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企业集团法律比较研究

企业集团法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2 20:28:26

⑴ 美国、德国、日本经济模式比较研究与择优借鉴

【内容提要】经济模式是世界经齐学所研究的重要课题,公司治理模式又是当今学术界的热点问题。经济模式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基于一定的环境条件和文化传统而形成的经济运行的相对定式。本文对经济模式进行了界定,论述了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三种经济模式的不同特点,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对这三大模式进行比较研究。这对建立中国式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企业行为理性化。
【关 键 词】经济模式/三大模式特点/企业理性化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某一经济运行主体如果在一定时间,并在国际经济领域能够取得突出的经济成就,占据显赫的竞争地位,其发展方法就必然引起人们的重视,措致处于竞争弱势各个不同的主体,予以研究甚至学习模仿。如战后,日本、德国的迅猛发展,导致人们对于日本、德国模式的重视。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因为学习日本模式并取得成功,并统称为东亚模式。欧洲的一些国家因为崇尚德国模式而纷纷要求加入欧洲经济联合矩阵。20世纪90年代,美国取得“新经济”创记录的繁荣,美国模式再度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美国高科技企业进入调整,股票市值大幅度缩水,又出现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造假事件的冲击,一些人开始怀疑,甚至指责美国模式的弊端。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关于经济发展模式优劣之争。
经济模式作为世界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予以重视并加强研究。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确立适宜的发展道路和运行方式。有必要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利用后发优势,有选择地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模式中成功的运作方式。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效的,新的发展模式。
一、经济模式概念辨析及层面确定
孔夫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为使我们的研究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我们需要“正名”,即对于文章所探讨的概念的本质特点、范围和层面,进行明确的阐述和规范。
1.概念辨析
为了清楚地认识和科学地把握经济模式的本质特征,我们把与经济模式概念相近的几个概念加以分析
(1)经济制度:又称“社会经济结构”,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即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例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2)经济体制: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决策并执行有关生产、收入和消费决策的一组机制和制度,任何经济体制都是由决策结构、经营结构和动力结构组成的。[6]
(3)经济模型:对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关系进行抽象的、简化的表达。表达方式可以是一张图、一个统计表或数学方程式。因为所采用的基本上是数学方法,所以常称为“经济数学模型”。
(4)经济模式:各种经济成份的构成形式和调节经济运行机制的一定式样,是撇开经济活动中的次要因素和细节,对现实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框架和原则所作的抽象;也可以是对国民经济基本运行规则、增长类型以及主要经济政策在理论上的一种设计和构造。前者属于实证研究范畴的经济模式,后者是规范研究范畴的经济模式。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经济制度决定一国的性质,是社会经济深层次的东西,与政治关系较为紧密,具有稳定性。因此,西方经济学家往往把经济制度看作象太阳系、河流系统、生物系统、机器系统等等一样的自然物质系统。[1]经济体制属于操作层次,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组织、管理、调节国民经济的体系、方式、方法的总称。经济体制受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和制约,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体现,因不同国情及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而异。经济模型是用数学方法对经济现象的解释。经济模式是建立在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介于经济体制与经济模型之间的一种经济发展定式,经济模式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对现行经济进行抽象而得到的比较特色的东西。
经济模式的本质特征是形成于一定时空之中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形成鲜明特点的经济发展方式,常常称之为经济发展模式。如国外许多文献中,经济发展模式甚至被视为经济发展道路的同义词,如development model,development pattern,development path或form of development,反映一国发展的轨迹。因此,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以经济增长为前提和基础的经济发展基本特点,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模式的中心内容就是分析人均gdp的发展趋势和gnp内部的各种组成部分的发展趋势之间的关系,及其收入分配关系;经济发展模式也注重探索市场运作方式和手段;研究政府与企业及市场的关系。
2.分类方法
根据不同的标准,经济模式有不同的分类。按经济制度进行划分: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按地理位置进行划分:斯堪的纳维亚模式和亚洲模式;按制度差别进行划分:银行体制和信用体制、个人主义和共产主义、劳动市场调节的联合方式和非联合方式等;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发展中国家(地区)市场经济模式和转轨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法国人阿尔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主要分为两种:美国模式和莱茵模式(包括法国、荷兰甚至日本在内);根据“新制度学派”的观点,资本主义的模式划分为:市场导向资本主义、政府导向资本主义和谈判或协商资本主义。还有划分为国家需求管理型、福利国家型、社会市场型、强调公共管理的指示性计划型和国家发展导向型等等。
我们在本文所采用的分类方法,就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三分法。这样分类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认识和把握各种模式的特点,形成既定模式的历史文化原因,针对国际市场状况而取得的特定功效。
3.层面确定
模式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范畴,根据作者选择角度的差别,根据研究对象的状况,经济模式往往具有不同层面的具体意义。在经济学领域,可以指具体企业以及产品,如ge模式、戴尔模式等;也有的指产业或部门以及地区的发展模式,如信息网络模式,硅谷模式等等;还有的指国家、地区或者合作体模式,如美国模式、东亚模式、莱茵模式等等;还有更广泛地从经济制度层面来论述模式的,如资本主义模式等等。
关于经济发展模式,我们认为:首先是对于经济运行实践中,取得显著经济绩效的主体的成功运作方式的总结。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表明,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总是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取得了突出的竞争力后,其模式才引起重视和模仿,也正是为了有效地提升国际竞争力,我们才重视研究、总结各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次,既然是模式,势必要着眼经济发展中已经成型的一些特点和方法,表现为一定的发展定式,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经济发展模式最本质特点则是其动态性特点,它是对经济发展有效方式的总结,并且要对现行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具有示范和推动作用,如果不从发展的动态角度予以研究,模式趋于刚性,或者僵化,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再次,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的是一个经济学范畴,它是对于经济过程某一主体成功运作方式的总结,但是该主体的构成,背后是人的设计和推导,任何一个经济模式都深深地打上文化的印记,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经济表现,只有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的背景中分析,才能够透视该模式的本质特点和深层结构。最后,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比较的范畴,无论是处于同样的经济制度下,还是立足不同的制度背景,通过比较,才能更加显示出该模式的本质特征。当前,我们把经济发展模式都置于开放的全球经济的状态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在全球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成功方法,以便于我们在市场运行和国际竞争中,择优借鉴。
我们在本文所使用的经济模式,主要是以国家宏观层面为主体内容,也包含着国家关系方面的区域合作体。从这个角度出发,德国模式,也可称为莱茵模式,扩展出来,也可以指以德国发展模式为核心的欧盟模式。 二、三大经济模式的比较
当今的多极世界中有美国、日本、欧洲三大经济为中心,它们的经济模式有较强的代表性。其中欧洲的发展已经有以德国经济为师的趋势,德国模式已经明显地成为新欧洲的典范。本文将德国模式作为欧洲的代表。
1.三大模式的不同特点
美国模式是商品经济发展模式的总结。有利于投资、高效和生产力与经济的发展,它起源于英国,在美国达到顶峰。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戴维·柯茨认为:[4]这种模式中“积累的决策权主要在私人公司,它们可以自由地最大限度地追求短期利润目标,通过金融市场获得资本;劳动者只能享有有限的和法律明文规定的劳动所得和社会权利;人们对社会政治和道德的总体认识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美国模式的主要优点有:弹性很强的劳动力和产品市场,低税,激烈的竞争和股东资本主义——股东对管理者施加压力,要求使他们利润最大化。缺点:收入差距悬殊,低福利救济,“公共物品”——例如初筹、中等教育——质量差,公共服务与其社会财富不成比例,低投资率和很低的储蓄率。这种模式又被称为“盎格鲁-萨克逊”资本主义或“自由资本主义”模式。
日本模式是20世纪60-70年代形成的,取得了震憾欧美的“世界奇迹”。日本模式的主要特点:第一,核心是“追赶”欧美,成为重工业化的先进工业国。第二,关键是“后发效益”。第三,加强政府干预。第四,引进技术。第五,出口主导、“贸易立国”。第六,实行统制金融。戴维·柯茨认为:日本模式在“积累决策方面依靠私人公司,但决策最终采用与否,还必须要同公共机构进行紧密磋商之后才能决定下来,并且政府部门和银行在决策过程中起着间接的影响作用;倾向于削弱劳工的政治和社会权力,但对劳资关系的形式留有余地,主张通过公司的福利措施将劳工和私人公司的关系融洽起来;主流文化在内容上似乎是保守主义与国家主义”;日本政府具有远见的指导,日本企业与政府密切合作,日本银行与公司交叉持股,日本的股民力量相对较弱。日本模式曾经是“追赶型现代化”取得成功的经济模式,优点有:终身雇佣制促进了忠诚和高熟练度;公共服务(尤其是教育)质量高;银行与其他工商业企业关系密切;公司交叉持股使管理者受到保护,免遭失去耐心的股东影响,从而使之得以对投资采取长期观点。缺点:受到保护、没有完全暴露在市场力量之下的公司受到的促使其高效率地利用资本的压力很小。这种模式又被称为政府导向资本主义、“亚洲资本主义”或“开发政府”。
德国是所有发达国家中公开宜称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国家,主要特征是银行和公司间关系密切,银行以股东和放款人的双重身份对公司实行监督。德国模式追求的是三个目标:创造高利润、利益分配平衡和较高的收入水平。戴维·柯茨认为:在这种模式下,“国家对资本的积累的直接干预程度可能比较小,但政治体制严格地确立了一整套劳工权利和福利措施,使得有组织的劳工拥有了一个颇有影响的市场和直接参与劳资谈判的能力;主流文化是社会民主和基督教民主”[4]。德国模式的优点是:出色的教育和培训;慷慨的福利国家和工资差距较小,培养了社会的和谐;公司和银行的密切关系助长了高投资。缺点:劳务市场和产品市场的限制较多,权利过大的工会、高税率、过分慷慨的失业救济和对劳动力市场及产品市场的广泛限制等导致了失业率居高不下。这种模式又被称为谈判或协商资本主义“欧洲福利资本主义”,甚至是“莱茵模式”。
2.三大经济模式比较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学探讨的永恒课题之一,三大经济模式对政府作为一个经济因素有不同的态度。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的主体,其发展水平可以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因而在经济模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应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对这三大模式进行比较。
第一,三大经济模式中的政府因素:美国模式强调个人成功和短期金融利益,其市场模式就是自由开放;日本模式和德国模式强调集体成功与长期利益,其模式就是政府干预。
美国模式中,美国政府对市场干预手段是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间接调控。政府在决定资本和劳动相互作用方式上仅起到极其有限的作用:政府的任务是创造优良的货币,防止垄断扭曲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和危及自由开放的贸易,从而保证和便于市场充分发挥其功能;此外,政府的经济行为还包括提供公共产品(比如防务和社会基础设施);政府(尤其在联邦水平上)对消费品制造业的政策带有浓重的自由主义思想,长期以来一直而且将继续是在有限的范围内,以塑造市场为中心。德国模式实质是国家调节下的市场经济模式,政府采取直接干预(对价格形成控制、各项政策规定和参与企业投资等)和间接干预两种手段调节市场运行中的偏差。作为后工业化国家(这里指19世纪英国和美国之后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德国政府充当经济现代化的实施者:德国政府在“推行各阶级合作主义模式的劳工法则中起了重要作用,实行了积极的劳动力市场和福利政策;德国政府以一系列关键方式直接影响了当地的产业积累率”。但德国政府在经济中公共部门的介入和指导没有日本那么广泛。战后日本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国家计划和指导所发挥的开发性作用。关于日本模式中的“开发政府”理论是指日本是一个建立在国家官僚和私人企业、产业界紧密细致合作关系之上的,是“国家指导的高速增长体系”。日本通产省及其作用是日本模式的鲜明特色和创举,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指导经济活动。特别是对企业决策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和诱导,依靠财政、金融、税收等经济杠杆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间接有效的调控,并一直管到微观,落实到企业。
总之,战后各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活动不仅是种类和效果不同,实际上就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随着时间流逝也有所不同:现在各国所实行的政策重点之间的差别与五六十年代已有了很大的不同,都在不断地总结和学习其他模式的有效方式,调整和改革经济发展模式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二,三大经济模式中的企业因素。美国模式中企业格局是:核心500家大公司,周围是一大批中型企业,边缘是数以万计的小企业。私营工商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企业制度的典型是公司制。大公司依靠庞大多变的证券市场生存;由于股东对公司管理层施压,要求利润最大化,因而也有人称之为“股东资本主义”;强调个人作用,赞扬企业家的主动和创新精神;认为企业中股东出钱,企业家和经理出脑力,工人出劳力,三者平等结合,其中股东在企业管理方面有较大发言权,执行业务的经理绩效最为关键,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经营管理人员年薪视利润的多少而定。企业筹措资金的办法,不外是靠自身积累,向银行贷款,向社会发行股票、债券集资等三种方式。美国企业筹措资金,比较侧重于发行股票、债券方式。美国模式中金融市场发育比较成熟,大多数居民手中都握有公司的股票债券,表现出较强的风险意识,追求获得丰厚的分红收益。美国证券公司种类很多,股票价格的升降,反映企业经营的好坏,推动企业必须讲究经济效益。
日本模式中日本企业形成以大企业(母企业)为顶点,中坚企业(一般为子企业)为骨干,广大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垂直型”企业群体结构。公司和银行集团关系紧密,通过复杂的互相持股网联系在一起;由于银行和其它工商企业关系密切,公司管理者受到保护,从而使之能够不受股东影响进行长线投资;日本模式侧重企业的利益,它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份额和获得尽量多的利润;日本企业强调集体作用,集体决策,一般先由下而上提出经营管理中的问题,然后请有关人员参加讨论,再由领导层集体做出决策,不强调个人的作用;提倡大家庭情感,劳资协调矛盾,工会不起作用,不允许独立活动,也无全国性统一工会组织。在日本企业股东只提供资本,董事会作用不大,实际管理公司者为经理阶层,因此有人称日本为法人资本主义。日本企业筹集资金,主要依靠储蓄和银行,据有关资料统计,战后日本企业资金筹措大约有60%以上是商业银行提供,25%产生于利润留存及资产折旧,只有10%-12%来自于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企业不急于追求短期利润而着眼于长期占有市场份额。日本公司之间竞争激烈,同时它们之间也很重视合作关系,尤其在国际市场上是“竞争加合作”关系。日本企业集团内部结构严密,大致包括综合商社—银行—生产厂家三部分,也就是说集信息、销售、资金周转和生产开发为一体。
德国模式中企业组织的法律形式主要有三类: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公司的股权结构主要以法人持股为主。公司实行共同决策制度,吸收工人参与经营管理。德国与日本同样重视储蓄,企业普遍实行监事会制度,其职权是:选举董事会成员、决定企业方针、投资方向,审查预决算、讨论工资制度;银行在吸收居民存款和对企业放款中起关键作用,而对股票、债券市场、社会集资方面比较薄弱。德国银行对企业大力支持。作为中央银行的德意志联邦银行的独立性很强、执行严格的货币政策和监督商业银行的业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制造部门经历了空前的失业水平和低效益状态,在90年代的后5年gdp增长维持在每年2%的水平;日本企业在遭遇1990年东京股市崩溃后增势也不好,事实证明“日本企业系统”模式没有很强的适用性。同样,美国企业管理模式也是同本国内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完备的市场体系分不开的。
http://lunwen.cnkjz.com/lunwen/72/137/lunwen_222544.html详情

⑵ 中日企业文化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立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外,还颁布了一些临时、个别的为促进某一方面企业发展和采取某种措施而制定的“促进法”、“振兴法”、“助成法”、“特别措施法”、“临时措施法”等等。如《企业合理化促进法》(1952年)、《中小企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1961年)、《零售商业调整特别措施法》(1959年)、《稳定特定不景气行业临时措施法》(1978年)等,从扶持、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对搞活企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立法仅仅是一个方面,执法才是关键。日本的企业法大约有85%是由执行部门起草的,官员草拟法案前先和企业代表及大众商议,商议的方法有非方式的聚会,或是由各个部门召开正式的咨询会议。由企业代表、研究机构专家及公益团体会员组成的各种咨询会议在日本多达数百个。经过多方面的协商,获得通过的政策或法律往往较容易执行,因为立法过程实质上就是企业界与政府间信息和观点交流的过程。中国的企业法在起草时也进行了调查研究,但要更好地贯彻执行企业法,增强企业活力,仍需进一步努力。

三、增强企业活力的政策措施

增强企业活力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要全社会各个部门共同努力,不仅要有法律性的措施促进和保护,而且还需要有政策性的措施引导。法律性的措施和政策性的措施两者也不是绝然分开的,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共同起作用。法律往往是由成熟了的政策转变而来,政策为法律实施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中国在颁布一系列企业法的同时,国务院还制定了一些政策措施,对搞活企业起到了保证和促进作用。全民所有制企业两权分离,从政策上规定了以经营责任制、承包制、租赁制以及试行中的股份制等形式,着重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方面着手。为了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共中央于1991年9月专门召开了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的中央工作会议,分析了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内、外部因素,制定了20条措施,其中有12条措施就是为改善企业外部环境的;(1)适当增加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2)酌情减少部分企业的指令性计划任务,扩大其产品自销权;(3)适当提高部分企业的折旧率,逐步完善折旧制度;(4)适当增加新产品的开发基金;(5)补充一些企业的自有流动资金;(6)适当降低贷款利率;(7)给予部分企业外贸自主权;(8)进一步做好全民所有制大中型骨干企业的“双保”工作(即国家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条件,企业保证完成国家计划任务);(9)继续抓紧清理“三角债”;(10)进一步做好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的试点工作;(11)治理“三乱”,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12)降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所得税率。这12条措施集中到一点,就是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创造条件,提供服务,除了改善外部条件的12条措施外,国务院还提出了搞活企业从企业内部方面着手的8条措施:(1)坚持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2)继续贯彻《企业法》,健全企业内部领导体制;(3)积极推进劳动工资制度改革;(4)把国营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5)进一步加快技术进步;(6)坚持从严治厂,加强企业内部管理;(7)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8)切实加强对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领导。

国务院还专门发出通知,将1991年定为“质量、品种、效益年”,进行了“打假捉劣”的“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消除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此外,为了减轻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负担,劳动部提出,对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根据其需要及时输送合格的劳动者,采取其他措施安排城镇劳动力和企业待业人员就业,不再向企业“塞人”。

始于八十年代初的我国股份制企业,目前已有3220家(不含乡镇企业中的股份合作制和中外合资、国内联营企业),其中企业间法人持股和内部职工持股的试点企业约占股份制企业总数的95%以上。⒁目前我国的股份制企业,大体有四种类型:法人持股的股份制企业;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的股份制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但股票不上市交易的股份制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股票上市交易的股份制企业。这四类股份制企业各有特点,各地主要进行第一和第二类股份制企业的组建和试点,第三类只限于广东、福建、海南三省,第四类则只限于上海和深圳两市。在《公司法》、《证券法》、《证券交易法》等有关法规一时不具备出台条件的情况下,国务院有关部门于1992年陆续颁布了一整套政策性的文件。全套政策、法规由三个层次共15个文件组成:第一层次,是由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等部门联合颁布的《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1992年5月15日),对股份制企业试行的目的、原则、组织形式、股权设置等作出了规定,确立股份制企业组建和试点的指导思想。第二层次,是国家体改委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1992年5月15日),是关于公司的法规性文件。第三个层次,是关于股份制宏观管理、会计制度、劳动工资管理、税收问题、审计、财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工商登记等12个方面的暂行规定和有关制度。另外,国务院有关部门下发了一些配套的政策文件,为企业股份制的试行提供了保障。中央、国务院于1992年6月16日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也为发展第三产业的股份制企业提供了依据。

日本政府把由产业扶持政策、产业调整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保护政策和产业组织的产业政策与有关的经济计划结合,保进企业的振兴。

1949年,以编制特别会计预算方式的平衡,全面废止政府补贴、全面停止复兴金融公库的贷出活动、确定一美元兑360日元的固定汇率为目的的“道奇计划”,以及尽快制定稳定财政、金融、物价和工资、最大限度提高出口的产量等措施的“经济安定九原则”实施,使战后持续不断的通货膨胀大体上得到了控制。《中小企业诊断制度》(1948年)是政府为指导中小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有效运用设备、资金等而制定的。政府根据企业提出的申请,从各种角度就企业的现场设备、生产方法、技术、产品、质量、成本、经营方针、经营内容等加以调查和“诊断”,提出有益于改善技术与经营的劝告,必要时给予指导。由于“诊断”效果显著,接受诊断的企业不断增多。政府除了通过“诊断”来协助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并从财政金融方面加以政策扶持外,还通过淘汰、合并和“系列化”对企业进行整顿,以确保增强大部分企业的活力。

五十年代始,钢铁、煤碳、电力、合成纤维等部门正为其部门合理化而进行设备投资,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我国产业合理化的方针政策》(1951年)、《钢铁工业和煤碳工业的合理化政策纲要》(1958年)。1955年,政府运用对重要机械和合理化机械实行特别折旧、对重要产品免税、对重要机械的进口免征关税等特别措施,推行产业合理化以求搞活企业。1953年又制定了扶持合成纤维产业的五年计划,1955年7月制定出对石油化工部门的扶持政策。

七十年代起,由于中东战争使石油价格提高,使日本工业布局的不合理而造成地区工业发展不平衡,以及日本发展中长期积累而得不到解决的矛盾开始激化、表面化,这给日本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政府为此开始转向引导企业发展那些能够抵挡资源冲击、适应性强、技术性高、能源消耗小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政府在增加对国内知识密集型产业投资的同时,指导企业将公害大、耗能多的企业转向海外,并要求节省能源和资源。《省能源政策基本方向的规定》(通产省1974年公布)、《特定不景气地区中小企业对策临时措施法》(1978年)、《特定不景气产业稳定临时措施法》(1979年)等的颁布实施,就是为了推行该政策所采取的措施。通过国家强制手断实施的不景气对策措施,引导和协助企业摆脱了困难,从政策上为搞活企业提供了保证,也为日本经济朝加工业、轻工业方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从日本主要出口产品的变化可见其产业政策转变的一斑:六十年代出口产品为钢铁、化纤和机械;七十年代为汽车;八十年代初、中期为家电;八十年代后期为计算机、新材料等高技术产品。知识密集型产业下策遭到了靠重工业,化工业发家的垄断资本集团的强烈反对,大量的投资导致了通货膨胀,知识密集型产业使大量劳动者失业,等等。这一切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一样,是随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而产生,这些政策既解决了一些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但又形成了一些更难以解决的新矛盾。资本主义社会无法从根本上根治它经济上的弊病。

四、企业增强活力的经营管理措施

企业立法和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为搞活企业提供了好的外部环境。企业能否增强活力,关键还在于其内因——企业依据法律和政策所进行的经营管理活动。国家今后将只对核电、铁路干线、邮电通信、粮食、石油等少数行业企业和产品经营和管理,而对于一般企业则完全由企业自主经营。

中国的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就花大力气进行内部整顿,广泛地考察和学习世界各国包括日本的企业管理制度。依据企业法和有关搞活企业的政策,企业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搞好管理:(1)在观念上:摒弃过去完全靠国家计划的“产品经济”观念,树立起自主经营的“市场经济”观念;摒弃“大而全”的封闭、分割观念,树立起多层次、全方位开放的观念。(2)在内部领导体制方面:逐步完善和发展“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企业新型内部领导体制。(3)在企业资产管理方面:进一步建立起反映资产经营成果的指标体系,完善激励、风险、强化约束等机制,切实搞活经营。(4)在资金方面:开展挖潜革新、开源节流、严抓产品质量等活动。(5)在职工地位方面:保障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地位,解决好企业与职工的关系,提高干部职工的素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6)在人员管理和工资管理方面:逐步形成企业“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机制。

目前,全国已有18.4万个企业单位建立了厂、车间、班组三级民主管理制度,⒂为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搞活企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各国学者对日本企业充满活力的原因展开了研究,大多归结为“日本式的经营”。这一结论尽管不够全面,但也说明了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是颇具特色的。

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企业内工会制被称之为日本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或“三大法宝”。(1)终身雇佣制。这是劳资之间一种不成文的默契。职工一般都下决心在企业干一辈子,无特殊原因决不会中途离此而他就;雇主招工后不会轻易解雇,即使在经济极度困难时也尽量说服雇工共同渡过难关,把解雇面缩小到最低限度。但现在企业中年轻人“跳槽”的现象增多,使传统的终身雇佣制受到了一定的冲击。(2)年功序列工资制。即职工的工资随年龄的增长和在一个企业里连续工作时间的延长而逐年增加。而且年龄和工龄在学历、能力和贡献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就成为了决定职务提升的重要依据。(3)企业内工会制。本企业的正式职工(被解雇、退职和离职者均失去工会会员资格)无论何工种均混编在一起,工会享有充分独立的自主权。“三大法宝”使得企业有稳定的熟练工人,也培育了员工们的“归属意识”和“忠诚心”,工会在“劳资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指导下,把维护本企业的利益奉为最高原则,从而使得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管理制度、工艺流程和新的自动化机器都比较容易在日本企业中实行使用并推广。例如1931年美国人始创的“质量管理”(Quality Control)制度,六十年代移植到日本后发展成为不仅包括从产品的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而且囊括计划、开发、总务等各个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TQC)制度。此外,企业的决策、执行机构的统一以及“U型决策方式”(却企业最高领导者提出战略性的大方向,让下级进行讨论,并将方案顺次地收集到上级组织中,最后由最高领导者批准或决定这一方案),也起到积极的作用。职工在参与“TQC”或“U型决策”活动时最无偿的,完全凭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把质量关和成本关,自觉地献计献策,为生产作出贡献。

“提高劳动者的纪律、工作技能、效率、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组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搞活企业的条件,“也是发展经济的条件”⒃。资本主义的企业管理制度,“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⒄日本企业管理制度中的“TQC”活动和“U型决策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事实上很多企业采取这些方法已取得了成效。其企业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的统一,也可借鉴。但日本企业的每年春季为增加工资的劳资之间展开的“春季斗争”,也反映了日本企业与工人的根本矛盾。中国全民所有制企业有其特殊的情况,因而内部实行的是厂长、职代会、党委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的领导体制,对于存在诸如承包的短期行为、厂长权力得不到根本落实、管理人员素质低等影响增强企业活力的因系,通过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学习别人好的经验和做法,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增强企业活力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仅靠一个方面、一两部法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确立企业的法律地位,以法律的、政策的措施为增强企业活力创造条件,企业本身也要逐步完善经营管理制度。

四、健全企业约束机制的法律措施比较

企业要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行竞争、联合,与其他经济主体发生合同关系。由于企业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一种经济组织,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它往往从其自身经济利益这一角度出发去开展经营管理活动。而政府则是从整体利益方面来考虑问题的,因而在管理和干预经济时,对企业的行为就要进行必要的法律约束,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对企业的约束机制一般由确定企业的义务、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等方面有机组成。

一、企业的义务

在中国,企业一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成立,领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即具法人资格,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还须承担相应的义务。(1)企业对国家应尽的义务:保护国家财产不受侵犯,有效地利用并使之增值,自负盈亏;完成国家规定的社会公益目标或者生产指令性计划产品;保障国家固定资产的正常维修、改进和更新设备;依法上交利润和交纲税金;遵守有关财务、劳动工资及物价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2)企业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对消费者和用户负责;搞好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讲求社会效益和环境经济效益。(3)企业对职工应尽的义务:维护生产秩序,搞好劳保工作;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加强政治思想、法制、国防、科学文化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支持和奖励职工的科研、发明、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其他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依法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

企业如果不履行企业法中规定的义务,或者违反其他有关的法律规定,它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即承担违反法律的责任),主要方式有:(1)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支付违约金等。(2)行政法律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经济处罚等。(3)直接责任者的刑事法律责任。

在日本,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享受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一般地,企业法中多以扶持、鼓励企业的发展为内容;而在民法等中则有罚则的规定。企业除了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以及依法纳税义务外,根据不同的情况还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近来年围绕公害、环境污梁和物价滥涨以及石油危机等问题,不少学者提出了企业的社会性责任的主张。就法律上的企业责任而言,主要有:(1)企业的民事责任。它包括了民法中的民事责任,如侵权行为责任或合同责任;商法中的民事责任;公司法中关于经营者的民事责任;经济法中的民事责任等。(2)企业的行政责任。如商法规定行政机关对企业干预时可采取向法律提出请求,法院依据该请求发出解散令。(3)企业的刑事责任。如商法中对经济管理人员的罚则,发起人、董事等的特别渎职罪(商法第486条)、超量发行罪(商法第492条)等等。

二、完善企业管理体制的措施

对企业的管理,既有约束、监督的一面,也有支持和服务的一面。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32条的规定:“在国家经营的企业中,目前时期应实行工人参加生产管理的制度,即建立在厂长之下的工厂管理委员会。”国家经济机关通过对厂长的委派来实施对企业生产行政工作的管理。之后由于历史的原因,曾实行过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革命委员会”的一元化领导等,直至粉碎“四人帮”后才恢复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从1980年始在少数企业开始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以后在《厂长工作条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加以规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负责制、全心全意靠工人阶级”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

国家对企业的管理,特别是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管理,已从过去的直接插手其经营到依照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政府对企业进行协凋、监督和管理,为企业提供服务。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财产,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企业财产的所有权。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分别行使对企业考核、审查、审计,决定或批准企业的资产经营形式和设立、合并、分立、终止、拍卖和批准企业的被兼并和破产申请,决定或批准企业厂长的任免和奖惩等职责。同时,政府还采取一定的措施转变管理职能,为企业提供服务。

国家对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管理是多方面的。除了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的指导、监督、检查等行政管理外,有关部门也依法对其行使产品质量、商标、物价、计量、税收、劳动、外汇、广告、卫生、环保等方面的管理。同时各地区的企业协会或组织,或者按行业组织的企业联合会也进行着必要的服务和管理。

长期以来,由于盲目上马、重复建设,加上企业的技术设备落后,经营管理混乱,造成了产品的大量积压,连年亏损,使一些企业陷进困境,不但使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也使国家的资产不断地被蚕食。为了打破以前那种“要活活不好,要死死不了”的僵持状态,除企业自行决定外,国家对长期亏损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这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机制,加快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进一步搞好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一项重要措施,也体现了国家对企业实施管理。

金泽良雄指出:“对企业的国家管理,是以国家的权力,全面地限制(或约束)私人企业活动,从而使其服从于国家一定目的所采取的企业约束措施。”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日本对企业曾实行国有化或对企业设备征用。而以后则以综合性的限制来实施国家的管理,以保证经济的顺利发展。战后,日本的企业在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普遍实行了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采取了分权经营原则,即大企业将经营权层层“下放”,赋予基层企业以一定的主动权,以期实现经营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日本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具体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1)自由控制。政府授权私人企业自己去完成发展目标,同时实行自我管理。(2)国家统制。在国家的监督指导下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国家的目标优于企业的目标,企业服从国家之需要。这种方式主要体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公营企业。(3)官民协调。这种方式是自由控制和国家统制相结合的折衷,企业自己掌握着所有权与经营权,而政府仍然对企业有一定的决策权和影响力。政府在制定有关的企业法或经济政策、计划前,采取多种形式征求企业的意见,在官民协调之中实施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另外,如贸易振兴会、经济团体联合会、行业联合会等许多私人或半官方机构也分担一部分政府对企业管理的职能。政府各职能部门如海关、财政等对企业也实施有效的管理。

三、企业经营活动的约束措施

企业对外的经营活动主要体现在竞争、联合及合同关系方面。政府一方面鼓励企业正当的竞争和联合,另一方面又依法对企业不正当的竞争和龙断性的联合加以限制和制止,以求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中国和日本两国根据自己的特点,对企业加以必要的限制,以健全企业约束机制,在具体措施中既有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些共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点。

改革开放后,中国从过去的产品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但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企业处于这样一种经济体制中,既要竞争,又要联合,要与其他企业发生各种各样的合同关系。不讲竞争体现不出市场经济的规律,否定联合则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没有合同关系就无法使企业与其他的经济主体发生商品经济关系。因而社会主义国家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法律之下、带有协作性的竞争。企业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约束是必要的。

中国目前虽然没有一部统一的禁止垄断法或反不正当竞争法,但从现有的法律来看,对不正当竞争的限制已有了一些规定,并将逐步完善起来。《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的相继颁布实施,还有一系列合同条例及关于清理整顿公司的决定。另外,《商标法》、《专利法》及有关广告、物价、卫生等管理条例都对不正当竞争、垄断性联合、不正当的经营活动作了限制性的规定。

如果企业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的债务,为使债权人得到清偿,使无能力的企业退出竞争市场,中国还建立起了相应的企业破产制度。虽然1986年颁布的破产法只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但它体现了破产还债、破产淘汰的特点,也是从最后的措施上对企业的经营、竞争作了约束和限制。依《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其他所有制企业法人因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还债,债务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还债。

被称之为日本经济宪法的《禁止垄断法》颁布于1947年,它在日本的经济法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战后,美国认为以四大家族血缘关系为中心而形成的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四大财阀通过控股公司等各种手段控制了日本全部企业的四分之一,是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经济基础,因而采取了解散财阀的措施。1947年以美国反托拉斯法为蓝本颁布了《禁止垄断法》,并参照美国的联邦交易委员会而成立了日本的公正交易委员会来监督实施该法。针对四大财阀以外的一些大企业,日本还颁布了《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排除法》,对一些大企业实行分割措施。早在1934年,日本就颁布有《不正当竞争防止法》。因为当时日本参加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依公约之要求,公约的参加国应制定反对不正当竞争的法律,所以该法的范围较窄,仅针对侵犯工业产权行为的限制。1956年为了防止大企业凭借经济实力以不按期支付加工费、修理费等,故意压价、任意中断承包关系等形式欺负下承包的中小企业,为维护公平竞争而颁布了《下请代金支付延迟等防止法》。1962年为了制止企业以赠送礼品、发彩票、对商品质量或效用作夸大宣传和虚假表示等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颁布了《不当赠品与不正当表示防止法》。

日本的竞争法体系中,《禁止垄断法》是中心,其目的是禁止私人垄断、不正当地限制交易和不公平的交易方法,防止事业支配力量的过度集中,排除以联合、协定的方式对生产、销售、价格和技术不正当的限制以及其他一切对事业活动的不正当约束,从而达到促进公平、自由的竞争,使国民经济发展。

为了对公司经营活动进行必要限制,除《日本商法典》第二编作了原则性规定外,1938年制定了《有限公司法》。1922年的《破产法》历经十四次的修改,同时还有与之相配套的《和议法》(1922年)和《公司更生法》(1952年)。还有1946年颁布、为了禁止超过政府规定价格的买卖、禁止不正当高价和暴利行为的《物价统制令》,另外还有1959年的《商标法》、《专利法》和《广告法》等等。

对于竞争秩序的维持,除了公正交易委员会执行有关法规之外,有关行业的企业协会也组织全行业或该地区行业参加,依据有关法律制定出本行业的公正竞争规约,报公正交易委员会认可后即成为参加企业共同遵守的准则。这种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做法,是对政府管理企业的一种补充,也是企业贯彻执行竞争法规、遵守正当竞争秩序的体现。

五、中日企业立法比较研究得出的启示

中日社会制度、国情及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两国的企业立法各有所长和不足,相互间不能单纯地移植和全盘照搬。但我们可以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对我们有用的好做法,总结自己的立法经验和提高立法水平。综观中日企业立法的经验教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经济发展需要完善的企业立法

经济的发展,客观要求企业有生产、经营、发展的条件和可能,在社会上得到承认,在法律中得到保护。因此,企业的法律地位需要确立、权益需要法律保护,而国家则要以法律的手段来引导和管理企业。当今,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工业经济的发展程度。

随着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等新形式的出现,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迫切需要适应时代要求、较为完善的企业立法,以巩固改革的成果。以《全民

⑶ 求财会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给的越多越好,最好是现阶段社会或企业最关注最有价值的课题,只要题目!

会计专业会计类毕业论文题目

选题的范围 1.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方面 2.财务成本管理方面 3.管理会计方面 4.审计方面 5.会计电算化方面

1.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问题的探讨

2. 关于绿色会计理论的探讨

3. 关于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探析

4. 关于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探讨

5. 关于合并报表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6. 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问题的探讨

7. 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假设探讨

8. 论期后会计事项的种类及披露方法

9. 关于强化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10. 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11.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

12. 关于中西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

13. 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

14.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

15. 关于企业会计政策若干问题的研究

16. 关于或有负债会计问题的探讨

17. 所得税会计相关问题的探讨

18. 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19. 论成本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

20. 关于推行责任成本制度有关问题的探讨

21. 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探讨

22. 论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应用的探讨

23. 变动成本计算与制造成本计算模式相结合问题的研究

24. 定额法的应用及其改革问题的研究

25. 班组经济核算的研究

26.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27. 现金流量表分析与运用的研究

28. 合并会计报表合并理论的比较研究

29. 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分析的研究

30. 试论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管理

31.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研究

32. 知识经济时代成本会计改革方向

33. 市场经济体制下降低成本途径的研究

34. 我国成本分析现状与改革思路

35. 产品质量成本核算的探讨

36. 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的研究

37. 产品质量成本分析的探讨

38. 现代企业制度与班组经济核算

39. 关于作业成本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40. 我国成本管理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41. 关于研究与开发成本核算的探讨

42. 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的研究

43. 绿色会计若干问题的原因及探讨

44. 关于或有事项若干问题的研究
45. 财务会计报告体系问题的研究

46. 社会责任成本问题研究

47. 企业社会成本问题研究

48. 关于企业合并会计问题研究

49. 关联方合并问题研究

50. 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51. 财务呈报与财务监管

52. 会计欺诈案例分析

53. 中期报告的可比性研究

54. 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55. 关于财务呈报若干问题的研究

56. 对商誉会计的探讨

57. 关联方相关问题的探讨

58. 会计监管若干问题的研究

59. 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研究

60. 中国会计国际协调若干问题的探讨

61. 现代审计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究

62. 审计假设、审计准则与审计责任的界定

63. 试论政府审计在财政监督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趋势

64. 我国国家审计模式重构的探讨

65. 我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研究

66. 国际银行业内部审计的现状、趋势和启示

67. 审计风险模型探讨

68.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问题与对策

69. 抽样风险及其防范

70. 制度基础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71. 审计职业道德研究

72. 期后事项的种类及其审计

73. 论或有负债的审计

74. 企业法定代表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及审计方法

75.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6. 当前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7. 我国独立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8. 论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与对策

79. 论保证服务

80. 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战略

81. 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

82. 舞弊审计探讨

83. 会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关注

84. 审计执法环境研究

85.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研究

86. 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研究

87. 分析性程序的应用

88. 关联交易、利润操纵及其披露与审计

89. 论审计执业环境建设

90. 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91.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

92. 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审计的基本程序研究

93. 注册会计师市场规范与管理研究

94. 我国会计咨询服务体系研究

95. 绩效审计研究

96. 审计环境变化对舞弊审计的挑战

97. 具有中国特色审计体系研究
98. 国家审计与现代企业制度研究

99. 保证我国审计独立性与权威性研究

100. 审计重要性研究

101. 审计风险研究

102. 经营审计与会计报表审计的区别与联系

103. 企业风险基础审计框架

104. 中外内部审计之比较

105. 计算机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特征与对策研究

106.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研究

107.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关系研究

108. 审计目标与委托人认定之研究

109. 论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及其影响因素

110. 上市公司审计重点管窥

111. 论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的矛盾与对策

112. 论独立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

113. 审计风险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策分析

114. 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115. 论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的动因与改革发展方向

116. 企业风险管理与审计

117. 风险管理得测试与方法的审计

118. 重要性理论在风险审计中的应用

119. 对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质疑

120. 2004COSO—ERM框架评析

121. 内部控制发展研究

122. 内部控制评价研究

123. ERM在CPA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124. CPA非审计服务研究

125. CPA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126. 风险导向战略系统审计研究

127. 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

128. 关于中国独立审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思考

129.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0. 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与企业业绩评价

131.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机制

132.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133. 债转股问题研究

134.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

135.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136. 企业综合效绩评价指标的研究

137. 或有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138.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研究

139. 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40. 论责任会计的激励职能及其实现

141. 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142. 财务风险与财务预警系统

143. 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

144. 财务预测管理与创新

145.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

146. 并购融资方式及其风险防范

147. 公司治理评价问题探析

148. 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49. 上市公司董事会业绩评价问题

150.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

151. 基于投资者视角的经营业绩评价

152. 基于债权人视角的经营业绩评价

153. 内部管理业绩评价若干问题

154. 基于战略的预算管理体系

155. 企业集团战略与预算管理

156. 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关系探讨

157.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特殊性研究

158. 资金集中控制模式探讨

159.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职能探讨

160. 独立懂事独立性探讨

161. 加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必要性探讨

162.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组织构建探讨

163.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评估的作用

164. 当前资产评估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165. 资产评估报告规范问题的研究

166. 收益法运用问题研究

167. 资产评估准则研究

168. 国有企业改制中资产评估问题研究

169. 上市公司资产评估中的若干问题

170. 机器设备抵押评估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171. 房地产评估中存在问题的探析

172. 资产评估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173. 无形资产的辨识、把握与价值量化研究

174. 企业商誉评估研究

175. 商标权评估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176. 债权性资产评估方法的探讨

177. 人类资源评估研究

178. 网络评估初探

179. 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研究

180. 资产评估报告相关问题研究

181. 资产评估理论体系研究

182. 资产评估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183. 资产评估方法体系研究

184. 债务重组中的资产评估问题

185. 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分析与评价

186. 流动资产审计与评估的联系、矛盾与解决办法研究

187. 资产评估方法国际比较研究

188. 资产评估管理体制研究

189. 如何规避财务活动中的风险

190. 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191. 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19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方法比较

193. 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关系探析

194. 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研究

195. 投资决策方法的比较及运用

196. 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的应用

197. 战略成本动因理论探索

198. 非营利组织财务

199. 财务比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200. 企业股利政策探讨

201. 政府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202. 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203. 财务控制体系探析

204. 非营利组织业绩评价方法探索

205. 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研究

206. 论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

207. 概念体系研究

208. 政府财务报告国际比较研究

209. 中西方政府会计核算模式比较

210. 政府会计确认基础改革研究

211. 房地产抵押评估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212.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问题研究

213. 完善资产评估法律法规体系研究

214. 政府财务报告研究

215.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216. 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国际比较

217. 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实施问题研究

218. 论互联网条件下的会计工作变革

219. 电子商务条件下会计工作的变革趋势

220. 计算机应用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措施的影响

221.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222.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与方法

223. 会计电算化深入发展问题研究

224. 电算化财务管理软件的设计技术探讨

225. 加强我国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研究

226. 计算机会计舞弊现状及其对策

227. 审计电算化研究

228. 用ACCESS建立会计业务处理模型

229. 用EXCEL建立会计业务处理模型

230. 论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系

231. 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方向探讨

232. 试论会计信息化

233. 企业信息化对会计的新要求

234. 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235. 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内部控制技术的探讨

236. 论现有财务软件的管理功能及其扩展

237. 对我国现行财务软件的功能透析

238. 我国管理型会计软件开发与应用现状分析

239. 会计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240. 论会计信息系统标准数据接口的规范问题

241.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

242. 国际企业管理软件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

243. 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管理软件

244. 现代企业与ERP

245. 网络财务会计问题

246. 网络时代会计信息系统的适应性改进

247. 网络财务的特点

248. 网络技术在企业财务中的应用

249. 电子联机实时报告对会计的影响

250. 互联网上发布会计报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

251. 网络时代的会计信息特征

252. 会计电算化对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影响与要求

253. 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社会审计

254.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55. 虚拟会计事务所

256. 论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257. 用EXCEL建立财务管理模型

258.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挑战

259. 电子商务下会计发展的新趋势

260. 论提高电算化条件下财会管理水平

261. 论电算化会计工作组织与岗位分工

262. 加强电算化会计基础工作

263. 实现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其他子系统的数据共享

264. 论会计核算电算化向企业信息化过渡

265.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评介

266. 论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

267. 论ERP与企业生产过程重组

268. 知识经济时代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

269. 财务软件的安全功能分析

270. 论软件系统开发方法

271. 国内财务软件发展新趋势

272. 论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

273. 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

274. 论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275. 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与功能

276. 论计算机审计的主要功能

277. 论会计工作为何利用Internet

278. 国内主要商品化会计软件功能比较

279. 优化业务流程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280. ERP系统环境中财务会计工作的变化及应对研究

281. ERP系统环境中财务管理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282. 财务会计系统与企业ERP其他系统的数据联系分析

283. ERP系统中会计与业务的协同处理研究

284.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改善和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研究

285. 企业信息化环境中财务管理预测分析内容与作用研究

286. 网络应用的深化对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影响

287. 电子商务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288. 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289. 电子表格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的研究

290. 互联网条件下会计信息资源应用的研究

291. ERP系统实现财务与业务协同的研究
292. 网络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的研究

293. 网络经济对会计基础理论的影响

294. 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舞弊及对策研究

295. 网络财务安全策略研究

296. 论IT环境下会计的发展趋势

297. 从ERP实施角度看企业业务重组必要性的研究

298. 财务信息化与财务控制研究

299. 互联网时代财会人员素质要求研究

300. 网络财务在ERP系统中的核心地位研究

⑷ 我会计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定不好。有什么介绍啊

一、会计方面(含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资产评估)
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
2.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
3.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4.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5.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
6.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
7.论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
8.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9.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
10.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
11.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12.论财务报告的改进
13.论企业分部的信息披露
14.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5.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16.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
17.关于企业合并报表会计问题研究
18.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
19.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
20.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21.合并报表若干理论的探讨
22.增值表在我国的应用初探
23.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研究
24.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
25.表外筹资会计问题研究
26.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
27.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探讨
28.盈余管理研究
29.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
30.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31.论绿色会计
32.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3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
34.人本主义的管理学思考――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
35.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
36.全面收益模式若干问题研究
3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
38.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39.战略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40.内部结算价格的制定和应用
41.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问题的探讨
42.我国企业集团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43.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
44.试论会计监管
45.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46.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
4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价值评估
48.企业整体评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49.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
50.《企业会计制度》的创新
51.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挑战
52.XX准则的国际比较(例如:中美无形资产准则的比较)
53.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及对企业的影响
54.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研究
55.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会计的影响
56.对资产概念的回顾与思考
57.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
58.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
59.对虚拟企业几个财务会计问题的探讨
60.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讨
61.两方实证会计理论及其在我国的运用

二、财务管理方面(含财务管理、管理会计)
1.管理层收购问题探讨
2.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
3.论杠杆收购
4.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5.投资组合理论与财务风险的防范
6.代理人理论与财务监督
7.金融市场与企业筹资
8.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
9.中西方企业融资结构比较
10.论我国的融资租赁
11.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12.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13.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
14.负债经营的有关问题研究
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16.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17.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
18.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
19.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
2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2.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上市公司并购
23.债转股问题研究
24.公司财务战略研究
25.财务公司营运策略研究
26.资本经营若干思考
27.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
28.论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
29.企业资产重组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30.资产重组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
31.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决策
32.企业并购的筹资与支付方式选择研究
33.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34.股票期权问题的研究
35.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问题研究
36.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37.国际税收筹划研究
38.企业跨国经营的税收筹划问题
39.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
40.XXX税(例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41.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
42.入世对我国税务会计的影响及展望
43.我国加入WTO后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44.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5.经济价值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

三、审计方面
1.关于CPA信任危机问题的思考
2.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3.论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管理
4.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5.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6.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研究
7.审计质量控制
8.论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
9.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论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11.论审计风险防范
12.论我国的绩效审计
13.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审计的影响
14.审计质量与审计责任之间的关系
15.经济效益审计问题
16.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17.我国电算化审计及对策分析
18.浅议我国的民间审计责任
19.试论审计抽样
20.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1.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22.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四、电算化会计类
1.论电子计算机在审计中的应用
2.电算化系统审计
3.关于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实施的经验总结
4.计算机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5.试论会计软件的发展思路
6.当前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会计电算化软件和数据库的接口研究
8.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9.中外会计电算化软件比较研究
10.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组织控制问题
11.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内部控制问题新特点研究
12.商用电算化软件开发与实施中的问题探讨
13.会计软件开发中的标准化问题研究
14.我国会计软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问题研究
15.会计电算化实践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16.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中的问题与调查
17.通用帐务处理系统中的会计科目的设计
18.会计软件开发中如何防止科目串户的探讨
19.关于建立管理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的构想
20.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比较研究
21.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岗位设计问题研究
22.关于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体系的构想
23.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探讨
24.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管理中的应用
25.会计电算化在我省开展的现状研究
26.关于会计电算化审计中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27.会计电算化软件和数据库的结合应用
28.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若干典型案例
29.会计电算化理论和实际使用的几点看法
30.会计电算化和手工系统并行运用的经验
31.Foxpro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体会

⑸ 曾玉珊的研究成果

1、《论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的效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适用农业反垄断豁免的主体界定》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法律应对》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4、《论侵权责任法中的补充责任》 中国集体经济2010、6
5、《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权利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南方论刊2009、6
6、《论宪法视野下我国农民权利的平等保护》 经济研究导刊 2009、26
7、《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
黑龙江教育 2008、9
8、《论惩罚性赔偿在我国的适用》 宁夏党校学报2008、5
9、《论农产品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7、3
10、《知识产权法课程特点及教学方法探讨》中国学术研究 2007、4
11、《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立法理念探析》 经济研究导刊2007、7
12、《论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定赔偿》 学术研究 2006、12
13、《统一司法考试对法学教学方法的影响及对策》 黑龙江教育2006、5
14、《夫妻财产约定的合同法适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5、1
15、《论安全关照义务》 学术交流2004、11
16、论商事代理人利益的保护经济与法 2000、1
17、企业集团法律问题研究河北法学 1999、6
18、破产原因的比较研究 学术交流1999、6
19、外贸代理立法缺陷及完善 南京社会科学 1999、7
20、论效力待定合同 当代法学 1999、4

⑹ 钱玉林的学术成就

1.《公司兼并的法律控制》 ,《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2.《表见代理不是无权代理》,《经济与法》1994年第9期
3.《专有技术法律保护的几点思考》, 《法学》1995年第7期
4.《经济法基本原则新探》, 《法学》1995年第1期
5.《专有技术保护的几点法律思考》,《法学杂志》1995年第4期
6.《票据代理的两项特别法则》,《山东法学》1996年第1期
7. 《透视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 , 《广东大经贸》1996年第12期
8.《房屋抵押登记的效力》,《律师与法制》1999年第10期
9.《缔约过失责任与诚信原则的适用》, 《法律科学》1999年第4期
10.《合伙企业的税收法律制度》, 《行政与法》1999年第5期
11. 《论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2.《抵押房屋拆迁的法律问题》,《江苏法制报》2000年1月18日
13. 《要约内容的确定性》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0年春季号
14.《试论原产地规则对反倾销制度的影响》, 《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15.《商法的价值、功能及其定位》,《中国法学》2001年第5期
16.《合伙人的财产份额及其相关的几个法律问题》,《河北法学》2001年第3期
17.《企业集团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8.《禁止权利滥用的法理分析》, 《现代法学》 2002年第1期
19.《经理法律地位之比较研究》,《法学评论》2002年第2期
20.《股东的质询权与董事会的说明义务》, 《法学杂志》2002年第4期
21.《以“不得转让”的票据出质的效力》 , 《学海》2002年第5期
22.《股东大会中心主义与董事会中心主义——公司权力结构变迁及其评价》,《学术交流》2002年第1期
23. 《民事主体二元结构的反思》 ,《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7期
24.《试论诚信原则对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适用》,《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25.《内田贵与吉尔莫的对话——解读契约的再生》,《北大法律评论》(第5卷)2003年第1辑
26. 《预约合同初论》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7.《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译文),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8.《股东大会地位的检讨》,王保树主编《投资者利益保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9.《竞争体制下的英国公司法改革介评》,王保树主编《竞争体制下的公司法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0. 《禁止权利滥用的法理分析》 , 《人大法律评论》 (第5辑)2003年卷
31.《股东大会召集瑕疵研究》,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8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2.《私有财产保护:从宪法理念到制度架构》,《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33.《作为文本的法律》, 《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版)2004年第4期
34.《股东大会的改革:英国的经验与未来展望》,《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春季号
35. 《“资本多数决”与瑕疵股东大会决议的效力》,《中国法学》2004年第6期
36. 《论股东的质询权》 ,《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1期
37.《股东大会决议的法理分析》,《法学》2005年第3期
38.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救济》 ,《现代法学》2005年第3期

⑺ 龙卫球的论文

《现今民商法的社会基础与趋势》(载《两岸民商法前沿》2014年总第3辑);《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基础——以现代化转型为视角》(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侵权责任法的基础构建与主要发展》(载《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获得第三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大陆当代侵权法制的变迁与发展——以2010年重点解读为契机》,载王千维编《跨世纪民事法理之新思维(元照出版社2012年11月版);《人格权的立法论思考:困惑与对策》(载《法商研究》2012年第1期);《当代债法改革:观察与解读》(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2期转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9期转摘);《人格权面面观:走出理念主义与实证主义之争》(载《比较法研究》2011年第6期)、《民法主体的观念演化、制度变迁与当下趋势》(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1期转摘)、《中国航空立法的回顾与展望》(载《航空航天法律与管理专刊》2011年第1卷)、《民航机长权力的是非曲直——评南航机长逐客事件》(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6月28日法学版)、《物权法定原则之辩:一种兼顾财产正义的自由论视角》(载《比较法研究》2010年第6期)、《一个鼻孔出气的司法体制之争--美国首席大法官罗伯茨西北大学讲演评述》(载《政法论坛》2009年第5期)、《超越现代国际法的盲点:寻求一种历史型解决——兽首拍卖事案评论》(载《中国法律》2009第2期)、《规则嬗变与市场经济——中国民商经济法治三十年》(载《私法研究》2009年第总第7卷)、《走出孤岛的比较法》(载《比较法研究》2009年第2期)、《西游记中的救赎问题:猪八戒的法意识局限》(载《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1期)、《建立统一的中国航空法体系--理论初探与立法建议》(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法治进程中的中国民法:纪念施行20周年》(载《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1期)、《主合同变更而未取得保证人同意时的保证责任》(载《中国案例指导》2007年第1辑)、《编辑部的瓦尔登湖:生活散记》(载《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6期)、《中国物权法制的变迁与展望》(载《月旦民商法杂志》2007年第6期)、《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结构的人性基础--从林冲休妻说起》(载《人文论坛》2006年第2期)、《物权立法的合宪性问题》(载《中国法学文档》2006年总第4辑)、《物权法政策之辨:如何确立市场经济的法权基础》(载《中国法律》2005年第2期)、《债的本质研究-以债务人关系为起点》(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6期)、《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改进:‘董事会-监事会’二元结构模式的调整》(载《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6期)、《公法与私法的关系》(载全国人大常务会办公厅《研究资料》2004年第17期)、《让房屋拆迁走出以政促政的困境――从国办发[2004]46号文件谈起》(载《中国法律人》2004年11月号)、《规章专权,法治难行——从“浏览黄色网站案”的规章适用说起》(载《中国法律人》2004年10月号)、《中国宪法应如何设置人权》(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6期)、《自然人人格权及其当代进路:兼论宪法秩序与民法实证主义》(载《清华法学》2003年第2期)、《法家人物李斯评议》(载《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4期)、《国家论》(译文,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3年第5辑)、《民法典体系问题探讨》(载《法制日报》2002年6月30日理论版)、《法律主体》(译文,载《清华法学》2002年第1辑)、《法人的主体性质再探讨》(载《民商法论丛--江平教授70华诞祝贺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法律主体概念的基础性分析:兼论法律主体预定理论》(载《学术界》2000年第3、4期)、《评价法学的现代轨迹——评拉伦茨》(载《中国政法大学校刊》2001年11月20日版)、《习惯向学术权力挑战》(载《社会科学论坛》2000年第10期,并收录《学术权力与民主》,鹭江出版社2000年8月版)、《学术公共人的公共意识》(收录《学术权力与民主》,鹭江出版社2000年8月版)、《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China》(31 St. Mary’s Law Journal,l999)、《法人本质及其构造研究:为拟制说辩护》(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3期)、《法律实在性讨论:为概念法学辩护》(载《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3期)、《合伙的多种形式与合伙立法》(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3期)、《上海手表厂钻石金表违约案判决评析》(载《中国法学》1995年第3期、《罗马法的传统性及其法律方法》(载《中国法学》1995年第1期)、《罗马法的成就及对人类的基本贡献》(收录《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斯奇巴尼、杨振山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版)、《企业制度现代化问题:所有权实现第三种方式:》(载《研究生法学》1995年第1期)、《试论企业集团法律控制手段》(载《中国证券评估》1995年第9期)、《债务重组事关利害》(载《上海证券报》1995年11月20日专版)、《法人股出路探析》(连载《金融时报》1994年9月16日第4版、1994年10月15日第4版)、《国外企业兼并法律制度给我国的启示》(载《中国证券评估》1994年第5期)、《民事救济权简论》(载《法学研究》1993年第3期,司法部直属院校“八五”期间优秀论文)、《中国著作权目的及其均衡思想》(《载《研究生法学》1993年第3期)等。

⑻ 张国平的主要研究

主要论文: 《海外投资法律可行性研究》《法学》1985 年第6期;《签订中外合资合同应注意的法律问题》《江海学刊》1986年第1期;《外商贷款担保有关法律问题浅谈》《江海学刊》1987年第1期;《涉外经济合同中应重视的法律问题》《中国律师》1990年第3期;《论健全我国的企业法律制度》《江海学刊》1993年第1期;《论我国公司法的制定》《江海学刊》1994年第1期;《论我国公司法律制度的完善》《江海学刊》1995年第3期;《市场经济的法律思考》《学海》1996年第4期;《企业集团法律特征辨析》《中国律师》1997年第11期;《再论我国公司法律制度的完善》《当代司法》1999年第9期;《论企业的法律形态和企业立法体系》《江海学刊》2000年第6期;《上市公司收购制度解读》《中国司法》2001第2期;《公司资本制度诸问题》《江海学刊》2001年第5期;《公司法人治理中职工参与制度探析》;《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刍议我国股东诉讼制度的缺与失》《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11期(该文由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2003年第2期全文转载);《股东代表诉讼中的法律机制》《中国律师》2002年第10期;《BOT投资制度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公司治理的法律分析》载《法制现代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和借鉴》《东吴法学》2003年年刊;《公司资本法律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载《中国商法》2003年年刊。
著作:《公司法律制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现代国际贸易法》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出版;《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研究》,2004年出版。
课题:现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中的法律问题》(70A511)和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框架》(111370A11101STB82005);南京师范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子课题《中国企业的法制现代化研究》。
主要法律业务:曾为沪宁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小天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昆山三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索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法尔胜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宏图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上市公司上市H股、B股、A股提供法律服务;曾为江苏贝卡尔特钢绳有限公司、扬州亚星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江苏贝宁面料有限公司、华飞彩色显示系统有限公司等10多个中外合资项目提供法律服务;曾为南京东方化工有限公司等成套设备引进项目提供法律服务;曾为香港博腾有限公司等6个海外投资项目提供法律服务;曾为南京中心大酒店、华飞彩色显示系统有限公司等12个国际商业贷款项目提供法律服务;曾为常熟电厂的BOT投资项目提供法律服务;曾为南京东方化工有限公司、清江拖拉机厂等6个外资、内资收购项目提供法律服务。

⑼ 张守文的研究成果

著作:《市场经济与新经济法》(合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反不正当竞争的理论与实务》(合著)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版 《信息法学》(合著) 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税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规制与发展》(合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税法的困境与挑战》 广州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经济法新论》(合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经济法理论的重构》 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税法通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财税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财税法疏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财税法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经济法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经济法总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论文:1 《经济法学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法学研究》1992年第5期2 《中国“新经济法理论”要略》 《中外法学》1993年第1期3 《德国的<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 《外国法译评》1993年第4期。4 《略论经济法的宗旨》 《中外法学》1994年第1期。5 《中日竞争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外国法译评》1994年第2期6 《商号及其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1995年第3期7 《消费者的获取信息权及其法律保护》 《中外法学》1996年第1期8 《论税收法定主义》 《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9 《社会法论略》 《中外法学》1996年第6期10 《论税收的一般优先权》 《中外法学》1997年第5期11 《略论纳税人的退还请求权》 《法学评论》1997年第6期12 《经济法学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中外法学》1998年第3期13 《经济法的时空维度描述》 《法商研究》1998年第6期14 《“第一税案”与财税法之补缺》 《中国法学》1999年第4期15 《税权的定位与分配》 《法商研究》2000年第1期16 《略论纳税主体的纳税义务》 《税务研究》2000年第8期17 《论经济法的现代性》 《中国法学》2000年第5期18 《略论经济法上的调制行为》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5期19 《论税法上的可税性》 《法学家》2000年第5期20 《略论对第三部门的税法规制》 《法学评论》2000年第6期21 《“内部市场”的税法规制》 《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22 《宏观调控权的法律解析》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3期23 《税法的普适性及其局限》 《中外法学》2001年第5期24 《我国反欠税制度的整合》 《法学》2001年第10期25 《经济法学的基本假设》 《现代法学》2001年第6期26 《收益的可税性》 《法学评论》2001年第6期27 《税收权利的性质及其法律保护》 《法商研究》2001年第6期28 《税收逃避及其规制》, 《税务研究》2002年第2期。29 《宏观调控法的周期变易》 《中外法学》2002年第5期30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31 《经济法理论的重构与创新》 《法学论坛》2003年第2期32 《经济法责任理论之拓补》 《中国法学》2003年第4期33 《税收行为的范畴提炼及其价值》 《税务研究》2003年第7期34 《财政危机中的宪政问题》 《法学》2003年第9期35 《经济法的政策分析初探》 《法商研究》2003年第6期36 《经济法学方法论问题刍议》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37 《税法变革与私法秩序的协调》 《法学家》2004年第5期38 《经济法学的有效发展》 《法商研究》2005年第1期39 《发展法学与法学的发展》 《法学杂志》2005年第3期40 《发展非公经济的经济法解读》 《法学家》2005年第3期41 《税收收入的合法性分析》 《税务研究》2005年第2期42 《经济法体系的结构分析》 《法学论坛》2005年第3期43 《“二元分化”的税收调控及其合法性》 《税务研究》2006年第3期44 《经济法研究的“合”与“同”》 《政法论坛》2006年第3期45 《论经济法的“特异性范畴”》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3期46 《企业集团汇总纳税的法律解析》 《法学》2007年第5期47 《经济法院的经济法思考》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5期48 《企业所得税法统合的内在局限》 《税务研究》2008年第2期49 《论“促进型”经济法》 《重庆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50《贯通中国经济法学发展的经脉——以分配为视角》,《政法论坛》2009年第6期

阅读全文

与企业集团法律比较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连中建恒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484
长城股票信息 浏览:903
另类基金与股权基金 浏览:288
英镑对人民币汇率一周走势图 浏览:532
产业顾问基金 浏览:255
中国股权投资高峰 浏览:4
个人科学投资 浏览:878
成功价值投资者 浏览:125
2015年11月17日外汇汇率 浏览:165
微信外汇交易平台 浏览:906
外汇跟单怎么跟 浏览:645
安徽合力股票行情 浏览:340
湛江建设银行装修贷款 浏览:817
住房抵押消费贷款资质工程公司 浏览:931
人民币港币对台币汇率换算表 浏览:205
海通期货居间人培训测试题 浏览:477
兰州有没有公司直接贷款的 浏览:972
现代物业股票价格 浏览:729
股票一档 浏览:440
建行外汇通 浏览: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