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盛集团是如何骗取1300亿元的
高盛对于自己的客户声称有一批优质债券,但其实都是次贷债券,就是一些废纸。高盛客户争相购买,高盛又将自己持有的债券谎称是第三方发放债券,以此蒙蔽客户,看不出这是高盛的骗局。次贷债券本身没有价值但它的价格越来越高,在高盛看到泡沫就要破灭之际。通过做空期货产品的手段将自己客户手里的钱流入高盛腰包,可以说高盛利用客户对自己品牌的信任狠狠的杀了他们一刀
记得采纳啊
❷ 谁知道高盛的历届CEO是谁
创始人马可斯·戈德门 第一任CEO
1929年威迪奥·凯琴斯
威迪奥·凯琴斯的继任者是西德尼·文伯格
文伯格和怀特黑特 俩人共同出任CEO
保尔森
现在CEO是劳埃德·布兰克费恩 (由于在次贷危机的大环境中仍然创出了新的利润纪录,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CEO)劳埃德·布兰克费恩今年获得的分红总计6790万美元,再次刷新华尔街CEO薪酬纪录。)
❸ 高盛集团的老板是谁
创始人马可斯·戈德门 董事会主席巴菲特和董事会副主席查理·芒格 1976年,在高盛的高级合伙人莱文去世后,公司管理委员会决定由文伯格和怀特黑特两人共同作为高盛产业的继承者巴菲特 也是高盛的股东之一 拥有50亿股原始股
❹ 高盛集团名声很大,这家公司究竟是做什么的
高盛集团确实非常厉害,而且名列世界500强,高盛集团可以称为是做金融类相关服务的,比如说投资和金融咨询。之所以高盛集团的名声很大,一方面是因为高盛集团历史悠久,另一方面是因为高盛集团的实力非常强悍,接下来给大家具体说明。3.高盛集团之所以名气很大,也是因为他的实力很大。
高盛集团在美国500强排行榜中,17年的榜单中是排名78,可以想象一下高盛集团有多么的强大。这个集团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办事处,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城市。而且积累了几百年的经验和实力,一般的公司是很难撼动的,所以高盛集团的名气很大。
总而言之,高盛集团名气确实很大,这是因为这个集团历史非常的悠久,距现在已经有几百年了。而且他的实力非常强大,拥有众多的会员。可以称这家集团主要是做金融类相关的,比如说做投资和做金融类的服务。
❺ 高盛集团有多可怕
可以通过经济控制一个国家。
香港前金管局总裁,在2009年2月2日暗指汇丰银行遭到操控。高盛自己写了一个研究报告,报告说汇丰银行的坏账准备已经高达301亿美元,亏损高达15亿美元。报告出来,汇丰银行一周内就跌了四分之一的市值,股价一周内下跌25%。
之后,高盛又写了另外一份研究报告,希望做空中国石油,虽然包括申银万国、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大力推荐中石油,但是以高盛为首的国际金融炒家发布相反的报道。因此香港的中石油H股一周跌了12.82%。
那么高盛等银行在2004年,在国有银行要改制的时候,诋毁中国的国有银行,宣传中国国有银行的股价不值钱。最后在这种宣传下,其他投资者都没有购买,而高盛却以低价收购了很多股票。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占有的美国银行以一块多钱的价格收购了建行上市的股权。
结果在2007年下半年,美国商业银行对外宣布,由于次债危机,他们遭到重大损失,可是建行的上市呢,他们赚到了1300亿。100块乘以13亿人口就等于1300亿,就被这些大行席卷一空,相当于每个中国人出了100元。
在2007年的时候越南出现危机,但是高盛却大量收购越南的股票,大量投资越南的企业。高盛对越南的评价有八个字,叫做:越南概念,亚股新宠。甚至高盛把越南纳入了新钻石11国。在高盛的力捧下,越南的股市和房地产飙升。
但是到了2008年4月,高盛开始做空越南,他们将所有资金全部撤出,股价大跌,楼价大跌,只有一个不跌,就是通货膨胀高达25%。这就是一个随意控制其他国家的跨国公司。
高盛的可怕,不在于它的强势,而是它能够短暂的容忍与宽容,但它的宗旨是长远的贪婪。永远要记住,高盛不是慈善家,更不是雷锋。
(5)高盛集团孟宇扩展阅读
作为具有149年历史的全球顶级投行,美国高盛集团一向高坐在金融神坛,在金融危机后依旧保持光鲜靓丽的金融丽人姿态,再加上巴菲特的垂青,一直被称为“华尔街屹立不倒的灯塔”。
在中国市场,高盛一直不太受A股券商分析师界的待见,毕竟坏名声在外,以至于不少人戏称“高盛出来唱多了,是该抛的时候了!”。
高盛凭借它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高度敏感性,早早盯上了中国。为了便于观察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动态,制订进军中国资本市场的策略,1984年高盛在香港就成立了亚太地区总部。
此后,它便迫不及待地大摇大摆进入中国,推出了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包括股票、银行、投资与借贷。它在中国各大经济中心都有其公司与办事处,可谓是过得风生水起。
❻ 高盛集团亚太区总裁和副总裁是谁
总裁是:米歇尔·艾萌斯
高盛亚太区董事总经理 赵军
高盛亚太区董事总经理版 毛向辉
高盛亚太区主管资产管权理的副总裁霍高乐
美国高盛公司亚洲董事总经理李方
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陈静仪
高盛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鲍尔森
美国高盛集团公司副总裁朱顺平,2000年,朱顺平受聘于纽约华尔街高盛集团公司,任银行投资公司副总裁。
❼ 高盛孟宇到了天空财富资本管理公司 他在此公司有股份吗
如果只是单单的管理的话,那就不算股东 。
❽ 高盛集团收购了哪些大公司
1、福建南孚电池 ------------ 美国吉列公司
2、河南双汇肉制品 ------------ 美国高盛集团
3、黑龙江哈尔滨啤酒 ------------ 美国AB(百威啤酒)
4、黑龙江佳木斯联合收割机 -------------美国约翰迪尔
5、福建雪津啤酒 -------------比利时英博
6、四川双马集团 -------------拉法基
7、深圳发展银行 -------------美国新桥
8、G华新 -------------HOLCHIN B.V
9、G东睦 -------------睦特殊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10、华润锦华 -------------华润轻纺
11、桦林轮胎 -------------新加坡佳通轮胎
12、江苏无锡威孚 -------------德国博世
13、西北轴承 -------------德国FAG公司
14、锦西化机 -------------德国西门子
15、TCL国际电工 -------------法国罗格朗
16、上海轮胎橡胶 -------------法国米其林
17、上海贝尔 -------------法国阿尔卡特
18、深圳赛格三星 -------------韩国三星康宁
19, 德龙钢铁-----------俄罗斯第二大钢铁企业Evraz
20.统一石化----------英荷壳牌
21.娃哈哈--------达能
22。乐凯---------日本
还有:1 美加净:该品牌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的份额。1990年,上海家化(29.41,-0.66,-2.19%,吧)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收回美加净商标,但已失去了宝贵时机。
2 中华牙膏: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如今,中华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少得可怜。
3 活力28:1996年,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后,双方规定的合资公司洗衣粉产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诺没有兑现,前3年共投入1.84亿元用于“活力28”宣传的广告费用也成了一纸空文。“活力28”这个知名品牌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消失了。
4 南孚电池:自1999年9月起,通过数次转让,2003年,72%的股权落入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10年,市场占有率不及南孚的 10%。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后即退出海外市场,一半生产能力被闲置。如今这一曾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中国第一的电池品牌已经不属于民族品牌了。
5 乐百氏:2000年,乐百氏被达能公司收购,现在乐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场。此外,达能还在中国收购了上海梅林(8.89,0.00,0.00%, 吧)正广和饮用水公司50%股权,汇源果汁22.18%股权。还在乳业收购了蒙牛50%股权,光明20.01%股权。这些企业都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是行业的排头兵。
6 小护士:法国欧莱雅2003年收购小护士。5年后的今天,小护士在市场上也几乎销声匿迹。
7 苏泊尔(12.89,-1.10,-7.86%,吧):苏泊尔品牌销售额占压力锅市场40%,评估品牌价值16.248亿元。2006年8月,法国SEB(世界小家电头号品牌)获得苏泊尔控股权。
8 大宝:2008年7月30日,强生宣布完成对大宝的收购。至此,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已形成外资主导的局面。
虽然还打着福建产什么的旗号,但股份并不在我们手上,而今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也为数不多了。不仅如此中国许多民族品牌都大量的引入外资,为外资对我们民族企业的收购埋下隐患!
民族企业也需要一些精神,也许我们可以去参看一下日本和韩国的企业。
二战后的日本是百废待兴,索尼公司也是其中之一,当索尼开发出一款半导体收音机产品销往美国时,当地的经销商说:“你们索尼没什么名气,但美国人都知道我们的牌子,贴我们的牌子我能一下子给你10万美金的订单。”当时索尼所有的流动资产也没有这么多。但创始人盛田昭夫经过认真考虑,拒绝了这个要求。二三十年过去以后,人家问盛田昭夫你在商业史上、你在索尼发展史上最好的商业决策是什么?他说我最好的商业决策就是拒绝10万美元的订单,从而树立了索尼的品牌。在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日本人那种执着的精神,这是一种民族气节,做品牌,也必须有一种精神在里面。
❾ 高盛集团这么厉害,为什么他们集团的董事长不是世界首富
董事长不拥有公司他只是股东代表,高盛背后的财团才有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