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了解一家至两家企业,了解他们的经济状况,写出报告
佛山照明:传统照明老兵或折戟LED战场 昔日以灯王著称的国内照明龙头企业之一,佛山照明本以为倚靠欧司朗这个全球照明巨头的大股东优势,可以快速引入LED核心技术。然而某种意义上,欧司朗除了是佛山照明的大股东外,更多的是其竞争对手。两家企业同处于佛山市汾江北路,前后不过一二公里之遥,然而两家公司都是生产照明等相关产品。 正因如此,虽然手握LED照明领域多项专利,欧司朗始终不愿意把这些技术引入佛山照明。而为了在LED领域有所突破,佛山照明不得已四处寻求同其他公司的合作。 就在2010年7月,佛山照明与美国普瑞光电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不过,两年来,这一合作的进展情况,佛山照明就再也没有在公告中披露。 而另一方面,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传统照明业务,佛山照明的业绩增长已经出现疲态。公司2012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4亿元,同比减少2.83%;实现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14.13%。尽管公司出现了“增利不增收”的情况,但公司上半年主要是通过卖出控股子公司和压减常年亏损项目来减少开支。同时,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也从2010年的19.83%下滑至今年上半年的 9.43%。 对于佛山照明来说,急需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近年来,佛山照明在新能源、LED行业均积极出手。不过,在最近一个月,佛山照明陆续解散多家合资公司,其中就包括一家LED合资企业与一家新能源子公司。 6月底,佛山照明的首个LED合资案宣布失败,其与丽嘉科创有限公司(香港)于2011年6月合资设立的广东佛照新光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照新光源”)已正式解散。 就在今年初召开的全球LED经销商大会上,佛山照明确立了2012年主要的工作为加大力度发展LED照明产品。 但半年时间已过,佛山照明并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而在日前召开的201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公司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公司战略清晰,正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对LED产品进行全面布局。 和所有的传统照明企业一样,佛山照明(000541.SZ)面临着LED照明转型的危与机。 病急乱投医 去年4月28日,佛照新光源诞生。新公司由佛山照明和丽嘉科创有限公司(香港)合资成立,其中佛山照明以1.22亿的现金出资,占合资公司55%的股份,丽嘉科创有限公司以专利技术出资,作价1亿元,占合资公司45%的股份。 成立之初,佛山照明对这一项目充满了憧憬。 对于丽嘉科创有限公司的专利技术,佛山照明在公告中不乏溢美之词。公告称,通过合资公司的专利技术, 公司可以打破国外企业在LED行业上的专利封锁,顺利进入LED光源行业。同时,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检索分析,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其综合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和市场开发价值。公司认为,这一合作符合公司战略规划和长远发展目标,符合全体股东的利益。 这件被称为新型波长转换机制的LED光源高显色性、低色温白光LED专有技术经佛山照明检测验证,在使用同样芯片条件下,通过该技术可获得显色指数达90%以上、不同色温的LED光源,光效高出国内外同类LED光源25%以上。 事实上,《高工LED》记者从国内一家曾与佛山照明接洽的LED照明企业负责人口中得知,此项技术就是远程荧光粉技术。高工LED产业研究所(GLII)报告称,这一技术并非丽嘉科创有限公司独创。在此之前,包括英特美光电、飞利浦、科锐等国际LED大厂早已对这一技术进行产业化,然而其量产和成本一直不如预期。 “佛山照明之所以被忽悠,一方面是公司在LED转型上的急迫,另一方面则是对合作伙伴缺乏专业性的尽职调查。”在上述人士看来,这是很多国内传统照明企业转型LED的通病。 佛照新光源经过一年时间的运作,其LED照明业务也并不如预期。截至2011年底,佛照新光源公司亏损116.12万元。 记者在佛山照明半年报中发现,除了已经解散的佛照新光源,目前还剩下一家参股公司广东佛照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负责生产、销售LED光源产品、LED照明应用产品,照明安装工程。 佛山照明在2011年年报中称,公司将加大力度发展LED照明,并专门成立LED事业部,密切关注LED照明技术与市场发展动态,持续进行LED应用产品的开发与改进工作,继续寻求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合作方,适时扩大公司LED照明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LED产品销售在公司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然而,《高工LED》记者走访佛山照明总部时了解到,目前公司LED照明部门仅有不到10名工作人员。 记者从佛山照明一家LED封装供应商了解到,传统照明的产品工艺都已经稳定,对技术要求不高,相关技术人员的薪水平均在2000元-5000元之间。由于没有摆脱传统照明的观念和思路而按照传统照明的思路,佛山照明并没有花重金聘请高技术含量的研发人员。 这一反差,在高工LED CEO张小飞看来,过去几年时间里,国内传统照明企业LED转型步伐并不够坚定。“上市公司要看业绩,而LED产品由于没有办法做到量产,业绩也就上不来,最终还是依靠传统业务盈利。” 正是如此,传统照明企业既需要依靠传统业务支撑业绩,所以就无法做到全身心地投入。不做准备工作,将来会遇到更大的问题;做准备工作,业绩通常惨淡看不到盈利的方向。张小飞将这种状态形容为“守”,但守就意味着被动。 而在易特照明董事长冯俊看来,无论投资什么LED照明项目,佛山照明都需要两类人,一是产品经理,一是工程经理。 建立LED工程中心是传统照明企业转型LED的当务之急。因为目前LED照明行业主要以工程销售为主,而LED工程项目专业性强。“虽然佛山照明有经销商渠道,但是他们往往并不懂LED工程方案,不知道怎么跟客户谈工程。” 佛山照明LED事业部经理陈文基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LED照明与传统照明有很大区别,原来是走省级代理,形成多渠道的能力比较强,LED照明现在还没形成多层级批发的格局。在渠道建设上,公司现改为首选地级城市铺设分销网点。但目前仍面临的问题是虽然很多客户感兴趣,但不懂LED照明,需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 今年6月,佛山照明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公司正在急需LED工程人才。 低价抢市埋炸弹 “佛山照明选择低价入市LED,有些令人费解。”今年上半年,《高工LED》记者走访全国灯饰城时,众多经销商表现出自己的担忧。目前市面上同一款12W LED射灯,雷士照明标价300元,勤上光电标价259元,而佛山照明的则是150元。 按照佛山照明的规划,先有量,有了量之后,再建立自己的LED照明生产线。 “佛山照明的LED照明模式是找代工厂做OEM贴牌,但是他们所追求的是低价策略,其上架的LED照明价格与节能产品持平。”业内人士透露。 低价策略能够提高销量,迅速抢占市场。然而,这种低价策略也为佛山照明发展LED埋下隐患。该位人士表示,小批量订购低价产品问题不大,当大批量去推广的时候,就有可能砸掉自己多年以来形成的品牌。 按照目前市场上有质量保证的LED照明产品为标准,其成本价格根本还无法与传统照明相持平。 “佛山照明找的LED照明代工,甚至要求其价格还要低过中山,这对于产品质量而言无疑是埋下一个定时炸弹。” 一位与佛山照明有过业务往来的贴牌厂商负责人表示,为了尽可能降低价格,佛山照明的做法是,尽可能寻找低价LED照明工厂做贴牌。 “低成本的产品不是不能做到,而这关键在于对供应商的控制。”该位贴牌厂商分析,佛山照明在传统照明领域有一个很强的供应商体系,但是在LED照明领域,其对供应商的理解及控制并不强。 但事实上,国内几家规模上亿的LED封装企业相关负责人均表示,自己都曾向佛山照明推荐LED光源器件,但都屡碰钉子。 曲德久表示,无论是成本,还是质量,LED光源与传统照明相差巨大,如果没有供应商支持,LED照明的价格和质量根本无法得到保证。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几家传统照明大厂正在与LED中游大型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关系,以期得到上游技术与原材料成本的支持。 对于佛山照明对供应商“只控制价格不注重质量”的问题,佛山照明一家深圳供应商表示,这让他们很为难。而对于部分供应商而言,他们更愿意选择新兴LED照明企业,因为双方在LED照明生产与销售方面很容易达成共识。 十年替代市场 其实无论是否具备对LED照明的充分理解和市场策略思考,传统照明企业还是始终在过渡期面临着LED照明左手砍右手的困惑。 但是,这并不代表传统照明企业在新技术改革新产品更换时期没有机会,全国也不乏成功转型LED照明的例子。 上海一家传统照明企业,短短半年时间迅速转型为LED商业照明企业,其老板的思路来自于替代市场。该老板表示,在LED照明日益激烈的时候,传统企业已经不能花较长时间去评估LED照明企业及其产品,必须在路上就解决。因为LED照明都是质保三年,而一旦客户被LED企业抢了,就意味着传统照明企业在今后的几年时间便失去了这一客户。 “三年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这个替代是彻底性和永久性的。遗憾的是,目前很多传统照明企业从观念上,战略上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天电光电副总经理曲德久表示,如果替换成LED灯管,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地方就再也不用传统灯管了,这一客户就再也不用你的灯管了。而当到了下一个更换期,这一客户将面临更多的LED品牌企业,更何况还有现有的供应商? 而更让传统照明企业想不到的是,新兴LED照明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快速壮大自己的势力。从去年开始,国内有多家涉及LED照明业务的企业已经在创业板上市,同时销售额也处于快速提升阶段。 财报数据显示,佛山照明1958年涉足照明行业,经过50余年发展,2011年其年销售额为22.61亿元。而成立于1993年的勤上光电,2011年LED照明业务销售额已经达到7.69亿元。 而让传统照明企业一直引以为豪的渠道优势,也正在一步步被新兴LED照明企业渗透和瓦解。据了解,包括勤上光电、万润科技、实益达、洲明科技等LED上市公司都或多或少在布局自己的全国照明渠道。 “传统照明企业也只有剩下不到两年光景,来决定他们能不能继续参与LED照明市场的竞争。”不少业内人士如此评价,如果企业不迅速转变观点,调整方向,主动出击,两年以后就有可能迅速在照明市场上消失。 而在佛山LED行内人士看来,佛山照明进军LED市场最大优势是其雄厚的资金和庞大市场,但公司已错过了占领LED行业高地的最好时机。
② 想学习一下融资租赁的知识,请专业人士推荐几本好书啊
基础理论与实务操作:
1. 《如何投资和经营融资租赁公司》屈延凯
2. 《中小微企业融资租赁操作实务白皮书》前海融资租赁俱乐部、广东中信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3. 《信托与融资租赁》马丽娟
4. 《融资租赁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史燕平
5. 《融资租赁原理与实务》史燕平
6. 《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实务和风险管理》张巨光、沙泉
7. 《基础设施融资租赁》谭向东
8. 《融资租赁在中国:问题与解答》姜仲勤
9. 《融资租赁若干问题研究和借鉴》李鲁阳
10. 《融资租赁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郭丁铭 、罗时贵
11. 《融资租赁制度概论》 史树林、乐沸涛
12. 《中国融资租赁现状与发展战略》 高圣平
13. 《融资租赁公司经营:策与术》 李喆
14. 《金融租赁业务操作实务与图解》高卓、 张媛媛
15. 《汽车租赁》张一兵
16. 《融资租赁与节能环保投融资》史燕平 刘若鸿
17. 《商业保理操作实务》秦国勇
18. 《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和城市地铁融资租赁研究》周晓津
风险管理:
19. 《融资租赁风险管理》程东跃
20. 《融资租赁项目风险分析:知与行 》李喆
21. 《融资租赁风险控制》)胡阳、 孙宗丰
财税:
22. 《融资租赁会计》王少勇
23. 《融资租赁计价方法》李文华、 王树春
24.《融资租赁的税收》
法律:
25. 《融资租赁法律实务》秦国勇
26. 《融资租赁法律手册》张稚萍
27. 《融资租赁登记与取回权》高圣平
28. 《融资租赁运作实务与法律风险防范》李中华
29. 《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江必新
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融资租赁合同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 奚晓明
31. 《企业常用合同范本(租赁、融资租赁合同)》钟安惠
32. 《中德融资租赁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胡晓媛
33. 《融资租赁的监管》李鲁阳、 张雪松
年度研究报告:
34. 《中国融资租赁行业2015年度报告》中国融资租赁三十人论坛、 零壹融资租赁研究中心
35. 《中国融资租赁行业2014年度报告》中国融资租赁三十人论坛
36. 《2014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中国租赁联盟、 天津滨海融资租赁研究院
37. 《中国融资租赁业年鉴(2013年卷)》 (中国租赁蓝皮书) 杨海田等
38. 《融资租赁蓝皮书: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4~2015) 》李光荣、王力
国外图书:
39. 《租赁与资产融资——执业者的综合指南》克里斯布比耶
40. 《设备租赁完全手册?交易商指引:格式、清单和工作表》理查·M.康提诺
41. 《 租赁资产组合管理:如何提高回报并控制风险》汤森·沃克
42. 《租赁与资产融资:执业者的综合指南 》汤森·沃克
③ 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经济效益评价)的计算
基础数据很清楚了,可以根据以上数据填写表格
④ 新产品融资租赁和消费分期是什么关系
我认为融资租赁就是你可以跟他核实消费分析,我认为就是说你根据你目前的财力可以分出分成阶段的进行消费。不是一把娇妻
⑤ 想在天津设立一家中外合资的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急求一份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申请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⑥ 中国融资租赁行业2015年度报告有什么用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年度报告作用:洞悉市场,发现趋势,预见未来!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如若,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请采纳,您的采纳是我最大的动力,谢谢!)
⑦ 什么叫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什么意思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应承租人(用户)的要求与第三方(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由供应商专出资购买承租人选属定的设备。
融资租赁期满后,租金支付完毕,承租人按照融资租赁合同的约定履行全部义务,对租赁物的所有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但仍不能确定的,租赁物的所有权归出租人所有。
由于融资与融资相结合的特点,租赁公司在出现问题时可以收回和处理租赁,因此在处理融资时对企业信用和担保的要求不高,非常适合中小企业融资。
(7)融资租赁研究报告扩展阅读: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租赁为融资租赁:
(一)在租赁期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方;
(二)租赁期为资产使用年限的大部分(75%或以上);
(三)租赁期内租赁最低付款额大于或基本等于租赁开始日资产的公允价值。
⑧ 程卫东的学术成果
著作类
1.《欧洲市场一体化:市场自由与法律》,独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8月版
2.《欧盟基础条约—经〈里斯本条约〉修订》,译著,合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3.《欧洲法律创新》,专著,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4.《中国竞争法立法探要—欧盟对我们的启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欧洲宪政》,合译,译1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国际融资租赁法律法律问题研究》,独著,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7.《中国区际冲突法研究》,黄进主编,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撰写第九章约4万字
8.《民事权利启动》,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合著,第一作者,撰写20万字,并负责统稿
9.《关于法律适用的时间与地域范围——现代罗马法体系第八卷》(译著),合译,本人译10万字,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论文与研究报告
1.“《里斯本条约》:欧盟改革与宪政化”,载《欧洲研究》2010年第3期
2.“欧盟法与欧盟整体力量的形成”,载周弘主编:《欧盟是怎样的力量》,社科文献2008年版
3.“法治:欧洲联盟的一个基本原则”,《欧洲研究》2007年第2期
4.“欧洲联盟法制进程(2008)”,研究报告, 载《欧洲发展报告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Choice between political and legalized mechanism: dispute settlement in regional integration”,载赵海峰主编:《〈欧盟宪法条约〉与欧洲法的新发展》,哈工大出版社2008年版
6.“《欧洲宪法条约》的命运”,载《欧洲宪法的命运2005-2006欧洲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Chinese Rules for Trade Barriers Investiga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Asian Law,vol.6,12.2004
8.“欧盟对华反倾销若干法律问题研究”,研究报告,载《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第11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6月
9.“欧洲联盟法制进程(2006)”,研究报告,载《欧盟的国际危机管理2006-2007欧洲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
10.“欧洲联盟50后:经济、法律、政治与价值建构”,研究报告,合著,载《欧洲联盟50年2007-2008年欧洲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11.“欧洲联盟法制进程(2007)”,研究报告,载《欧洲联盟50年2007-2008年欧洲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12.“宪法草案:欧盟制宪的重大进展”,研究报告,载《欧洲模式与欧美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2月
13.“欧共体私法的协调与冲突法的发展”,载《欧洲研究》2003年第3期
14.“限定自由裁量权——中国贸易壁垒调查程序规则评析”,《国际贸易》2003年4月
15.“应对反倾销的三个误区”,第一作者,载《经济管理》2002年第3期
16.“《国际融资租赁公约》研究”(约4万字),载《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2002年第2期
17.“趋向统一——反倾销法律差异性与统一化协调”, 《国际贸易》2001年第12期(未纳入2001年的述职报告)
18.“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协调——国际反倾销法的晚近发展”,《国际贸易》2001年第9期
19.“欧盟法律的统一化与体系化”,载《2001年欧洲发展报告》(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0.“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管辖权与欧盟的发展”,载《德国研究》2001年第1期
21.“区际法院判决承认与执行的法律依据”,载于《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22.“论国际融资租赁物的所有权”,载于《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0年卷
23.“区际法院判决承认与执行条件比较研究”,载于《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1999年卷
24.“论电子空间中的国家管辖权”,载于《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1999年第5期全文复印
25.“跨境数据流动的法律监管”,载于《政治与法律》199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1998年第5期全文复印
26.“跨境数据流动对国家主权的影响与对策”,载于《法学》1998年第1期
27.“交往利益与国际私法的价值取向——从内国利益优先到国际利益优化的发展”,载于《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1998年第6期全文复印
28.“涉外不正当竞争冲突规则确立的立法与司法实践”,载于《江海学刊》1998年第3期
29.“论主体法律实践准则的构建”,载于《法律科学》1998年第5期
30.“一项国际习惯法规则——国际贸易争端解决中的用尽当地救济规则”,载于《国际贸易》1998年第4期,第一作者
31.“历史视野中的国际私法趋同化”,载于《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32.“论贸易干涉主义与主权平等”,载于《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33.“论涉外不正当竞争的法律适用”,载于《法商研究》1997年第2期
34.“重构国际民商新秩序中的国际私法“,载于《法学评论》199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与导师合作,第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