如,上市公司做这项业务何以接受对上游预付100%而对下游仅预收10%的结算条件);如果业务是虚假的,则编织这张大网的隋田力及其所在阵营的运筹能力着实惊人。
在这张横跨7年的交易大网所涉及的13家上市公司中,新海宜、华讯方舟、中利集团、亨通光电、宁通信B这5家的专网通信业务已经于2019-2020年先后消失。不过,新海宜及中利集团系将从事该业务的子公司剥离出上市公司。
其中,2020年营收仅1.59亿元、亏损2.9亿元的新海宜已被ST;而华讯方舟则被证监会查实,2016-2018年上半年存在通过虚构交易虚增收入及利润的情形。如今,连续亏损、净资产为负数的华讯方舟,股票简称也已变成*ST华讯。
而剩余8家仍有专网通信业务的,有7家已出现应收账款/预付款项爆雷,其中瑞斯康达、宏达新材、中天 科技 及国瑞 科技 还是2019年或2020年刚刚开辟的这项业务。而已经把从事该业务的子公司剥离出上市公司的中利集团,也未能免于爆雷。
从8家公司风险提示公告披露的信息来看,其专网通信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个共同特点:或者预付款项出现风险,或者应收账款出现逾期,或者存货存在减值风险。每家至少占据其二,甚至三项全占。
把这些公告翻译得通俗一点就是:上市公司预付了大笔的采购款,但供应商不供货了,预付款收不回来;已经交付给下游客户的产品,应收账款也逾期收不回来;而还没交付给客户的产品存货,客户也不准备提货了(因而有存货减值风险)。
换句话说,似乎整个产业链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都不约而同与上市公司出现交易中断,因而大面积产生合同逾期。逾期的上游供应商中,上海星地通、新一代专网、重庆博琨、海高通信等,自然核心指向了隋田力;而逾期的下游客户中,航天神禾也是隋田力实际控制的。
这至少意味着,隋田力的一部分关联公司是该等上市公司的上游供应商,另一部分关联公司又成了上市公司的下游客户。
进一步追问,其他逾期的下游客户是否会与隋田力产生关联?比如,上电通讯的下游逾期客户——环球景行、南京长江电子、富申实业、首创贸易、哈工投资,其再下游又是谁?下游客户的销售去向会否为隋田力的关联方?
该知情人士称,上电通讯销往的下游都是隋田力指定的,而下游再销往的下游也是隋田力指定的。他进一步透露,货物从上电通讯发出后,被直接运往了隋田力旗下公司江苏航天神禾在南京的仓库以及宁波的某公司仓库。而产品的最终去向无人知晓,产品的最终用户在哪也无人知晓。他说:“凡是我接触过的这个贸易链条里的所有主体,其实都搞不清楚他们在买卖些啥,以及他们卖的东西到底能起到啥作用,最终用户是谁。”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迹象,也旁证了上市公司的直接下游或为过账公司。
比如,华讯方舟的审计机构在审计其2019年年报的过程中发现,该公司下游客户富申实业及天利航空(前述提及的没有上层股东的“无主企业”)所填写的收货验收单据,两家的字迹完全相同。为此,接受审计访谈者称,该等单据为上海星地通公司人员所填写(基于此,审计机构质疑其业务的真实性,并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另据国瑞 科技 的公告,其所起诉的2家下游逾期客户——富申实业、南京长江电子,上海星地通已签署协议,对二者的付款违约金承担连带责任。
同出现应收账款逾期风险及存货减值风险的宏达新材,在7月16日发布的年报问询函回复中,进一步披露了其专网通信业务的下游客户,除了前述四家——江苏弘萃、保利民爆、中宏正益、中宏瑞达之外,还包括上海星地通、江苏星地通、新一代专网。这几张熟悉的面孔,皆为前述诸多上市公司的上游供应商(或供应商子公司),即隋田力的关联方。
不仅如此,问询函回复中还披露,宏达新材的直接下游江苏弘萃,将产品销往了宁波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宁波新一代”)。宁波新一代正是新一代专网的全资子公司。
这再次证明,隋田力的一部分关联公司是该等上市公司的上游供应商,同样这批公司又成了上市公司的间接下游客户。
由此,资金闭环也形成:上市公司资金以预付货款的方式流向供应商,若干时间之后,供应商或其关联方,将资金通过一层或多层下游客户,以销售回款的方式回流上市公司。业内人士分析,这属于融资性贸易的典型表现。
以这些“产品”及原材料作为交易标的,上市公司付出了资金被占用的代价,却也通过该等交易做大了营业规模,“创造”了业绩,至于这是否涉嫌虚增收入、业绩造假,有待监管部门进一步调查认定。
这个累计金额超900亿元的庞大贸易网络,最终指向了隋田力及其阵营。
这个隋田力精心编织的、卷入13家上市公司的庞大融资性贸易网络,过往多年低调潜行,鲜有人知。如今,随着一众上市公司密集披露应收账款或预付款项大规模逾期,风险陆续暴露,这个神秘的网络终于浮出水面。随着相关部门调查的深入,相信更多的真相也将大白于天下。
④ 中兴通讯停牌了,融资买的需要付利息吗
融资买的需要付利息,与是否停牌无关;达到平仓价位,会被强行平仓。
融资交易回是指,投资者向证券答公司交纳一定的保证金,融(借)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买入股票的交易行为。投资者向证券公司提交的保证金可以是现金或者可充抵保证金的证券。证券公司向投资者进行授信后,投资者可以在授信额度内买入由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公司公布的融资标的名单内的证券。投资者信用账户内融资买入的证券及其他资金证券,整体作为其对证券公司所负债务的担保物。
融资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易方式。如果证券价格符合投资者预期上涨,融入资金购买证券,而后通过以较高价格卖出证券归还欠款能放大盈利;如果证券价格不符合投资者预期,股价下跌,融入资金购买证券,而后卖出证券归还欠款后亏损将被放大。因此融资交易是一种杠杆交易,能放大投资者的盈利或者亏损,参与融资融券交易要求投资者有较强的证券研究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⑤ 中兴通讯重组遭问询:增值237.04%、配套募资26亿受质疑
在11月的30天里,中兴通讯密集发布了40余个公告。其中大部分公告都是关于一件事——中兴通讯拟购回中兴微电子剩余股权。
中兴通讯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恒健欣芯、汇通融信合计持有的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兴微电子18.8219%股权。而在此之前,中兴通讯及下属企业赛佳讯、仁兴 科技 已合计持有中兴微电子81.1781%股权。按此计算,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兴微电子将再度成为中兴通讯全资子公司。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中兴通讯还拟募集配套资金26.1亿元。
中兴通讯认为,现在是5G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全资控股中兴微电子对于公司整体5G发展核心战略有重要意义。
然而,该项交易操作却错综复杂,背后潜藏的问题引起监管关注。11 月 24 日,监管向中兴通讯发送问询函,要求其说明本次募集配套资金的必要性;股权交易安排的主要考虑、商业实质及合理性等关键问题。
错综复杂的交易
中兴微电子诞生于2003年深秋。
当时,全国仅有几百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整个行业仍处在萌芽阶段。在这一年11月,中兴康讯和聚贤投资两家公司分别出资1350万元与150万元共同组建了中兴微电子。从这种意义而言,中兴微电子是一家入局较早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
2010 年 7 月,中兴康讯将其持有的中兴微电子90%的股权以1567万元转让给了中兴通讯。至此,中兴通讯与中兴微电子故事正式拉开帷幕,而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中兴微电子股权关系发生了多次变化。
而凤凰网 财经 《启阳路4号》发现,在今年下半年,中兴微电子密集发生过两次股权变更。
第一次在9月10日,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将中兴微电子24%股权以33.15亿元价格转让给仁兴 科技 。而这笔转让款主要来源于,恒健欣芯、汇通融信分别向仁兴 科技 提供14亿元与12亿元的合作款。
紧接着,中兴微电子在一个多月后发生了第二次股权变更。10月20日,仁兴 科技 以 14亿元价格向恒健欣芯转让中兴微电子10.1349%股权,以12亿元价格向汇通融信转让中兴微电子8.6870%股权。
不难发现,在今年的两起股权变更中,恒健欣芯、汇通融信是关键角色。然而,这两公司却均是成立时间短,无具体经营业务的公司。其中,汇通融信成立于2019年12月9日;恒健欣芯成立于2020年9月9日,且皆不存在最近两年财务数据。
显然,上述股权变更的不寻常足以招致监管注意。11 月 24 日,监管向中兴通讯发送问询函,要求其说明从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转让至仁兴 科技 、再从仁兴 科技 转让至恒健欣芯和汇通融信基金等股权交易安排的主要考虑、商业实质及合理性。
对此,中兴通讯的解释是,交易安排系基于各自前期合作文件,经友好协商确定的交易,系各方真实意思表示,具有商业合理性。
237.04%的增值率
实际上,在这场交易中,中兴微电子被估值上百亿元。
中兴通讯称,在持续经营的假设前提下,中兴微电子100%股权评估值为138.71亿元。而以 2020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中兴微电子账面净资产增值97.56亿元,增值率已达到237.04%。
对此,中兴通讯解释背后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个原因是,中兴微电子以 Fabless 经营模式开展业务,导致中兴微电子非流动资产规模相对较小。所谓 Fabless 经营模式主要是指,企业是一种无生产工厂的芯片供应商角色,只负责芯片的电路设计与销售,将生产、测试、封装等环节外包。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2017年开始,业内就不断探讨Fabless经营模式发展的延续性。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在 Fabless 经营模式下成本可以降低,但模式背后也存在制造过程质量和市场问题等风险。
另一原因是,近年来,国内集成电路设计行业依托巨大的市场需求,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企业不断研发创新的驱动下,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凤凰网 财经 《启阳路4号》注意到,中兴微电子在2019年营业收入却有所下滑。2019年中兴微电子的营业收入为50.04亿元,照比2018年营业收入下滑3.6%。有业内分析人士透露,近来,中兴微电子势头已大不如前,与行业头部公司百亿的营收相比,差距越来越悬殊。
此外,中兴通讯营业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中兴通讯。
2018 年、 2019 年以及2020 年 1-6 月,中兴微电子芯片产品及技术服务销售收入分别为 51.84亿元、50.04亿元和60.25亿元;向前五名客户合计的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93.27%、 96.62%和 98.94%;而其向中兴通讯(含子公司)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 88.82%、 88.35%和 95.10%。
可见,中兴微电子在报告期内,客户集中度较高,中兴通讯为其2020年度第一大客户,且占比均超过88%。
而在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报告书(草案)中,中兴通讯也提示了风险。公告称,公司整体业务的持续发展是支撑中兴微电子未来发展的坚实保障。但如果未来公司业务发展不及预期,而中兴微电子又不能及时开拓较多其他客户,将可能对其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募资拟半数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为完成这次重组,中兴通讯制定了配套募集计划。
中兴通讯称,公司在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中兴微电子股权的同时,拟向不超过 35 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 26.1亿元。
中兴通讯披露,本次募集配套资金拟用5G研发与补充流动资金两个地方。
其中,公司拟使用13亿元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这笔资金占本次募集总额49.8%。
中兴通讯将原因归结于资产负债方面,其解释称,公司主要通过债务融资满足日益增长的营运资金需求,但受限于目前的资产负债水平,依靠单一债务融资方式筹资的空间相对有限,需配合股权融资以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水平。
截至2020年9月30日,中兴通讯资产负债率为72.92%,较之2017年末的 68.48%上升4.44个百分点,处于近几年较高水平。中兴通讯也在报告中承认,在全球四大通信设备商中,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处于最高水平,2019年末,其资产负债率比同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约7个百分点。
负债类别方面,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余额为149.83亿元;应付短期债券余额为80亿元;长期借款余额为214.64亿元。其中,长期借款上升幅度较大。Wind显示,2019年,中兴通讯长期借款为100.45亿元,同比上涨324.46%;到了2020年上半年,长期借款直接涨至218.35亿元,半年内增加117.9亿元。
爆料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⑥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公司的融资渠道是什么啊希望详细点,谢谢各位了。。。
融资就是……一个公司或者企业有能赚钱的项目,但是没有资金启动项目,那就要到处“淘钱”,这个淘钱的过程就是融资。“淘”有很多种手段,用一般人的想法来说,你可以借,跟有钱的人借;你可以卖,把你的东西卖给别人换取资金。
人可以借,企业也可以借,简单的就是跟银行借,就是贷款。也可以跟其他有钱的企业或者个人借,很多叫“XX投资公司”、“XX风险投资公司”、“XX创业投资公司”、“XX信息投资公司”……当然叫投资公司的不一定都有钱对别人投资,有可能它是帮助“借钱人”找“有钱的人”的人。总之谁有钱就可以跟谁借,专业一点叫“贷”或者“融”。当然,跟银行借比较容易理解,跟其他人借怎么办呢?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来进行。债券简单点说就是借债的一种凭证,放在过去,那叫做字据、借条……管他叫什么,反正“借钱人”跟“有钱人”借就要立个文书,然后就可以借了,与贷款差不多,到期还本付息,只是有可能比银行还得多些,如果借款人信用比较好,也可能比银行还得少。比如国债,国家信用度一般是比较高的,除国家改朝换代,否则一般是有办法还的,收益稳妥,那么利息自然也低。
卖的话呢,在股份有限公司中,当然可以卖企业的产品,但是不一定就是产品,也可能是别的东西,比如“股权”。股权就是把“缺钱企业”的自有财产切分成若干份,这一小份就是一股。
一股的价格=(总资产-负债)/总股数
围绕着这个价格进行销售。股份就是将这些资产卖给别人,这部分资产的盈利就应该归买股权的人,就是分红。且不说股权是什么了,如果“缺钱企业”的钱不够了,能赚钱的项目还有,就可以将股份增多,把资产再切割成更小的块,股份就增多了,多出来的股份还可以再卖,当然没有原来的值钱了,可是有了钱就能启动项目,公司赚钱了就可以做大,现在不值钱的股权将来可能就更值钱。这样新切割出来的股权就有人买了,所有有人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未来”。
如果企业不是股份有限公司,而是有限责任公司,那么就不存在股权这个概念了,但是股权就以出资来衡量了,谁出钱多谁就可以多分钱,和股份是同样的道理,但是在融资的时候就不那么容易说得清楚了。同样现在“缺钱企业”钱不够了,那么现在需要有新的老板来出钱,这个老板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出钱不能获得任何凭证似的的东西,只能在股东名册上注明这个老板出钱了,可以分得盈利收益了。其实和股份的意思一样,但是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分红的比例也和上面的公式一样。这种形式也卖了资产,只是表现形式不再是股票,只是记名了而已,这个老板再想把这部分资产卖给别人比较麻烦,因为没有实物载体。
上面的融资方式就是我们一般常说的债权融资(借)和股权融资(卖)。如果再说宽泛一点,还有自有资金融资,这个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你自己有一笔钱,在银行生息,把钱取出来用于赚钱项目的启动就是自有资金融资。如果按照钱来自企业内和企业外进行划分,自有资金融资算作是内部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都属于外部融资。
简单点说融资就是这么多内容,貌似技术含量不高,但是融资的操作就是很有学问的了,因为用人家的钱就要给人家一定好处,这个好处怎么给,怎么设计就很有学问。有些能拿上台面,有些就不能;有些违反了当初设计的规定后的操作,又能显示出借款人的高明;如何分配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比例,MM定理已经研究了多少年了……融资是个非常有趣的话题,理论性也极强,我按照你的要求用大白话说明就难免有语言漏洞了。因为融资概念比较复杂,由于以上解释引出的问题,我们可以私下交流,希望对你有用。
⑦ 揭秘900亿“专网通信”大骗局,这背后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近日,有关部门报道了一起发生在A股市场的“900亿骗局”,而制造这个骗局的人名叫隋田力。值得关注的是,隋田力是通过欺诈手段来建立一个名叫“融资交易网”的诈骗网站,很多知名的企业都被隋田力的骗局骗过去了,而且涉案金额高达900亿,这个骇人听闻的数字也让人感到后怕,同时也让人不得不感慨现在诈骗手段的“高明”和“完美”。
然而,隋田力的操作毕竟是“见不得光”的,所以隋田力也知道事情很快就会暴露,于是便在自己建立的公司和网站即将倒闭的时候,卷钱跑路了,而这些上市公司交给隋田力的业务,也都是漏洞百出,而且这些上市公司还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此时的隋田力早就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这些企业报警以后才发现连隋田力这个名字,其实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