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张思维导图,看遍医药细分行业
看完了以银行、券商和保险为代表的大金融行业之后,我们接下来学习大消费行业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医药行业。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医药行业的未来发展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如果翻看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可以发现在过去的十年中牛股辈出,出现了很多十倍股,给长期投资者以丰厚的回报。就冲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好好花上些时间,来学习一下如何投资医药行业。
有趣的是,除了高度的专业性之外,医药行业虽然被称为行业,其实它并不是一个业务和财务逻辑一致的行业,而是由完全不同逻辑的多个细分行业所组成的大集合。所以,我们“零基础学医药”这个系列的第一篇,就先来仔细梳理一下,医药行业到底有多少个细分子行业,并对它们一一加以简要介绍。
医药行业的细分,首先从医药分家开始。
说到医疗,大家首先会想到医院。医院是什么地方呢?是医生给病人看病的地方。医生做什么呢?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所以,从医的角度来讲,医药行业的第一个细分子行业就是 医疗服务 。
在A股的上市公司中,代表性的医疗服务企业是爱尔眼科。爱尔眼科是专业眼科连锁医疗机构,截至2019年,已在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建立270余家专业眼科医院,覆盖全国医保人口超过70%,年门诊量超过650 万人。并且,在美国、欧洲和香港开设有80余家眼科医院。
从事 健康 体检业务的美年 健康 ,是医疗服务领域另一家代表性的企业。美年 健康 是一家以 健康 体检为核心,集 健康 咨询、 健康 评估、 健康 干预于一体的专业体检和医疗服务集团。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深耕布局北京、深圳、沈阳、广州、成都、武汉、西安、天津、重庆、杭州等200余个核心城市,布局400余家医疗及体检中心,专业服务团队拥有全职专家、医护及管理团队40000余人。2017年已为2000万人次提供专业 健康 服务,2018年体检人次预计将突破3000万大关,是医疗和大 健康 板块中市值和影响力杰出的上市公司。
此外,一些上市公司参控股民营医院,这部分业务也属于医疗服务。代表性的有复星医药投资的禅城医院,2018年初,禅城医院高分通过国际医院JCI认证,成为全国首家通过第六版JCI标准的三甲综合医院。
医疗服务行业,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因为人总要生病,生病就需要去医院看病,由医生来提供医疗服务;而 健康 的人,也需要定期体检,来及早发现潜在隐患。这些都是刚性需求,几乎不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从供给的角度来看,专业的医生需要长期的学习与实践才能养成,其能提供的服务数量总体有限,因而医疗服务行业的价格长期来看都是不断增长的,能够有效战胜通胀。
说完了医,我们再来看看药。
我们这里的医药制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了医药的研发、生产和制造。首先,医药企业需要通过研发,来发现和创造一个新的药物,这就是创新药的概念,侧重点在研发。其次,一个新的药物通过医药企业研发出来,并通过了国家食药监局的审批之后,就可以大规模生产制造,准备上市了,这个环节的关键点在于生产。所以,广义的医药制造,其关键切分点就在于是否需要做创新药的研发。
创新药
如果一家药企,主要的精力放在研发上,以发现新的药物为主,那这家企业就是 创新药 企业。国际上,著名的医药企业都是创新药企业,比如辉瑞(Pfizer)、诺华(Novartis)、罗氏(Roche)、默克(Merck)、赛诺菲(Sanofi)、强生(Johnson & Johnson)、吉利德(Gilead Sciences)、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艾伯维(AbbVie)、安进(Amgen)等。
在A股市场上,最著名的代表性创新药企就是恒瑞医药,也是目前市值最高的医药企业,最新市值高达2500亿元。恒瑞医药是一家从事医药创新和高品质药品研发、生产及推广的医药 健康 企业。截至2018年底,共有全球员工20000余人,是国内知名的抗肿瘤药、手术用药和造影剂的供应商,也是国家抗肿瘤药技术创新产学研联盟牵头单位,建有国家靶向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创新药企业,都有着高比例的研发投入。以恒瑞医药为例,公司 每年投入销售额10%以上 的研发资金,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多地建有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截至2018年底,公司的研发团队已有3000多人,其中包括2000多名博士、硕士及100多名海归人士。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发明专利655项,拥有国内有效授权发明专利147项,欧美日等国外授权专利226项,专有核心技术获得国家 科技 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
仿制药
如果一家药企,主要的精力不是放在原创性的研发上,而是对于那些专利保护到期的药品进行仿制生产,那么这家企业就是 仿制药 企业。
仿制药的意义在于,其不需要高昂的研发投入,也不需要重复进行创新药批准之前所必须的多年临床前动物研究和人体临床研究,因而其生产成本要显著低于创新药。为了确保仿制药可以治病,仿制药需要与被仿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即需要证明和原创药具有相同的生物等效性。
在我们国家,食药监局通过 一致性评价 ,来监管仿制药的疗效。只有那些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药企,才能够销售该仿制药,并参与医保药品的竞标。所以, 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数量 ,通常是考察一家仿制药企的研发实力的量化指标。
在A股市场上,代表性的仿制药企业有华东医药。公司主要从事抗生素、中成药、化学合成药、基因工程药品的生产销售,以及中西药、中药材、医疗器械等的批零经销业务,是一家集医药研发、制药工业、药品分销、零售、医药物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药上市公司。华东医药主要通过子公司中美华东来完成仿制药的生产,其2017年销售额超60亿元,是国内器官移植和糖尿病药物研发和生产领域领导企业。华东医药,是一家很有特点的企业,这从它的企业经营战略口号中可以窥见一斑:“ 不求品种很多,但求产品最大;要么唯一,要么第一;不一定要做火车头,但一定要乘上第一节车厢 ”。
除了以是否做原创性药品研发来分类之外,医药制造企业还可以按照药物的属性分为:
其中,化学药企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按照药物属性分类的各类药企。
原料药
原料药的英文简称为API(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其是指用于药品制造中的任何一种物质或物质的混合物,而且在用于制药时,成为药品的一种活性成分。
具体来说,原料药企业又分为两个大类:
在A股市场中,代表性的大宗原料药企业是中小企业板第一股(002001)新和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营养品、香精香料、高分子新材料和原料药的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是世界四大维生素生产企业之一、全国大型的香精香料生产企业和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企业。
特色原料药的代表性企业是华海药业。公司是中国首家通过美国FDA制剂质量认证并自主拥有ANDA文号的制药公司,也是首家在美国实现规模化制剂销售的中国制药公司。公司现有员工6500多人,在全球拥有40多家分子公司(包括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西班牙、印度等);主要业务覆盖化学药、生物药、医药包装、贸易流通等多个领域,与全球500多家制药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医疗 健康 产品,是全球主要的心血管、精神类 健康 医疗产品制造商之一。
大宗原料药,由于其类似大宗商品,使得其生产企业具有典型的 周期属性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比较像化工企业,行业低谷(低PB高PE)的时候买入,行业高峰(高PB低PE)的时候卖出。
特色原料药,主要是给下游的制剂企业、成品药企做配套,从而有着类似“ 苹果产业链 ”的特点。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主要看这家企业的下游客户是谁,如果前十大客户都是国际上著名的制药企业,那这家公司的实力就是不错的;如果前十大客户都是较少的制药企业,可能在投资上就需要谨慎一些。
化学制剂
药物制剂,通俗来说,就是将原料药和其他辅料(比如医用胶囊)加工成成品药物。在化学制剂这个领域,大部分药企都是仿制药企业。
在A股中,化学制剂企业还是比较多的,除了上文“仿制药”一节提到的华东医药之外,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还有丽珠集团、信立泰、恩华药业等。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中成药
中成药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特色,有着 历史 悠久的传统中医作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按照是否需要医生开处方,中成药可以分为:
在A股市场中,代表性的中成药企业云南白药、同仁堂、东阿阿胶、片仔癀、天士力等。此外,中药饮片的代表性企业是康美药业。
生物药
生物药物是指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综合利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和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
通俗来说,生物药企业就是基于生物体来制造药物的企业。生物药有着众多的细分品类,包括:
在A股市场中,代表性的血制品企业是华兰生物。公司是一家从事血液制品、疫苗、基因工程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中血浆综合利用率最高,品种最多、规格最全的企业之一。
代表性的疫苗企业有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和康泰生物,当然还包括疫苗事件的主角长生生物。其中,智飞生物是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上市民营生物疫苗供应和服务商之一。
代表性的重组蛋白药物企业是长春高新,主要的产品是重组人生长激素(辅助生长)和注射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辅助生殖)。此外,还有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通化东宝,该公司使得中国成为继美国、丹麦之后的第三个能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国家。
代表性的单抗企业有复星医药旗下的复宏汉霖、信达生物制药、齐鲁制药等。
看完了医药制造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医药行业里面的另一个大的细分领域:医疗器械。与药品类似,医疗器械也是五花八门。
首先,我们来看看 制药装备 ,这是每一家药企所必需的。代表性的A股上市公司有东富龙和楚天 科技 。东富龙是一家为全球制药企业提供制药工艺、核心装备、系统工程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性制药装备服务商,是国内最大的冻干机设备制造商。楚天 科技 主营业务为水剂类制药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是我国替代进口制药装备产品的代表企业。
制药装备,类似于基建领域的挖掘机,代表了下游药企GMP车间改造的需求,因而局部明显的 行业周期性 。当下游GMP改造需求大幅增长的时候,上游制药装备企业的订单就会放量增长,带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明显增长;当下游GMP改造需求减弱时,订单就会大幅减少,营收和净利润就会显著下滑。
其次,我们来看看 高端医疗器械 ,比如常见的冠脉支架以及骨科的医疗器械。这些品种,往往单价都很高,终端价格甚至过万元,出厂价差不多是终端价格的三折(三零扣),体现了产品的高单价、高毛利特点。与此同时,三类医疗器械从开始进入临床,到最后获批可能需要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研发投入不菲,研发周期也较长,这一点和 创新药 类似。
在A股中,代表性的高端医疗器械公司是乐普医疗,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心血管病植介入诊疗器械与设备的高端医疗产品产业集团,拥有国家 科技 部授予的国家唯一的国家心脏病植介入诊疗器械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高端医疗器械领域能够与国外产品形成强有力竞争的少数企业。乐普医疗的核心产品就是心脏支架,其产品研发也经过多次迭代,从最早的Partner系列,到Nano系列,再到正在申报的完全可降解的NeoVas系列,不断进行产品的研发升级。
最后,我们来看看医疗器械领域的大众消费品: 家用医疗器械 。常见的家用医疗器械包括血压计、制氧机、呼吸机、血糖仪、轮椅、拐杖等,这些产品和 非处方药 类似,偏消费属性,通常在药店购买。
在A股中,代表性的家用医疗器械公司是鱼跃医疗。鱼跃医疗是一家以提供家用医疗器械、医用临床器械和互联网医疗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公司,产品主要集中在呼吸供氧、康复护理、医疗急救、手术器械、中医器械、护理类耗材、药用贴膏及高分子卫生辅料及提供医院消毒感染控制解决方案等领域。公司已成为了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领先企业,是国内最大的康复护理和医用供氧系列医械厂商。
与药品相比,医疗器械领域的天花板要低很多。在药品中,一个大的单品可以有几十亿甚至超过一百亿的年销售额,而医疗器械很难找到这样的单品。同时,在一个子领域取得成功的产品,通常不能将其成功经验复制到另一个子领域。这两个特点,使得医疗器械领域主要依靠外延式并购来扩大企业规模,这一点在国内最大的医疗器械上市企业迈瑞医疗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迈瑞医疗是中国最大、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主要领域。公司在中国超过 30 个省市自治区设有分公司,境外拥有 39 家子公司。全球员工近万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 20%,外籍员工超过 10%,来自全球 30 多个国家及地区,形成了庞大的全球研发、营销和服务网络。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医药商业。医药商业主要有两种业态(商业模式):
国资背景企业在医药商业市场占绝对主导地位,全国排名前三的医药商业企业均为国资背景,分别是国药控股(港股)、华润医药(港股)和上海医药(A股)。一些地方性医药商业企业龙头同样有国资背景,如南京医药、华东医药、重庆医药、柳州医药、人民同泰等。
在A股种,医药零售的代表性企业是益丰药房。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之一,主要从事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以及与 健康 相关的日用便利品等的连锁零售业务。截止2018年6月30日,公司在湖南、湖北、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广东七省共开设了2,499家连锁门店,向顾客销售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 健康 食品、个人护理用品及与 健康 相关的日用便利品等商品。
从投资角度来看,医药零售主要是连锁药店模式,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两个要素:一个是连锁药店的门店数量,通过自营、加盟以及并购的方式进行扩张;另一个是单店的经营效率,通过坪效、人均利润等指标考量。此外,随着处方药的逐步外流,考虑到处方药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大市场,而零售药目前还在三四千亿的水平,未来医药零售行业还有比较大的处方外流的空间。
由于医药行业的多元性,我们在这一篇中对其进行系统性梳理,将细分行业主要归结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医疗服务(医)、医药制造(药)、医疗器械(器械)和医药商业(流通)。
所有这些,我们通过如下的思维导图加以概括,方便读者阅读。
② 伏立康唑片多少银子
通用名 商品名 规格 转换比 剂型 规范剂型 单位 生产企业 质量层次 挂网限价(元) 零售价 基本药物目录
伏立康唑片 50mg 2 普通片剂 盒 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 GMP国产 111.60 128.00 非目录药品
注射用伏立康唑 0.1g 1 注射剂 普通粉针 支 四川美大康华康药业有限公司 GMP国产 252.31 290.00 非目录药品
注射用伏立康唑 0.1g(附5ml专用溶媒) 1 注射剂 普通粉针 支 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 GMP国产 252.31 290.00 非目录药品
注射用伏立康唑 50mg 1 注射剂 冻干粉针 瓶 珠海亿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GMP国产 150.42 173.00 非目录药品
注射用伏立康唑 威凡 200mg 1 注射剂 普通粉针 支 Pfizer Ireland Pharmaceuticals Limited 专利 1188.63 1264.00 非目录药品
伏立康唑片 威凡 200mg 10 普通片剂 普通片剂 盒 Heinrich Mack Nachf. GmbH & Co. KG 专利 3983.45 4058.00 非目录药品
伏立康唑胶囊 50mg 8 胶囊剂 普通胶囊 盒 四川美大康华康药业有限公司 GMP国产 424.36 488.00 非目录药品
注射用伏立康唑 0.2g 1 注射剂 冻干粉针 支 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 GMP国产 434.71 500.00 非目录药品
四川省的价格 ,最后面的数字是零售价
③ 医改对医药板块的影响
2006年,由于政策面因素影响,我国医药行业陷入低谷。与此相对应,在股市上,医药板块的表现也是乏善可陈;2007年,经历了阵痛的医药行业,其经营情况开始逐步好转。资本市场上,医药板块在上半年也出现了一轮补涨行情。近期以来,随着新一轮医改大幕的徐徐拉开,医药板块再次成为资金追捧的目标,新一轮行情蓄势待发。
利空出尽是利好
2006年,医药行业经历了政策寒流的侵袭,如反对医药购销贿赂、药品多次降价、严格新药审批、整顿药品市场秩序、挂网招标采购等等,政策出台的力度和频度远远大于往年。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制药业步入了十年来历史增长的最低点、成本压力加大、企业亏损面上升、亏损额加大。
所谓利空出尽是利好。从2006年第四季度开始,医药行业整体的收入和净利润得到了强劲的反弹,医药行业景气度开始走上上升通道。根据WIND预测,医药行业2006年至2008年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3.4%,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四,远高于整体A股市场39.6%的增长速度。
近期公布的中报,显示了医药板块经营情况不断走强:受益于原料药价格快速上涨,鑫富药业(14.00,-0.53,-3.65%)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长1472%、广济药业(14.89,-0.21,-1.39%)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98%;双鹭药业(22.45,-1.35,-5.67%)、国药股份(26.62,-0.48,-1.77%)、金陵药业(5.63,-0.05,-0.88%)、白云山等公司的净利润涨幅超过50%。
平安证券分析师倪文昊指出,由于医药板块去年跑输大盘,成为估值洼地,有补涨的要求。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17日),生物医药类板块的走势非常强劲,整体涨幅为157.74%,在23个大行业中排名第11,涨幅强于大盘。
三四月份,医药行业跑赢大盘,领涨个股主要有如下几类:一为券商概念股,吉林敖东(31.07,-1.72,-5.25%)等;二为季报业绩大幅度超过市场预期的,如丽珠集团(15.30,-0.84,-5.20%)、马应龙(18.64,-0.46,-2.41%)、华邦制药(10.90,-0.39,-3.45%)等;三为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带动短期业绩预期暴增的,鑫富药业、广济药业等;还有一类为研发产品临床推进或获得批文的,长春高新、岳阳兴长等。
“5·30”之后补涨欲望强烈
“5·30”之后,医药板块整体进入调整状态,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压力加大,出现选股困难的现象。7月底以来,股市高歌猛进,股指不断创出新高,但医药板块并没有在这轮行情中有何突出表现。
平安证券分析师倪文昊指出,鸡犬升天和泥沙俱下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从“5·30”以后,大盘调整了近两个月,前期那些有故事的题材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这两个月,医药板块跑输大盘。
由于医药板块本轮牛市走势相对滞后于大盘,补涨欲望强烈。两个月的调整,也为医药板块的上攻积蓄了能量。而近期众多医药企业中报纷纷亮相,不少公司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进一步增强了医药板块的上行动力。
进入8月中旬以来,随着大盘蓝筹股行情暂时告一段落,“二八”现象得到了扭转,个股又开始活跃起来,此前落后于大盘的医药板块开始跃跃欲试。到8月16日,浙江医药(20.33,-0.38,-1.83%)连续3天涨停,康缘药业(19.57,0.01,0.05%)、达安基因(7.67,-0.20,-2.54%)、东北制药(14.46,-0.54,-3.60%)、白云山A(8.88,-0.06,-0.67%)、天药股份(7.39,-0.46,-5.86%)、上实医药等医药股都开始发力上行。
不过,从相对估值来看,目前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PE(市盈率)在所有行业中排第7(算术法计算),达到50-60倍,很多公司2008年的市盈率高达40-45倍,相对估值已经不便宜,相对于其它行业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医改孕育大行情
近期医药板块开始抬头,固然有补涨之需求,但更大的动力,显然是来自政策层面。
来自多个渠道的信息显示,新一轮医改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医改的启动,对医药行业是个巨大的利好,在5到10年内对医药行业都将起着积极重要的影响。
从城镇看,今年7月23日至24日,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中选择2到3个城市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2008年扩大试点,争取2009年试点城市达到80%以上,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逐步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
从农村看,国家在《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
《纲要》指出,医改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此举意味着政府将加大公共卫生支出。
随着医疗卫生投入的增加和政策的不断完善,被压抑的医疗需求将逐步得到释放。医改对医药行业将是一个极大的“利好”,使药品的有效需求长期增长,可能在未来的5-10年内促进中国医药行业的增长。
倪文昊表示,“若医改政策出台,医改方向明朗,相关的上市公司将从中大大受益,尤其是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将在医改中受益匪浅,医药板块短期的走势可能会领先大盘。不管怎么样,医药行业2007年拐点的信号已经基本确立。”
近期牛股
浙江医药:
因公司与瑞士诺华公司签订了关于瑞士诺华公司购买浙江医药本芴醇产品的重大合同,合同总金额达2966.1万美元,产品交付期为2007年9月~2008年6月。2008年7月~2008年12月的苯芴醇供应合同尚在商谈中。7月12日,浙江医药以7.02元开盘,收于7.62元,接近涨停。此后一个月时间,浙江医药暂停交易,到8月15日恢复交易,以8.35元封于涨停板,16日又以9.19元封于涨停位置。连着三个涨停板,使得浙江医药的股价上升了32%。
鑫富药业:
鑫富药业全球第一的D-泛酸钙厂商,其核心技术“微生物酶法制备D-泛解酸内酯”已获得发明专利。2007年半年报显示,营业总收入为33429.22万元,同比增长92.68%;实现净利润8803.01万元,同比增长1325.90%,每股收益0.92元。受益于原料药价格快速上涨,在7月份医药板块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形势下,鑫富药业却大肆上攻,从6月29日的42元收盘价,一直上涨到8月22日以90元高价收盘。一个月时间,股价上涨近一倍,成为医药板块最耀眼的明星。
广济药业:
广济药业的核黄素产量由世界第三做到世界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约45%,把巴斯夫、罗氏药厂等强劲对手打败后,前几个月公司大幅提价四成,业绩从第一季度的0.018元/股开始突飞猛进,,2007年中报显示广济药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64007亿元,同比增长35.96%,净利润为2.8240亿元,同比增长298.28%。广济药业股价从年初到8月上旬已经涨了11倍,从年初开盘的3.33元,涨到8月22日的41.8元的高位。
操作建议
医药板块今后的大行情,必然与医改密切相关,因此,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医改动向,来选择自己的投资方向。我国新医改的主要定位是“低水平、广覆盖”,希望实现“全民医保”,基层医疗的需求和供给都将十分庞大,这将导致医疗机构对器械和诊断试剂的需求增加。与此同时,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力度加大,患者对疫苗的需求将出现大幅增长。因此在操作上对于与基层医疗相关的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企业以及疫苗企业可予以重点关注。
此外,由于国家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将对以出口为主的化学原料药企业构成冲击,建议暂时规避化学原料药企业,投资行业龙头公司或者品牌中药。
重点推荐
平安证券分析师倪文昊
建议关注未来可能受益医改的公司:
(1)产品以基础用药(如抗生素、心脑血管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主,具有品牌,价格相对便宜,产品市场份额大的企业。如华北制药(7.15,0.09,1.27%)、白云山A、双鹤药业(25.94,-0.41,-1.56%)、鲁抗医药(4.36,0.05,1.16%)、S三九(16.75,0.14,0.84%)、丽珠集团、哈药集团等。这类企业的产品在全民医保的发展趋势下,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2)产品独特,在市场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企业。如华东医药(11.91,-0.29,-2.38%)。
(3)国家采购可能涉及的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类公司。如万东医疗(5.13,-0.02,-0.39%)、新华医疗(7.14,-0.17,-2.33%)、科华生物(22.69,0.49,2.21%)、山东药玻(7.40,-0.10,-1.33%)等。之所以要关注这类企业,也是因为随着医改进程的加快,基层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类有着巨大需求。
(4)医药商业的龙头公司。可能受益的公司包括国药股份、上海医药(6.51,-0.22,-3.27%)等。
(5)同时品牌中药如东阿阿胶、同仁堂(18.88,-1.03,-5.17%)、云南白药(26.97,-0.12,-0.44%)、片仔癀(24.09,0.22,0.92%)、千金药业(18.05,-0.08,-0.44%)、康缘药业等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④ 医药行业站在“新周期”前端——专访青侨阳光卢桂凤
红刊 财经 王飞
医药行业已步入新周期,mebetter(你有我优)的药将变成主流。与此同时,对于一些有前景的公司,是到了可以好好挑一挑的时候了。
2018年的医药板块表现颇不平静,上半年逆势大涨、一路高歌,下半年却在疫苗事件、医保带量采购的作用下偃旗息鼓。自12月6日集采靴子落地以来,医药板块已跌逾10%。医药股在2019年将向何处去?
青侨阳光经理卢桂凤在接受《红周刊》专访时明确表示,医药行业已步入新周期,“当需要更高的效率的时候,高价仿制药系统性回归是必然的。在长期政策明朗的情况下,可以优选有前景的公司,而且它们当前的估值也不高。”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样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s0.pstatp.com/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
医药行业步入新周期 me better药将变成主流
《红周刊》:医药体制改革这么多年,您认为当前走到了怎样的节点,将会给医药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
卢桂凤:在1998年,中国推行了城镇职工医保,而后十几年是医保扩围的周期。这个阶段的核心逻辑是“很多人看不起病到都能看得起病”,这也是医保慢慢的从几千万人到几亿人再到全民医保逐渐扩围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医药行业的医保扩围红利,由于医保扩围的雨露均沾属性,医药行业整体出现大幅增长,牛股遍地。随后医保扩围的红利周期过去,进入摸索期,其中“三明模式”等都是当时的 探索 产物。再到2015年-2017年之间,医药行业进入了新的周期,这个新周期的核心主线是“普遍都看得起病到更好的看病”,这也是从医保扩围到升级的过程。同时,我认为这个过程将会贯穿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而我们现在正处于新周期的前端部分。所以,很多的政策都是沿着“优质看病”这个主线慢慢展开(比如从一方独大到三方制衡,确立医保局的地位,加速审评,集采等),这个趋势也会越来越清晰。
除此之外,我认为未来的逻辑主要围绕“扶持创新,提升效率”展开。首先,因为更好的看病亟需创新,所以创新在不断地得到政策扶持。国内原来的治疗水平非常落后,国内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只有30%多,美国则高达50%-60%。在这种情况下,更好疗效的创新药、医疗器械等就成了急需品,我们也可以看到,2015-2017年之间政策对创新的扶持不断加码。其次,扶持创新很费钱,这个钱的压力就需要找到合适的出口。因为医保扩围的红利期已经走完,医保增速回落到了不可逆的相对稳态水平,这时扶持创新就会对原来整个医疗体系的效率提升做出更高的要求,倒逼原来的体系提升效率。比如集采降价就是高价仿制药的回归,仿制药本质上应该是to B的业务,原来中国的仿制药企享受了过多的阶段性红利,还有鼓励民营医院、三方服务,鼓励药房剥离,分级诊疗等都是有效提高效率的途径。
未来医药行业会有越来越多的政策推出,这个推出的过程就是对创新的扶持,对效率提升的挖掘,现在看到的集采降价只是政策的一部分。
《红周刊》:您刚提到集采降价,有观点认为集采靴子落地将会带来仿制药的“末日”和创新药的“新机”,您怎么看?
卢桂凤:关于集采降价我更倾向于这是一种 游戏 规则的重塑,随着规则的改变竞争点也发生了变化。原来是品牌、渠道的竞争,现在演变成成本、质量、效率的竞争。前面已经提到,仿制药企享受了过渡期的红利,而为了更好的扶持创新,仿制药会是一个重要挤压水分的地方。所以,仿制药未来整体景气下行是相对确定的,但“仿制药的末日”这个说法却有点过,毕竟符合新的 游戏 规则的仿制药企也会受益。
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上一轮医保扩围期快结束的时候,一些高价仿制药企有一个“高度一致”的动作就是转型创新,比如科伦药业、丽珠集团、海正药业、中国生物制药(港)、石药集团(港),包括恒瑞医药在2011年之后也开始大幅加码创新药。这从侧面说明部分一线药企在用行动来给出它们自己的判断:未来走高价仿制药这条路可能是会受损的,而走创新药的路是会受益的。
至于说集采靴子落地带来创新药的“新机”,我不是很认同。其实在2015-2017年间,创新药的逻辑就在不断地展现,而本次集采只展现了过程中的一隅,这是一贯的延续,并不是一个“新机”。
《红周刊》:哪些创新药企会成为市场主流?
卢桂凤:创新药可以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me too(你有我也有)的药,其本质是改结构避专利、提前上市,比如说贝达的埃克替尼。国内头部的药企基本都具备这个能力,而且中国的临床成本、人力成本具有相对优势,有可能做得更好。第二类是me better(你有我优)的药,其本质是在别人已经创新完成的基础上做得更好,以更好的疗效在原来的市场战胜竞争对手,比如恒瑞医药的吡咯替尼和百济神州的赞布替尼,这两种药物都比原研药好。同时这一类药物对科学的理解、对高端人才的要求以及对产品的疗效都有更高的要求,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药企可以做到。第三类是first in class(首创)新药,其本质是从无到有,即药物的开拓者。这类药的不确定风险非常大,但是 探索 成功后的前景也非常大,目前可能会有一些小企业在 探索 first in class药,但国内绝大多数药企还不具备这个能力。因此,我认为现阶段me too药是主流,但因为医保对效率的追求以及更多原研仿制药的更快上市,慢慢的me too药的压力会越来越大,mebetter药会变成主流,这也是创新药的主流。
无需回避调整 趁势选个股
《红周刊》:您认同最近医药板块的大幅回调的“原罪”是集采政策吗?
卢桂凤:我觉得集采降价对于医药股的回调应该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不是核心的“原罪”。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第一点,之所以年初医药股有较大涨幅是因为医药企业业绩较好以及多重利好政策的推行,导致市场误认为医药股即将进入牛市,但这具有一体两面属性。2017年的新版医保目录对创新升级加大了扶持力度,使得医药企业的业绩完成阶段性释放的同时也导致医保结余率下降很快,叠加随后的医保穿底风险的发生,控费的压力逐渐显现。其实这是一个连环嵌套的因果效应,可能大家对集采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第二点,当市场不断走熊,未来走向不是很清楚,这时候所谓的防御板块就成为了聚焦点。 历史 上,每当到了熊市的特定阶段,防御板块都会相对走强,但在熊市的偏末尾阶段防御板块也会有大幅补跌效应。很有可能年初医药股上涨就是抱团取暖效应的体现,后半年又像是到了偏末尾阶段开始补跌杀估值,当然现在是不是熊末还有待验证。
第三点,对医药行业周期阶段的误判。原来很多人会觉得医药进入了一个景气的业绩持续高增长的新周期,这是不切实际的。原来的医药行业普惠式的医保扩围红利期已经结束,未来的阶段整个行业的增速不可能太高,借鉴欧美的经验来看,只可能比GDP高一点点。而下半年市场对行业周期产生了新的认知,所以医药板块出现大幅回调。
《红周刊》: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当前只有一部分医药股具有防御品种属性,大多数已经变得不值一看?
卢桂凤:以前医药行业处于医保扩围红利期,绝大多数的药企的业绩都在增长,区别只在于增长的多少而已。而医保扩围红利期过去,的确有很多医药股会出现业绩萎缩。所以,只有一部分医药股称得上防御品种,但不是说其它的企业不值得一看,这里面还是会有很多的机会。比如部分处于利基市场的企业,它们趁着上一轮牛市做了很多收购、有很多商誉,现金流也不太好,在今年的下杀非常剧烈。但底层的竞争优势还会继续存在、盈利还会很强,成长也很乐观,三五年后再回头看这些企业,现在看到的问题可能都不是问题。
《红周刊》:从操作上来说,选择短期回避是否明智?
卢桂凤:首先,我认为短期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变量很正常,长期来看政策走向很明朗。从大方向上来说,医药行业会在走向效率提升。当需要更高的效率的时候,高价仿制药系统性回归是必然的。其次,分析医药股的估值需要分两个维度。第一,从 历史 角度看,2008年、2012年医药股估值最低在27倍,而现在只有25-26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医药股已经处于最低点了。第二,对标港股的估值,剔除一些新兴的医药公司,港股医药股估值可能只有16倍左右,A股又处于相对高位。但是回归本质,即使港股整体估值在16倍,前景好的公司的估值依然会跟着高,前景不好的公司的估值依然会比较低。A股也有很多前景很一般的公司,估值体系远没到底,但是对于一些有前景的公司,医药股目前的估值并不高。我觉得是到了可以好好挑一挑的时候了,没必要回避。
“新”“强”“特”“逆”四字主线 2019年医药股值得期待
《红周刊》:您认为投资中药和化学药公司时最主要关注它们的哪些特点?
卢桂凤:在谈中药前首先要提一点,中药理论其实有很深的东方整体论思维的痕迹,不像西药是在西方的还原论思维框架下发展壮大,这就会带来两方面影响。一方面,中药跟东方文化更贴合容易形成品牌效应占领消费者心智,包括同仁堂、片仔癀等品牌中药都会受益于这种认可;但另一方面,因为缺乏还原思维中药普遍存在分子成分不明确、临床疗效不确切的问题,在新医改逻辑下这个问题又被进一步扩大,导致中恒集团、步长制药等药企股价下滑幅度很大。所以,我觉得投资中药企业最需要关注的是品牌力和渠道,如果是直接卖给消费者,那么需要判断企业的品牌力是否足够优秀;如果是走医院渠道,那就需要留意在新医改思路下,是否有疗效不确切而被监管的风险。
化学药是西方文化的还原论思维的产物,在逻辑上那就应该是个标准品。在一个足够高效的化药行业体系里,竞争方向是两类:一类是创新药靠专利保护获得超额收益,一类是仿制药比拼质量、价格、效率。所以,我觉得投资化学药企业最需要关注的是企业所走的路线,如果是走创新药路线,那就需要看在产品的临床效果方面是否有强劲的竞争力;如果是走仿制药路线,那就需要看质量是否可靠、成本是否占优、效率是否够高。
《红周刊》:您觉得哪些中药龙头值得关注,他们的护城河是什么?
卢桂凤:前面已经提到了中药的特性,我觉得直接针对消费者的以“品牌”为主要竞争点的消费型中药值得关注,比如同仁堂、片仔癀等,其不可替代的 历史 传承和文化层面的品牌认同是很强的护城河,当然现在的价格是否有足够吸引力还需自己判断。除此之外,进入新周期,所有卖给医院、依靠医保来买单的药品都会面临一个格局重构。由于中药普遍存在疗效不确定的问题,中药注射剂压力很大,而且这种压力未来可能只增不减,适度谨慎是必要的。
《红周刊》:总体来说,您现在的医药投资逻辑是怎样的?
卢桂凤:我的投资思路简单概括就是4个字:新、强、特、逆。投新是因为“真正有临床价值的创新”在新的长周期里会是确定受益的类别;投强是因为在行业的“平原地带”、可以充分竞争的领域、在行业规范后还是会有洗牌集中的过程;投特是因为医药行业里有大量的不适合集中的“山区”,这里会有一大批盈利强劲前景乐观的小而美的“隐形冠军”;投逆是很多事件冲击会给我们带来逆境反转型的投资机会。如果这4个字多重组合共同作用,尤其是“新、强、特”如果能够和“逆”共振,可能会是比较好的机会。
《红周刊》:对于即将到来的2019年,您对医药股的走势有怎样的预期?
卢桂凤:从长远看,我认为市场会越来越充分的认识新周期。首先,创新型的药企在未来很可能有超预期的表现,但这个表现又取决于产品的表现。有真正的好产品驱动,药企的估值才可以不断地爬坡,市值也可以不断地上行。
其次,受损的医药股可能会得到修复,但估值还是会长期承压。
最后,因为医保上一轮的结余率下滑得比较严重,叠加医保的控费压力会贯穿明年一整年,所以我认为医药行业整体的大牛市概率不大,但是依然有很多药企的表现值得期待。
⑤ 保健医药股票有哪些
保健医药股票如下:
000513 丽珠集团
000522 白云山A
000545 吉林制药专
000566 G海药
000567 海德股份
000590 紫光古属汉
股票是股份证书的简称,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⑥ 最大的医药股是什么
复星医药啊!
⑦ 国内哪个城市或地区的医药工业(制药)比较发达
以下为2009年医药工业前100排名,可以此为依据分析地区的医药工业情况
排名企业名称
1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包括: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
2哈药集团有限公司(包括: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
3修正药业集团
4石药集团有限公司(包括: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石家庄制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
5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包括: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天津天士力现代中药资源有限公司)
6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7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制剂有限公司)
8东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包括: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 ,太极集团绵阳制药有限公司,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太极集团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太极集团浙江东方制药有限公司,太极集团四川天诚制药有限公司)
10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有限公司,西安京西双鹤药业有限公司,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双鹤现代医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1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深圳九新药业有限公司)
12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13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包括: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齐鲁安替制药有限公司)
14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维生素厂)
15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6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湖南中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山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湖北拓朋药业有限公司,昆明南疆制药有限公司,辽宁民康制药有限公司,四川珍珠制药有限公司,四川新元制药有限公司,黑龙江科伦药品包装有限公司,四川科伦药用包装有限公司,吉林科伦康乃尔制药有限公司,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安分公司,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仁寿分公司)
17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8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重庆凯林制药有限公司,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克隆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
19瑞阳制药有限公司
20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包括: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辅仁堂制药有限公司,河南辅仁怀庆堂制药有限公司,河南同源制药有限公司)
21山东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22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23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24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
25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26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27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丽珠集团珠海保税区丽珠合成制药有限公司,上海丽珠制药有限公司,丽珠集团福州福兴医药有限公司,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丽珠集团新北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丽珠集团珠海保税区丽达药业有限公司)
28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9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
30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31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2华润东阿阿胶有限公司
33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34先声药业有限公司(包括: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南京东捷药业有限公司,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5寿光富康制药有限公司
36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37利君制药(包括: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
38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 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
39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0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
41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2江苏康缘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包括: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连云港康贝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连云港市和兴堂中药材饮片加工厂)
43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
44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百特侨光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45山东淄博山川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46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7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8美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9成都地奥集团
50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51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
52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
53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54武汉人福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5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56山东仙河药业有限公司
57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
58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
59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60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
61东港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62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3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
64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5华兰生物工程股分有限公司(包括: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
66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67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68山西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
69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
70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71桂林三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三金集团桂林三金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三金集团湖南三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72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
73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74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
75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76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77安丘市鲁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78菏泽睿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79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
80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桂林益佰漓江制药有限公司,海南长安国际制药有限公司)
81深圳致君制药有限公司
82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83江苏联环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84江苏亚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江苏亚邦生缘药业有限公司,江苏亚邦强生药业有限公司)
85横店集团康裕药业有限公司
86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87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88山东天力药业有限公司
89福建省福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90四川蜀中制药有限公司
91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92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
93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
94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95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96辽宁诺康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97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
98浙江海力生制药有限公司
99山东新华医械集团
100上海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以下为行业发展趋势:
最近一年,国内医药行业频现巨头整合,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药集团”)与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集团”)的医药板块率先实现合并成立新上药;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国药集团”)继去年合并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生集团”)之后于今年4月12日成功重组了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以下简称“医工院”)成立新国药;就在这之前的10天,华润集团与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共同发展医药产业和微电子产业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润正式将北药囊入怀中,成立新华润。至此,随着国内医药三大巨头的兼并重组完成,2009年以来医药行业的并购交易金额达到了2000年以来的最高峰,医药市场的竞争格局明显发生了改变,中国医药行业正式步入三国时代。新国药、新华润、新上药3家座次排定,重新排座后的行业大佬们浮出水面,近期国家要求的在国内形成几个医药领袖集团的设想已初步实现。
新国药
中国医药行业内当仁不让的老大仍是新国药集团。4月12日,医工院整体并入国药集团,成为其全资子企业。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由127户调整为126户。医工院整体并入对国药意思重大。虽然国药集团作为国内医药行业的绝对龙头,但在其利润构成中,80%来自于国药控股代表的医药企业,即便重组的中生集团生物制品有持续高利润贡献,也始终难掩国药在医药工业上的明显短板。更迫切的问题在于,先行整合出山的新上药稳踞华东,央企另一巨头华润集团一直从未停止收购的野心和脚步,在新医改基层下沉的推动下,各地区域龙头也并不甘示弱,纷纷结盟对抗。“内忧外患”之下,医工院之于国药,已经是必须拿下的一张王牌。
在中国医药研究领域,医工院一直是一个骄傲的存在——作为央企序列中唯一的医药行业科研院所,医工院曾先后隶属于中央企业工委、国务院国资委。沪深股市医药板块中有30余家上市公司以其输出的科研成果作为主要产品,2010年目标营收15亿元,主业是创新药物的研发、药品生产、销售,研发力量全国首屈一指。尽管其年营业收入不足10亿元,但它强大的科研力量,成为国药集团的产业发动机和裂变器。医工院下属的两家工业企业,现代制药和上海现代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业绩均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很难估价。
4月22日,中国医药集团与山西威奇达药业(以下简称“威奇达”)在山西大同签署协议,国药集团正式开始对威奇达的重组工作。国药集团承诺将通过股权收购和增资扩股的方式,对威奇达实现控股。这是国药集团在医药工业领域展开自主并购的第一步,意思重大,能加速国药实业化进程,同时并购威奇达之后,国药肯定会在山西打开一个突破口,将其他业务引入这一区域。威奇达是国内医用中间体7-ACA的主要生产商,该中间体的直接下游产品就是头孢曲松钠。中国是抗感染药品使用大国,全国抗感染类药品以年均17%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长,2009年全国抗感染类药品的市场规模已超过400亿元。头孢曲松钠一直是抗生素中销售金额排名首位的药物。2008年,中国药学会曾对全国22家医院进行统计,头孢曲松钠用药金额达到2.6978亿元,远超其他药品。石药集团和福州抗生素集团是7-ACA的生产大户,年产能为1600吨左右。威奇达列第三位,约1000吨,健康元等企业年产能都在800吨以下。在重组协议中,国药集团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威奇达的产能,实现1200吨7-ACA和300吨克拉维酸的生产规模。并计划到2015年,实现威奇达的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
作为国资委整合医药央企的平台,在拿下医工院与威奇达之前,国药集团已经于2009年9月16日将中生集团收入囊中。中生集团携独家垄断的疫苗业务和血液制品业务,化入国药集团庞大金刚之身,对国药具有绝对重要意思。中生集团弥补了国药集团欠缺的血液和疫苗业务。此举在医改近万亿大工程之中,与国资委将国药集团打造成贸科工一体化运营的大型医药集团的长期战略不谋而合。中生集团成为国药集团的第八个业务板块——此前中生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疫苗和血制品生产供应商,主要从事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试剂三类生物制剂的制造销售,中国90%的计划疫苗出自中生集团,其2008年收入49亿元。
目前,按照国药集团董事长宋志平的设想,2010年底前国药集团销售排名要挤进前40,进入中央提出的“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中的前30位。2009年,国药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50亿元、实现利润36.3亿元,位列医药行业国内第一,在129家央企中,两项指标分别排名第50位和38位。今明两年,国药对销售收入的目标分别设定为800亿和1000亿元。国药集团远期目标是在2015年进入世界500强。而根据国药集团的预测,届时世界500强的入围门槛,就销售收入而言大约是1600亿元左右。
新华润
华润医药集团是国资委“打造央企医药平台”的另一手牌。华润在重组央企华源集团、三九集团医药资源的基础上,成长为大型药品制造和分销企业。华润医药年营业额逾270亿元,旗下拥有北京医药、三九医药、华润东阿阿胶等知名医药企业,直接或间接控股三九医药、东阿阿胶、双鹤药业、万东医疗等多家上市公司。医药产业与消费品、电力、地产并列为华润集团的一级利润中心。华润已经在医药板块占据了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大主力市场,区域布局相对成型。在医改去年出台的药物基本目录利好下,在OTC和中药制药方面具有品牌优势的三九医药,无疑又给华润注入了新的活力。华润和北药已于2010年4月2日下午在京与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共同发展医药产业和微电子产业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润增持北药股份可能锁定在5%~10%之间。战略协议的签署,使华润集团成功完成排名三进二的转变。
此次华润重组北药意义重大。2006年12月,华润20亿元现金收购华源持有的北药50%股份,成为北药集团第一大股东后,华润其实一直未介入北药集团的经营管理,几年来其进一步增持的愿望一直未得到北京市政府明确表态。同时,随着国药集团重组中生集团、医工院宣布完成,华润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如再不能抓住北药,将被对手甩开。同时,国资委重新确定国药集团为央企医药平台,华润很有压力,希望通过这次整合,旗下的华润医药集团的医药资产与北药集团合并,而华润将很可能以北药集团为基础打造华润新医药集团的平台,重新获得在央企医药界中的地位。重组北药后,华润控制的医药资产将包括北药、华润三九、东阿阿胶,涵盖中药、保健品、医药流通与医疗器械领域。不仅可以使华润以北药集团为基础打造一个全新的华润医药集团平台,还可以形成“上有北药”、“下有三九”的医药格局,整体规模也超越新上药而位居国内第二位。北药2009年销售收入269亿元,在中国医药企业中排名第三。拿下北药,则华润医药2009年的收入即可增至337亿元,超过新上药,在规模上排名国内第二位。
新上药
新上药集团虽然已经跌至行业第三,但谋求整合壮大实力的动作很早就开始了。2009年10月,上药集团旗下上海医药通过吸收合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对上实集团和上药集团的医药资产进行整合,一个新上药浮出水面,成为上海国资旗下的医药产业资源整合平台。2010年伊始,新上药又一口气收购四家外地医药企业,与广州中山医药有限公司、山东商联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和常州亚邦药业3家公司签订收购框架协议。
2009年,新上药总资产从80亿元跃升到223亿元,销售收入从230亿元跃升到300亿元,实现净利润8.8亿元,成为当时仅次于国药集团的国内第二大医药集团,而如今则已经被华润甩在身后。虽然不属于央企序列,但重组后的新上药集团的医药商业销售规模已稳居华东地区第一。上药方面的规划是,2012年收入达500亿元,2013年过亿的品种超过35个,2015年收入达到800亿元
⑧ 丽珠医药:光环不再,跌落凡间
然而时过境迁,时移世易。曾经的爆款都跟随时代,陆续进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窘境。处在青黄不接节点的丽珠医药,尚没有出现新的“扛把子”的产品。
对于这样处于转型期,且未来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公司,在资本市场得到的自然只有两个字:嫌弃。
在过去10个月的时间里,丽珠医药的股价出现了腰斩,最大跌幅达62.3%,在医药行业内,跌幅偏大。
明星产品不再闪耀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阶段性的主打产品,丽珠医药也不例外。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作为公司的独家产品和拳头产品, 参芪扶正注射液 在公司中拥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按照公司财务数据,财华社列示出公司近几年的营业总收入、参芪扶正注射液的分部收入以及之间的占比关系。
从绝对值上来看,公司的参芪扶正注射液在2018年上半年单品的收入达5.46亿元人民币,尚不及2015年的7.14亿元人民币,同比2017H1下跌34.61%;从占比上来看, 2016年之前,参芪扶正注射液的单品收入稳占公司总收入的1/5强,自2017年后占比逐渐降低,至今年上半年出现跳崖式下跌,占比仅为12%。
不惟参芪扶正注射液,营养神经领域的 鼠神经生长因子 也终止了之前的营收持续暴增情况,从前几年70%左右的高速增长,一路下滑至今年上半年近20%的同比跌幅。
这两款主打产品的销量何以会如此遽降?追根溯源就在于政策面的变化。在医保控费的政策驱动下,大量用于临床的辅助用药成为控制医保费用的重要目标。参芪扶正注射液和鼠神经生长因子因其药品的辅助用药属性而中枪,其市场空间进一步增长逻辑不再。
甚至被投资者寄予厚望的 注射用尿促卵泡素 ,也没有如预期那般实现营收的暴增。作为促性激素、辅助生殖领域的重点品种,市场预期,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整个市场规模的将不断扩张,公司亦能享受行业红利。然而摆在面前的事实是,即便国家的人口政策不断放开,当代中国人对于生育这件事情已经不复上一代国人的热情。臆想中的生育高峰并没有如期而至,种种迹象表明,整个2018年的新生儿人口会出现20%左右的同比暴跌。用于促卵泡发育、成熟的注射用促卵泡素,也蒙上了暗淡的市场前景。
公司几大单品出现收入下滑局面,对公司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以半年报数据来看,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45.65亿元人民币,同比2017年同期实现个位数增长至6.78%。如果把数据进一步拉近,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68.41亿,同比2017年同期的65.22亿增幅进一步下降至4.9%,放缓态势更为明显。
当然,事已至此,就不算是事儿了。毕竟这些单品下跌了这么长时间,对公司负面影响的边际效应将逐渐减弱。真正让投资者恐慌的,是放眼未来,公司创新药的研发进度过慢,后续新品推出远落后于同行竞品,公司前景堪忧。
创新药研发进度过慢
生物制药无疑是医药行业里最具有广阔前景的一个领域,亦是医药行业内发展最为迅猛的一个子行业。而单抗,又是生物制药舞台上的主旋律。
所有的医药公司都意识到:得单抗者,得天下。
丽珠医药亦紧跟行业前沿,在这一领域进行广泛的布局,按照财华社的梳理,目前公司主要有7个进度不同的在研产品。
看到这个表格之后,给我们两个直观感受:1、研发管线的布局良好,覆盖到当前比较火热的靶点。 2、相对于同行竞品而言,丽珠医药的研发进度过于缓慢。
以公司研发进度最快的 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 为例,其原研药“修美乐”阿达木单抗在医药生物领域的“药王”地位是尽人皆知。 2017年全球销售额达到了184亿美元,成为全球药物销售的“六连冠”。尽管2018年全年的药物销售的排行榜尚未出炉,其继续蝉联榜首应是板上钉钉之事。对于这样一种在欧美皆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药物,毫无悬念地引起众多医药厂家的垂涎,目前仅国内就有20多家医药厂家在进行同类产品的开发。其中,百奥泰已经于2018年8月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审中心(CDE)递交了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BAT1406)的上市申报,拔得国内头筹;信达生物紧随其后,亦于同年的11月份向CDE递交了其研发的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IBI303)的上市申请,成为业内第二家;而复宏汉霖亦在同月进入临床Ⅲ期。进度皆远较丽珠医药迅速。
再以更为热门的PD-1靶点为例,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国内已经有四家公司的PD-1单抗产品获批上市。即国际医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的O药、默沙东的K药,以及国内生物医药新秀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和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另外有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亦已经向CDE递交了上市申请,等待获批。料在2019年,整个PD-1的市场玩家将达到6家。竞争压力可见一斑。
而丽珠医药的PD-1刚刚在美国完成了Ⅰ期临床,国内正在进行Ⅰ期临床。
其余在研产品的市场情况也是类似的。虽然热门,但是竞争激烈,且公司在研发梯队中靠后,无法在行业内表现出明显的竞争力。后期亦难见爆款产品和爆发性行情。
仍能维持
虽然公司的前景并不乐观,投资者无法获得超额收益,但是作为医药行业“二线军团”中的一员,以当前的产品结构来看,公司仍能在巨大的医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1.消化领域用药增长空间巨大
对于胃病患者而言,“拉唑”类药物为居家之常备。无论是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抑或雷贝拉唑、泮托拉唑,这类统称为“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物,其核心功能都是抑制胃酸分泌。
丽珠医药以肠胃药物起家,在这一消化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和强大的销售管道。除雷贝拉唑产品之外,公司更拥有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产品:艾普拉唑肠溶片以及注射用艾普拉唑纳。 2018年上半年,艾普拉唑肠溶片实现销售收入2.81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34.49%。而到了第三季度,随着注射用艾普拉唑纳获批并最终面向终端消费者,艾普拉唑肠溶片和注射用艾普拉唑纳合计实现收入4.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81 %。
按照公司董秘杨亮先生的介绍,2018年,国内整个质子泵抑制剂的市场容量在200亿元人民币以上,其中针剂市场大致占有70%,即150亿元人民币上下。可以预见,依托于丽珠医药强大的终端销售团队,其刚刚上市的注射用艾普拉唑纳将会在2019年保持去年的高速增长态势。
2.微球类药物亦有增长空间
按照公司官方的介绍,丽珠医药在促性激素领域4个品种,分别为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尿促卵泡素、尿促性素以及绒促性素。其中,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以及前列腺癌的亮丙瑞林微球,在过去的一年里,增长势头强劲。
2018年上半年,亮丙瑞林微球实现销售收入3.59亿元,同比增长27.43%;2018年前三季度,则实现单品收入5.9亿元,同比增幅进一步拉升至35.38%,显示出其在第三季度进一步发力。
随着亮丙瑞林微球单品收入的不断快速增长,其在公司总营收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
可以看到,亮丙瑞林微球占公司营收中的比重,从2017年的6.35%,逐季度上升,至2018年第三季度,已经上升至8.62%。大有取代参芪扶正注射液在公司内地位的趋势。
考虑到国内肿瘤患者不断增多,市场的增量空间不断打开。同时,通过对曲普瑞林的替代和亮丙瑞林原研药的替代,亮丙瑞林微球的市场渗透率亦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料当前的快速增长态势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延续。
当然,生物类制药取代小分子制药,是医药行业的大趋势——特别是在抗肿瘤领域。我们无法预判这样的一个 历史 性的进程,能够在多长的时间内实现。但是我们确认,面对这样一个滚滚 历史 潮流,大多数医药公司将会被 历史 淘汰,只有少数在赛道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头部公司才能“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从这样一个更为长远的视角来看,丽珠医药的前景,并不明朗。其跌幅巨大,并不意味着有更多的超额收益,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其光环不再,跌落凡间。
■ 作者|陈永
■ 编辑|贺秋霞
⑨ 主导30项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制定的公司拥有美国和德国发明30多项,主导和参与行业
迦南科技
国内知名的固体制剂设备供应商:公司主业为制药装备领域中固体制剂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201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 亿元,实现净利润3,472 万元,2011-2013 公司营收与净利润CARG 分别为5.6%/1.6%。公司设备及工艺除应用于制药领域外,还可广泛应用于保健品、食品等大健康行业。公司定位于“固体制剂整线设备供应商”,深耕国内制药设备市场,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力争早日成为国际主流的固体制剂设备供应商,并继续推进大健康产业的战略布局。
固体制剂装备需求增长较快: 中国已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有望在2020 年以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国内制药行业持续增长进而会带动制药企业形成新、改、扩建需求,加之固体制剂在全部药品剂型中的占比提升,制药行业将对固体制剂装备产生多重需求。目前制药装备行业市场集中度低,未来将呈现高端化、集中化的趋势, 这将为公司进行产业整合提供市场机遇。
产品体系齐全,客户资源丰富,研发实力较强:公司是国内少数几家能够提供多种主流制粒工艺整线设备的企业。拥有成体系的固体制剂生产设备产品,各种类已形成系列化产品,配臵规格齐全,可选工艺路径丰富。目前公司产品和服务已覆盖30 多个国家和地区600 多家国际和国内知名制药企业、20 多家知名保健品和食品企业,销售网络遍布全球,海外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提升,2013 年已达18.5%。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全国制药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并独立负责起草了6 个行业标准。公司已获授权专利71 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11 项,在国内固体制剂制粒设备制造领域处于优势地位。