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抄主要是在一级市场融资袭,它们扩股在流通是在二级市场融资,有些烂公司几个亿的真实价值上市后不断的减少自己股权最后相当于把公司卖给股市参与者,获取几十亿利润,你每股净资产1元相当拥有1000万股本,假如在一级市场你以每股5元卖了800万股本,到了二级市场发行价总是高于净资产价,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上市目的就是为企业融资,假如你的发行价为10元,你们也把1000万股本用来流通,你手里有200万股本,由于你是大股东上市3年后才可以卖自己手里20%股本,假如三年后你的股价到了每股20元,都卖掉去除自己手里1000万初始资产,你挣了3000万,还不算企业盈利。
⑵ 股票当天资金流出大于流出股票为什么还上涨
股票当天资金流出大于流出股票还上涨,这涉及到资金流入流出的统计方法的专问题。
资金属流入流出是按成交明细统计的。明细里显示买入就是流入,显示卖出就是流出。但成交明细的里面显示的买入卖出并不一定正确,成交明细是按时段统计的,然后按照该时段的最后一笔成交是买入还是卖出来确定。
比如一个时间段成交明细显示10块买入3000手,但真实可能是卖出了9.9卖出2999手,最后有人10块买了一手。
所以股票市值的涨跌并不是完全由资金的流入与流出量来决定的,其市值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2)共进股份股票资金流扩展阅读:
从本质上讲,股票仅仅是一种凭证,其作用是用来证明持有人的财产权利,而不象普通商品一样包含有使用价值,所以股票自身并没有价值,也不可能有价格。
但当持有股票后,股东不但可参加股东大会,对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施加影响,且还能享受分红和派息的权利,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所以股票又是一种虚拟资本,它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市场流通转让。而股票的价值,就是用货币的形式来衡量股票作为获利手段的价值。
所谓获利手段,即凭借着股票,持有人可取得的经济利益。利益愈大,股票的价值就愈高。
⑶ 股市的资金流入(万元) 资金流出(万元) 为什么不一致买卖的结果应该是对等的啊
我给你打个比方,你就能很快明白,资金的净流入与流出是怎么回事了!比如一支股票有五个大股东,每个股东持有1万股,即100手,即总共5万股,合计500手,假设今天就是由这五个股东进行交易,而没有别的散户进行交易了,现在,再假设昨天这支股票的的收盘价是100元,那么,这支股票在昨天的总价值就是50000*100=500万元,这什么意思呢?这就表示,那五张纸(即五百手股股票,股票是用纸做的,在法律形式上)的价格就代表了500万元,好了,到了今天,大家一起来交易,先是张三卖给李四,后是李四卖给王五,王五又卖给陈六,陈六再卖给沈七,沈七又卖给王五,王五又卖给张三。。。。。等等,反正不管你怎么买,怎么卖,都好,最好,收盘价是每股105元,好了,现在就有得算了,同样是那500手股票,在他们这几个人手中转来转去,股票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但是,不同的是,用来表示资金投入的价格却不一样了,昨天是100元,今天是105元,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昨天那5张纸表示500元,到了今天呢,那五张纸表示多少?表示50000*105=525万元,这就是问题的根本,为什么同样是五张纸,昨天是500万,今天却成了525万呢?那多出来的25万是哪里来的?对,就是那25万,便是所谓的流入资金,这25万是谁的?是那些积极买进的人从自家的钱柜里掏出来的。他们掏这些钱干什么?他们掏这些钱,来抬高股票(也就是那五张纸)的价格,这25万块钱,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的钱,而不是虚似的数字,这就是资金流入!同样,资金流出也是一样,股价下跌了,表示股票值多少钱的价格就减少了,股票虽然历经多次转手,但还是那些股票,只不过,那些站在前一天高价位(比如100元)卖出的人,把股票(即那五张纸)卖出后,变成了钱,而之后买入股票的人拿自家的钱将那五张纸买进来,只不过,那五张纸的单价变了,变成了95元每股。这很好算,那五张纸的价值少了25万元,那25万元哪里去了?流进了高价卖出的人的口袋,为什么呢?因为,人家拿着那五张纸的时候,那五张纸代表500万元,到你今天拿着那五张纸的时候,只代表475万元了,是不是少了25万元?这就叫资金流出!如果接下来价格再跌,那么,那些股票(即那五张纸)就更不值钱,那么,“资金流出”就更多了!好了,相信我谈得这么细,应该十分明白了,所谓资金的流入或流出,就是表示那些股票(即纸)所代表的钱数,不同只是,股票(即那些纸)代表的只是虚拟价值,而流放或流出的却是“真金白银”,一句话就是说,流入和流出,就是给那些“纸”加码与减磅。如果用重量来表示的话,那些“纸”本身有一定的重量,而后面的所谓“流入、流出”就是从“那堆纸”中拿走或拿来,这样说,应该十分形象了吧。因此,不管它这个买入多少股,那个卖出多少手,是主力,还是散户,都一个样,都是钱的交往,只不过,通过这些买卖动作之后,“钱”就从这个人的口袋,流进那个人的口袋而已!只不过,平时,大家都不去谈这个东西,只是哪天股市有大动作了,或者大涨,或者大跌了,才有一些自以为专家的媒体人士在大吹大擂,今天股市又净流入多少多少资金啦,明天又净流出多少多少钞票了,其实,都是“混淆视听”,试问,股市哪天不在“净流入”或“净流出”?只不过,动作大了点,就有了说事的“油头”!所以,我想大家现在应该不会再被一些“资金净流出、流入”而搞得神秘兮兮的了吧?不管他这个多少价格买多少手,那个几元几分卖多少股,都只是“真金白银”从这个人手中,流到哪个人手中,股票(那些纸)不代表什么,那只是大家用来对“赌”的工具,就像赌场上的那些“色子”!因此,再别去管他股票如何,都是一堆纸,纸和“色子”一样,是没有价值的,有价值的是,钱将会从我的口袋流向别人的口袋呢,还是从别人的口袋流进我的腰包,仅此而已!因此,我也不举例子了,一句话总结一下:价格上涨,就是资金净流入;价格下跌,主是资金净流出!当然,我想还可以说得更明白一点,那就是:如何区分主力是资金流入还是流出?这是大家都关心的!这也不难,主力资金流入只有两点:吸筹与拉升;主力资金流出也只可能有两点:出货与洗盘!下面我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底部放量即吸筹,顶部放量即出货;上升途中即洗盘,下降途中即出货;中途拉升或反弹,但看趋势涨或跌!途中洗盘与出货,亦看趋势涨与跌!
⑷ 股票卖出后资金多久能到账
当天卖出A股股票成交后,资金立即到账可用,当天就可以买A股、基金等证券,下一个交易日才可以转出。
【风险揭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⑸ 股价上涨,上市公司的资金是否改变
股价上涨,上市公司的资金:总股本会变多。
因为股价上涨,上市公司流通内股数是不变的,所容以总股本会增加。
简介:
股票是股份制企业(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东)拥有公司资产和权益的凭证。上市的股票称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级市场)自由买卖。非上市的股票没有进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买卖,称非上市流通股。
这种所有权为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标准、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但也要共同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股票是股份证书的简称,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金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
⑹ 股票从发行、到运作、再到股民们炒股是怎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资金流向是怎样的
股票由股份公司筹集资金发行给投资者,用以证明股东身份和权力,并根据股票持有人所持有份额享有权力和承担义务的书面凭证。
股票发行量:
1.上市公司股票的发行量是由公司改为股份公司时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共估值多少钱,按每股一元来确定的。
2.具体的股票发行量则由几个因素共同来决定:一是公司原始股东愿意出售的数量,比如原股东长期看好本企业,那么发行的数量可能不会太多,因为发行太多可能会影响控股权;二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额度,主要是根据企业的融资目的和规模来确定发行数量;三是看市场的实际情况,包括一级市场上保荐人、主承销商及承销团的建议以及二级市场上股市的实际走势,比如市场行情火爆,发行市盈率很高时,那么就会选择多发一些,多赚一些发行溢价,反之则少发一些或者干脆放弃发行。
开盘价收盘价:
开盘价是股票在沪深证券交易所每天开市前5分钟集合竞价产生的价格,称为开盘价。收盘价 ——收盘价是指某种证券在证券交易所一天交易活动结束前最后一笔交易的成交价格。
股票价格:
股票价格的上涨是资金推动,供求关系,供小于求自然会上涨,供大于求,就是下跌。
主要影响因素是股份公司的业绩,市场利率,宏观经济周期,外汇因素,国内通货膨胀。
运作过程:
控制靠主力打压,收集筹码后,洗盘,震荡洗盘,震荡拉升,快速拉升,高位震荡出货,打压砸盘,等操盘过程,这一过程中国股市一般需要几年事件,中国故事就是这样的循环。
一般靠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进行实时更新。
⑺ 股票中净流出和净流入是什么意思
主动买出就叫净流出,主动卖入就叫净流入。
⑻ 股票上涨资金流出是什么意思
在一定的时间颗粒下,如果当前时间颗粒股票价格比上一个时间颗粒股票内价格高,那么把这个时间颗粒下的容成交额记为资金流入;如果当前时间颗粒股票价格比上一个时间颗粒股票价格低,那么把这个时间颗粒下的成交额记为资金流出;如果价格不变,则不记。
这里所说的时间颗粒是计价的最小时间单位,可以是年,可以是月,可以是日,可以是小时,可以是分钟。
(8)共进股份股票资金流扩展阅读
资金流向能够帮助投资者透过指数(价格)涨跌的迷雾看到其他人到底在干什么。指数(价格)上涨一个点,可能是由1000万资金推动的,也可能是由一亿资金推动的,这两种情况对投资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指导意义。
一般情况下资金流向与指数涨跌幅走势非常相近,但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资金流向指标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1、当天的资金流向与指数涨跌相反。比如该板块全天总体来看指数是下跌的,但资金流向显示全天资金净流入为正。
2、当天的资金流向与指数涨跌幅在幅度上存在较大背离。比如全天指数涨幅较高,但实际资金净流入量很小。
⑼ 股票获利是从哪里获利。
让我们再在脑海中做一个试验,假设股市最初只有1个人,他持有100股。
现在100个新股民来炒股,每个人投资10元。那么经过充分换手,最后,股价平衡值是10元。1000元追逐100股,平衡以后就是10元对1股。
最初的1个人赚了1000元,而后来的100个人总市值还是1000元,也没有人赔钱。
这100个人象疯子一样乐在其中。结果,招来了另外1000个人。
1000个新股民,每个人又投资了10元。那么,平衡股价会变成多少?100元。
显然,前100人每人赚了十倍,而后1000个人总市值仍然是10000元,没有人赔钱。思考:前100个赚钱的人赚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赚钱效应又招惹来了10000个人,每个人又投资了10元。显然,平衡股价会变成1000元。
。。。
游戏一直持续,赚钱效应招惹来更多的人。参与者全都在赚钱,没有人赔钱,赚的人赚的钱等于赔的人赔的钱这种命题失效。有趣的是,赚钱的人看到新来的人又赚了钱,他也回来了,他又把赚了的钱投入了回来,也就是说,这个模型中的最初的1个人,前100人,1000人,他们又把赚来的钱投了回来,使股票价格变成了20元,110元,1110元。
这个模型,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资金推动型牛市”,2007年冲向6000点的过程中这个模型在中国股市大大的显灵。(当时,胖舟曾经骂发明这个词的人的老母,“资金推动型牛市”如同物理学里的“非永动机型发动机”,其实是废话。)
回到现实的股市,当新股发行的速度赶不上新资金入市的速度时,大量资金追逐不那么大量的股票,会使股票出现上涨趋势,赚钱效应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涌入,但凡卖出股票的人都后悔不迭,因为踏空比套牢更加痛苦。踏空者赶着兜回头,再次把赚的钱投入市场。就好像狗(我比喻的是股市)把拉出去的屎又吃回来了,资金源源不断的循环流入股市,大牛市形成,势不可当,每一个人都在赚钱,没有人赔钱。
等一等,聪明的我们,一定知道了接着发生的事情!
游戏崩溃前的先知先觉者与踏空者,仅仅一步之遥。
当足够高的冰山,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把股票卖掉离场时,这个模型的一切都开始逆运转——拐点如期而至。
当1000个人时...100个人时...1个人时...财富蒸发了,每一个人都在赔钱,一切都回到了原点。
再次回到现实,现实要复杂的多,因为这里有1600个上市公司,7000万投资者,几乎无数的资金和同样几乎无数的股票。有收取扒皮费的交易所、税务局、证券公司,有庄家,有带头大哥,有基金。这些因素叠加起来,掩盖了真相,使我们以为股市是零和游戏。
开启这样的思维方式——股票的出现,使股市中具有了两种货币——现金和股票,这两种货币的汇率是多线程的,当一种货币相对另一种货币升值或者贬值时,持有另一种货币的人会集体亏损或者盈利,而没有人必须付出对应的盈利或者亏损,那么,对应的盈利或者亏损去哪里了?
答案是:被另一种货币通过汇率吸收了,就象海绵吸收了多余的水。
股市上的盈利者,其实没有真的盈利,盈的只是两种货币间的数学符号。只要你不卖出离场,你是爽在幻觉中,你根本就没有赚到“真钱”。同理,亏损的人,也没有真的亏损,亏的也只是两种货币间的兑换符号。只要你不割肉,你疼的也是幻觉,也没有亏损“真钱”。
知道了这个秘密,你也就知道了自己是如何赔钱的,你在应该选择持有人民币的时候,不慎失身,把人民币换成了另一种“钱”,当你把已经出现亏损的股票卖出的那一刹那,你的亏损噩梦成真——你又回到了人民币的体系内,而数字上真的少了。宏观上,并无人一定因此受益。
“此钱非彼钱”,好玩吧,发现事实的真相总是这样好玩。知道了这个“股市为什么不是零和游戏”的秘密,你的亏损,都会变成自觉自愿的,你不会再觉得黑暗中有一双双淫荡的眼睛不怀好意的盯着你,算计你。大势所趋,成王败寇,自己的选择,自己负责吧。
⑽ 怎样算出自己几年来股票亏了多少
如果要详细的交费记录,可以找证券公司打印交割单,不过如果你成专交过于频繁,这属个清单可能很长。关于交易系统里的查询选项,不同的证券公司交易系统提供的查询功能存在差别,有的可能只支持2年内的成交查询。
如果你记得自己的总投入,那么用现在你的总资产(股票市值加资金余额)减去你的总投入和几年来可能发生的资金转移(即资金从证券账户转出的总和),就是你的总盈亏。如果不记得总投入,可以通过打印资金流水,计算里面“转入证券”的资金总和就是你的总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