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融系怎么样
经政法大学会计学、财政学是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金融学和民商法是国家第二批重点学科,经济史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是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会计学是第二批重点学科;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产业经济学、财政学是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
单就会计学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是2002年教育部授予资格,五所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第二批有: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几所。从博士点来说,都有会计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从学校自身来说,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最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财政学最好。
从出身来看,西南财经大学是人民银行系统出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是财政部系统。
从地理位置来看,大连、武汉、成都,东中西分布。
从就业去向来看,东北财经大学主要在东北和财政系统,有很多校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要财政系统和武汉 、两广、海南,解放到现在出了四五十位财政厅长(副厅长) ,西南财经大学主要银行系统,深圳不少校友,主要也是银行系统。
从发展趋势来看,西南财经大学被从人行划转教育部后,已经没有人民银行主管时有优势,发展平稳,符合211大学通常标准;东北财经大学由于没进211,相对落后了一些,但靠自身发展实力依然强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展较快,从博士点、学科实力等方面超过其他两所学校。
从校友出身来看,都有很多省部级干部的校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友主要在财政税务系统,金融界也有不少;东北财经主
⑵ 急求陈雨露《公司理财》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留个信箱,找到了我发给你
⑶ 南京财经大学的金融学硕士,金融硕士(专硕)怎么样,好考不,就业怎么样请分别介绍,尽量详细。
在大学经济学类排行,南京财经大学排名33名 等级B 属于中上游.如果是专在南京或省内就业的话,属建议报考南财。江苏省内的国有银行还是很喜欢录取南财、南审的学生的。
应该有四个方向,具体直接可以去南财的 网站上看,(我本人就是南财的 ),专业课就是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的 两本书,如果好好复习,不会很难的
还有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会计学,都是南财比较好的专业
⑷ 公司理财的教材是刘力的比较好还是罗斯的比较好
自学用罗斯的,刘力的基本是按照罗斯的编的,顺序什么的都特别像,但是刘力版本里有错误,而且数据没有更新,有老师带着学可以用刘力,自学用罗斯
⑸ 南财金融学考研难吗
南京财经大学(南财)金融硕士(431金融学综合)考研经验
有关考研的起步,我一直在对身边的人强调——早准备者得主动。可总有一些人优柔寡断,畏首畏尾,让人备感无奈。考研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何况你要面对的是南京财经大学。只有厚积薄发,方能有足够实力挥斥方遒;投机取巧的心态,期盼以最后的冲刺冲出奇迹的人,多半以“出师未捷身先死”而告终。
一、金融硕士概述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Finance ,简称 MF)是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从2011年开始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金融硕士的录取方式可通过推荐免试、统考或调剂,学习方式和普通研究生一样全日制学习。在收费及其他待遇方面与普通研究生基本相同。全日制金融硕士基本学制为2年,毕业后获得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二、金融硕士与金融学硕士的区别
★考试试题不同
★培养方式不同
金融硕士:自费应用型硕士
金融学硕士:公费或自费或委培学术型硕士
★ 课程设置不同
在课程设置上金融学硕士作为学历教育,重点是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偏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如金融学概论、高级宏(微)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金融计量经济学、金融工程、金融市场围观结构理论等金融相关知识,金融硕士作为职业教育,则更多偏重于实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三、复习教材和经验
公司理财:
1.《公司理财》,陈雨露主编
2.《公里理财》,罗斯
3.本科时老师的课件
南财指定的是看陈雨露的公司理财,不过我复习的时候着重看的书罗斯版本的。公司理财占60分,但其难度不可小觑。罗斯的这本书是公司理财的主流教材,的确也写得是深入浅出,很适合初学者。考研只考前半本书,也就是公司理财最基础的知识,大概18章。一定要把这前18章好好的看,包括公式推导和图(这次就考了一个图)。计算题一般会出在DDM模型,free cash flow,CAPM,Rwacc,MM定理这几章。这也是公司理财最重点的章节,当然是考试的重中之重。MM定理后的个人税部分一般不会考,看看就行。其他的章节理解为主,一定不要忽略每一张的图,很多公式,计算都蕴藏其中,当然是出题点。
金融学:
1.《金融学》,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胡庆康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3.《国际金融新编》,姜波克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习没什么捷径可走,老老实实的把书好好看明白吧,刚开始可能会比较痛苦,只要坚持下来看第二遍时就会好很多了。建议大家准备一个笔记本,看第一遍时把书的框架和基本知识点记下来,这样方便以后复习,知识也理解得更深入。重点章节是汇率,利率,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金融监管,货币政策,货币创造(重中之重啊,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的连接点,极易考大题)。
争取做到对书中知识烂熟于胸,什么程度呢?我是在考前两个星期开始就对着书前的目录看,边看边回忆这章的知识,一般过一遍就两小时~,也可以自己默写框架,总之一句话,对知识要熟悉,同时建立起框架来,把每一章知识联系起来成一个整体。
四、复试书目
《国际金融学》,姜波克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证券投资学》,霍文文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其它体会
1、考研很难,但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考研很辛苦,但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辛苦。
2、一定要有个计划,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
3、讲究策略,把握方法。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有些人拼时间,有些人拼效率,关键是看自己。
5、考研一定要劳逸结合。我们基本上每个周五晚上时间都是movie night。
6、一定要坚持,胜利是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人。
7、最好能找个研友,约束下自己,不能让自己太放肆,想学就学,不想学就马上走人。我们几个同学都考上了。
最后祝考研的孩纸都成功!大家加油!考研真的是70%的踏实努力和30%的心理强大!大家一定要有个好心态,不要纠结太多复习之外的问题,真正走过了你会发现自己曾经的纠结都是浮云,没有意义!还有专硕真的没想象那么难,从心底藐视这个考试,从行动上积极实践,踏实复习,一定可以考上的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哈。
⑹ 兰大金融专硕考不考公司理财,看了推荐书目只有金融学和国际金融两本,并没有公司理财的内容啊
不考公司理财。抄
431金融学综合
《金融学》(第二版)黄达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金融》(第四版)陈雨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复试笔试科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书:
《中国经济体制:变革与挑战》高新才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⑺ 陈雨露的学术成就
2010,《中国农村金融论纲》,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0,《金钱统治》,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9,《现代金融体系下的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路径、风险与监管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发展:经济影响、应对思维与发展方式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我们真的理解金融危机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分报告四 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金融学文献通论 微观金融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金融学文献通论 宏观金融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金融学文献通论 原创论文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现代金融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现代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欧元与国际货币竞争》,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8,《国际收支均衡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7,《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人物译著
2006,《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投资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银行管理教程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货币经济学手册》第1卷,: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货币经济学手册》第2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货币理论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金融与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
2000,《风险管理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9,《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 银行业:保险业与证券业的未来》,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国际金融市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
2010,《美国金融霸权的崛起(三)》,《金融博览》第4期
2010,《美国金融霸权的崛起(二)》,《金融博览》第3期
2010,《美国金融霸权的崛起(一)》,《金融博览》第2期
2010,《金融危机中的信息机制:一个新的视角》,《金融研究》第3期
2010,《中国金融学科60年:历程、逻辑与展望》,《中国大学教学》第1期
2010,《作为“边际增量”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几个基本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第1期
2009,《西方霸权与金融崛起(七):贫穷的大革命》,《金融博览》第11期
2009,《西方霸权与金融崛起(六):约翰·劳的金融传奇》,《金融博览》第10期
2009,《西方霸权与金融崛起(五)》,《金融博览》第9期
2009,《西方霸权与金融崛起(四)》,《金融博览》第8期
2009,《西方霸权与金融崛起(三)》,《金融博览》第7期
2009,《西方霸权与金融崛起(二)》,《金融博览》第6期
2009,《西方霸权与金融崛起(一)》,《金融博览》第5期
2009,《经典并购案例的反思——评<炼狱之门:中海油竞购尤尼科新闻背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第19期
2009,《后危机时期货币金融稳定的新框架》,《中国金融》第16期
2009,《信贷扩张、监管错配与金融危机:跨国实证》,《经济研究》第12期
2009,《从华盛顿峰会到伦敦峰会》,《求是》第10期
2009,《中国农贷市场的利率决定:一个经济解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6期
2009,《农户增收与农业发展:省际实证》,《农村金融研究》第6期
2009,《后危机时期我国的金融开放度与国家控制力》,《理论动态》第5期
2009,《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发展机遇》,《理论视野》第4期
2009,《农户类型变迁中的资本机制:假说与实证》,《金融研究》第4期
2009,《农村金融中的政府角色:理论阐释与中国的选择》,《经济体制改革》第4期
2009,《金融自由化、国家控制力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3期
2009,《关于农户信用和风险偏好的几个注释》,《财贸经济》第1期
2008,《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调整》,《国际金融研究》第11期
2008,《全球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同一性与差异性》,《现代商业银行》第8期
2008,《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金融》第7期
2008,《社会信用文化、金融体系结构与金融业组织形式》,《经济研究》第3期
2008,《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中的开放保护与国家控制》,《财贸经济》第3期
2008,《混业经营与金融体系稳定性:基于银行危机的全球实证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3期
2007,《溯古论今 以史明鉴——评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第二版)》,《中国金融》第14期
2007,《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与金融学科的现代化》,《中国大学教学》第11期
2007,《中国应当实施托宾税吗》,《税务研究》第11期
2007,《转轨经济中的银行监管代理关系与监管者自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7期
2007,《学习国际先进经验 做好农业保险工作》,《求是》第7期
2007,《斯蒂格利茨:信息经济学领域的智慧大师——评<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文集>》,《中国金融》第6期
2007,《国家农贷有效率吗》,《财贸经济》第6期
2007,《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一个述评》,《管理世界》第4期
2007,《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的问题与分析》,《中国大学教学》第1期
2007,《科技风险与科技保险》,《中国科技投资》第1期
2006,《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国金融》第20期
2006,《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金融安全——问题、逻辑和对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7期
2006,《对付储备货币危机的时刻来临了》,《金融博览》第5期
2006,《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南开经济研究》第2期
2005,《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控制与国家工具》,《现代商业银行》第7期
2005,《汇率决定理论的新近发展:文献综述》,《当代经济科学》第5期
2005,《业精德昭,一代宗师——贺黄达先生八十华诞》,《银行家》第2期
2005,《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货币国际化:美元的经验证据——兼论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经济研究》第2期 2008,《国际金融(第三版)精编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国际金融(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国际金融(第二版)学习指导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国际金融(第二版)精编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理财规划师专业能力(二级)》,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国际金融(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理财规划师工作要求》,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理财规划师基础知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公司理财》,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国际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金融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国际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货币银行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9年,《金融学文献通论》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2009年,主持申报的《财政金融专业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合作者郭庆旺、张杰、何平、汪昌云)获得第六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8年,主持金融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团队;
2008年,《金融学文献通论》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07年,主编的《国际金融》(第二版)被评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2005年,《国际金融》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任该课程首席主讲教师);
2005年,“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共同完成课题成果)获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
2004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4年,“搭建现代金融学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本硕连读金融实验班”(课题成果)获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北京市一等奖;
2002年,《国际金融》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二等奖;
2001年,开始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2000年,《欧元与国际货币竞争》(课题成果)获第八届安子介国际贸易优秀著作奖;
2000年,《国际收支均衡分析》(著作)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1999年,获首届教育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
1999年,获北京高校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1998年,《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分析》(著作)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998年,获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998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
⑻ 陈雨露《公司理财》有没有学过的
没学过这个版本的,不过虽然这两本书颜色不太一样,但是根据出版届的习惯,即使内容没有变化,也要隔一两年换换封面再版一下,这样可以防止盗版吧
⑼ 请问一下啊,有没有考过研的朋友,我想考安财金融专硕,有些疑问,想问
不需要,复试科目是投资学,其他不要看。
431金融学综合
①《货币银行学》(第二版)潘淑娟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②《公司理财》,陈雨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