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简述:经济业务发生会引起资产负债表哪些类型的变化 急用,在线等!!!!
1、资产增加、负债增加借款--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
2、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投入资本--借:银行存款贷:实收资本
3、资产一增一减提现--借:库存现金贷:银行存款
4、负债一增一减银票支付欠款--借:应付账款贷:应付票据
5、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借:利润分配贷:实收资本
6、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债务转增资本--借:应付账款贷:实收资本
希望能帮助到您!
Ⅱ 资产负债表的变化跟什么有关系
资产负债表的变化跟总账上的余额有关系。
Ⅲ 资产负债表变动的原因
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数据的来源,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取得:
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
2)根据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3)根据明细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4)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5)根据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填列。
填制方法 :
1。根据总账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1)资产类项目有: 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坏账准备(根据“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填列,如为借方余额应以负数填列)、其他应收款、拨付所属资金、固定资产原价(根据“固定资产”账户期末余额填列)、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如该账户出现贷方余额应以负数填列)、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根据 “固定资产工程”账户期末余额填列)、无形资产、递延资产递延税款借项 (根据“递延税款”账户借方余额填列)等。
企业如有不属于报表中已列明的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项目范围以外的其他流动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 (如特准储备物产等),应根据增设的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
(2)负债类项目有: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未交税金(根据“应交税金”账户贷方余额填列)、未付利润(根据“应付利润”账户贷方余额填列)、其他未交款(根据“其他应交款”账户贷方余额填列)、专项应付款、住房周转金、递延税款贷项(根据“递延税款”账户贷方余额填列)等。
以上项目的各该账户如出现借方余额,应以负数填列。企业如有不属于报表中已列明的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项目范围以外的其他流动负债和其他长期负债,应根据增设的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
(3)所者者权益类项目有: 实收资本、上级拨人资金、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2。根据有关二级账户或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资产类项目有: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分别根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所属“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二级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如为贷方余额应以负数填列。
负债类项目有:公益金,根据“盈余公积”账户所属“公益金”(或 “法定公益金”)二级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3。根据同类的几个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合并或抵减填列
(1)资产类的货币资金项目,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账户的期末余额合并填列。
(2)资产类的存货项目,根据“材料采购”(或“在途材料”)、“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委托加工材料”、 “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生产成本”等账户的期末余额合并填列(“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如出现贷方余额应予抵减)。
(3)资产类的固定资产净值项目,根据“固定资产”账户借方余额减去“累计折旧”账户贷方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4)所有者权益类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在月(季)报中,根据“本年利润”账户期末余额和“利润分配”账户期末余额合并或相减后的数额填列(如果采用表结法,则实现净利润额应根据损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确定);在年报中,则可根据“利润分配”账户的年末余额直接填列,如为未弥补亏损,应以负数填列。
4。根据总账账户或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1)资产类待摊费用项目和负债类预提费用项目,一般分别根据“待摊费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和“预提费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但 “预提费用”账户如有借方余额,应并人待摊费用项目。
(2)资产类的应收账款项目和负债类的预收账款项目,分别根据“应收账款”账户所属有关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和“预收账款”账户所属有关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填列。
如前者有贷方余额或后者有借方余额,则应分别并人预收账款项目或应收账款项目。应收账款项目填列后,减去坏账准备的差额,可据以填列应收账款净额项目。
(3)资产类预付账款项目和负债类应付账款项目,分别根据“预付账款”账户所属有关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和“应付账款”账户所属有关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填列。
如前者有贷方余额或后者有借方余额,则应分别并入应付账款项目或预付账款项目。
(4)资产类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项目和长期投资项目,前者根据“长期投资——债券投资”账户所属明细账户期末余额中存续期已不足一年的部分计算填列;后者根据“长期投资”账户期末余额减去前者的差额填列。
(5)负债类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和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等项目,前者根据“长期借款”等各个长期负债账户所属明细账户期末余额中偿还期已不足一年的部分计算填列;后者(长期借款等项目)根据“长期借款”等各账户期末余额减去将于一年内到期偿还的各该项负债的差额填列。
Ⅳ 怎么描述该公司年内母公司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变化
资产负债表向人们揭示了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资源,即资产的总规模及具体的分布形态。由于不同形态的资产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不同的影响,因而对企业资产结构的分析可以对企业的资产质量作出一定的判断。
Ⅳ 怎样描述资产负债表上的变化并解释变动的原因
这个要具体分析了,你上网搜一搜上市公司的年报,报表附注里面对两期波动较大的项目都会进行说明的。。。。
Ⅵ 新资产负债表有哪些变化
1.“现金”科目变为“库存现金”科目。 2.新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并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两个二级科目。 3.新准则取消了“应收补贴款”科目,并入“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4.“物资采购”科目变为“材料采购”科目。 5.“包装物”科目和“低值易耗品”合并为“周转材料”科目。 6.新准则取消了“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而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教材第六章金融资产) 7.新准则增设了“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教材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 8.新准则设置了“长期应收款”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经营活动,已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余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其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9.新准则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但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10.新准则增设了“累计摊销”科目。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额。 11.新准则增设了“商誉”科目,从“无形资产”科目分离出来,产生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12.原制度要求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企业设置“递延税款”科目,而新准则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其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教材第五章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 13.新准则取消了“应付短期债券”科目,而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核算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14.“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科目合并为“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15.“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合并为“应交税费”科目。 16.新准则中设置的“预计负债”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17.“盈余公积”科目取消了法定公益金有关的核算。 18.新准则增设了“库存股”科目,核算企业收购、转让或注销本公司股份金额。 19.新准则增设了“研发支出”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和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20.新准则增设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21.“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变为“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2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变为“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23.“营业费用”科目变为“销售费用”科目。 24.新准则增设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25.“所得税”科目变为“所得税费用”科目。 26.新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
Ⅶ 如何理解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
通过构建一个简化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模型,依次观察央行MLF操作、货币发行、缴税等因素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初始状态央行资产端只有外汇占款,而负债端只有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商业银行资产端只有准备金存款,负债端只有吸收存款。
(1)MLF操作的影响
央行资产端增加MLF操作(对其他存款类公司债权),负债端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增加。相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端准备金增加,负债端对中央银行负债增加。MLF操作会带来央行与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等额变动。
图3:MLF操作对央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2)现金发行增加的影响
由于中央银行无法直接面对公众,现金发行需要通过商业银行进行。现金发行量的多少取决于公众对现金的需求衍生出的商业银行对现金的需求。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现金存款增加,则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减少,货币发行增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准备金存款减少,库存现金增加。现金发行不影响央行与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只会改变央行负债结构与商业银行资产结构。
图4:现金发行对央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3)缴税的影响
缴税表现为央行负债端准备金存款减少而政府存款增加。对应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端准备金存款和负债端吸收存款等额减少。这里我们能够看到,缴税会造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收缩。
Ⅷ 回购股票 公司的资产、负债以及股东权益发生什么变化怎样在资产负债表中记录
股份有限公司回购本公司股份并不必然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要看回购股份的目的是什么。
1、因减少注册资本而回购本公司股份的,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库存股”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注销库存股时,应按股票面值和注销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
2、借记“股本”科目,按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股”科目,按其差额,冲减股票发行时原记入资本公积的溢价部分,借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等科目。这是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一种可能。
3、因奖励职工而回购本公司股份、因与其他企业合并而回购本公司股份,原则上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因此,如无特殊情形,回购股票的分录就是像一楼所说的,借:库存股;贷:银行存款。
(8)首旅股份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扩展阅读:
日后非调整事项
第六条 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不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
第七条 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通常包括下列各项: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
(五)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六)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
(七)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
Ⅸ 固定资产减少后,资产负债表的变化
固定资产的报废:
借:固定资产清理
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以上是一个简化的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分录,从上述分录中反应,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科目会影响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减少,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一借一贷平了,不会影响报表,另外就剩一个营业外支出了,这个营业外支出会反应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中的利润分配金额。
所以,固定资产减少后,一方面影响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金额减少,另一方面会影响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减少同金额。最后结果资产还是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Ⅹ 如何对资产负债表的变动情况进行概括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1、资产负债表向人们揭示了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资源,即资产的总规模及具体的分布形态。由于不同形态的资产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不同的影响,因而对企业资产结构的分析可以对企业的资产质量作出一定的判断。
二、阅读资产负债表的几个要点:
(一)游览一下资产负债表主要内容,由此,你就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的总额及其内部各项目的构成和增减变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由于企业总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规模,而它的增减变化与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变化有极大的关系,当企业股东权益的增长幅度高于资产总额的增长时,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有了相对的提高;反之则说明企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负债的大规模上升,进而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在相对降低、偿还债务的安全性亦在下降。
(二)对资产负债表的一些重要项目,尤其是期初与期末数据变化很大,或出现大额红字的项目进行进一步分析,如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固定资产、有代价或有息的负债(如短期银行借款、长期银行借款、应付票据等)、应收帐款、货币资金以及股东权益中的具体项目等。 例如,企业应收帐款过多占总资产的比重过高,说明该企业资金被占用的情况较为严重,而其增长速度过快,说明该企业可能因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或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结算工作的质量有所降低。此外,还应对报表附注说明中的应收帐款帐龄进行分析,应收帐款的帐龄越长,其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 又如,企业年初及年末的负债较多,说明企业每股的利息负担较重,但如果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较好的盈利水平,说明企业产品的获利能力较佳、经营能力较强,管理者经营的风险意识较强,魄力较大。 再如,在企业股东权益中,如法定的资本公积金大大超过企业的股本总额,这预示着企业将有良好的股利分配政策。但在此同时,如果企业没有充足的货币资金作保证,预计该企业将会选择送配股增资的分配方案而非采用发放现金股利的分配方案。
(三)对一些基本财务指标进行计算,计算财务指标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取得,如净资产比率;直接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取得,如销售利润率;同时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如应收帐款周转率;部分来源于企业的帐簿记录,如利息支付能力。
几项主要财务指标的计算及其意义。
1、反映企业财务结构是否合理的指标有:
(1)净资产比率=股东权益总额/总资产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偿债安全性,它的倒数即为负债比率。净资产比率的高低与企业资金实力成正比,但该比率过高,则说明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该指标一般应在50%左右,但对于一些特大型企业而言,该指标的参照标准应有所降低。
(2) 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生产能力,一般该指标应超过75%为好。该指标对于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评价有着重要的
意义。
(3)资本化比率=长期负债/(长期负债+股东股益)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需要偿还的及有息长期负债占整个长期营运资金的比重,因而该指标不宜过高,一般应在20%以下。
2、反映企业偿还债务安全性及偿债能力的指标有: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一般而言,该指标应保持在2:1的水平。过高的流动比率是反映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的一种信息,它有可能是:
(1)企业某些环节的管理较为薄弱,从而导致企业在应收账款或存货等方面有较高的水平;
(2)企业可能因经营意识较为保守而不愿扩大负债经营的规模;
(3)股份制企业在以发行股票、增资配股或举借长期借款、债券等方式筹得的资金后尚未充分投入营运;等等。但就总体而言,过高的流动比率主要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该比率过低,则说明企业偿债的安全性较弱。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费用-待摊费用)/流动负债 由于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包含了一部分变现能力(流动性)很弱的存货及待摊或预付费用,为了进一步反映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通常,人们都用这个比率来予以测试,因此该比率又称为"酸性试验"。在通常情况下,该比率应以1:1为好,但在实际工作中,该比率(包括流动比率)的评价标准还须根据行业特点来判定,不能一概而论。
3、反映股东对企业净资产所拥有的权益的指标主要有: 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股本总额×股票面额) 该指标说明股东所持的每一份股票在企业中所具有的价值,即所代表的净资产价值。该指标可以用来判断股票市价的合理与否。一般来说,该指标越高,每一股股票所代表的价值就越高,但是这应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相区分,因为,每股净资产比重较高可能是由于企业在股票发行时取得较高的溢价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