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美消费税税率之比较
(一)中美消费税税目之比较
一般来说,一国消费税法之税目的规定,大多是基于本国特定时期的经济政策来设定的,以此来引导消费方向、调节消费结构,影响生产结构。从世界各国的消费税目来看,糖、软饮料及其替代品是最广泛地课以消费税的食用产品,有65个国家征收;29个国家对盐征收消费税,有27个国家对奢侈品的化妆品、香水征收消费税。
美国国内收入法典26标题的D部分将消费税分39个税目,涵盖了燃料、环境税、通讯、运输、外国保险、卡车拖车挂车等车辆、制造业、烟草、赌博、酒类、港口税等。每个税目还包含有众多子目,十分繁杂,征税项目大大小小有几百种。这也反映了美国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此外,该法典还规定,酒精饮料税目由国家专卖和财政垄断,这使得这类危害身体健康物品限制上升到国家的高度,便于统筹管理,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消费税的另一个特色是专款专用,对许多课税项目征收消费税形成诸如:公路信托基金、机场和航线信托基金、矽肺残疾信托基金等特定的基金,用于联邦政府对相关项目的支出,避免专项资金被占用,值得我们学习。
相比较,我国的消费税法规定,11个税目。分别为:酒、烟、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化妆品、护肤护发品、鞭炮、焰火、汽油、柴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包括小轿车、越野车、小客车)。每个税目还细分为16个子目,总共23个消费税项目。它们都是在原产品税和增值税的基础上经过选择,修改后确定的。
(二)中美消费税税率之比较
目前,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由过去强调直接税转向以直接税和间接税并重,甚至偏重间接税的趋势。各国在商品税收的征收改革中,重点放在了消费税的改革上,特别是在税率方面尤为突出。
从当今消费税的发展趋势来看,已经愈来愈凸现其配套性商品劳务税性质,其特殊调节税功能日趋明显。在日本、意大利和比利时等国家的消费税有一部份现已撤功能为增值税的课税范围,尤其是在日本,虽仍名之为消费税,但实质上已是一种增值税。
Ⅱ 虹口区249街坊明年会动迁吗
摘要 推进北外滩市级战略相关工作。按照区委要求,起草《关于将北外滩金融航运集聚区提升为市级战略的请示》,做好市发改委相关处室来虹口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工作的组织安排,推进北外滩地区提升为市级战略。
Ⅲ 中美社会保险制度的异同
美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特点
(一)以财政部作为管理主体。
虽然美国的养老、医疗保险基金收入由税务部门征收,由社会保障署负责支付,全国统筹管理,但整个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主体是财政部。基金收支全部经国库流动,基金结余以购买政府债券为主。社会保险基金购买政府债券时,在政府和社会保险基金之间建立起一种债权和债务的关系,即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负债增加,基金对政府一般预算的债权增加,政府一般账户和基金账户之间相互增减。这样,在整个基金流动的过程中,各部门的责任明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二)采用信托基金专户的管理方式。
美国财政部对社会保险信托基金的管理采用预算外基金专户的模式。基金专户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专门用来核算社会保险信托基金的金融账户,与我国的财政专户相似,专款专用。雇主和雇员缴纳的社会保险税是美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其征收过程与其他税种一样,都是由各地的税务机关征收,统一汇缴国库。但是与其他税种不同的是,两者在进入国库以后记入不同的账户。其他税种记入政府一般账户,而社会保险基金单独记入社会保险信托基金财政专户。社会保险待遇由社会保障署负责支付,其支票需经财政部兑付。
(三)以基金为会计主体。
美国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主要以各自的基金作为会计主体,对其经济活动进行独立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其会计科目、会计要素、会计平衡等式、会计信息的披露、会计核算程序等都是以基金作为会计主体设计的。因此,美国联邦政府一般预算与社会保险基金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会计主体,两者分别单独核算收入和支出,而两者之间的资金往来事项需要在各自的基金会计主体中分别做出完整的记录和报告。
在编制预算时,需要以各种社会保险信托基金为单独的会计主体,由专门的信托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定期向国会报告以及向全体国民披露基金信息,既包括当年的基金收支结余情况,也包括基于保险精算的未来中长期基金预测报告,这种信息披露方式已被长期化和制度化。
(四)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与其他预算会计核算基础相似,美国政府直接管理的社会保险基金也采用收付实现制。社会保险基金具有单一支柱、现收现付、经济业务比较单一、明显属于公共性质等特点,与权责发生制相比,更适合采用收付实现制。另外,美国虽然对个人账户基金进行过改革,但政府管理的社会保险基金始终是现收现付,并且与个人账户基金相互分离,单独核算,这种基金的单一性保证了美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管理模式顺利进行。
(五)各级政府责任明确。
政府直接管理的失业保险基金在政府预算内管理,养老和医疗保险基金采用信托基金专户的形式在政府预算外单独管理,而对于以市场管理为主、政府不直接管理的补充社会保险,政府通过制定相关财税政策进行监管,这使得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分开,责任明晰。美国的失业保险基金以地方政府为主,由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共同负责。如果某个州订立了失业保险制度,则该州政府就可以保留各地上交的失业保险税的九成作为州税,记入由联邦财政部管理的失业保险信托账户,剩余的缴付给联邦政府,作为联邦及州政府失业保险制度的日常行政费用。
二、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中美两国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纳入美国政府财政专户管理的是单一支柱的、现收现付的、政府责任的公共社会保险基金,而纳入我国财政专户管理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的混合基金。由于我国对这两种性质不同的基金采用相同的会计管理模式,使得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我国政府管理的社会保险基金范围界限比较模糊。美国政府管理的社会保险基金范围界限十分清晰,政府直接管理的基金是属于公共所有的基本社会保险,而其他的补充社会保险以及个人所有的社会保险基金均不在政府直接管理的范围之内。而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范围比较广,界线比较模糊。其主要包括属于政府责任的社会统筹基金,在政府预算外财政专户管理的个人账户基金及在政府社保经办机构管理的企业年金。而且在我国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由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管理的范围界限更是模糊不清。这些必然会造成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混乱,各级部门权责不对称,责任不明确,存在很多资金浪费、挪用、贪污的隐患。
(二)个人账户基金与社会统筹基金混合管理,有违科学原理。将个人账户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由政府统一管理,共用一套会计管理模式,缺乏理论依据和实践认可。而且在实践管理中,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使基金管理的责任主体缺失,基金流转过程混乱、难以统一,缺少对个人账户基金的保护,难以实现其增值的愿望,而且影响基金的监管,埋下安全隐患。
(三)缺乏对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
现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明显地以社会统筹基金为基础设计的,不仅没有将个人账户基金单独设为会计主体,而且没有将个人账户基金设置为一级会计科目,也没有在会计报表、统计信息中对个人账户基金进行单独披露和报告,明显缺乏对个人权益的保障。而且,基金利息及其他一些分别归属于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的收入,没有分别核算,也没有设置相应的账户,难以使个人账户的会计核算准确到位。
(四)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披露不足。
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两种基金的混管,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信息的披露。我国除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在网上公布了年度报表资料外,至今还没有专门的社会保险基金披露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劳动和财政关于社会保险基金的数据不一致,造成政府宏观决策和管理的困难。另外,允许各统筹层次独立出台会计制度,基金管理主体的混乱,使基金的监管严重不足。
Ⅳ 中美信托金融大厦抗震等级多少
中美信托大厦[1] 地处上海黄浦江和苏州河交汇处的河口地区,位于外滩北端历史保护区延伸地带和苏州河北岸景观走廊,区域优势得天独厚,由中美联合信托公司、中星集团新城房产有限公司和中虹集团共同投资开发。
中美信托大厦占地面积1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由2栋高分别为100米和66米的东西塔楼、5层高的裙楼和20米深的4层地下空间组成,计划于2016年建成,建成后上海外滩的北端将矗立起一座高智能化的现代办公楼。
中美信托大厦是集金融办公、休闲餐饮、精品购物于一体的综合商业中心,建成后将与上海大厦、浦江饭店、邮政大楼、外白渡桥等著名建筑及四川北路商业街一起,共同构筑起外滩河口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促进虹口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完善苏州河北岸乃至外滩地区商业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Ⅳ 张仕廉的发表论文
1、 张世连,郑白晶“的应用研究联谊会模式建设的廉租房” ,诉讼程序的2007年国际会议管理科学与工程(第14次) , 8月20-22,2007哈尔滨,公关中,国际标准书号978-7-5603-2278-0 。
(英文版:ZHANG Shi-lian,ZHENG Bai-jing,“The Application Study of PFI Mod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ow-rent Housing”, PROCEEDINGS OF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14th), August 20-22,2007 Harbin, P.R.China,ISBN 978-7-5603-2278-0。 )
2、 张仕廉、刘伟,“绿色建筑系统构建及其绩效综合评价”,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4期。
3、 张仕廉、刘亚丽,“我国试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障碍与对策”,经济纵横,2007年第2期。
4、 张仕廉、马亭、王锋,“构建我国住宅质量保证保险体系”,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第1期。
5、 张仕廉、胡燕云、马亭,“我国房地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分析”,中国房地产金融,2006年第10期。
6、 张仕廉、潘承仕,“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损失内部化分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年第9期。
7、 张仕廉、李学征、刘一,“绿色建筑经济激励政策分析”,生态经济,2006年第5期。
8、 张仕廉、卢立宇、刘伟,“中美房地产投资信托法律比较”,建筑经济,2006年第5期。
9、 张仕廉、刘伟、王莉,“关于建造师协会的定位分析”,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0、张仕廉、刘伟,“基于全社会视角的绿色建筑LCC分析方法”,资源环境与发展,2006年第2期。
11、张仕廉、潘承仕,“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安全设计与施工安全研究”,建筑经济,2006年第1期。
12、张仕廉、刘伟、卢立宇,“绿色建筑的全寿命期成本分析”,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6增刊。
13、郭峰、张仕廉,“价值工程在EPS外保温技术选择中的应用”,价值工程,2005年第3期。
14、赵艳玲、张仕廉,“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管理”,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5、潘智慧、张仕廉,“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6、陈良美、张仕廉、蒋时节,“政府工程投资失控现象的制度分析”,建筑经济,2004年专刊。
17、龚增彬、张仕廉,“关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探讨”,重庆建筑,2004年S1期。
18、潘承仕、张仕廉,“安全管理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建筑经济,2003年第12期。
19、刘占卿、张仕廉,“军队工程科研设计单位核心能力确定”,中国建设信息,2003年23期。
20、金定华、.张仕廉,“深圳市住房消费需求收入弹性探讨”,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1、郭伟、任宏、张仕廉,“对我国国有建筑企业产出增长的分析”,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22、袁媛、张仕廉、李芮兵,“居住区规划设计综合评价体系”,基建优化,2000.4。
23、张仕廉、黄慨、王俊才,“论绩效反馈在激励下属中的影响”,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24、任红、张仕廉、尚少林“ ,对生态环境的城市发展中”法律程序的建筑物和环境在亚洲,11 - 13 1998年2月,国际标准书号981-04-0084-5 。
(英文版:Ren Hong, Zhang Shilian & Shang Shaolin,“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Urban Development Of China”,Proceedings of BUILDINGS AND THE ENVIRONMENT IN ASIA,11-13 February 1998,ISBN 981-04-0084-5。)
25、张仕廉,“加强水资源的系统管理”,四川环境,1997.1。
26、张仕廉,“设备更新分析中的几个经济问题”,技术经济,1995.9。
27、张仕廉,“论建筑节能技术经济分析”,建筑经济,1993.10。
28、张仕廉,“浅议建筑节能的保证体系”,建筑经济,1993.3。
29、张仕廉,“浅谈我国的节水途径”,四川环境,1992.12。
30、张仕廉,“互斥方案寿命不等对IRR△评价标准的影响”,基建优化,1991.1。
Ⅵ 货币供应量的中美对比
我国从 年三季度起由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指标。参照国际通用原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M4:M4=M3+其它短期流动资产。
其中,M1 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流动性较强,是国家中央银行重点调控对象。M2 是广义货币量,M2与M1的差额是准货币,流动性较弱;M3 是考虑到金融创新的现状而设立的,暂未测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的宏观调控作用日益明显。作为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国人民银行,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这一转变意味着,中央银行分析和判断经济、金融运行趋势,调整及实施货币政策的分析指标体系将发生明显转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要从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整并重转向以总量控制为主。
所谓控制总量,就是要控制整个银行系统的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必须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分析某一阶段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是否合理,必须与当时的经济增长幅度相联系,与货币流通速度相联系。通常来讲,衡量货币供应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是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物价总指数变动较大,则说明货币供求不均衡,反之则说明供求正常。
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供应量亦是一个与普通百姓有关联的经济指数,它的多与少、量与度,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速度,决定手中货币的币值。 美国自70 年代以后,面对各种信用流通工具不断增加和金融状况不断变化的现实,先后多次修改货币供应量不同层次指标。到80 年代,公布的情况是:
M[1A]=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
M[1B] = M[1A]+可转让存单+自动转帐服务存单+信贷协会股票+互助储蓄银行活期存款
M2 = M1B+商业银行隔夜回购协议+欧洲美元隔夜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票+所有存款的储蓄存款和小额定期存款
M3 = M2+大额定期存单(10 万元以上)+定期回购协议+定期欧洲美元存款
L = M3+银行承兑票据+商业票据+储蓄债券+短期政府债券
而日本的货币量层次划分又不同于美国,中央银行控制重心也有很大差异。其划分方法为:
M1=现金+活期存款
M2 = M1+企业定期存款
M1 + CD = M1+企业可转让存单
M2 + C = M1+定期存款+可转让存单
M3 = M2+CD+邮局、农协、渔协、信用组合、劳动金库的存款+信托存款
以上美国和日本对货币量层次的划分,既考虑了货币的流动程度,同时也充分顾及本国金融体制、金融结构、金融业务的状况。
准货币供应量=M2-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