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市公司虚报业绩,为什么不以诈骗罪论处!希望证券法修改虚报业绩导致股价大跌、以诈骗罪论处!
上市公抄司虚报业绩,如果情节严重,袭涉嫌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以及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对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案件的追诉标准做了规定。其中明确指出,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披露的资产总额30%以上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Ⅱ 创业板业绩为何变脸有哪些原因
1、证监会审核不过关,为了加快上市步伐,很多上市公司未调查清楚就匆匆上市;
2、不少IPO上市公司,比如胜景山河,通过作假的方式来骗取高价发行。
这都为业绩变脸埋下了炸弹。
Ⅲ 业绩预告变脸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本来公司今年盈利,但是在业绩预告时却突然发布是亏损,这就是业绩变脸。或者由亏损突然变成盈利,也称业绩变脸。
Ⅳ 上市公司一般会做假虚报业绩吗。如果被查出有什么后果
一般来说,来上市公司源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做假虚报业绩的行为。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就有不真实全面的披露信息的嫌疑。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法律责任:
财务作假,投资者可通过法律途径向审计所索赔,而相关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也可能会被取消,并处一定罚金。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以及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案件的追诉标准做了规定。
其中明确指出,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披露的资产总额30%以上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所有的财务造假都与公司高管有关,只要断绝了高管的推卸责任之路,上市公司造假的动力就可以消除大半。因此,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屡禁不绝的情况下,不妨借鉴美国的做法,通过立法,让高管对财务造假承担法律责任。这样,既可以确保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保护投资者利益,也能促使整个社会诚信度的提高。
Ⅳ IPO业务的尽职调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
IPO尽职调查的内容涉及企业的诸多方面,主要包括公司的基本情况、业务技术、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高管人员、组织结构与内部控制、财务与会计、业务发展目标、募集资金运用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弄明白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历史经营是否全部合法合规等。
第一,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盈利能力,是IPO中最核心的内容。证监会非常忌讳企业在上市之后很快出现“业绩变脸”,往往会对业绩变脸上市公司的保荐券商施加最严格的处罚。同时,企业历史数据的可信度也是券商核查工作的重点,证监会如发现企业财务造假问题,除非保荐机构能证明自己已经尽责,不然项目组成员将承担重大责任。
第二,企业是否具有独立的的法人地位,保持独立性。这要求企业在业务、财务、机构、资产、人员等各方面都独立于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第三,企业经营是否合法合规。合法合规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这要求企业和主要股东至少在申报上市材料覆盖的前三年内,都是清清白白的,比如没有受到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的处罚、没有欠别人的钱到期不还、没有重要诉讼和仲裁等情况。同时,企业从诞生之日起,股权历史沿革也不能存在瑕疵。这需要保荐券商对企业的历史沿革、经营管理、资产产权、诉讼仲裁等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核查,必要时还需要协调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出具无违规证明。
Ⅵ 多家公司年报业绩变脸犯法吗
每年进入年报披露季,总有一些上市公司会上演“变脸”戏码。近日,一些业绩出现较大幅度亏损或向下修正业绩的上市公司引起监管层的高度关注,并收到了交易所发来的关注函。
深交所表示,对于业绩预计修正存在违规的行为,后续将视情况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必须要真实的。
Ⅶ 业绩马上变脸,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上市公司会有半年和全年的一个报告,业绩基本上是以季度进行统计,并专且之前会有个大概的业属绩预计。
第一种情况,是遇上了外部因素。类似于贸易战、天灾等等,这些因素是事先不知道的,但是发生了之后会影响到业绩,所以在报告中会大大低于预计,不过这一类的上市公司实力是非常好的,只是个别外部不可抗因素导致,过去了业绩也能基本按照预告上升。
第二种情况,是人为操作。有一种是庄股,通过前期的预告炒热,然后卸货后有报告中的亏损进行掩护;另外一种是类似于长生生物这种的,内部环节出现问题导致的系列问题。
Ⅷ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发生重大失误可否追究责任
《信息披露管理制度》证券都有。
所指年报信息重大差错责任追究是指内第二条所列人员容在公司年报披露工作过程中违反监管规定或未勤勉尽责,导致报出的年报信息中出现重大差错更正、重大遗漏信息补充以及业绩预告修正等情况,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不良社会影响,公司可根据本制度及公司其它管理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
但是对于股民,预告只是预告,不能尽信,但是对于很离谱的可以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