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的,
1、融资租赁,使用人和租赁公司为租赁关系,使用人一般不具有物权;
2、没有物权的固定资产无法做抵押登记,就无法抵押贷款。
2. 按揭和融资租赁有什么区别
按揭是指银行贷来款吗?源
银行贷款,是银行对你的债权,物品的所有权是你自己的。
融资租赁的话,所有权是融资租赁公司的,你只拥有使用权,而设备的维护什么的也该你支付。到期之后,所有权还给你。
融资租赁的价格通常比按揭要高,因为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成本比银行高。但是融资租赁比银行贷款灵活,很大一部分银行不能贷的,可以做融资租赁,而且还款的时间,金额都可以和融资租赁公司事先商量。
3. 什么是融资租赁 抵押
融资租赁(Financial Leasing)又称设备租赁(Equipment Leasing)或现代租赁(Modern Leasing),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专权有关的全属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最终可以转移,也可以不转移。
抵押,在银行或地产界称为按揭,是指提供私人资产(不论是否为不动产)作为债务担保的动作,多发生于购买房地产时银行借出的抵押贷款或在典当商折现非不动产的物品。
4. 在康业融资租赁公司办理抵押贷款需要多长时间
只要你在康业办理抵押贷款的不动产没有任何问题的话,多数都会在当天收到审核的结果,如果当天没有收到请耐心等待,业务人员的办事速度还是很快的。
5. 融资租赁与银行贷款有什么区别
融资租赁与银行贷款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银行贷款,是指银行根据国家政策以一定的利率将资金贷放给资金需要者,并约定期限归还的一种经济行为。一般要求提供担保、房屋抵押、或者收入证明、个人征信良好才可以申请。
融资租赁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普遍、最基本的非银行金融形式。它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请求,与第三方 订立供货合同,根据此合同,出租人出资购买承租人选定的设备。同时,出租人与承租人订立一项租赁合同,将设备出租给承租人,并向承租人收取一定的租金。
2、收费不同
融资租赁与银行贷款相比,主要是多收取了服务费与名义货价。服务费是租赁金额乘以服务费率,名义货价是租赁金额乘以名义货价率。服务费,是在项目实施初期一次性收取的,根据年限收取1~3.5%,其实按平均每年计算,也只是每年只收约1%而已。
而名义货价则是在项目结束时只收取一次,一般只占租赁金额的0.5~1%。而且如果客户能够按时偿还租金,租赁公司还可以将名义货价改为一元。
3、额度和期限不同
银行贷款额度因受国家宏观调控和央行信贷政策的影响,额度有限。融资租赁的额度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资质和相应的固定资产价值来决定,额度范围交银行贷款大。银行贷款期限主要是一年期以下的,融资租赁的期限相比则更长。
4、程序和门槛不同
银行贷款主要是采取整笔贷出、整笔归还,还贷时会面对比较大的资金压力。融资租赁则可以根据借款方的资金情况和销售的季节性变动来做合理安排。银行贷款在程序上审批环节多,审批时间也很长,手续更是繁琐。而融资租赁的信用审查相对来说更为简便,因为是融资和融物一体,可以大大节约办理的时间。
6. 什么叫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什么意思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应承租人(用户)的要求与第三方(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由供应商专出资购买承租人选属定的设备。
融资租赁期满后,租金支付完毕,承租人按照融资租赁合同的约定履行全部义务,对租赁物的所有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但仍不能确定的,租赁物的所有权归出租人所有。
由于融资与融资相结合的特点,租赁公司在出现问题时可以收回和处理租赁,因此在处理融资时对企业信用和担保的要求不高,非常适合中小企业融资。
(6)融资租赁抵押贷款扩展阅读: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租赁为融资租赁:
(一)在租赁期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方;
(二)租赁期为资产使用年限的大部分(75%或以上);
(三)租赁期内租赁最低付款额大于或基本等于租赁开始日资产的公允价值。
7. 融资租赁能不能做商品房抵押贷款
按照相关规定,融资租赁公司能选取合规的标的物没有不动产,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做不动产。这里面涉及一个物权转让的概念,租赁合同生效的一个因素是租赁物件的所有权发生转让。但是不动产的转让很麻烦,首先要登记过户才视为转让,其次税费很高,最后承租人一般也不会愿意。国内也有典型案例,比如2014年融资租赁纠纷典型案例解析案例一:外资租赁公司是否能以不动产作为租赁物进行融资租赁交易
相对保险方式是,以机器设备做标的物做售后回租给企业融资,然后把房地产抵押给租赁公司。要么就是通过银行给客户做一笔委托贷款,然后房产做抵押。另外,还可以把房产真实购买过户回来,然后再长期经营性租赁给客户(参考日前发生的联想卖楼事件)。
租赁公司选取的都是资质比较好的政府或者城投做承租人,房地产、公路、土地等不动产仅仅作为合同要素,还款情况一般较好,暂时不会考虑上诉合同无法律效应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