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映客,花椒直播,怎么赚到钱呢
多方传言终于被坐实。宣亚国际发布公告称,将收购“映客”预计不低于50%的股权。宣亚国际表示,此次交易方式初步确定为宣亚国际全部采用现金的方式购买标的公司的股权。
虽然宣亚国际没有明确此次收购价格,但是根据映客以往融资经历来看,标的公司已是价值不菲。
据了解,映客是用户较为活跃的直播平台,旗下有“映客”、“蜜Live”两款移动应用,核心业务集中在映客这款产品的研发与运营上。
那么,宣亚国际为什么要看好映客,或许看中了“直播+广告”这个行业风口,不说别的,从陌陌、微博旗下的直播平台营收看都为公司贡献了大量的收入。而直播平台也成为了广告投放的主要平台之一。
Ⅱ 网红的产业链是怎样的
传播学中有一个很久远的概念,叫“意见领袖”,说的是信息传播会先通过意见领袖再传递给普通人。但在报纸电视门户网站的传播模式下,这些大型媒体机构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个人意见领袖的价值。但自媒体或者说网红的兴起,则是又让个体意见领袖回归了中心舞台。所以,当社会大众重新分化,聚集到各自所认同的网红周围,那么古老的媒体产业就自然而然地多了一项网红产业链。传媒产业链简单划分,有几个大的模块,这些对标到网红产业链中同样适用 一、 内容生产端 二、 内容分发或者传播渠道 三、 变现环节 四、 支撑和辅助行业 一、内容生产端 网红、网红经纪公司、MCN公司,都是广义的网红内容生产者。 从内容生产这一环节来看,网红及其核心内容的产生分为自打造和他打造两类。自打造意味着网红的走红完全靠自己,没有抱团和其他外力协助。自打造模式下如果能产生头部网红,后者为了保证优质内容的生产能力也可能会走上孵化和经纪之路。他打造模式意味着团体作战,对于中小网红或潜在网红来说,经纪公司存在的价值在于能让成为网红或变得更红的难度降低,同时让网红的价值最大化。从内容着手孵化网红按内容类型可分为四类,分别是淘品牌电商网红孵化,典型公司有如涵电商、缇苏;秀场主播类网红孵化,典型公司有中樱桃、校花驾到;段子手类网红孵化,典型公司有鼓山文化、楼氏传媒、牙仙文化等;视频节目类网红孵化,典型公司有万合天宜和暴走大事件等。(网红经济公司的具体商业模式可以参考我们这一题的答案:网红经纪公司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中国有哪些知名的网红经纪公司? - 以太资本的回答) 以淘品牌网红孵化为例,网红电商公司会配备了专门人员,结合网红自身个性和目标人群特征,来对网红的微博内容、淘宝店装修、服装选品等多环节内容进行把控。对于一些面容姣好但不具备较高的内容生产能力的人而言,网红经纪公司的存在降低了她们成为网红的门槛。对于经纪公司而言,旗下的网红越多由此而来的流量越大,利润空间也相应提升。典型的代表有如涵电商和缇苏。在直播主播那里,他打造模式的典型组织是公会。公会这种组织形式最发达的平台当属欢聚时代(YY)。对YY官方来说,平台上数以万计的主播规模过于庞大,通过公会运营是节省运营成本、提升粉丝忠诚和活跃度及付费用户付费次数的重要渠道。通过严密的组织体系和结构,公会owner建立起了包括会长、人事、外务、执行等多个层级在内的严密的框架体系,通过对付费用户给主播的打赏进行提成而获利。而在移动直播平台,目前尚未形成公会机制。以映客为代表的移动直播平台并不鼓励公会的存在,但已经有一些公司在签约素人,通过运营和培训,提升主播输出内容的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用户付费打赏,典型的经纪公司包括中樱桃、校花驾到等。 但与传统的内容制作方(媒体或制作公司)不同,网红个人在更大程度上拥有内容决策权,是他们先有个人魅力和内容创意。很多经纪公司对网红的培养是很粗浅的,并不是塑造网红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以,即便靠着流量红利和运气,签约的网红中有了头部网红,而一旦其出走,对经纪公司来说往往是比较难弥补的损失,很多经纪公司很难拍着胸脯说,我立马能打造下一个XXX的。比如,如涵控股上半年销售收入为7756万,张大奕一个人就3931万,如果张大奕走了,就带走了如涵的半壁江山。反观传统的内容生产方,机构工作人员是内容吸引力的主要提供者,比如编导策划制片人等。即便前台露脸的主持人、歌手、演员,也很难说离了某个机构还能一如既往红。所以,从发展趋势来说,目前走量签约的经纪公司们应该会越来越注重自身的艺人培育能力和内容策划制作能力,才不会过分受制于自家头牌。很多优质的经纪公司也开始拓展网络影视剧、综艺等业务。二、 内容传播和分发渠道 在内容分发环节,各类平台是主体,网红依托于平台进行内容分发。典型的平台包括双微、网络媒体、短视频平台、视频网站和音频平台和垂直类社区。对平台而言,网红既是优秀内容生产者也是流量收割机,能生产优质内容的头部网红成了平台竞相争取的对象。因此,各大平台纷纷出台内容生产奖励计划。对网红来说,来自单一平台的影响力则过于依赖平台,一旦平台人气不再,被用户抛弃,网红自身的利益也不可持续。为了降低对平台的依赖,形成更广的个体品牌知名度,一些强内容输出型网红开始了多平台分发之路,papi酱是典型的例子。但多平台内容分发对内容生产能力形成了极大考验。目前只有少量网红能实现跨平台分发,更多的人只在一个平台活跃。在内容分发过程中,网红或经纪公司会利用平台的生态来吸引更多的流量,比如抱团出现,一方面通过大网红带小网红,积聚流量孵化新网红,另一方面对公司来说这也是降低网红流失风险,拓展更宽广人群的重要手段。三、变现环节 网红完成从流量到收益的转化,一般会通过卖产品、卖服务、卖广告三种方式来实现,也有些人在社交资产的积累中实现了从网红到个人品牌IP的跨越。1、卖产品 如上图所示,网红通过电商变现涉及到两个要点,流量和变现的运营。流量的获取一般是在各类社交平台上,在这一环节还涉及到粉丝的运营与维护,是否能把握住特定人群需求与喜好是获得并维系粉丝活跃度的关键。比如25~35岁的女性具有巨大的消费能力,颜值类网红向这个群体推荐女性、美妆类产品是非常典型的消费场景,她们如果向粉丝推销汽车,则场景和人群都不太吻合。当消费场景和人群调性都符合的情况下,网红能否持续通过电商变现则需要拷问其供货能力,这涉及到网红背后的供应链体系。供应链代运营公司除了要把控生产的速度,还需要做好品控、设计选款,运营店铺和管理客服反馈系统。总之,电商变现能力要增强必须提高从访客到消费之间每个环节的大漏斗漏出。2、卖服务和打赏类变现中,网红不需要借助其他平台就能将自身的特质和内容变现。这种变现方式的出现得益于网民在线支付和消费习惯的养成。直播类平台会把粉丝的打赏按一定比例与网红个人进行分成,目前最主流的服务变现就是直播打赏和付费阅读。前者受益的网红类型为颜值类网红,后者多为知识型网红及自媒体。这种变现方式下网红变现能力的关键点就在自身所吸引的粉丝数量。3、卖广告 广告变现方式本质是向广告商出售自己所覆盖的人群关注度。对于网红来说,这类变现方式的问题在于,如何平衡日常内容维护与广告,防止用户体验变差所以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为了让粉丝看广告时不至于掉粉,同时为了让更多人愿意接受广告,广告的花样越来越多,网红们做广告的方式也与传统的贴片广告有了较大区分,比如微博网红天才小熊猫代言一款游戏广告时为了找到符合自己语言体系的广告切入点,曾经玩了一个月的游戏,最终成功找到了与自身的内容体系相吻合的素材。在这个人群身上,“别走开,广告更精彩“似乎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实。四、 支撑行业 比如有助于网红提升自己的:医疗美容行业、麦克风补光灯等; 有助于提高行业效率的:比如能够利用大数据发掘潜力新人,提高电商选款效率,提高品牌广告投放匹配度的服务;有助于打造繁荣景象的:各种刷流量服务。
Ⅲ 泛生活是指什么
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Ⅳ 2017年十二家直播平台推荐 2017年超火的直播平台
随着《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的实施,直播行业逐渐走向规范化,在线直播市场门槛提高。据相关数据显示,预计2017年直播用户规模将达到3.92亿,增长率将由2016年的60.6%下降至26.5%。高端营销推广平台鹿豹座认为,经过2016年高速发展后,2017年直播行业荷尔蒙经济逐渐消退,走向内容为王的时代,直播行业逐渐回归理性,市场开始良性发展。在这样的趋势下,真正有实力、有内容的直播平台才能在市场站稳脚跟。下面就一起来看看2017年最火的十家直播平台。
12.火猫直播
火猫直播是一家国内弹幕式游戏直播内容提供商,于2014年10月17日正式上线。网站内容以游戏视频直播为主,主要涵盖国内外诸多电竞赛事,如Ti ,ESL ,IEM ,WCA等,以及其他各类PC端游戏,主机游戏,综合娱乐节目等。
火猫直播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拥有半数国内赛事的版权以及80%国外电竞赛事的版权。内容方面,火猫直播主打赛事及网剧、真人秀等自制节目。
火猫直播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源源不断的精良内容输出,持续吸引玩家及用户。区别于其他直播抢挖大主播的运作方式,火猫直播的内容模式更经济,与用户之间的联系也更稳固。
以上就是高端营销推广平台鹿豹座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最火的直播平台,相比2016年的泛滥,2017年的直播平台都在朝规范化发展,这也是在以内容为王的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
Ⅳ 什么是泛
泛
泛 fàn
【释义】①透出;冒出:脸上泛红|泛出一股香味。②普遍;一般地:泛指|广泛。③肤浅;不深入:空泛|浮泛|泛泛而谈。④漂浮:泛舟|泛萍浮梗。⑤水溢出:泛滥。
Ⅵ 王思聪的公司又有什么新动作
映客与宣亚国际“在一起”后,天鸽互动亿元投资花椒直播后,王思聪旗下的熊猫直播日前宣布获得10亿元B轮融资。
此轮投资由兴业证券兴证资本领投,汉富资本、沃肯资本、光源资本、中冀投资、昌迪资本、明石投资跟投,光源资本担任此次融资独家财务顾问。
Ⅶ 全民融资了5亿元是真的么这5亿元准备怎么投资
今天(9月28日),全民TV先是并购了估值3亿的“手印直播”,随后完成了5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
未来,这笔融资主要将用在内容制作、人才引进以及直播相关领域的生态投资。“手印”以秀场类直播见长。此次并购是为了增加全民TV的直播内容,拓宽领域。全民TV总裁潘长煌说:“网红直播不会是冷启动,它所能带来的互动频次远高于电竞直播,用户的付费意愿更强。”
直播领域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除了斗鱼、映客两个独角兽之外,熊猫、战旗和虎牙都在发力内容,希望在竞争中领先。直播的“烧钱大战”似乎开始了。
全民TV在去年12月份上线,目前用户量过亿,日活用户数超过500万。成立之初,直播内容主要以电竞为主,包括英雄联盟、炉石传说、守望先锋等,并且高价拿下了小智、帝师等解说。对此,潘长煌回应:“主播的价格是在伴随直播热度不断升温,但不能把他们仅仅看做内容提供者,顶级主播对构建新的类目有重要的意义。”
毫无疑问,在直播平台的洗牌过程中,内容将是各个平台最重要的武器。全民TV跟随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增加了直播内容,成为全直播内容平台,除了秀场、赛事、户外等传统场景,也切入综艺领域,开始PGC的探索阶段。推出《全民冒险王》、《全民奥运翼起约》、《帝道家乡菜》等节目。“未来制作的模式会是‘造买结合’,自己原创一部分,同时购买一部分模式。”潘长煌说。尽管内容重心从电竞转向赛事、类目不断增加,但是全民TV的核心策略并没有变,始终是“抓住年轻人”。
Ⅷ 近几年直播很火,映客为什么不行了
从直播成为风口开始,就在烧钱以及流量泡沫的质疑声中成长。映客这家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在资金和流量上都遭遇了困境。
映客能否“卖身”还不得而知,但它在降温的直播行业已经够幸运了。还有更多不幸的平台正在倒闭的路上,或者已经倒闭。据自媒体瑞莱观点统计,爱闹直播、网聚直播、美瓜直播、猫耳直播等10余家直播平台。
投资界统计的一份116家直播平台融资清单显示,90%的直播还处于A轮及A轮之前,30%左右处于天使轮。这些平台如果不转型,恐怕很难活下去。
直播的泡沫随时都会一戳就破,在如此危险的环境下,如何生存成为大难题!
Ⅸ 喧嚣之后,如何看待直播行业往后的发展
经历完2016年的“千播大战”,2017年的直播行业逐渐回归理性。
从融资和舆论看,直播平台在舆论上两极分化,一方面映客卖身宣亚国际,ME直播转型视频交友,让行业心有戚戚,另一方面虎牙直播完成7500万美元A轮融资、花椒直播获1亿元B轮融资估值约为50亿元,又宣布着行业格局仍然存在变数。根据投资银行瑞信预测,中国直播市场规模2017年将达到近50亿美金,但其增长却在减速,由高速发展转向平稳增长,市场进入调整期,但是最终的格局变化将会出现在2018年,2017年是行业残酷洗牌的一年。
喧嚣之后,直播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首先,用户的关注度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用户的真实需求开始显现,优质内容始终是用户选择的核心标准,而那些弃用直播平台的用户,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对直播内容的厌倦;
另外,主播个人IP还是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50.67%的用户表示,选择收看内容的主要方式为关注收藏的主播,直播社交依然还是以主播为核心,而有连麦的直播房间,观众的互动效率又远远高于无连麦房间,可见多样化直播的互动形式将大大提升用户的留存率;
其次,在直播付费上,只有近四成的用户为直播内容付费过,而头部用户表现出了更高的付费意愿,付费金额也较大;
最后,直播从单纯内容生产工具向业务工具延伸,并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来升级垂直领域,比如直播延伸到电商行业,给购物者带来图文介绍及录播视频很难提供的临场感,刺激消费者缩短决策路径,通过主播所带动的氛围,刺激消费者冲动消费的产生;还有直播对教育行业、金融行业的改变,通过新形式给行业带来了更多新鲜的血液。
既然直播行业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那么未来的直播趋势是怎样的呢?
第一,如开头所说,直播市场已进入调整期,抱着“好奇”及“猎奇”心理而来的用户逐渐消失,用户沉淀后真实需求逐渐显现。同时,资本和市场回归理性,大额融资并购交易减少。随着行业由增量市场逐渐转向存量市场,部分小玩家开始转型或退场。
第二,商业模式将更加多元化,广告植入、订阅、游戏分销、会员、内容分发将成为几个主要的商业模式。而前两周熊猫直播与视频直播技术供应方Video++合作的“生猛吃海鲜”直播事件又为直播行业的商业模式提供了另一个尝试,活动一共直播了三天,3个海鲜主播在熊猫直播上直播了3天,现场试吃自家的海鲜产品,并结合Video++的直播互动技术,直接完成了在直播中的互动和卖货的交易闭环,达到了总下单量1118单、客单价126元、平均直播电商导流率8%的成绩,可见完整的直播电商之路也将是未来直播行业里十分重要的商业模式。
第三,直播竞争进入下半场,内容对直播平台用户体验起决定性作用。在过去一年的直播PGC屈指可数,除了《Hello女神》、《饭局的诱惑》,好像找不出其他,专业直播内容在策划、制作方面的高门槛,让许多内容提供者望而生畏,后期传统媒体的切入,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直播领域PGC的匮乏。
第四,基础技术始终是提高直播体验的核心,直播需要更流畅、更清晰的内容,现场感、实时感更强的体验,更多元更人性化的互动,比如上面提到的视频直播互动技术供应方Video++便在致力于做这件事;另外,VR、AR等新兴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直播的结合也非常让人期待。
最后,随着短视频热度持续走高,与直播内容争夺用户时间的同时,两种内容形态实质上并不构成对立,相反呈现融合态势,短视频逐渐成为直播平台的标配,直播所产生的大量视频内容,也可以作为短视频的素材,未来将呈现相辅相成的趋势。
总之,今年的直播行业将面临更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