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混合所有制改革
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㈡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股价的影响有多大
混合所有制是一个新复的概念提出了制一个混合经济与组合的所有
两者联系,但不是一回事。混合经济是指宏观经济结构,即社会的所有制结构;混合所有制是指微观,即企业的所有制结构。这个阶段的所有权的一大特色,除了基本的所有权,出现了混合型所有制。在混合所有制类型,除了合资企业,合资企业,中外合作,除了合资企业,主要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他们共同筹资从基本的所有权,保税。股份制是混合所有制的一种典型形式,两者不可相提并论。但通过改革,将成为我们的股权结构混合所有制的主体,这个假设无疑是正确的。
㈢ 混合所有制改革怎么“混”怎么“改”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之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表明,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在时隔多年之后,再次成为改革的重头戏。最近有外媒甚至称,国企改革的推进和前景,或将成为衡量中央改革决心的一杆天平。
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我国其实已经探索了很久。上世纪90年代起,就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革,所有权就已经“混合”起来了。二十多年来,混合所有制经济获得很大发展,比如很多上市公司都是典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其中相当一部分由国有资本参股控股,据估计,这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占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的50%以上,而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全国税收的贡献也已占到一半左右。因此,可以说,本轮混合所有制改革既是对以往改革的坚持和继承,更是进一步的深化和细化,指向性更明确,要求也更加具体。
近一段时期,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明显加快。7月,确定中粮集团、中国医药集团等6家国企作为改革试点企业;8月下旬,中信集团上市之前,将超过15%的股权出售给27家企业;9月14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宣布,将出售旗下汽油销售子公司合计29.99%的股权,允许国内外25家企业参股等。同时,不少省区市已经出台或正拟出台地方性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新一轮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潮正在形成。
在这场大潮中,有大力推动者,有积极唱和者,也有不少观望者、疑虑者,这都是很正常的,但确实有必要在改革中确立一些原则,以更好地推进这件大事在正确、快速的轨道上前行。
科学分类推进实施是基础。虽然名义上都是国企,但国企和国企不一样:有的是事关国家安全型的,有的是自然垄断型的,有的是社会公益型的,还有些是部分竞争型的,而且在一个企业中,往往这块业务是垄断型的,另一块业务是竞争型的,不好截然分开,更是增加了判断与定位的难度。性质不同,怎样推进改革自然也应该有所不同,自然也应有不同的“混合”方式。倘若“一刀切”、搞“硬框框”,可能看起来有决心、有魄力,但会失之于粗、失之于疏,具体操作中可能带来不少社会问题。比如倘若不真正破除垄断,而又在垄断型国企中引进民间资本,一般群众是既无力也无机会加入的,能进入者是有钱者、有关系者,这些人士岂不是就等于天天“分一杯垄断羹”了?这就可能加剧收入分配不公,会导致更大的不公平,这不是改革的初衷。
防止大肆瓜分国资是底线。这是个难题。早在几十年前,国资该不该“流失”,如何防止国资流失就有过激烈的争论,“冰棍论”、“烂苹果论”、“靓女先嫁论”等等就是那个时期提出来的。现在,这个问题仍然足够吸引眼球,足够令人关注。除去道义层面的争论,如何科学确定国资的真实价值,确实是个技术难题。有人讲,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来确定国资的价格,但我们证券市场等还不够成熟,可能发挥不了这个“价格发现”的作用;有人讲,可以通过会计所、评估所等来估价,从一些案件看,这些中介机构“信用”也不是白璧无瑕的。但无论如何难,也要加强监管监督、加强程序透明,不能任由国资被以改革的名义转入个人“腰包”。同时也要看到,资产天天贬值,或者躺着睡觉,也是慢性国资流失,再慢也是流失。往远些看,有观点认为,可以把现有国有资产通过证券化“卖掉”,用筹来的钱来织好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姑且不论此论如何,倘通过所谓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今天卖一点国资,明天卖一点国资,温水煮青蛙,真到了那时,即使想卖点国资来补充社会保障资金,可能也是家底掏空、杯水车薪、力不从心了。
提升效率和竞争力是目标。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其目的,就在于引进市场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使公司治理结构更加透明、经营效率更高、市场竞争力更强。有消息称,就算是号称“赚钱机器”的石油央企,近年来盈利能力也在逐年下降,两大石油央企的营业收入平均毛利率,己从2009年的20%下降至2013年的11%左右。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但管理可能是一个绕不开的“坎”。当然,民营企业的决策也不见得就更高明,利润率也不见得更高,迷失的民企、失败的民企也是多如“过江之鲫”。只有二者实现深度融合、优势互补,才能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倘若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资只是盯着民资的金钱,民资只盯着国资的“特权”,而不在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新瓶装旧酒,就可能事与愿违,甚至误入歧途,国资没变得更有活力,民资也被套了进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共担风险共享利益是根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是搭积木,看着块头是大了,但彼此之间仍然各是各,分割而独立。而应该是化学变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形成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格局。现在,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对于推进混合所有制都有些顾虑。比如,私营企业担心以小股东身份进入后,虽然投了钱,但没有发言权,决策可能也比较慢,担心血本无归,被“吃”掉。而国企方面,也担心国资流失,权力旁落,或者背上“贱卖国资”的名声等。怎么样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资、民资形式融合、经营融合、资本融合、利益融合,可能还需要做大量工作。
配套协调推进是保障。任何改革都不能单兵突进,何况每个国企都是一个小型社会,虽然主辅分离进行了多年,但相对来讲,国企还是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这就决定了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更需要方方面面的协作配合,稳妥推进。比如,改革中可能出现的下岗失业问题,即使是混合所有制了,但在现实中,职工可能仍要找“市长”,政府仍要负起“托底”的责任,怎么办?又如,随着国企高管薪酬和职务消费等的规范化,委任制和聘用制的高管在收入上可能差别较大,怎么保持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怎样防止高管们“合谋”,通过“内部人控制”,架空真正的股东,怎样使普通员工也能分享改革的好处,等等,都需要有顶层设计,有比较稳妥的意见。
值得强调的是,既然是国资国企,理论上就是属于全民所有的,无论怎么改革,怎么混合,都不能对群众视若无睹,对于他们的合法利益不能淡漠以对,甚至忽视不见。至于怎样实现利益分享,可以探索,比如在出售国资国企股份时,能不能开辟些小额投资的渠道,让群众也能有机会成为国企的股东?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比例也成。
总之,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主角配角正在登场,我们希望演出精彩,希望结局圆满。
㈣ 国企的股份制改革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什么关系
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本质上就是股份制改革,混合所有制的目的不是为了混合而混合,是为了让国企在改革中能够增加竞争力和活力, 混合的目的是为企业打造一个符合现代企业治理的有竞争里能够培养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治理体系。
㈤ 混合所有制改革概念股有哪些
混合所有制改革概来念股有:
上汽集源团
上海医药
中国水电
中国交建
广弘控股
中金岭南
风华高科
广晟有色
重庆百货
太极集团
重庆港九
中粮生化
中粮地产
中粮屯河
混合所有制既是一种社会经济成分,又是一种企业资本组织形式。它是股份制的一种形式,既包括公有制经济,又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行为,是适应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特殊形态的股份制。是被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㈥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什么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改革方案,目的是引入民资促进生产力内发展。20世纪容90年代开始,我国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革,经济改革的实践证明,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正式引入民资。
1.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公司组织形式变革
混合所有制是指界于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间的所有制结构形式,是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混合体。因此,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在同一个经济组织中,不同所有制的产权主体多元投资、交叉持股、融合发展的经济形式,是相对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或非公有制经济而言的。显然,作为公司组织形式的股份制、有限责任、股份合作、合伙制、两合制等企业组织制度,和所有制结构是不同的范畴;虽然所有制结构不同,但公司组织制度大致相同。
2.混合所有制是经济后续改革的顶层设计
当前将混合所有制作为国企改革思路的提法,实际上是对我国所有制结构的重新界定,是对私有制和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中作用和地位的重新认识。改革前,我国实行消灭“私有制”的政策;改革开放后,允许少量个私经济存在,私有制开始在中国出现。
㈦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怎么回事
企业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前,应了解以下几种混改的方式。一是员工持股,员工持股是实现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环节,企业应设立员工持股会,确定持股员工的核心员工,开展可行性研究,对企业进行全面的价值评估,确定员工持股的份额和分配比例,积极探索核心骨干持股计划,实现与市场对接;二是引入基金,企业可以通过引入或设立并购基金,在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的原则下,引入非国有资本,改善国企的产权机构,对国有资本增值保值;三是推进上市,企业应借力资本市场,抓住机遇如“一带一路”战略,创造更好的条件去募资;四是引入战略投资者,企业通过借助战略投资者在资金、核心技术、先进的管理等优势,提高企业能力,帮助企业做强做大。建议题主可以上中大咨询的官网看下 。
㈧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什么意思
混合所有制是指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混合所有制既是一种社会经济成分,又是一种企业资本组织形式。它是股份制的一种形式,既包括公有制经济,又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行为,是适应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特殊形态的股份制。是被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混合体指经济在我国将进一步发展。
㈨ 混合所有制改革,所有制改了吗请把产权关系告诉我。具体的特性告诉我。
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民营资本在股份的占比上互相渗透,比例发生变化专,控股性质属多数不发生变化。
就是说,国有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不变,国有股份占比下降(这种情形正在发生)。
反之的情形,是私营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不变,个人股份占比下降(这种情形基本没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