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几
2020年8月来10日,美国《财富》杂志公源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500强排名,具体排名为493名。
中核集团首次申报,首次入选。这是我国核工业企业首次进入世界500强,也是中核集团打造国际核科技发展的引领者、推动建设国际一流企业迈出的重要一步。
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核能发展与核电建设的中坚、核技术应用的骨干,中核集团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2018年1月“两核”实现战略重组后,截至2019年底,新中核资产规模达8300亿元、职工约17万人。
建立起先进核能利用、天然铀、核燃料、核技术应用、工程建设、核环保、装备制造、金融投资等核心产业以及核产业服务、新能源、贸易、健康医疗等市场化新兴产业,形成了更高水平的核工业创新链和产业链,显著提升了我国核工业的资源整合利用水平和整体国际竞争实力。
❷ 我国核电发展技术路线有哪些
核电是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形式。核电和火电、水电一起,是世界上三大电力支柱,截至2013年年底,核电总装机容量3.7亿千瓦,年发电量常年约占世界发电量的16%,近年占14%。核电是当今世界上大规模可持续供应的主要能源之一。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自从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于1991年12月15日实现首次并网发电以来,截至2014年5月,我国大陆已建成并运行19台核电机组和一座实验快堆,装机容量1704万千瓦,在建的核电机组29台,装机容量3188万千瓦。
201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
2012年10月,国务院通过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到2020年,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
不过,目前我国核电发电量只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1%,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应继续发展核电,利用核电技术装备的后发优势,坚持核电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核电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核电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局面,尤其是福岛事故后,对于核电安全要求的升级,中国核电的发展围绕三代和四代技术,以及走出去的战略出现了一些核能发展的新局面。
第三代核能技术主要有引进西屋公司的AP1000,以及中国两大核电企业中国广核集团和中国核工业集团联合开展的华龙一号的研究;
第四代核能技术国际论坛(GIF)是为满足全球未来能源需求而建立的国际合作框架,其主要任务是就六个国际公认最有潜力的第四代核电站堆型——钠冷快堆、铅冷快堆、气冷快堆、超临界水冷堆、超高温气冷堆和熔盐堆开展合作研究。
目前,我国已加入了超高温气冷堆、超临界水冷堆和钠冷快堆3个合作研究领域。
从 AP1000到CAP1400/1700(三代)
AP1000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压水堆技术,它的安全系统大多采用了非能动的技术,不仅使核电站的安全系数大为增强,而且使电厂设计得到简化。
当前我国“国家核电”牵头成功引进第三代核电AP1000先进技术,组织完成在浙江三门核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建设的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4台核电机组的工程建造任务,推动实现我国核电装备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和自主化,创新并形成中国自主品牌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技术,走出一条“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专业化管理、自主化建设”的核电建设新路子。
根据已经确立的相关方案,“国家核电”的自主化战略将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外方为主,我方全面参与。建成首批4台AP1000核电机组。
第二步,以我为主,外方支持。依托相关项目,以中方为主开展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和工程建设,西屋联合体参与并承担部分责任,全面完成AP1000技术的吸收和消化过程。
第三步,全面完成自主创新设计。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用数年的时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技术,完成示范核电机组建设,开始批量建设中国自主技术品牌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确立我国在第三代核电技术研发领域的先进地位。
华龙一号(三代)
华龙一号由中国广核集团和中国核工业集团联合开展研究,设计方案已经基本成型,具备开工建设的条件。8月22日,“华龙一号”通过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牵头组织的技术审评。
“华龙一号”融合了国际最先进的“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设计理念,各项技术指标全面达到全球最新安全要求,满足美国、欧洲三代技术标准,是中国目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
高温气冷堆(四代)
高温气冷堆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核能系统,被公认是唯一可最先进入商业化的第四代核能系统,也是目前世界上各种反应堆中最安全的一种堆型,在技术上能够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堆芯熔毁事故。
“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是我国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唯一的核电项目,当前尚处于示范阶段,一旦示范成功,国内有望在内陆地区、中小城市建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还可以对外出口,经济效益将会呈几何级放大。
快中子反应堆(四代)
我国实验快堆工程属于“863计划”国家重点实验性核反应堆工程,是我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
2010年7月21日,我国实验快堆首次达到临界。2012年11月,我国实验快堆工程通过科技部验收。
实验快堆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核能发展“压水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标志着我国在四代核电技术研发方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快堆技术的几个国家之一。
超临界水冷堆(四代)
超临界水堆是六种第四代核反应堆中唯一以轻水做冷却剂的反应堆,它是在现有水冷反应堆技术和超临界火电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革新设计。
与目前运行的水冷堆相比,它具有系统简单、装置尺寸小、热效率高、经济性和安全性更好的特点。
在巴黎召开的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政策组会议上,我国政府签署了加入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超临界水冷堆系统的协议。这标志着由我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牵头、协调组织国内相关单位代表中国参加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超临界水冷堆系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漂浮核电站
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签署了《全面核电合作谅解备忘录》,两国决定合建漂浮核电站。俄罗斯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专家卡申认为,这一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将对我国海军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总之,目前我国核电的发展如万物复苏的春季,生机勃勃;另一方面,我国核电的堆型种类齐全,二、三、四代核电技术并存,这也对核电的安全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核能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❸ 中国核工业公司是干什么的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特大型
国有内独资企业
,其容
前身
是二机部、核工业部、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
,由100多家
企事业单位
和科研院所组成,现有
中国科学院院士
9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10人,主要承担核
军工
、
核电
、
核燃料
、核应用技术等
领域
的科研开发、建设和
生产经营
,以及对外经济合作和
进出口业务
。中核集团公司建立了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是
我国
核电站
的主要投资方和业主,是核电发展的
技术开发
主体
、
国内
核电设计
供应商
和核燃料供应商,是重要的核电运行技术
服务商
,以及核
仪器仪表
和
非标设备
的专业供应商,承担着核电站运行和
安全技术
保障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发展阶段,中核集团公司正积极推进
核能
、
核技术
的和平利用,致力
于中国
核工业又好又快又安全地发展,开创
新能源
时代
的美好未来。
❹ 中国核电发展仍处重要在战略机遇期吗
据报道,日前有媒体评论称,中国核电发展仍处重要战略机遇期。
目前全球31个国家有448台核电机组在运,总装机容量4亿千瓦,占全世界发电量的10%左右,高峰时曾达到16%。同时,截至2017年7月1日,正在建设、拟建的核电机组分别为59台、160台,市场规模接近1.2万亿美元。
希望中国的核电可以早日试下弯道超车!
❺ 中国在核工业发展前景怎么样
未来趋势
中国目前建成和在建的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870万千瓦,预计到201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约为2000万千瓦,2020年约为4000万千瓦。到
2050年,根据不同部门的估算,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种方案:高方案为3.6亿千瓦(约占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30%),中方案为2.4亿
千瓦(约占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0%),低方案为1.2亿千瓦(约占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0%)。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在制定中国核电发展民用工业规划,准备到2020年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预计为9亿千瓦时,核电的比重将占电力总容量的4%,即是中国核电在2020年时将为3600-4000万千瓦。也就是说,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40座相当于大亚湾那样的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站。
从核电发展总趋势来看,中国核电发展的技术路线和战略路线早已明确并正在执行,当前发展压水堆,中期发展快中子堆,远期发展聚变堆。具体地说就是,近期发展热中子反应堆核电站;为了充分利用铀资源,采用铀钚循环的技术路线,中期发展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远期发展聚变堆核电站,从而基本上“永远”解决能源需求的矛盾。核工业部核工业部已作为国家能源部门之一,负责中国核电站的建设和营运。核工业部大力组织了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和同位素及辐射技术的推广应用,1985年中国生产的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制品已有700多种。
❻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核工业集团三者关系!
三个公司都是中央来直源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其中:
中核集团是从过去核工业部演变而来的,具有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地质、矿冶、纯化、浓缩、元件、核电、乏燃料处理以及相关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包括生产、科研、设计等等。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是国家战略核力量的核心和国家核能发展与核电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1955年起步,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是广东核电(有过争议)、国家核电的股东方之一。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是为了受让第三代美国核电AP1000技术,实施相关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中国核电技术品牌而成立的。2007年成立。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四个股东方出资设立。
广东核电是在中国引进法国核电,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基础上逐步成长发展起来的,也是由国资委管理的企业。1994年9月注册成立,起初是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控股的,后国务院批准单列计划。
❼ 中国核工业集团哪个下属单位比较有发展前景
中国核工业集团下属单位:
1、矿冶:金源等
2、建筑:中原对外、二十二、二十三、华兴等
3、设计:核二院、核四院等
4、核电:各单位
每个单位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只要努力工作,都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❽ 中国核工业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首座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是我国核工业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它记载了中国核电之路艰辛的历程、辉煌的业绩、发展的前景,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拼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国家的光荣,是中国核工业从“以军为主”到“军民结合”二次创业的光辉典范。
可是,秦山这个令中华民族骄傲的名字,最初的代号叫什么?从命名到首次发电又经历了漫漫多少年?这期间又有多少核电创业者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演绎了多少依靠科学,锐意创新的感人故事呢?
“二机部不能光是爆炸部,要搞原子能发电。”1970年2月8日,这是周总理在听取了上海市请求建设核电站的汇报后说的,中国的第一座核电站因此被命名为“七二八”工程。
1974年3月31日,周总理在北京召开的中央专委会上亲自审查批准了《上海“七二八”核电工程建设方案》及《“七二八”核电站设计任务书》,指出:“一定要以不污染国土、不危害人民为原则。”周总理进一步指出:“对这项工程来说,掌握核电技术的目的大于发电。”
1981年10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等五委一部《关于请示批准建设30万千瓦核电站的报告》,1982年6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核工业部正式上报《关于请示批准30万千瓦核电站厂址定在浙江省海盐县秦山的报告》。同年11月,国家经委批复同意核电厂址定在浙江海盐县秦山。
1982年12月30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中国政府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了建设秦山核电站的决定。
秦山核电站于1985年3月浇灌第一罐混凝土,1991年12月15日首次并网发电。
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的核电站,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零的突破。秦山核电公司依靠自己的力量,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吸取国外核电站的先进经验,加强电站日常管理和核安全文化建设,花大力气培养核电站运行和检修人员,顺利地完成了电站换料大修任务,电站一个燃料循环周期内的连续安全运行天数逐年提高,电站安全运行不断刷新纪录。
随着秦山二期、三期、广东大亚湾、广东岭澳等一座又一座核电站工程的顺利建成,经过近二十年核电建设实践的磨练和考验,如今我国已系统地掌握了核电站建造的关键技术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先进的工程管理规范和方法,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科学、有效的核工程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从而使我国核设施的建造和运行保证了核安全,为国际所公认。核工业建设战线以核电站建造为主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整体优势已基本形成。核工程、核电工程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不仅带动了整个核工业保持一支核科技队伍,实现寓军于民,以民养军,保持核威慑技术能力的战略目标,而且为国家调整和优化电源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❾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核工业集团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个公司都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其中:
中核集团是从过去核工业部演变而来的,具有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地质、矿冶、纯化、浓缩、元件、核电、乏燃料处理以及相关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包括生产、科研、设计等等。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是国家战略核力量的核心和国家核能发展与核电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1955年起步,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是广东核电(有过争议)、国家核电的股东方之一。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是为了受让第三代美国核电AP1000技术,实施相关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中国核电技术品牌而成立的。2007年成立。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四个股东方出资设立。
广东核电是在中国引进法国核电,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基础上逐步成长发展起来的,也是由国资委管理的企业。1994年9月注册成立,起初是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控股的,后国务院批准单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