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阿尔派为什么转让百分之五的股权给东软集团
东软集团复股份有限公司(600718.SH,以下简称制“东软集团”)对外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宣布公司将面向员工授予限制性股票。今天,东软控股与阿尔派中国分别发布了《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披露东软控股将收购阿尔派中国持有的东软集团的部分股权。这意味着东软将通过股权激励方式,面向公司管理层和核心员工正式启动新一轮激励计划,而由东软管理层参股的东软控股增持东软集团股份,也预示着东软的核心管理团队将更聚焦于公司的整体发展。此轮激励计划的实施,将持续并充分与员工分享公司发展成果,进一步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形成东软在战略转型升级时期的重要助推力.
『贰』 600718东软集团有什么重大利好
近期该股没有重大利好。
但软件行业受益于软件安全国产化,长期利好。
『叁』 东软集团上市股票代码
600718 东软集团
『肆』 东软集团和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东软集团和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样,东软集团是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
东软集团是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属于上市企业,股票代码600718。公司成立于1991年,前身为东北大学下属的沈阳东大开发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有限公司。
公司开发的各种软件已被广泛运用于工程、电力、电信、房地产、工厂设计等行业,软件的商品化率是国内最高的。东软以软件技术为核心,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和产品工程解决方案以及相关产品与服务。
2018年12月5日,荣获第八届香港国际金融论坛暨中国证券金紫荆奖最佳投资者关系管理上市公司。
产品服务
面向行业客户,行业解决方案涵盖的领域包括:电信、电力、金融、政府(社会保障、财政、税务、公共安全、国土资源、海洋、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商、知识产权等)以及制造业与商贸流通业、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等行业。
在产品工程解决方案领域,东软与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开展合作,提供车载信息产品、数字家庭产品、移动终端和IT产品等嵌入式软件开发和服务。
在自有品牌的产品工程方面,在医疗领域,开发并提供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T、磁共振、数字X线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参数监护仪、放射治疗设备、核医学成像设备等11大系列50余种医疗产品。
在服务领域,东软提供包括IT咨询服务、应用开发和维护、套装应用软件服务、专业测试及性能工程服务与本地化服务、IT基础设施服务、IT教育与培训、业务流程外包(BPO)等服务业务。
『伍』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好不好
简介: 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经沈阳市体改委体改发[1993]47号文批准,于1993年6月7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的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是东北大学下属的两家公司:沈阳东大开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有限公司。公司于1993年6月进行股份制改造,于1996年6月18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08年3月11日,公司办理完成了换股吸收合并东软集团的股份登记手续。合并完成后,东软集团法人资格注销,其全部资产、负债、权益并入本公司,本公司作为合并方依法存续。 2008年5月30日,公司2007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名称由"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1月8日,公司名称由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10月28日,公司名称由“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刘积仁
成立时间:1991-06-17
注册资本:124266.8255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210100402001491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资、上市)
公司地址:沈阳市浑南新区新秀街2号
『陆』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东软集团有限公司是以为社会和企业信息化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为核内心业务,集基容础软件技术研究、产品开发、软件风险企业投资、顾问咨询和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集团,是目前中国在解决方案领域最优秀的软件企业。
法定代表人:刘积仁
成立时间:2003-05-13
注册资本:16282.8736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21010040200030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
公司地址:沈阳市浑南新区新秀街2号
『柒』 成都东软学院真的可以吗,他有什么不足之处
好吧,作为11级的专科学长,我就来为你讲一讲成都东软。
首先,成都东软的情况大概可以用一段顺口溜来总结:
一流的环境
二流的硬件
三流的老师
四流的学生
五流的学风
末流的生活
接下来,我就分别给你讲讲东软的情况,你自己看看。
1.环境:这个没得说,著名的5A级风景区青城山下,环境宜人,空气清新,学校里面草坪特别的多,一到夏天东软湖里面还会有大片的荷花,草坪上面也会有一群不知道是白鹤还是白鹭的白鸟。是养老,专心学习的好地方。但是周围比较冷清,离成都和都江堰市区都比较远。如果你喜欢环境好的地方推荐你来,如果你喜欢闹市,那最好还是另择良处。
2.住宿:这个嘛,很难说,如果你是妹子,那就还好,是男生的话,当心被坑得你哭不出来。总体而言东软目前有四种寝室,男两种女两种。
女寝D5D6是最好的,有单独的卫生间和单独的浴室,D7只有卫生间无浴室,不过都没热水器,只能自己烧着洗或者去澡堂。
男寝D1是大坑之地,前面一两个月左右开始动工从四人间改为六人间,无浴室无卫生间,公共洗漱池公共卫生间公共澡堂是必备之选。然后就是暂时没有改为六人间的D2D3寝室,条件也和D1差不多。所以,男生慎重!!
3.吃饭:这个嘛,真的想喷又不想喷,失望过顶了。不过还是简述一下。学校内部食堂有老食堂和新食堂两个。老食堂主要是那种拿着一个盘打几个菜的那种,荤素一般5-6块,二楼也有清真饭,稍微贵一两块,和一些比如盖浇饭之类的。
新食堂其实不属于学校内部管理,据说已经被外包出去,前段时间的地沟油事件,我就不多说了,中国人的胃你没得说,学校的管理能力你懒得喷。新食堂一般是聚会或者是在A6A7上课的人去的,主要是干锅,还有粉面,小炒还有一些小吃之类的,价格比较贵一点,没有人长期去吃。
学校外面就主要在后门外,有一个类似小吃街的地方,那里有餐馆,兰州拉面,小KTV和奶茶店等等,当然住宿也有。
总的来说,如果你在东软吃饭的话,如果主要是在老食堂吃,那么一个月是不会有多少消费的。
『捌』 东软集团是做什么的
不知道楼主是哪里人
以后的工作意向是什么
如果是沈阳人的话
可以考虑一下我的建议
如果有其他选择
不妨优先考虑一下
沈阳的一些小公司待遇还不错
而且加班不多
在外边锻炼2
3
年
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
想求稳的话
可以考虑那时候入职东软
东软对校招和社招途径入职的员工待遇差别很大
甚至是
同一届的毕业生
刚毕业就被校招进东软的
和
隔了几个月自己投简历进东软的
这两种人的工资待遇都会很不同!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对整个职业生涯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希望楼主好好考虑一下
做出最好的决定
祝你工作顺利!
『玖』 24岁的东软要怎么变
刘积仁:24岁的东软要怎么变
东软是要彻底转型成为一家医疗健康公司吗?关心东软的人士应当会注意到,作为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提供商,东软近两年见诸报端的消息更多是与医疗相关,尤其是2014年底东软旗下的东软医疗、东软熙康获得了弘毅、高盛等资本高达37亿元的投资,今年东软还在宁波、沈阳、太原等多地筹建“云医院”平台。就连东软集团的灵魂人物刘积仁,在参加论坛和接受采访时谈论更多的也是东软的健康战略。
“老百姓现在还不怎么满意或者说永远不会满意的一个是教育,另外一个就是医疗。”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对界面新闻介绍说,东软是在2009年成立熙康前后就开始全面转型进军健康医疗领域,并借此将商业模式从B2B向B2B2C转变,不放弃多年积累的企业级用户,同时将业务线延长到家庭和个人消费市场。
向医疗转型,东软是有这个底气和优势的。作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企业,东软自1991年成立已经历了多次转型,从最初的做软件到变身系统集成商,再到解决方案供应商和国际化外包业务,刘积仁很庆幸东软“还活着”。
“中国的IT企业基本上5年就会死掉一批,东软已经活了24年,拿人来比的话,基本上活了200多岁了。”在10月末于贵阳举办的2015年度东软解决方案论坛上,刘积仁甫一上台,便先戏谑地拿东软开玩笑,当然还包括他自己的年龄,“当大家都看好90后的时候,还有人往50后身上投钱。”这是刘积仁在说为什么弘毅的赵令欢还愿意投他,1955年出生的刘积仁今年已经整整60岁。
“你问一个20岁的人想活到多少岁,他可能回答80岁;但你问一个78岁的人想活到多少岁,绝对不会是80岁。”刘积仁说无论是政府、医院还是IT界,都应该致力于让老百姓的生命活得更长且有价值。
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必然不能只靠最后时刻的临终关怀。刘积仁说“如果我是医院的院长,我希望首先你永远别来我医院的最好;如果来了,我希望你永远不要再回来”。
那刘积仁这样说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这就要提到东软正在试水的“云医院”。所谓“云医院”,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以及医疗设备和医疗管理应用系统构成的健康管理及医疗服务共享服务平台,为政府、医院、医生构造高效、安全、可靠、可监管的协同医疗体系;是为医院构造网络医联体、为医生获得更大收益、推动实现医疗改革的工具。
用刘积仁的话解释,“云医院”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医院”,通过基础设施、IT传感器、互联网等方面的投入,实现医疗服务走向社区,走到家庭,将医疗模式从以医院为核心变成以社区、家庭和个人为核心。
以其最先试水的宁波云医院为例,据宁波市卫生信息主任孙向东介绍,从今年3月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已建设完成在线医疗、协同医疗和健康管理三大平台,未来将在政府配套政策、支付方式、体验、数据和商业模式方面进一步探索优化。此外,宁波云医院还发布了“掌上云医院”App,患者除可看到所有病历档案、每日健康档案,还能享受挂号、免费及收费咨询、体检管家等服务。
这个设想是如此宏大,东软作为一家企业能够实现这样的梦想吗?“在这个过程中,的确还需要政府部门包括保险行业的支持。”刘积仁说,东软所做的医疗转型构想,并没有想着去颠覆谁,“它十分的不容易”,“我们是在创造一个新的东西,但是原来的东西是已经存在了的,但是它们之间特别的分离,它们没有什么连接。”
“在医疗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是医生。”刘积仁认为,IT是未来医疗体系变革的最重要的工具,可以通过IT技术,把大医院的资源、能力、知识渗透到社区,把老百姓在家里的日常的行为连接到医院。
这样的思路也并非凭空得来。虽已花甲之年,刘积仁并没有放松学习互联网思维的步伐。在“新生态下的新解决方案”主题演讲中,刘积仁阐释了很多他对于互联网思维的理解,阐述了互联网的三大定律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迈特卡尔定律。他认为,未来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在连接,连接的成本度在降低,降低的同时还在创造新的价值,而这个连接性又形成了社区,形成了协同。
“我相信有几个互联网元素在我们的网络上还会有充分的发挥,第一个社交,第二个就是协同。”刘积仁说道。据了解,除了云医院之外,东软旗下还推出了“大象就医”、“瘦瘦”等多款医疗健康方面的移动App。
但瞄准医疗这块蛋糕的并非只有东软一家,BAT在医疗领域也各有涉及。“当有一家垄断的时候,他就会自满,就会有弱点,一定会诞生另外一家。”刘积仁认为,在医疗领域绝对不会一家独大,目前都有机会。针对这一两年来医疗领域的投资增多,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刘积仁认为“绝对不存在泡沫,所有的这些探索、创新的行为都会被未来继承,无论成功还是失败。”
据了解,今年东软还在洽谈引入一笔新的投资,同样将应用到医疗领域,而东软医疗、东软熙康这两家子公司都将奔着分拆上市的目标发展。
东软在医疗领域的布局已大举铺开,那未来的情形会如何?“我很难描述说3年以后我们会什么样子”刘积仁说他希望在3年之内会有更多基础医疗走向家庭,很多的老百姓会有个人的家庭医生,也期待有更多的利益相关者或者志同道合者会走向他们的平台,一起来为了老百姓的满意而他们的技术、资本和服务模式服务于未来,“或许会是个失控的状态吧”。
对于那些全新的非核心业务,东软则开始鼓励员工内部创业。去年,北京东软慧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新三板,这家公司的主业是SAP、ORACLE及INFOR公司等高端应用软件的咨询服务,也是东软集团间接参股的子公司。“我们今年可能还会有更多公司登陆新三板。”刘积仁透露,东软旗下的“大象就医”、“瘦瘦”等移动App都将分拆出来,寻求外部投资者并独立上市。
但不管在医疗领域如何投入,一个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是东软熙康截至目前都还是在亏损阶段,整个医疗板块在东软集团的整体收入占比里尚不足三成,其收入绝大部分还来自于其解决方案和外包业务。
很多人有所不知的是,东软提供行业和产品工程解决方案以及相关软件产品、平台及服务,其实遍布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电信、能源、金融、政府、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医疗卫生、教育与文化、交通、移动互联网、传媒、环保等。
举例来讲,11月17日,东软集团与林洋电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根据目前能源互联网领域最新的发展趋势及市场机遇,将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相关云平台的开发、运营、推广、服务等方面展开全面战略合作。今年7月,东软集团还与阿尔派电子(中国)有限公司、沈阳福瑞驰企业管理中心签订合资协议,共同投资设立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东软睿驰将以东软在汽车电子领域20多年的创新研发实践为依托,围绕推动汽车产业变革的关键技术,深化东软汽车电子业务布局。
“新解决方案不单单满足客户对IT技术和功能的需要,更要服务于客户的客户。”刘积仁说,从整体上来讲,东软正在推行的新解决方案有三大特征:扩展、变革和精准。首先,新解决方案不单单满足客户对IT技术和功能的需要,更要服务于客户的客户,力助客户商业与业务发展的成功,并且与客户利益和社会发展方向保持高度一致。其次,新解决方案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现,更重视和支持客户业务模式的变革,与客户一起通过新解决方案架构与新服务模式的创造,推动东软与客户业务发展模式变革和价值创造。第三,是新解决方案要通过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创造卓越运行与精准经营的时代。
“我觉得没有人敢说自己真正成功了。”刘积仁说,商业的最终目的是贡献社会,而不是纯粹为了钱。在他看来,一个人的思维跟50后还是90后没有关系,而是看个人愿不愿意去不断学习跟上时代,“我甚至都希望自己能活到100岁、120岁。”
『拾』 东软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呢
世界商业报道消息:作为该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刘积仁(刘积仁专题:http://www.globrand.com/special/liujiren/)曾经表示,中国的软件产品只有10%用于出口,其余大部分都用于国内市场;而印度软件的出口份额占到80%。再加上印度政府、企业口径一致地对外宣传,打造软件业的国际形象,所以其声势远远超过中国。
当时,刘积仁认为,未来的软件领域,中国和印度不存在合作双赢的可能,两者的关系很简单,就是竞争对手。
在此次年会间隙,刘积仁在位于大连软件园的东软globrand.com信息学院里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时谈到,沟通交流和共同发展是他在这次年会上很关注的一面。
《第一财经日报》:面对今天这个论坛良机,面对如此多的“新领军者”,你打算利用这个机会做些什么?
刘积仁:我想这样的一个会并不是一个商业的会,这个会的精神并不是鼓励你在这里做业务,它是一个让大家来共享世界发展的趋势和企业经验等内容的会,当然各个企业也想利用这样的机会来做些什么,一家印度很顶级的软件公司CEO到这里来,我会请他到我们这里来看看,我也去过他们的公司,这是互相沟通了解的过程。在会议上我们也安排了一些约会,跟我们感兴趣的一些公司作一些交流,我也会参加南美和中国在医疗产业上共同发展的研讨会,新加坡也希望我们在那里搞研发中心,我们也会有和他们的午餐。我想这样的机会,对中国成长中的企业是一个低成本的学习全世界的途径。
《第一财经日报》:这次世界经济论坛在大连举行,你觉得对大连发展IT和服务外包产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刘积仁:首先我觉得对中国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的政府和企业的高层,首先他们吃惊中国有这么好的景色,过去他们去上海、北京开会都是匆匆忙忙,按照中国的话就是“下基层”,到更加基础的地方看的机会不是很多,他们看到像大连这样的一个中等的城市,这样的环境,特别是IT在大连的发展,对他们来讲都是很新鲜,他们看到我们东软这样的学校,他们也是感到很新鲜,这次大连获得了特别好的在全世界展现大连这两个字的机会。
《第一财经日报》:“企业领导力”是近来谈得比较多的一个词汇,你心目中的“领导力”是什么样的?
刘积仁:对于中国企业的成长,领导力的发展是最关键的因素,像我们从事IT和服务的行业就更为重要了,我们的领导力不仅表现在我们有多少干部,而且表现在我们有驾驭能力,特别是在国际新的环境下的驾驭能力。东软现在大部分的干部,每天要和许许多多国外的客户打交道,不仅要求他们有语言的能力,还要了解对方的文化,知道怎样和其他人融合,能够被人接受。
其实对我们的员工也是一样,现在东软有1.3万名员工,我们员工的平均年龄26、27岁,我们现在面对的一些新新人类的这样一代人,他们更表现了这个时代的特点,比如说对网络的一些新的文化,在这个时候我们的领导力所施展的不是过去的权力,而更多的是用他的方法和感召力以及超越个人的团队力量。
另外还要超越他自己的领导力,比如说一个很好的员工发展的环境会使得你的领导力可能更弱一点也能创造这样的环境,一个更挑战的环境对领导者来讲变得与驾驭力更要容易一些。现在领导力更表现为领导者的胸怀和看问题的视野,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
《第一财经日报》:你们公司的最大经营特色是什么?
刘积仁:我觉得是对个性的尊重,对人的尊重。事实上,如果东软没有人,我们公司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因为我们的产品是无形的,我们产品的生产是把思考和思维变成了一种产品,所以在这方面没有了个性就没有了创造,有了个性还要有纪律,所以要平衡纪律和创造之间的融合。另外知识在不断更新,我们过去拥有的知识和经验可能到明天就不好用了,我们还要尊重这些人长远的发展,就是给员工创造更好的学习和保持价值的渠道,增值和保值不仅让他把自己贡献给了企业,在他自己贡献的过程中,他自己的价值也在不断地提升。所以更像一个学校,更像一个MBA学校,整体表现为不是一个军人式的团队,更像一个校园。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民主气氛,更活跃的思想,上下级之间的级别表现得更加模糊,沟通更加顺畅。
《第一财经日报》:针对奥运会,你有什么合作和营销策略上的计划吗?
刘积仁:中国企业我想每一家都可以在奥运中获利,因为中国的品牌-全球品牌网-一定会被全中国的企业所享用,我不认为哪个企业把奥运当作它企业的机会,我也认识这些奥组委方面的官员,组织者希望用全世界最低的成本来高质量地办好这次奥运会,所以想在这届奥运会里面赚钱就和办奥运会的精神相违背了。世界商业报道[biz.icxo.com]但是奥运会会树立中国的形象,中国人的形象,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形象会使每个中国人都受益。就像东软,在这几年的国际业务上收获很多,是因为我们中国开始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开发的项目拿到中国来,另外我们在不断地改善我们的基础设施。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积仁演讲:
过去把软件当做艺术,过去讲软件是艺术不是科学,软件是个体人的一种劳动,更依赖于个人。今天软件更多的成为一种团队作业、工业化、标准化的业务。今天,对软件产品的交付期,对控制,对管理,对成本,所有的东西跟制造业的特点越来越接近,因此,软件和服务正在进入到一个“制造化”的过程。如果不能够掌握制造软件,制造服务的技巧,就不会有规模,就不能够持续的发展。将制造的技术跟软件和服务的提供连接起来,这就是为什么要用制造汽车的方法学,来研究怎么样制造软件和交付信息服务,用六希格玛方法学来研发。要在大规模产业和规模化时代里面发生根本变革,我们这些从事软件的人,将来对质量的认识,项目管理的认识,对客户的尊重程度,包括对法律的遵从,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往往比技术还要重视很多。
在IT的时代,东软很幸运,到今年已经有16年的历史,从3个人到现在有1.2万人的公司。大家知道东软在国内的外包产业中东软是领先的。但是大家对东软外包的印象更多的理解还是在海外这一块。事实上,东软在国内的外包占整个外包数量的70%左右,东软是中国本土一个很大的外包商。东软70%的业务来自中国本土,30%的业务来自国际。
东软如何面对软件工业化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发展员工。东软事实上要把企业变成一个学校,一个培训中心,使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做出什么选择,而如果做了这个选择,一定要参加什么样的活动。东软的扩张最核心的是领导力的发展。一个公司可能不太困难找到10个、20个最优秀的人员,但是作为服务的提供者,东软需要几千名这样的中层人员,这是对东软最大的挑战。没有最基层的领导力的发展,就没有整体的发展,没有文化的渗透,没有把技术变成客户价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