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谷歌融资历史及比例
谷歌在上市前接受过两次融资。第一次融资获得10万美元,便获得了谷歌百分之十的股份比例;第二次融资红杉资本提供135万美元才获得百分之十的比例,第二次融资KPCB和红杉资本一共融资了2500万美元。在这两次融资之后,谷歌便不需要其他机构的投资。
一、谷歌的由来。
提起谷歌一定会提到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佩奇和布林两人在斯坦福大学相识,通过交流,两人发现了彼此都对搜索方面具有极大的兴趣,从而结伴一起研究关于搜索引擎的内容,这也是谷歌成立的前提背景。然而由于当时搜索引擎方面已被雅虎等四大部分占据,所以谷歌在融资方面不容乐观。
二、谷歌融资的历程。
两位大学生所研究出的谷歌搜索并不受人看好,所以布林和佩奇在融资方面也遇到了重重困难。当时布林和佩奇为了融资进行过多方尝试,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幸而他们遇见了太阳微系统公司的安迪创始人,给他们提供了10万美元的融资,供其继续发展。安迪也因这10万美元融资获得了谷歌10%的股份。不久之后谷歌搜索引擎的价值体现出来他也得到了第2次融资,是由红杉资本及KPCB共同融资的2500万美元。
三、由谷歌融资历史可知。
谷歌从开始起初的融资难到现在的发展成为世界搜索信息科技公司大头,告诉了人们在进行投资的时候要仔细分析了解公司背景及发展前景,不错过任何具有极大发展前景,获得高额利润的投资机会。谷歌融资由开始的无人问津,到第1次融资10万美元便可获得10%的股份,再到第2次融资红杉资本250万美元才获得10%的股份,甚至在第2次融资时,一共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资金。在两次融资过后,谷歌便不再需要任何融资便成功上市,成为了现今的企业大头。
总结,谷歌的融资历程总共为两次融资,第1次是安迪投资的10万美元,第2次是红杉资本和KPCB投资的2500万美元,这两次融资后谷歌便不再收取其他机构的融资。
② 威马完成100亿D轮融资 造车新势力史上最大单轮融资额诞生
易车讯 2020年9月22日,威马汽车宣布完成了总额100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这也是造车新势力史上最大单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国资投资平台及上汽集团联合领投,网络与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IG)继续参与此轮融资,其他参投方还包括湖北长江产业基金、苏州昆山产业基金、湖南衡阳国有投资平台、安徽合肥产业基金、国投创益产业基金、广州金融控股集团等国有产业投资者,以及芯鑫、紫光、红塔集团、雅居乐、盈科等实力派投资机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智能技术研发、品牌建设、数字营销和渠道拓展等。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表示:“D轮融资的完成,反映出投资者对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的看好,对威马汽车的科技创新企业定位、长期发展战略、出色的核心团队、领先业界的前沿技术,以及对‘科技普惠、引爆主流’的核心价值理念的高度认可。参与这轮融资的都是各个领域的实力派,也都是愿意和威马一起长期发展的价值投资者。”
“国家队”加持 投资矩阵业内最多元
此轮融资的投资方包括上海国资投资平台和上汽集团,继续参投的网络与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IG)等,还有湖北长江产业基金、苏州昆山产业基金、湖南衡阳国有投资平台、安徽合肥产业基金、国投创益产业基金、广州金融控股集团等国有产业投资者,以及芯鑫、紫光、红塔集团、雅居乐、盈科等实力派投资机构。五矿证券、光源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财务顾问。
截至目前,威马汽车已拥有业内最多元化投资人矩阵,包括产业型投资方、互联网巨头、基金“国家队”、顶级VC/PE创投基金等境内外投资者。这些支持实体经济和科创企业发展的实力派投资方,不仅为威马汽车的发展注入资金“活水”,也积极与威马汽车进行战略协同合作,共建产业投资融合新生态,赋能威马将5G技术、自动驾驶、三电系统等前瞻科技快速量产落地,为广大用户带来全新出行体验。
加码智能研发 加速渠道拓展
随着此轮融资完成,威马汽车将加强在智能技术研发、品牌建设、数字营销和渠道拓展等方面的投入。
未来3-5年,威马汽车将在全球汇聚3,000名顶级工程师,将前瞻技术快速用于主流价位的量产产品和服务,制造出符合中国用户需求和中国实际路况,具备万物互联(Everything Connected)能力的未来智能出行终端,形成“人-车-环境” 相互融合的智能科技生态圈,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有乐趣的智能出行新方式。
在品牌建设及渠道拓展方面,威马汽车将加速推进“千城千店”计划,以更轻量化、多元化、规模化的用户触点建设,让品牌直接触达用户端,将安全可靠、质量稳定、体验出色、成本合理的产品和服务带到每位用户的身边,赋能品牌向上。
③ 融资租赁的发展史
融资租赁在中国
1980年,中国民航跨国租赁第一架波音747飞机是我国最早的融资租赁实践。20多年来,融资租赁市场的发展,对于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扩大对外开放、开辟新的社会投资领域、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企业提供有效筹资渠道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005年,我国融资租赁业务规模仅为42.5亿美元左右,与GDP之比仅为0.16%,市场渗透率不到3%。截止去年年底,我国各类融资租赁公司仅150多家。上海融资租赁产业在国内走在了前列,共有融资租赁企业34家,约占全国1/4,但整体实力仍不强,与上海的经济、金融地位并不相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融资租赁的法律规定的出台,国外各大银行、金融机构及跨国公司均看好中国融资租赁市场的发展前景。中国是世界上潜在的最大的租赁市场,已经成为西方融资租赁业内人士的共识。如何在抵御金融危机影响的同时,挖掘融资租赁市场发展的潜力,紧紧抓住融资租赁市场发展的机遇,对于我国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有重大意义。
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瓶颈
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面临市场化程度低、产品功能不完善、适应面窄、信息不畅、市场认知度差、利润水平低等现状,同时存在宏观配套条件、市场规范、交易信息、筹融资和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最为重要的是运行风险的控制手段的单一和措施的不完善,使得业内普遍存在对融资租赁信心不足的现象。
融资租赁业要改变这些不良现状、降低投资风险。首先应该在宏观上加强市场环境规范和配套条件的建设,使融资租赁业健康地可持续发展,树立投资人的信心,扩大筹融资渠道。其次,融资租资企业应该掌握正确的经营理念,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减少和控制项目风险,这是成功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这是融资租赁业最急需完善的制度。最后,融资租赁企业必须掌握落实企业发展的管理手段,通过信息化工具来确保运营能力与高效执行力。
④ 融资是怎么来的;它的发源与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融资方式是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信贷体系的出现,中国最早应该是在宋朝,欧洲最早起源于意大利,世界上最早的现代银行成立在荷兰
⑤ 刘备的三次融资创业史,是他能够逐鹿中原的根本原因吗
没错这三次的融资是刘备逐鹿中原的根本原因,也是因为这三次的融资让刘备有了争霸天下的基础。
第一次融资时,刘备好结识英雄看见张飞,于是故意与张飞套近乎几句话后,告诉人家自己是中靖王的后人。在汉代的时候是非常看重出身的,当官不是科举制,而是看出身和名气,现任官员推选。因为张飞心里比较敬重士族的,也想在仕途混混,就觉得机会来了,他邀请刘备一同饮酒顺便打好关系。这个时候关老爷也进入酒馆,关羽的面貌引起了刘备的注意,也邀请关羽一起讨论,最后志趣相投结为异姓兄弟,这时第一轮的投资。
第三次融资的时候,赤壁大战曹操战败,刘备又收编了刘琦的军队。刘琦最后病死,他的资产大多归刘备,终于完成第三轮融资。
⑥ 工程项目融资的历史是什么
绝大多数人认为,工程项目融资是近期才出现的现象,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甚至近千年前。最早记载的工程融资行为是在1299年,当时英国国王招募佛罗伦萨商业银行援助加拿大北部德文岛银矿的开发。该银行获得了一年的租赁权,以支付所有开采作业的费用作为交换,可以获得这一年内全部开采出的银矿产品。如果采出的矿藏量或价值比所期望的少,英国国王也没有追索权。今天,这种类型的贷款被称为生产支付款项贷款,在17世纪和18世纪早期的交易中,也出现过以一个工程为基础的融资活动。投资者为荷属东印度公司和英属东印度公司提供资金,以供它们到亚洲的航海活动,在那以后,他们根据在出售时所承担的货物量而获得报酬。历史上,由于可以获得更多的长期不变的资金类型,所以这些商行就会削减它们的海运项目或工程的特殊融资措施。在美国,最早的工程融资发生在自然资源利用领域和房地产业。20世纪30年代,美国得克萨斯州与俄克拉荷马州的“野猫井”勘探者使用了生产支付性贷款资助处境困难的油田勘探工作。同样,房地产开发商在20世纪的工程基础上建筑并资助了独立的商业性(包括在工地上所建房屋在内的)地产项目。在这两种情况下,债权人拥有仅对所资助的工程的索取权。
20世纪70年代,工程项目融资开始进入现代模式,部分地担负起一些大型自然资源的开发工程项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能源价格的飙升,进而导致人们对非常规能源需求量的增加。70年代初期,英国石油公司(BP)以一个工程项目为基础融资9.45亿美元,用于北海的40个油田的勘探开发。大约在此前后时期,“自由港矿产(Free port Minerals)”工程项目融资资助了印度尼西亚的Ertsberg铜矿的开采工程,澳大利亚的ConzincRiotionto工程项目融资资助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的Bougainville铜矿的开采。现代的工程项目融资措施已经开始,大量统计表明,80年代初美国就以这种方式修建了数座发电站。70年代持续高攀的能源价位走势促使美国国会通过了“公共事业管理政策法案”(Public Utility Regulatory Policy Act,缩写PURPA),将其作为促进替代(非化石燃料)能源投资的途径。这一法案需要地方公共事业部门根据合同规定购买所有产品。股权投资者创造了新型的、独立的公司——它们拥有自己的发电厂并以无追索权的债务形式资助它们。这些发电厂是独立的电力生产者。
下图展示了一个典型的工程体系,其中包含了15个组成部分,以纵向互相连接,或以一些更为契约性的合同形成一个IPF,其显著特点在于一个开发者必须签署四份重要合同:(1)建设与设备合同,大多为价格固定的,与一位经验丰富的承包商签署的总承包性合同;(2)长期燃料供应合同;(3)与一家信誉出众的公共事业部门签署的长期电力购买合同;(4)一份运营与维护合同。在这些合同和大量其他合同签署之后,工程负责方就可在此工程基础上注入资金。由于这些合同用途广泛,一些工程融资也可以作为契约性资金运作。
一个IPP标准的工程融资体系
工程项目融资是一种颇具吸引力的方式,可以为工程主办方的资产负债提供有限或无限的索取权的举债经营方式。贷款者可能会对这种条款感到满足,因为IPP拥有长期公债和来源于有资格接受信用贷款的合同,加上另一方稳定的现金流支持,因此可以用常规的标准来约束这种契约。20世纪80年代,电力公司获得了总工程项目融资中三分之二的投资额度。根据这个原因,在90年代之前,工程项目融资已成为美国电力融资的同义词。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分化,现代工程项目融资的前身是公共事业部门将免税的市政公债债券用于公路建设、水处理厂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工程的融资。市政当局和其他实体部门往往利用依靠它们的良好信誉和信贷能力而获得常规公债保证金——以此作为自己的融资资金。长期以来,它们一直在用由特殊红利现金流返还的(美国市、州政府以收益为担保而发行的)收益债券作为一种融资手段。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市政当局开始把工程项目融资与私营企业的投资紧密结合起来,在规定的目标下,促进更为良好的管理。而且赞成者也能更加有效地分担风险时,这些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也可获得更多的可用资金。而实际上,此举限制了政府的预算案。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合作模式(英文缩写为PPP)近年来已经变得更为规范。比如,英国已经在1992年建立了私人融资计划(the 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PFI),内容包括私营企业对社会基础设施工程的资助与管理。到1999年,英国签署了总价值达160亿美元的250项 PFI工程,根据早期的成功,英国政府已经确认了更多的可以包括在PFI范畴的工程项目,包括网络医院、学校和监狱的建筑工程等。近年来,包括澳大利亚、爱尔兰、意大利和南非等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相似的PFI。PPP模式是另外一个混合体系的实例。PPP模式利用私人资金和私人公司构成并运作工程资金,如公路、监狱和学校。从历史上来看,这些都是由公共资金资助并以营利的目的运营的。
通过PPP模式,政府会将建设与运营的风险转嫁给私人企业,此举往往可以更加有效地收集并运作这些资金。然而,政府预料到了市场风险(如在公路收费的实例中,就会存在与交通收益相关的风险)。一个政府的市政部门能够比私人企业(公司)更适合应对许多重大的、长期的风险。随着PPP模式在未来的应用,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在开发与运营公共工程资金中的角色将继续得以确定。那些正在非传统领域中(如电力工业之外的工业部门)得到资助的或者正出现在市场上的工程项目将能从IFI和其他保险形式中获得更多的支持。
投资者在寻找能够化解最重大风险并掌控宏观经济学风险的新途径,其部分原因在于市政部门参与后而提供保护措施要弱于工程承包者们事先想象的程度。作为替代,那些工程承包商们正在使用政治风险保险(PRI)去抵消当前货币贬值、没收(土地或财产)以及合同不履行等所造成的损失。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PRI价格正在因需求量开始超过实际供给量而呈增长的趋势。此外,标准商业活动的终止费用和其他类型的商业保险也正在变得更加昂贵。尤其是,2002年9月11日发生的悲剧性事件以后,保险公司为恐怖主义危害的保险金额度大幅度增加了。从那以后,保险公司要求为恐怖事件分割一部分保险金,此前,这部分金额是包含在普通财产和事故伤害保险金中的。这种增加的成本使得许多种类的工程融资和那些已经开展且需要再度筹措资金的措施更加难以进行。其他一些特别棘手的是国外货币交换汇率风险,对于发展中国家和“零售”型工程项目(即这些工程涉及公路收费、电力、供水等相关的个人用户)来说,更成问题。目前,这些工程将使用当地的货币进行融资,以化解货币贬值所造成的损失,而且这种趋势日渐明显。一种相对较新的措施是货币贬值保险。2001年,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verseas Private Investment Corporation,缩写OPIC)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n)引进了一种新的防止货币贬值损失的形式。如在巴西的一项水力发电工程中,AES Tiete使用了3亿美元融资资金。货币贬值保险在这些没有投资等级的国家中成为一级投资资金来源。
2002年,世界所有工程项目融资市场的资金约为1350亿美元,包括贷款和工程承包公司的股权投资数额,比2001年的2170亿美元下降了38%。在2003—2007年间,工程项目融资都是正向增长的,尤其是在海湾合作委员会和中东地区,总投资金额以年均23%的速率增长。随着中东地区成为世界最大的工程项目融资市场,从迪拜到整个中东地区都存在着用举债经营融资的方式进行全部收购式投资的明显趋势。在过去的几年中,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尤其是迪拜酋长国对举债经营性融资的兴趣持续且稳定地增加。日益活跃的中东地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融资市场:2006—2007年间,全世界工程项目融资贷款额已达2755亿美元,其中仅中东地区的工程项目融资就高达1013亿美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仅在传统的以能源为基础的工程,而且在所有领域都迅速扩大了。来自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市场开发贷款和市场资金配给都已连续而快速地增加,在企业联合组织的贷款市场上也可以看到这种增加。海湾合作委员会的企业联合组织贷款市场从2003年以来一直持续增长;企业联合组织贷款以其总金额高达1905亿美元的股权市场而扬名天下,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OPI(份额高达39%),而就规模而已,沙特阿拉伯拥有最大的份额(达47%)。
⑦ A股历史上融资最多的股票排行,或是融资最多的股票是哪一个
A股IPO融资最多的股票是中国石油(601857)和中国神华(601088),融资总额是人民币668亿元和665.82亿元
⑧ 有谁知道阿里巴巴融资历史吗
阿里巴巴是1999年9月9日注册成立,这个日子也是真好,5个9,中国文化好讲究个吉利数字,百年难得一见的时间点,阿里能有今日的成绩和这个时间点有关系吗?
这次雅虎带来了10亿美元的资金,雅虎也把雅虎中国作为嫁妆给了阿里巴巴(这个事件后来又牵涉到了另一位互联网大佬周鸿祎,这又是后话了),雅虎获得了阿里巴巴40%的股份,阿里巴巴用了这10亿美元的现金,为日后的战役准备了充足的弹药。如果没有这10亿美金,淘宝的免费战略就无法实施,也很难说未来就会在竞争中能够获胜!
第六次融资2007年11月阿里巴巴终于迎来IPO,其B2B部分在香港上市,融资15亿美元,合计116亿港元,创下港股融资历史记录。这次发行价是13.5港元,5年后的2012年6月宣布以每股13.5港元私有化,15亿美元无偿使用5年,这次阿里巴巴的上市并未给二级市场的股东带来什么回报。
第七次融资2010年3月,红杉资本战略投资阿里巴巴,具体金额不详。
第八次融资2011年9月,阿里巴巴获得E轮融资,融资金额16亿美元,投资机构主要有银湖资本、DST Global、Temasek淡马锡、云锋基金。
第九次融资2012年8月,阿里巴巴获得Pre-IPO轮融资,融资金额为42.88亿美元,投资机构 有中投公司、中信资本、创业工场、Temasek淡马锡等机构(这次牵涉到回购雅虎持有的股份问题,比较复杂)。第十次融资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融资250亿美元,创下当时全球IPO募资记录。
⑨ 创业融资历史
现在说实话,创业不是一般的难,人才太多了,而真正能成功的又有几个呢?为什么? 聪明反被聪明误,知道吗???懂吗? 言至于此,你自已去感悟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