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药好快融资

药好快融资

发布时间:2023-03-08 16:50:28

『壹』 医药企业与供应链金融合作方式

医药企业与供应链金融合作方式

供应链金融公司针对供应链核心企业及其与上下游配套企业的交易关系,借助对大型企业支付能力和强势信用支持等方面的评估,而对其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应付与应收账款、存货等进行质押融资,面向供应链上的单个或多个医药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支持,从而有力地解决了供应链企业的资金缺口和信用失衡等问题。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医药企业与供应链金融合作方式,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医药行业上游采购环节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需求。根据医药行业产业链条中采购环节特点,对于采购环节的金融产品我们推荐国内保理和应收账款质押业务。

1、国内保理业务

(1)业务释义:指上游供应商向核心企业(医药生产企业)赊销并形成应收账款,供应链金融公司受让该应收账款,并在此基础上向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账户管理、应收账款融资、应收账款催收和承担应收账款买方信用风险等的一系列综合性金融服务。

(2)适用情况: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生产或贸易企业)有一定资金实力,可以自有资金生产或采购并向核心企业赊销。

(3)风险点及控制措施:为保护供应链金融公司在应收账款项下的权益,应在业务下柜前在人民供应链金融公司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上进行查询并登记,以对抗善意第三人并取得优先顺位求偿权。

2、国内应收账款质押授信业务

(1)业务释义:指上游供应商向核心企业(医药生产企业)赊销形成应收账款,并将相关应收账款质押给供应链金融公司而获得的供应链金融公司授信额度及其项下具体融资业务。应收账款质押授信业务以应收账款回款作为主要还款来源,供应链金融公司对授信申请人(即上游供应商)保留融资追索权。

(2)适用情况: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生产或贸易企业)有一定资金实力,可以自有资金生产或采购并向核心企业赊销。

(3)风控措施:业务下柜前应在人民供应链金融公司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进行查询和登记,以对抗善意第三人并取得优先顺位求偿权。

(二)医药行业下游销售环节相关产品需求

3、保兑仓业务

(1)业务背景介绍:保兑仓业务是供应链金融公司针对药品供应链中药品生产企业的下游客户(这些下游客户主要是除医院以外的药品经销商、代理商等,以下统称医药公司),因为其在向核心企业采购药品到收到销售款时,存在回款账期而缺乏短期流动资金所提供的融资方案。

(2)业务释义:指供应链金融公司通过与核心企业(医药生产企业)、医药公司签订三方业务合作协议,允许医药公司以现金和供应链金融公司承兑汇票或国内信用证等提货,核心企业受托保管药品。医药公司向供应链金融公司申请付款后,供应链金融公司通知核心企业发货,核心企业按照供应链金融公司指令发货。

(3)适用情况:医药公司应被核心企业认可并向供应链金融公司推荐;核心企业愿意协助供应链金融公司控货,并承担差额(未发货部分)退款责任。

(4)操作要点:应在三方合作协议中明确要求核心企业向供应链金融公司承担差额退款责任或连带保证责任;供应链金融公司融资款项定向支付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公司承兑汇票应由供应链金融公司直接交付给核心企业。

(5)业务流程:①供应链金融公司与核心企业签署供应链金融服务网络业务总对总合作协议;②供应链金融公司、核心企业、医药公司签署三方业务合作协议;③医药公司向供应链金融公司申请开立供应链金融公司承兑汇票(或流贷、国内信用证等);④供应链金融公司向核心企业定向付款;⑤医药公司向供应链金融公司付款申请提货;⑥供应链金融公司通知核心企业发货;⑦核心企业向医药公司发货(注:如此循环操作,直至发货完毕),在供应链金融公司承兑汇票或三方协议到期前,医药公司应向供应链金融公司存足保证金,使融资敞口同时填平;⑧如医药公司违约(未在约定时间内付款提货),供应链金融公司通知核心企业向供应链金融公司退回未提货部分对应的'款项。

4、厂商银业务

(1)业务背景介绍:与保兑仓业务相似。

(2)业务释义:厂商银业务操作与保兑仓业务相似,指供应链金融公司通过与核心企业(医药生产企业)、医药公司(医药流通企业等)签订三方业务合作协议,给予医药公司融资用于满足其向核心企业订购药品、医药器械的资金需求,并由核心企业为医药公司向供应链金融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其与保兑仓业务的区别在于厂商银业务不可同保兑仓业务一样循环操作。

(3)适用情况:医药公司与核心企业关系密切,例如医药公司为核心企业在各地设立的销售分子公司等;医药公司应被核心企业认可并向供应链金融公司推荐;核心企业愿意向供应链金融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4)风控要点:核心企业须与供应链金融公司签署担保合同,并明确由其对于医药公司在供应链金融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5)业务流程:①供应链金融公司与核心企业签署供应链金融服务网络业务总对总合作协议和担保合同;②供应链金融公司、核心企业、医药公司签署三方业务合作协议;③医药公司向供应链金融公司申请开立供应链金融公司承兑汇票(或流贷、国内信用证等等);④供应链金融公司向核心企业定向付款;⑤核心企业根据生产及销售进度计划,自行向医药公司发货;⑥如医药公司违约,供应链金融公司通知核心企业承担连带责任保证,并向供应链金融公司支付相关款项。

5、订单融资

(1)业务背景:对于资质较好,有稳定的供销渠道,或者与作为核心企业关联公司的医药公司,若其下游企业是处于强势地位的医院,医院在向医药公司批量购买药品和医疗器械时不愿向供应链金融公司申请融资服务,且不愿确认对医药公司确认应收账款时,供应链金融公司可对医药公司提供融资。

(2)业务释义:指企业凭信用良好的买方产品订单,在技术成熟、生产能力有保障并能提供有效担保的条件下,由供应链金融公司提供专项贷款,供企业购买材料组织生产,企业在收到货款后立即偿还贷款的业务。

(3)业务流程:①医药公司向供应链金融公司出具承诺函,约定其收款账户为监管账户;②当医院对医药公司签署采购协议后,医药公司凭协议原件向供应链金融公司申请融资,供应链金融公司审核采购协议;③供应链金融公司向核心企业定向付款,根据医药公司向核心企业的采购合同给予流贷或者开立供应链金融公司承兑汇票;④核心企业收到货款后通过供应链金融公司指定物流公司发货;⑤医院收到药品或医药器械后按采购合同上的收款账号将货款打入供应链金融公司监管账户。

(4)风险点控制:由医药公司与医院签订采购协议时约定锁定回款账号在供应链金融公司;要求医药公司向供应链金融公司出具承诺函:该公司所有销售回款均回笼供应链金融公司账号,供应链金融公司对该收款账号进行监管;供应链金融公司与医药公司共同签署知会函,告知医院该医药公司已向供应链金融公司申请融资,医院须按照订单和采购协议约定将货款打入供应链金融公司账户;药品生产厂在发货时必须通过供应链金融公司指定物流公司发货,供应链金融公司全程监控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运输过程。

6、国内商业发票贴现

(1)业务背景:商业发票贴现业务是供应链金融公司针对药品供应链中医药公司,因为其下游客户较为强势(如医院等),多采用赊销的方式购买药品和医疗器械,医药公司在从向下游客户销售药品到收到销售款时,存在回款账期而缺乏短期流动资金。

(2)业务释义:国内商业发票贴现指供应链金融公司与卖方之间存在一种契约,根据该契约,卖方将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债务人)订立的货物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供应链金融公司,由供应链金融公司为卖方提供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应收账款的催收等综合性金融服务。该业务也是一种国内保理业务的一种,建立在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的基础上。

卖方凭带有债权转让声明的拟贴现商业发票、增值税发票正本及复印件等相关商业文件及单据即可向供应链金融公司申请融资。

(3)业务适用客户及业务:与供应链金融公司有一定合作年限、经营稳定,需尽快实现销售回款、要求资金快速周转的中小型企业;广泛应用于赊销、托收等交易方式。

(4)业务流程:①医药公司和供应链金融公司签订《国内商业发票贴现协议》;②医药公司向下游企业销售了医疗用品或提供了服务;③下游企业通知医药公司开立商业性专用发票;④供应链金融公司对卖方的商业发票按贴现协议的规定进行贴现,同时医药公司将《应收账款转让通知》传达至买方;⑤供应链金融公司在应收账款到期日之前采取合适的方式向买方催收;⑥若在已贴现商业发票到期日未收到买方的付款,供应链金融公司有权自相关商业发票到期日三十天后向医药公司追偿贴现款项并合理计息。买方到期付款,供应链金融公司用以归还贴现本息,将余额转给卖方。

(5)风险控制:供应链金融公司在对医药公司给予发票贴现前,需严格审查其经营情况及未来现金流;选择资质较好的下游客户;由供应链金融公司在应收账款到期前需向买方催收货款;一旦发现下游客户无力支付或者有拒付倾向的,需立即采取措施确保供应链金融公司信贷资金能按时收回。

7、应收账款质押

(1)业务背景:供应链金融公司针对药品供应链中医药公司或者药品生产商在向下游企业销售货款时,存在回款账期而缺乏短期流动资金所提供的融资方案。

(2)业务释义及操作流程:同核心企业采购阶段原材料供应商对核心企业的融资办法一致

;

『贰』 7月份以来生物医药行业融资规模达1075亿元,这数据说明什么

就今年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到生物医药在今年的融资已经达到了500多起,而且在这500多起的融资事件当中,交易的金额达到了1000多亿元。而这一数据就可以看出来,生物行业已经是整个行业当中融资上排在第二的行业。而且就医药设备来说也是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并且这个行业也越来越成为很多资本所重视的行业。

不仅如此,医疗行业一直都是属于低投入,高回报并且短时间之内就可以看到收益的行业。所以现如今资本会越来越想要将目光投向在医药市场。

『叁』 资本青睐推高行业估值,德琪医药产品商业化之路待破局

德琪医药近三年累计亏损超10亿元,但市场分析预期,公司一上市估值便有望超过百亿。投资者不禁会问:在各路资本争相竞逐的生物医药赛道上,它究竟会走向何方?

《投资者网》刘昊华

11月9日,已通过港交所聆讯的德琪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琪医药”)启动公开招股,拟全球发行1.542亿股H股,发行价区间为15.8至18.08港元,股票代码为06996.HK,预期将于11月20日上市。

据介绍,德琪医药是一家临床阶段专注于创新抗肿瘤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公司的独特性来源于其在行业领先的研发能力,以及开发新抗肿瘤疗法的差异化战略方法。

尽管德琪医药已经开始招股,但是公司目前尚处于持续研发投入状态,尚未推出可销售产品,商业化成为公司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德琪医药上市进展、资金使用以及后续发展等问题,《投资者网》致函公司董秘,但一直未获对方回复。

生物医药成资本热抢“香饽饽”

就商业属性而言,德琪医药所属的生物创新药研发行业属于“高收益、高风险”。因此,大部分生物创新药研发公司未上市前都处于亏损状态。

与这两年申请赴港交所、到内地科创板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一样,德琪医药也未产生任何盈利,近三年更是亏损累计超10亿元。

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德琪医药的收入分别为946.4万、5294.6万和1936.6万元人民币;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 1.46亿、3.24亿和5.38亿元人民币。其中,研发开支分别为 1.16亿、1.16亿和1.70亿元人民币。

国信证券投行业务部执行总经理黄龄仪告诉《投资者网》,“在资本市场,大家更看重的是生物医药公司选择的赛道、研发技术能力和未来的成长空间,而不是现在是否盈利。”

据悉,自2018年港交所推出第18A章,允许未有收入的生物 科技 公司上市后。截至今年9月底,香港交易所已迎来21家符合18A章规定的医疗 健康 公司来港上市,集资额达536亿港元。

而内地A股的科创板也不遑多让,自2019年科创板开板以来,截至2020年10月30日,共有185家科创板企业上市,其中,医药生物企业一共有38家,募集资金484.4亿元,行业总市值为8070.2亿元,医药生物板块在科创板中占据23%的市值。

“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医药生物具有很高的投资属性。医药行业年初估值约为35倍PE,截至10月底提升至47倍。”西南证券医药生物组首席分析师杜向阳告诉《投资者网》,从供需的角度来看,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慢病患病率增长以及医疗支出的持续增长,也为医药生物行业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据西南证券撰写的《医药行业2021年投资策略:“双循环”背景下,“创新升级+进口替代”引领医药大时代》分析报告显示,从2003-2013年,慢病患病率提升了1倍。

这份报告称,“在供给端,我们可以看到医药地位在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支出也在不断增长,从我国医疗支出在GDP的比值来看,已经从2003年的4.9%增长至2019年的6.6%。而从全世界来看,发达国家目前的比重在13%左右。”

黄龄仪补充称:“以前我接触的申请上市企业更多是传统类型的,而在这两、三年内申请上市的大多数都是生物医药公司。”

多路资本加持促公司估值跻身百亿行列

资本到底有多青睐生物医药类企业?从德琪医药的身上可见一斑。

据德琪医药招股书及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4月,全球上市公司500强美国新基(Celgene)入股德琪医药;

2017年8月,德琪医药完成2100万美元A轮融资,由华晨资本、启明创投、泰富资本、泰格投资共同参与投资;

2019年1月,德琪医药获得由博裕资本、方源资本领投,新基、药明康德、启明创投、泰康资本、泰福资本参与投资的1.2亿美元B轮融资;

今年7月完成由富达投资领投的9700万美元C轮融资,此轮同时引入高瓴创投、GIC公司两家机构背书,老股东启明创投、博裕资本继续投资;

也就是说,还未上市德琪医药便融资将近2.6亿美元,用于研发和日常运作。

据悉,德琪医药本次发行又引入了包括富达投资、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贝莱德、博裕资本、高瓴资本、红杉资本等10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约1.79亿美元等值股份,以发行中间价计占发售股份53.25%,并设有6个月禁售期。

在资本的加持下,德琪医药上市后估值有望跻身百亿行列。

据安信证券最新发布的报告称,从估值来看,德琪医药可对标港股同样深度布局血液瘤和实体瘤的生物医药公司诺诚健华(09969.HK,市值152亿)。在自主研发能力和产品进度上,诺诚健华要略优于德琪医药,但考虑到德琪医药引进的核心产品是同类唯一的药物,目前竞争格局良好,并且在大适应症非小细胞肺癌上有布局,因此认为公司的合理市值与诺诚健华接近,在150亿港币左右,短期存在约20%的上涨空间。

杜向阳说,由于疫情和流动性两大核心因素,年初至今申万医药指数上涨48.2%,跑赢沪深300指数约32.5个百分点行业涨幅排行第四。

产品商业化前路崎岖

在资本加持下,德琪医药能否实现商业化显得尤为重要。

招股书显示,德琪医药已建立起一条由12款资产组成的高选择性管线,包括2种后期临床资产、4种早期临床资产和6种临床前资产。同时,还有9项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及5项计划启动的临床试验。

其核心产品为ATG-010和ATG-008,分别从Karyopharm及Celgene公司授权引进。其中,ATG-010(selinexor)是全球首款用于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的选择性核输出抑制剂(selective inhibitor of nuclear export,SINE),是全球首创的SINE口服抗癌药物。ATG-008是潜在同类首款产品,用于治疗肝细胞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胡兰靛告诉《投资者网》,“肿瘤治疗由于缺乏有效治疗的药物,批准的门槛比较低。新药具体要看看有效人群的比例或者是针对某一类人群有特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19年,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已有101900名,估计将按年复合增长率10.4%增至2024年的167200名,同年估计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147亿元。中国DLBCL市场预计亦会快速增长。2019年,中国DLBCL患者已有199100名,估计将按年复合增长率4.7%增至2024年的25050名,2024年估计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186亿元。

胡兰靛还表示,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也仅仅是完成了第一步而已,后续还要不断进行研发投入。

在招股书中,德琪医药表示,“所募集的10亿元人民币资金中将有5.5亿元用于生产基地二期建设,为扩大MCV2疫苗和MCV4疫苗的产能。”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是大力支持创新药的推出以及其商业化。”杜向阳对《投资者网》表示,在今年出台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进一步明确了“腾笼换鸟”策略中做减法的方向。通过调出品种来减少医保支出,为临床必需药品、创新药等腾出进入空间。同时,规定一年一次的动态调整,以及创新药的医保准入谈判,可加速创新药进入医保的速度,促进新年放量。

据悉,德琪医药的ATG-010产品最快预期于今年底或明年第一季度在国内提交多发性骨髓瘤三线治疗的上市申请。基于研新药行业的特殊性,资本市场对于生物医药是非常追逐。过去2年在资本的加持下,上市生物医药公司在股价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市场反馈。但是对于一个企业,资本运作往往只能带来短期的收益,产品的商业化才能让企业持久发展。而从德琪医药已经披露出来的数据来看,真正实现商业化仍有一段距离。(思维 财经 出品)

『肆』 医疗健康行业周报 A轮融资-

近年来,医疗 健康 产业创新不断涌现,并发展成为最活跃的行业之一,36氪见证和陪伴着这一领域创新企业的成长,并为行业带来专业的声音。

为此,36氪推出了“医疗 健康 行业周报”这一栏目,接下来将定期发布,为读者提供资本、政策、财务、新产品等多角度的行业资讯。

据悉,银保监会2021年将深化商业 健康 保险领域改革,落实《 健康 保险管理办法》配套制度,修订完善 健康 保险政策和制度。接下来,银保监会将进一步完善商业 健康 保险制度体系。一是深入研究扩大税优 健康 保险产品范围问题,用足用好商业 健康 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二是 探索 寿险赔付责任与护理支付转换机制,鼓励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三是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业务的研究,加强追踪和回溯,为进一步出台规范提供依据。

翰森制药引进的头款创新生物药“伊奈利珠单抗”获批上市,用于“抗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成人患者”的治疗。伊奈利珠单抗注射液也是全球范围内首款获批用于AQP4抗体阳性的NMOSD成人患者治疗的人源化抗CD19单抗。

罗氏PD-L1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商品名:泰圣奇 Tecentriq )单药用于检测评估为 1%肿瘤细胞(TC)PD-L1染色阳性、经手术切除、以铂类为基础化疗之后的I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这是中国目前获批的唯一一个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免疫治疗适应症。

石药集团宣布附属公司的度维利塞胶囊(商品名:克必妥)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以往至少经过两次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r/r FL)成年患者。集团拥有该产品在中国(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独家许可权。该产品是全球首个获批的磷脂醯肌醇-3-激酶PI3K-δ和PI3K-γ口服双重抑制剂,也是在中国首家获批的PI3K选择性抑制剂。

礼来靶向VEGFR2单抗雷莫西尤单抗上市申请获NMPA批准,预计适应症为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二线治疗。雷莫西尤单抗是目前全球唯一获批用于胃癌/胃食管交界处癌二线疗法。雷莫西尤单抗是一款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拮抗剂,它能够特异性地与VEGFR2结合,阻断这一受体与VEGF-A、C、D的结合,从而抑制血管增生,使肿瘤无法进一步生长或蔓延。

近日,合成生物学企业「态创生物」表示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君联资本等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新管线的研发、生产,包含大宗商品新材料、医药中间体等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量产。自2021年2月注册成立至今,态创生物已完成来自九合创投、真格基金、君联、IDG等机构的4轮融资。目前,公司表示正处于融资静默期。据态创生物创始人张志乾介绍,态创生物2021年收入近亿元人民币,预计2022年可完成数亿元的营收。

36氪首发 | 「态创生物」获过亿美元A+轮融资,多个合成生物产品落地量产

中博瑞康近日已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远翼投资领投,老股东创新工场持续加码,取势资本担任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用于扩建全新的研发设计研究院(含研发中心、设计中心、测试中心、数据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及扩充研发管线,进一步建设完善上海生产基地的全自动设备、GMP级别一次性耗材,GMP及临床检验级别液体生产产能管理,扩充现有产品的技术服务与多种细胞与基因药物研发企业的定制工具开发与定制服务开发,开展多元市场推广。

36氪首发 | 搭建细胞制备工具技术平台,「中博瑞康」获近亿元A轮融资

近日,江苏谱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完成近亿元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普华资本领投,老股东正旭投资和圣行哲投资继续加码。本轮募得的资金将用于国内研发中心的投运和美国北卡研发中心的落地,以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对细胞药物CDMO不断增长的需求。谱新生物是国内最早布局细胞药物CDMO服务的公司之一,产业端客户数目已经超过100家。公司于2020年底独立运营,2021年全年收获订单1.2亿人民币。

微流控核酸一体机研发企业北京百康芯生物 科技 有限公司已完成近亿元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全球生命科学与诊断头部企业领投,将助力百康芯的大规模生产能力与国际营销体系的建设。百康芯专注微流控芯片领域十余年,公司目前在门急诊高通量、床旁POCT、社区快检、家用移动方向已经形成四大自主研发产品线。

36氪首发 | 微流控核酸一体机企业「百康芯」获近亿元战略融资,加速国际化布局

康威(广州)生物 科技 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完成近2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龙磐投资领投,久友资本、中信建投资本等跟投,老股东国科投资、千行资本等继续加持。侦芯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财务顾问。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推进正在中美两地同步开展的针对多个癌种、采用不同联合用药方案的TLR7激动剂CAN1012的临床试验,以及多个后续全球创新管线的产品开发,预计今年将有多个全新靶点和机制的创新药项目在中 美两地陆续递交IND申请和启动临床试验。

泛心理生活方式品牌「KnowYourself」(以下简称KY)宣布获得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国内某一线基金。本轮融资之后,KY将主要把资金用于产品技术研发和营销推广上。此前,以心理咨询与心理疗愈为主要解决点的泛心理行业已经迎来长足发展,行业不少头部企业已经走到了B、C轮阶段,比如壹心理、简单心理等。此前,KY也曾获得真格基金、SIG海纳亚洲创投基金、斯道资本等机构的多轮投资。

36氪首发 | 泛心理品牌「KnowYourself」获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期望成为心理品类公司代名词

专注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研发的爱博医疗机器人已完成1.2亿元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鼎晖VGC(创新与成长基金)、雅惠投资联合领投,长安私人资本跟投,天使轮领投方长岭资本继续超额追加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推动公司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产品注册临床,加强团队建设,加速产品研发。 爱博医疗机器人2020年6月成立于深圳,专注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市场。据悉,这家“新”公司背后是多年的科研技术沉淀——即以郭书祥院士、郭健博士为主导的创始团队近30年的研发积累,以及相应的专利矩阵。

36氪首发 | 获1.2亿元Pre-A轮融资,「爱博医疗机器人」加速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注册临床

『伍』 “疫”后新生,生物医药行业融资有望创历史新高

经历了2018-2019年的资本寒冬后,全球医药产业迎来了投融资的热潮。2020年9月27-29日的第五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场场爆满的路演论坛预示着行业复苏的盛况。 (主办方供图/图)

在新冠疫情持续肆虐全球的2020年,医疗、医药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民期盼与瞩目。经历了2018-2019年的资本寒冬后,全球范围内的医药产业都迎来了投融资的热潮。

2020年9月27日-29日,第五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以下简称“创投大会”)在苏州召开。作为国内最受瞩目的医药创新与投资平台,大会吸引了2560余名业内人士到场,场场爆满的路演论坛也预示着行业复苏的盛况。

“两个月前,我们还在为疫情所困,思考到底是线上还是线下召开会议,最后我们坚定信念——中国的疫情防控到了趋于恢复正常生活的状态,所以我们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筹办线下的会议。”中国医药创新与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说。

摩根大通全球投资银行中国区主管、董事总经理黄国滨介绍,2020年初至8月,中国医药企业在全球上市的数量达60家,年内有望创 历史 新高。

“过去5年生物 科技 行业进入创新发展的爆发期,全球各上市生物 科技 公司的估值也随之上涨,今年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来,这波创新浪潮带动主要的生物 科技 指数持续跑赢其他行业。”摩根大通投资银行全球主席Elizabeth Myers在大会致辞中说。

2018、2019年分别有76家和54家生物医药公司在全球各交易所上市,首发募集资金累计超过160亿美元,是除金融业以外上市数量最多、融资额度最大的细分产业。

即便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巨大,但生物医药产业在技术进步与需求增长的双向驱动下,仍是恢复速度最快的行业,已步入黄金发展时期。

“今年全球首发募集资金将近190亿美元,比2019年全年的100亿美元几乎翻了一番。与此同时,增发的发行量飙升至48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Elizabeth Myers介绍。这些资本市场活动筹借到的资金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获批新药不断增多,特别是针对罕见疾病的“孤儿药”,是资本市场与生物 科技 携手为改善 健康 、推动人均寿命提高的深度例证。

从国内市场发展的情况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消费升级、医保政策的完善,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空间非常巨大。此外,整个产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承载日益增长的 社会 需求。

“前四次大会都有一种说法,国内医药行业进入资本寒冬,提醒大家要有危机感。”先声药业董事长任晋生在大会发言中说,对创新型企业和投资人来说,应该有无论春夏秋冬,一直在春天里忙于奋斗、耕作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几年之后,收获帮助患者的成就感。

生物医药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创新驱动行业,具有高门槛、高风险、长周期的突出特征。前期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本,在获得利润前,多数企业难以依靠自身的积累,跑完整个研发和上市的周期,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

而资本市场也将成为生物医药领域 科技 创新的关键助力器,推动各种生产要素包括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围绕行业发展形成最优的配置,加速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技术进步和 科技 成果转化。

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沙雁介绍,截至2020年9月底,创业板有69家医药生产研发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2万亿元,在创业板总市值的占比接近15%,是创业板的第一大市值产业。九成以上的公司拥有国际或者国内的领先技术。

其中,有2家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千亿,10家公司的市值超过300亿,涌现出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康龙化成、贝达药业等一批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随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正式落地,相信创业板还会迎来更多的优质生物医药企业。”沙雁说。

2020年以来,因为疫情和流动性的原因,二级市场医药概念股的估值迎来一轮暴涨,很多公司的股价创下 历史 新高。但从9月开始,二级市场对相关股票的估值开始走低,引发股民担忧。

宋瑞霖也表示,尽管业内认为中国进入了医药创新的黄金时代,但现在还只是春天,“为什么说是春天?因为春天是医药创新播种的时候,我们还要努力,直到行业进入夏天般的旺盛生长,这样到了秋天才会有收获。”

在任晋生看来,未来五年将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机会期。

想要实现创新,首先要加强基础研究、补齐短板,如果缺少或是没有基础科学研究,也就没有实现 科技 成果转化的标的;其次是提升转化能力,采取产学研一体、以企业为中心的生物医药的转化体系。“一个成熟的医药创新环境,需要由基础建设、研发体系、政策支持、市场环境准入等一系列要素共同构成。”任晋生说。

宋瑞霖介绍,自2015年以来,国家药品审评制度的一系列改革,直接推动药品研发行为与国际标准接轨。2017年,《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文件印发、中国药品监管机构加入ICH(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都标志着中国医药创新黄金时代到来。

除了颁布专项政策鼓励药物研发,宋瑞霖还提到了市场准入和融资。他表示,现在在中国通过科创板、创业板、港交所,企业相比过去能更快地实现上市和退出,形成医药产业创新与资本之间的多赢。“可以说创新给资本机会,资本予创新发展。”

『陆』 药融云能成为医药投融资者必备的数据库吗

数据库的投融资版块是专门为医药行业以及医药投行等打造的医药金融信息综合性平台,通过聚焦医药金融资讯,对于药企和医药投行提供医药行业的投融资事件、并购事件、跨境交易项目等信息,可了解医药行业内各个企业的资料和投融资、并购等动态,无论是在医药行业还是金融行业以及其它行业如果要了解医药投资行业都要了解各大药企的投融资、并购等动态。

在数据库中的投融资数据库收集了全球医疗及相关领域的投资、并购事件,通过对信息和数据的生产、聚合、挖掘、加工、处理,帮助目标用户和客户节约时间和金钱、提高效率,以辅助其各类商业行为,包括风险投资、收购、竞争情报、细分行业信息、国外公司产品信息数据服务等,使医药金融资讯更加透明化、集中化,助力机构找项目,企业找投资等。

进入“”数据库中选择“投融资”版块,能了解某个公司的基本信息以及投融资信息,点击“收藏”能实时收到公司的具体融资情况。

医药投融资数据库

数据库投融资信息,汇聚全球海量医药相关企业,能分行业、分规模、分地区展示、企业特色做精细标记处理。结合投行动态,洞悉行业投资生态。

『柒』 叮当快药新获2.2亿美元融资 盈科资本为重要战投

中华网 财经 6月8日讯 6月8日,叮当快药宣布完成2.2亿美元融资,盈科资本作为重要战略投资者参与本轮融资,这也是盈科资本旗下美元基金在医药新零售领域布局的又一优质项目。叮当快药创始人兼董事长杨文龙表示,“接下来我们仍将全力以赴,加快医疗、医药数字化进程,为百姓 健康 提供一站式服务。”

企查查信息显示,叮当快药是一款为用户提供O2O医药服务的产品,隶属于叮当快药 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法定代表人为杨益斌,注册资本5294.12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物业管理;出租办公用房;预包装食品销售,不含冷藏冷冻食品;特殊食品销售等,其大股东为珠海叮当四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37.7778%。

叮当快药自2015年2月6日正式上线以来,叮当快药不断通过移动互联网变革传统的药品零售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目前,叮当快药主要拥有两大业务板块:线上的叮当快药平台和线下的叮当智慧药房。叮当快药平台提供核心区域7*24小时、28分钟送药到家、24小时专业药师用药指导等极致的 健康 服务;叮当智慧药房则为自营线下连锁药店,为用户提供智能机器人 健康 监测、互联网医院远程问诊、互联网共享中医、慢病管理等多场景服务。

叮当快药从2015年开始,已经进行了多轮融资。

2016年12月20日,叮当快药曾获得知名投资机构同道共赢A轮3亿元融资。

2018年1月28日,叮当快药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软银中国资本(SBCVC),这也是软银中国进一步在医药电商行业进行布局。

2019年3月27日,医药新零售企业叮当快药宣布完成6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该笔融资将主要用在夯实叮当快药现有业务以及创新业务的拓展。

2020年10月20日,叮当快药完成10亿人民币B+轮融资,泰康、海尔医疗、龙门投资联合招银国际招银电信基金、国药中金、软银中国等老股东共同投资,华兴资本作为独家财务顾问。

阅读全文

与药好快融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发改价格2016557号 浏览:77
大益股票 浏览:893
马化腾的理财是什么 浏览:736
三超新材股票投资价值 浏览:938
怎么用股票账户购买基金 浏览:986
红旗汽车股票 浏览:117
外汇头寸风险 浏览:429
手机上买外汇 浏览:40
基金卖出怎么这么贵啊 浏览:600
八大贵金属分别有哪些 浏览:456
950000美元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10
16年上市的股票 浏览:236
000981资金流入 浏览:897
59元美金等于多少人民币多少人民币 浏览:646
城城理财会跑路吗 浏览:917
买理财有风险 浏览:744
黄金tn延期费收费标准 浏览:864
京东小白理财靠谱吗 浏览:275
南价值成长股投资稳健盈利之道 浏览:660
新疆节水股票 浏览: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