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考大学语文好考吗
你好:《大学语文》是一门文化基础课。文化基础课仿佛很“散漫”,容易满足于一知半解、星星点点。特别是成年人,急于掌握专业,无心留恋于文化基础。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大学语文》作为文化基础课,很多内容需要认真学习,历史、时代、作家、作品等陪弯首等,都需要尽可能多多记住,以便于在头脑中绘制一张丰富多彩的文化地图。
学习“中国文学史概述”
记住“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
为了大致了解中国的文学史,大致了解五十几位作家在历史上的地位,《大学语文》教材在《附录》中撰写了“中国文学史概述”,编制了“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这两篇虽然是《附录》,但还是要学习的(虽然不一定要做笔闹羡记)。“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中国文学史概述”不仅有助于直接深入了解其中编入《大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家和作品,对提高考试成绩,提高一般文化素质也是有帮助的。
记住入选作家的生平经历等情况
《大学语文》共收57位作家,65篇作品。其中57位作家都有300 字到500 字的简要介绍,介绍作家的生平事迹、思想倾向、风格流派、艺术特点、历史地位、作品文集等。它们都是了解作家的必要资料,也是分析作品的参考资料。对于这些资料,考试题中常有,应该强迫自己记住。记住的方法可以用红笔在介绍中划线,也可以花费一点时间做更简要的笔记,要把作者的生平事迹的主要方面,如业绩、贡献、思想倾向、艺术风格流派、影响等记住。
努力学习古代汉语知识
《大学语文》教材共收古文作品(包括诗词、曲赋、小说)43篇,约占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二。
这43篇的字、词、句的注释比较详细,是为了适应自学考生的实际水平和便于“无师自通”而特意编辑的。对这些注释,可以根据自己的陌生程度和试题常见,为阅读常用的字词句进行笔录,便于重点复习。
此外还有两个材料值得注意,一个是课文后面《思考与练习》中有关虚词的比较用法,一个是教材后边《附录》中“中国古代汉语语法常识”。这两个材料收词不多,而且举例一般出自《大学语文》,有助于复习。前者可以集中摘录下来,后者不妨用书而不必摘录。
强记名言名句背熟10篇重点诗歌
《大学语文》65篇,几乎篇篇都有名言名句。名言是文章中的一段话,往往语意畅达,说理透彻,言简意赅。名言、名句、名段,考生应该记住,或应该记住大意。考试大纲要求背诵的10篇诗歌,最好抄成卡片,随时随地复习。
认真阅读作品培养理解分析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目的,主要是下面三个方面:一是重在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二是重在理解作品和分析作品,学习前人优秀思想道德传统和表达技巧;再者是在前述两者的基芦数础上练习写作,提高表达和应用能力。
另外,还要培养对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一是通过阅读作品来进行;其次是结合作者的思想倾向来进行;再次是联系时代历史背景来进行,等等。这些方法可以综合起来运用。
研究考试大纲和历届试题
提高应查能力
为了《大学语文》的自学和考试,还要仔细研究课程自学考试大纲和揣摸历届的试题。考试大纲概括地叙述了自学考试的方向,具体地例举了课程的自学考试内容,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以及考试内容、考试范围、考试标准等等,都有明确规定,是自学《大学语文》课程的依据。它十年如一日,保持稳定,应该经常放在案前以备随时参考。历届《大学语文》试题是根据考试大纲编制的,形态上也维持不变。考生通过对历届试题的研究,可以揣摸考试的标准、熟悉考试的题型、了解考试的范围、研究考试的内容、掌握答题方式。
根据近几年的试题,大致有如下题型:一、单项选择题。它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作家作品知识、课文分析和文体知识。二、多项选择题。它的内容由四部分组成:作家作品知识、课文分析、文体知识和语言知识。三、填空题。它的内容大致由四部分组成:作家作品知识、课文分析、文体知识和要求背诵的诗词。四、词语解释题。主要是古代文词语,也有近代文词语。五、古文翻译题。六、简答题,一般是考察课文分析。七、简析题,一般也是课文分析,主要是精读课文。八、作文。
了解这些试题,我们就可以掌握学习和考试的主动权。
⑵ 现代文言文自创
在校园里,我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其中有几件事让我一直感到好笑。
一天小A对我说我给你讲个故事行么?我同意了。
他便津津有味的给我讲了起来。他说从前有一个傻子,不管别人问他什么他都说没有。
突然小A插了一句,问我听过没有,我说没有,他又重复说了几遍,租春我还是说是没有。当我反应过来的时候他早已逃之夭夭了。
以后我逢人就给讲这个故事,可是没有一个人上当受骗,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我大脑反应迟钝?不光是别人整我,我也有过整别人的经历。那天我神情庄重地对小B说他的妹妹出车祸了,没想到他竟然十分紧张,一上午的课都没上好,直到中午为了他的妈妈才知道是我骗他。
来到学校后他狠狠地扁了我一顿,让我以后别再骗他了,他得心脏不好。容易被吓过去,我听后下得我半死__要是吓出病啦该怎么办?在校园里的趣事真有意思。
这儿有几篇,希望对你有用。
1.高山流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朋党论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
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喂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
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弊前耐周。
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治乱兴亡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3.包惊几笃于友谊包惊几笃于友谊,与吴东湖善。
吴卒,抚其家甚至。后方嫁女,闻吴女将适人,贫不能理装,即以其女之奁具赠之,己女后一载始嫁。
时论称之。
送你一篇我的自创。
《文明岛》
日不落帝国之殖民地,广布天下,植鸦片,传洋教,劫文物,贩黑奴,淘黄金,抢石油,兴征悔州战。凡坚船利炮之所达,即现代之文明萌芽之所焉。
先三百年,一水手名鲁滨孙者,遇海祸幸免于难,独存于大洋孤岛。彼殖民此岛廿年有九,殖民地之唯一“人民”,乃“星期五”者也。因鲁滨孙殖民有功,获女皇封赐为该岛统领,呼为鲁总督。自此,该岛谓之“文明岛”。文明者,教化也。
盖因该岛无石油、无钻石、无黄金,久之,为宗主所遗忘。
经三百年自由发展,文明岛形成以鲁、五二氏为集团之黑白两大家族,总人口二百三十五丁,年总GDP二百万另七千一百三十五鲁币,人均八千五百四十一鲁币,折合四百一十三点二一三美元,属欠发达地区。
是年,鲁滨孙七世遣世子鲁滨八孙留洋欧美。所学,金融也。
鲁滨八孙学成归,将金融理财学于文明岛推而广之。自此,GDP与日俱增。先此,文明岛除总督府外,凡人民或以穴为居,或以树为床,纵屋居者,均为原木所构。人民或相互协助,或自建自居,从未计入GDP。自理财始,全岛大兴土木,开山凿石,垒窑烧砖,年造屋凡一千三百余间。人民互为买卖,每一出一入,皆计入GDP。如某房,每转手即升值百分之十,则有GDP原值乘以一点一之累加公式。
更有理财产品,如基金银卡、期货现票百余种,人均零点五支以上。该岛原无农产品,初为鲁滨孙于海难船骸处觅得之小麦粒传种,今之岛民仍以小麦制品为主食,以海龟蛋、驯养羊、葡萄酒辅之。经金融理财,小麦价每陶碗由一点五鲁币飙升为十九鲁币,葡萄酒更涨破两千鲁币一陶罐大关。
鲁币为该岛独有之彩贝,得之不易。自金融兴岛以来,流动性捉襟见肘,虽鲁滨八孙屡派人开发,彩贝发行量亦难与经济规模等量齐观,文明岛困顿于斯久矣。金融大臣上疏请用纸币,苦于该岛无造纸、印刷术。于是,八孙通令:“岛民无鲁、五之分,凡遇有可替代彩贝之物,便宜行事。”
有岛民捕鱼者,遇台风迷失航向,随西风环球气流,飘至中华之南洋岛,于坟山市肆处,见有卖冥币者,欲以彩贝购之。肆主人贪图彩贝之玲珑,极具“市场价值”,愿交换。岛民出其所有,肆主亦倾罄库存。岛民满载中华冥币,喜洋洋返航也。经文明岛金融大臣认定,纸币印刷精美,阿拉伯数字之币值易识、易流通,且无仿造之虞。大臣报请鲁滨八孙颁令通行。自此,文明岛财富暴涨,人均收入亿元以上。然,文明岛盛产之羊肉、葡萄酒,一仍如前。因建房占地,小麦耕种面积不足,多依赖进口。污染至海龟迁徙,海龟蛋止限于公务宴。冥币致文明岛通胀矣。
电话响起,又有人要结婚了,心里盘算着,除了要送去的祝福和RMB还要搭上一种起伏的心情,更加确定地感慨一下,恩!我们确实到这个年龄了.
整个婚礼的过程,一面是大侃心得的“过来人”一副为人师表,说到兴起时冷不丁被老婆一个斜眼,又跑回身边低调下来,不时被老婆拉近身边轻轻拍着、整理并无杂物的西装领子哇…… 羡慕到死啊!在他们看来,就是在复习一场美满结局的贺岁片,片子里每个角落都是美美的印记。
另一面是,执子之手,瞪大了眼睛,恨不得掏出纸笔的待婚人,面对着这面演绎着自己明天的镜子,比新娘新郎还喜。
剩下的不用说,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被编为——“炮手”不许讲理由、不许找借口、不许瞪眼……只因为我们是光棍!
炮手的名称只是狭义的讲。其实包括了若干、以至全部。的“重任”重重重……箱子好重、电视好重、空调外机怎么往洞房般仔细看,铁牌上用钢印标着“140Kg”!
放炮到没什么,只要发手套,就是苦了嗓子和肺管事的大叔爱骗人,扯高了喉咙“车队马上到,炮手们准备火源!”忽悠了四五次,总算来了,烟也续了少半包,猿人保留火种比这复杂吧?
先是接新娘,娘家放一次 ;再是到新房,婆家放一次,典礼的时候再来一次。加起来一共被忽悠十几次。心想,小时候老师咋没叫写《狼来了的故事》的心得与体会?
典礼、入席、敬酒、闹酒、5成以上的人喝大了之后,撤离狼籍开始下一部分活动,尖叫、嘶吼、摇摆、红酒、绿酒、蓝酒、啤酒当所有感官都经历过惨痛的蹂躏后,可以收队了。啊……感慨一下,深夜的宾馆竟如此安静,和之前的嘈杂形成明显的两个极端,迫使你的神经处于茫然状态,说不清楚,有些耳鸣。洗个热热的热水澡 ^_^ 安纳……躺在床上、坐在地毯上、靠在电视柜上、倒在沙发上、体力强的坐在椅子上。谈从前、谈现在、谈以后,讨论问题、抬杠、说笑……
故人谈故事,总能激发出些许感情上的火花。看来,在这个年龄闲聊也都多多少少地带些严肃与讽刺郁闷婚姻——一片空白!工作——不如说生计,累!还有理想,不过早已被贬为鸡肋,退避三舍!“三舍”——典故中90里地。冲动的年代啊,某天跑到90里外又找回来,和生计打架.一面是想做的事,一面是该做的事困惑ing。
为什么是个不甘寂寞的主儿……不如嘲笑自己吧,想多了全是眼泪!呜……
差距才是压力的始作俑者,根本没有人在原处等你,每个人都是一只变速齿,不是你快就是我慢,看谁拉谁结婚是个政治问题,影响全民方向感。磨吧,有一天我也在大街上哼《狼爱上羊》那时,我就也变成一个“没故事的人”了!
末了,还是祝福一下你们吧,已婚的人哪……在人生的路途中,又迈了一大步呀!
⑶ 大学语文的答题技巧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命题是自学考试的核心,是实现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专业标准的关键.对考生而言,首先就要了解命题的原则与要求、题型、试卷的难易等等相关考试信息.在些基础上把握考试重难点,确定考试对策,这样复习才会有针对性的进行,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进行总复习前,最关键的就是明白《大学语文》考什么,围绕目标才能针对性制定复习策略.依据大纲,《大学语文(本、专)》题型共有五种类型:即单项选择(20分),多项选择(10分)、词语解释(10分)、简析题(30分)、作文(30分).可见,复习的重点可放在作文和简析题上,这两项分数的高低,关系到考试的成败,但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其次,考生如有可能应取得历次考试试卷.这既可熟悉题型,了解试题难易度,又可作为自测、练习之用,找出差距,尽快补缺补漏.由于自学考试试题大都来源于试题库,试题一般都覆盖到考试大纲的各章,题量也比较大.根据考试经验,历次考试的试题,大都出自试题库或者与其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考生了解试题库的题型,可以大大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熟悉题型.寻找策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复习时了解考试题型,并辅之以有效的练习,才能加深印象,巩固所学知识,收到最好的效果.
1.单项选择
这部分20分,共20个小题,是考试中最容易拿分的题型了.因此考生应尽量做到不失分.单项选择主要考文学史知识,如作家生平、作品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中心论点、主要内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文章体裁等等,四选一,无论知不知道,都有25%的机率选到正确答案,相对容易得分.答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自己的识记,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既省时又有把握;二是把培逗握不准时应采取比较的方法,排除筛选,确定唯一正确的答案.如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第9题:
李广死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A、铺垫反托B、对比反托C、侧面烘托D、象征暗示(答案:C)
这道题考的是迁移能力.考生并不一定要熟悉原文,只须运用平时所学知识就可以做出正确答案.
2.多项选择
这部分共5题10分,多考综合比较的内容,在5个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难度较大.考试内容与单项选择题差不多,只是在答案的设置上更多一些铅拿,主要是看考生掌握知识是否全面,这是平时是否用功的最直接证明.答题只能根据自己对教材知识点的熟悉掌握,采取比较法、排除法一一甄别,凭感觉来猜题、押题是行不通的.以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为例:第21题“下列文章,总体上运用对比方法来表达主旨的有()”、22题“下列作品中通过对话形式展开的有()”、第23题“下列诗篇属于用乐府旧题的有()”、第24题“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运用白描手法的词句有()”第25题“鲁迅《风波》的主要艺术特点有()”,这五道题都有一定的难度.21、22、23题考艺术手法,23题考文体知识,第25题考艺术特点.根据这些考试内容,考生在复习时就要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去把握重点课文.
3.词语解释
这部分共5题10分,以古文中的词语为主,兼考现代文的疑难词语.答题必须在理解全句的基础上,对应直译,然后落实某一个词的意义,务必准确、简洁、切不可写几个似是而非的答案,鱼目混珠.如2001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专)第29题要求考生解释“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中的“用以兴”的意思,要求考生复习时比较细配激卖致.总体而言,这也是比较容易拿分的题目.
4.简析题
这部分约3至5题,共30分,考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一般的出题方式是先给出一段文字(字数一般不会超过200字),然后根据文段来设计问题.2001年起考试的文段不再局限于教材.考试文段主要是现代文(包括现代小说、戏剧、散文、科技说明文等)片段,古文片段,古典小说、戏剧片段、古体诗现代诗等等.主要是考文段主题、内容、艺术手法、修辞手法等等,出题方式比较灵活,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答题应采取还原课文,句不离段的思维方法,结合课文的“提示”启发思路.一定要弄懂内容,摸清提问的角度,针对性回答.答案总的要求是越简明准确越好,而不是内容答得越多越好.
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共考5题,第36、39题是古文片断(庄子的《秋水》和郧道元《三峡》);第37题是古典小说片断(《红楼梦》宝玉挨打的情节);第38题是现代文片断(《刁槛》);第40题是古体诗(李白《度荆门送别》),考试内容相当全面,要求考生对各种文体都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5.作文
作文30分,占分比例大.若出现大的失误,将导致考试不及格,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作文主要考核考生的思想修养、语文水平、综合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作文总的要求:主题鲜明、材料充实、结构清晰、表达得体、语言通畅、标点正确、书写工整、行款规范.写作时要注意把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综合材料和典型材料、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结合起来,搭配使用.这样既可避免角度单一,缺少变化,又可满足作文的字数要求.历届考生作文失分的主要原因:文体混淆、文不对题、论点和论据脱节、字数不足、内容未写完、字迹潦草等,这些应引起重视,加以避免.根据历次阅卷经验,考生要拿高分有几条必须注意:
一是要书写工整.字迹对阅卷老师的影响是潜在的,但却异常重要,无论你写得多好,如果字迹潦草,你的作文成绩必将大打折扣.
二是要注意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要分段,每段开头最好采用段落中心句的写法,这样可以做到层次分明,老师一看就明白你的意思.作文最忌全文混乱,尤其是不习惯分段的考生必将失去很多分.
三是一般而言,除诗歌外,考试时不限文体,考生一定要写自己擅长的文体.如果是写议论文,开篇一定要鲜明地提出论点,文中不妨多用一些名言警句;如果是写记叙文,切忌平铺直叙,结尾要有意味.
三、对症下药,把握要点
上面把《大学语文》的基本题型和考试内容做了一个基本的梳理,便于考生把握考试重难点,以便加强复习的针对性.现在再谈谈复习的重点和方法.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复习.
1.梳理文学史,掌握文学基础知识.
《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内容广泛,篇目繁多,基本涵盖了中国文学各个阶段的作品.考生在总复习时应通晓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熟悉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流变,以文学发展为经线,以作家作品为纬线,识记重要的作家和作品,在头脑中构建清晰的中国文学发展轮廓.这样考试时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梳理文学史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注意关键性句子.考试所涉及内容一般都在课文前的作家、作品介绍中出现过.因此考生在阅读课文时,不能轻易放过这部分的介绍,应该用心阅读,认真记忆.其中一些关键性句子正是要掌握的文学史常识.如“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狂人日记》、《阿Q正传》是他小说的代表作”.又如“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唐宋人大家’之一”等.
二是要掌握有关辨析作品文体,掌握文体基本知识.《大学语文》按文体分为四个单元,即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诗词,每一单元后都附有文体特点介绍.考生应认真研读,着重掌握各种文体的特征.如议论文的“三要素”、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立论和驳论;记叙文的“六要素”、线索、叙述方式、描写方式;说明文的种类、顺序、结构和八种说明方法;诗词的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古体诗、近体诗格式等.掌握这些文体特征不仅有利考试答卷,而且对作文的审题和写作都有很大帮助.
2.熟悉作品内容,读懂作品.
根据考试大纲,考试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不会超过课本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因此,仔细阅读课文是异常重要的.在阅读作品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熟悉作品,弄清作品主要内容.
对现代文来说复习时,复习要围绕提示,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内容.结构包括文体、段落、层次、线索、顺序、开头、结尾等;内容包括写作意图、时代背景、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对文言文来说,复习要紧扣注释,读懂课文,尤其是文言文,一定要一字一句地抠,掌握常用实词和虚词、意动和使动用法、词类活用及被动句、倒序句、判断句等每课都读懂弄通.只有这样,考试时就能成竹在胸,迎刃而解.
在考试中,经常围绕着作品的主要内容来出题.例如2000年4月《大学语文(专)》其中一题是:
下列对《廉颇两相如列传》情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渑池之会、完壁归赵、将相和欢;
B.渑池之会、将相和欢、完壁归赵;
C.完壁归赵、将相和欢、渑池之会;
D.完壁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欢.
又如2001年4月份大学语文(本)第2题:
司马光指责王安石新法是“生事,王安石在《答司马谏义书》中驳斥这一指责时,所依据的主要理由是
A、新法是“受命于人”;B、新法是“辟邪说,难壬人”;
C、新法是“为天下理财”;D、新法是“举先生之政”,
这都是考学生对作品主要内容的把握.
第二,理解课后“提示”和课后习题,注意作品的艺术手法.
这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作品艺术特征、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论证方法、说明方法等等.考试中的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功,要求考生理解、掌握并能熟练运用.要做好这类题,考生要特别注意课后的“提示”对课文中的写作方法的归纳.如2001年4月份《大学语文(专)》第1题:
《科学的春天》中,作者论证“科学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时,用了“嫦娥奔月,龙宫探宝,《封神演义》上的许多幻想,通过科学,今天大都变成了现实顺”作为根据,这里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
又如2001年4月份大学语文(本)第10题:
《张中亟传后叙》在写作上的最大特色是
A、抒情和议论并重B、议论和叙事并重
C、叙事和抒情并重D、叙事和描写并重
这些题的设计,就是考课后“提示”和习题的内容.
3.诗词的背诵和诗词名句的理解.
根据考试大纲,考生在获得大学学历前必须掌握并背诵一定量的古代优秀诗词作品.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每年的考试也必然会考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背诵.如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第18题:下列诗句中,出自刘禹锡《金陵五题》的是
A.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蟹洲;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第19题:下列词句具有哲理意味的是
A、今夕是何年
B、起舞弄清影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D、月有阴晴圆缺.
这些都是古典诗词的名篇佳作,考生在复习时要千万注意,不可似是而非.
4.写作基础知识.
写作基础知识既是前面选择题考试的直接内容,而且间接影响作文的写作.这些知识,主要集中在课文单元结束后的文体知识及写作知识的介绍上,如《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等.历年来的考试针对文体知识出题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直接考文体知识;其二是要求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从这几年的试卷看,第二种情况出现较多.如2000年上半年有一题:
下列文章中,属于说明实体事物的科学小品是
A.《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B.《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C.《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D.《统筹方法平话引子》
考生只要弄清哪几篇是实体事物说明文,哪几篇是抽象事理说明文,考试时就可胸有成竹.当然,如果考生对文体的理解比较深刻,作文自然就不会离题,易写出优秀的作文来.
⑷ 唐宋八大家的带表作有哪些
汉--韩愈
刘--柳宗元
争--曾巩
王--王安石
修--欧阳修
三书(苏)--苏洵、苏轼、苏辙
韩 愈
《祭十二郎文》原文: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进 学 解——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日:“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觗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劳矣。沉浸酿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疐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根、闑、*(户+占,形如“店”)、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縻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代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柳宗元——愚 溪 诗 序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齗齗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干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透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黔 之 驴——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苏 轼——前 赤 壁 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留 侯 论——苏轼
古人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巳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人事,故曰:“孺于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以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苏 辙——六国论(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ì)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武昌九曲亭记[1]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2],庐于江上[3]。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4],陂陁蔓延[5],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6],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7],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8],乘渔舟,乱流而南[9]。山中有二三子[10],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11],相携徜徉而上[12]。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13]。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14],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15]。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16],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17],皆效于左右[18]。有废亭焉[19],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20],不可加以斤斧[21]。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22]。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23],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24]。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25]。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26],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27]。方其得意[28],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29],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30],要之一饱[31],而同委于臭腐[32]。夫孰知得失之所在[33]?惟其无愧于中[34],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35]。
曾 巩——墨 池 记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欧阳修——朋 党 论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土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治乱兴亡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醉 翁 亭 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⑸ 大学语文怎么考阿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命题是自学考试的核心,是实现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专业标准的关键。对考生而言,首先就要了解命题的原则与要求、题型、试卷的难易等等相关考试信息。在些基础上把握考试重难点,确定考试对策,这样复习才会有针对性的进行,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进行总复习前,最关键的就是明白《大学语文》考什么,围绕目标才能针对性制定复习策略。依据大纲,《大学语文(本、专)》题型共有五种类型:即单项选择(20分),多项选择(10分)、词语解释(10分)、简析题(30分)、作文(30分)。可见,复习的重点可放在作文和简析题上,这两项分数的高低,关系到考试的成败,但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其次,考生如有可能应取得历次考试试卷。这既可熟悉题型,了解试题难易度,又可作为自测、练习之用,找出差距,尽快补缺补漏。由于自学考试试题大都来源于试题库,试题一般都覆盖到考试大纲的各章,题量也比较大。根据考试经验,历次考试的试题,大都出自试题库或者与其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考生了解试题库的题型,可以大大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熟悉题型。寻找策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复习时了解考试题型,并辅之以有效的练习,才能加深印象,巩固所学知识,收到最好的效果。
1.单项选择
这部分20分,共20个小题,是考试中最容易拿分的题型了。因此考生应尽量做到不失分。单项选择主要考文学史知识,如作家生平、作品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中心论点、主要内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文章体裁等等,四选一,无论知不知道,都有25%的机率选到正确答案,相对容易得分。答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自己的识记,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既省时又有把握;二是把握不准时应采取比较的方法,排除筛选,确定唯一正确的答案。如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第9题:
李广死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A、铺垫反托B、对比反托C、侧面烘托D、象征暗示(答案:C)
这道题考的是迁移能力。考生并不一定要熟悉原文,只须运用平时所学知识就可以做出正确答案。
2.多项选择
这部分共5题10分,多考综合判橡茄比较的内容,在5个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难度较大。考试内容与单项选择题差不多,只是在答案的设置上更多一些,主要是看考生掌握知识是否全面,这是掘察平时是否用功的最直接证明。答题只能根据自己对教材知识点的熟悉掌握,采取比较法、排除法一一甄别,凭感觉来猜题、押题是行不通的。以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为例:第21题“下列文章,总体上运用对比方法来表达主旨的有()”、22题“下列作品中通过对话形式展开的有()”、第23题“下列诗篇属于用乐府旧题的有()”、第24题“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运用白描手法的词句有()”第25题“鲁迅《风波》的主要艺术特点有()”,这五道题都有一定的难度。21、22、23题考艺术手法,23题考文体知识,第25题考艺术特点。根据这些考试内容,考生在复习时就要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去把握重点课文。
3.词语解释
这部分共5题10分,以古文中的词语为主,兼考现代文的疑难词语。答题必须在理解全句的基础上,对应直译,然后落实某一个词的意义,务必准确、简洁、切不可写几个似是而非的答案,鱼目混珠。如2001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专)第29题要求考生解释“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中的“用以兴”的意思,要求考生复习时比较细致。总体而言,这也是比较容易拿分的题目。
4.简析题
这部分约3至5题,共30分,考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一般的出题方式是先给出一段文字(字数一般不会超过200字),然后根据文段来设计问题。2001年起考试的文段不再局如埋限于教材。考试文段主要是现代文(包括现代小说、戏剧、散文、科技说明文等)片段,古文片段,古典小说、戏剧片段、古体诗现代诗等等。主要是考文段主题、内容、艺术手法、修辞手法等等,出题方式比较灵活,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答题应采取还原课文,句不离段的思维方法,结合课文的“提示”启发思路。一定要弄懂内容,摸清提问的角度,针对性回答。答案总的要求是越简明准确越好,而不是内容答得越多越好。
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共考5题,第36、39题是古文片断(庄子的《秋水》和郧道元《三峡》);第37题是古典小说片断(《红楼梦》宝玉挨打的情节);第38题是现代文片断(《刁槛》);第40题是古体诗(李白《度荆门送别》),考试内容相当全面,要求考生对各种文体都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5.作文
作文30分,占分比例大。若出现大的失误,将导致考试不及格,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作文主要考核考生的思想修养、语文水平、综合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作文总的要求:主题鲜明、材料充实、结构清晰、表达得体、语言通畅、标点正确、书写工整、行款规范。写作时要注意把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综合材料和典型材料、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结合起来,搭配使用。这样既可避免角度单一,缺少变化,又可满足作文的字数要求。历届考生作文失分的主要原因:文体混淆、文不对题、论点和论据脱节、字数不足、内容未写完、字迹潦草等,这些应引起重视,加以避免。根据历次阅卷经验,考生要拿高分有几条必须注意:
一是要书写工整。字迹对阅卷老师的影响是潜在的,但却异常重要,无论你写得多好,如果字迹潦草,你的作文成绩必将大打折扣。
二是要注意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要分段,每段开头最好采用段落中心句的写法,这样可以做到层次分明,老师一看就明白你的意思。作文最忌全文混乱,尤其是不习惯分段的考生必将失去很多分。
三是一般而言,除诗歌外,考试时不限文体,考生一定要写自己擅长的文体。如果是写议论文,开篇一定要鲜明地提出论点,文中不妨多用一些名言警句;如果是写记叙文,切忌平铺直叙,结尾要有意味。
三、对症下药,把握要点
上面把《大学语文》的基本题型和考试内容做了一个基本的梳理,便于考生把握考试重难点,以便加强复习的针对性。现在再谈谈复习的重点和方法。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复习。
1.梳理文学史,掌握文学基础知识。
《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内容广泛,篇目繁多,基本涵盖了中国文学各个阶段的作品。考生在总复习时应通晓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熟悉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流变,以文学发展为经线,以作家作品为纬线,识记重要的作家和作品,在头脑中构建清晰的中国文学发展轮廓。这样考试时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梳理文学史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注意关键性句子。考试所涉及内容一般都在课文前的作家、作品介绍中出现过。因此考生在阅读课文时,不能轻易放过这部分的介绍,应该用心阅读,认真记忆。其中一些关键性句子正是要掌握的文学史常识。如“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狂人日记》、《阿Q正传》是他小说的代表作”。又如“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唐宋人大家’之一”等。
二是要掌握有关辨析作品文体,掌握文体基本知识。《大学语文》按文体分为四个单元,即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诗词,每一单元后都附有文体特点介绍。考生应认真研读,着重掌握各种文体的特征。如议论文的“三要素”、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立论和驳论;记叙文的“六要素”、线索、叙述方式、描写方式;说明文的种类、顺序、结构和八种说明方法;诗词的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古体诗、近体诗格式等。掌握这些文体特征不仅有利考试答卷,而且对作文的审题和写作都有很大帮助。
2.熟悉作品内容,读懂作品。
根据考试大纲,考试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不会超过课本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因此,仔细阅读课文是异常重要的。在阅读作品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熟悉作品,弄清作品主要内容。
对现代文来说复习时,复习要围绕提示,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内容。结构包括文体、段落、层次、线索、顺序、开头、结尾等;内容包括写作意图、时代背景、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对文言文来说,复习要紧扣注释,读懂课文,尤其是文言文,一定要一字一句地抠,掌握常用实词和虚词、意动和使动用法、词类活用及被动句、倒序句、判断句等每课都读懂弄通。只有这样,考试时就能成竹在胸,迎刃而解。
在考试中,经常围绕着作品的主要内容来出题。例如2000年4月《大学语文(专)》其中一题是:
下列对《廉颇两相如列传》情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渑池之会、完壁归赵、将相和欢;
B.渑池之会、将相和欢、完壁归赵;
C.完壁归赵、将相和欢、渑池之会;
D.完壁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欢。
又如2001年4月份大学语文(本)第2题:
司马光指责王安石新法是“生事,王安石在《答司马谏义书》中驳斥这一指责时,所依据的主要理由是
A、新法是“受命于人”;B、新法是“辟邪说,难壬人”;
C、新法是“为天下理财”;D、新法是“举先生之政”,
这都是考学生对作品主要内容的把握。
第二,理解课后“提示”和课后习题,注意作品的艺术手法。
这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作品艺术特征、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论证方法、说明方法等等。考试中的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功,要求考生理解、掌握并能熟练运用。要做好这类题,考生要特别注意课后的“提示”对课文中的写作方法的归纳。如2001年4月份《大学语文(专)》第1题:
《科学的春天》中,作者论证“科学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时,用了“嫦娥奔月,龙宫探宝,《封神演义》上的许多幻想,通过科学,今天大都变成了现实顺”作为根据,这里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
又如2001年4月份大学语文(本)第10题:
《张中亟传后叙》在写作上的最大特色是
A、抒情和议论并重B、议论和叙事并重
C、叙事和抒情并重D、叙事和描写并重
这些题的设计,就是考课后“提示”和习题的内容。
3.诗词的背诵和诗词名句的理解。
根据考试大纲,考生在获得大学学历前必须掌握并背诵一定量的古代优秀诗词作品。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每年的考试也必然会考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背诵。如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第18题:下列诗句中,出自刘禹锡《金陵五题》的是
A.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蟹洲;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第19题:下列词句具有哲理意味的是
A、今夕是何年
B、起舞弄清影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D、月有阴晴圆缺。
这些都是古典诗词的名篇佳作,考生在复习时要千万注意,不可似是而非。
4.写作基础知识。
写作基础知识既是前面选择题考试的直接内容,而且间接影响作文的写作。这些知识,主要集中在课文单元结束后的文体知识及写作知识的介绍上,如《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等。历年来的考试针对文体知识出题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直接考文体知识;其二是要求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从这几年的试卷看,第二种情况出现较多。如2000年上半年有一题:
下列文章中,属于说明实体事物的科学小品是
A.《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B.《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C.《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D.《统筹方法平话引子》
考生只要弄清哪几篇是实体事物说明文,哪几篇是抽象事理说明文,考试时就可胸有成竹。当然,如果考生对文体的理解比较深刻,作文自然就不会离题,易写出优秀的作文来。
相对而言,只要考生认真地系统地复习,理解和掌握自学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找到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就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
⑹ 怎样复习大学语文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命题是自学考试的核心,是实现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专业标准的关键。对考生而言,首先就要了解命题的原则与要求、题型、试卷的难易等等相关考试信息。在些基础上把握考试重难点,确定考试对策,这样复习才会有针对性的进行,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进行总复习前,最关键的就是明白《大学语文》考什么,围绕目标才能针对性制定复习策略。依据大纲,《大学语文(本、专)》题型共有五种类型:即单项选择(20分),多项选择(10分)、词语解释(10分)、简析题(30分)、作文(30分)。可见,复习的重点可放在作文和简析题上,这两项分数的高低,关系到考试的成败,但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其次,考生如有可能应取得历次考试试卷。这既可熟悉题型,了解试题难易度,又可作为自测、练习之用,找出差距,尽快补缺补漏。由于自学考试试题大都来源于试题库,试题一般都覆盖到考试大纲的各章,题量也比较大。根据考试经验,历次考试的试题,大都出自试题库或者与其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考生了解试题库的题型,可以大大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熟悉题型。寻找策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复习时了解考试题型,并辅之以有效的练习,才能加深印象,巩固所学知识,收到最好的效果。
1.单项选择
这部分20分,共20个小题,是考试中最容易拿分的题型了。因此考生应尽量做到不失分。单项选择主要考文学史知识,如作家生平、作品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中心论点、主要内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文章体裁等等,四选一,无论知不知道,都有25%的机率选到正确答案,相对容易得分。答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自己的识记,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既省时又有把握;二是把握不准时岩友应采取比较的方法,排除筛选,确定唯一正确的答案。如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第9题:
李广死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A、铺垫反托B、对比反托C、侧面烘托D、象征暗示(答案:C)
这道题考的是迁移能力。考生并不一定要熟悉原文,只须运用平时所学知识就可以做出正确答案。
2.多项选择
这部分共5题10分,多考综合比较的内容,在5个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难度较大。考试内容与单项选择题差不多,只是在答案的设置上更多一些,主要是看考生掌握知识是否全面,这是平时是否用功的最直接证明。答题只能根据自己对教材知识点的熟悉掌握,采取比较法、排除法一一甄别,凭感觉来猜题、押题是行不通的。以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为例:第21题“下列文章,总体上运用对比方法来表达主旨的有()”、22题“下列作品中通过对话形式展开的有()”、第23题“下列诗篇属于用乐府旧题的有()”、第24题“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运用白描手法的词句有()”第25题“鲁迅《风波》的主要艺术特点有()”,这五道题都有一定的难度。21、22、23题考艺术手法,23题考文体知识,第25题考艺术特点。根据这些考试内容,考生在复习时就要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去把握重点课文。
3.词语解释
这部分共5题10分,以古文中的词语为主,兼考现代文的疑难词语。答题必须在理解全句的基础上,对应直译,然后落实某一个词的意义,务必准确、简洁、切不可写几个似是而非的答案,鱼目混珠。如2001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专)第29题要求考生解释“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中的“用以兴”的意思,要求考生复习时比较细致。总体而言,这也是比较容易拿分的题目。
4.简析题
这部分约3至5题,共30分,考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一般的出题方式是先给出一段文字(字数一般不会超过200字),然后根姿慧据文段来设计问题。2001年起考试的文段不再局限于教材。考试文段主要是现代文(包括现代小说、戏剧、散文、科技说明文等)片段,古文片段,古典小说、戏剧片段、古体诗现代诗等等。主要是考文段主题、内容、艺术手法、修辞手法等等,出题方式比较灵活,要求考迹枣答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答题应采取还原课文,句不离段的思维方法,结合课文的“提示”启发思路。一定要弄懂内容,摸清提问的角度,针对性回答。答案总的要求是越简明准确越好,而不是内容答得越多越好。
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共考5题,第36、39题是古文片断(庄子的《秋水》和郧道元《三峡》);第37题是古典小说片断(《红楼梦》宝玉挨打的情节);第38题是现代文片断(《刁槛》);第40题是古体诗(李白《度荆门送别》),考试内容相当全面,要求考生对各种文体都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5.作文
作文30分,占分比例大。若出现大的失误,将导致考试不及格,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作文主要考核考生的思想修养、语文水平、综合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作文总的要求:主题鲜明、材料充实、结构清晰、表达得体、语言通畅、标点正确、书写工整、行款规范。写作时要注意把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综合材料和典型材料、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结合起来,搭配使用。这样既可避免角度单一,缺少变化,又可满足作文的字数要求。历届考生作文失分的主要原因:文体混淆、文不对题、论点和论据脱节、字数不足、内容未写完、字迹潦草等,这些应引起重视,加以避免。根据历次阅卷经验,考生要拿高分有几条必须注意:
一是要书写工整。字迹对阅卷老师的影响是潜在的,但却异常重要,无论你写得多好,如果字迹潦草,你的作文成绩必将大打折扣。
二是要注意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要分段,每段开头最好采用段落中心句的写法,这样可以做到层次分明,老师一看就明白你的意思。作文最忌全文混乱,尤其是不习惯分段的考生必将失去很多分。
三是一般而言,除诗歌外,考试时不限文体,考生一定要写自己擅长的文体。如果是写议论文,开篇一定要鲜明地提出论点,文中不妨多用一些名言警句;如果是写记叙文,切忌平铺直叙,结尾要有意味。
三、对症下药,把握要点
上面把《大学语文》的基本题型和考试内容做了一个基本的梳理,便于考生把握考试重难点,以便加强复习的针对性。现在再谈谈复习的重点和方法。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复习。
1.梳理文学史,掌握文学基础知识。
《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内容广泛,篇目繁多,基本涵盖了中国文学各个阶段的作品。考生在总复习时应通晓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熟悉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流变,以文学发展为经线,以作家作品为纬线,识记重要的作家和作品,在头脑中构建清晰的中国文学发展轮廓。这样考试时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梳理文学史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注意关键性句子。考试所涉及内容一般都在课文前的作家、作品介绍中出现过。因此考生在阅读课文时,不能轻易放过这部分的介绍,应该用心阅读,认真记忆。其中一些关键性句子正是要掌握的文学史常识。如“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狂人日记》、《阿Q正传》是他小说的代表作”。又如“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唐宋人大家’之一”等。
二是要掌握有关辨析作品文体,掌握文体基本知识。《大学语文》按文体分为四个单元,即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诗词,每一单元后都附有文体特点介绍。考生应认真研读,着重掌握各种文体的特征。如议论文的“三要素”、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立论和驳论;记叙文的“六要素”、线索、叙述方式、描写方式;说明文的种类、顺序、结构和八种说明方法;诗词的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古体诗、近体诗格式等。掌握这些文体特征不仅有利考试答卷,而且对作文的审题和写作都有很大帮助。
2.熟悉作品内容,读懂作品。
根据考试大纲,考试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不会超过课本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因此,仔细阅读课文是异常重要的。在阅读作品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熟悉作品,弄清作品主要内容。
对现代文来说复习时,复习要围绕提示,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内容。结构包括文体、段落、层次、线索、顺序、开头、结尾等;内容包括写作意图、时代背景、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对文言文来说,复习要紧扣注释,读懂课文,尤其是文言文,一定要一字一句地抠,掌握常用实词和虚词、意动和使动用法、词类活用及被动句、倒序句、判断句等每课都读懂弄通。只有这样,考试时就能成竹在胸,迎刃而解。
在考试中,经常围绕着作品的主要内容来出题。例如2000年4月《大学语文(专)》其中一题是:
下列对《廉颇两相如列传》情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渑池之会、完壁归赵、将相和欢;
B.渑池之会、将相和欢、完壁归赵;
C.完壁归赵、将相和欢、渑池之会;
D.完壁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欢。
又如2001年4月份大学语文(本)第2题:
司马光指责王安石新法是“生事,王安石在《答司马谏义书》中驳斥这一指责时,所依据的主要理由是
A、新法是“受命于人”;B、新法是“辟邪说,难壬人”;
C、新法是“为天下理财”;D、新法是“举先生之政”,
这都是考学生对作品主要内容的把握。
第二,理解课后“提示”和课后习题,注意作品的艺术手法。
这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作品艺术特征、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论证方法、说明方法等等。考试中的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功,要求考生理解、掌握并能熟练运用。要做好这类题,考生要特别注意课后的“提示”对课文中的写作方法的归纳。如2001年4月份《大学语文(专)》第1题:
《科学的春天》中,作者论证“科学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时,用了“嫦娥奔月,龙宫探宝,《封神演义》上的许多幻想,通过科学,今天大都变成了现实顺”作为根据,这里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
又如2001年4月份大学语文(本)第10题:
《张中亟传后叙》在写作上的最大特色是
A、抒情和议论并重B、议论和叙事并重
C、叙事和抒情并重D、叙事和描写并重
这些题的设计,就是考课后“提示”和习题的内容。
3.诗词的背诵和诗词名句的理解。
根据考试大纲,考生在获得大学学历前必须掌握并背诵一定量的古代优秀诗词作品。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每年的考试也必然会考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背诵。如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第18题:下列诗句中,出自刘禹锡《金陵五题》的是
A.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蟹洲;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第19题:下列词句具有哲理意味的是
A、今夕是何年
B、起舞弄清影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D、月有阴晴圆缺。
这些都是古典诗词的名篇佳作,考生在复习时要千万注意,不可似是而非。
4.写作基础知识。
写作基础知识既是前面选择题考试的直接内容,而且间接影响作文的写作。这些知识,主要集中在课文单元结束后的文体知识及写作知识的介绍上,如《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等。历年来的考试针对文体知识出题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直接考文体知识;其二是要求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从这几年的试卷看,第二种情况出现较多。如2000年上半年有一题:
下列文章中,属于说明实体事物的科学小品是
A.《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B.《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C.《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D.《统筹方法平话引子》
考生只要弄清哪几篇是实体事物说明文,哪几篇是抽象事理说明文,考试时就可胸有成竹。当然,如果考生对文体的理解比较深刻,作文自然就不会离题,易写出优秀的作文来。
相对而言,只要考生认真地系统地复习,理解和掌握自学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找到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就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
⑺ 自考大学语文好考吗
从2001年开始,全国统考课程《大学语文(专、本科)》的试题结构和内容作了部分调整。调整后的考题更强调对考生能力的测试,特别是应用能力的测试。《大学语文(专、本科)》作文试题由过去的40分改为30分。部分解析题所提供的阅读材料取自指定教材以外的作品,《大学语文(专科)》选取与课文难易度相当的现代文,文体包括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大学语文(本科)》选取与课文难易度相当的现代文,文体包括议论文、古今记叙文、古今诗歌。考核内容限定在大纲所规定的范没局围。另外,作文分数下降后,适当增加阅读的比重,还增加了形式灵活的小题。可见,这次调整,加强了对学生知识运用、迁移能力的测试,学生只有认真复习,巩固知识才能顺利过关。本文拟就《大学语文》总复习提供一些思路,并就每类题型谈谈答题技巧,供考生参考。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命题是自学考试的核心,是实现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专业标准的关键。对考生而言,首先就要了解命题的原则与要求、题型、试卷的难易等等相关考试信息。在些基础上把握考试重难点,确定考试对策,这样复习才会有针对性的进行,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进行总复习前,最关键的就是明白《大学语文》考什么,围绕目标才能针对性制定复习策略。依据大纲,《大学语文(本、专)》题型共有五种类型:即单项选择(20分),多项选择吵察州(10分)、词语解释(10分)、简析题(30分)、作文(30分)。可见,复习的重点可放在作文和简析题上,这两项分数的高低,关系到考试的成败,但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其次,考生如有可能应取得历次考试试卷。这既可熟悉题型,了解试题难易度,又可作为自测、练习之用,找出差距,尽快补缺补漏。由于自学考试试题大都来源于试题库,试题一般都覆盖到考试大纲的各章,题量也比较大。根据考试经验,历次考试的试题,大都出自试题库或者与其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考生了解试题库的题型,可以大大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熟悉题型。寻找策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复习时了解考试题型,并辅之以有效的练习,才能加深印象,巩固所学知识,收到最好的效果。
1.单项选择
这部分20分,共20个小题,是考试中最容易拿分的题型了。因此考生应尽量做到不失分。单项选择主要考文学史知识,如作家生平、作品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中心论点、主要内容、表升蔽现手法、修辞手法、文章体裁等等,四选一,无论知不知道,都有25%的机率选到正确答案,相对容易得分。答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自己的识记,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既省时又有把握;二是把握不准时应采取比较的方法,排除筛选,确定唯一正确的答案。如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第9题:
李广死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A、铺垫反托B、对比反托C、侧面烘托D、象征暗示(答案:C)
这道题考的是迁移能力。考生并不一定要熟悉原文,只须运用平时所学知识就可以做出正确答案。
2.多项选择
这部分共5题10分,多考综合比较的内容,在5个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难度较大。考试内容与单项选择题差不多,只是在答案的设置上更多一些,主要是看考生掌握知识是否全面,这是平时是否用功的最直接证明。答题只能根据自己对教材知识点的熟悉掌握,采取比较法、排除法一一甄别,凭感觉来猜题、押题是行不通的。以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为例:第21题“下列文章,总体上运用对比方法来表达主旨的有()”、22题“下列作品中通过对话形式展开的有()”、第23题“下列诗篇属于用乐府旧题的有()”、第24题“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运用白描手法的词句有()”第25题“鲁迅《风波》的主要艺术特点有()”,这五道题都有一定的难度。21、22、23题考艺术手法,23题考文体知识,第25题考艺术特点。根据这些考试内容,考生在复习时就要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去把握重点课文。
3.词语解释
这部分共5题10分,以古文中的词语为主,兼考现代文的疑难词语。答题必须在理解全句的基础上,对应直译,然后落实某一个词的意义,务必准确、简洁、切不可写几个似是而非的答案,鱼目混珠。如2001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专)第29题要求考生解释“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中的“用以兴”的意思,要求考生复习时比较细致。总体而言,这也是比较容易拿分的题目。
4.简析题
这部分约3至5题,共30分,考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一般的出题方式是先给出一段文字(字数一般不会超过200字),然后根据文段来设计问题。2001年起考试的文段不再局限于教材。考试文段主要是现代文(包括现代小说、戏剧、散文、科技说明文等)片段,古文片段,古典小说、戏剧片段、古体诗现代诗等等。主要是考文段主题、内容、艺术手法、修辞手法等等,出题方式比较灵活,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答题应采取还原课文,句不离段的思维方法,结合课文的“提示”启发思路。一定要弄懂内容,摸清提问的角度,针对性回答。答案总的要求是越简明准确越好,而不是内容答得越多越好。
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共考5题,第36、39题是古文片断(庄子的《秋水》和郧道元《三峡》);第37题是古典小说片断(《红楼梦》宝玉挨打的情节);第38题是现代文片断(《刁槛》);第40题是古体诗(李白《度荆门送别》),考试内容相当全面,要求考生对各种文体都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5.作文
作文30分,占分比例大。若出现大的失误,将导致考试不及格,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作文主要考核考生的思想修养、语文水平、综合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作文总的要求:主题鲜明、材料充实、结构清晰、表达得体、语言通畅、标点正确、书写工整、行款规范。写作时要注意把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综合材料和典型材料、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结合起来,搭配使用。这样既可避免角度单一,缺少变化,又可满足作文的字数要求。历届考生作文失分的主要原因:文体混淆、文不对题、论点和论据脱节、字数不足、内容未写完、字迹潦草等,这些应引起重视,加以避免。根据历次阅卷经验,考生要拿高分有几条必须注意:
一是要书写工整。字迹对阅卷老师的影响是潜在的,但却异常重要,无论你写得多好,如果字迹潦草,你的作文成绩必将大打折扣。
二是要注意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要分段,每段开头最好采用段落中心句的写法,这样可以做到层次分明,老师一看就明白你的意思。作文最忌全文混乱,尤其是不习惯分段的考生必将失去很多分。
三是一般而言,除诗歌外,考试时不限文体,考生一定要写自己擅长的文体。如果是写议论文,开篇一定要鲜明地提出论点,文中不妨多用一些名言警句;如果是写记叙文,切忌平铺直叙,结尾要有意味。
三、对症下药,把握要点
上面把《大学语文》的基本题型和考试内容做了一个基本的梳理,便于考生把握考试重难点,以便加强复习的针对性。现在再谈谈复习的重点和方法。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复习。
1.梳理文学史,掌握文学基础知识。
《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内容广泛,篇目繁多,基本涵盖了中国文学各个阶段的作品。考生在总复习时应通晓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熟悉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流变,以文学发展为经线,以作家作品为纬线,识记重要的作家和作品,在头脑中构建清晰的中国文学发展轮廓。这样考试时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梳理文学史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注意关键性句子。考试所涉及内容一般都在课文前的作家、作品介绍中出现过。因此考生在阅读课文时,不能轻易放过这部分的介绍,应该用心阅读,认真记忆。其中一些关键性句子正是要掌握的文学史常识。如“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狂人日记》、《阿Q正传》是他小说的代表作”。又如“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唐宋人大家’之一”等。
二是要掌握有关辨析作品文体,掌握文体基本知识。《大学语文》按文体分为四个单元,即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诗词,每一单元后都附有文体特点介绍。考生应认真研读,着重掌握各种文体的特征。如议论文的“三要素”、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立论和驳论;记叙文的“六要素”、线索、叙述方式、描写方式;说明文的种类、顺序、结构和八种说明方法;诗词的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古体诗、近体诗格式等。掌握这些文体特征不仅有利考试答卷,而且对作文的审题和写作都有很大帮助。
2.熟悉作品内容,读懂作品。
根据考试大纲,考试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不会超过课本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因此,仔细阅读课文是异常重要的。在阅读作品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熟悉作品,弄清作品主要内容。
对现代文来说复习时,复习要围绕提示,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内容。结构包括文体、段落、层次、线索、顺序、开头、结尾等;内容包括写作意图、时代背景、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对文言文来说,复习要紧扣注释,读懂课文,尤其是文言文,一定要一字一句地抠,掌握常用实词和虚词、意动和使动用法、词类活用及被动句、倒序句、判断句等每课都读懂弄通。只有这样,考试时就能成竹在胸,迎刃而解。
在考试中,经常围绕着作品的主要内容来出题。例如2000年4月《大学语文(专)》其中一题是:
下列对《廉颇两相如列传》情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渑池之会、完壁归赵、将相和欢;
B.渑池之会、将相和欢、完壁归赵;
C.完壁归赵、将相和欢、渑池之会;
D.完壁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欢。
又如2001年4月份大学语文(本)第2题:
司马光指责王安石新法是“生事,王安石在《答司马谏义书》中驳斥这一指责时,所依据的主要理由是
A、新法是“受命于人”;B、新法是“辟邪说,难壬人”;
C、新法是“为天下理财”;D、新法是“举先生之政”,
这都是考学生对作品主要内容的把握。
第二,理解课后“提示”和课后习题,注意作品的艺术手法。
这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作品艺术特征、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论证方法、说明方法等等。考试中的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功,要求考生理解、掌握并能熟练运用。要做好这类题,考生要特别注意课后的“提示”对课文中的写作方法的归纳。如2001年4月份《大学语文(专)》第1题:
《科学的春天》中,作者论证“科学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时,用了“嫦娥奔月,龙宫探宝,《封神演义》上的许多幻想,通过科学,今天大都变成了现实顺”作为根据,这里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
又如2001年4月份大学语文(本)第10题:
《张中亟传后叙》在写作上的最大特色是
A、抒情和议论并重B、议论和叙事并重
C、叙事和抒情并重D、叙事和描写并重
这些题的设计,就是考课后“提示”和习题的内容。
3.诗词的背诵和诗词名句的理解。
根据考试大纲,考生在获得大学学历前必须掌握并背诵一定量的古代优秀诗词作品。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每年的考试也必然会考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背诵。如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第18题:下列诗句中,出自刘禹锡《金陵五题》的是
A.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蟹洲;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第19题:下列词句具有哲理意味的是
A、今夕是何年
B、起舞弄清影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D、月有阴晴圆缺。
这些都是古典诗词的名篇佳作,考生在复习时要千万注意,不可似是而非。
4.写作基础知识。
写作基础知识既是前面选择题考试的直接内容,而且间接影响作文的写作。这些知识,主要集中在课文单元结束后的文体知识及写作知识的介绍上,如《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等。历年来的考试针对文体知识出题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直接考文体知识;其二是要求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从这几年的试卷看,第二种情况出现较多。如2000年上半年有一题:
下列文章中,属于说明实体事物的科学小品是
A.《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B.《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C.《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D.《统筹方法平话引子》
考生只要弄清哪几篇是实体事物说明文,哪几篇是抽象事理说明文,考试时就可胸有成竹。当然,如果考生对文体的理解比较深刻,作文自然就不会离题,易写出优秀的作文来。
相对而言,只要考生认真地系统地复习,理解和掌握自学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找到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就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