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后疫情时代,房地产行业如何回暖
新冠期间房地产行业已进入存量时代。“新冠疫情”爆发,中国经济短期受到冲击,2003年非典时期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行业处于增量上升阶段,政府明确房地产行业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整顿行业秩序。而到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房地产行业已进入到成熟稳定的存量时代,政府保稳房地产,买房需求增长放缓,房地产行业面对更大的疫情压力。
对于即将开售的项目如何在短期内快速提升知名度是很多房企困扰的难题,以通过搜索推广和信息流推送、开屏联投相结合的形式解决客户不能亲临现场、口碑传播受到局限,直观体现项目的优势,让人足不出户,就可以掌握项目所有信息,信息流定向推送能够更精准地找到目标人群,与开屏联投则能最大限度地抓住观众眼球。从而使品牌和项目得到充分的曝光,快速占领用户心智,让疫情不再成为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阻力。
2. 疫情对房价有影响吗
疫情对房价有影响。
今年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楼市也不例外。如今多地二手房价格冷热不一,严重分化。其中上海、厦门等城市的二手房价格,颇有些倒春寒的意味。
中国房价行情网数据显示:今年3月有121个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特别是北上广深二手房价格全部下降。其中北京环比下降2.85%;广州环比下降3.63;上海环比下降5.85%,位居一线城市降幅首位,降幅尤为明显。
近期热度极高的深圳,房价也下降了,不过幅度很低。中国房价行情网数据显示:深圳今年3月份二手房平均单价为71790元每平米,位居全国第一(不包括港澳台)。
(2)疫情对地产融资扩展阅读
住建局出手打击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变相收费:
据官方发布,住建局已在4月3日开展打击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收取“喝茶费”“更名费”等价外费用违法行为的行动,涉案楼盘目前已被暂停全部房源网签权限。
“喝茶费”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深圳有些地方的房源紧俏,或房源价格被低估,引发抢购。从法律上看,收“喝茶费”是不合规的,一方面这部分资金没有受到监管,另一方面“喝茶费”的存在抬高了购房成本,使限价政策失灵,背离了“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不过深圳出现“喝茶费”现象,也折射出了深圳楼市热度高的事实。
3. 疫情对房地产有什么影响
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买房跟其它买卖因为有很大不同,一个是大宗交易,客户必须到现场才能考察决定,这样无形中相当于停滞了。当然线上看房也是可以的。
4. 疫情防控下房企境内外融资计划继续井喷
继1月完成融资总额激增,特别是境外融资大爆发后,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境外融资大幅回落,40家典型房企完成融资总额大跌。不过,从整体房企发布的融资公告情况看(包括已完成发行和已公布计划但尚未完成的),在销售承压及偿债压力的背景下,2月房企境内外融资规模继续井喷。
同策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月,40家典型上市房企共完成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共计477.90亿元,环比下跌60.34%,主要原因为境外美元债的减少。其中,债权融资金额390.01亿元,占房企融资总量的81.61%,环比减少65.03%。在已披露的数据中,优质房企的融资成本有所下降,多数低于6.5%,在融资环境险峻的情况下融资优势凸显。
尽管受疫情影响,40家典型房企已经完成融资总额大幅减少,但是从整体房企发布融资公告的情况看(包括已发行完成和计划尚未完成的),2月全行业境内外融资规模继续井喷。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统计,2月以来,房企发布的美元融资计划再次超过100亿美元。不仅海外融资加速,更在国内大量发布数百亿公募债等计划,多家房企发行了过去很少见的短期债。
“房企都担忧销售压力,对于加大融资力度,大部分融资成本虽然增加,但境内外的融资额增加,有利于缓解企业资金链压力。”张大伟说,特别是预期2、3月份销售放缓,带来资金压力将越来越大,房企最近在增加一切融资手段,尽量大额度融资,长短期、境内外、成本高低的融资全面井喷。
华泰证券根据Wind发债数据统计也显示,境内债方面,2月在短融中票的带动下,发债规模363亿元,同比增长50%,终结同比五连降;境外债方面,1月高峰后2月回落,1~2月累计发行1523亿元,同比增长3%,已占去年发行量的28%。另外,1~2月,高评级地产债发行占比由去年全年的45%跃升至64%,“融资集中度”提升趋势再度强化,同时,优质房企发债成本大幅降低。
华泰证券房地产行业研究团队认为,2020年房企境内债到期压力提升,三季度开始连续6个季度到期量超过1200亿元,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对销售回款的冲击,需要政策适度对冲。从数据上看,地产融资改善已经在付诸实践,“融资集中度”提升趋势下龙头房企优势更加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多地出台的纾困房企稳地产政策中提出对符合条件房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住建部2月26日发通知推动企业开复工时也表示,鼓励商业银行对信用评定优良的企业,在授信额度、质押融资、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支持。
不过,同策研究院研究员陈朦朦认为,虽然整体流动性宽松、贷款利率下行等政策有助于缓解地产融资压力,但融资窗口仅为短期放松,并不意味着地产融资环境的长久改善。同时,作为房企重要资金补充的美元债发行因疫情影响而减少,将使得中国房企融资更加艰难。短期来看,各大房企应把握融资窗口,拓宽融资渠道,为未来做足资金储备。
5. 这次疫情会给地产带来什么影响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侵袭神州大地,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影响,全国性的假期延期、工厂停工、物流停运,毫无疑问将会对形成短暂冲击。房地产行业也是一样,各个城市针对房地产市场对各售楼部下发“暂停经营”,所以第一季度的销售业额深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之下“央妈”多次发文加强市场金融支持,介时大量资金流入从而 推动房地产市场,所以目前的影响只是暂时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疫情期间,限制出行,消费也受到限制,随着疫情慢慢缓和,消费需求都会慢慢爆发出来,资金量的流入,各行各业也受到大的冲击力,摆在第一位的便是房地产市场。
目前来说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很多房产公司以优惠降价等手段促进销售,这个时候入手价格也是最合适的,在楼市调控迎来放开时刻之前+疫情将结束期间+停工令停售令恢复之后,这是机会。现在买房比疫情结束后买房划算。
6. 疫情对房价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疫情对房价的影响是很大的。
1、需求和生产骤降,投资、消费、出口均受明显冲击,短期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防控疫情需要人口避免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隔离防控,因此大幅降低消费需求。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短期基本停滞。
2、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等行业冲击最大,医药医疗、在线游戏等行业受益。
3、民企、小微企业、弹性薪酬制员工、农民工等受损程度更大。
4、短期利好债市,利空股市(医药、在线娱乐除外),但中期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和趋势。
5、政府治理将更透明,生产生活业态将朝着智能化、线上化发展,风险中酝酿机遇,或将催生新的业态。
7. 疫情之下,房企偿债能力将受到哪些影响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负债较多的行业就是房地产企业了。在疫情没有发生之前房企就已经是负债累累,那疫情爆发之后,对他们的影响就更大了。所以也就有了最近的房地产公司打折出售房子,这也是他们度过难关的一个方法!那很多人就会问了,房企的偿债能力将会收到那些影响呢?下面让笔者来和大家说说!
房企的欠债很多,在这次疫情下就很容易让一些小房企破产。当然对一些需要偿还房贷的人来说也是有困难的,毕竟长时间的呆在家里。但对于房企的偿债能力的影响就更大了。那你们觉得还会造成那些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