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业融资上市流程
企业上市融资的具体流程:
(1)投融资办理企业向审批机关提交董事会决议和董事长签署的申请书等文件。
(2)审批机关在接到投融资办理申请文件后,以书面形式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
(3)审批机关进行投融资申请审核。
(4)经审批机关审核同意后,投融资办理企业按照变更登记的有关规定,向工商行政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5)投融资办理完成。
二、公司上市条件:
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
(二)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三)开业时间在3年以上,最近3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或者本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连续计算;
(四)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5%以上;
(五)公司在最近3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六)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一定要找靠谱的融资平台,不然就是浪费时间和金钱。明德资本生态圈从业资本市场二十多年了,已帮助33家企业成功上市,对有抱负的企业主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还有有关快速融资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按钮,直接跟老师对话交流。
② 企业融资上市要注意什么
1、税收规范成上市“敲门砖”
在纳税规范性的问题上,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并不注意,有些还会故意逃税,而在融资或上市前审计中,一旦发现问题,想要补救的成本是很高的,有些漏洞甚至难以弥补,阻断企业融资、上市脚步。
郑海阳表示,在融资过程中,有许多银行都会要求企业提供财务报表,会从税收来反推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如果缴税偏少,银行就会认为你的主营业务不佳,没有足够的现金流,以此为由拒绝贷款。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一些企业并不是存心要逃税,而是因为有一些客户并不要求开具发票,导致了报表不能全面的反映出公司的实际营业状况。虽然有的信贷员可以接受企业的解释,但还是需要提供另外的证据,如果因为而耽误了融资大事,就得不偿失了。
资金频繁“搬家”在企业经营中并不少见,特别是一些企业的大股东或是私营企业主公私不分,时而把钱划入公司账户,时而又转入个人账户,这一进一出,就容易造成税收麻烦。“账目上有出处时,就是钱付出去了,等再转回来时稍不注意,就变成了销售收入,必须缴税,若企业不加以重视,就会给上市造成麻烦。”高利均介绍了第一种企业最常犯的错误。
而第二种常见问题就是逃税,或者称为不合理避税。“合法避税这件事各个企业都在做,不过技术手段、水平就相差甚远了。”高利均说,很多跨国公司也都会避税,它们会邀请专业机构操作,但前提是合法合规避税,而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对税法的了解认知,做不到也学不会合理避税,反而演变成了逃税。大部分出现税收问题的企业是现金流水频繁的企业,而且客户是否开立发票并不一定,如餐饮行业等,等进入融资、上市审查阶段,很多税务方面的问题就会显现出来,难以补救。
此外,法律的调整对合理避税也会产生影响,原本合理的会变成不合理的,税务部门平时查不出的问题也会一一冒出,这些不仅会影响上市进度,也会在投资机构对公司进行财务尽职调查时显露,耽误融资进度。
“俗话说买卖好坏不在税上,上市审查并不是为了刁难企业,而是引导企业向更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高利均说。
2、企业业务风险应提前规避
企业经营中,业务风险的来源有很多。例如采购过于集中就是其中之一。所谓采购过于集中,就是企业的上游供应商数量很少,采购的依赖度很高,一旦这些上游企业形成价格联盟,势必会造成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风险,如果企业同时无法将这一风险转嫁给下游企业,就会陷入生存窘境。
与这种风险类似的还有市场、客户过于集中的风险。当下游客户过于集中时,企业对它们的依赖度就会增加,而这就会影响企业的议价能力。一旦上游原材料涨价,企业盈利能力就会下降,甚至消失。高利均建议,这样的企业应有意识地改变依赖度,增加风险转嫁能力,“中石油、中石化就是最好的典范。中小企业虽然做不到‘克隆’,也可以效仿、学习,因为这对盈利能力至关重要。”
此外,产品技术升级换代的风险也很突出,由于研发阶段是成本的纯投入期,只有当产品生产、出售后才有产出,因此有相当一段时间过程。这期间,必须重视同类及相关企业的动向。尤其在科技类企业中,稍不留神,就会被自己所“绊倒”。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电视机行业,在CRT彩电最红火的年代,就有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CRT彩电生产线,可还没等到盈利,LCD液晶电视就出现了,当有公司要上LCD项目时,LED又冒了出来,到现在,3D电视技术也日趋成熟了。可以说,科技研发的竞争是建立在国际范围内的,当我们用一只眼睛做研发时,不要忘了用另一只眼睛审视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对手。”高利均强调说。
市场容量过小同样不利于企业融资、上市。所谓夕阳行业就是如此,当行业进入萎缩阶段,想要再吸引资金,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有个别企业能“屹立不倒”,但由于市场太过小众,容量太小,也不太可能融资、上市成功。
3、行业地位、企业管理亦很重要
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是发行上市审核的重要关注点之一。一般来说,同等条件下,行业地位排名前列的公司,在发行上市方面较有优势。
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可以从多方面判断,包括公司报告期内收入、利润在行业中排名;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及劣势,包括成本、价格、技术、研发、产品工艺、质量、服务、营销、管理、资源、人才、文化等诸多因素。(普华商学院)
③ 融资有几轮才可以上市
在公司上市的过程中,对公司到底要经过几轮融资并没有规定,全看公司自己的融资需求。对于互联网创业者来说,他们在公司上市之前,往往需要经过以下这几轮融资。
1、种子轮。在这个时候,创业公司只是一个雏形,创业者也只有自己的创意和对未来的蓝图。由于这个时候创业者需要的资金比较少,除了向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寻求融资之外,创业者往往会自筹资金或向亲朋好友筹集资金。
2、天使轮。在这段时期,创业公司已经初步完成了公司产品,并积累了一些核心用户,公司的商业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创业者会向天使投资人、天使投资机构寻求融资。
3、A轮融资。在这一阶段,创业公司的产品已经正常运作了一段时间,产品形式也基本成熟。创业者也能向投资者提交一份详细、完整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公司的前景很好。
4、B轮融资。由于创业公司的模式已经基本完善,B轮融资的目的往往是推出新业务、拓展新领域。
5、C轮融资。大部分情况下,创业公司在C轮融资的时候已经实现盈利,进行融资目的就是为了让公司上市。不过某些需要不断烧钱的创业公司,可能会在上市之前进行更多轮的融资。
融资一般是经过证监会批准,通过券商融资。券商负责发行新股,新股的申购的资金即为融资的资金。被扣除发行成本后打到上市公司账户上。发行的股票价格一般按照原来的企业业绩而定,原股本每股收益大,同样的市盈率就可以享受高溢价,即较高的股价,上市公司发行的价格高了自己当然有好处。融资需要有一定的比例不能无限制的融资,比如政策规定融资额为资产的50%即50W。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材料需要准备什么:
需5证1卡: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开户许可证、法人身份证,贷款卡。另外还有财务报表、验资报告、企业章程、企业简介等书面材料。
④ 公司上市前必须融资吗
一,公司上市前不一定进行融资,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
二,融资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讲,有非常多的好处,而且是必须的。
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方位的竞争,已经不可能有初创公司不靠融资最终在自己的市场上获胜的例子。
你要是不融资,你的同行会融资,他们会借助资本的力量来参与竞争。而你如果只是靠自身的资金积累的话,几乎很难在竞争中获胜。
总的来说,企业之所以要融资上市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个原因,要更多的钱。
不要认为自己的企业不缺钱。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个假设就是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任何一个企业其实都是缺钱的。
不论你现在账上趴着多少钱,或者你现在的收入、现金流多么好,本质上来讲,你的企业都是缺钱的。因为如果你有更多的钱,你就可以做更多的事,你就可以打更大的余量。
另外一方面,多准备一些粮草总是没有坏处的。
创业者很容易对自己的未来预见得比较乐观,实际上几乎所有企业的未来都要比创业者自己想的悲观。
三,举一个例子,很多创业者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公司现在发展得很顺畅,三五年之内就可以解决战斗,实现第一阶段的目标,比如上市也好,或者成为市场的领军企业。
但事实上你做起来需要的时间很可能要比这个长很多。我还没有看到,有十年以内就成为非常优秀的行业领先者的创业公司。
任何一个成功的公司都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即便是最近几年的明星创业公司,例如小米公司、滴滴打车,我没记错的话,今年应该是小米公司的第七年,是滴滴打车公司的第五年。
在我们记忆里边,它们都是创造了奇迹、发展非常顺利的公司,但也都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
所以我们自己的企业,很可能未来要走的路很长。这个时候你账上多一些资金,公司多一些粮草没有坏处。它可以让公司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有更大的余量让自己去发展。
第二个原因,融资之后可以督促我们创始人更加进取。
⑤ 公司上市需要几轮融资
资金是创业发展壮大的生命线,当下很火的“瑞幸咖啡”正是凭借着无与伦比的融资能力,在扩张的道路上急速狂奔,成功在“纳斯达克敲钟”,完成美股上市的目标,此时距离它创立不到19个月,刷新最快上市公司记录。
一个公司从初创到上市需要几轮融资呢?
实践中,公司上市并无具体的融资轮数的限制,完全取决于公司的实际条件。就融资本身而言,对企业即是寻找投资人资金的过程、也是在发展过程中寻求合作伙伴共赢的过程。
公司初创时即获得投资通常被称为“种子轮”或“天使轮”,为为企业在初创时提供必要的弹药;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市场中崭露头角需要扩张时,风险投资人会参与进来,这时根据情况可能会带来不止一轮的投资,就是我们经常听到A轮/B轮/C轮。
随着企业发展,达到或接近达到上市程度时,可能会有一轮融资,即Pre-IPO轮融资,就是上市前融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二十条
本法所称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上市前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