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谷歌腾讯红杉资本向深圳人工智能公司投资了多少万美元
谷歌企业投资发展部的林宜范说:“晶泰科技的人工智能平台是一个强大的药物研发工具,许多重要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应用。他们的药物研发技术,如ID4,能够在促进新药研发能力与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我们很荣幸与这支实力强大的团队合作,也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在获得腾讯的A轮投资之后,晶泰科技发展迅速,在人工智能药物研发技术上的创新获得世界知名药企的认可,”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李朝晖说。“腾讯本轮追加投资,在于我们看好晶泰科技团队的创新能力和执行力,也对人工智能驱动药物研发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富有信心。”
2. 老人头牛皮鞋粘到油漆该怎么办
编者按:
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以来,硅谷的汽车保险杠上都贴着标语“再来一次泡沫吧”,现在这个愿望已经成为现实。和美国其他地区相比,硅谷的经济欣欣向荣。公司高管职位需求增加,写字楼租金飞涨,为数据处理人才提供的工资和好莱坞不相上下。考虑到投资者对互联网公司的估值,这一切都不出所料。全球TMT行业肯定有泡沫,但是泡沫是否致命,这是一个新问题。
风投吹大全球科技泡沫
李静颖
互联网的盛宴显然不是中国企业的独食,全球的互联网同行都试图能在此轮分得一杯甜羹。
5月24日登陆纳斯达克的俄罗斯搜索巨头Yandex,首日开盘价达35美元,相对25美元的发行价上涨40%,截至收盘已上涨56.36%,市值达125.6亿美元完美收官。而其IPO融资13亿美元也创造自2004年谷歌17亿美元之后互联网企业最大融资规模。
资本的热捧显然让全球的互联网企业陷入了狂欢的局面,融资估值更是节节高攀。与此同时,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也不甘落后。
早在Groupon拒绝谷歌60亿美元的收购报价后,国内团购网站的估值开始同步升温。拉手网在今年4月初宣布完成1.11亿美元的C轮融资,让其估值一跃达到11亿美元,而一年前该公司刚上线时的估值仅为100万美元。视频网站PPlive在获得软银2.5亿美元注资甚至超过优酷IPO时的募集资金,其估值在未上市前就超过了7亿美元。而京东商城第三轮高达15亿美元融资金额,甚至超过了不少企业的IPO融资额。
“追捧高增长行业是投资人与生俱来的DNA,特别是在行情看涨的时候。”纽交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杨戈告诉记者,“泡沫其实一直都存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也向记者表示:“站在资本的角度,此轮互联网泡沫的始作俑者来自于风险投资,从表象上看这轮泡沫跟2000年的泡沫有点类似,通过风险投资对互联网企业狂热追捧,加剧投资竞争的门槛,无形中抬高企业融资估值,之后双方试图赶在IPO通道顺畅时包装上市,最后遭遇股价大跌。”
事实是,现在整体进入下跌通道的痕迹已开始显现,Linkedin的股价在本周一遭遇了首次重大卖盘,原因是投资者开始对其在IPO交易中获得的极高估值进行了重新评估。
此外,本月成人社交网站Friend Finder和无线互联网运营商Boingo Wireless上市首日均跌破发行价,成为了美国今年上市首日表现最差的两只股票。
紧跟着的还有近期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的频频破发,人人网在上市第六天跌破发行价,而移动安全服务厂商网秦和中国婚恋网站第一股世纪佳缘甚至难逃上市首日破发的厄运。
然而,相对于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在不少投资人看来,这轮尚属稳健的泡沫。
凯鹏华盈中国基金合伙人周炜告诉记者,此轮泡沫无论从相对值还是绝对值来讲,都不及2000年。“今天互联网庞大的用户基数已非当时能够企及,此外2000年时的不少互联网企业大多停留在炒概念的阶段,并无实际的收入,而目前上市或拟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几乎无一例外都有较稳定的用户基础和基于实际的市场需求。”周炜指出。
与此同时,高原资本合伙人涂鸿川也向记者表示,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一波的海外投资人并不仅仅盯着用户规模,亏损与否虽然并不重要,但业务模式是否有可持续性,收入是否多元化都被列入考量范畴。
“资本市场经历周期性的起伏很正常,现在的调整是件好事,此时没有‘体力’的企业一定会摔下去,而这也会逐渐促使后期的投融资更趋于理性。”涂鸿川说。
硅谷新泡沫是否致命?
刘佳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11年后,硅谷这个互联网的发源地自今年来受到了风险投资者的青睐,它的一枝独秀与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一片唱衰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位曾在硅谷工作多年的IT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技术创新的浪潮与泡沫几乎同时产生。泡沫会有,但不会像11年前的那样致命。大起、大落、回归正常轨道,周而复始,这是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规律。”盛拓传媒集团首席执行官秦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前他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在麦肯锡纽约办公室负责投资工作。
泡沫表象
淘金者们依然乐此不疲,希望在硅谷找到像当年的Google那样有活力的创业公司。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今年3月,Color Labs在还未发布任何产品的前提下,仅仅凭借“弹性圈子”的概念就获得了红杉资本、贝恩资本等多家风投在内的4100万美元投资。
随后,照片分享应用Color在苹果应用商店上线。尽管此前的高调炒作令这款应用下载量极高,但人们对它的评价仅集中在一颗星到两颗星之间。
一派生机勃勃的硅谷上空弥漫着泡沫的气息。著名风险投资家弗雷德·威尔逊称:“我看到了许多投资者投资行为越来越不自然,投资者竞争性地急于参与进年轻人流行的创业潮之中。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势头。”
今年5月10日,微软宣布以85亿美元天价收购网络电话Skype。联想到2005年eBay收购Skype时花费25亿美元,并且Skype一直在做亏本生意,不少人认为微软的85亿美元并不值。不过微软并不这么认为,微软CEO鲍尔默说:“通过Skype微软能赚到更多的钱。”
获得高估值追捧的不只是Skype。成立仅4年的社交游戏开发商Zynga估值达90亿美元,超过了1982年成立的行业巨头美国EA公司;还未实现盈利的Twitter被估值100亿美元左右;而Facebook估值一度高达 830亿美元,足以与波音公司或时代华纳市值媲美;没找到清晰盈利模式的Foursquare被估值5亿美元……半年前,这些企业的估值几乎连现在的一半都不到。就连股神巴菲特也不得不警告投资者,现在绝大部分社交网站估值过高。
与上述还未迈入IPO大门的互联网公司相比,刚刚上市的Linkedin才是目前硅谷最具争议的话题。不久前,这家硅谷系出身的商务社交网站在纽约股市挂牌,上市首日以45美元价格开盘,当天股价飙升达109%,市值一度冲到90亿美元,这几乎是其去年1500万美元利润的近600倍,相比之下,当年谷歌上市首日的市盈率是149倍。
从华尔街到硅谷,人们对于Linkedin众说纷纭。MarketWatch专栏作家John C. Dvorak指出,对科技行业而言,Linkedin 热烈的市场反响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好消息在于,这一IPO交易开辟了道路,使得更多小企业通过上市融资成为可能,但与此同时,它们又会吊起投资者的胃口,并最终像当初的互联网泡沫一样酿成大祸。
互联网企业估值过高、风投变得越来越不理性,种种迹象似乎在向人们拉起警报:11年前的泡沫又回来了?
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认为,新的互联网泡沫正在企业估值领域浮现出来,且迹象相当明显,投资者相信这些公司在未来将被卖个好价钱。
MarketWatch专栏作家特丽萨·普雷蒂(Therese Poletti)认为,这轮泡沫比2000年的超级泡沫还要大很多。“这些泡沫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仅仅会伤害到少数高端投资人,而是会直接影响整个互联网行业生态环境,造成无穷麻烦。”
泡沫不致命
“11年前的.com泡沫的突出特征是:纳斯达克上市的几大高科技股被大量抛售,投资者、基金和机构纷纷清盘。对比来看11年后的今天,私募股权融资渠道比较充裕,新上市公司面临的监管以及私有公司股票交易渠道也有了增多。最重要的是,如今的互联网环境前后对比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过去,无论是广告、宽带、物流等都处于发展极不完善阶段,缺乏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如今,互联网公司的盈利模式比以往更加清晰,比如,游戏、广告和电子商务等。”秦致说。
美味的啤酒一定会有泡沫。泡沫的好处在于,有泡沫才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入,从而帮助一些优秀的公司更快发展,然后再迅速地把泡沫填实。或许正如硅谷著名天使投资人杰夫·卡拉维尔(Jeff Clavier) 所说:“市场可能不会出现泡沫骤然破灭,但在市场疲软的路上还是会有人付出代价的。”
相比较泡沫,或许更值得大家注意的一点是, Facebook、Twitter、Foursquare 等众多革命性的社交产品及移动互联网已经开始渗透进社会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改变或许会持续5年,甚至10年,但人们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互联网创造的真正价值。
互联网泡沫波及电信业?
刘佳
2000年,急剧膨胀的互联网曾一度让电信业变得疯狂。
大多数的电信设备商过于乐观地预计了互联网市场,纷纷投巨资建网扩容,当时的光缆价格甚至达到每公里数千元。
凭借在光通讯方面的绝对优势,电信设备商北电订单不断。2000年,其网络设备销售额由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00亿美元增加了2倍,达到了300亿美元。“光通信狂人”罗世杰信誓旦旦地称要将北电打造成一个网络革命的中心,大力发展无线互联网、智能网和IP电话解决方案。
随之而来的互联网泡沫破裂,成为了电信业自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惨痛的商业经历。据统计,美国电信业在这次泡沫崩溃中损失了2万亿美元,整个行业有50万人失业。
电信业过度投资建设带来的结果是整体供大于求,直到2003年美国的光纤利用率只有10%,运营商由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受此影响,在2000年开始的3年内,一大批新兴电信设备商像多米诺骨牌一般纷纷倒下,曾经是全球增长最快企业之一的思科在此后2年间的市值损失高达4300亿美元;电信明星北电的股价更是从最高时的124美元下跌到了不足2美元,并在此后一蹶不振。
10年前的那场由互联网泡沫引发的电信“惨剧”至今仍让人们记忆犹新。当新一轮互联网泡沫甚嚣尘上,电信业还会重蹈覆辙吗?
有些情况并没有改变。对互联网公司来说,现在它们仍然需要借助电信无线和有线宽带展开业务。网络广告、电子商务、网络游戏、视频、网络社区、微博……越来越多元化的互联网应用正在迅猛发展,他们所需要的电信资源逐年增大。
iSuppli公司的宽带与数字家庭部门高级分析师李·拉特利夫(Lee Ratliff)表示:“虽然网络泡沫时代的辉煌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但互联网仍以45%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推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高带宽视频流量的暴增、点对点流量、中国宽带市场的迅速扩大和光纤到户系统的部署。”
不过,吸取上次经验教训的电信设备商,已经不愿再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了。
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国内外电信设备商开始多方向出击,外包、软件、物联网、云计算等都留下了它们的身影。以爱立信为例,目前其收入的大部分比重仍是传统网络,服务业务紧随其后,再次是多媒体业务。但到2010年第一季度,服务业务在爱立信总收入中的比重已经达到38%。
华为则将从网络业务向云计算和终端业务延展,倡导“云管端”理念,即在云计算、管道及终端领域进行全线布局。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认为:“运营商设备市场的‘天花板’已经出现,我们必须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新的产业趋势给了我们机会。”
在上一波互联网泡沫冲击中,当时的中国电信运营商,还在从快速成长的固话业务、2G移动通信业务中赚钱,无暇顾及刚刚在中国初步发展的互联网。但目前,基于互联网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冲击着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承载能力,却并没有给之带来相应成比例的业务收入增长。与此同时,电信运营商还面临着做“管道”还是“通吃”的选择。
不甘沦为管道的运营商开始提出战略转型。中国三大运营商在音乐、手机阅读、游戏、电子商务、IM、手机操作系统、应用商店等与移动互联网关联的领域几乎都有所布局。虽然很多尝试并不理想,甚至并没有看清“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界线,但至少说明了电信运营商们融入互联网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术业有专攻,运营商一家通吃的想法并不现实。如果运营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到头来很可能什么都做不好。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三网融合带动的产业融合能繁荣到什么程度,皮鞋,一个关键是看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服务商的关系怎么处。“如果电信运营商全业务运营,意味着进入互联网增值领域,去做不该干、干不了、干不好的事,那么商业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到头来运营商会发现,自己并不是干这个的。”
互联网的盛宴显然不是中国企业的独食,全球的互联网同行都试图能在此轮分得一杯甜羹。
5月24日登陆纳斯达克的俄罗斯搜索巨头Yandex,首日开盘价达35美元,相对25美元的发行价上涨40%,截至收盘已上涨56.36%,市值达125.6亿美元完美收官。而其IPO融资13亿美元也创造自2004年谷歌17亿美元之后互联网企业最大融资规模。
资本的热捧显然让全球的互联网企业陷入了狂欢的局面,融资估值更是节节高攀。与此同时,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也不甘落后。
早在Groupon拒绝谷歌60亿美元的收购报价后,国内团购网站的估值开始同步升温。拉手网在今年4月初宣布完成1.11亿美元的C轮融资,让其估值一跃达到11亿美元,而一年前该公司刚上线时的估值仅为100万美元。视频网站PPlive在获得软银2.5亿美元注资甚至超过优酷IPO时的募集资金,其估值在未上市前就超过了7亿美元。而京东商城第三轮高达15亿美元融资金额,甚至超过了不少企业的IPO融资额。
“追捧高增长行业是投资人与生俱来的DNA,特别是在行情看涨的时候。”纽交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杨戈告诉记者,“泡沫其实一直都存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相关报道: DoubleClick前CEO忆互联网泡沫:曾损70%客户科技股高估值有其合理基础 现在泡沫已经不小李开复谈中国互联网泡沫:华尔街不懂中国互联网淘金潮席卷全球 网络泡沫或卷土重来泡沫破灭十一年后 美国硅谷互联网热潮再来
3. google的最大股东是谁
今天下午Zynga重新向SEC提交了619页的IPO文件,这是他们最初提交文档的三倍之多,其中披露了更多Zynga公司内部的信息。 我们最感兴趣的当然就是当初Google对Zynga超过1亿美元的投资,这次Zynga提交的文件里也明确了Google是多位投资者之一,那么很显然Zynga不会在Facebook这一棵树上吊死,他们肯定会将为Google+社交网络开发游戏。 Google排在所有投资者里的第一位,尽管Zynga没说这个排名是按投资额还是重要性排列的,但估计 也八九不离十。Zynga在提交IPO之前仍在融资,2008年2月到2011年2月之间他们总共融到8亿4500万美元,最大的一轮融资高达4亿9千万美元。 详细股东列表如下:
Google Inc.
SOFTBANK CORP.
DAG Ventures Limited
SB Asia Pacific Investments Limited
Digital Sky Technologies Limited
DST Global Limited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Fenwick & West LLP
Institutional Venture Partners XII, L.P.
Union Square Ventures 2004, LP
Union Square Principals 2004, LLC
PG Ventures, Inc.
Foundry Venture Capital 2007, L.P.
F&W Investments LLC-Series 2007
Attention: Laird H. Simons, III
Theodore H. Pincus Declaration of
Trust Dated June 10, 1992
Archimedes Capital
Reid Hoffman
Paul Martino
The D’Anconia Trust
4. 谷歌发展历程iky
网络概要】
网络(bǎi dù,Nasdaq:BIDU,<a href="http://www..com" target="_blank">www..com</a>)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2000年1月由李彦宏、徐勇两人创立于北京中关村,致力于向人们提供“简单,可依赖”的信息获取方式。 “网络”二字源于中国宋朝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诗句:“众里寻他千网络”,象征着网络对中文信息检索技术的执著追求。2007年9月2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2007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调查报告》,其结果显示,网络的用户首选份额已从2006年的62.1%升至74.5%。之前的宣传口号为“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迄今(2007年3月)网络在Alexa中网站排名第7。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中文搜索引擎为网站带来流量的比例网络为74.88%,Google为13.54%,而雅虎仅为3.94%。
公司类型:公开(NASDAQ:BIDU)
成立时间:1999年
总部地点: 中国北京
重要人物:
李彦宏: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梁冬:网络口号的发起人
口号: 网络一下,你就知道。
产业 :网络信息服务 。
产品: 搜索引擎 竞价排名
营业额: 39.555 百万美元 (2004年)
税前盈余: 4.442 百万美元 (2004年)
员工数: 约6000人
官方网站: <a href="http://www..com" target="_blank">http://www..com</a> <a href="http://www..cn" target="_blank">http://www..cn</a> <a href="http://www..com.cn" target="_blank">http://www..com.cn</a>
【发展简史】
网络公司(.com,inc)于1999年底成立于美国硅谷,它的创建者是在美国硅谷有多年成功经验的李彦宏先生及徐勇先生。2000年1月,网络公司在中国成立了它的全资子公司-网络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随后于同年10月成立了深圳分公司 ,2001年6月又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办事处。
网络的名字寄托着网络公司对自身技术的信心,另一层含义就是突破“事儿做到九十九度就是做到头”的西方说法,网络就是想要力争做到一网络,做到顶上开花的境界。
网络公司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网络公司。它既不是着眼于互联网内容的提供,也不是门户网站,而是一家立足于自主掌握并提供互联网核心技术的技术型公司。在中国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公司结合世界先进的网络技术、中国语言特色以及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现状,开发出了中国互联网信息检索和传递基础设施平台,并且运用最先进的商业模式,直接为整个中国的互联网提供高价值的技术性服务互联网产品,是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技术提供商。
网络公司自进入中国互联网市场以来,就一直以开发真正符合中国人习惯的、可扩展的互联网核心技术为使命。网络所坚持的目标就是为提高中国互联网的技术成份,帮助中国互联网更快地发展而努力。为此,网络不仅带来解决互联网基础问题(信息搜索和信息传递)的产品,而且带来了硅谷式的企业文化以及互联网应用崭新的理念。现在,网络拥有3条产品线,除已被业界广为认可的门户网站中文搜索引擎外,还有服务于企业的高针对性的搜索产品-网络网事通,以及网站加速技术。网络的出现为中国互联网树起了民族技术的一面旗帜,将原来中国互联网依赖于外国网络技术的局面打破。
网络以自身的核心技术“超链分析”为基础,提供的搜索服务体验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喜爱;超链分析就是通过分析链接网站的多少来评价被链接的网站质量,这保证了用户在网络搜索时,越受用户欢迎的内容排名越靠前。网络总裁李彦宏就是超链分析专利的唯一持有人,目前该技术已为世界各大搜索引擎普遍采用。
网络拥有全球最大的中文网页库,目前收录中文网页已超过20亿,这些网页的数量每天正以千万级的速度在增长;同时,网络在中国各地分布的服务器,能直接从最近的服务器上,把所搜索信息返回给当地用户,使用户享受极快的搜索传输速度。
网络每天处理来自超过138个国家超过数亿次的搜索请求,每天有超过7万用户将网络设为首页,用户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可以搜到世界上最新最全的中文信息。2004年起,“有问题,网络一下”在中国开始风行,网络成为搜索的代名词。
网络还为各类企业提供软件、竞价排名以及关联广告等服务,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获得潜在消费者的营销平台,并为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海量信息检索与管理方案。网络的主要商业模式为竞价排名(P4P,Pay for Performance),即为一种按效果付费的网络推广方式,该服务为广大中小企业进行网络营销提供了较佳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该服务会影响用户体验。
【网络标志】
“网络”这一公司名称便来自宋词“众里寻他千网络”。 (网络公司会议室名为青玉案,即是这首词的词牌)。而“熊掌”图标的想法来源于“猎人巡迹熊爪”的刺激,与李博士的“分析搜索技术”非常相似,从而构成网络的搜索概念。也便成于网络的百标形象。
在这之后,由于在搜索引挚中,大都有动物形象来形象,如SOHU的狐,如GOOGLE的狗,而网络也便顺理成章称做了熊。网络熊也便成了网络公司的形象物。
新闻回放: <a href="http://www..com/events/20050330/logo0401.html" target="_blank">http://www..com/events/20050330/logo0401.html</a> 在网络那次更换LOGO的计划中,网络给出的3个新LOGO设计方案在网民的投票下,全部被否决,更多的网民将选票投给了原有的熊掌标志。
此次更换LOGO的行动共进行了3轮投票,直到第2轮投票结束,新的笑脸LOGO都占据了绝对优势。但到最后一轮投票时,原有的熊掌标志却戏剧性地获得了最多的网民选票,从而把3个新LOGO方案彻底否决。
【产品大全】
hao123网址之家、网络风云榜、网络沸点、网络知道;
网络、网络博客搜索、网络超级搜霸、网络常用搜索 ;
网络传情、网络词典、网络大学搜索、网络地区搜索 ;
网络地图、网络法律搜索、网络国学 ;
网络黄页、网络教育网站搜索、网络空间、网络指数;
网络MP3、网络杀毒、网络少儿搜索、网络视频搜索;
网络手机搜索、网络手机娱乐、网络搜藏、网络贴吧 ;
网络图片、网络图书搜索、网络网站、网络网页 ;
网络WAP贴吧、网络WAP知道、网络文档搜索、网络下吧;
网络新闻、网络硬盘搜索、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盒 ;
网络音乐掌门人、网络邮件新闻订阅、网络邮编、网络政府网站搜索 ;
网络文化共享搜索、网络词典、网络游戏、网络财经;
网络企业推广、2008总动员、图书搜索、网络专利搜索;
网络财经、网络基金、网络股票、统计数据、网络娱乐;
网络安全中心、网络hi。
【核心价值】
• 给人们提供最便捷的信息查询方式
• 认真听取每一条建议和投诉
永远保持创业激情
• 每一天都在进步
• 容忍失败,鼓励创新
• 充分信任,平等交流
【网络使命】
• 为网络用户提供最高端的网络技术服务,创造中国互联网络企业的经营奇迹
• 使网络在品牌、用户满意度、经营业绩方面成为同行业的领先者
• 提高中国互联网的技术成分,努力帮助更多的互联网公司更快地盈利
【网络远景】
• 成为最优秀的互联网中文信息检索和传递技术提供商
• 成为中国网络技术企业在全球同行业中的优秀代表
【价值观念】
员工观念
• 员工是最重要的资产
• 在信任和尊重基础上的员工管理理念
• 为职工和管理人员提供自由交流的环境,考虑员工利益,激励员工,保证公平等等
效率观念
• 精确预算
• 制度严格
• 开放而切题的沟通交流
竞争观念
• 结果导向
• 保证能力
• 确定方向
• 实施负责
上线和下线观念
• 促进销售,销售和销售
• 降低成本,成本和成本
变革观念
• 将来和过去不同
• 以经常性的变革来应对挑战
• 永远追求新观点,新服务,新技术以及新目标
【网络团队】
初建:李彦宏,徐勇(离),刘建国(离),雷鸣(离),郭耽,崔姗姗,王啸;
后期加入:梁冬(离),俞军,朱洪波(离),王湛生(去世),威廉张,任旭阳,向海龙。
【产品历史】
2000年01月 从美国回来的两个年轻人携风险资金从硅谷回到中关村,创建网络。
2000年05月 网络签署第一个客户硅谷动力(enet.com),网络产品开始为用户提供服务。
2000年06月 网络正式推出全球最大、最快、最新的中文搜索引擎,并且宣布全面进入中国互联网技术领域。
2000年08月 网络开始为搜狐(sohu.com)提供服务。
2000年09月 网络正式推出面向企业级用户的网事通信息检索软件。
2000年09月 dfj、idg等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公司为网络投入巨额资金。
2000年10月 网络开始为新浪(sina.com)提供服务。
2000年10月 网络深圳分公司成立。
2001年01月 网络为263 提供全面搜索服务。
2001年02月 网络为tom.com提供全面搜索服务。
2001年08月 发布Bai.com搜索引擎Beta版,从后台服务转向独立提供搜索服务,并且在中国首创了竞价排名商业模式。
2001年10月22日 正式发布Bai搜索引擎。
2001年06月 网络在上海成立上海办事处。
2001年10月 网络为上海热线提供全球中文网页检索系统。
2001年10月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管理中心,采用网络“网事通数据库检索”软件。
2002年01月 央视国际全套引入了网络“网事通”信息检索软件。
2002年03月 网络总裁李彦宏获选“中国十大创业新锐”。
2002年03月 网络全面接管263搜索频道。
2002年03月 网络启动“闪电计划”,不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2002年05月 千龙-网络中文信息检索技术实验室成立。
2002年06月 网络推出深受网民喜爱的“ie搜索伴侣”。
2002年07月 网络推出业界首例“竞争情报系统”软件,并举办全国巡展。
2002年08月 网络网易深度合作,竞价排名全面提升。
2002年09月 神州数码,中石化签约网络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国务院新闻办签约网络新闻监控系统。
2002年10月 网络竞价排名业务全国代理商大会召开;网络开始为雅虎中文(yahoo.com.cn)提供服务。雅虎同时加入网络竞价排名阵营。
2002年11月,发布mp3搜索; 并推出搜索大富翁游戏,广大网民参与踊跃;并为网易(netease.com)提供服务。
2002年12月 中国移动签约网络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康佳、联想、可口可乐等国际知名企业成为网络竞价排名客户。
2003年01月 网络总裁李彦宏荣获首届“中国十大IT风云人物”称号。
2003年02月 推出了常用搜索功能,集成常用实用的小功能于一起,方便用户使用;
2003年03月 网络在北京世纪剧院举行了主题为“活的搜索,改变生活--网络搜索激情夜”的大型活动。
2003年06月 由第三方赛迪集团下属中国电脑教育报举办的“万人公开评测”公布了评测结果。网络超越google,成为中国网民首选的搜索引擎。
2003年06月 网络推出中文搜索风云榜 ;
2003年06月 据美国第三方权威统计机构alexa统计,在最受欢迎的中文网站中网络已经位居第四,表明网络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2003年07月 网络推出图片、新闻两大技术化搜索引擎,巩固了中文第一搜索引擎的行业地位。
2003年08月 推出网络网站频道。
2003年09月 网络开展“9月营销革命”,在全国近百个城市展开“竞价排名”付费搜索服务的市场推广活动,取得巨大市场反响。
2003年10月 网络总裁李彦宏荣获“中关村科技园区第二届优秀创业者”荣誉称号。
2003年12月 12月1日,网络陆续推出地区搜索、“贴吧”等划时代功能,搜索引擎步入社区化时代;同时发布的还有高级搜索、时间搜索、新闻提醒三个功能。
2004年01月 网络、胡润联合打造“2003中国百富人气榜”。
2004年01月 网络总裁李彦宏再次荣获“十大IT风云人物”称号。
2004年01月 网络总裁李彦宏获得“京城十三新锐”的称号。
2004年02月 光线传媒、网络联合打造《全球华人明星人气榜》。
2004年03月 中国搜索引擎调查揭晓,网络垄断中文搜索市场。
2004年04月 网络规模进一步扩大,迁入理想国际大厦。
2004年04月 网络推出“下吧”。
2004年05月 据alexa最新显示网络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网站。
2004年05月 “天气预报搜索”、“网络电子计算器”、度量衡转换 、股票信息、列车航班,英汉词典等新产品陆续面世;
2004年06月 网络成功融资。
2004年06月 WAP版网络贴吧面世,通过手机也能方便的去贴吧逛逛。
2004年07月 网络隆重推出“网络营销之道”全国巡讲。
2004年08月 网络推出超级搜霸。
2004年08月 网络收购好123网址之家。
2004年09月 网络广告每日每字千金,创下中国网络广告天价。
2004年09月 推出文档搜索功能,用户通过高级语法可以在网络中搜索丰富的中文文档资源;
2004年09月 中国第一部搜索书籍《巧用网络》正式出版。
2004年10月 李彦宏代表中国网络界出席新加坡工业领袖大会。
2004年10月 网络设立“苹果奖” 全球范围征集搜索创想;
2004年11月 推出世界上第一款WAP/PDA中文网页搜索引擎;
2004年12月 iresearch发布《2004中国搜索引擎研究报告》,网络霸主地位凸显。
2005年01月 网络开放首页一周救助海啸受难人民。
2005年01月 网络总裁李彦宏蝉联三界十大it风云人物。
2005年02月 网络发布全球首款支持中英文的硬盘搜索工具。
2005年05月17日 网络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网络黄页搜索测试版,藉此正式进军本地搜索业务领域,同时将黄页数据资源引入网络已有的PDA和WAP移动搜索等服务。
2005年06月23日 网络又推出名为“网络知道”的网上问答服务,进军“知识搜索”领域。
2005年08月05日 网络在NASDAQ成功上市。同时在alexa排名中超越新浪,成为第一中文网。
2005年08月11日 网络推出“网络传情”服务,为用户提供基于人名搜索的情感信息传递功能。
2006年01月 网络开通国学频道(guoxue..com)。千年国学,网络一下。
2006年03月 网络首席财务官王湛生当选中国首个杰出CFO 2006年03月 网络与世界领先移动通信制造商诺基亚携手,在诺基亚手机中植入中文移动搜索服务 。
2006年03月 《电脑报》公布2005年读者首选搜索引擎品牌调查结果,62.29%的读者首选网络。
2006年04月 继“网络贴吧”与“网络知道”之后,网络推出第三个社区类搜索产品——“网络”(ke..com),网络社区知识搜索三驾马车浮出水面 。
2006年04月 网络捐赠百万元人民币,资助河北省生态生态文明村建设 。
2006年04月 网络与IBM展开全方位合作。
2006年05月 网络在全国33个城市成功举办以“企业营销,效果为王”为主题的2006网络营销百强全国峰会。
2006年06月 网络竞价排名调整原先统一起始价规则,“智能起价”系统正式上线 。
2006年06月 国家人事部授予网络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资质,网络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唯一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公司 。
2006年07月 网络指数升级,个性化关键词监控仪全新登场 。
2006年07月 网络推出颠覆性广告模式——精准广告 。
2006年07月 网络正式发布新产品“网络空间”(hi..com) 。
2006年07月 网络成功举办首届“网络世界大会”。
2006年07月 网络成功签约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
2006年08月 网络携手微笑图书室,为甘肃藏区贫困小学捐献图书 。
2006年08月 联手北京大学,网络推出权威法律搜索(law..com)。
2006年08月 网络上市一周年 。
2006年09月 CNNIC和CIC搜索引擎市场报告均显示:网络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
2006年09月 网络在全国56个城市开始举办“尊享营销利器,成就紫禁之巅”2006网络竞价排名金秋营销盛典 。
2006年09月 网络中国搜索引擎入选中国十大创新软件产品 。
2006年09月 网络竞价排名全面推出智能排名功能,以“综合排名指数”作为排名的标准 。
2006年10月 网络“更懂中文”系列营销策划获得 “艾菲奖”金奖 。
2006年10月 网络公司荣登中国首届“阳光财富榜”榜单 。
2006年10月 网络与全球传统娱乐巨头MTV开展战略合作,探寻国内数字音乐发展模式 。
2006年11月 网络推出新产品“搜藏”(cang..com) 。
2006年11月 网络胜诉mp3搜索侵权案 。
2006年11月 网络联手7家知名网络安全厂商,推出杀毒频道(sha..com)。
2006年12月 网络推出新产品“博客搜索” 。
2006年12月 网络知道问答过千万 。
2007年02月 网络视频搜索发布。
2007年02月7日 网络沸点首次举行。
2007年03月20日 网络日文网站首页测试版上线。有网页、图片两个产品,可检索到结果。这表明网络国际化战略构想已迈出实质性第一步。
2007年04月20日 网络图书搜索正式上线。
2007年04月25日 网络盲道发布。网络盲道包括了7项主要的网络搜索服务,他们是盲道版的网络新闻搜索、网络网页搜索、网络MP3搜索、网络贴吧、网络知道、网络、Hao123网址导航。
2007年8月9日 网络世界大会召开,“网络世界”大会是网络公司举办的一年一度针对用户、客户、合作伙伴的行业盛会。作为全球最大中文网站,网络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从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2007年9月19号,正式宣布游戏频道上线,并启用域名 <a href="http://game..com" target="_blank">http://game..com</a>。
2007年9月21日,网络宣布其奥运互动平台“网络2008总动员”上线。
2007年10月18日,搜索引擎公司网络宣布进军电子商务,筹建C2C平台,预计2008年初推出。
2007年11月1日,网络统计系统测试版正式上线。<a href="http://tongji..com/" target="_blank">http://tongji..com/</a>
2007年11月9日,网络财经频道测试版上线。<a href="http://fund..com/" target="_blank">http://fund..com/</a>
2007年12月21日,网络专利搜索上线。
2008年 1月12日,网络娱乐正式上线。
2008年2月27日,兼具免费病毒查杀、系统安全检测、系统漏洞修复、恶意软件清理等多项功能的网络安全中心正式上线。
2008年2月29日,网络IM软件“网络HI”开始内测。
2008年3月5日,网络正式宣布,其语音搜索(yuyin..com)服务正式进入测试阶段,用户通过拨打网络语音搜索服务热线400-666-8585,连线网络服务工程师提出自己的搜索关键词,工程师根据用户请求进行搜索,并将相关搜索结果提供给用户。
放不下了。 下面是谷歌的介绍,你看下。goc希望对你有帮助
5. 跪求Google Intel 公司的相关资料~~~
Google公司(英语:Google Inc.,NASDAQ:GOOG、FWB:GGQ1,官方中文译名为谷歌,是一家美国的跨国科技企业,致力于互联网搜索、云计算、广告技术等领域,开发并提供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5] 其主要利润来自于AdWords等广告服务。
Google由当时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理工博士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卢姆共同创建,因此两人也被称为“Google Guys”。[8][9][10]1998年9月4日,Google以私营公司的形式创立,设计并管理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搜索”;Google网站则于1999年下半年启用。2004年8月19日,Google公司的股票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来被称为“三驾马车”的公司两位共同创始人与出任首席执行官的埃里克·施密特在当时承诺:共同在Google工作至少二十年,即至2024年止。
创始之初,Google官方的公司使命为“集成全球范围的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To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而非正式的口号则为“不作恶”(Don't be evil),由工程师阿米特·帕特尔(Amit Patel)所创,[13] 并得到了保罗·布赫海特的支持。
Google公司的总部称为“Googleplex”,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县的芒廷维尤。2011年4月,佩奇接替施密特担任首席执行官。
据估计,Google在全世界的数据中心内运营着超过百万台的服务器,每天处理数以亿计的搜索请求[18] 和约二十四PB用户生成的数据。 Google自创立开始的快速成长同时也带动了一系列的产品研发、并购事项与合作关系,而不仅仅是公司核心的网络搜索业务。Google公司提供丰富的线上软件服务,如云硬盘、Gmail电子邮件,包括Orkut、Google Buzz以及Google+在内的社交网络服务。Google的产品同时也以应用软件的形式进入用户桌面,例如Google Chrome网页浏览器、Picasa图片整理与编辑软件、Google Talk即时通讯工具等。另外,Google还进行了移动设备的Android操作系统以及上网本的Google Chrome OS操作系统的开发。
网站资讯分析网Alexa数据显示,Google的主域名google.com为全世界访问量最高的站点,除此之外,Google搜索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域名下的多个站点(google.co.in、google.de、google.com.hk等等),及旗下的YouTube、Blogger、Orkut等的访问量都在前一百名之内。[24]2007年至2010年,Google连续四年蝉联 BrandZ 全球品牌价值榜首,但在2011年被苹果公司超越。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的现实也使Google公司在用户隐私保护、版权、网络审查等方面存在一些争议。
1998年,Google原始页面的界面很简洁,因为两位创始人在HTML语言方面不是很有经验。[29]现在亦可到这里看看“Google!”于1999年的外观。
1996年1月,身为加州斯坦福大学理学博士生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卢姆在学校开始一项关于搜索的研究项目。[30] 区别于传统的搜索靠搜索字眼在页面中出现次数来进行结果排序的方法,两人开发了一个对网站之间的关系做精确分析的搜寻引擎。[31] 这个名为PageRank的引擎通过检查网页中的反向链接以评估站点的重要性,此引擎的精确度胜于当时的基本搜索技术。[32][33] 最初,佩奇和布卢姆将这个搜索引擎命名为‘BackRub’,直到后来改为‘Google’。[34][35][36] 这个新名字来源于一个数学大数googol(数字1后有100个0,即自然数10100)单词错误的拼写方式,[37][38] 象征着为人们提供搜索海量优质信息的决心。[39] Google搜索引擎在斯坦福大学的网站上启用,域名为google.stanford.e。[40]
1997年9月15日,两人注册了Google域名。[41] 一年后,1998年9月4日,佩奇和布卢姆在加州门洛帕克一位朋友家的车库内创建了Google公司,克雷格·西尔弗斯坦(Craig Silverstein)——同为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生——是公司的首位雇员。[30][42][43]
融资与上市
成长
1999年3月,Google公司将的办公场所搬至加州的帕罗奥多,这里是众多知名的硅谷初创公司所在的地方。[63] 翌年,Google开始以出售搜索关键词的广告,[30] 但这一做法与佩奇和布卢姆以广告赞助搜索的意愿相违背。[64] 为了保持页面简洁的设计,提高搜索速度,广告只会以基于文本的形式出现。关键词的出售结合点击次数和价格的竞标,竞标起价为每次点击5美分。[30] 这种出售广告关键词的模式最早来源于Goto.com——一个由比尔·葛罗斯的Idealab企业孵化器派生的网站。[65][66] 之后Google受到了这家改名为Overture Services的公司对于次广告出售专利技术侵权的指控。2003年,Overture Services被雅虎收购,并被改名为雅虎搜索营销。最终,雅虎与Google在庭外达成和解:Google用普通股股份换取此专利的永久授权。[67]
2001年,Google获得了PageRank的专利权,[68] 这项专利被正式颁与斯坦福大学,劳伦斯·佩奇(即拉里·佩奇)为专利发明人。2003年,在发展了两处办公地点以后,公司又向硅谷图形公司租赁了位于芒廷维尤目前所在的综合办公楼。[69] 这处办公地点被戏称为‘Googleplex’,数学大数古戈尔普勒克斯(googolplex)单词的变体。三年后,Google以三亿一千九百万的价额向硅谷图形公司买下了这里的产权。[70] 在这段时间内,google这个单词逐渐进入各类语言当中,也使得‘google’作为动词被收入至梅里亚姆-韦珀斯特词典和牛津英语词典内,释义为“使用Google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to use the Google search engine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71][72]
2011年5月,Google的月独立访客数量首次超过十亿,与一年前同期的9亿3100万相比增长8.4%。[73] Google也是首个取得该数据里程碑的网站。
2012年9月,Google正式推出光纤宽带服务Google光纤,率先在美国堪萨斯城试验一套超高速网络系统,可以同时提供上网及有线电视服务。
2013年5月15日,Google于年度大会上宣布,推出全新网上音乐流服务All Access,直接挑战其他联机音乐供应商。
并购与合作
主条目:Google公司收购列表
Google公司的“三驾马车”:埃里克·施密特、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卢姆。
自2001年始,Google已收购了许多企业,其中尤以小型风投公司为主。2004年7月13日,Google收购照片整理与编辑软件Picasa,[75] 同年10月又吞并了Keyhole公司。[76] 这家初创公司开发出一个名为Earth Viewer的产品,供用户以3D的视角观察地球。一年后,Google将此服务改名为Google地球。2005年,成立仅22个月的高科技企业Android被Google相中,被收购并成为Google麾下的移动设备操作系统。2006年10月,Google宣布以16.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在线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并于11月敲定。[77]2007年4月13日,Google与DoubleClick达成协议,DoubleClick以31亿美元的价格被Google收购,并成为后者旗下的一家网络出版与广告商。[78] 同年,Google以5千万美元并购了GrandCentral,后来将其改造为Google Voice。[79]2009年8月5日,Google以1亿650万美元买断视频软件制造公司On2 Technologies。[80]2010年,Google将Aardvark纳入旗下,出价为5千万美元,并在内部博客中写道:“我们很期待将其集成进我们的产品中”。[81] 同年,Google又大举并购了ITA Software、Slide、Like.com等。[82][83][84][85]2011年,Google继续大笔的收购之路,业已将SageTV[86] 等十余家美国和欧洲的企业或团队招致麾下。2011年8月15日,Google官方宣布将以每股40美元现金,总额约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87]
搜索引擎
主条目:Google搜索
2011年Google的新主页,顶部的导航条变成黑色。[107]
Google搜索是Google公司重要也是最普及的一项功能,是多个国家内使用率最高的互联网搜索引擎。根据comScore2009年11月公布的市场统计,Google在美国搜索引擎市场上占有率为65.6%。[108] Google抓取数十亿的互联网网页,因此用户能通过搜索关键词等操作较为轻松地获取想要搜寻的信息。[109] 除了最基本的文字搜索功能之外,Google搜索还提供至少22种特殊功能,[110][111] 如同义词、天气预报、时区、股价、地图、地震数据、电影放映时间、机场、体育赛事比分等。Google搜索在搜索与数字相关的信息时又会有另一些特殊功能:如单位换算、货币换算、数字运算、包裹追踪、地区代码。[110] 同时,Google也为搜索页面提供语言翻译功能。2011年,Google先后推出语音搜索和图片搜索。[112]
尽管Google搜索很受大众喜爱,但也有许多组织对它发出批评的声音。2003年,纽约时报声称Google对其网站抓取与形成的缓存侵害了网站内容的版权。[113] 在这个问题上,内华达地方法院审理了相关的Field v. Google和Parker v. Google两个案件,Google成功地为自己作了辩护,推翻了指控。[114][115]
工作工具 [编辑]
除了强大的搜索引擎以外,Google也研发了许多在线的工作辅助工具。Gmail是Google开发的一个免费电子邮箱服务,于2004年4月1日进入Beta阶段,[116] 2007年2月7日正式面向大众开放。[117] 直到2009年7月7日,Gmail才结束其漫长的Beta阶段,[118] 当时已有1.64亿用户使用。[119] Gmail是首个拥有1GB存储空间的网络电子邮箱,也是第一个以单线程会话保存邮件的的电邮,这与网络论坛相似。[116] 目前,Gmail提供给每个免费用户10GB的邮箱容量,付费用户可缴纳每年每GB 0.25美元的费用来将容量提升至20GB至16TB。[120] Gmail也是AJAX技术开拓的先行者,该技术使人们不用手动刷新浏览器显示就能看到新的网页信息。[121]
Google工作包的另一部分——Google文件,与微软的Microsoft Word不同,它允许用户在在线环境下新建、编辑或协同编辑文件。这项服务原名为Writely,但在2006年3月9日被Google收购。[122]6月6日,Google创建了一个实验性的电子表格编辑项目,[123] 在随后的10月10日被集成进Google文件中。[124] 2007年9月17日,编辑演示文稿的功能也被加入Google文件。[125] 2009年7月7日,包括三项功能在内的Google文件与Gmail、Google日历一起组成Google Apps工作包。[118]
社交网络服务 [编辑]
Google曾多次试图进入SNS领域但多次碰壁,失败的例子不乏Google Wave、Google Buzz,[130] 而Orkut只在印度和巴西获得较大市场。[131] 在经历多次挫折之后,2011年,Google发布新的社交网站Google+。[132] 这个新型的社交网站有着社交“圈子”、多人视频聊天、“灵感话题”等多种新型的特色,[133] 在测试阶段用户数量便突飞猛进,仅2个星期就超越了1000万。[134][135] 相比较之下,twitter和Facebook过去分别用了780天和852天才达到这个数字。[136] 推出以来的第三周,Google+的用户数量旋即又翻至2000万。[137]
2003年,Google收购了Pyra Labs创建的博客服务网站Blogger。收购完成后,Google依旧保留了Blogger这一独立的品牌,并在blogspot.com主机下为用户提供免费博客发布与存放服务。[138] 2007年5月,Blogger的数据全部搬至Google的服务器中,并在当年的独立访客流量50强域名中排在第16位。[139] 在Google较为成功的运营下,Blogger一直保持着全球最大的博客网站的头衔。[140] 2011年7月,有传闻透露,作为重命名或取消非Google品牌计划的一部分,Google公司有意将‘Blogger’名称改成‘Google Blogger’。[141]
2005年2月,三位前PayPal员工创建了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142] 在显露出自身价值后,YouTube被Google以16.5亿美元收购,成为后者旗下的子公司。YouTube公司地址位于加州的圣布鲁,以Flash Video和HTML5技术记录播放用户上传的电影、电视剧剪辑和音乐视频,以及用户原创制作的业余视频作品。大部分发布在YouTube网站上的视频都是由个人所上传的,但也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VEVO、Hulu等作为合作伙伴的媒体企业在YouTube网站上发布视频。[143] YouTube的模式取得巨大的成功,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和最热门的视频分享网站。[144]
浏览器 [编辑]
Google Chrome是Google以WebKit排版引擎开发的一款开源的网页浏览器。2008年,Google公司发布了该浏览器大部分的源代码,包括V8 JavaScript引擎的开源项目Chromium。[145][146] 这一举动使得第三方的开发者们能够获取底层源代码,促使浏览器与Mac OS X或Linux操作系统的端口对接。Google官方同时也表达了希望其他浏览器能够采用V8引擎以提升web应用程序的性能。[147] Google在Chromium的创作上按照BSD许可证条款,[148] 使得这部分内容几乎属于共有领域,有着很高的兼容性。[149] 而其他部分的内容则遵循一系列的开源许可证。[150] Chromium的特性与Chrome基本相似,但没有内置的自动更新功能,也没有内置的PDF浏览功能;另外,Chromium也没有Google商标的印记,与Chrome四色的Logo最明显的区别是其蓝色的标识。[151][152]
9月2日,Google推出在Windows上Beta版的Google Chrome,稳定版本则在12月11日被推出。[153] 2011年,根据StatCounter的统计,Chrome以20.65%的浏览器市场份额排在IE和火狐之后跃至第三位。[154][155]2011年7月11日,Chrome在英国的市场份额达到22.12%,而Firefox仅占21.65%,这是Chrome首次在地区的统计中超越Firefox。[156]2012年5月21日,Chrome在全球范围内占有率达到33%,超越IE位居首位,[157]此后与IE、Firefox继续保持“三足鼎立”的局面。
操作系统 [编辑]
Android的商标为一个绿色的机器小人的造型。
2007年,Google正计划开发自己的移动设备与苹果的iPhone竞争的报道逐渐浮出水面。[158][159][160] 后来证实该项目名为Android,并非手机的名称,而是一款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Android于2005年被Google收购,并发展为Apache许可证下的开源项目,[161] 同时Google为开发者们提供了软件开发工具包以便开发出在Android手机上运行的应用,并拉拢了世界上多家手机制造商、电信运营商、软件开发商等,组建了开放手机联盟以共同开发Android系统。[162] 2008年9月,T-Mobile发布第一款运行Android系统的手机G1(HTC dream的T-Mobile定制版)。[163] 2010年1月5日,Google公司发布自有的一款手机,名为Nexus One。[164] 在2010年第四季度的Canalys分析报告中,Android被列为全世界最畅销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165][166]
Android有着数目庞大的应用软件,得以大大扩充其系统功能。目前,能在Android上运行的应用软件超过了75万种,[167][168] 并仍处于高速增加的过程中。Google Play是Google运营的电子应用软件商店,但用户也可以从第三方下载与安装软件。开发者们主要用Java语言编写软件,并通过Google开发的Java库来使应用软件适配系统。[169]
2009年7月7日,Google宣布正在开发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Google Chrome OS,[170][171] 该操作系统运行于只含有网页浏览器的上网本上。[172][173]11月19日,Google公司开始发布Google Chrome操作系统的开发版本,名为Chromium OS。Chromium OS与Chromium浏览器类似,遵照BSD许可证的条款。[174]
与Chromium OS从下载的源代码可被编译不同,Chrome OS只适配搭载在Google的合作生产商的硬件上。与Chrome浏览器相似,Chrome OS的用户界面很简洁化。这款操作系统的目标是将用户用在电脑上的时间尽量的分配在互联网之上,因此搭载Chrome OS系统的设备上,附带应用程序数量比较少,且都与网页浏览器相关。[170][175][176][177][178]
2011年5月Google I/O大会上宣布,最先上市的Chromebook上网本是由宏碁和三星在同年的7月15日推出。[179]
Doodles [编辑]
自从BackRub时代起,Google已经有过许多品牌标识,现今Google公司的官方标志是露丝·基达以Catull字体设计一个文字商标[231]。除了这个主要的商标之外,Google经常会在节日、名人诞辰日或重大事件(如奥运会)发生的时候把标志作修改后替代原商标放在网站上[232]。这些特殊的标志被称为‘Google Doodles’(“谷歌涂鸦”)。截至目前,Google已经制作和更换了超过1000个doodles[233]。
2010年5月21日,为了纪念街机游戏吃豆子30周年,Google在与南梦宫交流之后将标志改成了可以玩吃豆子游戏的迷宫地图。[234] 这个小游戏还有着与原版一样的音效。“手气不错”(I'm Feeling Lucky)键则被“投入硬币”(Insert Coin)键所暂时取代。按下这个键可以加入第二位玩家——“吃豆子女士”,用键盘上的W、S、A、D键操控。两天后的5月23日,吃豆子游戏的doodle被移除。但没过几天,为了满足用户们的要求,Google把这个doodle永久放置在了一个子域名上。[235][236]
2011年6月9日,为了纪念电吉他之父莱斯·保罗诞辰96周年,Google在主页放置了一个可互动的电吉他式doodle。除了能用悬停的鼠标指针来弹奏该电吉他之外,用户也可以用键盘按键来进行弹奏。用户可以在弹奏一段30秒以内的旋律,并用URL的方式发送给他人。同样由于热门,这个电吉他式的doodle被额外增加了一天的展示时间,之后亦被放置在一个永久的域名下。[237][238]
除了官方团队会制作Doodles以外,Google也鼓励人们参与到创造的行列中。Google每年举办‘Doodle 4 Google’大赛,吸收参赛者的创意并嘉奖入选者。[239]
2008年,Google宣布“创想10100项目”,激励人们想出如何帮助人类并从中精选投票。[243] 经过两年创意投稿的时间之后,[244] Google最终揭示了投票结果并把一千万美元的资金投入到从提高非洲的教育条件到建设免费互联网在线教学等等各式各样的创意的实践中。[245]
自2008年起,Google在中国发起举办“‘益暖中华’——谷歌杯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征集公益创意,并对优胜项目予以奖励,以此来倡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截至2011年,大赛举办了四届。[246]
2011年,Google公司为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捐款一百万欧元,以支持该竞赛2011年至2015年的举办。[247]
2012年,Google创立全球影响力大奖[248] ,鼓励运用科技和创新解决方案来应付人类当前挑战的机构与组织。Google投入了2300万美元来奖励七个组织[248],包括世界自然基金会。
网络中立性 [编辑]
Google是著名的网络中立性的支持者。2006年2月7日,文顿·瑟夫,网际协议(IP)的发明人之一,同时也是Google的副总裁和“首席互联网专员”在国会中说道:“允许宽带运营商控制人们在互联网上看什么或做什么从根本上破坏现已给互联网带来如此之成功的网络中立性原则。”[249]
隐私 [编辑]
前任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2007年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说:“我们的目标是让Google的用户可以得到诸如‘我明天该做什么?’和‘我应该参加什么工作’之类问题的答案”。[250] 2010年,在接受华尔街日报的采访时他再一次重申:“我想事实上大多数人并不渴望Google回答他们的问题,他们想让Google告诉他们接下去该做什么。”[251]
英特尔公司(英语:Intel Corporation,NASDAQ:INTC、港交所:4335)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公司[2],也是第一家推出x86架构处理器的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由罗伯特·诺伊斯、高登·摩尔、安迪·葛洛夫,以“集成电子”(Integrated Electronics)之名在1968年7月18日共同创办公司,将高级芯片设计能力与领导业界的制造能力结合在一起。英特尔也有开发主板芯片组、网卡、闪存、绘图芯片、嵌入式处理器,与对通信与运算相关的产品等。现任经营决策者为董事长克雷格·贝瑞特及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的保罗·欧德宁。“Intel Inside”的广告标语与Pentium系列处理器在1990年代间非常成功的打响英特尔的品牌名号。[3]
6. 斯坦福创业课:Google的扩张战略与人才管理
斯坦福创业课:Google的扩张战略与人才管理
说到公司扩张这个题目,没有一家公司比Google更有代表性了。本文整理了Eric Schmidt(埃里克·施密特,前Google、现Alphabet CEO)和Reid Hoffman(雷德·霍夫曼,LinkedIn的联合创始人)在斯坦福公开课上的对话。Eric将从个人和公司层面介绍自己对于“扩张”这个概念的理解。
一、早期经历:快速和准确
Reid Hoffman(后称R): 在Google之前,您从在Sun和Novell担任管理层的经历中有何收获?
Eric Schimidt(后称E):对于所有人来说,初入职场的几年对于今后长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阶段,每个人都会进行从技术到管理上经验的积累,最后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
对于Eric来说,他在Sun和Novell积累了很多“负面”的经验。在Sun, 他意识到了公司缺乏创新、组织混乱的重大影响,当他发现Sun生产的系统无论如何也不会比PC物美价廉的时候,Eric选择了离开。来到Novell后,他又发现一切并不如想象中如意,顾客拖欠缴费,员工缺乏积极性,这时候Eric费尽周折,暂时地解决了一些问题,激流勇退,来到Google.
R:如果把加入Google前的这段经历概括成一句经验,将是什么?
E:Do things sooner with fewer mistakes。快速,准确。当所有人回想起过去的事的时候,总会说早知道当初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早知道当初就把这个人解雇了之类的话,那么,我们当有想法的时候,为什么不快点行动呢?
二、空降CEO,需谨慎低调
R:当你加入Google的时候,公司规模有多大?
E:那时候有150人,Larry和Sergei(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Google创始人)刚刚拿到了$25M的融资。投资人开玩笑地说,他俩聪明到疯狂甚至不可靠的程度,所以他们需要一个CEO.
于是Larry和Sergei公开招募CEO,录用条件是要用一个周末征服他们两个。当时太多人来应聘,有人带他们划船,有人带他们骑马,而Eric见到这两个人的第一面就给他们了一个单子,是Google下一步要做的事. 单子上有全球业务发展计划、销售计划、审计、库存管理、产品发展计划等等,这些在当时的Google一个也没有。
在当时这就是Google的文化,传承于Stanford研究生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当你问他销售计划的时候,他会给你现场想一个,虽然也不错,但是还是需要一个CEO来将整个公司规范化。
R:作为一个空降的CEO,和原来的创始人团队,会不会有水土不服?
E:一个著名的失败的例子就是John Sculley和Steve Jobs。我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十分小心而低调,一直提醒着自己这是他们的公司,我不应该去抛头露面。
Eric 像大家长一样地帮助和引导着Larry和Sergei。他俩能胜任能做好的时候,Eric会走到幕后;而遇到困难的时候,Eric就会挺身而出。曾经因为一次花花公子的访谈,Larry和Sergei差点毁了Google的IPO计划, 于是两个人像犯错误的孩子一样来找Eric,三个人费劲波折把事情处理好之后, Larry和Sergei再也没接受过任何媒体的采访。
Eric之于Google,Sheryl Sandberg之于Facebook,Meg Wittman之于eBay,都是空降的高层管理人员,最终也都成为了硅谷的段段佳话。
三、产品成熟的标准是:用的人都停不下来
R:从您刚加入Google的时候只有150个员工,到现在的6万员工,其中2004-2005年员工数增长了三倍,这是一个经典的“扩张”案例。
E:It is easy to double every year, but it is hard to quadruple。我觉得扩展的一条法则就是,每年翻番是容易的,但是一年的.时间翻两番很难,很难想象这么多新人的加入会对现有的公司结构有着怎样的影响。
R:Google在公司管理层面有这很多创新,比如管理层要阅读每一个人的简历,20%时间等等,这些是不是Google能成功扩张的重要因素呢?
E:我想说的是,扩展的根本在于成熟的产品。在一段时间的积淀和磨合之后,产品真正成熟的时候,用户、利润和公司都会获得飞速的扩张。
普遍的状况是,大家总在给产品团队、工程师团队不断施压,希望他们快点推出新产品,而这样的结果是赶鸭子上架,proce a proct that barely works。就像第一代的iPod和iPhone,他们并不成功,是后来的不断改进造就了现在市值最高的公司。有一个产品叫做Google Wave,起先,我们在小部分人群进行了测试,这些人都是Google的脑残粉,所以效果很好,不过当我们尝试向稍大一点的市场推广的时候,发现反响并不强烈,于是我们决定放弃了进一步的推广。
一般来说,一个产品成功与否大概需要持续对市场进行6个月左右的观望。真正成功的产品,在起初的火爆增长之后,仍有动力进行稳定的用户增长,尽管其中可能会有波折反复。
R: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一个产品什么时候会成熟呢?
E: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产品首先要给其最初开发者带来便利,这是成功产品的前提。Uber来说,最早就是小范围的一个私家车共享平台。Google最早只是Stanford校内的一个搜索引擎,服务器就搭建在学生宿舍。
R:所以说,成熟的标志就是看到需求么?
E:一个我们要避免的误区是,技术人员总是过早的认为,产品已经足够成熟,可以推向市场了。这个时候,销售团队和管理团队如果不加思考的轻信,很有可能是灾难性的。另一个衡量产品成熟的标志是,使用过它的人都停不下来了。你看现在咱们周围哪些人在用Google Wave,又有多少人在戴Google Glass,所以说这两个就是不成熟的产品。
四、只招GPA高的学生
R: 当看到产品十分契合市场的时候,还有没有其他因素会影响或者说阻碍公司的扩张么?
E:招聘。我们曾经写过一本书“How Google Works”, 有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说招聘。关于Google的招聘,我们的原则是:从不希望招二流学校的学生,只希望招GPA高的学生。(整理人注:这个对话在斯坦福进行,这句话有讨好之嫌。)尽管现今的Google放宽了一些招聘的要求,这么多年来,这个招聘体制保证了Google可以招到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
另外一点是我们不需要“Glue People”,这些人游走在各个部门之间,营造着和谐的团队氛围,但事实是,他们什么也没做。所以我们在把Google里面这样的人不断解雇掉。
R:招聘进来这么多人之后的问题便是如何管理他们,在这方面,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么?
E:Larry、Sergei和我三个人的管理团队曾经有过一些失败的“计划”。比如,约定每周一上午有一个小时的会议,来讨论每周的计划,在这一个小时里面,不能使用手机或者电脑。实践起来,他俩总是做不到,会在桌子下面盲打蓝莓手机。还比如,Google的项目太多了,每周二上午,我们会有一个会议,每次专门讨论某一个或几个项目的进展。事实上,工程师团队经常“隐瞒”他们的想法而偷偷做项目,他们怕说出来会被我否决,Larry和Sergei也经常暗地绕过我里面支持他们的项目,然而成效是惊人的,Chrome和Android 都是在起初我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做出来或者是做成熟的。
但是我的一贯原则是,Larry和Sergei来掌控公司,我来负责处理问题和混乱。当有大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三齐心协力,永远不在外人面前争吵。
五、Google的人才培养项目
E:Google培养管理人才的模式是什么呢?
R:在Google非常成功的一个项目是APM Program(产品经理培训计划), 这个项目是由Marissa Mayer(现yahoo CEO)当年在Google的时候提出的。Marissa最早来到Google的时候,她是仅有的三个产品经理之一,她觉得我们有必要从现有的员工中培养出产品经理,这样比外面雇到的会更加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文化。
于是我们招募了大量技术出身而又希望从事产品相关工作的毕业生,让他们参加这个项目,通过各种交友和活动,来建立他们之间的默契。不得不说,这个项目产出的人才具备技术和产品的双重眼光,是Google后来的中流砥柱。
E:在扩展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点是我们需要避免的呢?
R:可能这个答案会让你感到惊奇,但是我的答案是,没有的。野心无界,任何想法和做法都有可能成功。我不认为一个人应该局限自己的兴趣,想法或者行动,反而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尝试。
;7. 谷歌上市十年都创造了哪些神话
10年前,谷歌上市,融资近17亿美元,估值约为亿美元。该当时还年轻的互联网公司随即迅速利用起那些资金,使得自己远不止是一家在线搜索公司。
2004年底前,它利用收购回来的公司打造出谷歌地图和谷歌地球服务。当时,它的触角已经伸向了互联网之外,还扫描图书让人们可以在线搜索阅读。该公司推出了包括Google.org在内的众多项目,寻求开发超高效能的汽车,试图解决全球贫困问题,分析数据来预测流感爆发等事件的发生。
2006年,谷歌看中YouTube并将其买下。2007年,它发布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2008年,它推出了Chrome浏览器。
一路下来,谷歌持续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疆域,甚至进入偏离其核心业务的诸多领域。2010年,它创立了Google X秘密实验室,涉足一个又一个的“登月”项目。
下面就来盘点谷歌在上市10年来最疯狂的10个项目,其中大部分发生于Google X部门创立之后。
无人驾驶汽车
2010年末,谷歌揭开了它的一项秘密项目的神秘面纱——开发无人驾驶汽车,欲将那个未来主义科幻电影才会有的玩意变成现实。确切地说,该公司展示了它的无人驾驶汽车,该汽车改装自丰田普锐斯汽车,配备激光器、传感器和计算机,目前已经沿着旧金山湾区公路走了数千英里。
该公司聘请了数位顶级研究人员来推进该项目,其中包括曾领导斯坦福大学团队赢得2005年D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自动化驾驶挑战赛的塞巴斯蒂安·特龙(Sebastian Thrun)。谷歌今年5月也在Re/code举办的Code大会上展示了一款重新打造的新无人驾驶汽车,该汽车没有方向盘,没有油门踏板,也有刹车踏板。
Project Loon气球网络
去年夏天,谷歌开始在新西兰启动Project Loon气球网络试验,该举旨在通过一系列放飞在平流层的、相连接的气球让更多发展中国家的人能够连网。
谷歌解释道,“Loon气球通过上升或下降至适合飞行的方向的风层到达需要它们的地方。人们可以利用安装在其楼房上的专用网络天线来连接该气球网络。信号会从该天线传送到气球网络,然后再传送回地球上的网络。”
机器风筝
谷歌投资过并最终收购了可再生能源公司Makani Power,后者开发了一款机载风力涡轮机。该链拴的机翼会像风筝一样形成大圈飞行,借助较高海拔更快、更稳定的风速。虽然该公司的确切计划还不得而知,但大目标是提升效能,推动可持续能源的普及。
Calico
去年年末,谷歌成立了一家名为Calico的公司,最早的报道称该举是为了“解决死亡问题”。
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恰当。不过该计划确实雄心勃勃。具体细节还不多,但可以确定的是,该公司是专注于解决衰老问题和伴随衰老而来的疾病。
减缓人的衰老显然意义重大,因为很多疾病似乎是变老的结果,而不是变老的原因,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以及各类癌症。
“到你真的患上某些疾病的时候,要恢复健康非常困难。”巴克老年研究所主席布莱恩·肯尼迪(Brian Kennedy)指出,“但减缓衰老可以推迟所有那些疾病的到来。”
智能隐形眼镜
今年年初,谷歌向Re/code透露,它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可以通过泪液测量血糖的智能隐形眼镜。
它旨在让糖尿病患者能够以一种相对无创的方式追踪他们的血糖水平,而不必每次检测血糖都要刺破手指,频繁受到皮肉之苦。该技术有望对全球数亿的糖尿病患者的长期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它也将会给普通消费者提供一种定期监测身体状况的方式。
与无人驾驶汽车一样,该项目并非诞生于Google X内部,而是来自外来的、从事相关研究多年的顶级研究人员。
Jetpack喷射背包
今年3月,谷歌Google X主管阿斯特罗·特勒(Astro Teller)在TechCrunch Disrupt纽约大会上表示,其研究部门至少考虑过开发喷射背包,但最终因为它太低效,太嘈杂而放弃。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不论安全性,可运作的喷射背包已经出现了数十年时间。在1964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上,试飞员罗伯特·科特(Robert Courter)曾捆绑火箭驱动的背包飞上天空。
太空电梯?
《纽约时报》曾报道称,Google X的潜在项目名单包括“太空电梯”——实质上是一从地球通向太空的电缆或者塔楼,可方便人们造访太空,而不必总是使用费用高昂且体积庞大的火箭。
《商业周刊》的布拉德·斯通(Brad Stone)随后撰文驳斥了该传闻。Google X主管特勒本人去年也在South by Southwest大会上表示,他们并没有积极追逐这样一个项目。但Fast Company爆料称,谷歌的研究人员至少探讨过该想法,只是后来意识到以当下的材料科学那是不可行的。
瞬间移动和漂浮技术
这些不算谷歌积极研究的范畴。据斯通称,“特勒和他的同事说他们花过时间思考漂浮和瞬间移动技术。后者的研究已经叫停,日后再作研究,部分因为任何你需要瞬移的特别物品(比如毕加索画作)在另一端复原之前都必须先完全毁掉。”
Hoverboard悬滑板
Fast Company在对Google X的一篇特写中指出,谷歌工程师丹·皮伯尼(Dan Piponi)试图打造一个悬浮板原型。该与图书大小相仿的设备覆盖了循环的磁体,应用驱动中国和日本的磁浮列车的原理。
正如Fast Company所解释的:“这些列车‘磁浮’系统拥有稳定的架构,可在列车处于悬浮,向同一个方向前进的时候让它们保持处在轨道上。这种系统显然不能够让悬浮板既能保持稳定,又能向任意方向移动。正如皮伯尼所解释的,问题是磁体趋向不断改变极性,因此悬浮板会不断翻滚。任何一位玩滑板的人都会告诉你那意味着什么:你的悬浮板真烂!”
8. 百度公司是债权融资还是股权融资
2004年6月,网络成功融资,获得了Google和IDG资本1亿美元的股权投资,网络的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确立。令人称奇的则是,同为搜索引擎的Google居然投资了竞争对手。然而当时的网络,实力还不足以与Google抗衡。可能这也是Google投资网络的原因吧。2005年,网络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上市当日市值达到了近40亿美元。2010年,网络又获得了凯鹏华盈的战略股权投资。2010年谷歌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网络的市场份额逐渐赶超,拥有了超70%的市场份额。2018年,网络宣布发行2.5亿美元的债券,用于偿还现有债务。据股权众筹平台伯乐创投了解到,截至2019年12月16日,网络的市值已经达到了426亿美元。
9. google有自己的卫星吗
google拥有自己的商业用途卫星。早在2010年,谷歌就参与投资了O3bNetworks,并在其公司董事会占有一席。谷歌业务运营主管当时表示,“很高兴O3bNetworks现在终于完成了最后的融资,并发射和运营第一颗卫星,这一项目将为数十亿人提供方便的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
谷歌地图提供各种地图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卫星照片。谷歌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4日,由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共同创建,被公认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同时开发并提供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其主要利润来自于AdWords等广告服务。
(9)谷歌融资历史扩展阅读:
谷歌卫星的相关介绍:
Googleearth的卫星影像,并非单一数据来源,而是卫星影像与航拍的数据整合。其卫星影像部分来自于美国DigitalGlobe公司的QuickBird(快鸟)商业卫星与EarthSat公司(美国公司,影像来源于陆地卫星LANDSAT-7卫星居多);
航拍部分的来源有BlueSky公司(英国公司,以航拍、GIS/GPS相关业务为主)、Sanborn公司(美国公司,以GIS、地理数据、空中勘测等业务为主)、美国IKONOS及法国SPOT5。
其中SPOT5可以提供解析度为2.5米的影像、IKONOS可提供1米左右的影像、而快鸟就能够提供最高为0.61米的高精度影像,是全球商用的最高水平。
Google卫星的全球地貌影像的有效分辨率至少为100米,通常为30米(例如中国大陆),视角海拔高度(Eyealt)为15公里左右(即宽度为30米的物品在影像上就有一个像素点,再放大就是马赛克了);
但针对大城市、著名风景区、建筑物区域会提供分辨率为1m和0.5m左右的高精度影像,视角高度(Eyealt)分别约为500米和350米。提供高精度影像的城市多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其它地区往往是首都或极重要城市才提供。
10. 有谁知道阿里巴巴融资历史吗
阿里巴巴是1999年9月9日注册成立,这个日子也是真好 ,5个9,中国文化好讲究个吉利数字,百年难得一见的时间点,阿里能有今日的成绩和这个时间点有关系吗?
1、第一轮融资
阿里巴巴刚刚成立后不久马云就见到了事业中第一个最重要的男人——蔡崇信 ,蔡崇信的加入阿里巴巴,任职CFO,这位律师出身的投行高管很快就施展了他的才华,1999年12月1日就获得了A轮500万美元的融资。这笔投资由高盛集团领头,其余投资机构有Fidelity Capital(富达投资)、新加坡政府 科技 发展基金、银瑞达Investor AB(这是蔡崇信的上一个老东家),蔡崇信的加入不仅给刚刚成立的阿里巴巴带来了巨额的资金,也带来了国际一流的制度,从一开始就搭建了一套国际化的资本架构,可以说:没有蔡崇信就没有今天的马云!当然反过来说 也是如此,事业就是相互彼此成就的结果!
2、第二轮融资
接下来马云遇到了他事业中第二个最重要的男人——孙正义 ,2000年12月,马云和孙正义“一见钟情”,孙正义被眼前这个长相怪异但是极富激情的男人打动了,并且领投2000万美元,马云有了这笔资金也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孙正义在以后的19年里始终和马云站在一起,无论马云作出何种抉择,他都选择相信和支持。而阿里巴巴的投资也是软银史上最成功的投资,贡献了80%的投资收益,这又是一个相互成就的故事。
这次投资有五家投资机构,领投的机构是软银中国资本、 其他的有斯道资本(富达亚洲)、银瑞达Investor AB(这家机构A轮就已经投资了的,这次再次选择跟投)、KPCB凯鹏华盈中国、JAIC日本亚洲投资。
第三轮融资
三年之后的2004年2月,阿里巴巴再次获得C轮融资 ,融资金额是1.02亿美元,领投的机构依然是软银中国资本(领投8000万美元),其他的有斯道资本(富达亚洲)、KPCB凯鹏华盈中国、GGV纪源资本。
第四轮融资2004年12月,阿里巴巴再次获得投资,融资金额是8200万美元, 其中软银领投6000万美元,其他投资机构有凯鹏华盈、纪源资本、富达亚洲。
第五轮融资2005年8月,阿里巴巴获得了D轮融资,马云也遇到 了他事业中最重要的第三个男人——杨致远,这位雅虎的创始人,互联网的先驱,当时正好是事业的巅峰,他的这次决定对雅虎影响深远,杨致远对雅虎做的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分别是创立了雅虎、投资了阿里巴巴!
这次雅虎带来了10亿美元的资金,雅虎也把雅虎中国作为嫁妆给了阿里 巴巴(这个事件后来又牵涉到了另一位互联网大佬周鸿祎,这又是后话了),雅虎获得了阿里巴巴40%的股份,阿里巴巴用了这10亿美元的现金,为日后的战役准备了充足的弹药。如果没有这10亿美金,淘宝的免费战略就无法实施,也很难说未来就会在竞争中能够获胜!
第六次融资2007年11月阿里巴巴终于迎来IPO,其B2B部分在香港上市 ,融资15亿美元,合计116亿港元,创下港股融资 历史 记录。这次发行价是13.5港元,5年后的2012年6月宣布以每股13.5港元私有化,15亿美元无偿使用5年,这次阿里巴巴的上市并未给二级市场的股东带来什么回报。
第七次融资2010年3月,红杉资本战略投资阿里巴巴,具 体金额不详。
第八次融资2011年9月,阿里巴巴获得E轮融资,融资金额16亿美元 ,投资机构主要有银湖资本、DST Global、Temasek淡马锡、云锋基金。
第九次融资2012年8月,阿里巴巴获得Pre-IPO轮融资,融资金额为42.88亿美元 ,投资机构 有中投公司、中信资本、创业工场、Temasek淡马锡等机构(这次牵涉到回购雅虎持有的股份问题,比较复杂)。
第十次融资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融资250亿美元, 创下当时全球IPO募资记录。
阿里巴巴 历史 共完成8轮融资(包括两次上市融资),共融资309.12亿美元。
投资机构中获利最多的是软银,软银投资阿里巴巴8000万美元,现在的市值超过1400多亿美元,获利1700多倍。软银的孙正义在公开场合表示阿里巴巴是其投资最成功的公司。
阿里巴巴截至目前公开统计的有9轮融资,共融资421亿美元!
投资机构中获利最多的是软银,软银投资阿里巴巴8000万美元,现在的市值超过1400多亿美元,获利1700多倍。
软银的孙正义多次公开场合表示阿里巴巴是其投资最成功的公司。
【感谢阅读!欢迎点赞+关注,我们一起聊聊 财经 背后的故事】
在港交所和美股两个地方同时上市的阿里巴巴,市值已经轻松超过腾讯成为我国互联网企业当中市值最高的,而且这个差距越来越大,未来其他企业要能超过阿里巴巴市值需需要一段时间。阿里巴巴诞生于1999年10月份,当时我国的互联网还是个萌发期,当年阿里巴巴完成了第1轮的融资,融资金额500万美元投资机构,包括高盛、新加坡tdf等。
接着2000年互联网泡沫,急用钱的阿里巴巴找到了当时的软银。马云和软银的孙正义聊了不长时间,孙正义决定领投阿里巴巴2500万美元,其他机构包括新加坡TDF、富达、汇亚基金、瑞典AB等。
2004年2月,阿里巴巴融资8200万美元,软银和新加坡TDF跟投。
第4轮融资:2005年8月,阿里巴巴融资10亿美元,雅虎,兑换阿里巴巴集团39%的普通股,并获得35%的投票权。
第5轮融资:2007年11月,阿里巴巴香港港交所上市,融资15亿美元。
第6轮融资:2011年9月,阿里巴巴融资20亿美元,主要投资机构:美国银湖、俄罗斯DST、新加坡淡马锡、中国云峰基金。
第7轮融资:2012年8月,阿里巴巴融资43亿美元,主要投资机构:中投、中信资本、博裕资本、国开金融、美国银湖、俄罗斯DST、淡马锡。
第8轮融资:2014年9月,美国上市,阿里巴巴融资220亿美元
第9轮融资:阿巴在港交所再次上市,募集880亿港币。
所以阿里巴巴 历史 共完成9轮融资(包括3次上市融资) 。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是财思,专注于 财经 领域,有自己的一些经历可以分享,如果喜欢我的回答,欢迎关注点赞。
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9月9日。注册地在开曼群岛,总部所在地在中国杭州,国际总部所在地在中国香港。截止到2019年,在20年的时间里,阿里巴巴共完成了六次融资。
阿里巴巴第一轮"融资‘’1999年3月,以马云为首的18人团队投入50万元资金在杭州启动了阿里巴巴网站的运营。半年后,也就是1999年10月,网站会员人数达到4万人左右。在拒绝了几十家风险投资后蔡崇信的加入,帮助团队落实了股权协议,彻底将阿里巴巴变成了股份制企业。同时获得了高盛、新加坡TDF以及蔡崇信以前供职的银瑞达investor AB的500万元美金的融资。
阿里巴巴第二轮融资进入2000年后,阿里巴巴的会员达到了10万人,遍布180个国家和地区。此时日本软银主席孙正义来到中国找投资项目,决定投资3000万美元获得阿里巴巴30%的股份。然而,马云提出2000万美金。作为条件,马云必须自己掌握阿里巴巴。在2000年1月,软银联合富达、汇亚资本、日本亚洲投资、瑞典投资、TDF等共计2500万美元入股阿里巴巴,其中软银投资额达到2000万。
阿里巴巴第三轮融资截止到2004年,阿里巴巴已经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球最佳B2B网站,2003年并已经实现每日收入过百万的目标。此时eBay的崛起和非典的入侵逐渐开始改变人们的购物习惯,阿里巴巴抓住了这个契机,于是淘宝网正式诞生。2004年2月,阿里巴巴再次获得软银、富达投资和GGV共计8200万美金的投资,其中6000万美元单独注资淘宝,软银是最大的股东。
阿里巴巴第四轮融资第四轮融资共涉及四项交易。第一项交易为雅虎以3.6亿美金的代价收购软银所有淘宝股权。交易二为软银将套现淘宝股权所得的3.6亿美元中,拿出一半用于接手阿里巴巴前三轮投资人所转让的2770万股阿里巴巴股票。交易三为雅虎以3.9亿美金的代价收购阿里巴巴前三轮投资人(除软银外)所持有的剩余6000万阿里巴巴股票。交易思维雅虎以2.5亿美金和从软银手上购得的淘宝股权以及雅虎中国的全部资产,换取阿里巴巴集团向雅虎增发2.016亿股股票。
阿里巴巴第五轮融资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B2B业务在香港上市。发行价13.5港币每股,开盘价30美元,涨幅达到122%,成功融资15亿美金,创下中国互联网融资之最。2012年阿里从香港退市退市价仍为13.5港元每股,此轮融资对阿里而言,就是从股民手中获得一笔价值为190亿港元的无息贷款。
阿里巴巴第六轮融资股票代码BABA,申请时间2014年5月7日,上市时间2014年9月19日,上市地点纽交所。融资218亿美金,估值2314亿美金,发行价68美金。
阿里巴巴是地球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拥有三个主要的电子商务网站-淘宝,天猫和阿里巴巴每天吸引数千万在线用户。
阿里巴巴有多大?6.74亿活跃用户,还是7.55亿移动用户?或每年3760亿(人民币)的收入(即540亿美元)。
毫无疑问,阿里巴巴是一个巨大的电子商务成功案例,并且正在不断发展,这是一个值得讲述的故事,并且主要是由一个有远见的创始人撰写的故事,他看到了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中的机会并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
如今,阿里巴巴正在全球范围内与包括谷歌,亚马逊等竞争对手开展竞争, 从电子商务和支付系统到云服务和人工智能,阿里巴巴建立起强大的领域。
在这里,我们简要地介绍了阿里巴巴的 历史 ,并举例说明了帮助阿里巴巴迅速崛起的关键里程碑:
21世纪的 90年代,马云是第一次访问美国时被介绍认识了互联网的,几年后,他从一个投资者财团(由高盛、富达等组成)获得了 500万美元的资金 ,与其他17位联合创始人一起创立了阿里巴巴集团。
阿里巴巴在线零售平台Alibaba.com(B2B)和1688.com(B2C)的发布时间适中,互联网的繁荣才刚刚来到中国, 21世纪的曙光对阿里巴巴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阿里巴巴从软银(SoftBank)领导的投资集团那里筹集了2000万美元 ,现金充裕一年后,阿里巴巴建立了淘宝网(Taobao.com),旨在为中国做eBay在海外所做的事情。
随后 又进行了另一轮融资(公司筹集了8200万美元) ,推出了即时通讯工具Aliwangwang和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Alipay,这三项业务最终将演变成电子商务,物流和金融的“ 铁三角 ”,而今天的阿里巴巴集团就是以此为基础的。
2005年阿里巴巴与雅虎(Yahoo!)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随后接手了中国业务,在随后的三年中,阿里巴巴又发起了三项成功的活动:淘宝大学(在线电子商务教育计划),Alimama(在线营销平台)和TMall(第三方品牌产品在线市场)。
成立了研发部门以加强内部创新之后,该公司在2009年庆祝成立10周年,成立了阿里云并收购了中国领先的IP提供商HiChina, 通过收购物流公司Vendio,Auctiva和One-Touch,以及Juhuasuan(团购市场),AliExpress(中国出口商的全球市场)和DianDianChong(移动社交网络应用程序)的成功收购。
到2014年,阿里巴巴在全球范围迎来未来,因为250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席卷了华尔街,并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现金,阿里巴巴在中国首屈一指的电商公司。
这是阿里巴巴 历史 上的关键日期。
1999年:公司由马云(Jack Ma)和18位合伙人在中国杭州成立。
2000年:公司从高盛( GS )筹集了2500万美元的资金,获得软银 ( SFTBY )和富达投资等。
2002年:阿里巴巴实现了有史以来的首次盈利。
2003年4月4日:阿里巴巴推出了其消费者电子商务网站淘宝,并推出了其在线支付系统支付宝。
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9年:在成立10周年之际,阿里巴巴推出了其新的云计算平台。
2010年:雷朋在阿里巴巴的淘宝商城开设在线商店,为在华经商的美国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获利途径。
2013年:马云卸任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他的继任者是马云亲自挑选的继任者陆俊卿。
2014年:阿里巴巴成长为最大的面向小型企业的在线商务平台同年,公司上市后,以250亿美元的IPO及 68元每股新的交易价格击败如Facebook 。
2018年:阿里巴巴淘宝网的月活跃用户达到5.8亿,同年,马云宣布将在2019年卸任阿里巴巴董事长。
2 019年,马云离开阿里巴巴,他于2019年9月辞职,到2019年6月,阿里巴巴打破了新的电子商务记录,其移动用户群已增长到11亿,而收入增长了42%。该网站目前拥有6.74亿活跃月度用户,截至2018年底占整个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60%。它在全球的员工总数已增长到86,000,该公司每年通过其菜鸟网络交付的包裹数量为5700万。
【从马云阿里巴巴融资经历,了解阿里巴巴如何成功的?】
马云草根吗?我们很多人觉得马云并不草根,反而马云实际上的家底殷实。但是,马云的阿里巴巴之路确实非常的不容易,我们知道阿里巴巴的成功确实不是一蹴而就,现在的马云虽然已经退出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位置,可是他的经历依然可以写一本令人惊喜的书。
融资经历,这里需要从蔡崇信开始。这里有一段描述,蔡崇信和马云在湖中划船,马云试探着问:还能和我共创电商辉煌?蔡崇信二话没说,点头答应。马云太兴奋了,毕竟蔡崇信可是耶鲁大学的博士,年薪高达七十万美元,最后加入马云的创业集团,每月只拿五百块。
可想而知,马云的成功确实是有贵人呢——阿里巴巴融资的过程: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1.1999年10月,蔡崇信帮助马云从高胜拿到了500万美元的融资。这里,蔡崇信的人脉起了关键性作用。
2.2000年,阿里巴巴迎来了软银的加入,2500万美元的优势,让阿里巴巴可以说是一飞冲天。
3.在2004年孙正义确实更聪明了,直接投入了6200万美元,特别是软银一家给出了6000万美元的投资。
4.2005年,阿里巴巴获得了雅虎10亿美元的的投资,从此淘宝,支付宝被推出。
实际上,我们完全能够知道阿里巴巴的成功确实和融资的分不开关系,如今它的优势之一,确实被融资给激发了出来。在赶上时代的同时,我们也忽略不了阿里巴巴的综合的优势,抓住了网络发展的黄金时刻,也满足了我们对于电子商务,线上支付的发展,都成就了阿里巴巴。
你们看到的都是表面上的,据小道消息:第二笔2500万美金融资,是某江找到孙正义介绍给马云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支付宝业务没有打包进入上市公司的原因。一个初创公司,2500万美金不是小数目,在那个年代,对于软银来说也是一笔大投资。融资这件事,信任建立很重要,在中国市场早期创业者中,人脉很重要。
1999年马云创建阿里巴巴时,中国只有200万互联网用户,仅仅过了6个月,数字就翻了一番,年底就达到了900万!早在马云筹划创办阿里巴巴之前,新浪、搜狐和网易就已经赢得了国外VC的青睐。可以这么说,阿里巴巴的诞生,不是在风口!
马云曾经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初创公司,千万不要去做这些事情。没战略,活下来就是战略。
1999年2月21日,马云和十八“罗汉”凑够50万元创办了阿里巴巴。并且这50万元,马云不允许任何人向他们的父母、朋友借钱。当时,希望网站能坚持10个月,期望10个月之后就能吸引到投资。这其实更像一场赌博,现在大家想想,如果中途遇到任何情况,根本不用到10个月时间,阿里巴巴就会消失。
根据彭蕾的回忆,马云每次从外边回来,都会对大家说:“我又拒绝了一家VC……”有一天他说自己已经拒绝了37家VC。而近几年谜底才揭晓,原来当年马云是被37家VC给拒绝了,因为没人相信他的话!”
阿里巴巴的第一位财神其实是蔡崇信,蔡崇信放下七十万美元年薪的德国投资公司工作,千里迢迢来投奔马云,每月只拿五百块人民币的薪水,帮马云去注册公司。
在湖畔花园炎热的夏夜,蔡崇信挥着汗水对着白板和第一批员工讲股份讲权益,将十八份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英文合同,叫马云和十八罗汉签字画押。如果没有蔡崇信这样的人加入,阿里巴巴会是一个家族企业,会一直以“感情”、“理想”和“义气”去维持团队。蔡崇信到来以后,将阿里巴巴做成了公司,并以正式合同的形式,将最初十八罗汉团队的利益绑到了一起。
在蔡崇信的帮助下,终于在1999年8月,一次偶然的相遇带来了阿里巴巴的第一笔“天使基金”:高盛公司开始关注阿里巴巴。
正是这个耶鲁大学毕业的资深风险投资背景的优秀职业经理人蔡崇信的投身加入,为阿里巴巴带来了高盛牵头的5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进而有机会进入孙正义的视野,为后来获得更多的投资创造了条件。
如果没有蔡崇信的加入,即使马云真的是一个优秀企业家,阿里巴巴的初始团队真的是优秀的团队,即使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真的是成功的模式(尽管这些都被事后的成功证明了),但是这种隐形优势在一般层面上是很难被发现的,更难得到应有的认同,所以初始阿里巴巴团队拿到风险投资是较难的,同年,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被雅虎最大的股东、有网络风向标之称的软银老总孙正义所注意,并最终敲定了8200万美元的投资。
紧接着,阿里巴巴2005年缺钱,软银又不能一直烧钱,于是傍了洋大款雅虎拿了10亿美金加雅虎中国,渡过了危机。但是阿里巴巴的股权被雅虎掌握了40%。靠这10亿美金,孵化了淘宝,支付宝。渡过了2008金融危机。但是,雅虎本来希望阿里能帮它运营好雅虎中国,结果阿里巴巴没怎么花心思在上面,然后雅虎在中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