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定期报告。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第一季报、第三季报。年度报告由上市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编制完成(即一至四月份),中期报告由上市公司在半年度结束后两个月内完成(即七、八月份),季报由上市公司在会计年度前三个月、九个月结束后的三十日内编制完成(即第一季报在四月份,第三季报在十月份)。
2、定期报告的披露要求为在指定报刊披露其摘要,同时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网站上披露其正文。
3、各上市公司披露定期报告的时间,原则上由各上市公司自行确定并向交易所预约申请,交易所再根据均衡披露的原则做一定的安排,各上市公司预约披露的时间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可查阅。
4、只有在定期报告出来后才能看到前10大股东变化情况,没有其他获知途径
2. 若一季度没有结束,上市公司会在属于一季度时间公布他的股东人数吗
首先上市公司股来东人数是由中自登公司来统计的,其次,上市公司获取股东名册分为几种情况:第一,主动下发类,中登公司会在每个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下发一次股东名册(股东人数确定,但具体股东只有前100名),第二,主动申请类,上市公司因召开股东大会或其他重大事项发生时,可以向中登公司申请股东名册。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而言,一般会在定期报告中公告报告期内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股东总数,其中年报还公告年报前5个交易日的股东总数。所以,你举得那个例子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公告股东总数的,具体的话你按上面说的套吧。
3. 公司一季报数据显示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三位牛散入驻,合计持股数量占流通股比例
公司一季报数据显示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三位牛散入驻,合计持股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达19.71%,接近20%的持股比例基本已可达到控盘程度
4. 股票季报中十大流通股东有可能已经不持股了吗
可能,没有超过5%的大股东减持不需要公告的
5. 股票季报中十大流通股东持仓是指曾经持有过还是持到季尾
是持到季尾
6. 请问,公司公布的季报是怎么统计十大流通股股东的。
1、公抄司公布的季报统计十大袭流通股股东的方法:这个上市公司的董秘每到了季报截止日期会把持股他们公司的股东都做好记录的,原则上上市公司的董秘是知道哪些人买了这个公司的股票的。
2、流通股,就是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的股票,比如A股、B股、H股都是流通股,持有这些股票的单位或个人就是“流通股股东”。
7. 知道企业的第一季度和半年度财务报表,怎么算第二季度的净利润和股东权益呢
半年度财务报表利润表中"净利润"-3月底利润表中"净利润"=第二季度"净利润"。
第二季度股东权益=第二季度"净利润"。
累计股东权益=资产负债表期末“未分配利润”
8. 季报显示的股东持股是指什么时候买入的
股东持股不是及时更新,有时间差,比如一季度股东持股,时间是截至3月31日,持股股东是在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买入,但具体哪个时间段,是无法查到的。
9. 通达信(季报股东户数减少,季报人均持股增加的选股公式)
通达信目前只有最新的人数记录,没有上一次季报人数记录,暂时写不了。
10. 年报及一季报披露窗口期不得减持 是哪个法律规定的
年报来及一季报披露窗源口期不得减持是根据《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来规定的,主要是为了实现监管政策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市场自我调节作用,为维护证券市场稳定。
由于年报及一季报披露窗口期(季报前30日,预报和快报前10日)不得减持,而3月末和4月末分别是年报及一季报的密集披露期。再结合春节前夕企业和股东现金需求的提升。这些因素将使得1、2月份的集中减持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10)一季报股东扩展阅读:
《减持规定》重点就大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这一特定途径减持股份作出细化要求,且受限范围不包括其通过二级市场购入的股份。董监高减持股份,完全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严格执行。
《减持规定》出台后将不会出现“减持潮”;引发市场大幅下跌的说法没有根据,投资者应当理性看待、审慎甄别。出台《减持规定》,并不意味着中国证券金融公司等“国家队”即将退出,其稳定市场的职能也不会发生改变。今后,我会将继续把稳定市场、稳定人心、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目标,全力做好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